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EMBA学位论文 液体化工品运输市场分析及中化船务船队发展研究液体化工品运输市场分析及中化船务船队发展研究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液体化工品需求增长强劲,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国内生产与国外进口两大供给形式互为补充的市场格局,未来液体化工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液体化工品市场的成长壮大为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但就总体而言,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船队仍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对液体化工品市场总体分析基础上,对中化船务船队规划和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并认为发展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必须应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国内较大、较强的液体化工运输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打造我国液体化工现代化运输船队打下必要的前提条件。第一章首先提出了该论文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意义之所在,并提出了论文的总体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第二章从航运需求与航运供给着手,根据供需关系,同时结合具体给定液化品航运市场的市场结构,对给定液化品航运市场的未来走势以及未来可能形成的市场新格局进行判断和预测分析。第三章 首先对中化船务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运力及市场占有情况等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比较,在再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化船务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中化船务未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发展策略。第四章在基于对中化船队及竞争对手运力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化运输航线对船队进行了规划,也即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规划期内船舶的购置、使用、更新和处理所做出的系统动态安排,具体包括:不同年份船队的船型组成、各船型数量、应淘汰的船型及数量、应增加的船型及数量等内容。第五章在分析目前航运企业发展液体化工业品船队的基本途径和融资手段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中化船队发展的基本途径和融资手段,包括从“拥有船”到“控制船”、金融创新、兼并等发展模式。第六章对本论文的研究作了总结和展望。认为在液化运输市场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于中化船队的研究是十分及时和有意义的,并认为研究结果真实可信,对于指导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液化品,市场分析, 中化船队, 发展规划,融资途径 THE MARKET ANALYSIS OF LIQUID CHEMICAL TRANSPORTATION AND THE FLEET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 OF SINOCHEM SHIPPINGABSTRACTThe first paragraph mainly introduces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the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is chart gives the general research methodology.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considering specific water-transportation market, the second paragraph predicts the tendency of chemical transportation and draws a conclusion about prospective market structure. Firstly, the third segment compares and analyses the conditions of the Chinese-chemical feet and its competitors; secondly, this paper applies the “SWOT” method to analyses the competitive competence Chinese-chemical feet;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paper giv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chemical feet. According the research about the transported routes and fleet conditions of Chinese-chemical-fleet and its competitors, based on som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e