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论文)大城市郊区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pdf_第1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大城市郊区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pdf_第2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大城市郊区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pdf_第3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大城市郊区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pdf_第4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大城市郊区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大城市进行工业郊区化的背景下,流动人 口大量向城市郊区农村地区集中这一独特现象进行研究,综合运用社会学、人口 学和环境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这一过程中郊区农村因外来流动人口剧增而引发 的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论文以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这一典型的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地为实 例,运用大量统计数据、案例调查和问卷调研,来进行研究分析。论文采用层进 的论述结构,依次分析了流动人口在华新镇聚居的原因、华新镇流动人口产生的 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华新镇流动人口数量是随着本地工业规模的不断增长而增加的,工业迅速发 展所产生的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吸引流动人口来到华新的主要原因。华新镇在工业 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采取了高速低效的工业扩张方式,造成产业 结构落后、以低端加工制造型企业为主的产业现状。落后的产业吸纳大量缺乏劳 动技能的低端劳动力,从而产生数量庞大的低收入流动人口群体,低收入人群的 生存需要又催生了相当规模的低端服务业,从而使华新镇的工业、服务业都陷于 一种低端恶劣的状况无法自拔。低收入流动人口为了降低生活成本,不得不以尽 量压缩居住成本为基本生存策略,这一住房需求倾向导致华新镇各村( 居) 委均 出现了密集的条件简陋、配套设施差、居住环境恶劣的农民出租房,造成严重的 环境和社会管理问题。同时人口剧增使得原本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更加不堪重 负,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归根结底,高速低效的区域发展模式是导致华新镇一系列生态环境、社会管 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长远来看,必须优化区域发展 战略、提升产业结构;在近期内,则需要加强政府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基础设施 投入,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从而缓解生态环境和社会压力。 关键词:郊区农村;产业发展战略;流动人口;居住;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x 3 2 0 2 2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 h er i s i n gs u b u r b a n i z a t i o ni nc h i n a , t h i st h e s i sf o c u s e so nt h eu n i q u e p h e n o m e n ao fl a r g en u m b e ro ff l o a t i n gp o p u l a t i o nf l o o di n t ot h es u b u r ba r e a , b y u s i n g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m e t h o d sa n dv i e w si n c l u d i n gs o c i o l o g y , d e m o l o g y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s c i e n c e ,t h ea u t h o rs t u d i e so nt h ec a u s e so fas e r i e sp r o b l e m st r i g g e r e d b yt h eh u g ei n c r e a s i n gf l o a t i n gp o p u l a t i o na n dt r i e st ou s et h en e wt h o u g h tt or e s o l v e t h ep r o b l e m s h u a x i nt o w ni nq i n g p ud i s t r i c to fs h a n g h a ii sat y p i c a lc a s eo fl a r g ef l o a t i n g p o p u l a t i o ne n t e r i n gs u b u r ba r e a t a k i n gi ta sa ne x a m p l e ,t h i st h e s i sd o e st h er e s e a r c h a n ds t u d yb yu s i n gl a r g ea m o u n to fs t a t i s t i c a ld a t a , c a s e sa n d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t h e a u t h o ra n a l y z e st h ec a u s eo fl a r g ef l o a t i n gp o p u l a t i o ni nh u a x i nt o w n , t h ec a u s eo f 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a n ds o c i a lp r o b l e m st h e r ea n dt r yt of i n dt h ew a yt or e s o l v et h e m f o l l o w i n gt h eg r o w t ho fi n d u s t r i a li nh u a x i nt o w n , t h ef l o a t i n gp o p u l a t i o nm a s s i n c r e a s el a r g e l y t h a t sb e c a u s ed e v e l o