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现象探究.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现象探究.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现象探究.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现象探究.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现象探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农村题材电影 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影视品种。它不仅是中国城市 民众了解广大农村的渠道,同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在本文 中,“农村题材电影”这一概念是指主要以农村为叙述背景,表现农民 的时代命运与农村的历史变化的影片。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农村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想从将近十 年的创作区间中,分析出它的新变以及存在的问题,使人们重视农民题 材电影的发展,了解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使现存的种种问题得到 妥善解决。本文以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从叙事主题、人物形象以及 创作方式三个维度去细致分析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所发生的新变。通过 分析我们发现,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的叙事主题更加多样,尤其是其对 现实问题的揭露,是这一领域过去所没有的;在人物形象上,新世纪农 村题材电影不仅有独有的农民工形象,还有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新恶霸 形象;在创作方式上,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不仅叙事方式新颖,镜头处 理方式也呈现出诗意化、纪实化趋向。同时结合典型影片的分析对新世 纪农村题材电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展现出这么多新 特点的同时,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农村黑暗现实 的揭示使得农村题材电影摆脱了十多年来的理想化色彩,重新回到现实 的轨道,但在一些作品中却出现人道主义匮乏的弊病,使人们在无望中 失去了从现实突围的勇气。此外在观众定位上,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依 旧存在着观众定位模糊的尴尬局面,创作者不清楚自己的受众到底是广 大农民还是城市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为了 让更多的人接受影片,喜剧元素的加入自然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办法,但 这也是有利有弊的,如果滥用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农村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一个重要的部分,中国电影的繁荣是与农 村题材电影息息相关的。本文旨在以拙见引起人们对农村题材电影发展 的关注与研究,以求能够对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叙事主题,人物形象,创作方式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r u r a lt h e m em o v i e ”i sa u n i q u ev a r i e t yo ff i l ma n dt e l e v i s i o nw i t h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ti sn o to n l yac h a n n e lt ou n d e r s t a n dt h ev a s tr u r a l a r e a s ,b u ta l s oaw i n d o wt h a tt h ew o r l dt ou n d e r s t a n dc h i n a i nt h i sa r t i c l e , t h ec o n c e p to f “t h er u r a lt h e m em o v i e m e a n st h a tm a i n l yp e r f o r mt h ef a t e o ft h ef a r m e r sa n dr u r a lc h a n g e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na c c o u n to ft h eb a c k w a r d r u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 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o ft h i sp a p e ri st h er u r a lt h e m e m o v i ei nt h en e w c e n t u r y i t sp u r p o s ei st oa n a l y s et h ec h a n g e sa n d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 ,t om a k e p e o p l ea t t a c hi m p o r t a n c et ot h ep e a s a n t sf i l m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ou n d e r s t a n d r u r a lf i l m ss t a t u s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w i t h i nr a n g ef r o mt h ec r e a t i o no fn e a r l ya d e c a d e ,s ot h a t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a r es a t i s f a c t o r i l yr e s o l v e d t h ep a p e r m a i n l ya n a l y s et h en e wc h a n g e so ft h er u r a lt h e m em o v i ei nn e wc e n t u r y f r o mt h r e ed i m e n s i o n so fn a r r a t i v et h e m e s ,c h a r a c t e r sa n dc r e a t i v es t y l e w i t hc a s es t u d ya n d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m e t h o d 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w ea r e p l e a s a n t l ys u r p r i s e dt of i n dt h a tt h ef i l m sn a r r a t i v eh a v ed i v e r s et o p i c s ,i n p a r t i c u l a rt oe x p o s et h er e a lp r o b l e m ;i nc h a r a c t e r so ft h ef i l m s ,t h er u r a l m i g r a n tw o r k e r si sn o to n l yau n i q u ei m a g e ,a sw e l la st h ee m e r g e n c eo f b u l l yi m a g ei nn e wd e v e l o p m e n tt i m e s ;i nc r e a t i v ew a y s ,t h ef i l mh a sn o t o n l yn o v e ln a r r a t i v eo fr u r a lt h e m e s ,b u ti t sl e n ss h o w st h et r e n do fp o e t i c a n dd o c u m e n t a r y - b a s e d m e a n t i m e ,t h e p a p e rh a s am - d e p t ht h i n k i n gt or u r a l l i f ei nt h en e w c e n t u r yf i l m sw h i c hc o m b i n e dw i t ha na n a l y s i so fat y p i c a l m o v i ep o r t r a y i n g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 yr e a l l ye x p r e s ss om a n yn e w f e a t u r e s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f i l m sa l s oe x p o s e ds o m ep r o b l e m si nr u r a l a r e a s a f t e rr e v e a lt h ed a r kr e a l i t yo ft h er u r a lt h e m ef i l mo u to ft e ny e a r so f i d e a l i z e dc o l o r , t h ef i l mb e g i nt or e t u mt or e a l i t yo r b i t b u ti ns o m ew o r k s , t h es h o r t c o m i n g so ft h el a c ko fah u m a n i t a r i a nm a k e p e o p l el o s et h ec o u r a g e t ob r e a ko u tf r o mt h er e a l i t yi nd e s p e r a t e b e s i d e si nv i e w e r sp o s i t i o n s ,t h e r u r a lt h e m ef i l mi nn e w c e n t u r y i ss t i l l f a c e dw i t ha v a g u e e m b a r r a s s m e n t c r e a t o r sd on o tk n o wt h e i ra u d i e n c ei nt h ee n di st h eb r o a d m a s s e so fp e a s a n t so ru r b a np e o p l e ,w h i c h t os o m ee x t e n t , l i m i tm et i ? 。