fourth paragraph makes out a plan about the fleet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nclude ships amounts, types, structure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s of the water corporations how to develop their fleet and obtain essential funds, the fourth chart expounds the methods of the Chinese-chemical-fleet how to develop fleet and gain necessary funds, such as alliance、finance innovation and so on.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the paragraph draws a conclusion: firstly, it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Chinese-chemical-fleets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transportation; second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s practical and reasonable. Xu Junfeng (EMBA)Directed by Shi XinKEY WORDS: chemical; market analysis; Chinese chemical fleet; development strategy; methods of gaining funds目 录第一章引言1第一节问题的提出1第二节研究思路与方法1一 航运市场分析分析的理论框架2二 船队规划2第三节研究框架3第二章液体化工品产业环境及运输市场分析5第一节液体化工品产业环境分析5第二节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需求8一 我国液体化工品市场供求特点分析8二 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方式8三 我国现有内贸水运需求状况分析10四 未来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要求预测11第三节液体化工品进出口及运输分析14一 液体化工产品进口15二 液体化工品出口17第四节国内液体化工品船队状况分析19一 世界液化学品船运输市场发展特征19二 世界化学品船队及其经营人20三 中国液体化工品运输船队及经营状况22四 国内化学品船运输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24第三章中化船务运输需求与企业竞争力分析26第一节竞争对手分析26第二节中化船务竞争力分析29第三节核心客户新增运输需求分析30第四章液体化工品船队发展规划33第一节中化船务船队现状分析33第二节内贸船舶需求测算35第三节船队发展计划37第五章发展液体化工品船队的基本途径与融资手段40第一节航运企业发展船队的基本途径40第二节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的基本模式41第三节中化船务发展船队的对策思路43第六章结论与展望45致 谢46参考文献47上海海事大学EMBA学位论文 液体化工品运输市场分析及中化船务船队发展研究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液体化工品需求增长强劲,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国内生产与国外进口两大供给形式互为补充的市场格局,未来液体化工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液体化工品市场的成长壮大为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总共有22家从事液体化工品运输的船公司,挂中国旗的散化船舶至少有95艘,159559载重吨。其中:从事液体化工品外贸运输的船公司有6家,22艘船,109118载重吨;从事液体化工品内贸运输的船公司有17家,73艘船舶,50441载重吨。这些液体化工品船队为满足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就总体而言,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船队仍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化学品船运力供给存在较大缺口、化学品水运企业管理水平与国际通行标准存在较大差距、液体化工水运船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偏低等方面。为此,应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国内较大、较强的液体化工运输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打造我国液体化工现代化运输船队打下必要的前提条件。中化船务是我国液化运输重要运力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船队运力扩张、航运市场经营、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正在向国内液体化工运输业的领导者地位努力。鉴于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对中化液体化工品运输市场及船队规划作一研究。