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是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在课程管理 体制指导下,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立足于基础教育,通过对中小学学生生命安 全方面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学校、教师、学 生、专业人员等多方人士的参与,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性的课程开发。本文采用了 文献研究、逻辑推理、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 的基本思想、理论依据、开发原则、支持策略、影响因素、活动类型、实施程序等方 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对自身周围的安全问题的自觉和负责的 态度,培养学生认识和评价人的生活环境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决 定对危险的防御方法,以及在出现危险时消除不良后果和进行自救、互救的方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并倡导以人为本的 中心思想。在开发课程时,它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基础上,更凸显人文关怀。 把生命安全教育提到教育日程中来,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本文将探索在体育与健康 课程中如何合理开发与实施生命安全教育问题,使生命安全教育在新课程中得到较好 的落实,建立一种全新的模式,让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协调搭配,相得益 彰。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过程 a b s t i 甚c t d v e l o p i n gl i f es a f c t ye d u c a t i o nj ns p o n sa l l dh e a l t l l yc o u r s ei sac o u r s ed e v e l o p m e n t f h l l0 fs e l e c t i v i t ya n dd i v e r s i t yw h i c hw a sp u tf o 附a r du n d e r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n f o n ni no u r c o u n t 哆i tw a sd 打嘣e db yt h em a l l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o fc o u f s e ,b a s e do n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t a n d 盯do fs p o r t 柚dh c a l t l l y u r s e t 1 l i sc o u r s ew a sr e s o n i n gt h r d u g h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a s s e s s m e n to ft h ed e m a n d a n c eo f1 i f cs c c u r i t yo fm i d d l ea l l dp r i m a r ys c h 0 0 l sa 1 1 d p a n i c i p a t j o n o f m a i l y l 【i n d so f p e r s o n a g c s s u c h鹊 s c h 0 0 l ,t e a c h e r s t u d e ma l l d p m f c s s i o n a l w e r e s e a r c l l e dt h eb a s i c i d e a ,t h e o r c t i c a l f o u n d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i n g p 咖c i p l e ,s u p p o n 蚝t a c t i c s ,i n n u e n c cf h c t o r a c t i v et y p e ,i n l p l e m e n t i n ga i l ds o0 n 血t h i s c o u r s eb ym a l l yk i n d so fm e t l l o d ss u c ha sl i t e r a t u r er e s e a r c h ,c a 玎i e da i i de x p e ni n t e n r i e w i n m a i l ya r t i c l e m ya i l i li st 0t e a c ht l l es t u d e n t st of o 珊a na t t i t u d eo fc o n s c i e n t i o u sa n d r e s p o n s i b l et os e c i i r i t yq u e s t i o n 缸0 u n dh i m s e l fb e s i d e ni sa l s ot of b 珊s t u d e n t st h e a b i l i t yo fl a l o w i n ga l l da p p r a i s i i i gt l l ed a n g e r o u sa i l dh a 彻f i nf a c t o r si nt h e i rl i v i n g e n v i r o 砌e n ,t h em e t h o do fd e t e m i n i n gh o wt od e f e n dj t ,d i s p e l l i n gb a dc o n s e q u e n c ea i l d t h em e t h o do fh o wl os a v eo n e s e l f a i l de a c h0 t l l c fw h c nh ec o m e so nd a n 鼯r o u s t h e u r s er e f o mo fn e wr o u n d0 f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r e m m e n d st l l ed e m o c r a t i c o p e n, s c i e n t i f i cc o u r s ei d e a,a d v o c a t et h eh u m 柚o r i e n t e dc e n t r a li d e a m e n t i o n 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r s e ,t h e r ei sm o r ep “) m i n e n th u m a nc a r eb a s e do n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ep e t e a c h i n gm o d eo fm a c h t i o n a ls p o r t s n i st r e n df o rt h e s o c i e t yt om e n t i o nl i f c s a f c t y e d u c a t i o nt 0c o m et o e d u c a t i o n a ls c h e d u l e n l i st e x tw n ls t u d yr c a s o n a b l ye x p l o r i n ga n d i m p l e m e n t i n gi i f es a f e t ye d u c a t i o ni ns p o r t sa l l dh e a l t l l yc o u r s e k e yw o r d s :s p o n sa n d h e a l t h ;s a f e t ye d u c a t i o no ft h e1 i f e ;t c a c h i n gc o u r s e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 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鸯甑鲤日期:d :6 :! i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电话 邮编 1 引言 1 。