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论文)纯化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论文)纯化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对策研究.pdf_第2页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论文)纯化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对策研究.pdf_第3页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论文)纯化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对策研究.pdf_第4页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论文)纯化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论文)纯化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对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纯化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对策研究 于红军( 油气田开发工程) 指导教师:李爱芬教授 摘要 本文通过对纯化油田的地质及开发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相应 的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纯化油田的开发状况进行了评 价,提出了纯化油田挖潜的主要方向及相应的技术界限。 完成了对纯化油田的开发评价工作,包括注采压力系统评价、水 驱开发效果评价和井网合理性评价。目前纯化油田的压力水平低、平 面和纵向的注采不平衡,前期水驱开发效果较差,后期通过综合调整 水驱开发效果明显改善,基本接近理论水平,通过合理井网密度的计 算,目前纯化的井网密度略稀,具有加密的潜力。 对纯化油田的剩余潜力状况进行了研究。利用多种方法,标定纯 化油田的采收率约为3 0 。同时对平面及层间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 了研究。 对重点区块( 纯1 7 块) 进行了数模研究。通过历史拟合弄清了 其剩余油分布特征,并对该区块的挖潜方向进行了研究,该区块在完 善注采关系及分层治理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利用相应的油藏工程方法对纯化油田开发的技术界限进行了研 究。主要包括纯化油田及各区块的合理井网密度、合理注采比、合理 井底流压、合理采油速度、合理注水速度和合理的注水压力界限。其 中纯化油田的合理井网密度为1 1 4 1d k i n 2 ,合理的注采比为1 1 ,最 低的井底流压为4 0 2 m p a ,合理的采油速度应不小于o 8 ,合理的 注水速度为3 0 6 4 ( 相当于年注水1 4 6 3 万方) 。并通过井组理想模 型的数模研究,确定了井网方式、提液时机、提液幅度、合理注采比 保持等指标界限。 通过统计分析等手段,确定了纯化油田的挖潜方向及相应的挖潜 治理措施,包括提液、井网、完井方式、小井距,堵调及三采等。 关键词:剩余油数值模拟开发调整采收率 s t u d yo n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o fc h u n - h u ao i l f i e l d d u r i n gm e d i u m & h i g h w a t e r - c u ts t a g e y u h o n g _ j u n ( o i l & g a se n g i n e e r i n g1 d i r e c t e db yp r o f e s s o rl ia i f e n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 h e g e o l o g y f e a t u r ea n dp r o d u c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o f c h u n l i a n go i lf i e l d , 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s u l ti se v a l u a t e d i t sa d j u s t m e n t s t r a t e g y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l i m i ti sp r e s e n t e db yt h es t u d yo fr e s e r v o i r 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r e s e r v o i rn u m e r i c a ls i m u l a t i o n t h ep r e s s u r es y s t e mo fi n j e c t i o n p r o d u c t i o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s u r o fw a t e rf l o o d i n ga n dw e l lp a t t e r na r ee v a l u a t e d t h ee v a l u a t i o n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t h ea