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一 航运市场分析分析的理论框架一般来说,国际市场分析的核心关键就是从航运需求与航运供给着手,根据供需关系,同时结合具体给定航运市场的市场结构,对给定航运市场的未来走势以及未来可能形成的市场新格局进行判断和预测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包括:(一)分析液化航运需求,得出给定航运市场未来需方市场走势分析航运需求,首先应对特定货物的海运贸易产业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总体态势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和结构、布局(流量流向)分析等。(二)分析航运供给,得出给定航运市场未来供方市场走势对于特定航运供给分析,主要包括船队的发展过程,船队船舶数量、运力以及船龄的变化分析等。上述分析相辅相成,通过分析,可以对特定船队的船型、整个船队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三)分析给定航运市场航线的流量与流向在给定航运市场的航线分析过程中,首先应根据统计数据,选取恰当的航线作为分析主体;然后,展开数据调查,对选取航线历年的流量进行各类统计分析。与此同时,通过选取的航线,对货物流向以及给定市场的航线布局进行分析,并结合特定船队的分析,判断给定航运市场未来的供方走势。(四)结合供方市场走势以及给定航运市场航线的流量流向分析,对给定航运市场未来船型进行分析,从而预测未来可能形成的市场新格局。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运输市场的分析主要基于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来展开,具体包括:市场供需发展态势的历史演变、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左右市场供需平衡态势的影响因素的剖析等内容。二 船队规划船队作为航运企业经营的物质手段,其规模和结构对企业的盈亏状况具有决定性作用,是航运企业经济实力、经营规模、投资发展战略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长期以来,人们对航运企业的船队规划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所谓船队规划就是根据航运市场研究的结果,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规划期内船舶的购置、使用、更新和处理所作出的系统动态安排,具体包括:不同年份船队的船型组成、各船型数量、应淘汰的船型及数量、应增加的船型及数量等内容。一般来说,一个良好的船队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经济性原则。船舶的选择应使总成本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并尽量降低成本,以保证营运赢利。(二)市场适应性原则。船舶类型与装载能力、性能等能满足航线及运输任务的要求,对客户具有吸引力,尽量做到运力与市场需求的最佳吻合。(三)灵活性原则。由于运输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变化,要求船队的构成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货种、航线的调整和重新布局。(四)连续性原则。船舶的更新应保持船舶类型的配套和连贯性,并在短期内维持船队规模的稳定,以保证船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制定船队的发展规划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的影响,可以简单概括为:市场需求、企业经营的宏微观环境、企业自身情况与发展目标、船舶技术经济性能、船舶制造商的营销策略等。上述这些影响因素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航运企业船队规划的制订。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航运企业的船队规划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面对未来的航运市场行情,确定船队合理的规模和船型结构,以适应港口、航道、货流新变化的需要,从而保持足够的运输能力和竞争力。基本框架如下: 市场运输需求市场运力的型态船队规划图1-1船队规划研究框架第三节 研究框架基于上述框架,本论文将着重对下列问题展开研究:液化品运输市场供需研究:从航运需求与航运供给着手,根据供需关系,同时结合具体给定液化品航运市场的市场结构,对给定液化品航运市场的未来走势以及未来可能形成的市场新格局进行判断和预测分析。中化船务竞争力研究:对中化船务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运力及市场占有情况等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比较,在再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化船务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中化船务未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发展策略。中化船务发展规划研究:基于对中化船队及竞争对手运力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化运输航线对船队进行了规划,也即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规划期内船舶的购置、使用、更新和处理所做出的系统动态安排,具体包括:不同年份船队的船型组成、各船型数量、应淘汰的船型及数量、应增加的船型及数量等内容。中化船务发展模式及融资手段研究:在基于目前航运企业发展液体化工业品船队的基本途径和融资手段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中化船队发展的基本途径和融资手段,包括从“拥有船”到“控制船”、金融创新、兼并等发展模式。第二章 液体化工品产业环境及运输市场分析第一节 液体化工品产业环境分析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增长迅猛。