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汉字形义关系看《汉语大字典》的不足.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汉字形义关系看《汉语大字典》的不足.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汉字形义关系看《汉语大字典》的不足.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汉字形义关系看《汉语大字典》的不足.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汉字形义关系看《汉语大字典》的不足.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汉字形义关系看《汉语大字典》的不足.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汉字形义关系看汉语大字典的不足 孙姗姗 摘要:汉语大字典( 以下简称大字典) 是2 0 世纪8 0 年代集我国当代 众多学者心血的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它的出现标志着汉语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汉 语辞书的编纂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由于其编纂时间长、涉及面广、编写 人员众多等原因,大字典在继承前人成果、锐意创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 足。 近些年来,已有不少学者纷纷撰文对大字典中的缺点进行了指正。然而, 这些文章多限于说明大字典的具体问题,而未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发现、分 析。基于前人研究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汉字形义关系的角度出发,即以 汉字“形义相一”原则为标准,对大字典的内容进行全面地审视、分析及考 证,希望能够对其日后的修订工作及其它辞书的编订有所裨益。 汉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表意的特性,即汉字的形和义是统一的。无论是早期 的汉字还是后世晚出的新字,人们都希望这些记录汉语符号的汉字具有明晰、直 观的特点,能够使人见形而知义。历代的文字学家如许慎、段玉裁、杨树达等人 也多是根据汉字“形义相一”的特点来考证字义的,并因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 字典是一本以解释汉字字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辞书,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 汉字的这特点来考察其中的不足。以“形义相一”为标准,不仅可以探讨大 字典在本义处理上的缺憾,同时还能考察其在引申义和通假义处理方面的问题。 接下来,文章从汉字形义关系的角度,对大字典( 八卷本) 进行全面的考 察,我们把从形义关系角度发现的不足分为释义和义项两大类。在释义上,大字 典在对一些字本义的确立上出现了失误;并且,还把相当一部分通假义误作引 申义处理。在义项上,由于其没能以“形义相一”的标准正确地处理古注,导致 一些虚假义项的产生;而且,由于不明通假致使本属同一义项的意义被分作两个 或三个处理。 总之,本文从汉字的特点出发,以“形义相一”为标准分析大字典的不 足,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这就为其将来的修订工作提供 了一个重要的标准形义相一。以此为基准,能大大减少由于编订人员众多而 造成的内容不统一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大字典的质量,保证其修订工作的 顺利进行。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形义相一不足 u f i n do u ts h o r t a g e so fg r a n d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r y f 如mt h em l a 6 0 nb e t w nf o 瑚a n dm e a n i n g s u ns h 柚s h 卸 a b s t r c t = g 捌1 dc h i n e d i c t i o n a r ) ,( c a l l e d “b i gd i c t i o n a r y ”f 研s h o n ) i sal a r g e l a n g u a g ef c f c r c n c eh d o kt h a tg a t h e r sn u m e r o u ss c h o l a r ,ss t r 蛐u o u se 跚s i n8 0 sf b r2 0 c c n t u r i e s ,w l l i c hs y m b o l i z e st h er e s e a r c ha b o u tc h i n e s el a n g i l a g e 柚dt h ec o m p i l a t 衄o f c h i n c s el 卸g i l a g ed i c t i o n a r ya c f o s su pan e ws t e p h o w e v e f b e c a u 0 fl o n gw r i t i n g 恤n e ,i n v o i v i n g 勰p c c b w i d