s c r e a t i o ni nm r a la r e a s t 0e n a b l em o r ep e o p l e t 0a c c 印t t h ef i l m ,a d d l l :l g c o r e e d ye l e m e n ti s aw e l l t e s t e d b u ti t i sa l s oad o u b t e - e d g e ds w o r d t h e a b u s ea l s ow i l lp l a yt h eo p p o s i t ee f f e c t t h em r a lt h e m ef i l mi s a l l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c h i n e s ec i l i e m a c h m e s e c i n 锄a i sp r o s p e r i t yi sc l 。s e l yl i n k e dw i t ht h er u r a l t h e m em m 1 1 1 b 掣埘 a i m st or a i s ea w a r e n e s so f t h ed e v e i o p m e n ta n dr e s e a r c h 洫瞅砒鲫霉? c 冀 w i t hm yh u n l b l eo p i n i o n a n dt og e n e r a t e ah e l p f u li n n u e n c em m m 。s c r e a t i o no fr u r a la r e a s k e yw 。r d s :n e wc e n t u r y , t h e r u r a lt h e m em o v i e s ,n a r r a t i v e t h e m e s c h a r a c t e r s ,c r e a t i v es t y l e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诊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 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感谢。 签名:堑逡因 日期:加f p 年f 月沙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内蒙古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内蒙古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 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签名:折汔j 司导师签名:新铭旄 1 日期:加,年6 月7 日 绪论 绪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历史文化大背景的转换,农村、农业与农民在电影领 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以至于农村题材成为与革命历史题材、都市生活题材鼎足而 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影题材类型。乡村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无 限丰富的创作源泉,乡村叙事电影也成为一个界域不断扩展、内涵持续更新的研究对 象。在相关的理论研究以及电影史论著作中,有关此类影片有一个特定的称谓农 村题材电影,那么什么是“农村题材电影? “农村题材电影在人们的印象中被俗称为“农村片”,是指主要以落后的农村 为叙述背景,表现农民的时代命运与农村的历史变化的影片。纵观整个中国电影史, “真正标识社会转型特征和时代特征的几乎都是农村题材作品,比如代表左翼力量介 入的代表作春蚕;标识1 9 4 9 年革命胜利的白毛女;预示文化革命的槐树庄; 代表民主启蒙的黄土地以及现代化遭遇中国的被告山杠爷等。协贾磊磊也 在他的文章新中国农村电影的多维空间中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自从新中国建立 以来,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有相应形态的银幕上的“农村故事 :“大跃进时期” 的五朵金花( 1 9 5 9 )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1 9 5 9 ) ;“人民公社时期”的李双双 ( 1 9 6 2 ) 、枯木逢春( 1 9 6 1 ) ;“改革开放时期 的人生( 1 9 5 4 ) 、喜盈门( 1 9 5 1 ) 、 野山( 1 9 5 5 ) 、老井( 1 9 8 7 ) 、 乡音( 1 9 8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中的“农 村故事 ,就是一部新中国农村发展和改革的形象历史。2 ”可以毫不含糊的说几乎每 一部农村题材电影都深深刻着时代的烙印,反映着农民的历史和时代命运。为了更好 地说明这一点,有必要把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概况简要梳理一下。 中国早期电影中真正把农村作为叙事空间的影片并不多,尤其在左翼电影之前。 当时的电影被看作不入流的“小道,新文学作家对之保持了一定的疏离态度。作为 一种带有投机性的商品,影片在观众定位上也多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小市民观众为 主,因此迎合市民口味的伦理片、鸳鸯蝴蝶派的作品和武侠片比较流行。但是,在以 城市为主要叙事空间的影片中,在伦理道德教化上,城市是罪恶之都,而乡村一直扮 演着道德拯救的角色。不管是在伦理片还是鸳蝴派作品中,我们发现当时的影片都把 诅咒给了城市,而把赞美留给了乡村。但杜宇的重返故乡( 1 9 2 5 ) 直接设置了城乡 的二元对立,乡村被描述为“世外桃源 ;海角诗人( 1 9 2 7 ) 中的诗人无法忍受城市 的恶浊,放弃城市,选择了自然;三十年代左翼电影运动开始以后,电影的面貌出现 。杨远婴中国电影中的乡土想象 j 电影艺术,2 0 0 0 ,1 :6 6 2 贾磊磊新中国农村电影的多维空间 j 当代电影,1 9 9 9 ,6 :7 1 l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大的改观,中国电影终于走出打打杀杀的、卿卿我我的鸳鸯蝴蝶的圈子,左翼电影 以勇于面对现实、暴露社会的黑暗面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以当时被称为“诗人 导 演的孙瑜为例,在他的野玫瑰( 1 9 3 3 ) 中乡村宛如童话,天明( 1 9 3 3 ) 中的乡 村则是田园牧歌,而在c d , 玩意( 1 9 3 3 ) 中,乡村如同世外桃源。 