据统计,2002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销售收入为14587亿元,占全国13.5,总产值10294亿元,占全国10.2,实现利润1223亿元,占全国21.8,利税总额2209亿元,占全国18.8,进出口贸易额852亿元,占全国13.7。有关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详见下表:表2-1 200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结构情况(单位:%)序号项 目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1油气开采34.118.655.874.52原油加工业19.631.217.83.63化学原料及制品42.149.525.921.44其它行业4.20.70.50.5合计100100100100表2-2 200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序号产品名称产量或加工量比上年增长%世界排位1天然原油16886.62.52天然气(亿立方米)326.37.53原油加工21955.44.634四大油品13223.34.45乙烯541.41356合成树脂1366.51367合成橡胶116.811.548合成纤维915.220.719合纤单体350.96.610合纤聚合物493.11211化学肥料(折纯)3665.712.1112硫酸(折100%)2967.511.2213盐酸(31%)492.63.114烧碱(折100%)822.713215纯碱1018.91316化学农药(原药)82.214117涂料201.616.7318染料72.227.1119轮胎外胎(万条)16046.114.320胶鞋(万双)95863.25.71表2-3 2002年中国石油和化工产品市场容量及供求状况(单位:万吨)项 目产 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进口量/消费量%原油16886.66940.7772123106.430成品油13223.3585.12947.3212861.14.5乙烯541.48.522.61547.31.6丙烯532.129.70.0008561.85.3对二甲苯147.527.483.52171.516聚乙烯354.7461.82.13814.456.7聚丙烯374.2256.41.28629.340.7聚苯乙烯50170.144.5215.678聚氯乙烯338.9225.743.8560.840.3ABS树脂48163.761.96209.878精对苯二甲酸227.6429.7657.365.4乙二醇90.6214.63.1930271.1甲醇2111800.09390.946丁醇17.424.30.0641.658.4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已达到相当规模,结构也日趋合理。由此对液体化工品也带来了强大的运输需求。第二节 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需求一 我国液体化工品市场供求特点分析我国液体化工品市场供求,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液体化工品自给率低,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将持续若干年据统计,近年来,各类化工品供求中,乙烯自给率仅43,乙二醇自给率46,甲醇自给率57.5,精细化工品更是大量依赖进口。按照我国石化工业“十五”规划,到2005年乙烯产能将达到900万吨/年,而消费量预计为1500万吨,供需缺口仍然存在,乙烯等基础化工品仍将大量进口。(二)液体化工产品精细率低,初级化工产品生产规模偏小经初步统计,我国石化产业中,精细化工率仅35%。而初级化工的生产又存在规模偏小的特点。目前,我国16个乙烯生产企业的18套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不足25万吨,最大单系列只有48万吨,而世界平均规模1996年就已达到45万吨,最大单系列规模为116万吨。由于乙烯装置规模偏小,导致下游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装置也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三)三大液体化工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结构有待完善我国液体化工品生产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湾三个地区的液体化工品生产与其它地区相比,相对发达。近年来,三个地区的液体化工品生产总量733.44万吨,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57.51。以扬子、金山、镇海、高桥、天津、茂名、广州等为中心的化工基地将逐步形成规模,化工园区的建设向产供销一条龙方向发展。二 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方式液体化工品运输,作为生产、贸易的一种辅助服务,在化工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液体化工品的运输有三种主要形式: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三种形式分别以其自身的优势,在完成产品供销过程中相互竞争。公路是一种较适合中短途运输,运送批量小,可达性强的运输方式。在液体化工品运输中,以专业的槽罐车辆从事点到点的服务。由于公路运输的可达性强,在我国东部的江苏、浙江以及上海地区、南部的广东省地区的短距离运输中占据着相当的市场份额。运送的液体化工品主要为需求量小,或需经加压、加温等特别处理的危险品货物。但公路运输的成本相对较高,附加值较低的大宗散装液体化工品,如甲醇、乙二醇等一般不采用公路运输方式。铁路,由于其可达性强,批量相对较大,在中西部内陆运输中有一定优势。在我国许多重要的生产地、消费地、港口、站场都设有铁路,且铁路运输相对于公路来说,单位运输成本低、运送批量大。因此,在长距离运输中占有优势。但长期以来,铁路运输主要以煤、矿等大宗干散货为主,还留有计划经济的烙印,车皮相对紧张,所以铁路承运的液体化工品份额较少,仅在中西部内陆运输中较为普遍。