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坛经》偏正结构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坛经》偏正结构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坛经》偏正结构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坛经》偏正结构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坛经》偏正结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坛经》偏正结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硕七学位论文摘要 坛经偏正结构研究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余梅 指导教师方有国教授 摘要 坛经由唐代惠能大师( 6 3 8 7 1 3 ) 所著,是唐代的禅宗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六祖惠能的生 平事迹和讲法的记录,全二f 5 约有一万二千多字。佛教的禅宗是由印度传来的,佛教经典在惠能之前 多为译本,坛经是中国禅宗的宗经,是“由慧能创始的”“中国佛教的禅宗”,在禅宗史( 以 及佛教史、哲学史) 上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和影响,保留着大量唐朝时期的口语,为后代禅宗开启 了语录文体之风,是一部值得研究的中古汉语典籍。 目前,对坛经的研究已经有一些文章,但尚未见到对其偏正结构的研究成果。通过调商, 我们发现坛经中的偏正结构用例很多,因此,我们选择坛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坛 经偏正结构的结构形式,并从其句法和语义上分析,考察偏正结构中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 的构成情况,从而了解唐代口语中偏正结构使用情况,探讨佛经在汉语语法史研究中的价值,为汉 语语法史的研究做一点材料挖掘工作。 我们首先运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坛经中的偏正结构,找出与其相关的语法现象,其次 对偏正结构的形式和偏正结构中的成分构成进行分析,运用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中对多层 定语及多层状语的研究方法考察 :坛经偏正结构中的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现象。详细分析中心语, 最后考察了 坛经定中结构、状中结构的句法功能以及结构内部的语义关系。文中对坛经各 种偏正结构作穷尽的统计。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坛经中的偏正结构可分为体词性偏正结构和谓词性偏正结构两种,其 中体词性偏正结构有“定+ 中”及“中+ 定”两种形式,谓词性偏正结构有“状+ 中”、“中+ 补”、 “状+ 中+ 补”三种形式;构成偏正结构的成分非常丰富,定中结构中的定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 代词、数词及词组等,中心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者”字、“所”字以及词组等,状 中结构中的状语有副词、形容词、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及介宾词组等,中心语有动词、形容词、 数词及词组等,补语有介宾词组、动词等等。偏正结构在句子中的功能很多,体词性偏正结构可以 作宾语、主语、定语、状语、兼语、谓语和补语,谓词性偏正结构可以作谓语、定语、主语、宾语、 补语和状语:偏正结构内部的语义关系多种多样。 关键词:坛经;偏正结构;句法;语义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c t t a nj i n gw r i t t e nb ym a s t e rh u i n e n g ( 6 3 8 - 713 ) i nt a n gd y n a s t yi st h es c r i p t u r e so fz e ns e c tw h i c h c o n t e n ti sm a i n l yh i sl i f es t o r i e sa n dt h er e c o r d sa b o u th i sp r e a c h i n g t h eb o o kh a sa b o u tm o r et h a n 12 0 0 0w o r d s z e nb u d d h i s mc a m ef r o ml n d i aa n dt h em o s tb u d d h i s ts c r i p t u r e sw e r et r a n s l a t i o n sb e f o