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论文)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1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2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3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4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状态,分布在远离陆地的海域,总体生态环境不健康。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 于水质恶化、过渡捕捞、黄河径流量减少等。 关键词:黄河口,生态环境,生态健康,评价 s t u d yo nt h ey e ii o wr i v e re s t u a r ye n t ir o n m e n t s t a t u sa n di t si n f i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 a b s t r a c t t h ey e l l o wr i v e rt a 】( 鹪h u g eq u 髓旺t yo ff r e s hw a t e r , s i n 柚dv a r i o u s n u i d o ni l i t l l eo c e a l le 、,e r yy e a r , h a sf o r m e dt h e9 0 0 de c o l o 酉c a l 即v i r o n m e i l ts u i t a b l ef o r g r o w i n g ,d e v e l o p i n go f m a r i n eo 唱a i l i s m si nm ei i v 盱鹤m a r y 卸dm s h o r ed i s t r i t h e 嚣m a r yw a t e ra r e a so ft l l ey e l l o wr i v 盯i s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i i v 髓豁m a r ye c o s y s t e m , a n d 血em a i nb i o l o g i c a ls p a w n i n gg r o u n d ,f i d df o r h i n gn l ey o u n g 。f e e d i n g g r o u n do ff i s h e r yi ni l i eb o h a is e a s i n c en i e 刚t i 鼯0 fl a s tc e n t u r y , b e c a u s en l e l a n d 辩w a g eq u 枷t yi n c r e a s e s 越dt i l ey e l o w 鼬v 日f l u x 锄t e r i n g 山es 吼d e c r e a s e s , t h i sf l e aa r e a v i r o n m e n t a lq u a l i t yd r o p s , h a sc a u s e dm ee c o n o m i cs p a w n i n gg r o u n d o fm a r i n eo r g a n i s m st od i 鞠珥伽矧,f i s h e r yr e u r 懈l u ed 咖y e d p 砌砒t h e b o t t o mb i 删i v 耐t ys h a r p l yd e c r e a s e s , n l em a r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e n v 面0 i i m c n tw o i s e l l 8 s e r i o u s l y t h e 靶l e e t e dr i f l eh 鹊i m p o r t a n tm e a n i n g sf o rm v 骼f i g a t i n ga n d 瓿p o u n d i n g t i l es t a t eo fe c o l o 百c a le n v i l o n m e mo ft h i ss 髓卸r e a 卸dv a r i a t i o nt e n d 唧i nm e f i l t t t r e , 锄do f f e r sr a t i 砌s d 锄c eb a s i sf o ri m p r o v m g 锄dp r o t e c t i n gt i i ee c o l o 百c a l 饥v i r o n m e n to f t h ey e n o wr i v 盯鹊m a r y 舡l dh e a l 鼢a i r c a 1 1 1 r o u g h2 0 0 5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e u r r e r l ts 协t t l s s u c h 舔n 圮y e l l o wi u v 贸e s t u a r ya n d n e f l l e n v 妇咖曲e m a lq u a l i 哆s t a t u s , t h ef i v m g 聆珈_ c 鹤a n db i o l 晒c a lq u a l i t yi nt t i e s e aa r e a , e r e 。h a sf o 珈【dt h em a i no c e a ne c o l o 垂c a lp r o b l e m se x i s t i n gi nt l a i ss a r e a , c h a s e sal o to fa p p r a i s a lf a c t o r sf r o mt h en l r e er e s p e c t so fe n v i l _ 0 n m e n t b i o l o g y c 0 脚i 咖i n i 畔a n de c o s y s t e mf u n c t i o n ,a d o p t sl l l ea n a l y t i ca p p r o a c ht oe o n f i m l 吐l e w e i g h to fe a c ha p p r a i s a lf a c t o r , s e t su pm e 嚣m a r ye c o s y s t e mh e a l t he o m p o s i t e i n d e x o fm ey e l l o w 砒v 胃觚da p p r a i m o d e l s ,a n a l y $ 鹤t i l e 蚰v i r c 啦n t a lh e a l t