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老”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多义多功能性,它可以作为名词、形容词、时间副词、程 度副词和词缀。先秦两汉时期,“老”多作形容词和名词用,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 产生了副词和词缀等用法,它的语义和功能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老”的这种复杂性 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并分别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本文采用了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老”的语法、语义演变过程 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出“老”语法化的轨迹。本文认为“老”从产生开始就具有“过 度”的语义特征,“老”的其它语义都是在“过度”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且“老” 的语法化过程体现了语法化的歧变原则,即“老”是沿着两个方向虚化的,一方面由形 容词虚化为词缀,另一方面则由形容词虚化为时间副词再逐步虚化为程度副词。 然后,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语音和认知五个角度分析了“老”语法化的动因 和机制。在语法化的过程中这五个因素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旬法环境是虚化的诱因, 频繁的使用在谓词性成分之前作状语使“老”有了虚化为副词的可能,同样作为形容词 固定的用在名词前面,为“老”逐渐虚化为名词前缀提供了可能性。语义是基础,它决 定语法化的方向,词义的变化引起词的结构关系和句法功能的改变。语用是语法化的催 化剂,语法化中的语用主要体现在语境上,通过上下文语境对“老”的词义做重新分 析,从而诱发其发生虚化。语义引申与人类的认知机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老” 的语法化在认知上主要是通过隐喻途径完成的。 关键词:语法化;虚化;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词缀;重新分析 a b s t r a c t i nm o d e m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l a o h a st h ef e a t u r eo fv a r i o u s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 sa n d m u l t i f u n c t i o n a n di tc a nb eu s e da sn o u n ,a d j e c t i v e ,d e g r e ea d v e r b ,t i m ea d v e r ba n da f f i x d u r i n gt h ep r e q i nd a y sa n dt h et w oh a n s “l a o ”w a su s e da sn o u na n da d j e c t i v e l a t e r , w i t l l al o n gh i s t o r y se v o l u t i o n ,l a o ”c a n l ei n t ob e i n ga na d v e r bo ra f f i xg r a d u a l l y a n di t s s e m a n t i ca n df u n c t i o na l s og o ta b u n d a n t t h ec o m p l e x i t yo f “l a o ”h a sa l r e a d yc a u s e dt h e a t t e n t i o no f al o to f s c h o l a r sa n dw a ss t u d i e df r o mv a r i o u sp o i n t so f v i e w t h et h e s i sa p p l yb o t ht h ed i a c h r o n i ca n ds y n c h r o n i ca p p r o a c h e s f i r s t l y , t h et h e s i s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d e s c r i b e st h ec h a n g eo fs y n t a xa n dm e a n i n go f l a n ”a n ds u m m a r i z ei t s t r a c ko f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t h e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o f l a o i s o v e r a g e a n do t h e r m e a n i n g so f l a o a r ca l ld e r i v ef r o mt h em e a n i n go f o v e r a g e t h e r ea r et w ow a y si nt h e 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o f “l a o o nt h eo n eh a n d ,t h ea d v e r b l a o w a s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e df r o m t h ea d j e c t i v e “l a o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a