p i n gi n d u s t r yi sa s k i n gf o rm o r ea n dm o r e l a b o rf o r c e d u r i n gt h ei n d u s t r i a li n c r e a s ep r o c e s s ,i n d u c t e db yt h eu n s c i e n t i f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 , h u a x i nt o w ne m p h a s i z e st h es p e e db u ti g n o r e st h eq u a l i t yo f i n d e r s t r y , w h i c hl e a d st ot h el a g g a r d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n db i ga m o u n to fs i m p l e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i n d u s t r i e s 1 1 1 i sk i n do fi n d u s t r ya b s o r b sl o we n dl a b o rf o r c ew h i c h l e a d st ob i ga m o u n to f f l o a t i n gp o p u l a t i o nw i t hl o wi n c o m e t h el i v i n gd e m a n d sf r o m t h i sg r o u pc a u s eac e r t a i ns c a l eo fl o we n ds e r v i c ei n d u s t r y t h u s , h u a n x i nt o w ni s i n v o l v e di nav i c i o u sc i r c l e t od e c r e a s et h el i v i n gc o s t ,t h ef l o a t i n gp o p u l a t i o nw i t hl o wi n c o m eh a st om a k e t h eh o u s i n gc o s ta sf e wa sp o s s i b l e h i g h l yd e n s eo fr e n th o u s i n gw i t hs i m p l ea n d c r u d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a p p e a ri nh u a x i nt o w n , w h i c hb r i n g sas e r i e s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a n ds o c i a lp r o b l e m s a l s o ,t h eb i gn u m b e ro ff l o a t i n gp o p u l a t i o no v e rb u r d e nt h e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a b i l i t yt h e r e ,w l f i c hw i l ll e a d st oam u c hm o r es e r i o u sp r o b l e mi nt h e t o w n t h ed e v e l o p i n gm o d e lo fe m p h a s i z i n gt h es p e e dn o tt h eq u a l i t yi st h em a yr e a s o n f o rt h es e r i e s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a n ds o c i a lp r o b l e m si nh u a x i nt o w n a sc o n c l u s i o n , w e n e e dt oo p t i m i z et h ea r e a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a n di m p r o v e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i n al o n g t e r m , b u t , f i r s t l y , i n c r e a s et h ei n v e s t m e n ti ns e r v i c ea n d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f i e l d s a n da m e l i o r a t et h e l i v i n g c o n d i t i o nf o r f l o a t i n gp o p u l a t i o n t or e d u c et h e 6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a n ds o c i a lp r e s s u r e s k e yw o r d s : s u b u r br u r a l ; i n d u s t r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 ; f l o a t i n gp o p u l a t i o n ;s e t t l e m e n t ;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c l cn o :x 3 2 0 2 2 7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入口聚居问题研究 1 1 研究背景: 第一章:绪论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经历的阶段,也 是社会进步的目标和方向。目前,世界上5 0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根据联合 国的预测,到2 0 2 5 年,全世界城市化率将达到6 l ,城市人口增至5 0 亿。据 世界银行统计,1 9 9 5 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达到7 5 ,中等收入国家达到 6 0 ,低收入国家为2 8 。 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同时受到户籍 制度的严格控制,农民被牢牢禁锢在农村的土地上,城市化进程异常缓慢。改革 开放之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农村体制的改革、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观 念的改变,城乡间的壁垒被打破,传统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逐渐解体,城乡之间 经济水平的差异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大 量劳动力,同时,我国进入了高速城市化时期。1 9 7 8 年,我国城市化率仅1 7 9 2 ,到2 0 0 3 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 0 5 3 。