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机械腿机构设计英文翻译.docx

穿戴式机械腿机构的设计【优秀】【word+9张CAD图纸全套】【毕设】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穿戴式机械腿机构的设计【优秀】【word+9张CAD图纸全套】【毕设】.rar
题目申报表.doc---(点击预览)
零件5.DWG---(点击预览)
零件3.DWG---(点击预览)
转接2.DWG---(点击预览)
腰带扣.DWG---(点击预览)
腰带.DWG---(点击预览)
脚1.DWG---(点击预览)
管子.DWG---(点击预览)
答辩结果表.doc---(点击预览)
穿戴式机械腿机构设计论文正文.docx---(点击预览)
目录.docx---(点击预览)
摘要.docx---(点击预览)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表.doc---(点击预览)
总装图.dwg---(点击预览)
弹簧4.DWG---(点击预览)
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封面.docx---(点击预览)
前期材料.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中期自查表.doc---(点击预览)
2011120307463999.jpg---(点击预览)
参考文献资料
3_RPS对称并联式机械腿误差模型及分析_程刚.caj
readonline (1).caa
readonline (2).caa
readonline (3).caa
readonline (4).caa
readonline (5).caa
readonline (6).caa
readonline (7).caa
一种新型拟人机械腿的运动传递性能分析_计时鸣.caj
三自由度并联机械腿静力学分析与优化_荣誉.caj
六足步行机器人的并联机械腿设计_荣誉.caj
基于仿生研究的步行机缓冲型腿机构设计_余联庆.caj
基于空间模型技术的拟人机械腿的运动学传递性能分析_李研彪.caj
新型拟人机械腿的参数优化_李研彪.caj
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机械设计_王志鹏.caj
实习论文
英文及翻译
穿戴式机械腿机构设计英文翻译.docx---(点击预览)
Designofwearable_省略_bilitationdevice_MoJ.caj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30522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8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08-07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45
积分
关 键 词:
穿戴式机械腿 穿戴机械腿 机构设计
资源描述:

穿戴式机械腿机构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优秀】【word+9张CAD图纸全套】【毕业设计】

【带任务书+开题报告+答辩结果表+指导教师审阅意见表+中期自查表+外文翻译】【42页@正文158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bat

中期自查表.doc

任务书.doc

前期材料.doc

参考文献资料

实习论文

封面.docx

开题报告.doc

弹簧4.DWG

总装图.dwg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表.doc

摘要.docx

目录.docx

穿戴式机械腿机构设计论文正文.docx

答辩结果表.doc

管子.DWG

脚1.DWG

腰带.DWG

腰带扣.DWG

英文及翻译

转接2.DWG

零件3.DWG

零件5.DWG

题目申报表.doc

任务书

论文题目     穿戴式机械腿机构设计

主要内容:

1. 具有较好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能熟练掌握二维和三维的制图软件,具有比较强的独立研究和探索能力,具有较强的主动沟通意识。

2. 穿戴式机械腿机构设计,完整的机械设计过程及其说明;

3. 完成二维或者三维的设计图纸绘制;

4.查阅文献15篇以上,翻译不少于5000印刷符的英文资料;

5.撰写开题报告: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调研报告或文献综述、方案拟定与分析以及实施计划等;

6.撰写毕业论文,篇幅不少于1万字。

主要任务及基本要求(包括指定的参考资料):

主要任务及基本要求:

1、撰写开题报告: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调研报告或文献综述、方案拟定与分析   以及实施计划等;

2、查阅文献14篇以上,翻译不少于5000印刷符的英文资料;

3、熟练运用二维三维绘图软件;

4、撰写毕业论文,篇幅不少于1万字。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研彪,刘毅,李景敏,计时鸣,赵章风,新型拟人机械腿的参数优化, 2013. 09.

