关于夏普富士康十代线的调查研究.docx_第1页
关于夏普富士康十代线的调查研究.docx_第2页
关于夏普富士康十代线的调查研究.docx_第3页
关于夏普富士康十代线的调查研究.docx_第4页
关于夏普富士康十代线的调查研究.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夏普富士康合作十代线的背景资料一 时间轴:2007年 夏普十代线规划正式落地当时预计这条世界最大的液晶面板线投资4300亿日元(约合当时的32亿美元)的投资规模。PS: 产能提升十代线玻璃基板为尺寸规格2850mm3050mm,面积为夏普龟山2厂(8代线)的16倍、龟山1厂(6代线)的32倍,它可以被切割成6片65寸或8片57寸电视面板,当然也可以切割15块42寸,或者24块32寸液晶面板。新工厂月产量设计能力为7.2万片面板,但投产初期实际产量只有3.6万片。按月投入玻璃基板3.6万片计算,可以年提供1000万片32寸液晶面板,或者350万片57寸液晶面板。2008年 无人跟进的孤独2008年2月26日夏普和索尼对外宣布将合资建造第十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双方还签订了共同建立大尺寸液晶面板和模块的生产及销售合资公司的“意向确认书”。双方达成的协议包括四点:2009年4月前后成立液晶面板合资公司;面板工厂建设出资比率为夏普66%,索尼34%;大阪府界市的新工厂建成后将在2009年度内投产;该工厂生产的面板和模块根据出资比率分别向夏普和索尼供应。不过索尼夏普的合作却止步在了“意向书”之上。2009年底开始的全球液晶彩电市场的一系列微妙变化,包括:三星在全球的地位不断巩固,索尼被迫在前进的道路上减速,2010年索尼更是已经处于一种收缩性的防御状态,2011年索尼爆出巨额的亏损,最终导致2012年索尼夏普合作正式完结。液晶面板界的其他竞争者,三星、LG、友达也都纷纷提出过10代线的设想不过都仅仅是设想而已。 2010年 夏普十代线2010年初正式量产。这一财年夏普实现了2.4亿美元的净利润。PS: 成品率降低十代线量产之初面临了严峻的“成品率”考验。由于采用的玻璃基板尺寸更大,在大规模成膜蒸度等技术上出现局部瑕疵的几率、设备在大尺寸方位内工作的稳定度等技术控制难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条液晶面板生产线。这些方面的影响也是的十代线设备自身的成本和设备的维护成本高于低阶世代线。2011年 2011年,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过剩,以及日元增值、韩元贬值的影响。夏普巨额亏损。PS: 开工率低下十代线开工率一度只有50%,2012年初更是降低到了30%。此外,2010年9月,十代线曾大幅减产;2011年3月,该厂因日本大地震导致供应链中断,而被迫短期停产;2011年11月业界再次有传闻称夏普十代线线因库存压力停产两周的消息虽然夏普相关人士一直声称“并未从总部听到停产消息,并强调作为全球技术最领先的面板,公司一直在根据市场状况调整策略”。但是,十代线开工不足的事实是不容回避的2010年初正是投产,2010年底就开始减产,前期投资、设备成本提计就已经可以导致巨额的损失。与十代线命运相连的统一工厂内的太阳能薄膜电池也几乎遭受到了同样的命运:市场疲软、减产和亏损。十代线液晶面板和同工厂内的太阳能薄膜电池曾被誉为夏普21世纪的希望,却同时遭遇危机。尤其是投资巨大,即便停产设备维护成本依然不低的液晶面板线更是成为了夏普持续亏损的元凶。2012年3月27日 富士康介入十代线鸿海宣布以每股550日元价格,投入670亿日元(约合新台币256亿元)购入夏普9.9的股权。郭台铭以个人名义投资新台币252亿元,入股夏普面板十代线堺工厂成为夏普最大的股东。同时,鸿海参股夏普十代线的运营公司“夏普显示器产品”(SDP)37.6%,股比与夏普相同,获得十代线一半产能。而此前,夏普控股十代线97%。作为此次双方合作的一个结果,7月份夏普新界十代线工厂正式改名:夏普显示器产品公司(Sharp Display Products,SDP)变成了“Sakai Display Product”。十代线去夏普化,被认为是夏普液晶王朝结束、以及十代线的“领先”策略正式宣告失败的标志。夏普十代线的股权出售已经不是第一次。此前的合作者索尼已经退出:主要原因是索尼自身业务实力变化使然。而如今鸿海的入局,能否最终成型依然难说:对于夏普,现在最需要的是现金流输血;对于鸿海,一方面鸿海旗下的面板企业奇美电一直与夏普有技术合作,另一方面传闻中的鸿海即将代工的苹果彩电会采用夏普十代线液晶面板二者的合作被认为是各自“有利可图”的算盘。