水路,是液体化工品最为经济的一种运输形式。水路运输批量大、成本小、安全的特点,使得其在液体化工品运输中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尤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水网发达地区,成为液体化工品运输的主要形式。但水路运输受较多因素的制约:其一是航道条件,由于目前的石化产品生产和需求企业不全是靠近水域,或受航道条件的限制,不能通行大吨位的船舶,影响了水路运输的可达性;其二是码头、储罐情况,码头设施不齐全,不具备相应的接卸、储罐能力,也影响是否选择水路运输;其三是运输船舶和船公司,目前国内从事液体化工品运输的船舶,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普通成品油船改装成,普遍存在船舶吨位偏小,船龄老化,船员素质较差,民营个体企业较多,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水路运输的竞争能力;其四是运送货物的批量、批次,依照水路运输现有的条件,其优势集中表现在大批量、少批次的货物运输,如需求量较大的乙二醇等初级化工品,而目前从事小批量、运输要求较高的精细化工品运输尚不具备优势。正是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使得水运在与公路运输的竞争中没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以及珠江三角洲等水网较发达地区,水路承运的份额仍相对较低,如广东省公路、水运承运液体化工品比例为7:3。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尽快改善水运服务质量,提高水路承运份额,使物流结构趋于合理。三 我国现有内贸水运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液体化工品的内贸水运货流,主要产生于以下几方面:(一)生产/消费以及上下游产品加工的异地性生产/消费以及上下游产品加工的异地性是产生内贸水运需求的主要因素。目前的化工产业布局中,华北、华东是初级化工品生产的主要地区,而华东、华南是化工品精加工和消费的主要地区,由此产生的内贸水运量以华东、华南区域内运输和南北运输为主。其中,华东区域内运输比重较大,包括长江下游和部分沿海运输;南北运输,一般由北方(大连、抚顺),华东(上海、南京)流向华南(汕头、广州、珠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反向货流很少。(二)进口产品的二程分拨进口产品的二程分拨量在内贸水运量中也占有一定比重。主要的中转港口有华北的大连、岚山港,华东的宁波、舟山、上海、太仓港,以及华南的珠海、广州、东莞等地。二程流向以区域内由东至西为主,长江和珠江地区的二程分拨量比例较高。(三)储罐存量的调剂由于国际化工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国内生产也会出现因为装置出现故障而停产的情况,因而产生了南北或区域间储罐存量的相互调运,主要表现为不定期租船运输。由储罐存量的调剂产生的内贸运量仅占有很少一部分比重。总的来说,经过了1994年至1998年的快速增长期后,近两年内贸运输量增长平稳。据海事局统计,华东、华南和华北片区的运量份额分别为65%、22%和13%。按货种统计,芳烃类化工品(苯、甲苯、二甲苯)内贸运量最大,约占总运量的42%,其后依次是甲醇占22%,乙二醇占17%,苯乙烯占9%,醋酸占4%。图2-1主要液体化工品内贸水运量比例目前,内贸水运所承运的液体化工品中,初级化工品的比重相当大,超过90%。现有的运输船舶,包括普通的化学品船、经油轮改装的船舶等,基本适应运输需求。但随着今后石化行业更趋于专业化、精细化和系列化,对内贸运输从质和量上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四 未来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要求预测(一)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展望及增长率预测我国石化产业的“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在液体化工品需求方面,1.乙烯当量需求将以8.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乙烯当量需求约为1500万吨;2.合纤原料的年均增长速度5.48.3%,预计到2005年,需求量为10801260万吨;3.包括丁辛醇、醋酸、醋酸乙烯、环氧乙烷、苯酚、丙酮、环氧丙烷/丙二醇、TDI和MDI等在内的14种主要有机原料的年均需求增长为6.9%,到2005年需求量预计达到560万吨左右。在生产能力方面,1.乙烯生产能力达到900万吨以上,建成上海、扬子2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乙烯的国内市场满足率达到60%左右;2.以大型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为依托,鼓励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基本有机原料项目,如15万吨/年苯酚/丙酮、8万吨/年环氧氯丙烷、2030万吨/年氯乙烯单体、10万吨/年醋酸乙烯、68万吨/年丙烯酸及酯、15万吨/年MDI、10万吨/年TDI等。根据我国石化产业“十五”规划和近两年我国液体化工品需求和生产的增长速度,专家预测,一方面,国内现有的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充,液体化工品总产量将以高于4%的增长速度增长,至2005年达到1500万吨;另一方面跨国化工企业的大型投资项目加紧建设,至2005年基本达到最大产能,乙烯生产能力达290万吨/年,甲醇生产能力达60万吨/年,其它产品产量在2005年将超过500万吨。届时,将极大地缓解国内液体化工品的供需矛盾。(二)我国液体化工品内贸水运量预测1现有化工品内贸水运量增长预测根据我国石化产业“十五”规划以及近年的发展情况。今后几年,我国现有液体化工品生产量将年均增长12以上。依此估算,现有化工品内贸水运量,2005年将达到832万吨。也就是说,由于国内企业化工生产装置的扩容和设备改进,2005年内贸水运量的需求将增长约为50万吨,其中芳烃类、乙二醇、甲醇、苯乙烯、醋酸等产品运量仍占有较大比重。