f f i x “l a o w a s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e df r o mt h ea d j e c t i v e “l a o ” f i n a l l y , t h et h e s i sa n a l y z et h em a i nr e a s o na n dm e c h a n i s mo ft h eg r a m m a i i z a t i o no f l a o ”f r o mf i v ea s p e c t ,w h i c ha r es y n t a x ,s e m a n t i c ,p r a g m a t i c ,p h o n e t i ca n dc o n g n i t i v e i nt h e p r o c e s so f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t h es y n t a c t i cc o n d i t i o ni st h em a i nm a s o na n dh i g hf r e q u e n t u s a g ei st h ek e yt o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t h es e m a n t i ci st h ef o u n d a t i o n w h i c hd e c i d et h e d i r e c t i o no f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a n dt h ec h a n g eo ft h em e a n i gi n f l e c tt h e s y n t a c t i c f u n c t i o n p r a g m a t i c i st h ea c t i v a t o ri n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e dp r o c e s s a n dt h e r ei sa i n d i s c e r p t i b l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e x t e n s i o no ft h es e m a n t i cm e a n i n ga n dh u m a n sc o g n i t i v e m e c h a n i s m m e t a p h o r i sa p r i m a r ya p p r o a c hi n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o f l a o ” k e yw o r d s :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t i m ea d v e r b ;d e g r e ea d v e r b ;a f f i x ;m a n a l y s i s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立年趣牡日期:j 尘2 二一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型l 塾! b e l 期:0 2 。:竺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电话: 邮编: 器 0 引言 0 1 选题的缘由 现代汉语的“老”具有多义多功能性,可以作名词、形容词、程度副词、时问副词 和词缀等。先秦两汉时期,“老”多用作形容词和名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中古 时期逐渐产生了副词和词缀的用法,它的语义、功能等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老”的复杂性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并分别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或从“老”的某一种义项出发对其论述,或对词缀“老”的形成历程进行考察, 在与其他副词的语义、功能等的共时比较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语言共时的变异( v a r i a t i o n ) 现象是历史演变( c h a n g e ) 过程的反映。如果共时 研究的目标不仅是描写语言现象,还要解释语言现象,那就不能不把共时研究结合起 来。川l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本文将语法化纳入研究范围,以期对现代汉语中具有 多义多功能性的“老”的发展演变历程作出更好的描写和解释。 o 2 现阶段“老”研究概况 “老”的多义项、多功能性早已经引起学者们的注意。随着语法化理论的发展,对 “老”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在历时方面结合汉语史的材料研究“老”的词缀 化;在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副词“老”和词缀“老”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研究。 历时方面,近2 0 年来人们逐渐开始探索词缀“老”的产生过程和形成机制。如: 朱茂汉的名词前缀“阿”和“老”的形成和发展、杨贺试论前缀“老”语法化历 程及其意义、董为光称谓表达与词缀“老”的虚化。也有以“老”为例考察整个汉 语词缀的特点和历时演变的,郭作飞的汉语词缀形成的历史考察一一以“老”、“阿”、 “子”、“儿”为例从历时平面看汉语词缀演化的一般规律以“老”、“子”为例 汉语词缀历时演化略论以词缀“老”的形成为例三篇文章都在总结了汉语词缀 流变的特点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演化的语言因素。