r e t h ec o m i n go u to ft a nj i n g t a nj i n g 嬲t h e ”z e nb u d d h i s mi nc h i n a ”i n i t i a t e db yh u i n e n gh a sa nu n u s u a l p o s i t i o na n di n f l u e n c ei nz e nh i s t o r y ( a n dt h eh i s t o r yo fb u d d h i s m ,h i s t o r yo fp h i l o s o p h y ) i na d d i t i o n , t a nj r i gr e t a i n sal a r g en u m b e ro fs p o k e nm a t e r i a l sd u r i n gt a n gd y n a s t ya n di n i t i a t e sq u o t a t i o ns t y l ef o r f u t u r es c r i p t u r e so f z e ns e c t ,s oi ti so n eo f t h et a n gb o o k sa n dr e c o r d sw o r t hs t u d y i n g t h e r ea r es o m ea c a d e m i ca r t i c l e ss t u d y i n gt h el a n g u a g eo ft a n 济馏a tp r e s e n t ,b u tn oo nt h e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i ni t t h r o u g h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w ef i n dt h a tt h e r ea r eal o to fe x a m p l e su s i n g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i nt a n , l i n g , s oi ti sc h o s e na so u ro b j e c to fs t u d y t ok n o wt h ec a s e so f u s i n gm o d i f i c a t i o n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i ns p o k e nl a n g u a g ed u r i n gt a n gd y n a s t y , d i s c u s st h er e s e a r c hv a l u eo f b u d d h i s ts c r i p t u r e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nc h i n e s eg r a m m a ra n dm a k eal i t t l em a t e r i a le x c a v a t i o nw o r kf o ri t , w ee x p l o r et h ef o r m so fm o d i f i c a t i o n -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i nt a n , l i n g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c a s e so ft h e a t t r i b u t e ,a d v e r b i a lm o d i f i e r , c o m p l e m e n ta n dq u a l i f i e dw o r di nt h e m ,a n da n a l y z et h e mb a s e do ns y n t a x a n ds e m a n t i c f i r s t l yw ed r a wt h em o d i f i c a t i o n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f r o mt a n , l i n gu s i n gt h ed i r e c tc o m p o n e n ta n a l y s i s a n df i n do u tt h es y n t a xp h e n o m e n o n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t h e m t h e nw ea n a l y z et h ef o r m sa n dc o m p o n e n t so f t h em o d i f i c a t i o n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i n t a n , l i n ga n de x p l o r et h em u l t i a t t r i b u t e a n dm u l t i - a d v e r