即便如此,我国距离5 0 的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还存在着差距,高速度的城市化过程仍将持续下去。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都伴随着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我国也不例外。大量农村劳 动力涌入城市之后,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最终定居下来,于是成为摇摆于 城乡之间的“流动人口”。他们大多数受教育水平较低、劳动技能不高,只能从 事比较低端的劳动,收入较少。出于经济性的考虑和业缘、地缘等原因,他们往 往自发聚集在城市地区中物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居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聚居区, 如北京的“浙江村”、南京的“河南村”以及深圳周围数量众多的“城中村”等。 低收入外来移民聚居区在各国的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但发达国家历 史上和现存的贫民区大多分布在离城市商业中心较近的地带。但是最近几年,我 国出现了大量流动人1 :3 向大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聚集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世界其 他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不曾出现过,在我国也是一个新的现象。这是由于我国经 济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并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较发达的大城市地区逐渐重视 优化发展战略,提升产业结构,开始将一些产业形态落后、劳动力密集、高能耗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高污染的企业逐渐迁出市区,迁移至城郊地带;而城郊地区由于土地成本较低, 招商引资的门槛也较低,许多规模小、工艺简单落后的低质量企业也涌向此地落 户。这些企业对低端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当强,因此,进城务工人员随着工业产 业的迁移而来到城市的郊区农村。 数倍于本地居民数量的外来人口在短时间向城郊的农村聚集,在当地形成人 口密集、数量众多的流动人口聚居区,极大地增加了当地的生态和环境压力。城 市郊区农村的私房为流动人口提供了租金低廉的住所,大大降低了劳动力的成 本。但多数作为出租房外观陈旧、质量低劣、年久失修,缺乏适当的卫生条件, 通风、采光和消防安全条件较差,居住环境十分恶劣。村落中违章搭建严重,道 路狭窄拥挤;下水道网络和垃圾清运覆盖率低,污水横流,垃圾成堆,外来务工 人员的生活条件艰苦,缺乏基本的教育、医疗保障;流动人口聚居区整体环境恶 化,当地公共基础设施压力巨大,也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引发一系 列的环境卫生、健康、社会治安等问题。 1 2 问题的提出 我国长久以来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 后,历史欠帐严重。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大城市郊区的农村内并定居下来,使 农村地区本来就不足的基础设施更加不堪重负。要从根本上改善流入地的整体环 境,必须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必须的公共设施。 本论文主要想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i 我国为何会出现流动人口向城郊农村大规模集中的现象? i i 流动人口在农村地区大规模集中,给当地带来的环境、社会问题,以及 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i i i 探索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态,同时优化当地整体环境、缓解流动人 口压力的途径和方法 1 3 研究意义 随着城市郊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一些大城市郊区农村地区工业发展迅 速,吸引了大批流动人口涌入当地寻找工作,外来人口数量持续增多,甚至数倍 9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于本地人口,给当地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入口的爆炸式增长造 成了住房紧张和公共基础设施的紧张,给市政建设和社会管理造成巨大压力。外 来务工人员绝大多数生活条件艰苦,居住环境恶劣,缺乏基本的教育、医疗保障; 流动人口聚居区整体环境恶化,当地公共基础设施压力巨大,也影响到当地居民 的正常生活,同时引发一系列的环境卫生、健康、社会治安等问题。流动人1 3 的 管理上的难度和带来的一连串环境、治安、基础设施匮乏也成为困扰当地政府的 大难题。 本论文以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这一典型的流动人口大量聚集的农村地区为 例,寻找本地流动人口在短期内急剧增加的原因,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在当地的生 活方式和形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索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目前我国大城 市郊区农村的外来人1 3 聚居的趋势正逐渐明显并继续发展,而由此引发的环境和 社会问题也日益凸现。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现象的独特性认识不足,专门的研究 较少,本论文对这一现象进行集中关注和较深入的探讨,具备一定的创新意义, 可以为其他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同时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 此类郊区农村的政府管理这提供一些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1 4 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华新镇流动入口的整体情况和真实的生活状态,采用了多种研究方 i 文献法:阅读国内外关于人口迁移和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相关文献,为分 析大城市郊区的流动人口聚居现象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i i 统计数据分析法:充分利用和分析上海市青浦区统计年鉴中的数据 和华新镇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所提供的流动人口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华 新镇流动人1 3 的发展历程、人口特征、就业形式以及生活和居住状态等, 并得到相关结论。 