e l y ,n u m e r o u sc o m p i l e 娼觚ds o ,g r a n dc h i n e s e d i d i a r yi sa l s oh a r dt oa v o i ds o m es h o r t a g e s ,e v e nt h o u g l li ti n h e r i t e dp r c d e c e s s o r s 伍u t s 卸dh o p c df o r b 咖舀n gf o n hn e wi d e a s hr e c e n ty e a 璐,s 咖e 虻h o l a r sh a v ea l r e a d yw r i t t e na n i c l 嚣t oc o r r e c tg r 卸d c h i n e d i d i o n a 哆h o w c v e r ,t h e a n i d e sa r c l i m i t c db ye l u c i d a t i o nc o n c r e t e p r o b l e m so fg 瑚d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够1 r h e yh a v en o ts t a n d e d 彻t h ec e r t a i nh e i g h tt o d i s c o v e r 卸d 卸a i y z et h e s es h o n a g e s a c r d i n gt ot h i sp r o b l e mw h i c hp c o p l er c s c a r c h i nt h ep a s t ,t h i sa r t i d ew 叫l dc a n yo ne x a m i n i n g 柚d 觚a l y z j n gt h ec o n t e n to fg 删1 d c h i n e s ed i c t i 伽a r ) rf 埘nt h e 卸掣eo ft h er c j a t i o nb e t w e e nf o 珊a n dm e a n i n g ,n a m e l y , t a 硒n g “t h eu n i t yb e t w e e nf o 珊a n dm e a n i n g ,p r i n c i p l ea ss t a n d a r d w eh 叩et h ea c t i c l e w o u l dh a v eb e n e mw i t hr e v i s i o no fg r a l l dc h i n e d i c t i o n a r ya n dc o m p i l a t i o n 柚d i 它v i s i o no fo t h e rd i c t i o n a r i e si nt h ef h t u i n eb i g g e s tc h a r a d e r i s t i co fc h i n e s cc h a r a d e r sl i e si nt h a tc h i n e s ec h a r a d e r s u j de x p r c s sm e a n j n g ,t h a ti st os a y :t h ef b n n 柚dm e 卸i n g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a r c u n i t e d n om a t t e fe a r l i e ro rl a t e rc h i n e s ec h a m c t e r s ,p e o p l ea l lh o p ct h e ya f ec l e a ri i l m e 卸i n g a n do b s e r v a b l ed i r e c t l y ,w h i c hm a k ep e o p l ek n o wt h em e a i l i n gi fp e o p l es e ea c h a r a c t e lp h i l o i o 舀s t si nt h ep a s t ,s u c ha sx us b e n ,d u 柚y u c a i ,y a n gs h u - d aa l 佗卵a r c h e dm e a n i n g so fc h i n e s cc h a r a d e r sa c c o f d i n gt ot h ec h a 髓c t e r i s t i co f “t h eu n i t y b e t w e e nf b n i l 锄dm e a n i n g ”m o s t l y 卸dt h e r e f o r ed j d h u g ec o n t 抽u t i o n g r a n dc l l i n e s c d i c t i o n a r yi sal a 增ed i c t i o n a r yw h i c ht a k e se x p l a i n i n g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陪m e 卸i n g s 髂 m a i nm i 蟠i o n ,w ec o u i d c o m p i e t e l yi n v e s t i g a t es h o n a g e s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i s c h a 伯d e r i s t i c t a k i n g “t h eu n i t yb e t w e e nf o 咖a n dm e a n i n g ”a ss t a n d a r d ,n o to n l yc 柚 i n v e s t i g a t es h o n a g c so fg r a n dc h i 玎e s ed