总的看,对“老”从实词转 变为词缀的历时过程描述的多,但是对“老”的虚化的原因尤其是虚化机制探讨的力度 还不够大。 共时研究方面,总的来说涉及了“老”作为程度副词、时间副词的语义分析、语用 功能研究、以及对词缀“老”的语义色彩的分析、“老”缀新用的总结归纳等。人们对 副词“老”的研究多通过与其他同义副词的比较来进行。如马真的普通话里的程度副 词“很、挺、怪、老”、张谊生铲总( 是) ”与“老( 是) ”的语用功能及选择差异、 季安锋时间副词“老”、“老是”意义研究。但只停留在共时平面的比较上是不够的, l 如果结合历时的发展脉络,“老”的基本义与各个派生义的关系将更加明朗。因此,有 的学者已经开始进行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主要有:关键的“一直”“总老” 的比较研究,从语源义出发解释这些词意义上的差异。季安锋的时间副词“老”的 意义,从“老”所修饰的动词的语义类型出发,并联系“老”的本义分析了时间副词 “老”的两个义项。另外,马惠玲的“老”语义探微勾画了“老”语义的层级系统 和词义虚化的链条,也是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 0 3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意义 虽然有人注意到了“老”的多义多功能性,但是,多是单对“老”的个别义项进行 研究,尤其集中在“老”作为词缀的研究上。虽然注意到其逐渐虚化的运动趋势,但大 多没有成系统地一以贯之地进行考察,缺少从头至尾的系统性的梳理。而且对其语义、 语法特点是描写得多而解释得少。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老”进行更加深入的 具体研究。以“老”的虚化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引进语法化国、认知隐喻等方面的理论, 通过对“老”的语义和语法功能的演变进行历时和共时的描写和考察,总结出其虚化轨 迹。并且运用语法化理论和认知方法,力图认清“老”的语法化诱因和机制。最后通过 对“老”语义系统的微观探析勾勒出系统图,解释出多义词语义演变的规律,并预测其 语义变化的趋势。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对“老”的多义多功能性的研究全面细致,研究方法有所探 新。不仅是历时与共时的结合,而且把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因素结合起来。“老”的句 法语义搞清楚了对计算机处理语言将有所帮助,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极有益处。 本文的语料来源主要有: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 c l 语料库检索系统( 网络版) 。( 网址为: h t t p :c c l p k u e d u c n :8 0 8 0 c e le o r p u s j s e a r e h i n d e x j s p ? d i r = g u d a i ) 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二) ( 单机版) 。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制作。 。汉语的“语法化”一词来源于英语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一诃。从广义上来讲,语法化也就是实词虚化。通常是指语言 中意义实在的涮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现象,是实诃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由于汉语形态不 发达。实谢虚化就成了汉语语法化研究的中心内容。 2 1 “老”的语法化历程研究 1 1 “老”的多义多功能性 根据说文解字:“老,考也。七十曰老。从毛匕。言须发变白也。”【2 】可见“老” 原是表示年纪大的人,而且意义实在具体,即七十岁的人,可以称之为“老”。在上古 汉语中,“老”多用来泛指年老或年长,并不限于指7 0 岁,经常与“少”“孤”“幼”等 词字互文。例如: ( 1 ) 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 尚书盘庚) ( 2 ) 邦飨耆老孤子。则掌其割亨之事。飨士庶子。亦如此。( 周礼天官冢宰) ( 3 ) 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 周礼秋官司寇) ( 4 ) 若是则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如赤子归慈母也。( 韩诗外传卷四) ( 5 ) 乃谢耆老而徒岐周,百姓携幼扶老而从之,遂成国焉。( 淮南子卷十四诠言训) “老”这一表示“年岁大,年长”的意义,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并且在其词义 系统中仍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其它义项均是由其发展虚化而来。现代汉语词典 中列出“老”的义项有1 7 项之多。【3 】分别为: 老l :年岁大( 跟“少”或“幼”相对) 。如:老人,显老。 老2 :老年人( 常用作尊称) :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 老3 :婉辞,指人死( 多指老人,必带“了”) :隔壁前天老了人了。 老。: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 老s :很久以前就存在的( 跟“新”相对) :老厂,老朋友。 老6 :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房子太老了。 老,: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 老3 :( 蔬菜) 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 跟“嫩”相对) :油菜太老了。 