i id e g r e e0 f m ey e u o w 硒v 盯器t u a t ya n dh e a l 蝴a 嘲咖萌c a l l y ,a n dh a s a n a l y s e dt h em a i n f ;i c t o ft h a tm a ye 嚣瞰a ni n f l u 黜o nt h i ss e aa 蝴i n a l i n ee e o l o 垂e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7 t h em a i nc o n c l u s i o ni sa sf o n o w s : ( 1 ) w a t e r q u a l i t ys 啪s t h es a l td e g r e ei sl o w e rt h a nf o r m e ry e a r so nt h ew h o l eo fe v e r ys t a t i o nl o c a t i o n i n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s e aa r e a , b u tt h ec o n t e n t s ,s u c ha se o n c e n t r a d o no fi n o r g a n i c n i t r o g e n ,a c t i v ep h o s p h a t e , e t e h a sa l r e a d yg o n eb e y o n dt h ef o u r t hs t a n d a r d so fs e a w a t e rq u a l i t y , t h ec o n t e n to fs i l i c a t ei sh i g h e l :t t a a nt h ee o n c e n l r a t i o ni nt h ep a s tt o o s o m ei l l c a r lh a v ea l r e a d yd e m o n s t r a t e dt h ee u t r o p h i c a t i o ns y m p t o m t h i sm a yb e m a i n l y b e c a u s e o f t h e r e d u c t i o n o f t h e y e l l o w r i v e r f l u x ( 2 ) p l a n k t o na n db e n t h o ns t a t u s t h ee s t u a r yl i v i n gb e i n g so ft h ey e l l o wr i v e rh a sav e r yc o m p l i c a t e db u i l d u p a b o u t1 0 3k i n d so fp h y t o p l a n k t o n , 6 6k i n d so fz o o p l a n k t o n , 1 9 1k i n d so fb e n t h o n a n dd e t e r m i n e da l t o g e t h e rt o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r e s u l to ft h ey e l l o wr i v e rd e l t a s h a l l o ws e ai n1 9 9 6 1 9 9 8 :1 1 6k i n d so fp h y t o p l a n k t o n 。7 9k i n d so fz o o p l a n k t o n ,2 2 2 k i n d so fb e n t h o n ,d o m i n a n to nt h eq u a n t i t yi sm a i n l ys o m ew i d ew a r ma n dl o ws a l t k i n d s h a v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i nt h ep a s tt w oy e a r st h a tt h ep l a n k t o n i co r g a n i s m , b e n t h o n a r cw e l lb e l o w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r e s u l to fs t u d yi nt h e1 9 9 0 s ,i n d i c a t e st h a tt h e b i o l o g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q u a l i t yi nt h es e aa 僦h a sa l r e a d yd r o p p e ds e r i o u s l y t h e w a t e rq u a l i t yc h a n g e st h i s , a n dt l l ey e l l o wr i v e re s t u a r ys e a 卸嘲h a sv e r yg r e a t r e l a t i o n s ,i ti n f l u e n c e st h eb i o l o g i c a lh a b i t a t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t h i s s e aa r e a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m a n k i n da c t i v i t i e ss t r e n g t h e n si nr c e e l l ty e a r s ( 3 ) e c o s y s t e mh e a l t hs t a t u s 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a p p r a i s a lr e s u l to f2 0 0 4a n d2 0 0 5 ,t h eo l dy e l l o wr i v e re s t u a l y a n dt h en e wy e l l o wr i v e re s t u a r ys e aa r e aa 北i nb a d l yu n h e a l t h ys t a t e , w i ms o u t ha n d t h en o r t ho f t h ey e l l o wr i v e re s t u a r ys e aa r e aa l ei nu n h e a l t h ys t a t e , f e wl o c a t i o ni si n s u b h e a l t h ys t a t ei n d i v i