1 问题的提出 1 9 9 0 年世界卫生组织( w h o ) 发出呼吁:全世界每个公民应掌握l 2 种救生技 术。据调查显示:“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如今在中国比比皆是,正如3 点3 线的几何 结构,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家庭乍看起来是幸福而稳定的,殊不知却时刻潜藏着危机 。”。据我国0 1 4 岁儿童意外死亡专项调查显示:在各种死亡原因中,意外死亡已占 第l 位,占总死亡人数的3 1 3 。据推算,我国1 5 岁以下儿童每年因意外伤害引起 的死亡竟有1 0 万人之多。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为发达国家的3 1 l 倍回。究竟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近些年来国外关于生命安全教育开展风风火火起来,而我国关 于生命安全教育选择的内容、形式、手段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知识讲解,而没有联 系实际进行开展,也没有相应的课程设置,所以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那我们将通 过什么途径进行改进呢? 体育教育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变革已经跨入了新世纪,教育的形势与内涵在高科 技、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体育教育同样面临着这种变化的深刻 性,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强调,从教育的本质与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教育已成为影响 人类进程的重要因素。通过教育人们学会了生存的经验、表现和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的潜力,学会文字和沟通,成为合格意义上的社会人,教育的走向让我们领会到体育 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体育不仅仅是体制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智育和德育发展的重 要条件。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 目的的必修课程”。由于该课程兼有学科性和活动性特点,并以大量课外体育活动为 其强大支撑,因此,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 力,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身伤害。它能使少年儿童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 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力,并给人以处变不惊的良 好心理状态a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体育教学独有的特点和优 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减少和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成为当今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 1 2 1 1 俄罗斯 。张克勇:“安全教育”的忧患,视线,2 0 0 4 3 。刘瑞峰:高校普及急救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广西体育科技,2 0 0 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谋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 l 苏联教育学者们认为: 生命安全基础课程与学校体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这是因为,二者的客体、主体和行为目标都是一致的。它们的作用对象,都是正在成长 中的少年儿童: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其 体质水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通过1 0 多年的发展,俄罗斯的生命安全基础 课程的内容也日趋成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课程体系。一般认为,生命安全基础课 程是人类在其活动领域中,预防自然和人为危险、预防各种有害因素的理论和实践的 一种科学知识体系。其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对自身周围的安全问题的自觉和负责的态度, 培养学生认识和评价入的生活环境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决定对危 险的防御方法,以及在出现危险的时消除不良后果和进行自救、互救的方法。目前, 在俄罗斯有几种生命安全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由各地学校根据需要选用。综合 这些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有:第一、周围环境和对 人的生命与健康可能造成的危险。第二、极端异常情况下的个人安全。第三、生活 方式与生命安全。第四、国防与军事基础知识。显然,俄罗斯的生命安全基础课 程中所讲的安全,并不单纯指个人应对异常情况的人身安全,还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和 国防教育的部分内容,显然与原来军事训练基础课程有着内在的继承关系。此外, 学生健康和生活方式问题成为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反映出他们对现代人生 活方式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深刻认识。俄罗斯把生命安全问题放在一个更新的高度、更 广泛的基础上看待和研究,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安全观,它对我国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教 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2 1 2 日本 二战前,日本学校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实施保健教育。