老9 :( 食物) 火候大( 跟“嫩”相对) ;鸡蛋煮老了。 老1 0 :( 某些高分子化合物) 变质:老化,防老剂。 老1 1 :( 某些颜色) 深:老绿,老红。 老1 2 :长久:老主顾,老张近来忙吧,老没见他了。 老1 3 :经常:人家老提前完成任务,咱们呢? 老1 4 很,极:老早,老远,老高了。 老1 5 排行在末了的:老儿子:老闺女。 老j 6 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命:老板,老三,老虎。 老1 7 ;姓。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第1 7 个作为姓氏的义项以外,“老”的各个义项均是 由基本义老。引申发展而来,从而形成了一个紧凑复杂功能多样的语义系统。后文我们 3 将从“老”的语义系统出发,对其语义进行进一步分析概括。从句法语义角度我们可以 把以上义项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老;至老。1 2 个义项,除老:是名词外,其余皆为形容词。它们是古汉语中 “老”的用法的延续。 第二类是时间副词老。现代汉语八百词【4 】把其解释为“一直;再三”两个意义。 现代汉语虚词释例1 5 1 把“老”解释为:“修饰动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一 般较长时间里持续或不断重复。” 第三类是程度副词老。现代汉语八百词说其放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高。 第四类是词缀老。和老。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前缀“老”可以分别放在指人 或指动物的名词前,放在单音姓氏前,放在二到十的数字前表示兄弟的排行。在此时, “老”不表示年岁大。 至于老1 7 作为姓氏属于“老”的同音同形字,不属于“老”的多义多功能系统,我们暂且不论。 1 2 时间副词“老”的语法化历程 1 2 1 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老”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分布 总的来说,“老”作为时间副词表示“经常”,在句中修饰谓词性成分,位于谓语中 心语的前面,而且只能出现在主语后面。也就是说,时间副词“老”在句中的位置比较 固定。如: ( 6 )他自己的一l , i t l i l j l 是一团臭粪,所以他老用自己的味把别人在他的思索中熏臭。 ( 老舍四世同堂) 时间副词“老”与谓语中心语之间关系紧密,总是紧挨着中心语,在它们之间一般 不能插入太多复杂的修饰成分。如:。 ( 7 ) 他对谁都老笑脸相迎,有说有笑。( 老舍全家福) 宰老对谁都笑脸相迎,有说有笑。 ( 8 ) 咱们一年到头老吃半生不熟的窝窝头。( 老舍春花秋实) 木咱们老一年到头吃半生不熟的窝窝头。 时间副词“老”除了修饰v p 外,还可以修饰a p ,语义上表示事物一直保持某种性质 状态。如: ( 9 ) 小芬的脸蛋儿老这么红。( 八百词) ( 1 0 ) 这几天胃里老难受。 老+ 不( 没) + v p 。表示时间久,即在长时间内一直保持不( 没) 做某事的状态。 例如: ( 1 1 ) 最近怎么老没见她来串门? ( 王朔我是你爸爸) ( 1 2 ) 她要我谈谈自己的经历,特别想知道我为何老不结婚。( 平浩银杏林里的决 斗) ( 1 3 ) 但那几个和尚,满身铜臭,满眼势力,教人老不能忘记。( 朱自清潭柘寺 4 戒坛寺) 另外,“别”“不能”等否定副词也可以放在“老”的前面作否定祈使句。例如: ( 1 4 ) 你也别老惦记着睡觉,打起精神来,听我唱几段戏文可好? ( 尤凤伟石门绝 唱) 如前所述,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虚词释例都认为时间副词“老”表 达两层含义:1 ) “一直”义,表示动作状态一直持续,强调状态持续时间长。下面写作 老a 。2 ) “再三”义,表示动作、行为的不断重复,强调动作发生的频度高。下面写作 老b 。应该说,表示状态的一直持续和动作的再三重复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语义功 能差别是与其句法环境的不同密切相关的。具体来说就是“老”后的v p 所表示的语义 类型对“老”的语义选择有制约作用。 1 2 1 1 老a 的句法环境特征 1 2 1 1 1 老a 对谓语语义类型的选择 “老”的“一直”义表示动作状态的一直持续。因此受“老a ”修饰的谓语动词要 求具有“持续”的语义特征。 状态动词表示的是一种相对稳定持久的状态,从其内部过程来看,状态动词只有一 个较长的续断,而没有内在的起点和终点哪。也就是说状态动词具有 + 持续 + 状态 的 语义特征。它包括心理动词、关系动词和姿势动词等。”3 例如:“想、爱、觉得、开、摆、 站、坐、有”等都属于这类动词。由于状态动词表示的是一种静态的情状,是一种持续 的状态,也有的文章把其称作可恢复性变化动词”1 ( 当然大部分心理动词不包括在内) 。 例如: ( 1 5 ) 我要是赶明儿开个铺子呀,一定要黑天白日老开着;关上门多不好看。 ( 老 舍小坡的生日) ( 1 6 ) 那是谁说的我老爱和你吵架,无理取闹? ( 王朔过把瘾就死) 老a 也可以修饰状态形容词,但后面必须跟着表示状态持续的“着”。例如: ( 1 7 ) 老人还是那么和气可爱,可是腰弯了许多,眼睛迎风流泪,老红着眼皮象刚 哭完似的。( 老舍骆驼祥子) ( 1 8 ) 她走道儿很慢,而且老低着头,象怕踩死一个虫儿似的。( 老舍四世同堂) 老a 表示状态持续不变,因而恒定不变的状态是不用“老”来修饰的,因为不用“老” 我们也知道动词所表达的是一种永恒的状态。例如: ( 1 9 ) 术他老是北京人。 ( 2 0 ) 一加一老等于二 我们可以用 一永恒 表示这一类、,p 的语义特征,关系动词“是”、“有”、“叫”、“称”、 “等于”、“属于”都属于此类动词。 综上,表示“一直”义的老a 要求其所修饰的谓语动词具有 + 持续 + 状态 一 永恒 的语义特征,大多数状态动词可与之同现。 1 2 1 1 2 老a 不能与“着。、了。、过。”等过程标记共现,但是可以与表示状态持 续的“着:”连用。