i d i o n a r yi no r i 舀n a l 脚e a n j n g ,b u ta l s oc 卸 i n v e s t i g a t ep r o b l e m sa b o u td e r i v e dm e a n i n ga n dh a n d i i n gl o a nc h a 阳c t e f u 1 n ea r t i c l et a k i n g “t h cu n i t yb c 锕e 锄f o 珊a i l dm e a n i n g ,鹤s t a n d a r dh a sc a e d o na no v e r a ui n v e s t i g a t i 伽t og r a n d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f ) ra n df o u n ds o m es h o r t a g e s w e d i v i d e dt l l e s es h o r t a g c si n t o 伽om a j o rt y p c s :i nd e f j n i t i 咖,s o m eo r i 西n a lm e a n i n g si n g r a n d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r ya r cw m n g ;t h eo t h e rs h o f t a g ei sc o m p j l e r so fg m d ( 强i n e s e d i d i o n a r ym i s t a k e dl o a nm e a n i n gt od 喇v e dm e a n i n 昏i ne n t r y ,t h e r ea r cs o m ef a l s e e n t r i e si ng r a n d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r yb e c a u s ee d i t o r sd i d n tu s em es t a n d 盯dl h a t “t h e u n “yb e t w e e nf o 珊a n dm e a n i n 岔t oh a n d l ea n n o t a t i o n si na n c i e n tb o o k s t h eo t h c ri s t h a to n ee n t r yi so f t c nd i v i d e dt 0t w oo rt l l f e ee n t r i e s h law o r d ,t h i sa r t i c l eh a sa n a l y z e ds h o n a g e so fg m n da l i n e s ed i d i o n a r yt a k i l l g “t h eu n i t yb e t w e e nf 0 册a n dm e a n i n 勰s t 锄d a r d n o to n l yi th 嬲t h et h c o r i e sb a s i s , b u ta l s oi sv i a b l e t h ef l l l f ! i l l m e n t n ea n j d ep m v i d e s 卸i m p o f t a n ts t a n d a r df o r e m e n d a t i o no fg m n dc h i n e s cd i c t i o n a r y 1 a k i n gt h i sa sb a s i s ,w ec a na v o i dm a n y p r o b l e m sa b o u tc o n t e n t sd i s u n i t y ,i m p r o 、7 et h eq u a l i t yo fg r a n d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r ya n d p r o m i s ef e v i s i n gw o r kp r o 掣e s s e ss m o o t h ly k e yw o r d s : g r a n d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r y t h eu n i t yb e t w e e nc h a r a c t e ra n d m e a n i n g s h o n a g c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陕西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 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陕西师范大 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本论文或使用本论文成果时署名单位仍为陕西师 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它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 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作者签名:日期 前言 汉语大字典是2 0 世纪8 0 年代出版的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其内容十分 丰富,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国汉语研究的现状,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辞书的客观性 与规范性,优化了辞书质量,并为今人进一步研究汉字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材料。