【2】计时鸣,刘毅,李研彪,李景敏,一种新型拟人机械腿的运动传递性能分析,1001-4551(2012)10-1125-05

【3】伊蕾,助行康复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2012,04

【4】邓楚慧,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机构分析及优化设计,2012,6.10

【5】刘毅,一种新型拟人机械腿的性能研究,2012,12

【6】尹军茂,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构分析与设计,2010,05

【7】赵豫玉,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2009,03

【8】王志鹏,郭险峰,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机械设计,1672-3791

【9】余联庆,吴昌林,马世平,基于仿生研究的步行机缓冲型腿机构设计,1671-512( 2005) 06-0105-03

【10】金振林,曲梦可,六足步行机器人的并联机械腿设计,10. 3788/OPE. 20122007. 1532

【11】金振林,曲梦可,三自由度并联机械腿静力学分析与优化,1002-6811

【12】孙恒 陈作模 葛文杰. 机械原理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13】濮良贵 纪名刚.机械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 编,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14】周建方等.材料力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2002.1

【15】机械制图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中文摘要

  本论文研究穿戴式机械腿机构。穿戴式机械腿是一种典型的人机一体化系统,该机构是一种穿戴于人体腿部帮助有下肢乏力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机械结构。本文在人-机相容性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使本机构在较好的穿戴位形下依靠人体的运动信息控制穿戴式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提高人机步态的一致性,达到更好的康复治疗的目的。

   论文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背景情况、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问题,总结了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而确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确定了下肢康复机器人机构的自由度,对机构进行了关节布位,通过自由度的分析对人-机联接模式和约束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骨骼-机构联体模型。在人体骨骼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机构构型方案。对人-机相容性进行了定义,分析了人-机相容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人体下肢骨骼模型和这种机构构型进行了三维模型设计。

关键词:康复机器人,人-机相容性,机构设计

Abstract

   This study discusses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ve robot. The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ve robot is a typical man-machine integrated system; it is worn on the body of a limb to help patient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rehabilitation of mechanical devices. In this paper, man-machine compatibility has done more analysis and with well wearing this equipment to rely on the human body configuration under the control of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ve robot motion information. It improves the consistency rehabilitation of human gait in  the  course of the campaign to achieve better purpo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has  a research about the background of releva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progress of research and future development.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robot research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still exist, and then this article determin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the key issues need to be resolved.

   This paper has identified the DOF of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ve robot and the joint distribution of digital agenc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in freedom this article do the research on the human-machine connection mode and the nature binding. Two programs of mechanism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bone一body conjoined model. The study defines the compatibility of human-machine and analyzes the compatibility factors of human-machine. On this basis, the human skeleton model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two agencies are conducted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design respectively.  

Keywords: rehabilitative robotics, man-machine  compatibility,   mechanism design  

目 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下肢康复机器人概况2

 1.2.1康复机器人研究历史2

1.2.2下肢康复机器人分类3

1.3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现状5

 1.3.1国外研究现状5

1.3.2国内研究现状9

1.4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存在的问题11

1.5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11

第二章 穿戴式机械腿机构运动分析13

2.1 引言13

2.2人体下肢生物骨骼模型13

2.3骨骼的运动与下肢关节13

第三章 穿戴式机械腿机构设计19

3.1穿戴式机械腿设计19

 3.1.1三维模型设计19

 3.1.2膝关节、踝关节及脚部设计21

 3.1.3下肢连接器26

 3.1.4大小腿弹簧助力器及保护26

 3.1.5下肢骸部设计28

 3.1.6 腿部固定30

第四章 强度校核31

4.1关节旋转连接器受力分析31

设计总结34

参考文献36

致谢38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得到关注。《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己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到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在老龄人群中有大量的脑血管疾病或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其中以脑卒中患者居多,而这类患者多数会留下偏瘫等症状。另外,近十年来我国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保有量迅速增长,因交通事故造成身体损伤的人数每年超过30万人。据统计,我国目前有8296万残疾人,有康复需求的接近5000万,每年因车祸、疾病等原因新增的残疾人数量达100多万。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证明,这类患者除了早期的手术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正确的、科学的康复训练对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脑的可塑性,医学上通常是通过重复的、特定任务的训练让患者进行足够的重复性活动,从而使重组中的大脑皮质通过深刻的体验来学习和储存正确的运动模式。减重活动平板步行训练的治疗方法就是基于上述原理对患者进行训练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成为下肢康复医疗采用的主要方法。训练采用悬吊式减重器和活动平板(医用跑步机)配合工作来协助患者完成步行动作。其悬吊装置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患者上身体重对下肢的负荷,患者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借助于运动平板进行康复训练。训练过程中一般需要两名治疗师相互协调,一名治疗师在患者侧面帮助并促进患者侧下肢摆动,确定脚跟先着地,防止出现膝关节过伸,保证两腿站立时间与步长对称;另一名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促进重心转移至负重腿上,保证骸屈伸、骨盆旋转和躯干直立。减重步行训练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但是这种治疗师对患者“手把手”式的训练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名患者需要两名治疗师进行运动训练,效率低下,并且由于治疗师自身的原因,可能无法保证患者得到足够的训练强度,而且治疗效果会受到治疗师自身经验和水平的影响。