战后,人们对健康教 育的认识逐步发生了变化,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二战后,日本相 继颁布了学校保健法、学校体育与健康安全法、学校供餐法及其施行令和旄行规则等, 以确保学校健康教育的彻底实施。在这四项法令当中,学校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 生的安全意识、树立珍惜生命的态度,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其培养方式主要是通过 “保健体育教育”等课程进行。 日本保健体育课程在提出总目标的前提下,对体育和保健各自提出了具体的目 标,日本初中的保健课程目标为:“通过对个人生活中健康和安全的理解,学会为实 现终身体育而对健康和安全的管理,不断的改善素质和能力”。日本新大纲对保健的 目标定位在“对个人生活中健康和安全的理解”,学会“对健康和安全的管理“。对 “终身体育”提出了“自我身心锻炼”;对“理解安全和健康”则提出了“自主的健 康生活与态度”。 在实施中,其课程的特点: 第一、法制化:日本非常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其重视表现就是有法可依。与学校 体育和健康教育有关的法规、法令主要由日本国宪法、学校教育法、学校保健法、学 。齐建国:日本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海南出版社,2 0 0 0 年版 。谷峪;略论日本的健康教育,外国教育研究,2 0 0 1 ,6 2 校保健法施行令和实行规则、体育学习健康中心法、体育振兴法等。 第二、衔接性和延续性:学校健康教育在各个阶段的教育内容上具有衔接性,主 要指教材上内容的衔接。延续性是指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延续性。 第三、综合性和渗透性:日本学校的健康教育在知识方面具有跨学科性和融合性。 健康教育不只是一门课、一项活动,它渗透到各科课程的知识的学习和学校开展的各 项教育活动中。 第四、行动性:教育者的任务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辅助每 天的实际行动当中。 第五、形象性: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中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 教育者通过设计一些图表、图画、并借助多媒体等一些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安全 教育的常识,通过一些显目的数字、录像片段,提高学生的警觉,增强安全意识。 1 2 1 3 韩国 在韩国学校教育中,体育科是在甲午改革以后初次开设的。他经历了四个时期的 课程改革发展,其中关于体育课的为:第一次教育课程改革时期( 1 9 5 3 - 1 9 6 3 年) , 体育科目的指导内容主要分为体操、竞技、舞蹈、卫生和体育理论。卫生中的内容主 要包括:健康、身体器官的卫生、姿势、疾病、安全。第二次教育课程改革时期 ( 1 9 6 3 1 9 7 3 年) ,把体育课划分在保健卫生中,这一时期保健卫生的目标是了解健康 生活的基本方法和社区的健康状况,培养与安全和健康相关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参 与到改善生活和集体保健的活动之中。第三次教育课程改革时期( 1 9 7 3 1 9 8 1 年) , 关于体育课所涉及的指导内容为健康和生活、身体的成长发育,包括健康的保护、健 康的增进、身体的状况和器官的机能、身体的发育和营养;健全的生活,它包括事故 与灾难的预防、外伤的防治、急救措施、安全指导。第四次教育课程改革时期 ( 1 9 8 1 。1 9 8 7 年) ,体育课涉及到健康的维持与增进,身体的成长过程与特征,身体的 发展与营养;家庭、学校与社区的环境保健、安全的生活;心理保健,国民保健等。 通过把生命安全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程当中,使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个人和集体的 安全、保健作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养成安全、健康的 生活习惯。因此,安全保健教育的目标是:首先,理解日常生活所有领域中安全、保 健所必要的指示,遵守安全、保健规则,培养能安全活动的能力和态度;其次,预测 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危险,能经常确认安全、保健上的危险,培养以正确的态度安全的 行动的能力;最后,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健生活,培养能在家庭、社会、企业 中安全的发挥作用的态度和能力。 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学科目学习中的安全、娱乐活动中安全、夜游或修学 旅行中的安全、休息时间中的安全、清扫活动等工作实践的安全,校内外游戏或运动 中的安全、自然灾害等紧急时刻的安全、家庭生活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时要遵守的事 项,事故的原因,交通安全等。其中对安全内容也没有完全的渗透在体育学科当中, 但有部分与体育课很好的相结合,体现了其安全教育的内容,达到了对自我生命的 。韩国社会教育研究会:海国社会科教育学概论,韩国教育出版社,1 9 8 9 3 关爱。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各个国家以不同的名称、形式或手段开设了有关生命安全教育 内容,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生命与安全教育同体育课结合在一起,通过体育课这 个平台进行有关生命安全教育。虽然不是唯一途径,但确实是有效的途径。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自2 0 世纪初由外国引进现代体育,并在学校开设体操课以来,从军事体育 的“兵式操”到德国、日本的体操体系,发展到以田径、球类为代表的美国自然体育 以及后期日本的综合性体育教材内容,都离不开把体育视为身体活动,以学习和传授 体育技艺为主的内容体系,一直沿用体育的学科名称。2 0 世纪5 0 年代的体育教学大 纲学习前苏联,把“健康性”作为一项原则,含有学校卫生学的部分内容。2 0 世纪 6 0 年代的体育教学大纲,把“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作为制定大纲和编写教材的主 要依据。在教材内容中增加了增进学生健康的内容。2 0 世纪9 0 年代原国家教委制定 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更加明确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并增加了 有关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的内容。 国际2 1 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 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和发展。学会生存是为更充分的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在生活 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青少年安全教育将社会、家庭、学 校教育有机结合,培养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于体育课是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又和生命安全教育有紧密的关系,所以当之无愧的成为最好的载体。 