大 字典的出现标志着汉语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汉语辞书的编纂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 阶。 然而,由于该书的编写历时较长、涉及面广、编写人员众多等原因,大字典 在存在诸多优点的同时,也难免会有一些不足。自大字典出版之后,陆续有 学者撰稿对大字典予以指瑕。这方面的文章很多,现举其要者说明如下: 张孝纯在 指瑕、刘祥松的( 汉语大字典) 指瑕、鲁六的( 汉语大字典) 释义商榷和王彦坤的( 汉语大字典) 指瑕等。 对于大字典来说,这些批评和建议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大字典工作委 员会主任许力以先生早在大字典未出齐时就说:“字典出版以后,还有修订的 工作,修订工作的准备现在就要开始。要注意听取意见,收集材料。” 不过,通过搜集,我发现:写大字典不足、对其进行“指瑕”的文章虽 然数量很多,但内容却大同小异。学者们无一例外地把文章的重点放在了指明大 字典有哪些具体的不足上。这样做虽然能使人们了解到大字典中的不足, 但似乎还缺乏更高层面上的指导意义。 大字典的工程十分浩大,修订工作会有众多人员的参与。对同一个问题, 如果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那么,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一样。有的人认为这样 解释好,有的人可能认为那样处理也是有道理的。这样一来,到底用谁的观点就 会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修订之前,确立出适合大字典修订的原 则,从一个更高的层面重新审视大字典的内容,相信这样定会对大字典 的修订工作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那么,这个修订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大字典前言中的第一句话就说“汉 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既然 大字典是以解释汉字为主要任务的,那么,我们就应当从汉字的特点出发, 对汉语大字典做一番考察。 为了节约篇幅,笔者对文中一些经常出现的书名作了适当的简化。现说明如 下:汉语大词典简称大词典,汉字形义分析字典简称形义,王力古 汉语字典简称王力,古汉语通假字字典简称古汉语,上古汉语通假 字字典简称上古,古汉语多用通假字典简称多用,说文解字简称 说文,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说文通训定声简称定声,大广益 会玉篇简称玉篇,钜宋广韵简称广韵。 辞书研究,1 9 8 7 年第l 期,6 r 贞。 2 第一章形义关系 汉字与世界上其它文字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表意的特性,即汉字的 形与义是统一的。汉字为什么会具有这一特性呢? 这是因为“最早的汉字是根据 字义来绘形的,所以相当一部分的字形与字义有关联。”。杨树达在积微居小学 述林中说:“夫文字之成,形与义未有不密合无间者。”。我的导师郭芹纳先生在 他训诂学一书中也说到:“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形、音、义三者的统一 体。早期的汉字在形义关系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我们可以称之为形义相 一。不仅早期的汉字往往是形义密合的,就是后世晚出的新字,也常常如此。” ( 3 0 页) 例如: “囚”的本义是“拘禁”,其字形从一个“人”在“口”中。“口”就是“围” 字,人被禁锢在“口”里面,正是“拘禁”之义。 “册”的本义是“书简、简册”。上古的书籍是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并 用皮绳编穿起来的。“册”的甲骨文作料,字形的竖画表示写字的竹片或木片,横 画表示皮绳,正是“书简”之形。 “休”的本义是“休息”,其字从人从木,正像一个人靠在树边休息的样子。 “尜”是一个后世晚出的新字。它指的是一种枣核状的木质儿童玩具。“尜” 字正是根据该玩具的中问粗大两头尖小的特点创造出来的,十分符合汉字形义相 统一的要求。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无论是早期的汉字还是后世晚出的新字,人们都希望这 些记录汉语符号的汉字具有明晰、直观的特点,即具有表意为其功能的独特之处, 使人们能够见形而知义。既然早期的汉字多是据义而绘形的,我们自然可以根据 汉字的形体结构求得该字形体所表示的意义。“因形求义”就是训诂学家利用汉字 的这一特点而创立的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方法。于省吾先生说:“留存至今的某 些古文字的音与义或一时不可确知,然其字形则为确切不移的客观存在,因而字 形是我们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的唯一基础。”。 历代的文字学家也把汉字形义相一的特点看作研究古文字和古代文献词义的 一个重要原则,看作由字及词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最早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全面系统地贯彻这一原则来说义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这部书的价值之 所以经年不衰,原因即在于许慎抓住了汉字的根本问题,将形义相一的原则贯穿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北京i f j 版社,1 9 8 0 年,9 8 页。