b i a l p h e n o m e n o ni nt h e mu s i n gt h em e t h o do fs t u d y i n gm u l t i - a t t r i b u t ea n dm u l t i a d v e r b i a li n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b yh u a n gb o r o n g l i a ox u d o n g w ea n a l y z et h eq u a l i f i e dw o r di nd e t a i l f i n a l l yw ee x p l o r et h e s y n t a xf u n c t i o n so f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a t t r i b u t e + q u a l i f i e dw o r d ”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d v e r b i a l + q u a l i f i e dw o r d ”a n dd i s c u s st h es e m a n t i c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i n s i d e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f u r t h e r m o r ew em a k e e x h a u s t i v es t a t i s t i c sa b o u tt h ev a r i o u sm o d i f i c a t i o n -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i nt a n , l i n g a c c o r d i n gt oo u r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t h em o d i f i c a t i o n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i nt a n , l i n g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 k i n d s :o n ei sn o m i n a lm o d i f i c a t i o n -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w h i c hh a v et w of o r m s a t t r i b u t e + q u a l i f i e dw o r d a n d q u a l i f i e dw o r d + a t t r i b u t e t h eo t h e ri sp r e d i c a t i v em o d i f i c a t i o n -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w h i c hh a v et h r e e f o r m s a d v e r b i a l + q u a l i f i e dw o r d s ”,q u a l i f i e dw o r d s + c o m p l e m e n t ,“a d v e r b i a l + q u a l i f i e dw o r d s + c o m p l e m e n t ”t h ee l e m e n t sc o n s t i t u t i n gm o d i f i c a t i o n -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a r ev e r ya b u n d a n t i nan o m i n a l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t h ea t t r i b u t ec a nb ean o u n ,av e r b ,a na d j e c t i v e ,ap r o n o u n ,an u m e r a l ,o ra p h r a s ea n dt h eq u a li f i e dw o r dc a nb ean o u n ,av e r b ,am e a s u r ew o r d ,c h a r a c t e r “者”,c h a r a c t e r “所”,o r a p h r a s e i n ap r e d i c a t i v em o d i f i c a t i o n - 毛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t h ea d v e r b i a lc a nb ea na d v e r b ,a na d j e c t i v e ,a n o m i n a lw o r d ,av e