i i i 实地调研法:在华新镇镇政府、行政村委、流动人1 3 办公室、流动人口 的登记站等部门进行座谈,并实地查看了流动人口出租房的真是情况, 从点和面上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和流动人1 3 居住情况进行了直接的了 解。 1 0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i v 个案访谈法:进行了大量华新镇的外来流动人口的个案访谈,深入了解 他们的生活状态、收入支出结构以及在华新的生活感受等。 v 问卷调查法:对一部分流动人1 :3 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现有居住 条件和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1 5 论文结构: 本论文总共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 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拟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整体结 构。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 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城市化、人口迁移和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相关研究和 理论成果,为本论文后续的分析提供思路和理论上的依据。 第三章: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实例研究工业发展与流动人口聚居 本章节以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为实例,分析了当地工业发展与流动人口增加 的关系,证明大量的低端工业企业是吸纳大批低端劳动力、聚集众多低收入流动 人口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通过对流动人口生活个案的分析,得出压缩住房支出 是低收入流动人口基本的生活策略这一结论。 第四章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和引发的问题 本章节分析了流动人口对住房的需求特征以及出租房供给者的应对策略,描 述华新镇流动人口的实际居住情况,提出由此带来的居住、环境、社会管理、基 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阐述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面临的困境。 第五章:结论及其政策涵义 针对流动人口产生的问题,提出近期内缓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及长期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路。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 人口迁移和流动人口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除了城市原有人口的增加之外,主要是农村 人口的迁入而引起的机械增长。因此,人口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的大规模迁移是城 市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现象。 不同学科对人口流动的定义各有侧重。人口地理学强调人口在空间地理位置 上的变化,认为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移动是调节人口和生活资料在空间分布 上的平衡的重要手段【l j ;社会学则不仅研究空间地理上的变动,还很重视人口在 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地位的变迁,认为个体社会地位的发生变迁和社会结构变动的 个体和群体也应划入流动人口的范畴。而本研究所关注的,主要是在城市化过程 中,为了寻找更好工作机会、向往城市生活而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1 2 j 。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都伴随着大规模、大范围的人口在空间地理上的迁移。 除了本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之外,还有大量国外移民进入城市。但是在国外, 一般使用“人口迁移”的概念,而不是“人口流动”或“流动人口”的概念。由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中将“人口迁移”的概念定义为:“在 一个地区单位同另一个地区单位之间进行的地区移动或空间移动的一种形式,通 常它包括了从原来的地址或迁出地迁到目的地址或潜入地址的永久性驻地变 动”。可见,人口迁移意味着居住地的永久性变动。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绝大多数 国家不受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限制,进入城市的新移民比较容易定居下 来,成为城市的永久居民。 但是在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有中国特色的“流 动人口”。受城乡经济差异的驱动而进入城市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 城市内部表现出较大的流动性和非固定性。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阻 碍,进入城市谋生的农村人口即使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多年,最终还是要回到原 户籍所在地,这是造成他们流动性的根本原因。再加上农忙、春节和探亲等因素, 他们经常要往返于城乡之间。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缺乏生活资料,居无定所,经常 更换工作,因此在城市区域内也呈现出较大的流动性。“户籍身份制度”是流动 人口产生的制度根源,农民的流动首先是身份的流动,其次才是职业的流动i 【j j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停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他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期望和公 共设施的需求。因此在界定流动人口的概念时,一般要从三个方面来定义:一是 户籍是否变动;二是人口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的迁移,三是在流入地的滞留时间。 