d u a l l y , d i s t r i b u t e si nt h es e aa l * e l l f a ra w a yf r o ml a n d , t h e o v e r a l le c o l o g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i si m h e a l t h y i t sm a i nl e i l s o nm a yb et , l q a t l 茁q u a l i t y w o r s e n i n g , o v e r f i s h i n g ,t l a ey e l l o wr i v e rf l u xr e d u c t i o ne t e i ( e y w o r d :t h ey e ii o wr i v e ri = $ t u i l r y e n t ir o r n n e n t - c o o i o g i ih e - , i t h , e v a i u a l :i a n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未获得( 洼i 翅趁直基丝盂要挂型主嘎 趁:查拦亘窒2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 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a 彳年歹月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 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彻存占月侈日 签字日期:z 彩年莎月f ;日 霉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锛睁薛俦泵 工作单位:团象碎许访缸电话: 黼地址:磁窄砀舶夭缈杉考慌如f 7 l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1 绪论 1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河流,多年平均流量 为1 8 4 0 m 3 s ,每年向河口三角洲和附近海域输送的泥沙约l o 亿吨;现代黄河三 角洲面积5 3 0 0 k m 2 。黄河下游自1 9 7 2 年出现断流,其后利津站的断流天数迅速增 长到1 9 9 7 年的2 2 6 天,3 3 0 天无水入海,尽管自1 9 9 9 年开始不断流,但径流量 仍在下降。自1 8 8 5 年至1 9 7 2 年之间,海岸线平均每年外延1 5 0 4 2 0 m ,造陆2 4 k m 2 。入海河道平均每8 - 1 0 年改道一次,1 9 7 6 年,黄河改道清水沟,形成河口现 行流路。由于黄河口的改道、淤积以及断流,对河口海岸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的 影响 黄河入海流量占渤海径流入海量的3 4 左右,。每年向海洋输入巨量的淡水。 泥沙和各种营养盐类,并在河口和近海区形成了适宜于海洋生物生长、发育的良 好生态环境,海洋中生物赖以生存繁殖的大部分营养物质是从陆上河流输入海中 的,黄河口南部水域是重要的河e l 生态系统,是黄渤海渔业生物的主要产卵场、 孵幼场、索饵场。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由于陆源排污量的增多和黄河入海量的 减少等原因,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了经济海洋生物产卵场消 失,渔业资源遭到破坏,底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自 1 9 8 4 年以来,黄河年径流量和和输沙量均进入迅速下降期,断流加剧,黄河口 海域鱼类种类及数量有减少的趋势,淡水种和半咸水种有消失的迹象,例如洄游 性种类日本鳗鲡和达氏鲟在本海域基本绝迹,已成为历史记录。近期的调查资料 还发现,重要经济种类真鲷和带鱼莱州湾的分布数量急剧减少,成为稀有种 通过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渔业生物资源及养殖生物质量等 现状调查,并结合莱州湾沿岸陆源排污、海水增养殖、水产捕捞和黄河入海量等 有关资料,分析评价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健康程度,对于阐明调查海域生态 环境状况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能为改善和保护黄河口及其邻近 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1 2 研究内容 ( 1 ) 黄河水入海量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收集分析历年黄河水入海量相关资料,分析入海流量变化特征及规律,结合 黄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资料,分析入海污染物种类及数量,为剖析入海量变化 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奠定基础。 ( 2 ) 黄河口水环境特征 现场调查黄河口水环境要素( 盐度、营养盐等) 现状,收集整理历年黄河口 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变化原因。 ( 3 ) 黄河口海洋生物状况 现场调查黄河口海洋生物( 浮游生物、底栖生物) 的状况,同时收集整理历 史资料,对比分析海洋生物( 包括潮间带) 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进行生物群落划 分。 ( 4 ) 黄河口生境变化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分析黄河入海量变化,岸线变迁以及水环境变化等对海洋生物资源( 浮游生 物、底栖生物) 的影响,对黄河口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探讨生境条 件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程度。 ( 5 ) 生境变化对黄河口渔业资源、三角洲湿地的影响 分析黄河入海量变化,岸线变迁以及水环境变化等对黄河口渔业资源、三角 洲湿地面积等的影响,剖析黄河口渔业资源及三角洲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 1 3 总体研究路线 通过对黄河口入海流量、海岸侵蚀、河口淤积、水环境因子变化等的调查与 监测,在与历史资料对比的基础上,分析黄河口生境变化及原因,对海洋生物因 子进行现场调查与变化分析,探讨生境因子变化与生物因子变化之间的关系;采 用结构功能指标法对海洋生态健康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定性分析生境条件变化、 生物因子变化以及其他因子对黄河口渔业资源、三角洲湿地面积等变化的影响, 提出合理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的建议与对策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明确总体目标( 生态类型,特点分析) j l i l 历史数据收集整理 l 外必院调查钟分析 jl ii l 黄河口水环境特征分析 i j黄河口海洋生物状况 其底浮浮 潮 经 它栖游游 间 济 卧 温盐 营 n 底 环 生植动生 绿 养 o 带 度度 口 质 境 物 物物 生 物 素 盐 因 群 群群 物 资 子 落落 落源 l 上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 选确 岸 人 择定选 评 海 线 类 健各择价 岸 变 水 开 康因评 结 线 化 质 发 力 评子价 果 的 对 变度 价的方 讨 演 流 化 加 因权法论 变 场 大 子重 影 响 jl 结论与建议 图l - ! 研究流程示意图 3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1 4 海洋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现状 1 4 1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形成与发展 生态系统健康学是环境保护领域一门新兴的科学,反映生态系统内部秩序和 组织的整体状况,已被许多领域用于监测或评估生态系统和景观状况与质量。生 1 态系统健康概念的由来可追溯至2 0 世纪4 0 年代初i 英国学者l e o p o i 嘬早提出r 土地健康( 1 a n dh e a l t h ) 的概念,他认为研究土地健康首先需要正常状态的基础 数据,并且要了解健康的土地如何保持其自身的有机体。6 0 年代,他将此概念迸 一步升华为景观健康( 1 a n d - s c a p eh e a l t h ) ,他认为,土地的自我再生能力是景 观健康的重要表现,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将生态系统健康这一概念 提出来是在8 0 年代后期,以加拿大学者s c h a e f f e 和r a p p o r t 为代表,s c h a e f f e ( 1 9 8 7 ) 认为,生态系统健康就是生态系统缺乏疾病,而生态系统疾病是指生态系 统的组织受到损害或减弱。如果生态系统的自动平衡修复机制不完善以至于病态 发展到疾病,那么这种疾病就要受到关注r a p p o r t ( 1 9 8 9 ) 发展了这种观点使 之更进一步成为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危难和综合病症。在这以后,许多学者对生态 系统健康便开始关注,同时对生态系统健康的测定方法和指标进行了探索性研 究。9 0 年代生态系统健康作为全球管理的新目标,作为分析生态系统的新方法而 被许多学者所青睐,同时,相关的专业性杂志己开始发行,如生态系统健康 ( e c o s y s t e mh e a l t h ) ,水生生态系统健康杂志( j o u r n a lo fa q u a t i ce c o s y s t e mh e a l t h ) 等,进一步推动了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发展。目前,生态系统健康 或生态健康( e c o l o g i c a lh e a l t h ) 、景观健康、流域健康( c a t c l m e n th e a l t h ) 研 究已成为景观设计,流域管理的重要领域。 1 4 2 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 发展至今,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已不单纯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定义,而是一个 将生态社会经济一人类健康兰个领域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定义。生态系统健康 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定义的,所以包括整个环境,既有生物的组分,也包括非生 物的景观组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不考虑社会、经济和文 化的生态系统健康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此外,生态系统健康问题是人类产生的, 所以,不可能存在于人类的价值判断之外 4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对于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目前尚无普遍认同的观点。k a r rj r 等( 1 9 9 4 ) 认为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的潜能能够得到实现且条件稳定,受干扰时具有自我 修复能力,则该生态系统是健康的。s c h a e f f e rd j 等( 1 9 9 7 ) 认为当生态系 统功能未超过阈限时则该生态系统是健康的( 这里的阈限定义为“当超过后可使 危及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增加的任何条件,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 。c o s t a n z ar ( 1 9 9 7 ) 则认为若生态系统稳定且可持续,系统具有活力,能维持 其组织且保持自我运作能力,对外界压力有一定弹性,则该生态系统可视为健康 的;h a w o r t hl ( 2 0 0 2 ) 等认为生态系统健康可从系统功能和系统目标i 西方面 理解,系统功能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弹性、有效性以及使生境群落保持活力的 必要性。