陆俭明把“着”的意义表述成“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9 】“行 5 为动作的持续”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称其为“着。”,指一直持续的行为动作或反复发生 的行为动作;“状态的持续”则表示静止的存在,即“着。”,指“在某种行为动作下, 事物始终呈现某种状态”。因此,老a 修饰状态动词只能与“着。”共现。例如: ( 2 1 ) 这么长时间不来看我,我还老惦记着你。( 王朔许爷) ( 2 2 ) 她看他老坐着不动,而且一个劲儿的看着她,她不由的脸上红了。( 老舍也 是三角) 1 2 1 1 3 老a 修饰的动词对时间状语的选择限制 在肯定句中,老a 表示的是过去或现在菜一段时间动作状态一直持续的,而不是发 生在将来的动作状态。因此,老a 后面的动词只能受表示过去和现在的时间状语修饰, 表示一种已然发生的状态,而不能受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修饰。例如: ( 2 3 ) 以前你老受着压迫,现在你可以自己创天下了。( 老舍四世同堂) 木将来你老受着压迫。 ( 2 4 ) 那一天过得真快活,我现在还老想着那天的事。( 王朔顽主) 宰从今以后我老想着那天的事。 但是,在有祈使性的否定副词修饰的句子中,老a 可以接受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修 饰。例如: ( 2 5 ) 以后你别老缠着我。 1 2 1 1 4 老a 可受否定副词“不“没”的修饰,“不能”、“别”也可以放在“老 a ”的前面构成否定句。 ( 2 6 ) 得赶紧把他们煮了,不能老让它们闲着。( 余华活着) “别”和“不能”修饰“老”比较自由,直接构成祈使句否定句。但是“没”和“不” 修饰“老”的时候,一般只出现在对话中对祈使否定的回答之中。例如: ( 2 7 ) 齐母:快坐下吧! 溜溜地站一天,够受的! 卫默香:( 坐) 没老站着! 只要没有顾客,她就让我坐下。( 老舍女店员) 1 2 1 2 老b 的句法环境特征 l - 2 1 2 1 老b 对谓语语义类型的选择 “老”的“再三”意义表示反复出现多次的动作行为状态或情形。因此,受“老b ” 修饰的谓语语义应具有能反复出现的特征,我们用 + 反复 来表示其语义特征,不具备 + 反复 的语义特征的谓语动词不能进入“老b ”句。 变化动词表示的是某种状态或性质的变化。郭锐认为,这类动词的特点在于其瞬时 性和变化性,它不包含一个渐变的续段过程,其起点和终点相重合。“典型的变化动词 有:“毕业、出来、到、到达、丢、发明、获得、结婚、开始、抛弃、碰见、取得、失 败、死、损失、完成、牺牲、断、忘”。因此“老”在修饰此类有 一持续 + 反复 语 义的动词时,表示变化的经常性和反复性。例如: ( 2 8 ) 发绳老丢,我们团很多人都用鞋带。( 王朔浮出海面) ( 2 9 ) 为什么在白天老忘了找这片白菜地呢? ( 王朔看上去很美) ( 3 0 ) 出来进去,上来下去老碰面,老张感到有写别扭。 ( 当代) 6 变化动词中,还有一部分语义特征为 一反复 ,就不能用“老b ”修饰表示再三、 惯常发生。例如:“死、牺牲”对个体而言都具有不可反复的特性。“结婚、毕业”等也 很少会重复发生。因此,这样 一反复 语义特征的词都不可用“老”来修饰。 动作动词介于状态动词和变化动词之间,有续段也有起点和终点“”,兼有 + 持续 和 + 反复 的语义特征。因此“老b ”修饰的动作动词,表示动作的多次反复。典型的 动作动词有“搬、撤、吃、看、锯、砍、添、笑、烧、买、卖、写、洗、摘、修”等。 ( 3 1 ) 因为要显著脚小,她老买比脚小看号的皮鞋。( 老舍( - - 马) ( 3 2 ) 你早憋着害我,因为我老吃你罐头,你怀恨在新。( 王朔许爷) ( 3 3 ) 你不要老看英语。 ( 彭门女将项小米) ( 3 4 ) 唯其自己在种种的限制中勉强扎挣,所以才老为别人修路造桥。( 文博士老 舍) 1 2 1 2 2 老b 不能与“了”。、“着一“过。”以及“在”、“正在”等过程性标记 共现。不能说: 宰他最近老给我写着信。 他老去过沈阳。 车他老正在抄别人的答案。 “老”修饰动作动词,表示某动作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断地重复发生,是一种非过 程时状的惯常行为,而不是某个具体时间发生的具体动作,因此不能与过程性标记共现。 1 2 1 2 2 老b 修饰的动词性成分对时间状语的选择限制 老b 表示在过去或者现在某一段时间的经常性动作,因此可以受表示过去、现在的 时间段的状语修饰,不能受表示未来的状语修饰,也不能接受表示时间点的时间成分的 修饰。例如: ( 3 5 ) 最近老停电,一停电我就趁机歇斯底里嗷嗷怪叫。( 王朔浮出海面) 宰此对老停电,一停电我就趁机歇斯底里嗷嗷怪叫。 1 2 1 2 3 老b 修饰变化动词的否定形式时,表示的意义与修饰肯定形式时不同。 例如: ( 3 6 ) 可是,若霞老不看他。( 四世同堂) “老b ”修饰变化动词的肯定形式表示惯常和反复,但修饰其否定形式时,“老”不 再表示动作的多次性,而只能表示动作长时间的没有发生,也就是表示状态的持续,语 义与“老a ”相同。 1 2 2 时间副词。老”的来源 “老“的本义是“年岁大”,对这个义素进行剖析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 + 时间久 的语义特征,如“老朋友”、“老主顾”。由形容事物的时间久通过隐喻机制演变为表示 动作行为或状态持续的时间长,从而虚化为副词“老a ”。 “老a ”大约出现在近代晚期,较早的例子见于明代,至清代已经开始进入发展的 兴盛期。例如: ( 3 7 ) 妇人又扎缚他道:“我们明日老等你,千定要来。”( 明三刻拍案惊奇) 7 ( 3 8 ) 在船老等,切不可到别处耽迟,我去了立刻就来。 ( 清九尾龟) ( 3 9 ) 老等了半天,不见回来,问着他们,敢情为了预备老佛爷万寿的事情。( 清孽 海花) ( 4 0 ) 老走道儿知道规矩的,高兴起来,也同苏卅i 、无锡的花船一样,摆酒叫局。( 清1 拿 海花) ( 4 1 ) 雪琴京卿,晚生曾经听见你的一件奇事,存诸胸中已久,老想请问,总没机会, 今天却要斗胆请问一声了。( 民国大清三杰) “老b ”则是到现代才产生,它是由“老a ”发展而来的,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经 常反复发生。