建国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出现过两次小高潮,1 9 5 9 年为建国十周年献礼,所拍摄 的十八部影片( 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1 9 5 9 ) 、林家铺子、聂耳、林则徐、 老兵新传、战火中的青春、今天我休息、回民支队、万水千山) 总体艺 术水平令人欣喜。文艺政策调整以后,1 9 6 2 年1 9 6 3 年之间电影创作也出现欣欣向荣 之势,称得上十七年时期的第二个小高潮,在这两次创作高潮中,产生了一批不管是 从艺术性还是娱乐性来说都称得上经典的农村片。以反映农业合作化,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为主题的有五朵金花( 1 9 5 9 )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1 9 5 9 ) 李双双( 1 9 6 2 ) 等,反映农村历史的有 白毛女( 1 9 5 0 ) 、祝福( 1 9 5 6 ) 、农奴( 1 9 6 3 ) 、暴风 骤雨( 1 9 6 1 ) 等,反映农村现实的有枯木逢春( 1 9 6 1 ) 、北国江南( 1 9 6 3 ) 、老 兵新传( 1 9 5 9 ) 等。 新时期初期农村题材电影创作涉及的社会内容往往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文革的控 诉与反思,如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1 9 8 1 )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1 9 8 1 ) :一是对 新生活的赞美与憧憬,如赵焕章的农村三部曲( 喜盈门( 1 9 8 1 ) 、咱们的牛百岁 ( 1 9 8 3 ) 、咱们的退伍兵( 1 9 8 5 ) ) 。之后又出现的野山( 1 9 8 5 ) 、乡音( 1 9 8 3 ) 、 乡民( 1 9 8 6 ) 、黄土地( 1 9 8 4 ) 、老井( 1 9 8 6 ) 、人生( 1 9 8 4 ) 等对传统文化 进行深刻反思与批判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民族生存方式的思考使其对现实的审视跃入 较高的哲学层次。 九十年代的农村题材电影出现了一批以寓言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特别 是民俗风情的影片,如大红灯笼高高挂( 1 9 9 1 ) 、菊豆( 1 9 9 0 ) 、炮打双灯( 1 9 9 3 ) 等,同时也有关注乡村现实的影片,香魂女( 1 9 9 2 ) 、( - - 嫫( 1 9 9 4 ) 、被告山杠 爷( 1 9 9 4 ) 、吴二哥请神( 1 9 9 5 ) 等展现知识分子对乡村在现代化冲击下演变的思 索。当时受到电视小品影响,具有地域文化倾向,那些带着浓郁的东北口音的影片( 如 男妇女主任( 1 9 9 9 ) 等) 则表现了乡村的乐观主义,具有理想化倾向。 进入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的面貌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批现实主义的精 品力作,如天狗( 2 0 0 6 ) 、盲山( 2 0 0 7 ) 、盲井( 2 0 0 6 ) 、光荣的愤怒、马 背上的法庭( 2 0 0 6 ) 、香巴拉信使( 2 0 0 7 ) 等,尤其是前四部影片,对现实乡村的 黑暗现实作了深刻而直接的揭露,这在过往的农村题材电影中是很难看到的,表现了 2 绪论 创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此外,还有对新世纪出现的新形象农民工的关注,如高 兴( 2 0 0 9 ) 、泥鳅也是鱼( 2 0 0 6 ) 、红色康拜因( 2 0 0 7 ) 、落叶归根( 2 0 0 7 ) 、 上车走吧( 2 0 0 0 ) 、农民工( 2 0 0 8 ) 等等。 正是基于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产生的新特点、新内容,本文将研究对象框定在新 世纪的农村题材电影,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种创作现象进行一 次归纳和总结,以便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今后的创作提供某种启示和借鉴。 一、叙事主题的新变 在新世纪之前的农村题材电影中,所反映的主题往往是对旧社会农民受压迫的悲 惨命运展现( 如白毛女( 1 9 5 0 ) 、暴风骤雨( 1 9 6 1 ) ) ,或是对农村社会主义建设 的大好形势的赞扬( 如李双双( 1 9 6 2 ) 、五朵金花( 1 9 5 9 )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 1 9 5 9 ) ) ,或者是对农村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反思( 如黄土地( 1 9 8 4 ) 、野山 ( 1 9 8 5 ) 、老井( 1 9 8 6 ) ) ,还有对农民最初接触法制的那份尴尬的表达( 如秋菊 打官司( 1 9 9 2 ) 、被告山杠爷( 1 9 9 4 ) ) ,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村题材电影的叙事主 题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出现了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性主题,而且农村的黑 暗现实也得以揭示,甚至是作为传统叙事主题的城乡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以往的农村题材电影中,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往往是被忽略的,即便是这一主题 被提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也是对立的,如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1 9 5 9 ) 中的 凿山修渠,老井( 1 9 8 6 ) 中太行山上的一眼眼水并,我们在片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创 作者对这种改天换地精神的热情赞美。