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物皮试知识概述,.,2,一、皮试和皮试药物,皮试是皮肤(或皮内)敏感试验的简称。某些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如青霉素、链霉素、细胞色素C等,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定一些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肤敏感试验,皮试阴性的药物可以给病人使用,皮试阳性的则禁止使用。这些需要做皮试的药物被称为皮试药物.,3,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按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一类是特定情况下才需要做皮试的药物。,4,必须做皮试的药物还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常规皮试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注射和口服剂型)、链霉素、结核菌素、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盐酸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有机碘造影剂、门冬酰胺酶。无论药品说明书中是否说明要做皮试,这些药物在使用前必须做皮试。,5,另一种是容易过敏的药品,而药品说明书中又要求做皮试的药品(非常规皮试药物)如:中诺嘉林(头孢噻酚钠;力芬也是头孢噻酚钠,但说明书没有要求做皮试)、清开灵(冻干粉针)、益替欣(头孢替唑钠)、糜蛋白酶、维生素B1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过敏体质者需做皮试)。,6,2005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7,说明:1.本表资料来源:05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以上药品在用药前必须先进行皮试。仅当处方上有皮试(-)字样时,药房方可发药。住院病人若需使用上述药品,请临床医护人员认真把关,严格执行。3.本资料仅供临床参考,以临床实际使用该药品的说明书为准。4.青霉素类+酶抑制剂用药前须作青霉素皮肤试验,8,二、皮试方法:,1、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青霉类+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应做青霉素皮肤试验,方法包括传统的青霉素皮试法和快速仪器试验法。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剂应做青霉素皮肤试验和普鲁卡因皮肤试验。(1)传统的青霉素皮试法:步骤为配制青霉素皮肤试验溶液:第1步,青霉素钠盐以生理盐水配制成为含20万U/ml青霉素溶液(80万/瓶,注入4ml生理盐水即成);第2步,取20万U/ml溶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成2万U/ml溶液;第3步,取2万U/ml溶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成为2000U/ml溶液;第4步,取2000U/ml溶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即成含500U/ml的青霉素皮试液;用75%酒精消毒前臂曲侧腕关节上约6.6cm处皮肤;抽取皮试液0.1ml(含青霉素50U),作皮内注射成一皮丘(小儿注射0.020.03ml);等20min后,如局部出现水肿,直径大于1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对可疑阳性者,应在另一前臂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9,(2)快速仪器试验法,即以青霉素过敏快速试验仪器进行皮试,其原理为在脉冲电场的作用下,将药物离子或带电荷的药物由点击定位无痛导入皮肤。操作步骤:将青霉素皮试液(皮试液浓度为1万U/ml)和生理盐水各约0.1ml滴入导入小盘;将导入小盘紧裹于前臂曲侧腕关节上约6.6cm处皮肤;导入时间为5min,仪器到时自动报警;药物导入完成后5min观察结果,如局部出现红肿,直径大于1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等异常者为阳性。该方法的优点为操作简单、无痛、儿童较易接受,高敏患者如有感觉不适,可随时关机停止药物渗透。,10,2、头孢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注射前是否需要皮试,目前尚无一致意见,可根据实际情况,包括病人体质(是否为过敏体质,有无-内酰胺类药物过敏史,以及家属过敏史等)、产品具体要求(说明书上是否要求皮试)以及有无统一规定来决定。如需进行皮试,可采用所应用的头孢菌素稀释液(浓度300ug-500ug/ml,以生理盐水制备)进行皮试。不要以青霉素皮试液或其它头孢菌素稀释液代替。,11,3、生物制品中的抗毒素及免疫血清,过敏试验: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本品稀释20倍(取0.1ml本品,加1.9ml氯化钠注射液混匀),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1ml,观察30分钟。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者,即为阴性,可在严密观察下直接注射本品。如注射局部出现皮丘增大、红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阳性。,12,注意事项,极少数患者,可在皮肤试验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常于注射后数秒至5分钟内开始,先皮肤瘙痒、四肢麻木,继则气急、胸闷、发绀、心跳加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病人死亡。故应做好抢救准备,如常备盐酸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中枢兴奋药和抗过敏药。,13,三、讨论,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必须进行皮肤敏感试验。