r b a lw o r d ,o rap r e p o s i t i o n a lp h r a s e ,t h eq u a l i f i e dw o r dc a nb eav e r b ,a na d j e c t i v e ,a n u m e r a lo rap h r a s e ,a n dt h ec o m p l e m e n tc a nb ea v e r bo ra p r e p o s i t i o n a lp h r a s e an o m i n a l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c a nb eu s e df o ro b j e c t ,s u b j e c t ,a t t r i b u t e ,a d v e r b i a l ,p r e d i c a t e ,c o m p l e m e n t , o ro b j e c t s u b j e c t i v ee l e m e n ti ns e n t e n c e sa n dap r e d i c a t i v em o d i f i c a t i o n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c a na c t 豳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 p r e d i c a t e ,a t t r i b u t e ,s u b j e c t ,o b j e c t , c o m p l e m e n t ,o r a d v e r b i a l t h es e m a n t i c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i n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a r ev a r i o u s 。 k e yw o r d s :t a nj i n g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 c e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 ;s y n t a x ;s e m a n t i c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己加 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 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余榴 签字日期:劫,刁年4 月i d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余榴 签字日期:卅口年年月i o 日 导师签名:芦宿囹 签字日期:加f 口年峰月,t ,日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言 第一章绪言 坛经由唐代惠能大师( 6 3 8 7 1 3 ) 所著,是唐代的禅宗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六祖惠能的生 平事迹和讲法的记录,全二f 约有一万二千多字。佛教的 ! f l i 宗是由印度传来的,佛教经典在惠能之前 多为译本,坛经是中国禅宗的宗经,是“由慧能创始的”“中国佛教的禅宗”,是“在禅宗 史( 以及佛教史、哲学史) 上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地位和影响”in l ,它保留着大量唐朝时期的口语, 为后代禅宗开启了语录文体之风。是一部值得研究的中古汉语典籍。 对坛经的研究已有一些文章。其中有两篇对句式研究的硕士论文即玄宗女贵莲 ( 坛经) 的判断句1 2 1 雨1 阮氏排( 坛经) 的疑问句1 3 j 。另有一些是对坛经字词和结构进行研究:如 唐元发( 坛经) 中的“于”字用法分析1 4 l ,谢沽瑕( 六祖坛经) 中的副词研究1 5 j ,陈年高敦 博本( 坛经) 的人称代词1 6 希1 敦博本( 坛经) 的动补结构1 7 】,张泽宁( 六 r i 坛经) 中助动 词得、须、可、敢、能的使用法i 引。但坛经的偏正结构还来见到研究成果。对其他佛教经典 偏正结构的研究,有山东大学崔善熙的硕士论文鸠摩罗什译( 维摩诘所说经) 与敦煌本( 维摩诘 经讲经文) 的“之”字偏正结构用法比较研究1 9 j 。浙江大学许剑宇的博士论文( 佛本行集经) 定 中结构研究i m l ;此外还有一些成果是非佛教经典专二1 5 偏止结构研究,这类成果有西南大学金梦的 硕士论文i :( 论语) 状中结构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郑路的硕士论文 ( 庄子) 的名名结构i l 习 等。在已有的偏正结构研究成果中,有些着重研究这一结构的语义、语境、语法地位等问题,如程 序偏正形式的中心语和修饰语语义重复现象简析l 。