进入新世纪,经济的发展带给环境的压力使得 人们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近年来农 村题材的影片中,我们发现保护林木的主题在多部作品中得以呈现。 影片欢乐树( 2 0 0 2 ) 所表达的正是这一主题,离乡十几年的李明德如今成了 富商,回到古石峪投资,这一被县长亲自主抓的项目本来是致富乡里的好事,但却受 到村长杨长水的极力阻挠,只因李明德看重的是古石峪村的唯一的一片天然林,而他 的投资项目正是所谓的科学育林:去密留稀,去弯留直。在为李明德举办的接风宴会 上村长杨长水一语道破天机:“说到底就是砍树嘛! 于是为了保住这片唯一的天然林, 杨长水与李明德进行着明争暗斗,杨长水甚至为了争取上访的时间不惜锯伤了自己的 腿,这一举动已经令人动容,但更令人感动的是为了护林常年累月住在山上的退伍军 人王林生,最终在众人的努力下,这片林子总算是保住了,同时也反映出了本片的主 题护林。 影片天狗( 2 0 0 6 ) ,反映了残疾军人李天狗退伍后被安置到村里当护林员,当 地的官员、地方恶势力甚至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为了从村后的山林中获得利益而试图 收买进而威胁天狗,最终天狗在被村民殴打重伤之际,开枪击毙了当地的恶霸三兄弟。 片中天狗对树的感情是深厚的,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为了让儿子了解自己所做的 4 第一章叙事主题的新变 事情,天狗牵着儿子的手来到了树林里。他告诉儿子,这棵树是连长,那棵树是团长, 细一些的树是小兵,最古老最粗壮的那棵树“就是我们的司令部啊”。这个镜头让人 心潮澎湃,感受到了天狗所坚守的那份信念的力量。在天狗看来,这些树好比那些曾 与他并肩战斗的战友们,有的战友死去了,但他誓死也要捍卫这些没死去的战友们好 好活下去的权利,所以当他看到林子里大片大片被拦腰砍断的树于时,抚摸着秃秃的 树墩,看着大树的年轮,就像是看到了战场上倒下的战友们,心里是滴血一般的疼。 为了保护这些战友般的树,天狗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一开始是村里唯一的水 井被孔家老三控制,天狗只能从村里的小卖部购得高价的可乐以维持一家人生活,接 着又遭遇停电,天狗只能又从小卖部那里购得高价蜡烛,于是一家人只能在昏暗的烛 光下吃着难以下咽的可乐馒头。除此之外,天狗的精神也备受摧残,妻子被孔老二侮 辱,儿子又被孔老三诱进山林,生命受到威胁,即便是这样,天狗依旧隐忍着,坚守 者自己的信念。但这样的隐忍换来的却是村民对他的群殴,为了保护林子,他强支着 重伤的身体击毙了正在林中大肆滥伐的孔家三兄弟。天狗只是一个退伍军人,文化层 次很低,也许没有多少环保意识,但他要完成任务,他用生命去捍卫林子仅仅是因为 他对命令的坚守,但正是这份坚守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林木的实际效果,原因似乎已 经不再那么重要。 反映乡邮员艰苦生活的电影香巴拉信使( 2 0 0 7 ) 中,我们也能看到这一主题, 不仅是政府下发的关于不准滥发林木的文件反映出这一主题,在王大河所走的邮路 上,我们也能看到整个山岭被砍秃的触目惊心的画面,原本郁郁葱葱可以遮风避雨的 大树却在人们追逐利益的驱使下,变成了一个个惨白的树桩,不仅让王大河看到心疼, 更让观众印象深刻,为之动容,“当地是个林场,他们7 天能砍秃一座山,连续砍了 5 0 年,你可以想象砍成了什么样子。3 另外,主人公王大河与马的那种微妙的关系 也很好的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走在崎岖的邮路上,马是他驼邮件的的交通工 具,然而在他看来,马就像自己的伙伴,他给马起了“闪电”、“金龙”这样好听韵名 字,跑去向局长请假也仅仅是因为金龙病了,为了让生病的金龙养好病,宁可自己少 吃甚至不吃也要省下家里仅剩的包谷给金龙,可以说在他心里,马已经超越了普通意 义上的马而成为了自己的亲人,这才有了当他失去金龙时那份悲痛欲绝的心情和难以 将金龙带回到闪电身边的那份愧疚。片尾,这份悲痛与愧疚随着小马驹的出生而得到 释然,镜头中是王大河的面部特写,他看着小马驹,口里一遍遍默念着“金龙”的名 字,他又将这一名字给了新出生的小马驹,从他眼里闪烁着的光,我们看到了希望的 3 檀秋文香巴拉信使 j 当代电影,2 0 0 7 ,4 :9 5 内蒙吉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这个在艰辛中奔波了半辈子的乡邮员对马的那份依恋与深爱。 影片蜡玛的十七岁( 2 0 0 4 ) 同样也间接地点明了人与自然这一主题,首先影 片首次将镜头对准哈尼族世世代代耕作的乡土,将峰峦叠嶂中层层叠叠的梯田景观展 现于银幕上,同时也展现了哈尼人与梯田相生相存的密切关系:哈尼人的生活离不开 梯田,而梯田也离不开哈尼人的养护。影片将梯田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中间 我们明显能感受到创作者对这种文化奇观的膜拜与赞叹。其次影片还阐述了现代文明 对哈尼族人的生活乃至心理的影响,以及对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冲击。正是这种冲击使 哈尼族人赖以生存的梯田也悄悄发生着变化,正如奶奶所说:“山有多高,哈尼族的 梯田就有多高;山顶上都有泉水,可是泉水年比一年少了。 