v e r a g ep r e s s u r el e v e li sl o w e rt h a nt h er e a s o n a b l el e v e l 坷e c t i o n - p r o d u c t i o ni s n o tb a l a n c e di np l a n ea n dp r o f i l es e c t i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s u l tw a sw o r s ei ne a r l yp e r i o dt h a nt h a to ft h et h e n r y i n m i d - h i g hw a t e rc u tp e r i o d ,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s u l tw a si m p r o v e d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r e s u l to fr e a s o n a b l ew e l l - p a t t e ms p a c 吨s h o w si t sp r e s e n t w e l l - p a t t e r ns p a c i n gi sl o w e rt h a n t h a to f t h et h e o r y t h e r ea r ep o t e n t i a lo f e n c r y p t i o n t h er e c o v e r yf a c t o ri sc a l i b r a t e db y3 0 t h r o u g hm a n ym e t h o d s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r e s i d u a lo i li np l a n ea n d p r o f i l es e c t i o ni ss t u d i e d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l i m i t sa r cd e t e r m i n e db y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m e t h o d s t h o s el i m i t si n c l u d et h er e a s o n a b l ew e l l s p a c i n g ,r e a s o n a b l e i n j e c t i o n - p r o d u c t i o nr a t i o n , r e a s o n a b l ef l o w i n gh o t t o m - h o l ep r e s s u r e , r e a s o n a b l er a t eo fo i lp r o d u c t i o n ,r e a s o n a b l er a t eo fw a t e ri n j e c f i o na n d r e a s o n a b l ei n j e c t i o np r e s s u r e n sa d j u s t m e 6 n ts t r a t e g ya n da d j u s t m e n tm e a s u r e sa l ed e t e r m i n e db y s t a t i s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 t h o s ei n c l u d ef o r e e df l u i dw i t h d r a w a l ,w e l lp a t t e r n , c o m p l e t i o nm e t h o d ,d e n s ew e l ls p a c i n g ,p r o f i l ec o n t r o la n de o r m e t h o d k e y w o r d s r e s i d u a lo i lr e s e r v o i rn u m e r i c a ls i m u l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a d j u s t m e n t o i lr e c o v e r 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中国石油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伽易年j 7 月巧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石油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及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 制手段保存论文。 ( i i 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生签名: 导师签名: 6 年上月巧目 z 神年,月z 弓日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前言 第1 章前言 纯化油田为纯梁采油厂主力油田,其储量和产量都占到采油厂总 量的3 0 以上,因此,确保该油田的稳产对采油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然而,该油田在年产4 0 万吨连续稳产l o 年的条件下再保持稳产 难度很大,主要原因为:第一,可供建产能的阵地越来越少,寻找零 星井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新井产量将逐年减少;第二,油田目前含水 达7 0 ,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产量递减阶段,老井产量也将逐渐下降。 