早在1 9 9 6 年,原国家教委等六个部委曾经联合发出“关于建立全国中小学安全 教育日制度的通知”,规定每年3 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安全教育日”。但是, 每年中小学生非正常死因的人数在逐年递增,其中,因溺水丽死列为榜首,其次是交 通事故。而这类事故,与学生自护能力的强弱有很大的关系。在意外伤害事故中表现 与安全相关的生理知识、心理知识、社会知识、生存技能、生活经验以及医学基本常 识等相对欠缺,一些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有关青少年安全和健康教育至今仍是空白。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强调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培养,面对人心理、行为价值观、 情感态度、卫生保健等知识的培养不太重视,对学生日常不良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缺 少教育,过分强调学生的体育成绩,严重阻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当停留在 人们头脑中很长一段时期的体育“传习式”教育和“单纯技术”教育受到冲击和批评 之后,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认识提高了。虽然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已有生命安全知识的教 育,但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实践性操作还不够全面,当遇到意外发生时,往 往手足无措,而酿成大错。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及自我生存保护,只是单纯从知识层 面上的传授和讲解,也就是说只有陈述性的知识,而缺少程序性知识,也就是不知如 何应用这些知识,这些知识一旦遇见实际情况时,就都在瞬间消失。 目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中对生命安全教育所采用的几种手段:第一、教师利用内 。王古春:构建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的思考,课程教材擞法,2 0 0 1 ,4 4 课堂、黑板报、宣传栏进行生命安全知识的宣传;第二、在教学过程只单纯强调关于 运动损伤的内容;第三、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的安全保护;第四、对器械的使用讲解; 第五、一些热身准备活动,防止在活动中受伤。我们可以看出只是一些单纯的讲解, 或者是指仅仅涉及到运动项目本身的安全常识,而没有涉及到关于人未可遇知情景时 所应做的技能与知识的传授。因为我们是服务于整个大教育环境的,所以我们最终的 目的是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各种环境,能在未来社会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关于学习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 课中无相应的载体;第二、对如何保护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没有基本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仅靠“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难以实现保护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空间、功能、 目标不突出;第四、空洞的说教和纯理论的传授,并且缺乏运动安全、营养、急救、 保健等内容:第五、缺少对学生的自救和求救在实际场景中应用的培养,没有模拟场 景;第六、学校教育关于生命安全教育本身存在的误区,许多学校仅仅把硬件安全作 为安全教育的“第一要旨”,安全教育仅仅被理解为安全管理,例如,野外探险、徒 步行军、军事管理、军事射击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被无情地取消了:第七、体育教师 本身对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解也存在着误区。删掉认为不安全的课程内容,使内容变得 更加简单、单调。如体育课上一些对抗性强的项目被一个个的删掉了:第八、家长在 思想上也存在着误区。面对这些误区和困难,国家大力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其目的也是想对传统教学进行改进和提高,更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今天的社会里,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基本着眼点,就是看其能否对人的生 命给予最大的关爱,人们在这个社会里生活是否感到安全。美国心理学家卫斯洛在“需 要层次论”中所说的安全需要,是仅次于生存需要的基本需要,也是获得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的前提。明确了体育的作用是增强体质,安全教育的作用是保护生命、 保护健康、增进健康并能适应社会。体育教育服务于教育,而安全教育则是教育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体育与安全教育互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体系,主旨 在培养能将在未来社会生存的人。体育教学应该充满生命气息。用叶澜教授的话说: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 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可以说,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 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是新课程的最高境界。 2 研究方法 2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人工与网上查阅的方式查阅有关教育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理学、安全 教育等方面的专著4 0 余部,9 0 年代以来的论文7 0 余篇。全面了解本课题领域的研 究和前沿动态,并从中整理出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于体育与健康 课堂的可行性,明确了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系统过程。 2 2 比较分析法 通过新旧体育课程的比较,了解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是“健康第一”这 就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理开发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通过国 内体育课程与国外体育课程的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为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发提供国 际视角。 