4月底中国熊猫介入CEC旗下长城电脑(000066.SZ)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冠捷科技在港注册的全资子公司Top Victory将出资1.4亿元,与中电熊猫旗下的熊猫液晶科技(以下简称熊猫液晶)成立合营企业一起投资南京10代线,熊猫液晶将控股99.2%。这一项目计划投资额为350亿元人民币。这是2009年夏普将6代线设备和技术打包卖给中电熊猫后,又一次向中国企业转让核心技术。对此,夏普株式会社大中华区CEO菅野信行则表示,有关南京要建设10代线的消息并非由夏普发布,夏普目前没有就提供达成任何有关的协议。他没有回应夏普是否在与南京方面进行接触。分析认为,夏普十代线技术,在大陆企业已经掌控8.5代线技术的基础上,已经没有太多的“秘密”值得日本企业或者政府限制在境外投资,或者转移。但是,以夏普十代线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夏普的巨亏而言,让夏普参与新生产线建设似乎不可能。不过,对于夏普,以技术转移的方式,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不失为补充现金流的好方法。 “这笔交易自然对夏普颇为有益”,但是多数分析人士却对中电熊猫的收益情况不甚乐观。虽然作为第二条十代线,建设的技术风险已经很小,设备成本也会比第一条低,但是以现在全球大尺寸液晶的需求量、全球面板业的产能过剩情况、全球面板业对十代线的谨慎度、全球彩电市场的成长情况以及金融危机的深入影响、夏普十代线糟糕的经营情况而言,现在投资十代线无疑等于一次赢的概率很小的赌博。不过,中电熊猫十代线即便马上获批,并进行建设,也需要两年的建设期,一年的爬坡期。到时2015年前后,全球彩电市场的格局如何,大尺寸电视需求如何、金融危机导致的衰退会不会复苏都还有很大变数。8月3日 富士康和sharp出现裂痕鸿海精密发布公告称,日本夏普已同意鸿海无需履行双方于3月27日达成的投资协议。在鸿海发表声明后第二日,鸿海方面发言人又表示,鸿海与夏普高层建立共识,双方将等待夏普股价平稳后就价格重启谈判。虽然事后,夏普发言人对此进行了否认。不过合作裂痕却已经出现。导致二者出现裂痕的原因是,依照夏普不断下跌的股价,鸿海若以三月份的协议支付收购款项,则面临直接的巨额损失这种可能已经导致鸿海和其关联企业的股票大跌。鸿海3月下旬以550日元入股的夏普,如以第二季425日元夏普股价计算,鸿海已有新台币64亿元账面损失,如以夏普8月3日失守200日元估算,鸿海集团第三季的账面损失数字,恐将逾百亿台币。目前,在夏普巨亏和鸿海应付款未到账(实际此项收购在台湾的审批尚未完成)的背景下,鸿海的谈判余地很大。同时,作为关键第三方,苹果电视何时能上市,到底能消耗多大的十代线产能,也是强烈影响夏普和鸿海投资收益情况的关键“外因”之一。PS:鸿海的损失鸿海集团:市值蒸发3100亿元第2季认列投资亏损64亿元未来3季投资亏损恐扩大夏普2012年度预测亏损2500亿元,恐让鸿海投资亏损扩大郭台铭个人:个人身价缩水鸿海集团股价下跌,个人身价连带缩水372亿元质押股票追缴压力 37万张鸿海质押股票,若股价跌破70元将被迫融资追缴未来 OLED要来了,十代线的未来扑朔迷离2006年5月到2012年5月的Sharp股价鸿海入股大事流程2012-03-27夏普公司宣布与台湾鸿海集团结成全球战略伙伴,鸿海集团将持有夏普约9.9%的股份,成为夏普的第一大股东。2012-04-10夏普宣布,公司2011财年净亏损预计超过3500亿日元(约合43.1亿美元)。夏普此前预测净亏2900亿日元。2012-05-10夏普发布盈利预警,股价跌至33年最低。2012-06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夏普股价暴跌,鸿海集团可能要求重新与夏普谈判金额达13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8.4亿元)的投资协议。2012-06-25欧盟批准鸿海集团收购夏普9.9%股份。2012-08-03郭台铭收购夏普谈判将重启,双方公告相互矛盾。2012-08-21有消息称郭台铭重提对夏普收购要约,收购价格按夏普现在的“低”股价计算,而且持股比例要由原来的9.98%提升至20%。2012-08-24夏普大中华区董事长菅野信行坚持鸿海入股比例不提高。二 国内争夺十代线上海深圳南京各地争引落户鹿死谁手!