按其精细化工品占内贸水运比例约为10估算,2005年,其精细化工内贸水运量约为83万吨。2跨国企业重大项目投产产生的内贸水运需求量预测根据对跨国企业8大拟建项目的调查数据显示,其液体化工产品2005年产量约600万吨,其中精细化工品产量约270万吨(详见下表)。表2-4 我国液体化工品内贸运输需求量预测 单位:万吨2005年预测量综合预测低值中值高值基础化工品630730910630-910精细化工品160220300160-330合计7909501210790-1210文献来源:航运交易所表格说明:(1)表中所指的基础化工品为芳烃类、乙二醇等基础产品,但两酸一碱不包括在本报告的预测范围内;(2)表中所指的精细化工品为TDI、MDI、PO等在运输中需特别对待的精细产品;(3)低值、中值、高值的计算方法为:现有液体化工品内贸 跨国企业项目液体化工品产量以30%、50%、80%水运量增长预测值 内贸水运比例计算的内贸运量预测值表2-4列出了跨国公司项目投产情况和2005年内贸水运量估计(按30的保守比例计算)。可以看出,跨国企业项目在2005年将至少产生200万吨的内贸水运量,其精细化工率将明显提高,达到45%,约90万吨。3小结综合我国现有液体化工品内贸水运量增长预测和跨国企业重大项目投产后新增的内贸水运量预测,得出2005年我国液体化工品内贸水运需求量预测值如下:保守预测为790万吨,比2002年翻一番,乐观预测为1210万吨以上。但2005年实际水路承运量能否达到预测的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内化学品运输企业能否适应大型跨国化工企业对化学品运输的要求。4未来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从总体上看,未来我国液体化工品运输市场潜力巨大,原因有:一是从全球情况看,化学品运输市场将步入10年增长期。据英国海运咨询公司(0SC)预测,2000到2005间的化学品运输量年平均增长为4%,2005年运输量将达到1.49亿吨,2006-2010年年均增长将为3.7%,2010年运输量将达到1.8亿吨;二是中国的化学品储运需求将呈增加趋势。由于化学工业是基础工业,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外贸运输量将大大增加,化学工业原料及化工品进出口量越来越大,化学品品种呈现多样化,对运输和储存需求增加;三是跨国石油化工企业进入中国步伐加快,从西气东输到广东液化石油气项目,外资石化企业的投资项目越来越大,这些外资的企业更愿意将其物流业务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内,在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带动下,液体化工品运输需求将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1)总运量将大幅增长,区域内运输量增长尤为突出跨国公司投资的几大项目使得以上海、南京、惠州、泉州为主的化工基地规模效应更加突出,加上原有的茂名、镇海、天津等基地,产量的规模化使得水运优势更加明显,总运量将大幅增长。而随着跨国企业大型化工项目投产,区域内产业链拉长,原有初级化工品的长距离运输将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内化工品运输的突增,尤其是华东区域内运输。另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短驳运输也将成为内贸运输的又一增长点。(2)精细化工品运输需求的比例将有所增长兴建项目中,TDI、MDI、丙烯晴等精细化工品的总产量将超过200万吨/年。如果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内,精细化工品内贸水运量比例将明显提高。本报告预测2005年的精细化工品的内贸水运需求量将至少为120万吨,目前国内化学品船运输状况将难以满足精细化工品的运输需求。届时,内贸精细化工品水路运输供需矛盾将非常突出。(3)而从物流角度分析,综合运输成本最低的应是大规模的全水路运输因此,在化工品运输需求的带动下,国内化学品水运服务质量须不断改善,从而为需求创造良好环境,刺激需求的增长,形成良性循环。(4)对运输船舶、安全性和船公司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跨国公司的产品运输,无论是初级化工品,还是精细化工品,对运输的要求都十分苛刻,并且各公司在CDI检验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更高标准。CDI检验对船舶、船员、公司经营和安全运行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而系统的规范。如系泊设备、无线电和通信设备、货舱、船员业务培训、业务知识、适任情况、语言能力、船舶证书及资料、船员的配备、应急措施等。按照国内船公司的发展状况,到2005年,其运输水平仍远不能满足CDI检验,更不用提如何应对跨国公司苛刻的要求了。第三节 液体化工品进出口及运输分析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的进出口形势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并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1. 一般贸易大幅度增长。2. 出口增长主要依靠非国有企业。3. 三资企业在进口中占有较大比例。4. 贸易逆差扩大。一 液体化工产品进口我国有机化工原料生产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每年都要大量进口,甚至部分产品的进口量占到国内消费量的30%以上。具体如下图所示:图2-2我国各种液化产品进口量系列图2-3我国液化品进口量历年变化趋势韩国、日本、沙特、台湾省是我国液体化工品的主要来源地,具体见下图:图2-4 主要进口地情况进口的液体化工品主要通过南京等海关进入国内。图2-5 我国液化品进口海关在进口的品种中,苯乙烯、1,2-乙二醇、甲醇、甲苯和氯乙烯等产品进口量居前,见下图:图2-5 我国主要液化品进口量比重进口贸易额中,苯乙烯、1,2-乙二醇、氯乙烯、甲苯和甲醇等产品占有较大比重。