3 l 、王金萍浅谈偏正结构的句法歧义现象 【1 4 j ,陈昌来、陈烨偏正结构v p + n p 中n p 与v 的语义关系1 1 5 l ;赵世举从( 需子) 看语境对 定中结构的制约1 1 6 】;张爱民、韩蕾偏正结构的语法地位l 刀,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l 协】。 如前所述,坛经是一部很有语言研究价值的佛教经典,其偏正结构目前尚无调查和研究, 我们选择坛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坛经中的偏正结构_ f j 例很多可为我们 了解中古汉语偏正结构提供丰富的资料。据我们初步考察,i :坛经偏止结构有体词性和谓词性偏 正结构两种( 为了叙述方便,有时我们也把体词性偏正结构称为定中结构,谓词性偏上e 结构称为状 中结构) ,我们首先分析坛经中这两类偏止结构,然后再分析其句法和语义,观察偏正结构中 定语、状语、补语及中心语的构成情况和语义关系。 偏正结构在许多语法著作中都有涉及,如马建忠马氏文通的“正次、偏次”【l 引,朱德熙语 法讲义的“修饰语、中心语、定语、状语”1 2 0 l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的“修饰语、中心 语”【2 l l 、李佐丰 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状语、定语、中心语”1 2 2 】等等。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我 们对偏正结构作如下解释:偏正结构由修饰语加中心语组成,其中体词性偏正结构有定中、中定两 种形式,谓词性偏正结构有状中、状中补和中补二种形式。定语一般由实词和短语充当,这些实词 和短语可以是体词性的,如名词、代词等,也可以是谓词性的,如动词等;状语由副词、形容词、 助动词以及一些短语充当;补语可由动词、形容词及词组等充当。 在考察坛经偏正结构中,我们运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坛经中的偏止结构,找山与 其相关的语法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偏正结构的形式和偏正结构中的成分构成进行分析,并运刚黄伯 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中对多层定语及多层状语【2 3 】的研究方法,考察坛经偏正结构中的多层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言 定语和多层状语,同时详细地分析中心语,以展现坛经偏正结构的特点;最后我们考察坛经 偏正结构的句法功能及结构内部的语义关系:每一部分我们都作详尽的用例统计,计算比例时我们 取到小数点后两位数,以供参考。 在分析偏正结构时,文中采用传统的符号来表示句法关系,即:定语( ) 、状语【】、谓语一、 补语( ) 、定语中心语、宾语一、兼语一:省略的主语和宾语分别用八和v 表示。在分析定中 结构时。只标出定中结构,不标山其他结构;分析状中结构时也是如此:在分析偏正结构的成分时, 只标山相关的成分,不标山无关的成分,如“动词作定语”( 例后括号内数字为坛经:肖数) : 普愿法界众生,( 闻) 者一时悟解( 三五) 在这一例中有“法界众生”、“闻者”两个定中结构,我们只标出“闻者”,而不标出“法界 众生”。同时,我们这里分析的是定中结构,其中的状中结构“一时悟解”也不标出。 对一个句子中的偏正结构,我们做穷尽提取和统计,如卜面这两个句子: 譬如其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王子江海中,将身引此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 无情,悉皆蒙润( 二八) 不知向后有数百人来,欲拟头惠能夺于法( 一一) 前一例定中偏正结构有“( 其) 阻水”、“( 江海) 中”、“( 此) 水”、“( 一切) 众生”、 “( 一切) 蔓本”、“( 一切) 有缝无馇”六个,状中结构有“【不】【从天】有”、“【元】基建王王选壅虫: 挠皇曼l 此丛:全= 切众生:= 切墓丕k = 切直缝玉缝:蚕鲎苤涸”、“ - 1 - 江海中】,【将身】曼i 然丛”、 “【悉皆】鏊通”四个;后一例有西个状中结构,一是“【不】翅咆反查麴直厶塞”,二是“【向后】查夔 直丛盎”,有一个定中结构,即“( 数百) 厶”,全旬共有三个偏止结构。 另外,坛经中有一部分句首状语,其后是一个句子,这种情况超出了偏正结构的范围,本 文不作统计。 惠能之后,坛经出现- f ) l 种不同的版本,郭删先生i :坛经校释认为“真正独立的坛经 本子,仍不外乎敦煌本( 法海本) 、惠昕本、契嵩本和宗宝本这四种本子”,其他的只是一些翻刻 本或传抄本。从时间来看,法海本最早,“法海本在唐代,惠昕本在晚唐( 一说在宋初) ,契嵩本 在北宋( 仁宗至和三年一。五六) ,宗宝本在元代(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 - ) ”,从 字数来看,法海本最少,约一万二千字,其他本子较多,相比之下,法海本坛经“可以说是慧 能语录”i 。郭删先生 坛经校释是以日本学者铃木贞太郎、公田连太郎校订的敦煌写本法 海本坛经为底本,参照惠昕、契嵩、宗宝三个改编本坛经进行校订的。