投资将达350亿的国内首条液晶面板10代线 成各方竞争对象由富士康主导的国内第一条液晶面板10代线已经成为各方竞争对象,深圳能不能创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引10代线落户,人们拭目以待。郭台铭两月六次去日本5月10日,富士康上海总部大厦奠基新闻发布会上,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第一次向外界透露面板10代线的消息。郭台铭说,最近两月他六次去日本,住日本时间超过一个月。与夏普公司签署了共同建设液晶面板10代线的协议。3月27日,夏普在日本宣布,台湾鸿海集团出资52亿元人民币,收购夏普约10%股份,成为夏普第一大股东。此后,人们纷纷猜测郭台铭与夏普合作不断来往日本的目的。媒体报道,富士康将投入8亿美元于夏普10代线,作为条件交换, 富士康将取得夏普10代线的一半产能, 同时夏普也将提高在富士康代工电视整机业务比重。最近又有报道称富士康将与夏普共推手机,进入通讯领域。5月10日,郭台铭称,他密集访问日本,主要是考察夏普的10代线工厂和技术,谈判合作协议。富士康将占有夏普10代线的一半股份。郭台铭说,按照日本企业的惯例,签署这么一项协议,最少要走3个月的程序。但他要求夏普一个星期出结果,推动项目合作加快进展。富士康拟提升液晶面板技术技术上不及韩国三星,苹果ipad需要采购三星精密液晶面板,是郭台铭近年来的一个大心结。特别是2010年底,因“操纵面板价”,台湾地区奇美、友达等4家企业及韩国LG遭欧盟重罚。其中,奇美挨罚3亿欧元,郭台铭斥责三星是“污点证人”。还有一个重要心结,在亚洲四小龙的竞争中,目前台湾地区和韩国是全球电子制造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则是电子产业最大的竞争企业。三星在制造、半导体和液晶面板上下游通吃,让郭台铭斥为“国家资本主义”,是富士康成为全球制造科技企业冠军的最大障碍。台湾电子代工压过韩国,但在半导体和液晶面板却输于韩国。台湾的台联电和台积电的芯片代工被韩国三星抢去不少订单。以富士康奇美为首的液晶面板也技不如三星。富士康奇美已经掌握液晶面板的基本制造技术,在电脑、手机、电视等中低端产品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在平面内切换技术(IPS)、低温多晶硅技术(LTPS)以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IGZO)等新面板技术上均不敌三星。而在这些技术领域,日本夏普是液晶技术的鼻祖,领先三星。特别是更高技术水平的液晶面板10代线,只有夏普一条线。夏普的龟山8代线已经可以满足夏普本身一半以上的面板需求,而10代线投产后利用率从来没有超过50%,今年随着夏普将液晶电视出货目标下调20%,其产能利用率目前已经下降到30%左右,显然需要更多外部订单的支持。而夏普的巨额亏损,也是富士康接手10代线的难得机会。因为日本企业以技术和质量著称,很少将制造和技术转让于人。郭台铭则把与夏普的合作上升到日本、台湾、大陆包括美国四地合作新模式的高度。业界将这种模式称作联日搞韩。富士康10代线,不只是设备更大、切割的面板更大,而是技术的全面提升。深圳能够争得10代线吗?郭台铭透露,上海已经表露了引进10代线的意愿。此前,夏普与南京也有关投资10代线的意向,不过富士康主导10代线之后,南京方面已经认为没戏了。北京、成都、广州、合肥等城市在液晶面板领域的进取心都非常强,10代线也吸引他们的目光。深圳对液晶面板产业已经捷足先登,已经建成国内第一条8.5代线,对富士康的10代线会全力相争,还是犹豫不决,将是问题的关键。富士康群创生产面板之初,就计划在深圳投资液晶面板生产线。由于台湾方面的技术限制等原因,只是建成一条五代线,以后收购了奇美在佛山的7.5代线,其投资8.5代线的计划一直没有获批。从各方面来看,富士康10代线落在深圳最为有利。深圳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全球制造基地,彩电产业也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液晶面板的最大使用地,建设10代线将进一步完善深圳的电子产业链。富士康从群创到奇美,在液晶面板领域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其投资能力也不容怀疑,成功的把握性会更大。富士康起家自深圳,可视作深圳本土企业,深圳员工50万人,深圳自然有优先的条件。但是,2010年以来,富士康产业内迁加速,短短的两年时间就在成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