本论文所研究的流动人口,主要是指:户籍无变动、因经济或其他与就业有关的 1 2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因素进入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并在当地滞留超过三个月以上的人口。 2 2 国外人口迁移理论研究: 在前面我们已经指出,人口迁移主要指的是人口居住地空间上的永久性变动。 在国外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不仅发生在农村和城市之间,还出现了大量人口 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人口流动。关于人口迁移现象的研究,一直是人口地理学、 移民地理学以及社会学等许多学科的重要课题,国外对人口迁移现象的理论研究 也非常之多。 2 1 1 马克思主义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英国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研究过程中,讨论了 农民有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条件和动力机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在原始积累阶 段采用暴力手段迫使农民失去土地等生产资料,从而不得不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市 场谋求生路,这是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前提条件。他指出“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 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对农业生 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4 j 恩格斯在1 8 4 5 年的英国 工人阶级状况中提出了人口迁移的拉力理论,他认为,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是造 成人口城乡流动的拉力,并指出“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人手的需要;工资提 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难以相信的速度增 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5 j 列宁进一步揭示了人口城市化规律1 6 】,他的研究指出,农业劳动力及其家属 的迁入是促成城市人口增加的主要源泉;大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强于中小城 市的吸纳能力,因而大城市人口优先增长;大商业中心城市比纯工业类城市吸纳 的人口多,这是因为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要高于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因此,三 产业所能转移的农业劳动力要比第二产业多。 2 2 2 推力拉力说 西方学者对人i :3 迁移理论的探讨开始于1 9 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早成功地进行 这方面尝试的是英国学者e g 拉文斯坦( e g r a v e n s t e i n ) 。拉文斯坦根据1 8 7 1 年与1 8 8 1 年的英国人口统计资料,并提炼了一些国家的相关资料,通过一系列文 章,如1 8 7 6 年地理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7 1 里以及在1 8 8 5 年嗍与1 8 8 9 年 9 1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两次提交英国皇家统计协会的发言中阐述了他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人口迁移 法n ( t h el a w som i g r a t i o n ) ”。雷文斯坦认为“大多数人希望在物质方面得到改 善的欲望”是引起迁移的最有力的因素。这实际上已经涉及推力一拉力理论模式 的一半:拉力” 最早完整提出推力一拉力理论模式的是赫伯尔( r h e r b e r l e ) 。他在1 9 3 8 年 发表的乡村一城市迁移的原因【lo 】一文中指出,人口的迁移由使一个人离开一 个地方的“推力”和吸引他到另一个地方的“拉力”共同作用而发生。农村的就 业不足、耕地不足、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等产生了对农村人口向外的“推力”, 而城市里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前景、更高的工资、更好的教育和卫生设 施等构成了目的地的拉力。 李( l e e ) 的“四因素”模型迸一步补充了完善了“推力一拉力”说【u 】。l e e 将影响迁移的因素归结为四种,即和迁出地相关的正因素和负因素;和迁入地相 关的正因素和负因素:介入障碍:个人因素。李的迁移模型较好的弥补了原有推力 一拉力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同一因素对不同人既可表现为推力也可表现为拉力,以 及不同人对推力和拉力的反映不同的问题。 2 2 3 引力模型 “引力说”的学者们把人口迁移的动力归结为人口规模或由此决定的就业机 会所产生的吸引力,并据此提出了人口迁移研究中最早的数理模型。 i 兹普模型 兹普( g k z i p f ) 最早用引力概念来解释人口迁移的动力【1 2 j ,并提出了兹普 模型,奠定了人口迁移引力模型的雏形。兹普的模型指出两个地区之间的人口迁 移总量,与两地区的人口数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地区的距离的a 次方成反比。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模型公式为: m y = g t ( 4 9 ) 群】 式中,m i j 为从i 地区到j 地区的迁移量;p i 和p j 分别表示i 和j 地区的人口 数;d i j 为i 和j 地区之间的距离;k 和a 为常数。 i i 斯托弗的介入机会模型 在兹普的引力模型中,无法显示出流入地和流出地人口对人口迁移的不同方 向的作用力,从而导致迁出地的人口规模反而成了促使迁移的正因素了。为了能 够反映人口迁移的方向,斯托弗( s a s t o u f f e r ) 于1 9 4 0 年提出了人口迁移的介 入机会模型0 3 1 。该模型认为:由i 地区到j 地区的人口迁移量不仅受两地区人口 规模和距离的影响,而且这两个地区之间的介入机会有关。所谓介入机会,就是指 1 4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存在于i 和j 地区间的中间地带的就业、居住等机会。斯托弗认为,迁移是很费 钱的,迁移者一旦在中间地带找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停止继续引”1 找别的机会。斯 托弗迁移模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肘。= 研( m m ,) 肘? 