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 Word文档编辑教案.doc_第1页
WPS Word文档编辑教案.doc_第2页
WPS Word文档编辑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PS Word文档编辑基本操作一、窗口简介标题栏:双击标题栏可实现窗口最大化与还原之间的快速切换。(组合键Alt+F10)*、最小化所有窗口:按Win+D(Win是键盘上有个Windows窗口标志的那个键,不是Ctrl)*、将先前任务栏上最小化的活动窗口还原:Win+Shift+M。*、窗口的切换:Alt+Tab。 菜单栏:1、Alt加上菜单后的英文字母可进入相应的菜单,配合四个箭头键可执行菜单中的命令。(进入文件菜单:Alt+F)2、常用组合键新建文件:Ctrl+N。 粘贴:Ctrl+V。保存文件:Ctrl+S。 剪切:Ctrl+X。打开文件:Ctrl+O。 撤销:Ctrl+Z。全选:Ctrl+A。 恢复:Ctrl+Y。复制:Ctrl+C。 工具栏:二、文档的操作 新建文档:1、右键新建Microsofot word文档 2、组合键:Ctrl+N。 3、WPS文字新建。 保存文档:1、第一次保存新建的文档:A、组合键:Ctrl+S。 B、WPS文字保存。 C、常用工具栏上单击“保存”按钮。注意:保存文档时应首先选择保存位置、再输入文件名、选择文件类型,最后单击“保存”。a、文件默认类型为*.docx。 b、模板文件(文档模板):*.dot。 c、文本文件(纯文本):*.txt。d、Word97-2003:保存为该类型后,2003中的文档就可以在97、98、2000、XP版本中打开。(文档需要转移时最好保存为Word97-2003类型)。2、对已有的且已修改的文档进行保存A、直接按F12。 B、文件菜单另存为。*、只要将文件保存中的三个要素(保存位置、文件名、文件类型)任改其一,即可达到“另存为”的目的。*、如果文档已经保存过一次,再一次打开,需要保存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内容,应用“另存为”命令进行保存,此时不需要改变文件保存的位置,只更改文件名即可。*、文档需要备份,也可以用“另存为”达到目的,此时更改文件保存的位置即可。C、自动保存文档:自动保存文档:WPS文件选项备份设置。D、设置密码保存文档:文件保存时,进入“另存为”对话框,点击“加密”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你需要的选项,在“打开文件时的密码”文本框中输入密码,确定,单击“应用”。*、密码的取消:打开文件,按F12,进入“加密”按钮,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你需要的选项,在“打开文件时的密码”文本框中删除密码,单击“应用”。三、打开文档:1、打开最近时间编辑的文档:A、开始菜单(经典开始菜单)文档单击文件。 B、进入Word软件,文件菜单单击对应的文件。2、打开已保存了一段时间的文件:A、组合键:Ctrl+O。 B、常用工具栏上单击“打开”按钮。 C、文件菜单打开。打开Word软件后为自己的文件的方法是:将文件保存为模板格式,然后关闭软件,将文件名改为“normal”,将文件位置放在工具菜单文件位置用户模板,将其中的模板文件删除后,将改名为“normal”的文件放在此处即可。3、 找到要找的文档,直接双击文件打开。三、文本的编辑输入文本:1、输入中文:A、输入法的逐一切换:Ctrl+Shift。 B、中英输入法的切换:Ctrl+空格键。C、中英文符号的切换:Ctrl+.。 D、全角与半角的切换:Shift+空格键。2、输入标点符号:A、键盘输入。(顿号:退格键左侧的那一颗双字符键;省略号:Shift+6(双字符键); 破折号:Shift+ -(双字符键) 书名号:Shift+;)B、软键盘输入:在软键盘上右击,在菜单中选择符号类型,。C、符号工具栏 D、插入菜单中的符号或者特殊符号。3、选定文本:A、任何数量的文本:将“I”字形指针移动到文本的左侧,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B、一行文本:。C、一大块文本:首先选中开头的部分文字,再按下Shift键,文本末尾处单击左键。D、一块垂直文本:将“I”字形指针放在文本的起始处,按下Alt键,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E、全选:Ctrl+A。4、文本的移动、复制和删除: A、移动:左键拖动;剪切和粘贴。 B、复制:左键拖动(配合Ctrl键);复制和粘贴。5、查找和替换:Ctrl+F格式设置页眉和页脚、页面设置一、页眉和页脚:1、文档正文编辑完成后,再做页眉和页脚。2、创建页眉和页脚:进入视图菜单页眉和页脚。