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特岗教师中学语文考试大纲.doc_第1页
2016年云南特岗教师中学语文考试大纲.doc_第2页
2016年云南特岗教师中学语文考试大纲.doc_第3页
2016年云南特岗教师中学语文考试大纲.doc_第4页
2016年云南特岗教师中学语文考试大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为保障招聘中学语文特岗教师考试的规范有效、公平合理,依据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中学语文教学相关要求,制订本大纲。 云南省招聘中学语文特岗;教师考试是省教育厅为招聘合格中学语文教师而举行的统一选拔考试,其主要功能是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依据。招聘特岗教师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区分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基本知识掌握、应用的水平和能力。 2.考查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3.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课程知识与教学技能了解与应用的基本能力。 (二)能力要求 1.在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等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比较全面地测试考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 2.在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必修之古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课程、古代文学史课程、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训沽学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及外国文学课程等的要求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比较全面地测试考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以及相应能力。 3.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等要求理解并基本掌握的知识和相应能力。 上述三方面知识内容共有六种能力要求,即识记、理解、分析、鉴赏、应用和创新,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 指对文学作品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应用整合 指对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和整合,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为基础的能力要求,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应用(写作)和教学技能的应用与整合(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 F.探索创新 指探讨疑难问题,具有独到之见;摸索教学方法,能够做到科学有效。这是对各种知识、技能加以融会贯通而形成的高级能力。 对A, B, C, D, E, F六个能力层级都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以上内容主要针对第I卷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而言。 三、考试时间、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20分(基础知识部分100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2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二)试题类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鉴赏题、案例分析题、技能应用题等。 (三)试卷内容与斌分 1选择题20分 2.简答题10分 3.阅读题30分 4.写作40分 5.教育学、教育心理学20分 四、考查内容 考查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7-9年级)及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欣赏与审美的要求和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一般要求,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 (一)中学语文教学内容 1.语言知识和表达 (1)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能力层级:A); (2)现代汉字字形的识记(能力层级:A); (3)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 (4)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能力层级:A、B, E); (5)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层级:C,、E); (病句类型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棍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6)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能力层级:E); (7)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能力层级:E); (8)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 (常见修辞方法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9)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和得体(能力层级:E)。 2.名句名篇 背诵和默写常见的古诗文名句名篇(参考篇目见附录。能力层级:A)。 3.古代诗文阅读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B);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B); (常见文言虚词指: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常见文言句式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B); (常见文言句式和用法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层级:B、E); (5)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层级:C);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能力层级:C); (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C); (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D); (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层级:C); 4.现代文阅读 (1)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B);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层级:C); (3)文章结构的分析,C章思路的把握(能力层级:C); (4)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层级:C);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和想象(能力层级:C); (6)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D); (7)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层级:C); 5.写作 写作议论文、散文、文学评论等文章的能力;写作有关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教学方法介绍等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E)。 (二)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1.中外文学史 (1)古今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的正确掌握(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见附录,下同。能力层级:A、B); (2)中外文学史上著名文学流派(社团)的正确掌握(需要掌握的文学流派、社团见附录。能力层级:A, B); (3)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层级:B、C); (重要主题、主要人物、写作手法、艺术特色以及社会影响或文学史地位的理解与分析等) (4)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片段)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层级:C、 D)。 (主要指作品的微观分析,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写作手法、写作意图、写作对象和艺术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品的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 2.文学基本理论 (1)文学理论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能力层级:A, B); (文学理论基本概念主要是指文学、审美意识、文学创造、创造主体、创造客体、艺术真实、艺术构思、艺术形式、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视角、文学风格、创作个性、叙事学、接受美学、文学批评、文学消费、文学传播、大众文学等) (2)文学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 (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文艺学的三个分支及其关系,文学四要素的构成,文学的意识形态问题,文学的属性问题,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文学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流派,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文学鉴赏的意义、一般过程和基本特点,文学批评的性质、作用、标准和原则,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等) 3.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1)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能力层级:A,、B);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概念主要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变凋、造字法、语素、义项、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词类、短语、句类、辞格、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隶变、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本字、借字、本义、借义、通假字、后起本字、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 (2)汉语和古代汉提湛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的性质,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起源、特点和作用,;又字规范的要求,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成语的特征、来源、构造和运用,词汇的发展变化途径,辞格的综合运用,字形结构与汉字本义的关系,形符、声符、部首、偏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求书产生的原因和时代,古今字形成的原因,繁简字的对应关系,古代汉语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无定代词“或”“莫”的语法功能和怠义,宾语前咒的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判断句、被动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否定句、疑问句的特点发构成等) (三)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 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感拙知识(识记A,理解B) (1)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 语文课程性质、理念的掌握; 中学语文课程没计的理解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语文课程的必修、选修模块设计); 中学语文课程日标的掌握 (中学辘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学各学段语文课程口标); 语文校本课程概念的掌握。 (2)中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掌握 (讲授法、讨沦法练习法、谈话法、演示法等常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功能;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常见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功能);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的掌握 (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2.中学语文教学基本能力(分析C,应用E,创新F) (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运作能力 能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文本、教学任务进行书面设计,或者对有关教学案例进行评析。 语文教学日标的确立与规范表述;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重难点的选择;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 (设计课堂异入语;设计课堂结束语;设计板书;没计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提问;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设计课堂作业)。 (2)中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中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中学语文学习能力的评价;中学语文测试的设计与评价。 五、参考书目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3.袁行霖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4.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上海古籍出版社5.郭芹纳著: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6.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7.何九盈等著:中国汉字文化大双观,北京大学出版社。8.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倪文锦主编: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0.唐弢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附录:名篇名句背诵初中部分1.论语学而篇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判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前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行路难李白17.望岳杜甫18.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22观刘麦白居易2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4.雁门太守行李贺25.赤壁杜牧26.泊秦淮杜牧27夜雨寄北李商隐28.无题李商隐29.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