原因时过敏反应的抗原-主要决定簇-青霉噻唑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青霉烯酸决定簇已非常明确。皮试符合率可达70%;皮试液的浓度与批示方法均已规范。,14,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试验尚存争议。原因在于引发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的半抗原-主要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尚不明确,可能有Cephalosporoyl(头孢噻唑酰基)、Cephalosporanyl和产品中的杂质等;皮试符合率30%;皮试液浓度与皮试方法未统一(国内皮试液和国外皮试液的种类、浓度和皮试液用量相差很大)。目前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而日本和北欧的一些国家仍规定进行皮肤过敏试验。,15,头孢类抗菌药物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中现有多种描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和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均未要求头孢类抗菌药物做皮肤过敏试验。目前达成的共识是:如果药品说明书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则必须做;如果药品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则需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16,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液的浓度国内、外的差距较大,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g/Ml,注射量为0.1mL。,17,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二代、三代和四代,因此,宜选用第二、三、四代头孢菌素,特别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更为安全。,18,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产品质量与临床上发生的过敏反应有相关性。现已从头孢噻肟等头孢类抗菌药物中收集到了能引发动物过敏反应的基本无抗菌活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说明控制产品中高聚物的含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之一。,19,临床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必须仔细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不管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或皮肤过敏试验阴性,在首次使用后的0.51h内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征兆,应迅速处理。过敏反应是难以预测的,过敏反应的发生不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但发生后处理不当或没有相应的救治措施,医院则要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20,药典规定,对其他-内酰胺类曾发生过敏性休克等即刻反应者禁用噻肟单酰胺菌素(氨曲南)。药典规定,对青霉素与头孢发生严重全身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者禁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21,四建议,1.鉴于头孢类抗菌药物中相关杂质与过敏反应有高度相关性,国家应加强相关工作的研究,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2.国家应规范、统一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说明书,现有的说明书上标明“以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为宜”等术语对临床来说难以理解和把握,也能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同一通用名的头孢类抗菌药物,有的有“以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为宜”这句话,有的没有,造成临床混乱。,22,3.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均做皮肤过敏试验,但使用的皮试液种类、浓度、用量、配制和贮存方法等都存在差异,皮试的阳性率差异很大(10%50%),急需规范和培训,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错失最佳治疗方案和时机。4.建议国家组织专家进行大样本研究,评价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利与弊、得与失,从而最终明确头孢类抗菌药物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23,五、临床常用药物过敏试验方法,青霉素G钠(钾)皮试溶液的配制取青霉素皮试剂1支(含青霉素钠2500单位),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ml溶解稀释(含青霉素500单位/ml)。本品稀释后供24小时使用。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皮内试验:消毒前臂屈侧关节上6.7cm处皮肤,抽取皮试液约0.1ml做皮内注射(小儿0.020.03ml),20分钟后,如局部出现中心晕团、周围红斑,直径大于l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对于可疑阳性反应者,应在另一前臂用氯化钠注射液做对照试验。