A、设置页眉和页脚的空间: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页面设置”按钮,进入对话框中作如下调整:a、页眉空间的计算方法:“页边距”选项卡的上页边距减去“版式”选项卡的“距边界”页眉”的差值即为页眉所占的空间大小。b、页脚空间的计算方法:“页边距”选项卡的下页边距减去“版式”选项卡的“距边界”页脚”的差值即为页脚所占的空间大小。*、一般情况页眉页脚所占的空间在0.5厘米以上。B、在首页和奇偶页上创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页面设置”按钮,版式选项卡中勾选“首页不同”和“奇偶页不同”。C、编辑页眉中的直线:a、删除直线: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段落”,“设置”中选择样式为“无”确定。b、改变直线的线型、颜色、宽度: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段落”,根据需要设置线型、颜色、宽度,“设置”中选择样式为“无”,在“预览”框中单击下边线确定。二、页面设置:1、纸张:设置文档纸张的大小。2、页边距:设置文档上、下、左、右页边距的大小。在页边距选项卡可以设置纸张的方向,当一篇文档中纸张既有横向又有纵向时,在页边距选项卡的“应用于”设置为“插入点之后”,同时将纸张的方向重新设置一遍即可。3、文档网格:在“文档网格”中快速设置行间距和字间距,在“指定行和字符网格”单选框中单击左键,根据需要设置“每行”的字数,“每页”的行数。4、版式:设置未满一页文档的垂直对齐方式、页眉和页脚距页边界的距离。设置字符、段落格式一、设置字符格式:1、格式工具栏:A、字体:对文本书法格式的设置。(Ctrl+Shift+F)B、字号:对文字大小的设置。 将文字变大:Ctrl+。 将文字快速变大:Ctrl+Shift+。将文字变小:Ctrl+。 将文字快速变小:Ctrl+Shift+。 文字大小换算:字体的磅值=字体的实际高度(厘米)1.0730.035。C、加粗:(B)Ctrl+B。D、倾斜:(I)Ctrl+I。E、下划线:(U)Ctrl+U。F、字符边框、字符底纹G、字符缩放:宽与高的比例为100%时为标准字体,大于100%为扁型字体,小于100%为长型字体。H、字体颜色2、字体对话框:格式菜单或者在页面上右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或者选择文字按组合键Ctrl+D)A、设置字符的效果:B、上标、下标的设置:选中文字右击字体对话框中勾选上标或者下标确定。C、改变字间距:*、格式刷:复制文字的格式。二、设置段落格式:1、进入段落对话框:A、格式菜单段落。B、页面上右击段落。2、段落的对齐方式:A、两端对齐:Ctrl+J。(一般情况文档的正文都采用这种对齐方式)B、居中对齐:Ctrl+E。(一般用于文档的标题或者副标题)C、右对齐:Ctrl+R。(一般用于日期、姓名等,位于文档末尾)D、左对齐:Ctrl+L。E、分散对齐:Ctrl+Shift+D。3、段落的缩进:A、首行缩进:设置当前段落第一行文字向右缩进的距离。B、悬挂缩进:设置当前段落除第一行文字外其他各行文字向右缩进的距离。C、左缩进、右缩进:设置当前段落左、右页边距的大小。4、设置段间距和行间距:A、段间距:进入段落对话框缩进和间距选项卡,段前、段后。B、行间距:进入段落对话框缩进和间距选项卡,行距(选择“固定值”)。设置边框、底纹、项目符号、编号一、边框1、应用于文字:选定文字,进入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文字”根据需要选择样式、设置线型、颜色、宽度确定。(给文字加边框)2、应用于段落:将光标放在段落中(针对当前段落,如果多个段落格式相同,可选定这些段落,再编辑),进入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段落根据需要选择样式、设置线型、颜色、宽度确定。(给段落加边框)3、应用于页面: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选项卡,根据需要选择样式、设置线型、颜色、宽度或者选择一种图案(艺术型)确定。*、制作通行本效果。(第一步:视图显示段落标记;第二步:回车一次;第三步:选中这两个段落标记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应用于“段落”,“设置”选择“无”,预览框左侧单击第二个和第三个按钮,单击“确定”;第四步:复制、粘贴。)二、底纹:三、项目符号:段落中起始位置出现的符号即称为项目符号。 设置项目符号的方法:第一步:格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