   其次,不能精确控制和记录训练参数(运动速度、轨迹、强度等),不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改进;不能记录描述康复进程的各种数据,康复评价指标不够客观;无法建立训练参数和康复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利于对患者神经康复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再有,不能向患者提供实时直观的反馈信息,训练过程缺乏吸引力,患者多为被动接受治疗,参与治疗的主动性不够。

   可以看出,单纯依靠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无疑会制约康复训练效率的提高和方法的改进。因此,开拓更加广泛的康复训练手段和进一步提高康复效率是解决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当务之急。而突破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下肢康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机器人不存在“疲倦”的问题,能够满足不同患者对训练强度的要求;其次,机器人可以将治疗师从繁重的训练任务中解放出来,而专注于制定治疗方案、分析训练数据、优化训练内容并改进机器人的功能;再次,机器人可以客观记录训练过程中患者患肢的位置、方向、速度以及肌力恢复状态等客观数据,供治疗师分析,以评价治疗效果;更进一步,机器人所记录下的详细数据,使得治疗师有可能从中发现数据与治疗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有可能深入了解中枢神经康复的规律;还有,使用机器人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患者提供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治疗,树立康复信心,并及时得到治疗效果的反馈信息;最后,机器人治疗技术使得远程治疗和集中治疗(一名治疗师同时为几名患者提供指导)成为可能,通过将成熟的产品推广应用,最终使所有的患者受益。

1.2下肢康复机器人概况

   康复机器人是康复医学和机器人技术的完美结合,人们不再把机器人当作辅助患者的工具,而是把机器人和计算机当作提高临床康复效率的新型治疗工具。

  下肢康复机器人是目前康复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它主要用于辅助患有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下肢的康复训练,帮助他们重获步行能力。它可以在专业的医疗机构甚至在家中使用,使患者获得更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并能相当大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过去的几年中,下肢康复机器人在世界各国己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一些企业在其技术开发及投资方面有了很大的投入,下肢康复机器人技术正在向产业化和普及化发展。

1.2.1康复机器人研究历史

  第一次尝试把为残疾人服务的机器人系统产品化是在20世纪的60年代到70年代,实践证明这些尝试都失败了。失效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其一是设计的不理想,尤其是人机接口;另一个不是技术的原因,而是因为单价太高导致了康复机器人产品化的失败。

   20世纪80年代是康复机器人研究的起步阶段,美国、荷兰和瑞士在康复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90年代以来,全世界己有超过20所大学的实验室及康复医疗机构相继开展了基于机电结合机器人技术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的研制和实验研究工作。

   首先在机械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93年,Lum P. S.等研制了一种称作“手-物体-手”的系统(hand-object-hand system),如图1-1左图,用来对一只手功能受损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这种双手物理治疗辅助机器包括两个置于桌面上可绕转轴转动的夹板状手柄,其中一个手柄下端连接在驱动电机上,电机可以辅助患者完成动作。

   1995年,Lum P. S.等又研制了一种双手上举的康复器(bimanual lifting

rehabilitator),如图1-1右图,用来训练患者用双手将物体举起这一动作。该设备为两自由度连杆结构,当患者双手握住手柄将其举起时,设备既可测量被举物体的垂直位置及倾斜角度参数,也可以在左手(患侧手)无法产生足够大的力时予以辅助,机器所施加的力可以按患者的需要改变,从而保持上举动作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李研彪,刘毅,李景敏,计时鸣,赵章风,新型拟人机械腿的参数优化, 2013

【2】计时鸣,刘毅,李研彪,李景敏,一种新型拟人机械腿的运动传递性能分析,1001-4551(2012)10-1125-05

【3】伊蕾,助行康复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2012,04

【4】邓楚慧,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机构分析及优化设计,2012,6.10

【5】刘毅,一种新型拟人机械腿的性能研究,2012,12

【6】尹军茂,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构分析与设计,2010,05

【7】赵豫玉,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2009,03

【8】王志鹏,郭险峰,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机械设计,1672-3791(2012)11(c)-0005-03