m a g e a u ( 2 0 0 3 ) 提出健康的生态系统应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受到干扰 有良好的恢复能力,有一个良好的有机组织这里暂时给出一个总结:生态系统 健康是指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未受到损害,关键生态组分和有机组织被 保存完整,且没有疾病,对长期或突发的自然或人为扰动能保持着弹性和稳定性, 整体功能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活力和相应的生产率。 1 4 3 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原因 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原因。如,森林砍伐、过度 放牧等。就海洋生态系统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污染物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多种有毒污染物和过量养分,它们 对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非点源污染:现代农业中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导致地表径流含有多种污 染物和过量养分,经常引起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使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 生改变。 过度捕捞:人类对鱼类资源的需求激增,过度捕捞造成种群数量减少,破坏 了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致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外来种入侵:外来种入侵后,通过竞争、捕食和改变生境,使得原有的生态 系统结构和功能破坏。 5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2 黄河口海域概况与主要海洋生态问题 2 1 黄河口海域概况 2 1 1 研究区的自然环境 2 1 1 1 地质地貌 黄河口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 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 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 界三叠系。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 东端) 、车镇凹陷( 东部) 、 义和庄凸起( 东部) 、沾化凹陷( 东部) 、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 东半部) 、广饶凸 起( 部分) 等。 地势总体平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 南部最高高程为2 8 o m ( 大沽高程,下同) ,东北部最低高程1 o m ,自然比降为 l ,8 0 0 0 i ,1 2 0 0 0 ;西部最高高程为1 1 o m ,东部最低高程1 o m ,自然比降为 1 7 0 0 0 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 7 0 0 0 ,河滩地高于背河 地2 4 m ,形成“地上悬河”微地貌有5 种类型:古河滩高地,主要分布于 黄河决口扇面上游;河滩高地,主要分布于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微斜平地, 是岗、洼过渡地带;浅平洼地,小清河以南主要分布于古河滩高地之间,小清 河以北主要分布于微斜平地之中,缓岗之间和黄河故道低洼处;海滩地,与海 岸线平行呈带状分布 2 1 1 2 气候特征 黄河口气候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 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季风影响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 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 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 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主要风向为北风和西北风由于受气候 : 影响大,加之盐碱地广布,植被稀少,地面热力作用强,该区域常有旱、涝、 :风、霜、雹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是雹灾和风暴潮的多发区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2 1 1 3 植被分布 该区植物资源具有发育阶段的年轻性、发育过程的演进性和发育状态的自然 性等特征,共有各种植物3 9 3 种,植被覆盖率5 3 7 ,植被的产生、发展与演替 基本上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 该区内无地带性植被类型,植被的分布主要受水分土壤含盐量、潜水水位与 矿化度,地貌类型的制约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植被中有植物种类4 0 多个科、11 0 多个属、1 6 0 多个种。以禾本科、菊科草本植物最多,木本植物很少。在草本植 物中,以多年生根茎禾草为主,尤以各种盐生植物占显著地位。 植物区系的特点是植被类型少、结构简单、组成单纯。这里分布着国内罕 见的天然柽柳林和天然旱柳林,面积浩大的人工刺槐林,数万亩芦苇荡,还有 面积达2 万公顷的天然草场。在天然植被中,以滨海盐生植被为主,占天然植 被的5 6 5 ,沼生和水生植被占天然植被的2 1 ,灌木柽柳等占天然植被的2 1 , 阔叶林仅占天然植被的1 5 左右。植被群落分布为:黄须菜群丛,占土壤面积 的l o 6 ;柽柳一黄须菜群丛,占土壤面积的2 2 ;马绊草群丛,占土壤面积 的4 9 9 :芦苇群丛,占土壤面积的5 3 8 ;一年生禾本草群丛,占土壤面积的 3 5 9 :白茅一芦苇群丛,占土壤面积的1 7 5 。人工植被中以农田植被为主。 木本栽培植被仅占人工植被的4 3 左右,农田植被占人工植被的9 5 7 。 2 1 1 4 入海河流 黄河水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含沙量大。