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汇编第六章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二 O 一 O 年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行业解决方案目 录1、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需求分析11.1 行业发展背景11.2 宏观政策要求及指导21.3 行业需求和发展目标21.3.1提升工程质监业务管理能力21.3.2加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和监管水平31.3.3促进建设领域和建筑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31.3.4打造建设领域“权利阳光”政务平台32、“数字质监”系统概述42.1 “数字质监”是什么42.2 “数字质监”管什么42.3 “数字质监”有哪些功能53、“数字质监”系统解决方案83.1系统架构83.1.1三网83.1.2四库83.1.3五子系统83.1.4多对象93.1.5一平台93.2 主要技术103.3 建设意义113.3.1对政府的价值提升113.3.2对企业的价值提升113.3.3对民众的价值提升113.4实施方案123.4.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123.4.2部署方式124、建设模式135、业务资费146、目标客户157、成功案例167.1案例列举167.2领导关心及各方反响168、省公司行业解决方案联系人18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行业解决方案1、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需求分析1.1 行业发展背景百年大计,质量为本。随着城市化进程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关系到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近年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倒覆事故等“楼脆脆”、“楼歪歪”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建设工程质量的高度关注,各方对建设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建筑行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越发彰显出来。然而,目前建筑行业管理还处于比较粗放和落后的形式,建工行业、建筑市场尚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具体体现在:(1)信息化水平偏低且发展不均衡长期以来,建设主管部门对各地工程质量监管主要依赖于各级地方工程质监机构手工进行数据层层上报,难以做到对各地建筑工程现场的实时、动态监管。同时,工程质监部门信息化手段仍比较落后、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发展仍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主体和工程的监管效率和监管力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要求。(2)数据和信息共享程度低各级主管部门、参建单位都有自己的独立的业务管理体系,各个系统实现的标准和评判规则不同,各个信息数据仅限于本部门、本单位或本行业内部的流动。缺乏跨部门、跨行业的统一标准,缺乏数据信息交流和整合,造成各种统计数据误差大,不能互相联动,不利于宏观的管理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缺乏建筑项目从头到尾,从原材料到建筑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监控管理,不利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不能积极的促进主管部门、参建单位的管理和质量提升,不能有效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3)评价体系欠缺参建各方的现场行为与信用评价之间尚缺乏统一的可量化标准,对“动态考核、全网共享、市场联动”缺少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撑。当前情况下对于行业行为的管理还主要依靠各地方上报企业不良行为数据,以静态数据为主,不能与工程现场行为有效联动,监管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亟需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建设市场信用体系,通过建立工程项目数据库,与企业资质、执业人员数据库形成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市场与施工现场监管信息的及时联通。通过全面、动态的信用档案,实现信用信息发布、查询,并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守法诚信以及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和执业人员名单,引导市场主体选择诚信的合作者,构建依法守信的市场信用环境,使之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 建设主管部门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的水平,提升对有关责任主体和工程质量的监管效率和监管力度,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要求。1.2 宏观政策要求及指导2007年1月19日,建设部颁布了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明确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的总体要求。200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牵头,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等问题。201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召开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会议印发了两个方案:即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和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两个指导目录:即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基本指导目录和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基本指导目录;一个规范:即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规范(试行)。