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充分挖掘油田潜力,以保持油田再稳产或者减缓 产量的递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纯化油田目前标定采收率尚比较 低,只有2 8 ,具有进一步挖潜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因此研究纯化油 田中高含水期挖潜方向及开发对策就显得迫切而必要。 另外,纯化油田为一层多且薄、渗透率低、断层多、断块小、岩 性复杂的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为低渗透油田的典型代表,因此,对 该油田挖潜方向进行研究将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 用。 国内外在开发低渗透油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的做法有: 1 搞好油藏描述,为油田开发部署与调整挖潜奠定基础,尤其 是对裂缝系统的描述,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显得特别重要。 2 开展先导性试验,探索油田注水开发技术。主要包括:( 1 ) 早期强化注水,尽早恢复地层压力;( 2 ) 开展与裂缝方位相匹配的注 水方式研究;( 3 ) 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确定“最佳注水时机”、“注采 系统调整及转注时机”及“合理注采比”等开发界限。 3 调整注采系统,以提高波及程度。 4 完善工艺配套技术,以充分发挥采油工艺技术在低渗透油田 开发中的作用。 5 利用系统工程方法,搞好区块的分类治理,主要包括: ( 1 )以水动力学方法为主的调整挖潜研究,如提液( 提液时 机、提液幅度等) 、周期注水、注采关系调整和调剖堵水等。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前言 ( 2 ) 探索各种e o r 方法,以提高采收率。目前研究结果表明, 对低渗透油藏的e o r 方法主要是微生物采油技术和混相驱油技术 ( c 0 2 驱和n 2 气驱) ,其它三次采油方法如聚合物驱、a s p 驱等不太 适合于低渗透油藏。 ( 3 ) 根据油田开发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注水界限,包括: 注采比的调整,一般低渗透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要求注采比要 加大,以弥补地层亏空;合理注水压力界限的确定;细分层系, 完善注采对应关系,以提高注采对应率。 ( 4 ) 强化层间接替,努力提高非主力层动用程度。 ( 5 )完善并网系统。包括:井网方式的完善;合理井网 密度的确定等。 总之,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形成了以地质研究为基础,以油藏工 程方法为核心,以配套的采油工艺技术为具体手段的开发与调整方 法,t 并在这方面发表了大量文章,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针对纯化油田的特点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开展下列工作: 1 开发评价。主要利用常规油藏工程方法,对目前纯化油田的 注水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目前注采压力系统总体评价、水驱开发 评价和井网完善性评价。 2 剩余油潜力分析。主要是利用各种方法对纯化油田的采收率 进行标定,量化其剩余潜力情况,并对层间和层内潜力进行分析。 3 纯化油田的开发技术界限研究。主要确定纯化油田开发的各 种指标界限,包括合理井网密度研究、合理注采比的确定、合理井底 流压的确定、合理采油速度的确定、合理注水速度的确定、合理注水 压力界限的确定、经济极限单井日产油量、经济极限含水和合理压力 恢复时间。 4 井组理想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井组理想模型的数模研 究,得出纯化油田开发的一些主要规律。 5 挖潜方向及挖潜措施分析。对纯化油田下步的挖潜方向及挖 潜措施进行研究,包括提液、井网、周期注水可行性、完井方式、小 井距、化堵可行性、三采可行性和攻欠增注,分层注水分析。 2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纯化油田概况 第2 章纯化油田概况 纯化油田位于山东省博兴县境内,其构造位置在东营凹陷纯化草 桥断鼻带。1 9 6 5 年发现,1 9 7 1 年投入开发,沙四上含油面积4 2 5 k m 2 , 地质储量4 7 7 4x1 0 * t 。 2 1 基本地质特征 2 1 1 构造特征 纯化油田从总体上看:是一大型的鼻状构造,内部被断层复杂化, 主体部位是被两条东西向的二级大断层切割形成的地垒。中部有一条 北偏西的三级断层把油田分割成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层倾角小,为 3 5 度;西部地层倾角大,为7 1 0 度。东、西两部含油层系有所差 异,东部除有主力含油层系s 41 纯化镇以外,还发育了s 2 段及s 4 红 层的油层,而西部s 2 和s 4 不发育,仅在个别井点上有油气显示。 纯化油田内部共发育了2 1 1 条断层,由于内部断层一般落差都较 小( 2 0 4 0 m ) ,注水动态证实大部分断层不封闭,封闭断层只有1 1 条。 2 1 2 储层特征 ( 1 ) 油层多、单层薄、但连通率较高 纯化油田主力油层s 。