据利津水文站1 9 5 0 2 0 0 1 年实测资料,黄河年均径流量3 3 2 6 亿立方米,最大9 7 3 1 亿立方米( 1 9 6 4 年) ,最小1 8 6 1 亿立方米( 1 9 9 7 年) ;最大流量为1 0 4 0 0 立方米每秒( 1 9 5 8 年7 月) , 最小流量为断流干河1 年均输沙量8 3 6 亿吨,最大2 l 亿吨( 1 9 5 8 年) ,最小0 1 6 亿吨( 1 9 9 7 年) 。9 0 年代以来黄河年径流量减少,经常出现断流1 9 9 9 年后,黄 河水利委员会加大对沿黄地区引水的管理力度,断流现象趋缓,2 0 0 0 2 0 0 2 年 实现了不断流。2 0 0 2 年,黄河全年径流量4 1 5 8 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径流量减 速少8 7 5 以黄河为分界线,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阳河、泥 河子,预备河,支脉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沟、广蒲河、,五干排,广利河及 其支流溢洪河、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丰河及其支流三捧 7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沟,张镇河、小岛河2 0 条河流;黄河以北属海河流域,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 太平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草桥沟东干流,挑河,神仙沟及其支流新卫 东河1 0 条河流。 2 1 1 5 自然保护区 地处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珍 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保护区该保护区距东营市仅6 0 公里,1 9 9 0 年 1 2 月经东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 9 9 1 年1 1 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 然保护区,1 9 9 2 年1 0 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地处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渤海之滨。地理坐标为东经 1 1 8 0 3 3 1 1 9 。2 0 ,北纬3 7 0 3 5 3 8 0 1 2 之间,包括黄河入海口和1 9 7 6 年以前引 洪的黄河故道两部分。这片区域是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陆地的海相 沉积平原保护区总面积约1 5 3 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约7 9 万公顷,缓冲区 面积1 1 万公顷,实验区面积6 3 万公顷。该保护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大气环流自西向东推进时多在渤海西岸向南或向北偏转,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年平均降水量为5 3 0 6 3 0 m m ;保护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拥有大面 积的浅海滩涂和沼泽,具有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 的繁衍生息、迁徙越冬,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鸟类种数已由建区前的1 8 7 种增加到现在的2 6 9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丹顶鹤、白头鹤、白鹳、 金雕、大鸨、大天鹅、小天鹅、灰鹤、蜂鹰等3 2 种,各种鹭类、雁鸭类水禽不 但种类多,数量也极为丰富r 保护区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有8 0 0 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文昌鱼、江豚、松江鲈鱼等。此外,自然保护区 内有植物3 9 3 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野大豆在保护区中有较广分布。区 内生长有天然芦苇3 3 万公顷、天然杂草地1 8 万公顷,天然柳林2 0 0 0 公顷,天 然柽柳灌木林8 1 0 0 公顷,人工刺槐林5 6 0 0 公顷。目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是中国华东沿海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自然植被区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它保护着世 界上增长最快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重点保护河口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 濒危鸟类,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融保护、科研、教育、利用于一体,使 其成为生态系统完整、科研价值独特的世界重要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s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园素研究 但是由于该区环境条件多变,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系统发育时间短、成分简 单、极易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再者黄河三角洲正处于大规模综合开发 的起步阶段,当地人发展经济的愿望强烈,石油开采又是国家的迫切需要和三角 洲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依托,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突出;加之自然保护区周边群众还 比较贫困,乱垦、滥牧、烧荒、狩猎时有发生,给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带来很大难 度和压力 2 1 1 6 黄河口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 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地处黄河口的淤地是我 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总体面积达5 0 0 0 平方公里 属于典型的河口湾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多年来,由于黄河持续干旱断流等因素的影响,黄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湿地生态系统失衡。