2 3 专家访谈法 2 3 1 访谈时间 2 0 0 5 1 1 2 0 0 6 2 2 3 2 访谈对象 走访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近邻体育学院等长春市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 以及长春市部分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对论文的框架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问题 进行咨询,认真听取建议,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实施。 2 3 3 访谈内容 征求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看法,加强本人对体育与健康 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了解与把握。透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 利与弊,寻求其改善提高的途径。调查体育课程实施的现状,探讨体育与健康中生命 安全教育开发的价值、方法和领域。 6 3 相关理论基础 3 1 相关学科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阐述 3 1 1 教育学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点也是人”o 。教育首先应关怀人的生命,关 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生命困境和教育困境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发展必经阶 段,可幸的是人类已经在生命困境中觉醒,“以人为本”的代已经走近。在革旧立新 中,生命无可替代成为教育的重心,我们教育应该尊重人的生命,还人主体地位以激 发生命的活力,开发人造的潜能以使生命常活常新,培养人的丰富个性;应该全面发 展人的生命,关爱人的自然生命,完善人的社会生活构筑人的精神生命。只有立足生 命,以完善生命为己任,教育才有生命力的、鲜活的、发展的。 3 1 2 哲学 珍爱生命,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感悟生命,因为我们需要认 识自我;我们追求生命之意,因为意义引导下我将不再迷惘。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教 育面对的是生命,发展的是生命,脱离生命的教育犹如鸟儿失去天空,鱼儿失去大海。 生命与教育结缘,相生相伴。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人在对象化的生存实践活动中, 当人以“物度相互对待时,“物化”乃至“异化”是在所难免的,然而正是这物化” 或“异化”使个体生命和人类世界实现更高程度的“人化”不断扬弃和超越自我。各 个时代的许多伟大的哲学家都发表过关于珍视生命、人的安全等著论。可以看出生命、 安全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的。 3 1 3 生理学 人类是生物的一个种类,生理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总是遵 循“用进废退”的原则。体育通过身体运动刺激人的机体,使人产生短暂的适应,如 心率提高、呼吸加快等。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短暂性适应效果不断积累,使人的结构、 形态、功能发生相对稳定的变化,促进机体的发展,对于增强和改善民族体质具有十 分积极的意义。 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一些共同的、 本质的解剖生理特征:在儿童与少年时期人的新陈代谢中同化作用占优势,有机体的 各器官系统主要表现为生长于发育,技能水平逐渐提高;青年与壮年时期,人的新陈 代谢中同化于异化作用基本平衡,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已经完成,有机体处于比较平 衡的阶段,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中老年时期,人的新陈代谢中异化作用 占优势,各器官系统结构与功能逐渐衰退,机能水平缓慢下降。另外,由于每一个个 。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2 0 0 3 7 体的先天遗传于后天因素的不同,在人的生命的同一阶段,又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体差 异性。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考虑其学生的生理特点,安排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内容,能 够使学生良好掌握,以便应用。 3 1 4 心理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无论是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还有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心理学 的支撑。因为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课程学以学校如何更有效的育人为研究内容,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课程的理论基础。从亚里士多德依据官能心理学提出的体育、德 育、智育和谐发展的思想,到赫尔巴特注重观念的运动而推行的“统觉”论,无不体 现了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对学校课程设计及课程改革的影响。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影响 也是非常深远的。 2 0 世纪初,经典行为主义心理学学派代表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w a s t o n ,j b )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联结”说,主张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 认为学习即刺激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练习成为学习的重要表现方式。在“联结” 说的基础上,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学派代表斯金纳( s k i n n er ,b f ) 推出“强化” 说,强调在刺激一反应之后再刺激,即强化,学习就在于强化的程度和程序。6 0 至 7 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 b 1 0 0 m ,b s ) 等人提出的目标分类学与行为主义心 理学的观点如出一辙。他们主张:第一,目标具有层次性:学习时有目标的,总目 标下有若干分支目标,每一分支目标又有前后联系的若干个具体目标组成:第二,目 标具有可测性:目标可分解学生外显的具体的行为目标,这是可以通过测验得到的; 第三,目标具有可实现性:全体学生虽然在达到目标的快慢上有区别,但都可以通过 学习强化实现学习的目标。