本文以郭朋先生的 坛经校释为主要语料,并参考了刘坚、蒋绍愚两位先生主编的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 唐五 代卷) 1 2 4 l 中所收的六祖坛经。 法海本坛经共有五十七节,后文引坛经例子,我们在每个例子后的括号里标明坛经 :肯数,以示其出处。 2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g _ - 章( ( 坛经偏正结构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坛经偏正结构的结构形式 坛经中的偏正结构有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共1 9 9 7 例,其中体词性偏正结构有8 4 4 例, 约占全部偏正结构的4 2 2 6 ,谓词性偏正结构有1 l5 3 例,约占全部偏正结构的5 7 7 4 。体词性偏 正结构可分为“定+ 中”和“中+ 定”两种形式,谓词性偏正结构可分为“状+ 中”、“状+ 中+ 补”和 “中+ 补”三种形式。 第一节坛经体词性偏正结构的结构形式 体词性偏正结构包括“定+ 中”及“中+ 定”两种形式,差别在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相反。 一、定+ 中 共8 2 0 例,约占偏止结构的4 1 0 6 ,有时在定中之间有连词“之”,嗣这一类偏止结构形式上 又可分为“定+ 中”和“定+ 之+ 中”两种 1 、定+ 中,7 9 3 例。例如: ( 1 ) ( 韶州) 童9 史韦璩及( 诸) 宣寮( 三十余) 冬,儒士( 三十余) 厶( 一) ( 2 ) 左降迁流岭南,作( 新州) 百姓( 二) ( 3 ) 客答日:“我于( 蕲州) ( ( 黄梅县) 虚) 冯墓血,礼拜五祖弘忍和尚”( 二) ( 4 ) ( 猫獠) 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 何) 差烈! ( 三) ( 5 ) 只求福田,不求出离( 生死) 苦海( 四) ( 6 ) 遂向( ( 南) 虚) 工) ( ( 中间) 壁) 上题作呈( 心) 绳,欲求于法( 六) ( 7 ) ( 依法修行) 人,有( 大) 利益( 七) ( 8 ) 有( 一) 毒麈名神秀,忽于( ( 南) 癫) 下书( 无相偈一首( 八) ( 9 ) 惠能亦作( 一) 偈,又请得( 一) ( 解书) 冬( 八) 【1 0 ) ( 一行三昧) 者,于( ( 一切) 时) 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 一四) ( 1 1 ) ( 此) ( 定惠) 法,亦复如是( 一五) ( 1 2 ) 迷即渐契,( 悟) 厶顿修( 一六) ( 1 3 ) ( 无) 者,离( 二相) ( 诸) 尘劳( 一七) ( 1 4 ) ( 一切) 莹自在性,名为( 清净) 鎏身( 二o ) ( 1 5 ) 于( 自) 色身,归依( 千百亿) 化身熊( 二o ) ( 1 6 ) ( 色身) 者是舍宅,不可言归( 二o ) ( 1 7 ) ( 自归依) 者,除( 不善) 行,是名归依( 二o ) ( 1 8 ) ( 忏) 煮终身不为,( 悔) 煮知于( 前) 韭恶业,恒不离心( 二二) ( 1 9 ) 除却( 从前) ( 嫉妒) 心,自性若除即是忏( 二二) ( 2 0 ) ( 我此) 姥n ,从( 一) 般羞生( 八万四千) 蟹惠( 二七) ( 2 1 ) 譬如( 大) 蕉,若下大雨,雨于阎浮提,如( 漂) ( 草) 吐( 二八) ( 2 2 ) 犹如( 大) 壹,盖覆于日,不得( 风) 呔,目无能现。( 二九) 3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二章坛经偏正结构的结构形式 h i ( 2 3 ) ( 悟( 无念) 法) 者,见( ( 诸) 佛) 境界( 三一) ( 2 4 ) 不作( 此) 修,如何到彼? ( 三五) ( 2 5 ) 普愿( 法界) 众生,( 闻) 者一时悟解( 三五) ( 2 6 ) ( 未得禀承) 者,虽说( 顿教) 法,未知根本,终不免诤( 三八) ( 2 7 ) 大师住漕溪山,( 韶,广) ( 二) 州行化( 四十余) 生( 三八) ( 2 8 ) ( 亦不见) 者,不见( 天、地,人) 过罪( 四四) ( 2 9 ) ( 三科法门) 者,荫,界,入( 四五) ( 3 0 ) ( 余) 者不得,( 数) 年( 山) 中,更修( 何) 道? ( 四八) ( 3 1 ) 报( 诸) ( 学道) 煮,努力须用意,莫于( 大乘) n ,却执( 生死) 盘( 四八) ( 3 2 ) 大师先天( ( 二) 年) ( ( 八) 月) ( 三) 旦灭度( 四八) ( 3 3 ) ( 吾去) 垦扈o , 莫作世情悲泣,而受( 人) 晕问钱蛊,著孝衣,即非正法,非( 我) 弟置( 五三) 上例中的“者”字结构,王力先生古代汉语口剐认为“者”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9 9 9 “它 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 方有国先生认为“者”是指示代词,他在上古汉语“者”字词性与功能再研究 2 6 1 文中说: “指示代词者常加在名词或谓词及其词组之后,组成名+ 者和谓+ 者结构并逐渐发展出 多种形式。