但随着维持黄河不断流和黄河调水调沙措施的实施,黄河水 有了可靠保证,黄河口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入海口地区的淡水湿地面积得 到恢复性增长,有效缓解了黄河口湿地面积的缩小和盐碱程度的加剧,生态环境 得到改善,目前已有2 0 万亩盐碱荒地变成了湿地,2 0 万亩畜牧草、l o 万亩速生 林、1 3 万亩人工柽柳林、5 0 万亩人工芦苇,与黄河口的天然植被浑然一体,共 同构筑起一道靓丽的绿色生态景观线。 黄河口湿地是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为干扰最少、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最 显著的地区湿地面积的不断增加,黄河口生态系统的改善,为众候鸟类创造了 良好的栖息环境,使该地区成为东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 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近年来,一些海内外罕见的珍稀鸟类一东方白鹳、 黑鹳、黑嘴鸥、丹顶鹤等飞抵黄河口繁衍生息据统计,东营的各种生物达1 9 1 7 种,其中水生动物6 4 1 种,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有9 种;己发现1 0 0 0 多万只 2 6 5 种鸟类,占中国鸟类总数的2 2 3 ,仅白天鹅、丹顶鹤等国家一二类保护鸟 类就达4 1 种,堪称。鸟类的天堂0 黄河口湿地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 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繁殖地。 2 1 2 研究区的资源优势 沿海海洋自然资源类型繁多,储量丰富,主要优势资源为土地资源、矿产资 9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源、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旅游资源等。 2 i 2 i 土地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1 1 8 8 4 9 万亩,人均占有土地6 8 5 亩,是山东省人均占有 土地的2 6 倍其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水域共8 2 0 9 7 万亩,占总面 “ 积的6 9 0 8 ;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1 0 6 4 9 万亩,占总面积的8 9 6 ;未 利用土地2 6 1 0 2 万亩,占总面积的2 1 9 6 。1 8 5 5 1 9 8 5 年,黄河平均每年淤 地造陆3 4 万亩;1 9 8 5 年后,因黄河来水量减少,造陆速度趋缓。 2 1 2 2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卤水、煤、地热、粘土、贝壳等。至2 0 0 2 年底,胜利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 2 9 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 8 2 4 亿立 方米,其中约8 5 集中在东营市境内。沿海浅层卤水储量2 亿多立方米,深层 盐矿、卤水资源主要分布在东营凹陷地带,推算储量达1 0 0 0 多亿吨。煤的发育 面积约6 3 0 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广饶县东北部、河口区西部。因埋藏较深,尚 未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南新户、太平、义和、孤岛、五号桩地 区及广饶、利津部分地区,地热异常区1 1 5 平方公里,热水资源总量逾1 2 7 x1 0 1 0 立方米,热能储量超过3 8 3 1 0 1 5 千焦耳,折合标准煤i 3 0 x1 0 8 吨。 2 1 2 3 渔业资源 海岸线长3 5 0 公里,潍涂面积1 2 万公顷,分别占山东省的i 1 0 和2 3 ,负 1 5 米等深线浅海面积4 8 0 0 平方公里,被称为“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故乡”。 分布于东营近海的渔业资源种类约有1 3 0 余种,其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无脊椎动 物5 0 余种,分布于滩涂的贝类资源近4 0 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有1 0 余 种 2 1 2 4 港口资源 东营市大陆岸线蜿蜒曲折,有许多适合建内河港口的河道和适宜建设大型港 口的港湾。东营港区有优良的通向外海的深水航道,发展海上交通运输条件非常 优越。目前已建成商、油、渔港i o 处,泊位5 6 个,其中有3 0 0 0 吨级泊位5 个 东营港是对外开放口岸,港口货物年吞吐量3 3 0 万吨,其余主要为渔港。 1 0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2 1 2 5 旅游资源 东营市是万里黄河流入渤海的地方,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是 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滨海旅游资源比较丰富,黄河口、大湿地、温泉 等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或独特性,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己形成黄河口生 态旅游区和天鹅湖温泉旅游度假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域,是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河海交汇、湿地生态、石油工业、滨海滩涂等旅游资源, 构成融广袤、新奇、野趣于一体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区和石油工业观景区。