“老b ”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在一定时间域内一直持续,它有可能出现例 外,但是“时间久”的义素仍然存在。 1 3 程度副词“老”的语法化历程 现代汉语,百词认为“老+ 形+ 的”表示程度高。形容词限于单音节的表示积 极意义的。”如:“老长的胡子l 太阳都老高的了。” 随着语言的发展,我们从文学作品、新闻传媒一级普通话方言口语中可以发现,程 度副词“老”的意义和用法已经超过了现代汉语八百词给出的诠释。下面,我们将 对程度副词“老”的语法特征予以全面考察。 1 3 1 从现代汉语共时平面看“老”的程度意义 1 3 1 1 “老”能与单音节和多音节的形容词连用 “老”在与单音节形容词组合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它要求修饰的中心语有“离、 大、深、远、浓、厚”等积极意义,一般是往大里说。如:“老大、老长、老远”等。 它一般不能修饰表示“短小轻薄”等意义的形容词。例如: ( 4 2 ) 我的脸色好难看,惨白,腮也凹进去,左右两个明显的坑,胡子老长,不像人 样了。( 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 ( 4 3 ) 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 中华上下五 千年) 马真认为程度副词“老”修饰形容词常带有说话人不喜爱的感情色彩。【1 2 】例如: ( 4 4 ) 这靴子老沉的,我不要。( 马真1 9 9 1 ) ( 4 5 ) 被子老厚的,热死了。( 同上) 值得注意的是,“老”除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示程度深外,还在东北方言中作 为程度副词,其词汇意义相当于普通话的“很”、“非常”等,但是在程度上要更深一些。 从语用角度来看,程度副词“老”在辽宁方言中可倾向于表示“喜爱、赞叹”的感情色 彩。在用法上,“老”不但可以修饰单音节和多音节的形容词,而且还可以修饰一些心 理动词,并在所修饰的词语后加“了”,例如: 老好了老胖了老甜了 老大了老高兴了 老喜欢了 1 3 1 2 程度副词“老”与“很”的区别 8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老”的解释是“很;极”。两者有很多共同之处,都表 示程度高。有的时候两者可以通用,但进一步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并不完全相同,在 语义、感情色彩尤其是用法上都有所区别。“” 1 3 1 2 1 “老”只能作状语,不作补语。作状语主要修饰形容词、一些心理活动 动词。而“很”可以放在“得”之后作补语来表示程度高。例如可以说“好得很、糟 得很、热闹得很”,但是却不能够说“好得老”。 1 3 1 2 2 “很”在修饰形容词时,与形容词作为一个整体,可以重叠使用。后面 可以以名词为修饰对象,作定语;也可以以动词为修饰对象,作状语和补语,都表示 程度高。“老”在修饰形容词时,虽然也可以重叠使用,但是其后一般只作定语和补语, 而不作状语。例如: ( 4 5 ) 很可爱可爱的小孩子。 ( 4 6 ) 我看得很仔细很仔细,然后耷拉着头,有些怄气。 ( 4 7 ) 很认真很认真的整理着两个邮箱收件箱里所有的邮件。 ( 4 8 ) 太阳很听话,升得老高老高的。( 冯苓植雪驹) 1 3 2 程度副词“老”的来源 “老”作程度副词是由时间副词“老”继续虚化而来的。“老”用作程度副词始于 宋元,这种说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公认。例如: ( 4 9 ) 但仙子虽同织女,小生非比牵牛,怎么也要一年一会? 做这般老远的期约也。 ( 全元杂剧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 5 0 ) 长马,则是口头道个老大底马。( 北宋朱子语录) 例中副词“老”修饰形容词“大”和“远”组成词组修饰句中的名词性成分,意思 跟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很”已经很相近了,但带有说话人的感情色彩。 在宋元“老”的这种用法还不多见,“老”作为程度副词到了明清有了极大的发展。 例如: ( 5 1 ) 哥没等起更,老早的去了,这有哥甚么不是! ( 明醒世姻缘传) ( 5 2 ) 奴才方才正在大门板凳上坐着,见这位老爷骑着匹马,老远的就飞跑了来。( 儿 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 ( 5 3 ) 众人正在纳闷,忽见对面来了一只大猛虎,是黑黄的毛皮,头大项短,两个大 耳,类如蒲扇相似,后头尾巴直摇,爪登起石头老高,尾巴一摆,风随着起。( 彭公 案第一百四十七回) ( 5 4 ) 便将双手只到旗根底下,把头颈子挣的老长的,也拔不起来。( 封神演义 第三十八回) 可以看到这时“老”+ 形容词的短语不但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还可以修饰谓词性 成分作状语和补语。 9 1 4 词缀“老”的语法化历程 1 4 1 词缀“老”的分类及来源 “老”缀由形容词虚化而来,由于语言本身的不平衡性,各类中的“老”缀在虚化 程度上有很大差别。有些已经完全虚化,有的虽然已经虚化,但仍带有些许的实义。 在现代汉语的共时平面上,按结构形式词缀“老”可进行如下分类: 1 4 i 1 “老”+ 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 这里的“老”还保留着程度深的语义,虚化程度还比较低。“老”后的形容词或多 或少都带有贬义,且大都表示人不好的习性。“老”附加在这样的形容词前构成名词, 用来描述人物特征,称呼人物。这类词常常带有嘲笑讽刺的意味,如:老土、老粗、老 蔫儿、老帽儿。 这种语言现象最早出现在南北朝。例如,当时南朝人把北朝人叫作“老伧”。南朝 宋武帝把吝惜的刘秀称为“老悭”。到宋代这种用法得以固定下来,“老”后的形容词也 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如: ( 5 5 ) 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寒冻断肠。( 宋杨万里四月八日尝新荔子) ( 5 6 ) 吴二浪子直拿许亮当做个老土,谁知后来渐渐的被他捞回去了。