者在名+ 者中的基本功能是隔语复指,在i w + 者中是隔语转指。”如“t :者” 意为“f :这种德行”,“居者”是“居于家的人”,“谓+ 者”中的“者”“实际上是白指谓词表示的人 或事物”。 我们认为“者”字结构是以“者”为中心语的偏正结构。 例( 3 3 ) “已后”的已同以”“已后”与以后”同义1 2 。 2 、定+ 之+ 中,共2 7 例。例如: ( 1 ) 惠能来依此地,与诸官寮,道俗,亦有( 累劫) 之凰( 一二) ( 2 ) 大师令传此顿教,( 愿学) 之人同一体( 三三) ( 3 ) ( 学道) 之人能自观,即与悟人同一类( 三三) ( 4 ) 在( 龙龛) 之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二日始散( 五四) ( 5 ) 心起( 不净) 之一c ,念佛往生难到( 三五) ( 6 ) ( 众生) ( 本性) ( 般若) 之组,亦复如是( 二八) 据方有国先生 先秦汉语“之”字的语法作用及其发展【2 6 l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之是连 词而非结构助词。连接定中结构的连词“之”由指示代词“之”发展而来,起初复指其前定语成分, 后复指淡化,“之”变成了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纽带,即连词”。够 详见汉语大字典第4 1 4 页。“已”同“以”,坛经中出现“已后”,没有出现“以后”,我们认为“已后” 与“以后”同义,下同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9 7 年 鸯详见j t 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第3 6 0 页,中华书局,1 9 9 2 年 姊详见方有国一卜古汉语“者”字词性与功能弭研究。载j :古汉语语法研究,巴蜀书社。2 0 0 2 年 见方钉国先秦汉语“之”字的语法作用及其发展,载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巴蜀书社,2 0 0 2 年。 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 坛经偏正结构的结构形式 二、中+ 定 共2 4 例,约占偏正结构的1 2 0 。例如: ( 1 ) 弘忍与供奉钱( 三十千) ( 七) ( 2 ) 但持( 金刚经( 一卷) ,即得见性,直了成佛( 二) ( 3 ) 有一上座名神秀,忽手南廊下书( 秀扫堡( 一首) ( 八) ( 4 ) 但持( 金刚熊羞滚曼蜜经受( 一卷) ,即得见性,入照羞( 三昧) o ( 二八) ( 5 ) 妄如幻故,无所( 看) 也( 一八) ( 6 ) 自性不归,无所( 依) 处( 二三) ( 7 ) 若不见佛,即无所( 归) ( 二三) ( 8 ) 递相传授,有所( 依约) ( 一) ( 9 ) 韦使君官寮、僧众、道俗,赞言无尽,昔所( 未闻) ( 三三) ( 1 0 ) 迷人愿生东方、西方者,所( 在) 处,并皆一种( 三五) ( 1 1 ) 所( 听得) 意旨,记取,却来与吾说,看惠能见解与吾谁疾迟( 四0 ) ( 1 2 ) 志诚请和尚说所( 见) 戒定惠( 四一) 上举( 1 ) 一( 4 ) 例是“名词+ 数词数量词”的情况,这在坛经中仅见4 例,李佐丰先生 的古汉语语法学【2 2 1 把放在名词后面的数词或数量词看作是后置定语,作者举了两例:“吏二缚 一人诣乇(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和“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 左传宣公二年) ” 回,其中第一句中的“二”是“吏”的后置定语,第二二句中的“百乘”、“百驷”分别是“兵车”、“文 马”的后置定语,我们赞同此观点。 另外,方有国先生 上古汉语“所”字与所字结构再研究1 2 6 】中深入考察了“所+ 动”结构的 内部结构关系,认为这一结构是以“所为中心语,以动为后置定语的上古汉语特殊的中+ 定语序结构”,并且“动词定语具有长短灵活自由性,即:定语可以是单音动词,也可以是动宾、 状动、动补等短语,还可以是形容词” 。从汉语所字结构的形成看,这一观点是成立的,因此我 们把“所+ 定”结构,分析为“中+ 定”结构。 第二节坛经谓词性偏正结构的结构形式 谓词性偏正结构包括“状+ 中”、“状+ 中+ 补”及“中+ 补”三种形式,下面分三部分描写。 一、状+ 中 共1 0 2 7 例,约i 叶偏正结构的5 1 4 3 。例如: ( 1 ) 惠能大师,【- - l - ;k 焚;- 寺讲堂中】,盘高麈,煎麈煎照羞选芝窒造,丝垂捆盛( 一) q 郭朋 我心中见解深浅( 六) ( 3 ) 【须】 门,见自本性( 七) ( 4 ) 惠能亦作一偈,【又】盗 一解书人( 八) ( 5 ) 辞违已了,【便】发 ( 一o ) ( 6 ) 能得衣法,【三更】塞 。( 一0 ) ( 7 ) 来至半路,【尽】【总】盘 ( 一一) ( 8 ) 能使惠顺【即】塑 化人来( 一一) ( 9 ) 常净自t - 生- ,使六贼【从六门】盘( 出 ,于六尘中不离不染( 三一) ( 1 0 ) 【常】鱼 ,六祖闻已,即识佛意( 四二) 三、中+ 补回 共9 0 例,约占偏正结构的4 5 1 。