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笋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年。8 6 贞。 参见郭芹纳训诂学北京:商等教育h 版社,2 0 0 5 年,3 l 页。 于省哥,( 甲骨文字释林) 序人通书局中华民周七卜七年,3 页。 3 全书。在说解字义上,他处处依据字形,就字形以说义。例如: “闯”字从马从门,所以许慎在说文中把“闯”的意义解释为:“马出门 貌。从马在门中。” “吠”字从口从犬,所以说文“吠”下日:“犬鸣也。” “闪”,说文释作:“窥头门中也。从人在门中。” 黄侃先生在论及“说文之训诂必与形相贴切”时说:“说文之作,至为谨 慎。叙称:博考通人,至于小大。是其所说皆有来历。凡说解中从字必 与其形相应,字不虚设。”。 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也认为“字因义生”,“义如其字”。段注“坤”字下说: “故文字之始作也,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 6 8 2 页下) 他在“墒”字下 又说:“许意雀训高至,墒训坚不可拔,文言字作雀而义从墒,系辞乃义如 其字。”( 6 8 3 页下) 此后的学者也正是根据“形义相一”这一原则来考释字义的。杨树达在积 微居小学述林释对中就说:“夫字之受形,必有其故,不得其故,则义与形不 相比附。”( 5 5 页) 在释尹中他又说“盖形当矣而义不与之合,则说义有失也; 义是矣而形不与之合,则说形有误也。”( 8 6 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历代的文字学家都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 来考求本义的,并因此而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这说明汉字形义之间帽统一的关系 不是人为的设定和牵合,而是汉字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特点。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从形义关系的角度考辨大字典中的不足。 首先,从形义关系出发,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大字典在本义确定上的缺憾。 我们要考察大字典在本义的确立上是否有误,首要工作就是分析汉字的 形体结构。 关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所谓的“六书”之说。这是前人根据汉字的特点总 结出的分析汉字的六种方法。事实上,“六书”中“假借”、“转注”均是用字之法, 而能够反映出字形结构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其中j “象 形”是用形象的轮廓或符号来描绘事物形体。如: “行”,甲骨文写作彳 ,像四通八达的道路,尔雅释宫:“行,道也。”。所 以我们可断定“行”的本义就是“道路”。 “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如: “本”,小篆字形作系,在“木”的底部用一个指事的符号表示“树根”,说 燕侃述、黄坤编,史字声韵训诂笔记,i :海:卜海古籍i l ;版社,1 9 8 3 年,1 9 2 、1 9 3 甄。 李学勋,f 二绎沣疏尔雅洼疏,北京:北京人学出版杜,1 9 9 9 年,1 3 2 贝。史中所0 i 尔雅均i b 自 l = 绐汁疏。 4 文木部:“木下日本。”高诱注吕氏春秋日:“本,根也。”“树根”正是“本” 的本义。 “会意”是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如: “蓼”字的甲骨文作鬯,金文作迥,均像一个人伸出两手在种植苗木,孟子喟豢 文公上:“后及教民稼穑,树萋五谷。”“婪”的本义当是“种植”。 形声字由声符和义符两部分构成。声符表示读音,义符表示意义范畴。如: “冲”,古文作“街”,从行童声,所以“冲”的本义必然与道路有关,说文行 部:“衡,通道也。”本义当是“交叉路口”。 由此可见,象形、指事、会意三书,见其形则知其义,形声一书,见义符则 知其意义范畴。 大字典与其他的文献书籍不同,它几乎收罗了汉字的所有意义。在这样 的情况下,利用形声字的形旁,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到该字的意义范畴,而且还 可以帮助我们在众多的意义中确立其本义。如:大字典“诛”字下有“指责”、 “讨伐”、“杀戮”等义。在这些意义中哪一个才是“诛”的本义呢? 我们通过分 析“诛”的字形,就会发现;“诛”字从言朱声,本义当与“言”有关。毫无疑问, 与言语义有关的“斥责,指责”才是“诛”的本义,应把该义作为第一个义项处 理。由此可知,大字典对“诛”本义的确定是正确的。 其次,从形义关系还可探求大字典在引申义处理上的不足。 从造字的原则看,形义的统一应当是没有例外的。但是,字和词都处在不断 的发展变化之中。在汉语中,汉字的数量是有限的,而要表达的意义却很多,所 以汉字中的词往往是多义词,即一个汉字往往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这样 一来,我们从形义关系的角度探求大字典的不足似乎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 似乎只能探求本义,而对本义以外的那些意义就无能为力了。