】 式中,m i 表示从i 迁移到其他地区的迁移者总和;m j 表示从其他地区迁移到j 地区的迁移者总和;m i 表示介于i 和j 地区的迁移人口总和;k 和a 为常数。 i i i 劳里回归模型 劳里于1 9 6 6 年在其( ( m i g r a t i o na n dm e t r o p o l i t a ng r o w t h :t w oa n a l y t i c a l m o d e l s - - 书中 1 4 】,将迁入地的人i z i 规模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作为重要的迁移动 机,整合进兹普的引力模型,提出了劳里回归模型: m 。_ ,= k 【u ,u ,】形,】【( 三,l ,) i d , s 】 式中,u 。和u 。分别表示i 、j 两地区的失业率:w ,和w ,分别表示两地区制造业 的小时工资;l l 和l j 分别表示两地区非农劳动力人口数;d 。是两地区间的距离。 根据劳里回归模型,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低工资的地区向高工资的地区,由劳 动力过剩的地区向劳动力不足的地区流动。人口迁移量由两地区工资和失业率的 落差,以及非农劳动力人数和迁移距离决定。 2 2 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二元性特征,并把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发展看作是传统农业部门相对缩小。现代工业部门不断壮大的过程。与此 相适应,城市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人口不断从农村迁移到城 市。对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i 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是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若干国家大量的时间序列的资料,概括并提 出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关于劳动力分布关系的演变规律【15 1 。克拉克认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出现由第二产业 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的原因,是由 经济发展中各产业出现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 i i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刘易斯m 1 把发展国家的经济划分为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城市工业部门,认为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由于人口多、土地资源有限,且传统农业部门缺乏资金投 入,必然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大量隐蔽性失业,因此,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 给可以看作是无限的。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高,平均收入水平高于农业部 门,农村剩余劳动力受高工资的吸引不断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这一过程将一直 持续到现代部门把所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完毕为止。 i i i 拉尼斯费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拉尼斯( g r a n i s ) 和费景汉( j f e i ) 对刘易斯模型作了修正,进一步把发展中国 家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 7 i : 第一阶段:传统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显性失业人口,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 率为零,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无限大。此时,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 第二阶段: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产量大于零,但小于劳动的平均产量。此时, 农业部门中存在着隐性失业人口。城市现代工业吸收这部分人口进入城市会导致 农业总产量下降。粮食的短缺会引起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因此,工业部门不得不提 高工资以吸引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由于工资水平的提高会阻碍劳动力的转移, 所以,工业部门的进一步扩张有赖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阶段:全部剩余劳动力都已经被吸收到工业部门,劳动和资本一样成为稀 缺的生产要素农民的收入和工业部门的工资都有其边际生产率决定。传统的农 业已经变为现代商业化的农业。 托达罗模型 上世纪6 0 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失业率及隐形失业率越来越高,但农 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规模不但没有减慢,反而持续的增长。刘易斯等人的二元经 济结构模型难以解释这一现象。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 m p t o d a r o ) 针对这个矛 盾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人口流动模型【l ”。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在决定迁往城 市工业部门工作时,不仅考虑城乡收入差距,也必须要考虑城市的就业率和失业 率,即他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有多大,因此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因素不 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而是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 托达罗还进一步修正了刘易斯等人的二元经济模型为三部f t - - 元经济模型, 即农业部门、城市传统部门和城市现代部门。当农村劳动者在城市找不到期望的 高收入职业时,会在城市的“传统的”或“非正规”的部门中找一些临时的、 或部分时间工作,如小商小贩,因此,城市传统部门对创造就业机会和降低城市 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1 6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2 2 5 其他理论 除了上述的理论之外,国外研究者还创立了许多其它的人口迁移理论。