例如: ( 1 ) 老母孤遗,移( 来 南海( 二) ( 2 ) 画人卢珍看壁 ,明日下手( 五) ( 3 ) 神秀上座,题此偈 ,归卧房,并无人见( 七) ( 4 ) 秀上座圭 ,笠 ( 七) ( 5 ) 若入( 得 门,见自本性,当付汝衣法( 七) ( 6 ) 大师遂唤门人尽来,苤叠( 偈前 ( 七) ( 7 ) 我在此踏碓 ( 八) ( 8 ) 惠能却 盔 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 二o ) ( 1 2 ) 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第一,无住,无去,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整盘堑垒 彼岸,扛( 破 五阴烦恼尘劳,最尊、最上,第一( 二六) 陈年高敦博本( 坛经) 的动补结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 0 0 6 年第3 期中认为:“三望发去”中的“去”足动 趋式补语,有“结果”的意味我们赞成“去”是“发”的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留这部分我们重点参考了陈年商教博本( 坛经) 的动补结构一文。 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坛经偏正结构的结构形式 ( 1 3 ) 犹如大云,盖叠 ,不得风吹,日无能现( 二九) ( 1 4 ) 诸水众流,却 大海,海纳众水,合 为) 一体( 二八) ( 1 5 ) 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 ( 三五) ( 1 6 ) 汝等尽诵取此偈,依偈修行,去惠能 ,常在能边( 三七) ( 1 7 ) 所听 意旨,记取,却 与吾说,看惠能见解与吾谁疾迟( 四0 ) ( 1 8 ) 汝将法华经 ,对吾读一遍,吾闻即知( 四二) ( 1 9 ) 汝听一佛乘,莫求二佛乘,迷 汝性( i z 9 7 - - ) ( 2 0 ) 大师起把,打神会 三下) ,却问神会:“吾打汝,痛不痛? ”( 四四) ( 2 1 ) 大师云此语 ,夜至三更,奄然迁化大师春秋七十有六( 五三) 8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坛经偏正结构的构成 第三章坛经偏正结构的构成 坛经的偏正结构有“定+ 中”、“中+ 定”、“状+ 中”、“状+ 中+ 补”、“中+ 补”五种结构形式。 本章考察坛经中这些结构的定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的构成,借以了解偏正结构中能充当这 些成分的具体情况。 第一节坛经体词性偏正结构定语的构成 定语是指体词性偏正结构中对中心语“有修饰、限制的作用”的成分,坛经中有8 4 4 例 定语,分单层定语及多层定语两类。这里的“层”即层次,单层定语即只有一个层次的定语,一般 只有一个定语,多层定语则有两层或三层定语,一般有两个或三个定语。 一、单层定语 单层定语包括词和词组,坛经中单层定语共有7 7 5 例,约占全部定语的9 1 8 2 。 ( 一) 名词作定语 l 、普通名词作定语,坛经中共8 4 例,约占全部定语的9 9 5 ,有单音节和多音:常之分, 单音的如“心”、“岭”、“风”等,多音节的如“江海”、“世间”、“胜负”等。例如: ( 1 ) 我若不呈( 心) 偈,五祖如何见得我心中见解深浅( 六) ( 2 ) 能于( 岭) 上,便传法惠顺( 一一) ( 3 ) 犹如大云,盖覆于日,不得( 风) 吹,目无能现( 二九) ( 4 ) 吾去已后,a 莫作世情悲泣,而受( 人) 吊问然帛,著孝衣,即非正法,非我弟子( 五 三) ( 5 ) 譬如其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王于( 江海) 史,将身引此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 一切有情无情,悉皆蒙润( 二八) ( 6 ) 若真修道人,不见( 世间) 鎏,若见( 世间) 韭,自非却是左( 5 - - - :- ) ( 7 ) 但得法者,只劝修行,诤是( 胜负) 之:釜,与道违背( 三八) ( 8 ) 吾常愿一切世人,心地常自开佛知见,莫开( 众生) 每屡( 四二) 2 、专有名词作定语,共1 2 2 例,约占全部定语的1 4 4 5 ,专有名词包括佛教名、人名、地名、 国名等,佛教名有“摩诃般若波罗蜜”、“楞伽”、“真如”、“顿教”、“法界”、“佛”、“觉”、“偈”等, 如例( 1 ) 一( 8 ) ;人名、地名、国名有“韶州”、“新州”、“猫獠”、“惠能”、“唐国”等,如例( 9 ) 一( 1 5 ) 。例如: ( 1 ) 惠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 摩诃般若波罗蜜) 盘,授( 无相) 盎( 一) ( 2 ) 欲画( 楞伽) 变相,并画五祖大师传授衣法,流行后代,为记( 五) ( 3 ) ( 一行三昧) 盏,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 一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