但是,纵观汉语的 词义系统,我们就会发现:汉语中多义词的意义之间并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也 不是杂乱无章的、无任何联系的,它们之间往往有着源与流的区别。也就是说其 中的一个意义是最初的意义,语言学上称为“本义”。其它的意义是在这个意义的 基础上发展来的,语言学上称之为“引申义”。引申义既然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 就必然和本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义可以通过分析汉字形体确定,那么,引 申义也可以通过分析汉字形体求得。正如陆宗达、王宁先生所说:“本义乃是引申 义的源头,所以,根据字形来推求引申义又是可以做到的。”。 最后,利用形义关系还可帮助我们判断通假,考证大字典中不明通假的 人7 典凡例1 3 :多义# 一般按照本义、引申义,通假义的顺序排列。所以,我们有理由把字头下的 第一个音项下的第一个意义看作奉义。 陆宗达、圭宁,训诂0 训沽学,太原;山两教育出版社,1 9 9 4 年,3 3 页。 5 失误。 通假是由于音同或音近替代而产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字和本字只有声音 上的联系,并无意义上联系。根据通假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凭借对汉字字形结 构的分析判定通假字,并进而考求本字。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字的形体跟它所表 示的意义不相吻合,即不符合汉字“形义相一”的要求,那么,它很可能就是一 个通假字。段玉裁在( 说文解字) 后叙注中指出:“知何者为本义,乃知何者 为假借,则本义乃假借之权衡”,。说的正是这个意思。例如: 腾( 第三册2 1 2 5 页) 抄写。鲁迅致周作人( 一九二一年八月十七目) : “我译v a z o v ,m c a n t h 各一篇已成,现与齐寿山校对,大约本星期中可腾清耳。”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遣使者以律封守,当腾,腾皆为报,敢告主。 按:大字典把“抄写”作“腾”的引申义处理,。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 考察“腾”的字形,发现“腾”从马,朕声。玉篇马部:“腾,上跃也。”( 1 0 8 页上) 本指“跳跃”。“抄写”与“跳跃”义并无引申关系。大字典“腾”字下 的“抄写”义应为通假义,应通“誊”。“誊”,古字作“膳”,字从言,当与“抄 写”义有关。说文言部:“膳,透书也。”( 逢,通作移。) 段注:“今人犹谓腾 写。”( 9 5 页下) 玉篇言部:“膳,传也。”( 4 2 页上) 段玉哉,说文解字注f 五卷下“庶有选者理f l i l 莆之”句注,上海: :海古籍i ;版社,1 9 8 8 年2 月第2 版,7 8 4 负。 “抄与”小存“腾”下第一个义项的位胃,硅然小足奉义。日没存注l 蚶“通某”,说州也未被看作通假义, 闻为人,舆凡例1 4 :“通假义项用通某表爪。”由此口f 推知,人 典把“抄写”著作0 i 申义。 “眷”足“膳”的古。“腾”和“膳”在j :古属定母、蒸部、卜声,声韵埔皆m 得相通假。参见唐作 藩l 古爵 册,江苏人民l i i 版杜,1 9 8 2 年1 2 8 贝。 6 第二章从形义关系考辨大字典的不足 从形义关系的角度分析大字典对字义的说解,我们发现其中的大部分说 解都能够从形义关系出发正确地解说字义。但是,由于未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 原则,大字典对一些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对文字通假现象的说解出现了失误。 这些失误包括释义和义项两方面。 第一节释义上的不足 一、本义确立有误 从形义关系来考察,可以看到大字典对本义的处理存在失误。例如: 傻 优】( 第一册2 3 3 页) 丰饶;充足。俳优,优伶,古代乐舞或杂戏演 员。 按:“丰饶;充足”不当是“馒”的本义。虽然大字典举说文为证: “傻,饶也。”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傻”字的字形结构,就会发现“侵”字属形声 字,从人委声。前面已经说过形声字的形旁表示该字字义的意义范畴,所以“倭” 的本义应与人有关。显然,“丰饶;充足”不是“傻”的本义。 说文中“馒”字还有一义,“傻,一日倡也。”段玉裁认为:“倡者,乐也。 谓作妓者,即所谓俳优也。”( 3 7 5 页下、3 7 6 页上) 从汉字形义相一的原则看,大 字典“傻”下第9 个义项“俳优、优伶”才是本义。龙龛手镜:“馒,音爱。 俳馒桀人也。”( 2 2 页) 朱骏声在定声孚部第六中已经指出“倡”当是其本 义。他说:“馒,饶也。从人,受声。一日倡也。按:倡者本训,饶者限借。左 襄廿八传:。陈氏鲍氏之圉为侵。晋语:公之馒日施。越语:信谗喜傻。 齐语:侵笑在前。注皆训倡俳也。史记滑稽传:傻孟。汉书灌夫 传:所爱倡傻巧匠之属。注:谐戏者也。”( 2 6 5 页上) 因( 第一册7 1 1 页) 依靠;凭借。说文口部:“因,就也。”段玉裁注: 一就下日:就,高也。为高必因丘陵,为大必就基址。故因从口、大,就其 区域而扩充之也。” 按:段玉裁“为高必因丘陵,为大必就基址”的说法,套用了礼记礼器 和孟子离娄的话,原文作“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段氏以“为大 必就基址”言之,以“因”和“就”对文,来说明“因”、“就”互训,并更加明 确、具体地解释了“因”和“就”的“凭借”、“依靠”之义。就释义来说,这个 注是作得很好的。