注意事项极少数患者,可在皮肤试验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常于注射后数秒至5分钟内开始,先皮肤瘙痒、四肢麻木,继则气急、胸闷、发绀、心跳加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病人死亡。故应做好抢救准备,如常备盐酸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中枢兴奋药和抗过敏药。,24,其他青霉素类氨苄西林、羧苄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皮试溶液的配制0.5g/瓶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50mg/ml;取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50mg/ml;取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5mg/ml;取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0.5mg/ml。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取0.1ml(50g)皮内注射,阳性反应者禁用。,25,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皮试溶液的配制取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专供皮试用,每支含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5mg),注入5ml注射用水,配制成500g/ml皮试液。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取0.1ml(50g)皮内注射,阳性反应者禁用。,26,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在中国药典并无明确规定必须做过敏试验,但在有过敏史或是过敏体质者,根据情况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液浓度现无统一规定,一般规定采用0.5mg/ml做皮试液。以下为头孢菌类皮试液的配制方法,供临床参考。,27,皮试溶液的配制1g头孢菌素+2ml氯化钠注射液,得500mg/ml溶液(A液)。用lml注射液吸取A液0.1ml+0.9ml氯化钠注射液得50mg/ml溶液(B液)。推掉0.9ml,余0.1ml+氯化钠注射液0.9ml得5mg/ml溶液(C液)。推掉0.9ml,余0.1ml+氯化钠注射液0.9ml得0.5mg/ml(D液)皮试液。若头孢菌素为0.5g/瓶,则在首次稀释后取A液0.2ml+氯化钠注射液0.8ml得50mg/ml溶液(B液),余同上得D液。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取上述D液0.1ml注入前臂掌侧下段内皮,15-20分钟后观察,局部皮肤红肿直径在lcm以上者为阳性(+)。,28,链霉素皮试溶液的配制取链霉素1g(100万单位)加氯化钠注射液3.5ml,溶解后即成4ml(25万单位/ml)。取上液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0.9ml成2.5万单位/ml。取上液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0.9ml成2500单位/ml。取上液0.2ml加氯化钠注射液0.8ml成500单位/ml。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取皮试液0.1ml(50单位)做皮内试验,观察20分钟。其判断标准同青霉素。注意事项皮试阴性的病人,注射时也可发生过敏反应,故应做好抢救准备。皮试方法,目前全国尚不统一,已规定要做皮试的地区,应坚持下去。,29,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溶液的配制PPD原液(50u/ml)。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吸取上述液0.1ml(5u),采用孟都法于前臂掌侧皮内注射,于注射后4872小时检查注射部位反应。测量应以硬结的横径及其垂直径的mm数记录。反应平均直径5mm,即为阳性反应。凡有水泡、坏死、淋巴管炎者均属强阳性反应,应详细注明。,30,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皮试溶液的配制取0.1ml血清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取皮试液0.1ml在前臂做皮内试验,观察15分钟后,若有1cm以上的红肿则为阳性。同时应以氯化钠注射液在另一前臂做对照试验。注意事项脱敏注射法将10倍稀释液,按0.2、0.4、0.8ml3次注入,每次间隔30分钟,如无反应,再注射其余量。,31,细胞色素C皮试溶液的配制原液。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划痕法用本品1滴,滴于前臂内侧皮肤上划痕,使之少量出血,观察20分钟,如发红l0mm以上或肿胀在7mm以上为阳性。皮内法将本品稀释成0.03mg/ml,皮内注射0.030.05ml,20分钟后,发红直径在15mm以上,或肿胀在l0mm以上为阳性。点眼法将浓度为5mg/ml本品1滴,滴于眼结膜上,20分钟后,结膜充血、水肿,痒者为阳性。注意事项据报道国外偶可引起过敏反应,国内临床应用虽尚未发现过敏反应,但应提高警惕,尤其是停用后再次用药时更需注意。,32,有机碘造影剂碘吡啦啥、醋磺苯酸钠、泛影钠、泛影葡胺、胆影钠、碘化油等。皮试溶液的配制30%有机碘溶液。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静脉注射法用30%有机碘溶液lml注入静脉,密切观察10分钟,观察有无心慌,颊部黏膜水肿、恶心、呕吐、荨麻疹、血压下降及其他不适等反应,如有上述现象,不可注射。口含试验法以15ml造影剂含于口中,5分钟后观察有无上述反应。皮内注射法以0.050.1ml造影剂注入皮内,1015分钟后,观察如有1cm大小的反应红斑,即为强阳性。结膜试验法以12滴造影剂滴入一侧眼结膜囊内,1分钟后,观察结膜与巩膜充血情况(与对侧对比),如有显著充血,血管扩张、曲张即为强阳性。注意事项过敏试验阴性者,在碘造影过程中仍可出现过敏反应,需注意。,33,门冬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