【9】余联庆,吴昌林,马世平,基于仿生研究的步行机缓冲型腿机构设计,1671-512( 2005) 06-0105-03

【10】金振林,曲梦可,六足步行机器人的并联机械腿设计,10. 3788/OPE. 20122007. 1532

【11】金振林,曲梦可,三自由度并联机械腿静力学分析与优化,1002-6819(2012)-20-0041-09

【12】孙恒 陈作模 葛文杰. 机械原理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13】濮良贵 纪名刚.机械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 编,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14】周建方等.材料力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2002.1

【15】机械制图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内容简介:
穿戴式下肢康复装置的设计莫佳佳,邱毅瑞,陈达仁1.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宁波大学,818号,顺化路,宁波,315211,中国浙江省。2.机械工程学院,台湾大学,1号,第4罗斯福路,台北,台湾,10617,,.tw。关键词:下肢关节;康复;肌电图摘要:我们提出了一种下肢康复装置来帮助受损的人恢复腿的能力。该装置由链接和弹簧组成,它的特点如下:(1)它是半被动和以家庭为基础的,使脑卒中患者受自己的控制进行下肢体运动;(2)它结构简单,重量轻,但它有类似的性质用于其他治疗机器人上;(3)动态平衡训练器和肌电图(EMG)进行BIODEX分析。结果表明,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训练对恢复非常好。.1.介绍 在中国,那些患有神经损伤的人,像轻偏瘫中风和一百万一年以上的交通事故。老年人和病人可能发生的肌肉无力或瘫痪,这往往限制他们大量的运动并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这些设备出现,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恢复肌肉强度和康复步态。 第一个MIT-MAUNS【1】康复机器人应运而生,2012年,许多类型的治疗设备已被陈【2】等聪慧的研究者意识到。并设计出“半被动”戴的康复设备,这设备的弹簧装在脑卒中患者上,使他们进行上肢控制运动训练。然而,矫形器的下肢是典型的动力。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半被动”穿戴式下肢康复装置,该装置可以用来协助腿受损的人恢复腿的能力。 在文献中,已经有很多的方法能计算出重力。康复机,包括配重,弹簧和辅助平行四边形【3-5】。弹簧附件的选择已被证明能够平衡重量的下肢康复装置,这典型运动人体的关节力矩可以分解为重力转矩,惯性力矩和肌肉依从转矩【6】。亚当斯仿真软件的研究实验方法,并探讨当穿戴下,人体下肢肌肉康复装置的影响。Biodex,Biopac和肌电图都是用来获取关节力矩和肌肉电活动的设备。2.下肢的运动学模型2.1设计 可穿戴式下肢康复装置,如下图所示,它是由木板组件和复位弹簧装置组成。复位弹簧装置连接木板和木板组件,组件包括大腿和小腿木板。一个腰带是用在大腿上的木板,其长度可调,是为了防止轴向和纵向移动。弹簧的恢复装置还包括两个滑块,它们是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大腿板第一导轨与第一滑块与小腿板第二导轨与第二滑动对比。有三个弹簧安装装置。第一弹簧套在腰带和腿板之间,第二弹簧放置固定轴和小牛板之间。弹簧的作用是将滑块间的引力势能的弹性势能弹簧做康复运动。第三个弹簧固定大腿和小腿之间的木板,可以连接大腿与小腿板。 图1是可穿戴式下肢康复装置 图12.2。运动学模型 一个右下肢运动学和坐标系统示意图如下。下肢包括两个环节,大腿和小腿,大腿是从臀部到膝盖的区域HK,小膝踝AK是半被动式外骨骼部分,卸髋关节和膝关节在重力的运动范围内,大腿和小腿的中心被假定固定,始终位于机器MT和MC 之间,在任何瞬时。上下肢的运动可分为两运动:臀部分量1,2,膝关节弯曲分量X1,X2。 图2 图2是一个右下肢的运动学和坐标系统图 髋关节相当于一个三自由度球形关节,而膝关节建模只允许屈伸关节单自由度。在本文中,我们只需要考虑髋关节屈曲-伸展膝关节,因为他们的结合是最重要的运动下肢。