但是,大字典把这个意义当作“因”的本义处理,这是不合 7 适的。因为“凭借”、“依靠”并不是“因”的本义,而是引申义。 说文口部:“因,就也。从口、大。”从许慎的说解看,形义关系很难琢 磨。段玉裁强为之注日:“从口、大,就其区域而扩充之也。”说法也非常牵强。 这种说法未能正确反映“因”的字形,因而也未能说明“因”的本义。其实,“因” 是“茵”的古字,形体像古代的席子。朱骏声在定声“因”下说:“口大俱非 谊。江氏永说:像茵褥之形,中像缝线纹理。按:即茵之古字。江说是也。席 篆古文作届,盖从因、厂,象形。广雅释器:西,席也。正因字之 误文。”( 8 3 3 页下) 林光义也说:“口大无因字义,训因为茵是也。 古作因。弼篆从西,古从因;宿篆从西,古从斟,固亦因 字。并当为茵,与形义方合。”( 文源,1 9 2 0 年,卷一1 9 页) “因”的甲骨文作因,亦像席子,中间是简化了的席纹,是个纯粹的象形字。 回从“因”的古文字形看,形义是完全统一的。席子是人所凭依的,所以引申出“靠”、 “就”义。综上可知,所谓“因”字“从口从大”的字形分析是错误的、不科学 的。大字典对说文不加分析就盲目采用,致使在“因”本义的确定上出现 失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的本义应是“席子”,大字典“因”下的第 一个义项应作:“席子。后作茵。” 很( 第二册8 2 2 页) 违逆,不听从。说文彳部:“很,不听从也。” 行难。说文- 彳部:“行难也。” 按:说文“很”下给出了两个意义:是“不听从也”,一是“行难”。哪 一个才是“很”的本义呢? 我们还得从形义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从“很”的字形 上看:很,从彳艮声。从“彳”与行走有关。大字典的“很”下的义项和 相比,“行难”义似乎更符合汉字的“形义相一”的原则。集韵混韵:“很, 行难也。”( 2 6 3 页) “很”的本义应是“行难”。至于“违逆,不听从”一义,当是 “很”的引申义。史记项羽本纪:“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 皆斩之。”羊的性情有懦弱、善良的一面,也有倔犟的一面,牵不动也拖不走。故 “违逆,不听从”义应是从“行难”的本义中引申出来的。 孚( 第二册1 0 12 页) 孵化。后作“孵”。同“俘”。 按:“孚”,甲骨文作啼,会文作、笋,字形均从爪从子会意,像用手抓住一个 孩子。于省吾先生认为“孚”是“俘”的初文,他说:“孚从子,乃俘的古文。 收养战争中俘虏的男女以为子,这就是孚的造字由来。至于鸟孚卵之孚系用借字, 后世则以孵字为之。”。师宅簋:“殴孚( 俘) 士女羊牛。”过伯簋:“过白( 伯) 从 参见陆宗达、i 宁训诂j 训沽学,太娘:山两教育 i 版社,1 9 9 4 年,2 2 3 页。 十省吾,甲骨史7 一秆林释孕,台北:人通* 局,中毕民国七卜七年,3 0 l 贞。 8 王伐反荆,孚( 俘) 金。”“孚”的本义应是“俘获,俘虏”。形义:“俘,本作 孚,会意字,从爪从子。后来,孚假借当信讲,加入旁分化出俘表示 本义。”说文解字考证也说:“孚即俘之初文。像以爪俘取小儿状。 许慎释其本义为卵孵,不确。”( 1 1 1 页) 由此可见,大字典“孚”的义项 才是其本义,应将其放在“孵化”之前。 幽( 第二册1 0 9 4 页) 隐蔽。说文:“幽,隐也。”段玉裁注:飞皂部日: 隐,蔽也。幽从山,犹隐从皂,取遮蔽之意。”昏暗不明。 按:说文:“幽,隐也。从山中幺幺。”许慎把“幽”的字形解作“从山中幺幺”。 段玉裁亦赞同这种观点,并说“幽从山,犹隐从皂,取遮蔽之意”。其实,“幽” 的甲骨文作鲢,从火从幺幺,并不从山。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古金文幽字皆 从火从幺幺。”( 殷虚书契考释三种,2 0 0 6 年,1 9 9 页) 容庚金文编:“幽,从 火,不从山。”( 转引自大字典1 0 9 4 页) “幺幺”,本是“微小”之义。说文勉部:“勉,微也。”“幽”从勉从火, 火苗微小则昏暗不明。故“幽”的本义应是“昏暗”。小尔雅广诂:“幽,冥 也。”( 转引自大字典1 0 9 4 页) 玉篇始部:“幽,不明也。”( 9 9 页上) 王 力就把“昏暗”作为“幽”的本义处理。而大字典却把“昏暗”义放在第9 个义项中作引申义处理,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 模( 第二册1 2 6 1 页) ( 一) m 6 。法式;规范。( ( 说文木部:“模,法也。” ( 二) m 吐模子。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木部:“模,法也。以木日模,以 金日镕,以土日型,以竹日范,皆法也。” 按:说文木部:“模,法也。”段玉裁认为这里的“模”当是“模子”的 意思,他说:“模,法也。以木日模,以金日铬,以土日型,以竹日范,皆法也。” 大字典却把说文中的这个“法”理解为“法式,规范”,故而把“模”的 本义解释为“法式,规范”。到底哪一种理解更为合理昵? 从“模”的字形看,“模”字从木,其本义必然与木有关,“模予”是木制的 型范,这比“法式,规范”之义更接近“模”的字形。由此看来,“模”的本义应 当为“规范他物的一种器具”,即“模子”。 威( 第二册1 4 0 4 页) 指丈夫的母亲。说文:“威,姑也。从女,从戊。” 成力:权势。 按:“威”,金文作敏、磷,从戌从女或从戈从女。据甲骨文、金文的字形看, “戌”、“戈”均为兵器,“女”即人,合在一起表示荷兵器,有威力。广雅释 大7 典凡例9 :“多音多义字,勇 一) ( 二) ( 三) 分列音项:同一音项下有几个区别意义的反 切,用e l oo 分列。”对多音多义字,本文在引用时均注出拼音,只有一个苕项的小注音。 9 诂二:“威,力也。”( 4 3 页下)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韩非子诡 使:“威者,所以行令也。”本义是“威力,威势”。