天鹅湖 温泉旅游度假区总面积6 3 0 0 公顷,其中水面面积3 9 0 0 公顷,是国家级a a 级旅 游景区,以温泉休闲娱乐度假和夏季湖区水上运动、冬季观赏天鹅为主体,辅以 观光旅游特色餐饮,生态教育等功能,构成现代城市休闲度假区 2 1 3 研究区的社会经济 黄河河口及其三角洲地区土地辽阔,石油、天然气、卤水等资源丰富,、 有大面积的滩涂和草场,开发潜力巨大,在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流域经济带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黄河河口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黄河三 角洲开发已列入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纲要,并被山东省政府列为跨世纪工程, 力求通过科学的治理开发,使黄河三角洲这块极具发展潜力的宝地,继珠江三角 洲、长江三角洲开发建设之后,成为新世纪开发建设的重点。东营市作为国家 规划的黄河三角洲上的中心城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地 带,北靠京津唐经济区,东连山东半岛开放城市,东北与大连隔海相望,向西辐 射广大内陆地区,人口1 8 0 万,总面积80 5 3 平方公里,是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 流域经济带的交汇点,也是连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兼具沿海开 放城市和西部内陆地区的优势。 2 1 3 1 社会发展 东营市实施以基础设施超前发展带动黄河三角洲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坚持高 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按照。组团式”城市的发展模式,突出“大 空间、大水面、大绿电 的特色,使得城市建设及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各 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先后改造完 善了3 0 多条道路,建成东青高速公路,形成了“十纵七横”的主干道路框架,全 l l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市公路密度达6 0 5m k i “2 ,居全省之首,建成利津黄河公路大桥,启用了东营机 场,开通东营至北京的航线,并即将开通东营至上海、济南、哈尔滨的航线;建 设了一批“精品”工程及7 5 个住宅小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 8 平方公里;积极探索 经营城市的路子,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吸引外 商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因地制宜大搞造林绿化,城市绿化率达到2 3 粥6 , 人均占有公共绿地l l 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率和燃气气化率均达到1 0 0 ;东营 港一类开放口岸已建成1 个50 0 0 吨和5 个30 0 0 吨级泊位;电力、电讯事业名 列全省前茅,电力成为全省供电量最大的地方电网之一国内外通讯方便快捷, 全市城乡电话普及率居山东省首位。 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东营市的快速发展必将为黄河三角洲地区 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步伐,推动其经济发展和社会 不断进步。目前,黄河三角洲建设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新局面。 2 1 3 2 经济发展 近年来,东营市逐步探索出了符合东营特点的发展思路和办法,形成了“启 动内力、借助外力、凝聚合力、乘势而上”的运作方式,深化了油地军校结合, 调动了全市上下抓经济、促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发展活力。工业强 市”、“科教兴市”的战略决策,使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造纸、机电、轻纺、 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得到较快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 推出了一批出口创汇产品。自1 9 9 9 年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决策以 来,引进外来投资项目8 0 0 0 多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1 3 0 余亿元;大力推 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形成了粮棉、畜牧、水产,瓜菜、林果等五大主导产业, 农业生产逐步向市场化、科技化、企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商业、餐 饮服务、金融等第三产业,成为黄河三角洲的商贸、金融中心;大力扶持个体私 营经济发展,蓬勃兴起的个体私营经济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一个新经济增长 点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招才引智,成立了高新技术投资担保公司,设立了高 新技术创业园,并正在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i 吸引优秀人才来东营 安家落户,先后与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引进聘用高层次人 才,转化高新技术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