见下图:图2-6:我国进口贸易额前列液化品比例二 液体化工品出口 由于我国有机化工原料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产品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所以我国有机化工原料的出口量很少,但是,我国的有机化工原料出口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液体化工品出口也表现出增长的趋势。在液体化工品中,出口数量较大的品种有对二甲苯、甲醇等。如下图所示:图2-7主要产品出口趋势示意图出口总量变化趋势图2-8主要产品出口总量趋势示意图图2-9:主要出口地区示意图图2-10主要出口海关示意图第四节 国内液体化工品船队状况分析一 世界液化学品船运输市场发展特征世界液化学品船运输市场发展特征具体体现在: (一)在克服了70年代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世界经济顺利恢复,石化制品需求回升,船舶需求旺盛,趁新船造价低迷之机,在19801986的7年中,总共造了710万吨化学品船,相当于1980年化学品船总吨位的46%。此后,由于世界经济停滞,化学品船市场持续滑坡,化学品船的船东和经营商进行整顿和重新组合,形成了目前的斯托而特尼尔森、奥德费尔西凯姆(Odifjell-Seadiem)、商船三井等少数大公司控制世界大部分化学品运输的局面。(二)进入90年代以后,东西德统一、前苏联解体、东欧各国混乱,加上海湾战争的影响,世界经济停滞,造成石油制品贸易萧条,化学制品市场持续低迷(但是海湾战争的特种需求除外)。(三)1994年以后,美国经济恢复景气,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四小龙和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石化制品的需求大幅增长,但化学品船的吨位只是平稳增加,化学品船市场终于迎来了回升期,1995年上半年即期租船市场和定期租船市场的成交额,都比1993年上升70%以上。(四)化学品船运输市场在1996年达到顶峰。随后由于新船竣工并投入北美/欧洲航线和北美远东航线,造成船舶运力过剩,加之亚洲经济危机,造成货流减少,以至于造成世界化学品船市场再次疲软。(五)到了1999年底,随着遭受经济危机的亚洲各国经济复苏,以害怕千年虫的主要石油公司为中心,纷纷增加库存,包运合同和即期交易增加,货流有所恢复。尤其往中国的货流异常活跃。化学品船低迷市场再次出现回升。如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其他航运部门业绩不佳,而化学品船公司却一枝独秀,公布赢利大幅上升,可谓“逆市飘红”。二 世界化学品船队及其经营人(一)世界化学品船队现状根据德国不来梅航运经纪与物流运输研究所(ISL)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2年底,全球共拥有化学品船1291艘,850万载重吨,占液体散化船队总吨位的2.6%。世界化学品船总载重吨位2001年比2000年上扬3.57%,而2002年比2001年下降2.30%。表2-5: 2000年2002年世界化学品船队吨位统计 (单位:千载重吨)2000年20012002吨位No(艘)DWTNo(艘)DWTNo(艘)DWT5以下8981600903160090016005101701300170120016012001040215510021952002195200408010400146001150080以上110011001100合计129484001307870012918500文献来源:ISL2000年、2001年、2002年注:船舶在300总吨位以上(含300总吨位)从以上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世界化学品船的总数在下降,小型船舶的量在逐渐减少,但大中型船舶的数量没有明显变化。随着世界化学品贸易量的增长,货运需求和航运运力供应逐渐得到平衡。尽管化学品货物具有品种多、范围广、特性各异、商业价值高、批量小、安全质量要求较高等特点,但船东为了追求远洋航线上的规模效益,仍在采用具有多个隔舱大型化学品船从事远洋运输。在近洋、沿海和内河运输一般采用经济型小吨位船舶。从在役船队的船龄看,1998年液体化学品船队300总吨位以上船舶的平均船龄为15.3年,2002年世界化学品船的平均船龄达到了17.7年,约有25.7%的化学品船的使用年限超过20年。由此可见,近年来液体化学品船的平均年龄略有增长,船队老龄化趋势明显,船舶更新速度渐趋缓慢。(二)新增运力状况根据ISL最新统计,2002年世界化学品船新增加了30艘,40万载重吨。其中4万吨级以下的船舶有28艘,4万吨级以上的仅2艘。说明目前新造船正向中小型方向发展。受运力需求趋旺的影响,近年来化学品船的拆解量速度放慢,2000年拆解12艘,10万载重吨,2001年拆解10艘,10万载重吨。2002年全球液体化学品船队300总吨位以上船舶订造量53艘,比2001年多出11艘,其中14万吨级的船舶有23 艘,0.51万吨级的船舶有12艘,48万吨级的有2艘。在订造化学品船的国家中,以日本、土耳其订造船居多,占了总订造量的60%以上。由以上分析可见,全球化学品船运力需求增加。主要订造船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地区,其中欧洲国家订船量占了将近60%。此外化学品船舶大型化趋势逐渐减弱。表2-6 2002年世界订造化学品船国家排名表 (单位:艘)国 家数 量(艘)日本17土耳其15意大利8中国4罗马尼亚、挪威分别3(共6)西班牙、波兰、印度分别1(共3)共 计53注:统计数据是300总吨位以上船舶的订造量 (三)主要化学品运输船东世界化学品船运输存在着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首先通过船舶合用、托管、合资、兼并等方式,进行运力整合。其次,船公司扩大业务范围,为货主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另外一种趋势是包船合同方兴未艾。业内人士认为,在货量较大的航线上采用这种运输方式对承运人和货主都有利,能够在满足货主货物运输要求的同时使船公司有很大的灵活性,从而提高船舶配置效率。近年化学品船公司之间联合、兼并趋势明显。奥德费尔油轮公司吸收合并了西凯姆油轮公司。在船舶运力方面已与斯托尔特.尼尔森大致相等。斯托尔特与业界第三位JO油运公司在美湾/远东航线上合作,从2002年2月起共同营运。