分为5 个砂层组2 0 个小层,油层的主要 特点是小层多、单层薄。有9 0 的单层厚度小于l m ,最厚的单层厚 度2 5 m ,平均单层厚1 3 m ,虽然油层较薄,但油层的分布稳定,连 通率较高,为6 5 。 ( 2 ) 岩性复杂、物性差 纯化油田属浅湖一半浅湖相沉积。岩性较复杂,主要有砂岩类、 灰岩类和过渡岩三大岩类,地层纵向和平面上的非均质严重且物性较 差,平均空气渗透率为4 8 2x1 0 3 a m 2 ,孔隙度为1 7 9 。砂岩的孔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 第2 章纯化油田概况 隙度为1 3 9 2 1 9 ,平均1 7 3 ,渗透率4 2 8 7 9 1 0 3 u n 2 ,平均 5 4 1x 1 0 3 a n 2 。灰岩类的孔隙度为8 o 2 2 9 ,平均2 0 7 ,渗透率 一般为4 3 2 3 6 7x 1 0 - 3 a 口n 2 ,平均4 2 5x1 0 3 u n 2 。 ( 3 ) 原油物性好,属高压低饱和油藏 纯化油田原油物性好,属中、低粘度原油,三套含油层系中以 s 42 原油性质为最好,s 2 和s 4 红层稍差,每套层系含油性质在纵向 上变化不大( 见表2 1 ) 。 表2 - 1纯化油田原油性质统计表 层系 地面密度 地面粘度地下密度地下粘度原始油气比 体积系数 ( g e r a 3 ) ( m p a s ) ( g e r a a ) ( m p a s )( m 3 t ) s 2 o 8 8 0 92 8 4 & 1 o 8 7 2 52 2 80 7 43 8 ,3 21 1 4 l & 0 8 9 2 1 6 4 5 o 8 l6 62 7 21 1 1 3 纯化油田属高压低饱和油藏,原始地层压力3 1 9 3 4 6 m p a ,原 始压力系数1 2 1 4 ,饱和压力6 6 m p a ,地饱压差达2 5 3 2 8 m p a 。 2 2 开发简历及现状 2 2 1 开发简历 纯化油田自1 9 7 1 年投入开发以来,大体经历了四个开发阶段: ( 1 ) 弹性开发阶段( 1 9 7 1 1 9 7 5 年) 该阶段累积产油8 9 3 万吨,采出程度1 8 。阶段末日产油水平 7 3 8 t ,年产油2 2 8 万吨,采油速度o 8 2 。由于纯化油田为高压异常 油藏,边水不活跃,此阶段主要特点是:压力下降快,产量下降快, 阶段末总压降1 2 4 m p a ,平均单井日产油由3 2 t 降到阶段末的1 7 t 。 ( 2 ) 注水开发阶段( 1 9 7 6 1 9 8 7 年) 纯化油田1 9 7 6 年开始注水开发,阶段产油3 5 5 6 万吨,该阶段通 4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纯化油田概况 过逐步完善注采井网,控制住了地层压力下降的趋势,阶段末总压降 为1 2 7 m p a ,从而取得了年产3 0 万吨,稳产1 0 年的好局面,但由于 层间差异大,主力油层见水快,水淹快。 ( 3 ) 整体调整阶段( 1 9 8 8 1 9 9 5 年) 为实现高速、高效开发,从1 9 8 8 年起进行整体调整,之后又对 主力断块进行调整、完善注采井网,细分层系调整,使原油生产能力 由3 0 万吨上升到4 0 万吨以上,并又连续稳产了6 年,这个阶段的主 要特点是:通过不断完善注采井网,加强注水,使注采对应率提高, 油层压力明显回升,动用程度提高,各项开发指标变好,稳产基础加 强。 ( 4 ) 滚动扩边及零星完善阶段 根据油藏描述结果及三维地震的成果,9 6 年以来对油田外围滚动 勘探增加产能,对老区进行零星完善及控水稳油工作,年产油一直稳 定在3 0 万吨以上。 2 2 2 目前开发现状 到2 0 0 5 年1 2 月,共投产油井4 3 7 口,开井3 1 2 口,核实日液能 力3 3 9 4 3 t ,日液水平3 2 7 4 3 t ,日油能力9 7 1 3 t ,日油水平9 3 7 t ,累 积产油1 0 1 1 9 9 l o t ,采油速度o 5 9 ,采出程度1 7 7 。注水井2 0 0 1 2 1 ,开井1 2 1 口,日注水平4 9 3 1n 1 3 ,累注2 6 6 5 7 6 1 0 4m 3 ,累积注 采比o 9 6 。其中s 。共投产油井3 7 1 口,开井2 5 71 3 ,核实日液能力 2 5 3 5 6 t ,日液水平2 4 3 9 6 t ,日油能力7 3 0 8 t ,日油水平7 0 3 i t ,累积 产油8 6 8 3 8 1 0 4 t ,采油速度0 5 3 ,采出程度1 8 o 。s 4 上注水井1 8 0 口,开井1 1 01 2 1 ,日注水平4 5 1 8 m 3 ,累注2 5 0 2 9 6 1 0 4 m 3 ,累积注 采比1 0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纯化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第3 章纯化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3 1 目前注采压力系统总体评价 3 1 1 油藏压力水平低 纯化油田由于储层孔喉细小、比表面积大、渗透率低,渗流规律 不遵循达西定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各断块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 油能力和吸水能力低、油井见注水效果缓慢的现象,个别断块注不进 采不出,表现为油藏整体压力水平低,部分井产能不足,动液面低。 统计2 0 0 5 年1 2 月纯化油田s 4 1 2 7 口油井动液面资料,平均动液面 1 0 6 7 m ,其中动液面在1 3 0 0 m 以下的油井3 6 口,占统计井数的 2 8 2 5 。 3 1 2 平面上的注采不均衡 由于受到地质及工艺条件的限制,各注水井的注水强度存在较大 的差异。统计2 0 0 5 年1 2 月纯化油田s 4 注水井1 0 8 口,其平均注水 强度为6 2 9 m 3 ( d - m ) 。