很明显,工业化的文 明使得梯田也难逃厄运,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创作者对梯田这种奇观乃至哈尼文化的 担心,担心这种奇特的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最终彻底消失。 ( 二) 城乡关系的复杂 在农村题材电影中,城乡关系是一个老话题,由于电影的创作者大多工作生活在 城市,所以在他们的创作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乡村与城市并置在一起,或赞美乡 村生活的恬淡安宁来反衬城市生活的浮华嘈杂,或褒扬农民的质朴纯真而贬斥市民的 自私狡诈。在中国三、四十年代的农村题材电影中,城市总是被描写成一个道德失落、 自私自利、浮华虚荣的地方,而乡村则大多是被理想化的世外桃源,环境优雅宁静, 村民老实善良。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建国十七年的影片创作中:在城市与乡村并置时, 人们往往会选择乡村,如李双双( 1 9 6 2 ) 中的孙桂英主动拒绝了父母千辛万苦为她 选择的城里开大车的男友,她爱上了同村的小伙子二春。这里颇为有意思的是孙桂英 在娇羞中拒绝小王所找的借口却是为了支援农业建设,“我留在农村是为了参加生产, 又不是为了他 。虽然这个理由在今天看来让人难以接受,但与当时的政治联系起来 就自然理解了,当时的乡村影片中,城市总是以政治的名义被无情的抛弃,编导总是 安排男女青年在对城市的一番向往之后,最终向农村回归。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 1 9 5 9 ) 中的李克明一直向往去城里工作,以至于为了工作抛弃了恋人刘小翠,但在 与大家共同开山修渠的劳动中,最终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决心留在家乡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 进入8 0 年代后,城乡关系的对立依然是许多影片表达的内容,1 9 8 1 年的乡 情就是通过乡村母亲与城市母亲的对比来表现乡村与城市的矛盾与冲突。农村妇女 田秋月在战争年代收养了早年参加革命的匡华与廖一萍留下的儿子,取名田桂,后来 收养了孤女翠翠。解放后,秋月送田桂与翠翠去公社登记结婚,忽然听说田桂的亲生 6 第一章叙事主题的新变 父母前来寻子。通情达理的秋月,推迟了孩子们的婚期,送田桂进城去见他的亲生父 母。田桂的生母、在某市担任要职的廖一萍却为儿子开辟光明的前途,极力撮合田桂 与高干之女王莉莉相爱,意图让田桂弃乡下的翠翠于不顾,但遭到田桂拒绝。由于团 桂不习惯城市安逸的生活,苦苦地思念着乡下的养母和翠翠,廖一萍只能让田桂回乡 将秋月母女接来。然而当秋月来到匡家,却意外地发现廖一萍正是自己当年舍身相救 的患难姐妹,但廖一萍对她的冷漠态度,使她最终没有说明真相,连夜悄悄离去。当 廖一萍和丈夫认出秋月,带着两个孩子到达车站时,列车已经出站。在影片中,乡村 母亲田秋月的伟大无私、毫不利己之心与城市母亲的自私狭隘形成鲜明的对照。在这 种对照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城乡的对立,也不难体味到创作者的情感倾向。同样 的情况也发生在影片人生( 1 9 8 4 ) 当中,高加林的自私自利与农村姑娘巧珍宽厚 善良形成鲜明的对比,最终编导还是站到了乡村一边,巧珍在农村找到自己的归宿, 而高加林则不得不无奈地回到乡村,但一切已物是人非,他在农村之外追求的爱情、 理想犹如昙花一现,终归泡影。 在影片乡情( 1 9 8 1 ) 与人生( 1 9 8 4 ) 中,我们可以看出,创作者并没有很 直自的去陈列城市的虚荣与自私,而是通过两组人物对比乡情( 1 9 8 1 ) 中的 两位母亲以及 人生( 1 9 8 4 ) 中的高加林与巧珍,就已经体现出城乡的格格不入以 及城市文化对人的毒害。 如果说8 0 年代农村题材电影中乡村的田园牧歌是在批判传统文化中的无意识流 露( 如黄土地( 1 9 8 4 ) 中对中国几千年以来沉积的封建意识的批判,野山( 1 9 8 5 ) 中对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惰性的批判) ,那么到了9 0 年代却成为创作者一种有意识 的追寻。因为自进入9 0 年代以来人们渐渐发现,现代化带给人们的并不都是预期憧 憬的幸福,伴随而来的还有许多新问题。消费文化的大肆盛行、理想主义的日趋失落, 神圣感的逐步消失,使人们开始思念那渐渐远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宁静、安谧的 乡村生活。城市的喧嚣、浮躁以及由于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生存压力,使城市人甸头 凝望,却发现远离的一切如此美好。于是影片中农村田园生活的再现成为对现代都市 生活的一种抚慰。这种怀旧一则表现为对乡村风土人情的呈现,- n 表现为对乡村亲 情、爱情的展示。 霍建起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 1 9 9 8 ) 所展现的正是那种淳朴的不含丝毫杂质的 风土人情,父子所走的这条邮路,虽然崎岖,但一路上让人看尽自然界的美,这种美 是清新的、沁人心脾的,是城市人在城市中永远感受不到的。当然美的不只是自然, 还有人的心灵,当父亲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时,当父亲给日夜盼信的阿婆念空白的 7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信时,我们能够感受到父亲那颗纯净的心,儿子也因此与父亲消除了隔阂,他理解了 父亲,也深深懂得了作为一个乡邮员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对城乡关系的表达是复杂的,首先,对乡村那种纯美人情的展现依 然存在,如霍建起的暖( 2 0 0 3 ) 和乌兰塔娜的暖春( 2 0 0 3 ) ,前者叙述了一个 温暖而凄美的爱情故事,井河与暖本是青梅竹马的一对,井河考中大学走出了大山, 而暖则留在村里苦等着井河,井河最终没有回来,暖在无奈与绝望中嫁给了一直喜欢 着她的哑巴。