( 晚清刘鄂老 残游记) ( 5 7 ) 你别看穿的不好,打扮的像老赶,这叫乡下把式。( 民国雍正剑侠图) ( 5 8 ) 我这会儿真想知道陆大可一个老抠,到底会借给乔致庸多少银子! ( 乔家大 院) ( 5 9 ) 虽然因不爱说话而得了“老蔫儿”的绰号,他可是个大高个子,浑身是胆。( 老 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句( 5 5 ) “老饕”指贪吃的人;句( 5 7 ) “老赶”是对外地人的蔑称。句( 5 8 ) “老抠” 指吝啬的人。句( 5 9 ) “老蔫儿”是北方方言,指不爽朗、不爱讲话、不善交际的人。 1 4 1 2 “老”+ 名词 “老”附加在名词之前的情况较为复杂。根据“老”后的名词种类的不同,“老” 字的虚化程度也有所不同,并且带有不同的附加意义,表现出多种感情色彩。 1 4 1 2 1 “老”+ 亲属称谓。 这类词汇中的“老”带有少许的词汇意义,也有一定的语义色彩,虚化程度比较低。 如“老公、老婆、老弟、老妹、老姊、老兄、老乡、老舅。”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老” 的修饰作用已经大大减退,反而被赋予了“亲近、亲呢、轻松”的感情色彩。 “老”置于亲属称谓之前作为词头,在六朝时已经开始。例如: ( 6 0 ) “大丈夫岂当以老姊求名? ”( 晋书郭奕传) “老姊”即指姐姐,“老”在这里还没有完全虚化,仍保留着一些“年长”的词汇 意义。唐宋以后“老”+ 亲属名词这种用法开始迅速发展,例如: ( 6 1 ) 应见茅盈哀老弟,为持金篆救生人。( 唐鲍容杨真人篆中像) ( 6 2 ) 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 唐自居易题旧写真图) 1 0 ( 6 u ) 老哥,你路上精细些。( 明汤显祖牡丹亭) “老婆”、“老公”的“老”在最初也不是前缀。“老婆”原本指年老的妇人。例如: ( 6 4 ) “苦哉浮杯,被老婆摧折。( 传灯录) 同样,“老公”一词在最初指“年老的男子”。如: ( 6 5 ) “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这里的“老”有年老、年长的词汇意义,还是实词。 “老公、老婆”作为“丈夫、妻子”讲,即“老”虚化为前缀最早应该开始于宋代, 元明时期得以发展并固定下来,到近现代汉语完全虚化为前缀,只表示夫妻的意思,并 广泛应用。 ( 6 6 ) 时运来时,买田庄,娶老婆。( 宋吴自牧梦梁录夜市) ( 6 7 ) 我老公不在家,我和你永做夫妻,可不受用? (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 应该看至0 ,在“老”+ 亲属称谓这个用法中,“老”由表示实在意义的“年长、年 老”向意义空灵的词缀的虚化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连续的过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两种用 法并存。因此,对古代文献我们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老”的意义和用法。 1 4 1 2 2 “老”+ 姓氏和名号 这里的“老”还保留着一定的词汇意义,是对年长者的习惯称呼,往往带有“亲热、 敬重”的语义色彩。又因为“老”的反义语素“小”也可以放在单音节姓氏前,所以这 里“老”的虚化并不彻底。 “老”作为前缀出现在姓氏前,最早出现于六朝时期。 ( 6 8 ) 此是老石机杼,聊以奉赠。( 北齐书儒林传石曜) ( 6 9 ) 每被老元偷格律。( 唐自居易戏赠元李二十) ( 7 0 ) 锵金七言凌老杜,入木八法蟠高杆。( 唐沈传师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 道林岳麓题示) “老石”是自称,表示谦逊。“老元”指其好友元稹,表示熟稔、亲热。“老杜” 指杜甫,表示尊敬。可见,“老”用于姓氏前做前缀的用法在唐朝已经开始得到广泛的 运用了,到宋朝竟成为一种风气了。( 清赵翼陔余丛考) 。 ( 7 1 ) 老可能为竹马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宋苏轼题过所画枯木竹石) ( 7 2 ) 快菘老坡秋望赋,大干风月一毫端。( 宋- 范成大寄题永新张教授无尽藏) ( 7 3 ) 老孙自d , j k 做好汉,不晓得拜人。( 西游记) “老”的这种用法一直保留到现代汉语中,例如:老王、老张、老李。而且这里 的“老”呈现出向更加虚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不光是称呼年龄长于己者,许多同代熟 人之间也互相称“老”。感情色彩由表示“敬重”向表示“亲密、友好”过度。 1 4 1 2 3 “老”+ 表示人的职业、出身的名词 在现代汉语中,这类词中的“老”已经完全虚化为词前缀,没有词汇意义,语义色 彩由原来的表示“敬重”,扩大到表示“戏谑、诙谐”。如“老记”指记者,“老编”指 编辑,“老美”是美国人。 “老”加于职业名词前的用法最早见于论语。 i l ( 7 4 ) 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 论语子路) ( 7 5 ) 中园陷箫艾,老圃永为耻。( 唐杜甫种莴苣) ( 7 6 ) 齐襄王时,而苟卿最为老师。( 史记孟子苟卿列传) “老圃”是指有经验的菜农。“老师”指年老资深学者。这里的“老”都还保留着 “年纪大、时间久”的词汇意义,仍然是实词。王力认为,“老”在职位名词前的虚化 最早是从“老师”一词开始的,即宋朝以后才把“老师”泛称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例如: ( 7 7 )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金元好问示侄孙 伯安) ( 7 8 ) 那李御史见了高愚溪,口口称为老师,满面堆下笑来,与他拱揖进来。( 明凌 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 ( 7 9 ) 是苗老师哩,就门生一救。(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十三卷) 由此推广开来,“老”作为词前缀放在职位身份名词之前,表示从事某种行业或具 有某种职位的人,它的构词能力大大加强了。