中央决定在江苏、河北、山西、吉林、浙江、安徽、湖北、广东、四川、陕西等10个省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等4个部委开展试点工作,以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江苏省参加试点工作的有省发改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4个省级部门,以及南京、无锡、扬州、连云港等4个省辖市。为贯彻落实好国家试点工作会议要求,江苏省工治办和省经信委于2010年3月30日在南京召开我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我省各项试点工作,力争5月底前完成国家明确的试点任务。1.3 行业需求和发展目标1.3.1提升工程质监业务管理能力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手段、规范业务流程、整合信息资源、实行全过程监管,帮助质监员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场处理监督业务,提高效率、增强协作。提高监督业务工作效率,提升质监部门信息化应用水平。1.3.2加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和监管水平建立省、市、县三级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网络,逐步完善三级数据交换体系,形成实时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建设工程全面、及时、有效的监管,以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宏观决策的科学化。1.3.3促进建设领域和建筑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减少和遏止违规现象的发生,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建立并完善建筑市场有关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信用档案,使之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3.4打造建设领域“权利阳光”政务平台实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规范流程管理、统一数据库管理、统一行政监督。在“对内”的办事依据、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对外”的行政审批、办理过程、办理结果上实行公开透明。通过“公开、规范、监督、考核”的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数字质监”系统概述2.1 “数字质监”是什么n 质监员的字典系统建立了较完备的质量通病库、检查表、法律法规规范数据库,并可现场通过移动手机终端对质监工作数据进行检索查阅。n 质监工作的作业指导书从监督注册到监督备案,建立了一系列业务标准,对监督内容、监督方法、评定标准、监督结果的管理等进行明确界定,将日常监督工作流程标准化。抽查记录、整改记录自动生成,停工、复工、上级审核等自动约束。规范并指导了质监员的工作流程与监督行为,避免检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n 质监工作的好帮手系统提供工作调度、日常监督概况、工作量统计及质监员日常监督工作轨迹查询功能。提供实时质监员工作预警提醒及验收盖章预警提醒。同时,也方便质监站领导客观地对质监员工作进行考核。n 参建责任主体的督察官面向建设主管部门、地方质监机构、参建单位、从业人员、普通大众,实现市场与施工现场监管信息的及时联通,实施全过程、全方位闭合管理。在监督过程中,采用文字、图片等客观、真实地记录工程的动态信息。通过记录工程项目的所有监督过程,自动形成整套完整的电子档案。实现了工程动态可跟踪。以加强建设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对建设工程进行综合管理监控,实现市场和现场联动、项目和资质相关联,以形成政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机构等多方位的质量管理监督合力。n 领导的参谋提供的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得出各维度的分析建议,为行业主管部门和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坚实基础。n 行业和市场的评委利用信息管理手段建立诚信体系和不良记录,建立行业的诚信体系,把企业市场行为、安全业绩和问题全部纳入进来,与市场准入、资质资格、评优评先、行政处罚直接挂钩。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2.2 “数字质监”管什么管项目、管企业、管人、管过程。(1)管理对象n 工程项目n 建设企业n 从业人员(2)管理内容n 设计施工文件审查n 资质审核与招投标管理n 施工许可管理n 质量监督n 安全监督n 竣工验收备案(3)管理方法n 基础政策条文制定n 流程规范化n 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n 违规行为发现并记录n 信用记录并评价n 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和通信技术保证2.3 “数字质监”有哪些功能系统可完成对各类建设工程的报建登记管理、在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督事务管理,包括工程建设各有关方面的管理情况、各种有关的技术资料及档案情况、各种重要监督事务及现场监督记录情况、质量安全事故处理及记录情况、其他有关的各种质量安全监督资料汇总统计分析的情况等,自动生成完整规范的质量监督报告送备案机构备案,实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和移动化,促进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1)提供规范的监督业务过程n 规范化日常监督流程(监督注册、分派、方案、交底、监督检查、监督抽测、监督抽检、监督验收、监督报告、监督归档、监督备案)n 每个环节提供对应标准模板,规范记录原始数据 n 对必要环节增加控制点,重点监督 (2)提供标准的现场监督工作流n 采取随机抽查、监督巡查与监督验收相结合的监督方法 n 将工作流程细分为“监督注册、监督分派、监督抽测、监督抽检、监督检查、监督验收”六个关键环节,对工程质量层层把关。其中监督检查又分为18个检查阶段,每个检查阶段分行为、资料和实体,制定具体检查项目及对应的核心通病条文。