十年后,井河再次回到家乡,面对昔日的恋人,心中的那份愧疚难以释 怀,而暖则理解和包容了井河当年曾让她心碎的选择,也正是这份包容,让井河的愧 疚绵长而难以释怀。影片中对哑巴的表现也表达出创作者对乡村纯美人情的赞扬,如 在影片结尾,哑巴为了让暖过得幸福,竟然希望井河带走暖和自己的女儿,希望他们 跟着井河在城市找到幸福,也正是这一举动让哑巴对暖的爱得到了升华;后者表现了 孤儿小花与收养她的爷爷之间的那份真挚感人的亲情,当村里好多人家都不愿领养小 花,嫌她是个累赘时,善良的宝柱爹毅然站了出来,不仅收养了小花,而且靠着编筐 挣钱供小花上学。片中,懂事的小花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时刻拷问着大人们的灵魂,她 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爷爷的慈祥与善良,也照出了宝柱夫妇的自私与丑恶。 其次,人们渐渐感到乡村的田园牧歌已经成为昨日的回忆,去而难返,现实中的 乡村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己经面目全非,今非昔比,逐渐失去了原本的颜色。婚玛的 十七岁( 2 0 0 3 ) ,呈现了在现代文明巨大冲击下,农耕文明所面临的矛盾与尴尬。影 片展现的不再是8 0 年代“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而是对家园失落的感伤。它表达了 两种文明的冲突,现代性的巨大触角已经伸向这片净土,山上的泉水一年比一年少, 代表着哈尼族文化的独特景观梯田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小镇上的国内外游客, 给这片土地带来小小的骚动,现代旅游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得有些哈尼族人传统 的善良淳朴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现代文明下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影片中姑玛严 厉批评的房东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位房东为了向阿明索要房钱竟然不惜动用武 力,完全失去了哈尼族人的本性。在现代文明的感召下,洛霞的出外打工,始玛对电 梯的向往则说明田园牧歌终究难逃被现代文明吞噬的命运。 再次,农耕文化遭遇现代城市文化的那份尴尬也在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中有所体 现,这主要集中于展现农民工进城的电影中。如在高兴( 2 0 0 9 ) 中,五富是以一 个农民的善良面对城里人的,这份善良却被城里人利用,成了捉弄他、鄙视他的资本; 在泥鳅也是鱼中,女泥鳅为了要回工友们的欠款,将包工头堵在了男厕所,女泥 鳅认为在道德和羞耻感的作用下,包工头会还上欠款,没想到包工头不仅没有就范, 8 第一章叙事主题的新变 还羞辱了她一番;在上车走吧中,高明和刘承强刚进北京时是以山东老家的方式 去待人接物的,认为只要自己辛苦一点就能在北京立住脚,没想到处处受到同行的挤 兑与陷害,使得高明最终难以忍受回归乡村。无论是五富、女泥鳅还是高明,都是带 着传统农耕文化的印记走进城市的,农耕文化所具有的善良淳朴必然与城市商业文化 中的自私冷漠发生剧烈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我们可以看出,创作者想表达的已经 不是8 0 年代那种“愚昧与文明”的冲突,而是面对农耕文化遭遇尴尬的叹息以及对 于城市文明最终取代农耕文化的预测。 ( 三) 现实阴暗面的反映 在2 0 0 6 年的影片天狗问世之前的十多年问,我们很少能在农村题材影片中 看到对当下农村黑暗现实的揭露,正像尹鸿先生在他的论文中所说:“中国农村在电 影里也已经像植物人一样生存了十多年。在这十多年中,农村在中国电影里是缺席的, 即便偶尔有农村电影,但都是田园牧歌化的太平盛世,或者将农民变成喜剧小丑逗城 里人滑稽一笑。回想1 9 8 0 年代,中国电影是靠农村题材获得突破的,像老井、 野山、人生这样的电影都曾经是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经典,但最近十多年,中国 农村被文化所边缘化了,农民、农村的残酷现实被隐匿了。锄然而,天狗( 2 0 0 6 ) 、 光荣的愤怒( 2 0 0 6 ) 、盲山( 2 0 0 6 ) 、盲井( 2 0 0 7 ) 几部影片的出现,又让我 们看到了希望,我们不禁震惊,原来乡村野并非理想的桃花源,它同城市一样也有着 不堪入目的丑恶现实。 影片天狗( 2 0 0 6 ) 与光荣的愤怒( 2 0 0 6 ) 都涉及到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 是当下中国农村所出现的横行乡野的“新恶霸”现象。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 益重视,农村经济得以长足发展,有一部分人摆脱贫穷走上富裕的道路,成为乡里树 立的致富典型,但是这部分人不仅没有带领村民致富,反而依靠着自己的富裕控制着 村里的经济命脉,进而直接或间接控制着村里的政治大权,他们仗着强权欺压村民, 更加肆无忌惮的敛财,形成一股强大的黑恶势力,即所谓的“新恶霸”。不仅如此, 由于对普通大众的批判历来是精英文化中的重要母题,因而在天狗( 2 0 0 6 ) 与光 荣的愤怒( 2 0 0 6 ) 中这一母题又一次被强化、凸显,前者不仅对一群麻木不仁的农 民群像进行了勾勒,而且还突出的点缀着“厚眼镜、“老板筋”等助纣为虐、趋炎附 势者的形象,后者则淋漓尽致地表现着农民的逆来顺受和面对困难时的一盘散沙,如 唯唯诺诺的土瓜、胆小怕事的大旺、家具厂老板光彩等。两部影片除了对农村恶霸作 尹鸿 天狗:守候着中国电影的一份责任 j 当代电影,2 0 0 6 ,2 :1 0 9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恶多端进行揭示以外,笔者觉得还有更深层的涵义,即一方面是对农民心里依旧存在 的那种对强者依附心理的分析,写作凶犯( 影片天狗( 2 0 0 6 ) 改编自此部小说) 的作者张平曾说:“因为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很漫长的封建社会,村 民的心里有一种文化的传承,这种文化的传承里边有一种东西就是对强者的依附,哪 怕这个强者是一个很恶的人,只要能发家致富,也会依附于他。