其中高强度注水井( 注水强度高于5 m 3 ( d m ) ) 2 1 口,占统计井数的1 9 4 4 ;其中最大注水强度高达1 7 5 m 3 ( d m ) 。 低强度注水井( 注水强度低于1 5 m 3 ( d m ) ) 3 4 口,占统计井数的 3 1 4 8 ,其中最小注水强度仅0 2m 3 ( d m ) ,见表3 1 。 表3 - 1注水强度统计表( 2 0 0 5 年1 2 月) i 注水井开井( 口)高注水强度井( 口)低注水强度井( 口) l 1 0 82 l t 9 4 4 3 4 ,3 1 4 8 与注水井注水强度的差异相似,各油井的采液量也存在很大的差 异。统计2 0 0 5 年1 2 月纯化油田s 4 2 开油井2 6 4 口,其中产液量大于 1 5 t d 的高液量井6 8 口,占统计井数的2 5 7 6 ;产液量小于5 t d 的低 液量井9 l 口,占统计井数的3 4 4 7 ,见表3 - 2 。 表3 - 2 产液量统计表( 2 0 0 5 年1 2 月) i 油井开井( 口)高液量( 1 5 t d ) 井( 口)低液量(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纯化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于:擎,无因次注水时间; y q 。一油藏初产油量; q o ,q :,q 。:一未出水流管的总产油量, 总产油量和总产水量。 y 一油藏孔隙体积。 由以上可得累积产油量: q = f 娩。+ q :净 亚山 耳宝。q d 采出程度r = 坐 已出水流管的 ( 3 1 1 ) ( 3 ) 存水率c 的计算 由上述亦可得累积产水量: 级= f q 。2 d t ( 3 1 2 ) + 累积注入水量为:q = e ( q + q 。) ( 3 1 3 ) 存水率为:c = 羔皆= - 一瓦尚c ,一4 , 式中,置一累积注采比。 应用流管法计算了纯化油田s 。1 及纯2 、纯6 、纯1 7 、纯6 2 、纯 6 9 五个断块的理论值,预测了最终采收率,做出了含水率与采出程度 关系曲线,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并与实际曲线进行对比,以 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定性的评价。 3 2 2 综合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可衡量在目前开采条件下,含水是否 正常,以及在不同阶段开发效果的好与坏。将纯化油田s 。及纯2 、 纯6 、纯1 7 、纯6 2 、纯6 9 五个断块的理论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 图 皇璺互鎏盔兰! 望奎! 三篓堡主堂堡丝奎 :茎! 塑垄鱼鎏里至茎整墨堡堡 藏 乓 主 静 簧 缸 藏 差 替 * 妞 豳3 - 1 缝2 断块禽承率与采出程度哭系曲线 爰塞翟度r 圈3 - 2 纯6 断块禽水率与菜出程度荚系曲线 1 2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纯化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妊 主 锝 * 缸 籁 三 锝 * 加 o5l o1 52 02 53 03 5柏 采出程度r ( ) 图3 - 3纯1 7 断块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051 01 52 02 53 03 54 04 55 0 采出程度r ( ) 图3 _ 4纯6 2 断块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1 3 孛国石潮大学( 华东) 工稔硕士学锭论文 第3 章纯纯滴羽开发教莱谔绘 氧 著 糌 蔷 趣 鳍 童 静 繁 缸 莱出程缱戳 图3 5纯6 9 断块禽水率与聚出程度关系曲线 采出程成r ( 图3 撕纯化油田s 4 上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1 4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纯化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由图3 - l 3 6 可见,纯化油田s 4 1 及其5 个典型区块含水率与采 出程度曲线目前实际值均接近于理论值,反映出纯化油田s 。1 总体开 发效果较好。现根据各区块的不同情况分述如下: 纯2 断块开发效果最好,其无水采收率接近于理论值,表明初期 开发效果较为理想。注水开发之初,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表现 出层间动用差异大、干扰严重的矛盾,开发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及 时实施了分层注水,控制c l 组注水,同时不断完善注采系统,使该 块实现了稳产。进入开发中期又及时进行了综合调整,分层次完善了 平面及层间的注采井网,之后又进行了平面加密调整和分层系调整, 既解决了平面开采不均衡的矛盾,增加了水驱控制程度,又解决了层 问矛盾。上述一系列做法,获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纯6 断块由于初期井网不太完善,水驱控制程度较低,开发效果 较差。进入开发中期,经过综合调整和整体提液,使区块平面及纵向 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开发效果趋于理想。 纯1 7 断块前期开发效果较差,主要由于平面采出不均衡及层间 干扰所致。后在东部实施分层开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层问干扰, 改善了开发效果。近几年通过综合治理,实际点日益接近理论值,表 明近期开发效果较好。 