质监员按检查阶段对应的检查表进行检查,自动形成监督记录和整改记录 n 引入工程动态概念,在监督过程中更新、跟踪工程动态 (3)提供标准的监督检查依据n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检查表,质监员按检查阶段对应的检查表进行检查,自动形成监督记录和整改记录,检查表可以维护和扩充 n 对建筑工程中日常违规情况进行分析、提炼,形成通病库,并根据重要程度细分为核心库、一般库和备用库;不同的检查阶段对应不同的核心通病条文 n 建立法律法规、规范文件库 n 监督过程中可以实时在线浏览、查找通病条文、法律法规和规范文件 (4)严格控制监督数据n 质监员按检查阶段对应的检查表进行检查,自动形成监督记录和整改记录 n 严格控制监督过程的数据修改权限 n 保存监督过程重要数据资料修改日志 n 打印文档采用PDF格式,不能修改,保证与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 (5)提供整套工程档案n 记录工程项目的所有监督过程,形成完整电子档案 n 监督过程可查询、可跟踪 n 项目档案,可以浏览,可以打印 (6)提供全面的数据统计与分析n 提供多角度、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可按工程、责任主体、个人、单位/部门统计工程监督状况 n 可生成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各类统计报表 n 可按照上级平台的接口上报数据 (7)提供质监站内部监管功能n 提供监督工作的调度功能 n 提供质监员工作量统计与查询功能 (8)提供实时预警功能n 提供监督过程的实时预警 n 提供验收盖章预警 (9)提供站内材料管理功能n 提供材料进场登记管理 n 提供材料登记审核 n 提供材料质量监督管理 (10)提供移动信息化应用n 提供基于短信的隐蔽工程报验、深基坑预警、通知通告等应用 n 面向质监员,提供基于客户端的在建工程查询/浏览、通病条文查询等应用 n 面向参建单位,提供基于客户端的项目信息查询、现场资料上传、通知通告查询等应用 (11)提供统一的信用平台n 提供企业、项目、人员资质的管理与审核功能 n 提供参建单位与质监机构的互动 n 提供对工程、责任主体、人员等质量信息的实时监管 (12)提供可操作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评价体系n 提供工程、责任单位以及人员的评价体系 n 信用评价与日常现场监督工作中的行为、实体、质量保修、单位评优等关联,动态评价和排名 (13)提供完善的安全机制n 采用数据专线将应用系统与移动网络相连,终端通过专用APN与应用系统互通,并在应用系统前端部署防火墙,保证网络安全 n 提供HTTPS、USB Key、数字证书等安全传输机制,保证数据传输安全 n 采用N+1备份机制,无单点故障,保证系统安全 n 采用强密码认证、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严格的操作日志,保证应用安全 n 提供数据备份、数据加密存储,保证数据安全 3、“数字质监”系统解决方案3.1系统架构3.1.1三网移动通信网、电子政务网、internet网。3.1.2四库项目库、企业库、人员库、通病库。3.1.3五子系统(1)质监业务综合管理子系统面向各市、区、县质监机构,规范质监站监管流程,统一监管标准,提高监管效率。提供对单位工程(项目)完整生命周期的全过程闭合管理:项目一经创建,系统即完整地记录相关的企业、人员、合同及项目信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系统根据法律法规、通病库等形成不同阶段的检查表,质检员根据检查表对在建工程进行随机抽查、监督巡查与监督验收相结合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监督过程形成完整的工程档案。(2)数据交换子系统提供数据上报和数据同步两个子系统。面向各市、区、县质监机构,提供通用数据交换接口,实现与上下级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数据交换平台作为数据交换枢纽,提供内部系统之间、以及建设领域其它业务系统、上下级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功能,保证各子系统的业务处理逻辑独立于具体的数据格式及传输接口。(3)办公自动化子系统与工程质监部门内部工作流程结合紧密,以优化政府办公流程为目标,以E-mail、文档管理、群组协同工作等技术作为支撑,以工作流为中心,实现对涉及人、事、文档、日程、办事流程的自动化管理。(4)门户及信息发布子系统面向各级质监机构及建设主管部门,提供政务公开、政策法规宣传、网上投诉、公众评价、优质工程公示、不良行为公示、合格材料公示;用来向参建各方及公众发布政策法规、项目的公开信息以及评优评奖、不良行为记录、停工整改通知等信用信息;系统可以多种形式(互联网、触摸屏及电话语音等)向社会发布部分公开信息及受理有关业务。(5)移动手机客户端子系统现场人员可通过手机终端方便、及时的查询相关数据,采集上报现场数据、文字、图片、音视频、位置等信息。3.1.4多对象涉及建设、招标、规划、质监、安全、勘察、施工、监理、检测、交易中心,城建等,是一个多部门,多业务的协作平台;包括建筑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项目经理、质监员、政府相关委办局工作人员;涵盖设计审查、招投标、工程质监监督、安全监督、施工许可、合同备案、资质审核、竣工验收等整个工程建设环节。3.1.5一平台即诚信平台。通过科学建模,提供对工程、责任单位以及人员的信用评价,信用评价与日常现场监督工作中的行为、实体、质量保修、单位评优等关联,进行动态评价和排名。业务逻辑示意图:图3-1:业务逻辑示意图3.2 主要技术(1)无线数据传输对工程质监过程中工程材质、资料、现场图片、表单等上传数据到后台。实现工地现场从安全质量信息采集测评、形成报表、现场执法、监督结果上报、工作帮助指引等方面的移动信息化。实现移动化质监工作及移动办公功能,真正实现政务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建设,质监员可基于移动终端和客户端软件执行工地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2)GIS/GPS/LBS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基站结合GPS无缝定位工程车辆、内部工作人员/车辆位置,并进行大屏幕展示与调度。实现了图文一体化的协同工作应用环境通过对重要工程、高危工程或重要工程部位进行视频监控来实现对重点工程的实时监控和位置定位。(3)RFID智能识别对工程项目质量情况,以RFID+GPS方式记载、读取自动识别系统,准确记录工程项目/企业/人员信息,为质量管理提供实时可靠的信息。(4)数据交换建立了较完备的质量通病库、检查表、法律法规规范数据库,实现了现场电子数据检索,从监督交底到监督报告,建立了一整套的电子档案,实现了监督档案无纸化。建立统一的数据上报接口,便于统一汇总、管理监管数据,便于主管部门决策分析。综合并集成内部系统的统一工作门户,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作平台,进行业务关联。(5)数据挖掘将工程建设对象按照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任意分类、组合,实现工程建设管理对象的监督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数字化;利用关联技术实现工程管理各业务部门间的实时、动态、多人员的协同处理、并联工作。