如索 维提出的人口压力理论、以霍利( a h a w l e y ) 为代表的迁移生态学派的迁移生态 学理论以及其他如成本一效益理论、流转理论等一些理论。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 了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t w s o h u l z 把迁移看作一种能够带来某种受益的投资或成本,迁移者必须在 迁移之前考虑迁移行为各项费用及收益,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才会作出迁移决定。 在此基础上,l a s j a s s t a de ”1 建立了简单的成本收益模型( c o s t b e n e f i t m o d e l ) ,其基本假设是,一个人选择迁移的条件是通过迁移将能够获得的货币 收益的现值总额大于迁移的货币成本。罗西在对费城的居住流动性进行研究后, 于1 9 5 5 年提出人口迁移的生命周期模型 2 0 1 。塞尔和琼【2 1 1 认为人口迁移决策的动 机主要有4 个要素:可采用性、价值、预期和诱因。家庭迁移理论的第一个要点 是个人观点的直接转化,“家庭净收益而不是个人净收益是家庭迁移的动力”,迁 移被看作是对人力资本的一次家庭投资,而且如果家庭收益超过费用,就产生迁 移【2 2 l 。家庭迁移理论的第二要点是斯塔克和布罗姆提出的人口迁移新经济学解释 1 2 3 1 。该理论强调移民是由家庭集体决策的结果,迁移不仅是为了获得预期收入, 同时也为使家庭收入的风险最小,因此区域间收入差异不是人口迁移的必要条 件。8 0 年代以来,人口迁移研究又开始与新劳动地域分工、经济全球化和资本 全球流动相联系。克拉克和葛特勒在对美国1 9 5 8 年1 9 7 5 年间资本与移民关系 的分析显示:资本增长导致移民向经济增长快的地区迁移f 2 4 1 。波罗斯顿和哈利森 也曾经认为在新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分散的生产可能需要一些外地劳动力口”。资 本增长肯定会刺激劳动力迁移。劳动力迁移总是与资本增长相伴随,外国直接投 资( f d i ) 导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更是如此。克拉克和巴拉德运用新古典主义 和凯恩斯方法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结论是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就 业机会的地理差异相一致【2 6 】。 2 3 我国的人口迁移研究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二十年,社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已 经进入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大规模迁移的快速城市化阶段,据统计,1 9 9 5 年 - 2 0 0 0 年间,我国的人口迁移规模达到1 3 1 2 2 3 7 万人。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浪潮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成为国内众 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众多学者及上述三种类型以外的其他研究。这些研究 1 7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在不同理论体系下,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对迁移的原因、决定 因素、迁移决策过程、迁移后果及移民特征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分析论证。 2 3 1 关于人口迁移模式的研究 严善平【2 7 1 从对我国迁移人口的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构成研究中发现,今年我国 的人口迁移现象中,迁移人口多来自农村,而迁入地大都市城镇。王桂新”8 】等学 者根据人口迁移选择指数,系统考察了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级人口迁移的区域模 式及其变化趋势,认为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省级人口迁移表现出东强西弱 的非对称“双向”迁移,并指出东部的迁移吸引中心呈现“多极化”和“强势化” 的特点,并指出北京、上海是全国两个最大的强势吸引中心。丁金宏【2 9 】贝0 指出了 以四川省、浙江省为源地的辐散流场,以广东省为引力主中心,上海、北京和天 津为此中心的辐合流场。于蜀华等f 3 0 】贝0 通过比较1 9 8 5 一1 9 9 0 年间和1 9 9 0 1 9 9 5 年间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认为人口迁移流向的微观地域类型由从乡向市的单 一迁移模式,转化为从乡向市、乡到乡、市到市三个方向为主的多元流向模式。 2 3 2 关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子研究 段成荣刚用l o g i s t i c 回归模型对流动人口的人口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年龄、性 别、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个人因素在决定个人是否进行省际迁移方面的确有 着显著影响作用。周皓口2 1 运用卡方检验,从迁出地、家庭角度研究了家庭户的各 种特征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 但一般都学者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始 终都是导致人口自主迁移的主要因素。朱农1 3 3 i 利用l o g i t 模型,结合1 9 9 0 和1 9 9 5 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数据讨论了城市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和农村非农业部门对 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作用。李树茁i ”1 对8 0 年代人口迁移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 指出经济水平与经济结构的差异越大,纯迁移率也越大,距离与纯迁移率之间有 较强的负面影响。李立宏】总结了影响人口迁移的1 0 类因素:1 ) 迁出地和迁入 地间的距离;2 ) 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3 ) 融资状况;4 ) 产业结构情 况:5 ) 失业率;6 ) 经济体制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7 ) 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总人口; 8 1 人口迁移量;9 ) 人地比;1 0 ) 资源、气候、环境和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同时 指出,在上述众多影响因素中,距离、经济因素和人口变量起主要作用。