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重叠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重叠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重叠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重叠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重叠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重叠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重叠是汉语里一种分布广泛、使用频繁的重要语法手段,是现代汉语语法研 究中的热门课题。方言语法学界也有很多关于重叠方面的成果,但是对灵寿方言 重叠式的研究还不多见。灵寿县属晋语张呼片,处在从晋语区向官话区的过渡地 带,本文从实地调查出发,对灵寿方言的重叠形式进行构词形式、意义方面的考 察和研究,力图探索出灵寿方言重叠形式的特点,以期对灵寿方言的重叠式有较 全面的认识,并对晋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材料。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引论部分介绍了灵寿县及南营乡的地理位置,方言归属,及汉语( 包 括普通话和方言) 重叠的研究现状,简述了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形容词重叠部分详细描述了灵寿地区形容词重叠式的构词形式及其 语法意义。灵寿方言形容词重叠包括a a 、a x x 、a a b b 、x a a 、x x a a 、a y x x 、 a y a b 、a b a b 、a 了个a 、a b x x 、x a x b1 1 种形式。在语法意义方面,有的 重叠式基本表示量的变化,有的重叠式则还带有生动等附加色彩。 第三章动词重叠部分详细描述了灵寿地区动词重叠式的构词形式及其语法 意义。灵寿方言的动词共有a a 、a b b 、a a b b 、圪a a 、x x a a 、a 圪b b 、a b a b 等9 种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除量少时短外,也有时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长、 动作次数多的意思,有的重叠式还具有摹状的作用。 第四章名词重叠部分详细描述了灵寿地区名词重叠式的构词形式及其语法 意义。灵寿方言的名词重叠式和普通话相比不仅数量繁多、格式多样,而且表义 也比较复杂。 第五章副词、象声词、量词、数词重叠部分详细描述了灵寿地区副词、象 声词、量词、数词重叠式的构词形式及其语法意义。 第六章结论和余论部分将灵寿方言的重叠式和普通话进行了比较,并指出 了方言重叠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灵寿晋语重叠式意义 t h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i nc h i n e s ei sa ni m p o r t a n tg r a m m a r m e a n st h a td i s t r i b u t ee x t e n s i v e l ya n du s em u l t i f a r i o u s l y i ti s o n eo ft h e h o ti s s u e s i n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r e s e a r c h t h e r ea r em a n yr e s u l t sc o n c e r n i n gt h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i n d i a l e c t o l o g y b u tw eh a v e n ts e e n s om u c hr e s e a r c h i n 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 l i n g s h o uc o u n t yi sl o c a t e di nj i nd i a l e c t a r e a ,m o r es p e c i f i c a l l y ,i n at r a n s i t i o n a la r e af r o mj i n t om a n d a r i n t h i st h e s i si sb a s e do n a n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t h e 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o f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 ,i n c l u d i n gb o t hi t sf o r m u l a t i o n a n dm e a n i n g si no r d e rt o g e t t i n gs o m e w h e r e t h i st e x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s i x p a r t st o t a l l y c h a p t e ro n ei n t r o d u c e st h el o c a t i o no fn a n y i n gv i l l a g ea n d l i n g s h o uc o u n t y ,d i a l e c tt y p e , a n d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 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 b o t hm a n d a n na n dd i a l e c t ) c h a p t e rt w oi n t r o d u c e st h ec u r r e n tr e s e a r c hi n t ot h ea d j e c t i v e 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t h ed i a l e c ta d j e c t i v ew o r d si nl i n g s h o uh a v e 1 1f o r m sa sf o l l o w s :a a 、a x x 、a a b b 、) ( a a 、x x a a 、a y x x 、 a y a b 、a b a b 、a 了个a 、a b x x 、x a x b f o rg r a m m a t i c a lm e a n i n g s , s o m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s b a s i c a l l ym e a nt h ec h a n g eo fq u a n t i t y ; m e a n w h i l e , s o m e o n l y i n c i d e n t a lf u n c t i o ns u c ha