技术框架图:图3-2:技术框架图3.3 建设意义3.3.1对政府的价值提升n 监督过程规范、工作流程标准、评价指标科学、政务信息公开n 电子备案取代手工备案、工程现场全过程闭合管理、企业与个人信用动态评价n “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评价”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n 提升政府形象和百姓满意度;构建优良行业秩序,建设优质民心工程。n 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整顿规范建筑市场、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3.3.2对企业的价值提升n 公平有序的市场、行业环境,利于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n 公开透明的管理、执法、评价体系,促进行业自律,有利于企业正当竞争、提高参与市场的积极性n 规范化的审批和作业流程、电子化的技术手段,有利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3.3.3对民众的价值提升n 信息公开,提高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对工程建设有效行使监督权,可合理表达诉求n 方便查询,可买到放心、称心的商品住宅n 便于投诉,维护自身权利3.4实施方案3.4.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1)第一阶段:面向质监站的工程质量监管n 完成系统基础运行平台的搭建和完善;n 完成项目的需求调研、开发。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过程管理、统计分析、数据上报、质监站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政策法规宣传等。(2)第二阶段 面向工程建设领域的行业应用n 深入挖掘工程质监和工程建设领域的需求,集成和完善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扩展信息和数据的来源,进一步整合建设主管部门内部各项资源和应用,完善工作机制。覆盖工程建设管理的全业务流程。(3)第三阶段 面向工程建设领域的诚信体系建设n 实现省、市、县三级建设工程综合监督管理的自动化、流程化,实现内部各应用系统之间进行双向的数据交换、共享、传输和访问,实现横向和纵向互联,最终形成覆盖建设系统的大管理系统平台,为工程建设市场综合管理和诚信系统提供支撑和服务。3.4.2部署方式(1)集中部署n 在省或市集中部署一套,供下级质监机构提供统一接入使用服务。(2)独立模式n 市、区、县分别独立部署一套。以省平台建设模式为例,其拓扑结构图如下:图3-3:拓扑结构图4、建设模式(1)自建模式n 业主通过投资建设自己的主服务器、存储、安全、基础软件、应用软件来实现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在该模式中,整个系统一般通过招标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建设,并通过合同约定系统维护、管理和更新,系统产权属于业主。n 此种模式为移动公司参与建设的首选模式。(2)代建模式n 业主以租赁方式或分期资金补偿方式获得移动公司提供的系统平台建设与服务,即由移动公司投资或先期垫资,并承担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培训等工作,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产权根据具体的商务模式约定,而由业主负责规划、宏观协调、提出业务需求等。n 此种模式将根据业主的实际情况,移动公司进行评估、参与。5、业务资费(1)通信费终端相关业务包括:语音通信费、GPRS通信费、短信通信费。 集团相关业务包括:专线费用、定位费用。参照移动公司现有业务资费体系进行计费,也可设立整体资费套餐包。(2)功能费可根据与业主的协议,收取业务功能使用费。 (3)集成费根据与业主的协议,一次性收取系统的开放集成费。(4)系统建设费项目实施所要求的硬件、软件、服务等费用。(5)资金补偿费当采用代建模式时,由于我公司先期垫付了系统建设费用,会按既定的时间周期按期给予我公司资金补偿费。资金补偿费的核算要综合考虑我公司垫资额、约定的利息、我公司为获得项目提供的商务补贴、补偿期限等。6、目标客户n 省、市、区、县各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n 各级建设、建工主管部门,如建设局、建委、建工局7、成功案例7.1案例列举n 南京市建筑工程质监站2009年5月开始试运行,2009年7月1日正式上线使用。n 南京市江宁区建筑工程质监站2009年12月正式上线使用。目前,南京市质监站和江宁区质监站之间,已经实现信用共享,监督依据和监督标准统一。n 南京市栖霞区建筑工程质监站。实施中。n 泰州市建筑工程质监站实施中。7.2领导关心及各方反响n 2009年12月2日,中国建筑业协会领导考察质监综合管理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项目建筑抗震顾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外墙清洗与外墙涂料保护服务协议
- 2025版膨润土矿产资源承包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旅游服务管理系统购买与升级合同
- 2025年餐厅装饰装修工程品质保证合同
- 2025保定高端住宅托管出租合作协议
- 2025版施工环保责任协议模板及下载
- 2025版企业劳动合同中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规定
- 2025年度塔吊及人货电梯施工劳务分包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能机器人项目合同授权委托管理制度
- 河北单招考试五类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答案
-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的概念
- 深圳某电厂锅炉维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new(常用版)
- GB/T 4950-2021锌合金牺牲阳极
-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
- 证券从业考试基础模拟卷二(题目+解析)
- 水轮发电机讲义课件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导数与原函数的对称性 微专题课件-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 刑法各论(第四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ppt整套教学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