尤其是在当今,“老”+ 职业的简称成为 一种时髦、诙谐的用法。如: ( 8 0 ) 深圳新闻界的“老记”们,凭着职业的敏感,迅速传递这一信息。 ( 8 1 ) 当时国门初开,一批美国大报女老编女老记来逛北京。 “老”已经无关年龄大小、从事时间长短了,只要是记者都可以叫做“老记”,编 辑都可以成为“老编”,为人师者都称为“老师”。“记”、“编”都是职业的简称,“师” 也是可以单独成词的语素。总之,“老”的意义空灵,虚化程度比较高,而新兴说法的 出现正可以说明“老”作为前缀日益成熟起来。 1 4 1 3 “老”放在“大”、“么”小”、“末”或基数词- - n 十前,表示兄弟姐妹 的排行。如“老大”、“老么”“老三” 在现代汉语中,这类“老”已经没有任何词汇意义,原有的表示敬重的语义色彩也 消退殆尽,从幼孩到老人都可用“老”来称呼排行。因此可以说“老”在这种用法 中虚化程度最高,而这类词通常也是固定和封闭的。如在现代汉语里不能说“老十一”、 “老十二”。 这种用法是由“老”加亲属称谓发展而来的,“老”缀在这里的意义更加空灵,已 经丧失了表示尊敬和亲热的语义色彩,只表示兄弟姐妹的排行。王力先生认为,排行 前加“老”的用法起源最晚。中古于排行前只用“阿”。但是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由“老” 代替“阿”表示排行,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但他认定“至少在清代以前已经可以这样 做了。”其实,在元曲和杂剧中已经有这样的用法了: ( 8 2 ) 老三,你卖弄的好了,打酒请你。( 全元杂剧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 ( 8 3 ) 黑老五,又称梨园黑老五。生平、里籍均不详。( 全元散曲黑老五) 明代用例逐渐增多,到清朝变得相当普遍,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 ( 8 4 ) 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 清红楼梦) ( 8 5 ) 老二,你到底不中用,没有大哥有算计。( 清七侠五义) 1 2 i 4 i 4 “老”+ 动物名词 在现代汉语中,动物名词前加“老”指一种动物的通称。“老”后的动物名称都是 可以单独成词的语素。“老”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词汇意义和语义色彩,它已经彻底虚 化为一个词缀。这类词是固定的、封闭的,如老虎、老鹰、老鼠、老鸹( 方言) 。在语 言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汉语中一些“老”缀逐渐消失或被其他词缀所取代,如“老兔”, 在现代汉语中被“子”缀取代说成“兔子”。 “老鼠”一词最早见于方言:“蝙蝠,自关而东谓之服翼,或谓之飞鼠,或谓之 老鼠,或谓之仙鼠。”王力等认为这里的“老”是有实在意义的,并不能把其看做是前 缀。朱茂汉“”先生认为最早“老”做为前缀的最早用例是尔雅释鸟中:“萑,老 鹪。”但是他认为这仅是一个孤例,“老”作为词前缀在六朝以后才大量出现。例如: ( 8 6 ) 若解捉老鼠,不在五白猫。( 全唐诗卷八百零七唐拾得) ( 8 7 ) 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 ( 旧唐书卷五一) ( 8 8 ) 老虎恒持麇鹿等肉还以哺妻,或时含水吐其口中。( 广异记虎妇唐戴孚) ( 8 9 )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唐李白梦天) ( 9 0 ) 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 唐顾况乌夜啼) ( 9 1 ) 行者见事不谐,料难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恒丰银行重庆分行社会招聘(5.22截止)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海南三亚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一次(考核)招聘员额制工作人员(第12号)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浙能武威能源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奶茶店的服务合同7篇
- 2025广东佛冈县水头镇选拔储备村(社区)“两委”后备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宿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湖南省气象部门事业单位第三轮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汉中市南郑区审计局公益性岗位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广西百色市平果市国有平果林场拟聘用编外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华为供应商质量认可标准实施细则
- 少先队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天气现象科学课件
- 航海船舶航线选择指南
- 2025年中小学校长岗位竞聘面试题库及答案
- 沪粤版2024九年级物理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
- 202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 客户价值共创机制-洞察及研究
- 医院保密教育培训课件
- 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 (教师版)
- 垃圾管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