纯6 2 断块属于典型的双低单元,采出程度较其它区块低。前期 措施有效期短,含水率波动频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构造变 化大引起各块注采井网不完善。另一原因是注水状况差。9 8 年实施的 控水稳油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注采井网,促进了油井的全面受效,改 善了开发效果。 纯6 9 断块投产初期产量比较高,但由于地层能量不足,投产后 产量逐渐下降,表现为前期开发效果较差。后经注水恢复地层压力, 并及时在开发过程中采取酸化、压裂等分层改造措施,确保了断块稳 产。近年来水驱控制储量不断增加,图3 - 5 中实际曲线日益接近理论 值,开发效果越来越好。 纯化油田s 。2 包括众多断块,由于各断块逐次投产,使图3 - 6 中 实际曲线呈现明显的阶梯。这表明控制储量阶段性的增加,使油田整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纯化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体开发效果趋于理想。但就每一阶段而言,并不能简单的以实际曲线 是否接近于理论值来评价其开发效果的优劣。纵观纯化油田s 。2 的开 发历史,无不是外围滚动扩边与内部完善并举,稳定高产断块与改造 双低单元同时进行。这些做法为纯化油田s 。1 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奠 定了基础。应该说纯化油田s 4 2 的开发效果是比较好的。 3 2 3 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油田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综合含水不断上升,排出水量越来越 大,存水率则不断减少,注水利用率降低,由于油层水淹含水饱和度 已经很高,注入大量水,仅能驱替有限原油,当存水率趋于零时,注 水利用率也趋于零,油层可流动油基本被驱替了,此时采出程度为最 终采收率。 图3 7纯2 断块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申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纯化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掘 ) 静 * 摊 0 8 一 孳o , 6 吝 鲁 * o 4 让 o 2 o o1 02 03 04 0 采出程度r ( ) 图3 8纯6 断块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o51 01 52 02 53 0 3 5 们 采出程度r ( ) 图3 - 9纯1 7 断块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1 7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纯化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采出程度r ( ) 图3 1 0纯6 2 断块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采出程度r ( ) 图3 - l l纯6 9 断块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1 8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纯化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赫 , o * * 社 图3 1 2纯化油田s 4 上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纯化油田s 4 上及纯2 、纯6 、纯1 7 、纯6 2 、纯6 9 五个断块的存 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图3 - 7 2 1 2 ) 。前期实际存水率与理论值 有较大差距,后期经过综合治理,使注水开发效果趋于好转。目前纯 2 断块注水效果最好:纯6 2 、纯6 9 、纯6 及纯化油田s 。1 次之;纯 1 7 较差。若适时完善注采系统,加强分层精细注水,并适当加密井网 以提高驱动压力梯度,开发效果仍有望进一步改善。 3 3 井网完善性评价 统计表明,纯化油田目前井网不能很好的控制该区储量。以纯西 区为例,目前井网下有2 个井区处于无注无采状态,另有2 个井区单 控储量较大,6 个井区处于有采无注状态,3 个井区处于有注无采状态, 从而造成储量动用程度低,仅为8 7 ,有2 6 6 万吨储量得不到控制。 纯2 、纯6 9 单元自6 0 年代投入开发以来,经历了历次分层系、加密调 整,虽然目前井距己2 5 0 m 左右,井网密度己分别高达1 4 8e k i n 2 、 1 6 1v i k m 2 ,但断层附近剩余油富集,油井受效方向少,统计断层附 近油井1 6 口,单向受效井高达l o 口,三向受效井只有2 口,表现为 井网的局部不完善。纯6 单元自7 0 年代投入开发,经过历次加密调整, 目前井网密度已达7 6h k i n 2 ,井距2 5 0 3 0 0 m 。由于井网不规则,局 1 9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纯化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部井区井距大于5 0 0 m ,各区块井网密度相差较大。因此在井网控制程 度较差、平面剩余油相对富集的部位,应适当增加井点,完善注采关 系。纯6 2 块是纯化油田的双低单元,其注采对应率低( 只有4 5 ) , 加之水井套破套坏严重,水井井况复杂,从而造成该块注采井网极不 完善。 