反过来,这种强者、恶 势力对人的摧残是很严厉的。5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片中村民对恶霸或强者的 依附心理往往是很实际的,即抱着发家致富的功利主义目的并以此为基础的,而并非 只是简单的畏惧心理;因此这种依附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脆弱的,存在着很强的 中立情感和观望态度,如天狗( 2 0 0 6 ) 中一样是当兵的孔清河虽没有完全丧失做 人的良知,但也缺乏反抗的勇气,还有光荣的愤怒( 2 0 0 6 ) 中持观望态度的土瓜 也是如此。深层涵义的另一方面就是人性在权力重压下的扭曲。两部影片所呈现的空 间封闭的山村,既是悲剧的发生地,又是复杂多变的人性的演练场。在孔家兄弟、 熊家兄弟的权势威逼之下,村民们个个噤若寒蝉,明哲保身,所表现出来的扭曲人性 令人心痛。电影天狗( 2 0 0 6 ) 里有两个最为典型的情节。一个是帮孔家看井房的 老头,他本是聋子,却受老三的指使向人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他看到桃花如何在夜里与 人偷情,听到两人如何说肉麻的情话,一副活脱脱的老色鬼形象。他的任务就是看住 井房不让天狗来挑水,但是他不得不向天狗喊道:“你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不是 我不让你好过,是他们不让我好过啊! 另一个是村长,在县长到来之前,他被迫给 天狗一家制造各种困难,但是当他听说三兄弟已死的消息,就立刻慷慨激昂,在县长 面前历数三兄弟的罪恶。实际上,无论是看井人还是村长本质上并不坏,只是面对孔 家的权势,他们还是选择了屈从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对权势的惧怕使他们变得自私。 在影片光荣的愤怒( 2 0 0 6 ) 中,也不乏这样的形象,如刚开始还对熊家四兄弟愤 愤然的土瓜在关键时刻却倒戈相向,成了熊家四兄弟的帮凶,自己的妻子被熊老四诱 奸的大旺则唯唯诺诺,在“抓熊行动 中畏首畏尾,迟迟打不定主意,这固然可以看 作是鲁迅先生所批判的国民劣根性,但在更深层次上,不能不让人对特定环境下的人 性产生深深的质疑。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权力与人性的历史。权力 的至高无上使人们形成了对它的崇拜,这种崇拜既导致了掌权者的权力人格,也导致 了权力之下人们的理所当然的顺从,然而他们都是以人性的扭曲为代价的。在这种情 形之下,像天狗一样的坚守者、叶光荣一样的反抗者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影片盲井( 2 0 0 6 ) 与盲山( 2 0 0 7 ) 是李杨的西部作品,它们共同组成李杨 5 术术张平做客新浪谈小说 凶犯实录 o l 】:新浪网读书频道作家在线,2 0 0 6 - 7 - 5 : l o 第一章叙事主题的新变 的“盲系列”,盲井( 2 0 0 6 ) 所反映的是矿井下的丑恶,为了三万块钱,唐朝阳与 宋金明以刚出来打工的青年农民工为下手目标,先是套近乎,熟识之后将农民工认做 亲人,再介绍其去矿井工作,两人趁其不备时残忍地将其杀害,最后竟然能够堂而皇 之地以死者家属的身份向那些愿意花钱消灾的矿主们索取赔偿金,之后再一次重复他 们这种疯狂而罪恶的行为。电影盲山( 2 0 0 7 ) 讲述了女大学生被拐卖的故事。自 雪梅这样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无知地被人贩子卖到偏远山区,她曾无数次 的试图逃跑,但换回来的却是无数次的毒打,她一次次的相信村里的村民,同时却一次 次的被人欺骗出卖。两部作品反映的现实不同,但却一脉相承,这是基于它们反映了 “人性的盲点”与“人性的复苏”,盲井( 2 0 0 6 ) 中唐、宋两人可以为了金钱出卖 自己的人性,在金钱面前他们的人性变盲了。“盲山( 2 0 0 7 ) 中白雪梅一次次逃跑 失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整个村子里人们的盲。如果说自雪梅成功逃走了,那么对 于黄德贵来说,他就失去了买来的媳妇儿;对于黄家来说,就是失去了传宗接代的工 具;而对于村民来说,他们害怕这种恶习不能延续下去,说到底就是打心底在抵触思 想道德和法律,不能接受社会的进步。所以他们才会一起阻止白雪梅逃跑。6 ”村里的 人们除了冷漠还是冷漠,对于这种种人性上的自私无知和盲目是可怕的,也是值得去 反思的。 6 王金铭从盲井到盲山对导演李扬的解读 o l :h t t p :t x s y o u t h c n w x y c 2 0 0 8 0 6 t 2 0 0 8 0 6 0 9 _ 7 3 3 4 5 6 h t m ,2 0 0 8 - 0 6 1 0 : l l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新人物形象的呈现 在新世纪以前的农村题材电影中,人物形象主要有女强人形象( 如李双双 ( 1 9 6 2 ) 中的李双双,五朵金花( 1 9 5 9 ) 中的社长金花) 、农村知识分子形象( 如 人生( 1 9 8 4 ) 中的高加林,老井( 1 9 8 6 ) 中的孙旺泉) 、农村干部形象( 如咱 们的牛百岁( 1 9 8 3 ) 中的牛百岁,被告山杠爷( 1 9 9 4 ) 中的村长山杠爷) 、无私的 母亲形象( 如乡情( 1 9 8 1 ) 中的田秋月,九香( 1 9 9 4 ) 中的九香) 。随着时代的 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村题材影片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人物形象,如在城市拼搏 的农民工形象以及为害乡里的新恶霸形象。 ( 一) 农民工形象 农民离开土地和家乡,涌到城里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