在体育课程设置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以皮亚杰( p i a g e t ,j ) 、布鲁纳( b r u n e r ,j s ) 、奥苏贝尔( a u s u b e l ,d p ) 等 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派主要研究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 程即方式,探讨他们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教材知识结构的关系、心理程序与教材 逻辑顺序的关系、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或身心发展水平与教材编制、课堂教学的关系、 认知策略与学习的关系等。都能有效的促进体育的教学效果,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知 识、技术、技能,使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主动提供学习的情景,创造和谐的 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并且传授一些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对 学生情感的丰富和理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些心理学 的理论都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体育的学习过程也必须遵从这些 心理学的理论。 3 2 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思想 2 1 世纪是信息化、经济跨国化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它需要全面发展和高素 。j h 弗拉米尔、p h 米勒、s a 米勒著:认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 0 0 2 年版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册:认知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1 8 质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未来世界最成功的劳动者是最全面发展的人。2 1 世 纪要求人必须具有各方面健全的机能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不断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合 作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独立意识、自信心、自控能力、社会交 往能力等良好的个性和社会性品质。体育是健康的保证,体育是健康、安全教育的最 佳途径。向体育索取健康,向体育索取生命的意识和活力,这正是人类在展开自身的 生活、推进自身的生活,是人类大踏步地走向未来的象征。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 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取向能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理念,它直接支配着现有课程的具体模 式和操作取向,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整个教育的发展方向。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 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一致,教育理念的核心是采用 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 3 3 生命安全教育的原则 3 3 1 创新性原则 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造史,正如著名的美国创造家奥斯本所指出的: “文明的历史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新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随着现代高 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的创造将现出更加伟大的意义和作用。”学校是人才的摇篮”, 他置身于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其重要地位是其显而易见的,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其他 多领域的变革,无一不与学校息息相关。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因循守 旧,显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创新则兴,守1 日则衰”,只有将新的适合时代发展的科学 成就那纳入课程内容,因地制宜,才能构建完善、有特色的体育课程,使学生朝全面、 健康的方向发展,培养他们适应特社会的能力和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面对现代社 会的发展需要,在体育课中开设生命安全教育,符合创新性又适应社会发展进程。 3 3 2 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以“三基”为主的运动技术教学 论,还是主张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只有通过实践论证,才知道可行还是不可行。 包括2 0 0 2 年9 月份推行的( ( 体育健康课程) ) ,也没有永恒不变的课程结构,万能的 课程体系是不存在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在构建新 的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用理论来武装头脑,去指导行动,在一世纪行动 去验证,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寻求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特点体育课程体系。 3 3 3 发展性原则 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将提高全社会对体育的认识,普及体育知识,使体育更加 大众化、健康化,形成自己独特的、完善的体系,因此,从战略眼光看,一个合格的 学校毕业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 不仅要体现其现实性、适应性,而且还要体现未来性、发展性。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进一步拓宽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内涵,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改革体育课程,为生命 安全教育顺利进行开展扫清道路。 3 3 4 全面性原则 体育不仅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手段。通过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在 增强体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学习如何与人和社会相处,使学生能健康、 全面地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全面性原则,强调 课堂内容之间的平衡,改变过去课程内容过于单一的状况。