根据胡斯努林法改进和完善的公式: e r :0 6 9 8 + 0 1 6 6 2 5l g 土1 p 平时“ ( 3 - 1 5 ) o 式中:b 最终采收率,小数; 栉一井网密度,e l k i n jo | 一有效渗透率,m 2 ; “一地下原油粘度,m p a s 。 要使井网密度达到经济上合理,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 ) 防止井网过密,造成不合理投资; 2 ) 避免井网过稀,致使最终采收率降到经济合理界限以下。 由此得出,合理井网密度为单位面积( 1k m 2 ) ,加密到最后一口井 时的井网密度。在这个井网密度条件下,最后一日加密井新增可采储 量的价值等于这口井基本建设总投资和投资回收期内操作费用的总 和,由此则有 a f m v = v 0 6 9 8 + 0 1 6 6 2 5 培去 b 等皓严一p 晋眇” c s 舶, 式中,r 一单位面积储量,1 0 4 t k m 2 。 缸。v 一每平方千米新增可采储量,它应等于新增一口井的 总费用与油价的比值。 由此,便可根据( 2 ) 式在计算机上用试凑法算得合理井网密度, 再代回( 1 ) 式便可反求出经济合理采收率。 本次研究利用合理井网密度法对纯化油田s 4 上及5 个典型区块的 合理井网密度进行了测算,表3 - 9 可供参考。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纯化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表3 - 9 合理井网密度法选用参数及结果表 有效原油地下 平均 合理井网现井同预测采 区块渗透率粘度 储量面积 ( “m 2 )( m p a 曲 ( 1 0 4 0( k m 2 ) 井深 密度密度收率 ( m )( n n c a 午)( 1 :l k r a z )( ) 纯2 0 1 3 03 8 43 9 2232 5 0 01 9 0 51 1 7 9 1 4 1 1 2 纯6 0 0 5 731 51 1 6 31 02 4 0 01 6 1 67 4 23 5 6 7 纯1 7 o 1 0 86 2 44 8 24 42 4 0 01 5 6 96 8 4 83 5 1 9 纯6 20 0 0 83 04 5 04 02 6 0 01 5 2 91 06 ,852 0 9 7 纯6 90 0 2 52 1 88 0 3592 7 0 01 69 98 躺53 2 4 9 s 1 2 0 0 5 53 84 7 7 44 252 7 0 0 1 5 3 6 73 ,5 03 3 7 4 表中现井网密度栏分母表示实际开井密度,测算中,原油价格取 1 5 0 0 元t ,按测算结果计算的合理井网密度仍有一定的打井潜力。 合理井网密度与各因素关系如下列图所示( 默认条件:油价1 , - - - - 1 5 0 0 元t ;流度:k p = o 0 1 ;储量丰度v = 1 2 0 ;平均井深h = 2 5 0 0 m ) 。 储量丰度:1 0 0 万吨,平方公里 删 匈 椒 * 倒 翻 匿 撒 剐 如 0o 0 1o 0 2o 0 30 0 40 0 50 0 6 原油流度 图3 1 3 合理井网密度与原油地下流度关系曲线( w 1 0 0 ) 嘲 采 疑 8 簧- 蜊 枢 羹1 4 黧 趣 储量丰度:1 2 0 万吨怦方公照 o氇0 l氇耱毡0 ,0 4 & 0 5 o - 0 6 缀潼流度 圈3 1 4 合理井网密度与原油地下流度关系曲线( v = 1 2 0 ) 簇蠢聿发:1 5 0 万嘟乎骞公燕 o氇0 l0 0 2o _ 0 3 氇0 4巍0 5税0 6 原油瀛度 躁3 1 5 合理弗网密度与原油地下流度关系曲线( v = 1 5 0 ) 懵 俜 仃 侣 傅 并 侣 惶 一农祆牛、一髓船霞袭群审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4 章纯化油田剩余油潜力分析 第4 章纯化油田剩余油潜力分析 4 1 采收率的校订 可采储量是油田开发全过程地质和工艺开采技术的多因素综合 指标,反映在开发动态指标数据上。纯化油田已有3 0 余年的开采历 史,长期的开采实践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动态数据,为运用各种统计方 法预测可采储量提供了条件。另外,可借用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公式测 定采收率。在众多的测算方法中,经过反复筛选,为本油田提供了较 准确的可采储量测算方法。 本次研究以动态资料为基础,采用水驱曲线法,相关经验公式、 流管概算法、合理井网密度法、数值模拟方法等对纯化油田的采收率 进行了预测。 4 1 1 水驱曲线法+ 研究测算可采储量及水驱采收率的方法共1 4 种,其公式如下: 1 ) l g w p = a + b n p 2 ) i g l p = a + b n p 3 ) l p n p = a + b l p 4 ) w p n p = a + b l p 5 ) l p n p = a + b w p 小c 盟铲( 南 h ) 件, 耻水旦学( 剖m c n p 2 吉【1 - 4 泵i - i ) 1 ( 4 - 3 ) n p = l 1 一i = 再矿巧两( 4 - 4 ) 拉孵,s , 6 ) l g w p = a + b l gc w p n p ) n p = 1 0 4 ( b b l - 南) 酬 7 ) i 泓+ b l i l ( 皓一1 ) e r _ a + b l n 哮一d ( 4 6 ) ( 禾7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4 章纯化油田剩余油潜力分析 8 ) r 神+ b l i l ( _ 一1 )e r = a + b i n ( - 一1 ) 】v 9 ) r = a + b i n ( 1 - f w )e r = a b i n ( 1 - f w ) 1 0 )i n ( 1 r ) i a + b l l l ( 1 f 0 ) e r = i e 。