一种康复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肢结合外骨骼可以建模为一二连接串行连接。根据前面所述,我们在设备的适当位置添加弹簧和滑块,以使系统重力平衡。这用于下肢康复装置的弹簧装置是共面的。 图3,相应的势能图 系统的潜在能量,由重力势能,弹性潜在能量和质量潜在能量组成。与人脚的质量比较时,大腿和小腿是相对小的重力势能,这两者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较低的重力势能的四肢是 在Mt与Mc之间,右大腿和右小腿数量最多,Rhm是距离髋关节Mt中心的质量,rRmc是膝关节MC中心的质量, 相应的弹性势能的V1,V2,V3,弹簧模量K1,K2,K3,可以推导出 K1,K2,K3是三个弹簧的弹性模量,Lhb,Lcd,Lce是三个弹簧的长度,大腿木板潜在能量是Vm1,木板潜在能量是Vm2,第一滑块潜在能量是Vm3和第二滑块潜在能量是Vm4,可以推导出公式: 根据(2)到(8),我们获得了总的潜在能量 因此,腿会加入这三个所提到的潜在能量,并在重力平衡以上。3。数值结果 建立了随着下肢外骨骼运动学模型下肢。在这本文,我们利用亚当斯模拟Biodex获得髋关节力矩。Biopac和肌电图(EMG)是被用来获得肌肉电活动的设备。下肢肌肉有四个部分,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然而,由于股中间肌深度,信号就被可靠地通过,使用表面肌电图记录。因此,对于其他三个肌肉的肌电图收集。在这个实验中,一个健康的年轻成年人参与评测,其测量参数在表1中列出该装置的数量,这种装置的功能相当于一个沙袋绑在大腿上,提出了用沙袋练习的方法。他的右下肢从初始状态下,大腿和小腿是在垂直位置。我们称这种运动为“抬腿”运动。范围从0度扩展到90度。 表1。对男性下肢人体测量学参数主观方面人体测量学参数水分70厘米大腿长度48厘米髋关节膝关节长度44厘米大腿电路63厘米膝CIR43厘米大腿宽22厘米膝宽10厘米 黑色的线显示在图4上,它显示出髋关节的扭矩,从实验“抬腿”运动与B(1.81公斤)重沙袋,而当B权电阻连接到下肢外骨骼时,红色是关节力矩通过ADMAS仿真。图4显示时大腿与地面平行,关节力矩达到峰值的15000n-mm,实验结果大约在16000n-mm,其超过模拟量。 图4髋关节屈曲-伸展的男性受试者关节力矩 图5显示一个男性的肌肉的肌电图(a)是股直肌;(b)是股外侧肌;(c)是股内侧肌。在“抬腿”运动状态下,所有三个肌肉被训练时,股直肌是最活跃的。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相对温和,但表现出有两个明显的峰高度的一致性现象。 所有的肌肉没有活性,到达时间是8秒。图5是一个男性的肌肉的肌电图,(a)是股直肌;(b)是股外侧肌;(c)是股内侧4。结论 下肢矫形器的介绍,旨在帮助步行的人。当穿戴该装置,我们使用亚当斯仿真软件,人体下肢的肌肉和关节力矩实验限制方法来探讨影响。它表明,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下肢康复肌肉训练非常好,我们相信这种矫形器康复装置可能非常适用于一个潜在的肌肉无力或瘫痪患者,所有的研究工作是在浙江省新兴艺术家(新庙)基金会的拨款20128405025号的资助下进行的,基础教育部:第y201119372号;下批准号:2012a610077。工具书类【1】H.I. Krebs, N. Hogan, M.L. Aisen, B.T. Volpe,机器人辅助神经康复,IEEE跨康复工程,vo1.6(1),(1998)第75-87页。【2】 邱毅瑞,陈达仁,可穿戴式上肢矫形器训练设计康复致动器,力学和材料卷。201-202(2012)第864-870页。【3】S.K.Agrawal, G. Gardner, S. Pledgie,重力平衡平面设计制作辅助的平行四边形机构设计,ASME,123卷(4)(2001),第525-528页。【4】G.J. Walsh, D.A. Streit, B. J. Gilmore,空间弹簧平衡理论,机械机器理论26 (2)(1991),第155-170页。【5】 D.A. STRE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穿戴式机械腿机构的设计【优秀】【word+9张CAD图纸全套】【毕设】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0522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