同时,我国南北差异大, 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体育涌动项目,我们在全国范围加强集体 坍调。缩小区域和民族差距时,也必须考虑那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少数民族体育运 动项目和各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将这些项目与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此 外,课程构建还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等等。 3 3 5 健康第一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提高。注重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 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思想。 3 3 6 三位一体原则 三位一体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时,必须把学校、家庭和社会 三方面的力量组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使之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为学生创造最佳 的教育环境。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体”的重要性,把学校体育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看成 是一个同家庭、社会紧密联系着的社会系统工程,取得家长、社会机关的积极配合和 参与,协调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 3 7 因校制宜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学校的体育生命安全教育时,不能脱离本校的实际情 况,在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搞好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建设。体育 生命安全教育在不同学校的表现形态是各不相同的。无论是物质文化环境还是精神文 化气氛,都因学校的客观条件和传统特色而不同。因此,在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设计 上,就要因校制宜,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推动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改善, 给整个学校的体育生命安全教育建设带来突破。例如:经济状况较好的学校可以在体 育生命安全教育的物质文化领域多投入一些资金,改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优化 体育运动环境,经济状况较差的学校要本着自力更生的原则,利用本校的现实条件结 合适当的运动项目开发自己的生命安全教育。 3 3 8 适应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生命安全教育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 要,照顾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同年龄阶段 的学生,其身心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好动、喜玩、好奇心强,所以在设计生命安 全教育时;应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娱乐活动,融知识性、思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 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其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之中,所以应注意各种体育活动 的思想性,多开展一些技术性、有趣性、竞争性气息较浓的活动。 1 0 4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 4 1 理论分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 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 标的一门课程。生命安全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它包括身体安全、心理安全、安全意识 和安全技能。生命安全教育即作为体育健康课程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体育健康课程的 进一步深入,是对体育健康课程理论的进一步阐述和完善。利用体育健康课程理论来 实现生命安全教育理论的界定和诠释,同时对于体育健康理论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 把生命安全教育理论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推广,在体育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生 命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对我国基础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调查旧有体育课程中发现,由于体育教学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同 时又是在室外进行并且必须身体亲自参与的教学活动,因此,这就决定了在体育中难 免会有一些伤害事故发生。据有关资料报道,近几年来各大媒体不断的报道在学校体 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如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标 枪扎死人或铅球击伤入的事故,如保护不够学生从吊环或单杠上摔下导致颈椎断裂的 事件,还有如踢足球是由于来不及躲避而被势大力沉的足球击坏脾脏等事件,这些伤 害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学生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教育部门带来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负面影响和冲击。 伴随着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家长与教师、学校之间很难划分的责任界限,轻 则兴师动众,赔礼道歉,重则对簿公堂。当然,遇难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在悲痛之余 向学校讨个说法是理所当然的,但实践的处理结果往往都是对学校不力,几乎每一件 事故校方都要负部分或全部责任。因此,许多学校便自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教 师谁出现问题谁承担责任,这样一来许多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为了不出现伤害事故, 就尽量采用不让学生进行身体活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僵这样体育课就失去了其增强学 生体质、健心强身的功能,也就失去了体育课存在的价值,这显然与学校体育要树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格格不入。