WEST.Chare与艾伯两公司也组成了在阿拉伯湾/远东航线上以业务合作为基础的航运联盟,此外,日本钣野海运公司与费尔菲尔德化学品船公司设立了合资的“联合化学品船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在亚洲区域内开展服务的中小化学品船公司印尼的BLT、日本的辰巳海运、日正汽船、三菱化学物流等也结成了联营体。三 中国液体化工品运输船队及经营状况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总共有22家从事液体化工品运输的船公司,挂中国旗的散化船舶至少有95艘,159559载重吨。其中从事液体化工品外贸运输的船公司有6家,共22艘船,109118载重吨。从事液体化工品内贸运输的船公司有17家(其中南京扬洋化工内外贸兼营),大小船舶共73艘,50441载重吨。从船舶类型来看,从事液体化工品外贸运输的不锈钢型船有8艘,30507载重吨;特涂型船14艘,78611载重吨。从事液体化工品船内贸运输的不锈钢型船25艘,22524载重吨;特涂型船8艘,14253载重吨;碳钢型船40艘,13664载重吨。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国内主要从事散化运输船公司经营现状如下:上海金海船务贸易有限公司是上海海运局(现改名为上海海运集团公司)和上海石化于1989年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以承运液体散装化工品为主的船公司,目前拥有6艘散化船用船舶,总运力为3.5万载重吨,其中3艘为不锈钢316船型,3艘为环氧/镀锌船型。该公司主要从事国外液体散装化工品的进口运输业务,主要航线包括韩国、日本、新加坡到中国,以及台湾省到大陆等,内贸运输较少。2001年完成运量65万吨,其中一程进口为60万吨,内贸运量约5万吨。内贸运量中,华北至华东航线1万吨,华北至华南航线4万吨。大连远洋散化船舶管理分公司,目前拥有4艘散化船舶,总运力约1.1万载重吨,其中不锈钢316和304船型各2艘,2001年完成运量19万吨,其中18万吨为进口运输主要是东南亚地区至宁波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二程转运1万吨,由宁波港分拨至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扬洋化工运贸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现拥有散化船舶7艘,总运力为17400载重吨,最大的船舶为3000载重吨。该公司的宁化406、407、408(环氧船型)主要从事韩国、日本及东南亚至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程进口。宁化402、409(不锈钢316船型)和宁化403、404(镀锌船型)主要从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沿海及长江内贸运输。据估计,该公司2001年完成的内、外贸运量约60万吨。广东省珠江油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油运及液体散化运输的船公司,在液体散装化工品运输方面,以外贸运输为主,经营二类口岸的散化进口运输。现有3艘专用船。总运力为4900载重吨,船龄23年,多为杂货船改装。2001年完成一程进口运量10.26万吨。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进口至珠江三角洲地区。内贸运量较少,2001年仅0.1万吨,航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上海亚通海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沿海及内河的散化运输,现有4艘运力,总运力4600载重吨,其中3艘的载重吨是1000吨,都是不锈钢船型,1艘是1600吨环氧船型。2001年共完成内贸运量10万吨,经营的航线为华北至华南、华北至华东、华东至华南及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内贸运输,亚通海运在长江口和珠江口有许多运输是短驳作业。舟山永吉船务有限公司,现有1100和700载重吨。船舶各1艘,均为不锈钢304船型,2001年完成内贸运量7.5万吨,主要从事华北至华东,华北至华南的沿海运输及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内河运输。南京通达船务有限公司,现有550、700、900载重吨的船舶各1艘,均为不锈钢304船型,总运力2200载重吨,2001年完成内贸运输量6万吨。广西梧州同舟船务有限公司,现有运力5艘,其中4艘碳钢船型、1艘不锈钢316船型,总运力为4700载重吨,2001年全年完成内贸运量约25万吨,主要经营华南沿海及珠江流域的散化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装房泥工分包合同执行标准及环保评估
- 仓储租赁合同与物业消防规定不一致应对措施
- 商业综合体物业租赁委托管理收费标准协议书
- 中医药现代化背景下美国市场的拓展与挑战分析报告
- 2025年植树问题期末真题及答案
- Revision 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牛津上海版(深圳用)
- 2025年七只小羊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专业导论的考试题及答案
- 旅职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英语专业面试试题及答案
- 《胸痛中心质控指标及考核标准》(第三版修订版)
- 2025年国资委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周课件
- 亚朵酒店前台培训
- QC七大手法培训
-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 企业财务分析实践指南
- 体格检查(心肺)
-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竖式计算题200道及答案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