+ 。埘1 一 1 1 ) i n r = a + b 岛 1 2 ) l n r - - - a + b i n f , , 1 3 ) 黼b h 饶) 1 4 ) r _ a + b 【去乩睁l e r - - - 1 e 。+ e 矿l - e 。+ “厶 e r 1 - e ”m 钞 e 。- b 【上一l n 略j ( 4 8 ) ( 4 9 ) ( 4 1 0 ) ( 4 1 1 ) ( 4 1 2 ) ( 4 _ 1 3 ) ( 舢1 4 ) 式中:w p 一一累产水量,1 0 4 t ;n p 一一累产油量,1 0 4 t ; l p 一一累产液量,1 0 4 t ;r 一一采出程度,; e r 一一采收率,;一一含水率,; a 一一直线的截距;b 一一直线的斜率。 针对低渗、低粘油田特点,选用前1 、3 、4 三种方法,对纯化油田 及5 个典型断块的动态数据进行回归和预测( 表4 - 1 4 - 6 ) 。 表4 1纯2 断块水驱曲线回归及预测结果 方法序号a b相关系数y可采储量( 1 0 4 0采收率( ) lo 5 6 4 8 9 30 0 1 2 0 l l0 9 9 9 5 0 5 2 2 3 4 6 3 95 7 0 0 6 l 30 9 1 2 8 1 0o 0 0 4 2 1 90 9 9 9 4 3 42 0 4 9 9 9 55 2 2 9 5 8 4 o 0 8 7 2 1 6o 0 0 4 2 1 9o 9 9 9 4 4 42 0 4 9 9 3 75 2 2 9 4 3 平均 2 1 1 1 5 2 45 3 8 6 5 4 表4 - 2 纯6 断块水驱曲线回归及预测结果 方法序号a b相关系数y可采储量( 1 0 t )采收率( ) 1 0 8 0 5 5 8 2o 0 0 6 4 6 2 0 9 9 8 3 1 24 1 9 7 5 8 1 3 6 0 9 2 7 30 8 9 1 4 9 9o 0 0 2 2 6 9o 9 9 8 2 7 53 8 1 8 1 5 23 2 8 3 0 2 4 - o 1 0 8 4 9o 0 0 2 2 6 90 9 9 8 2 8 13 8 1 8 1 7 63 2 8 3 0 4 平均 3 9 4 4 6 4 03 3 9 1 7 8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y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4 章纯化油田剩余油潜力分析 表4 3 纯1 7 断块水驱曲线回归及预测结果 方法序号 ab 相关系数y可采储量( 1 0 t )采收率( ) l0 8 5 0 8 8 10 0 1 3 7 0 30 9 8 7 7 5 61 7 0 8 1 9 43 5 4 3 9 7 31 1 6 7 0 9 8o 0 0 5 5 8 80 9 9 1 2 5 6 1 5 1 6 1 4 5 3 1 4 5 5 3 4o 1 6 7 1 0 6 o 0 0 5 5 8 80 9 9 1 2 6 5 1 5 1 6 1 5 5 3 1 4 5 5 5 平均 1 5 8 0 1 6 5 3 2 7 8 3 5 表4 _ 4 纯6 9 断块水驱曲线回归及预测结果 方法序号a b 相关系数y可采储量( 1 0 t )采收率( ) l0 6 4 0 2 0 20 0 1 0 1 9 50 9 9 8 7 2 2 2 6 2 8 6 2 9 3 2 7 3 5 1 30 9 5 5 3 7 80 0 0 3 4 0 6o 9 9 9 8 5 62 5 3 0 1 2 53 1 5 0 8 4 4- 0 0 4 4 5 8 50 0 0 3 4 0 6o 9 9 9 8 4 52 5 3 0 2 4 53 1 5 0 9 9 平均 2 5 6 2 9 9 93 1 9 1 7 8 纯6 2 断块含水率低,无法用水驱曲线法预测。 表4 - 5 纯化油田s 4 上水驱曲线回归及预测结果 方法序号a b 相关系数y可采储量( 1 0 h )采收率( ) 11 6 2 8 2 3 60 0 0 1 7 2 20 9 9 3 5 7 21 4 3 0 7 2 0 12 9 9 6 9 0 31 0 8 8 0 9 9o o 0 0 6 4 20 9 9 6 1 1 11 3 2 8 2 4 6 22 7 8 2 2 5 4 0 0 8 8 0 9 8o o 0 0 6 4 20 9 9 6 1 1 2 1 3 2 8 2 4 6 2 2 7 8 2 2 5 平均 1 3 6 2 4 0 4 12 8 5 3 8 表4 - 6各研究单元水驱控制储量统计表 l区块纯2纯6纯1 7纯6 9 s 4 1l l 地质储量( 1 0 4 t ) 3 9 21 1 6 34 8 2 8 0 34 7 7 4 l l 水驱储量c 1 0 4 0 6 2 4 41 1 6 0 65 4 7 3 7 3 5 7 4 3 5 5 l ”,上表中水驱控制储量由水驱曲线法1 计算得到,纯6 2 断块含水率太低, 无法应用水驱曲线法预测其采收率及水驱控制储量。 各种方法相关系数均在o 9 9 以上,回归得到的曲线能够反映油田 特征,具有较大的可信度,利用算术平均求得的可采储量及采收率。 4 1 2 相关经验公式 收集国内外油田相关经验公式6 种类型: 1 ) 陈元千的相关经验公式( 1 9 9 0 年) f 女p 1 3 1 6 e r = 0 2 1 4 3 了 ( 4 1 5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4 章纯化油田剩余油潜力分析 2 ) 万吉业的相关经验公式( 1 9 6 2 年) _ i e r = 0 1 3 5 + 0 1 6 51 3 ) 井网密度经验公式法 k 竺蛋上) - 0 2 5 3 e r _ ( o 6 9 8 + 0 1 6 6 2 5 l g 万) p 4 4 ) 俞启泰的相关经验公式( 1 9 8 9 年) ( 4 _ 1 6 ) ( 4 1 7 ) e g = 0 2 7 4 - 0 1 1 1 6l g + o 0 9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