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2 3 3 关于人口迁移理论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当前国际上有关人口迁移的热 点理论进行适用性评价。如人口迁移的均衡模型与非均衡模型评述 3 6 1 和替代迁 移。解决都市低生育水平人口问题的途径【3 7 】。替代迁移理论是作者在深入分析中 国社会未来将面临的低生育水平下、人口迅速老龄化问题而提出,所谓替代迁移 是指能够抵消总人口减少、劳动力减少以及减缓老龄化进程的那部分人口迁移, 该理论认为分析得出适度规模的替代迁移人口是调整流入地人口数量和年龄结 构所必需的。蔡p 别根据劳动力跨地区迁移的空间特点,揭示地区差异与劳动力 迁移之间的对因关系,指出近年形成的大规模劳动力的区域迁移,既是对差异作 出的反应,也是对区域差异扩大这一现象的一种解决办法。 2 4 小结 国内外对与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普遍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 由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劳动报酬高于农业部门,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 被城市工业地区的更好的工作机会所吸引,向城市地区迁移,因此工业化所创造 的就业机会是引导人口迁移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的迁移不是盲目的,农村 人口在向城市迁移之前,会充分考虑迁移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预期收益大 于迁移成本时,人口的迁移才会发生。 1 9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第三章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实例研究 工业发展与流动人口聚居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上海市为了优化城市工业空间布局、调整地区 产业结构,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加快调整工业空间布局,提出了“市区体现上 海的繁荣与繁华,郊区体现上海工业的实力与水平”的指导原则,上海工业生产 主体向郊区转移,市中心工业在全市工业比重从1 9 8 5 年的7 1 6 下降到1 9 9 7 年的2 8 2 ,郊区郊县区域内工业总产值份额相对上升很快。地处青浦区的华新 镇,即是在郊区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迅速崛起的一个工业重镇。由于本地工业企 业的大量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涌入华新镇寻找 工作机会。近几年,华新镇的外来人口数量增加很快,已经远远超过本地的户籍 人口。因此,华新镇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附近外来流动人口集中的农村地区。 3 1 华新镇工业发展吸纳大量外来流动人口 华新镇地处上海市东部的青浦镇。2 0 0 1 年1 月,在青浦区的镇域行政区划调 整中,原华新镇、凤溪镇撤销镇建制,合并为新的华新镇。目前华新镇辖区总面 4 7 6 0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 2 8 1 2 7 公顷,全镇总户数1 0 5 8 7 户,总人口3 3 6 5 8 人,其中农业人口3 0 0 5 5 人,农村劳动力1 7 8 2 6 人。镇下辖1 9 个村民委员会( 徐 谢、火星、周浜、嵩山、北新、朱长、淮海、新木桥、叙中、陆象、坚强、华益、 凌家、白马塘、新谊、马阳、杨家庄、秀龙、叙南) ,下辖2 个社区居委会( 华 新、凤溪) 。华新镇的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 3 1 1 工业发展与流动人口增长 i 华新镇工业发展迅速 华新镇是青浦区工业重镇之一,也是上海市郊2 2 个中心镇之一。青浦区“十 五”规划中,将华新镇作为区内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同时华新镇也是国家六部 委确定的全国城镇建设的重点镇。“十五”期间全镇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近几年,在上海市工业产业向郊区扩散的大趋势下,华新镇的工业进入高速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发展期,工业企业数量大大增加,工业产值规模迅速扩大。自2 0 0 1 年新合并的 华新镇成立以来,华新镇工业企业数量和工业企业生产总值的发展情况详见图 3 1 和图3 2 。 以上表中数据来源于2 0 0 2 2 0 0 6 年青浦统计年鉴”“” 从上面两图中可以看出,2 0 0 1 2 0 0 5 年,华新镇的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2 倍, 达到1 4 0 3 家,工业总产值增加1 4 倍。镇区调整合并后的5 年内,华新镇经历 了一个工业快速增长的时期。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极大的需求,大 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成批的流动人口涌入华新镇。 i i 华新镇外来流动人口急剧增多 由于华新镇靠近中国的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自上个世纪9 0 年代开始,就 有一些外地人口开始来到华新镇谋生。但是,由于当时工作机会有限,同时存在 严格的外来流动人口遣返制度,流动人口的数量增长缓慢。进入2 l 世纪以来, 2 l 大城市郊区农村流动人口聚居问题研究 华新镇的工业企业数量增长非常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就业机会吸引 了许多外来流动人口。同时,2 0 0 3 年流动人口遣返制度和暂住证被取消,外人 口的流动更加自由,家庭型迁移的趋势日益明显。在就业机会增加和流动限制减 小的双重作用下,华新镇的流动人口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2 0 0 4 年,华新镇登记在册的来沪流动人口总数为6 2 1 4 5 人,2 0 0 5 年1 1 月底, 来沪流动人口总数达到7 9 0 6 2 人,比2 0 0 4 年增长了2 1 4 0 ;截至2 0 0 6 年6 月 底,华新镇在册来沪人员达到8 2 0 4 7 人,而同时期华新镇本地户籍人口仅有3 4 4 3 9 人,外来人口数量达到本地人口的2 4 倍。外来人口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如2 0 0 5 年当年来沪人员新增( 登记) 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