既然体育课又不能不上,又要避免课堂伤害事故 的发生,因此,许多学校对于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单、双杠,跳箱,木马等项目的教材 是不敢安排的,对那些危险性极大的投掷类项目如标枪和激烈对抗性的项目如足球也 是尽量避免,而剩下的适合学生的项目也就寥寥无几。这样,使得学校体育教学变的 单调、枯燥无味,学生对体育厌恶之情与日俱增。可见现实已经让学校与教师处于极 其被动的地位,如果不改变这一现状,将会严重影响学校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 完成教学目的与任务也只会流于形式,同时,也不利于今后的素质教育。产生以上问 1 1 题的很大原因在于学生对伤害事故的认识不足,运动前准备不充分。而解决这个问题 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对生命安全的意识,加大对学生的这方面的教育。在这种形式环 境下,生命安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的部分。 安全知识的教育,学校已有展开,只是单纯从知识层面上的传授和讲解,也就是 说只有陈述性的知识,而缺少程序性知识,也就是不知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这些知识 一旦遇见实际情况时,就都在瞬间消失,这说明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 的安全知识、自救和求救等知识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培养,没有模拟的场景,也就没 有动作的训练与模仿,只是一味的讲解,经常地讲解听多了会使学生烦,产生厌倦心 理。这种厌倦情绪的产生会导致学生队讲解的知识记得不牢固,听起来比较的无味和 空洞。我们必须通过一些情景进行教育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及应 变能力。 以上说明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在学校和社会 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近几年中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基础教 育中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重视,但仍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成为当今困扰教育学家的一 个重要困难。许多学校不同程度的开展了一定的生命安全教育,这为在体育与健康课 程开发生命安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2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 4 2 1 教师自身因素 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直接影响他是否能理性地诊断出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制 定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与措施,减少随意性与主观性。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首先要求 其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我国中小学教师基本具备认真敬业、 主动负责、自律、忠诚服务、开拓研究的专业精神,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 课程中新兴的一部分,是近些年来逐渐提升到人们的日程当中来的,在我国建国初期, 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人们急需解决的是基本物质生活,教育更注重的是生产技能的 学习,以提高综合国力水平为目标,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越来越 重视自身的各种教育,尤其是生命安全教育,但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健全,导致我国教 师在生命安全教育开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却“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而且绝大 多数教师职前教育所学习的大都是无课程的教育学,教师对课程论及课程的概念感到 陌生,并且是国家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 4 2 2 学校文化因素 课程开发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一种具有支持性特征的学校文化,一 种迸取创新的文化,它应具有尊重实践、尊重差异、尊重多元、合作参与等方面的特 征。学校文化是种亚文化,它既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映,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学校 文化从纵向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方面对校 园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刻。精神层面的文化主要涉及学校的校风、人际关系、文化氛围、 管理哲学、价值观念等,它是最深层的结构。是文化的源泉,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起决定作用。 教师与学生属于不同的文化,教师不能将文化价值与行为模式强行“灌输”给学 生,否则就可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学习态度或形成“反学校”的倾向,从而会对学校 的组织氛围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不重视构建校园文化的氛围。学 校都拼命地追求升学率,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还以升学为价值取向,学校内到处弥漫着 竞争的气氛,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交流,这势必会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开发t 从而导致 对生命安全教育开发的漠视。 4 2 3 学生因素 无论是国家课程校本化,还是对学校负责的课程领域进行开发,最终的目的都是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学习的主体,其生命安全是一切学习行 为的出发点,其整体内容和过程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作为生命 安全课程开发的一种重要的因素。其形式有以下几种:参与课程决策的讨论,表达自 己的期望、需要和兴趣: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参与课程评价的过 程,提供有关的反馈信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