大字典把“威”的本义释 为“丈夫的母亲”是错误的。应像王力那样,把“威力”作为“威”的本义 放在第一个义项。 邋( 第六册3 8 9 4 页) ( 一) l i6 折断。同“躐”。逾越,践踏。 按:大词典、王力“邋”下均无“折断”之义。说文:“邋,撸也。”大 字典据此把“折断”当作“邋”的本义。但从形义相一的原则来看,“邋”的本 义不应是“折断”。朱骏声在定声谦郁第四中说:“字从是,当别有本义。 疑即躐字,瑜越也。”( 1 4 6 页下) 这里,朱骏声就是根据“邋”字从是的字形 判断出“折断”并非其本义。“邋”应同“躐”,从是、从足的字本义均有“走” 义。王力把“邋”的本义解释为“瑜越,践踏”,符合汉字形义相一原则。 顺( 第七册4 3 5 7 页) 道理。说文:“顺,理也。”顺应,依顺。 按:大字典把“顺”的本义解释为“道理”是错误的。大字典的编者 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原因就在于他们误解了说文。其实,说文“顺”下 的“理”并非“道理”之义,而是“顺应,依顺”。段玉裁就说:“理者,治玉也。 玉得其治之方谓之理。凡物得其治之方皆谓之理。理之而后天理见焉、条理形焉。 非谓空中有理,非谓性即理也。”( 4 1 8 页下) 从段玉裁的话中我们可以肯定说文 中的“理”并不是“道理”的意思。首先,许慎所谓的“理”是动词,而“道理” 是名词。其次,从段氏的这段话来看,“理”应表“顺着事物的纹理”之义,因为 理玉正是顺着玉的纹理把玉从璞中剖出。 从字形上看“顺”字从页、川,从页表示和头部有关,从川的字多有“顺” 义。“驯”,从马从川,本义是“马顺”。徐灏日:“马部:马顺也。引申为凡鸟 兽驯服之称。顺与驯声近义通。人之恭谨、恐顺日顺,故从页。页者,稽首字也, 恭顺之意也。”从徐灏的这番话晕,我们可以看出“顺”的本义当是“顺应,依顺”。 释名释占语:“顺,循也,循其理也。”王力“顺”下的第一个义项也是 “顺应,依顺”。 颞 显】( 第七册4 3 9 5 页) ( 一) x i n 头明饰。说文:“颞,头明饰也。” 光明:明显。 按: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大字典这种直接引用古注来释义的方法是不妥 当的。这里的“头明饰”就很不容易理解。段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 4 2 2 页上) 定声乾部第十四:“颞,首饰之光明也。会弁充耳之属。”( 7 1 8 页 下) 看了这些爿。明白大字典所给出的“颞”的本义原来是“戴在头上的明亮 刘熙、江声疏补,释名疏让,坌季训堂,乾隆5 5 年,第州5 贝。 l o 饰物。”但这是不是“颞”的本义呢? 从字形上分析:“颞”的金文作勰、l 蝌,会 意字,从日从丝从页,在日下视丝表“明亮”之义,与“头明饰”之义无涉。林 义光文源:“颞,训头明饰无所考。说文:燕,众微杪也。从日中视丝。古 文以为颞字。日中视丝,正颞明之象。颞明也,像人面在日下视丝之形。丝本难 视,持向日下视之乃明也。”( 卷六1 9 、2 0 页) 故“颗”的本义应是“明亮”。大 词典“颞”字的第一个意义( 即本义) 就是“明,光明”。 罐( 第七册4 8 0 5 页) ( 一) l6n g 兼有。牵。乘马。 按:说文:“镳,兼有也。从有龙声。”“镌”的小篆为形声字。可是,我们 考查“镟”的甲骨文就会发现“镟”本是会意字,甲骨文作尹。陈邦怀殷虚书 契考释小笺:“卜辞镌字从龙、从又,象人手牵龙头形。”( 民国十四年,2 5 页) 由此,我们认为把大字典的第二个意义“牵”看作其本义更为合适,更能体 现汉字形与义相统一的特点。 二、把通假义误作引申义 我们从形义关系的角度不仅考察了本义,同时还对引申义进行了研究。通过 分析,我们发现:大字典中一些所谓的引申义与本义并无联系,应作通假处理。 这样的失误是比较多的。例如: 似( 第一册1 2 7 页) ( 一) sl 延续;继承。( 诗小雅斯干:“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又裳裳者华:“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按:“似”,从人以声。说文人部:“似,象也。”本义是“像”。古人以“似” 为“嗣”的借字。段注“似”下日:“广雅日:似,类也。又日:似,象也。 又日:似,若也。皆似之本义也。诗斯干、裳裳者华、卷阿、江 汉传皆日:似,嗣也。此谓似为嗣之假借字也。”( 3 7 5 页上) “嗣”, 篆文为厢q ,从册从口司声。说文:“嗣,诸侯嗣国也。”本义正是“继承,接续”。 且“似”、“嗣”两字在上古同属邪母之部,。得相通假。 王力、通假会典、古汉语、通假字典和通假大字典都认为“似” 通“嗣”。金文常用字字典“似”下:“通嗣,续也。柱侯鼎:从( 嗣) 乃 且( 祖) 考侯于柱。诗大雅江汉:无日于小子,召公是似。毛传:似, 嗣也。一 俺 备】( 第一册2 0 0 页) 后垣。淮南予齐俗:“必有穿窬拊键抽箕蹦 备之奸。”高诱注:“备,后垣也。”按:朱骏声定声颐部以为通“培” 按:“备”,甲骨文作啦、曲,像箭函,本义当为“箭函”。后产生了“全、具 备”义,引申为使具备,即预备、准备,特指军事上的防备、防御。引申为名词, 参见唐作藩上古爵下,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2 年,1 2 3 贞。 1 1 表“设备、武备”。“后垣”之义与“备”的字形不合,与“备”的其它词义之间 亦无联系。由此可见,大字典把它作为“备”字的引申义是错误的。 大字典“培”下:( 一) p 6 i 屋后墙。淮南子齐俗:“颜阖、鲁君欲 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鏊培而遁之。”高诱注:“培,屋后墙也。”( 4 5 7 页) 说文:“垣,墙也。”“后垣”就是“后墙”。“屋后墙”和大字典“备” 下的“后垣”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