s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c h a p t e rt h r e ei n t r o d u c e st h ec u r r e n tr e s e a r c hi n t ot h ev e r b a l 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t h ed i a l e c tv e r b si nl i n g s h o uh a v e 9f o r m s a sf o l l o w s :a a 、a b b 、a a b b 、圪a a 、x x a a 、a 圪b b 、a b a b a s t ot h e i rg r a m m a r t i c a lm e a n i n g s ,t h e ym e a n “s m a l li nq u a l i t y a n df a s ti nt i m e ”h o w e v e r ,o c c a s i o n a l l y ,t h e ym e a n “l o n g l a s ta n df r e q u e n c y ” c h a p t e r f o u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c u r r e n tr e s e a r c h i n t ot h e 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o fn o u n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m a n d a r i n ,t h e ya r en o t o n l yr i c hi nq u a n t i t ya n df o r m ,b u ta l s oc o m p l e xi ne x p r e s s i o n c h a p t e r f i v ei n t r o d u c e st h ec u r r e n tr e s e a r c h i n t ot h e 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o fa d v e r b s ,o n o m a t o p o e i a ,q u a n t i f i e r sa n ds oo n c h a p t e rs i xc o m p a r e s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w i t hm a n d a r i na n dp u t f o r w a r dt h eq u e s t i o n sr e m a i n i n gt ob er e s o l v e d k e y w o r d s :l i n g s h o u ,j i nd i a l e c t ,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m e a n i n g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 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 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 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 签名) :刹荔衫 卿年母月习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确认书 学摊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婀 ,是在 本人阴猎寻r ,田共襁互迓仃饼艽上作j j 叶取得嗣j 泉刨任厩呆。际又甲 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该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指导教师c 签名,:歹毳萄遍 哕钆月7 日 第一章引言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普遍存在于汉藏语系、南岛语系( 又称“马 来一玻利尼西亚语系”) 和南亚语系等亚太地区的各种语言中,同时,在阿尔泰 语系、达罗毗荼语系、乌拉尔语系、c j 含语系、霍坎语系、尼日尔一科尔多凡语 系、尼罗一撒哈拉语系、美洲印第安语和一些印欧语系语言( 如印度一雅利安语 族各语言、拉丁语、希腊语、古英语等) 中,也有重叠现象( 张敏1 9 9 7 ) ,同时 它也是汉语里一种分布广泛、使用频繁的重要语法手段,它普遍存在于古今汉语 的官话和方言中,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方言研究的热门话题。同印欧系语言相 比,汉语没有发达的形态变化,却有着丰富、普遍的重叠变化形式,因此,对这 一现象,汉语语法学界和方言学界一直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不少语法学者和方言学者都关注重叠的问题,发表了 很多论文,并出版了一些专论。陆宗达、俞敏( 1 9 5 4 ) 最早提出重叠是汉语一种 重要的形态变化。形容词重叠研究的开创者朱德熙先生,把形容词重叠式归为状 态形容词,并指出它跟性质形容词在功能和语义上的对立。他还富有创见性地提 出在研究重叠式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三点:( 1 ) 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 重音、 变音) ;( 2 ) 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 3 )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进入上个世 纪八十年代之后,专论重叠的论文大大增加,讨论普通话及方言里各类重叠形式 的论文不下百篇。这些论文在重叠形式的构造方式、形成限制、句法功能及语法 意义等课题上进行了相当深入细致的挖掘,使重叠成为现代汉语语法罩研究得较 为透彻的课题之一。这些学者的研究视角变得更为开阔,研究的方法也更新了, 引进了语义学、语用学等方法,对重叠的诸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而细腻的探索。 如考察重叠形式、意义和语法功能的有;李珊( 1 9 9 3 ) 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 b a b 功能初探、华玉明( 1 9 9 6 ) 名词重叠的表义类型及语法差异、张谊生( 1 9 9 7 ) 副词的重叠形式与基础形式、王素梅( 1 9 9 8 ) 双音状态形容词的a a b b 式重 叠、禹和平( 1 9 9 8 ) 汉语双音节形容词a a b b 式语法功能考察等。还有一些 综述性质的文章,如吴锡根( 1 9 9 3 ) 形容词研究概述、钱:多( 2 0 0 6 ) 汉语动词重 叠研究综述等。有的学者运用了比较新颖的研究方法。比如邵敬敏( 1 9 9 0 ) ( a b b 式形容词的动念研究、李宇明( 1 9 9 6 ) 论词语重叠的意义、张敏( 1 9 9 7 1 从类 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张敏( 2 0 0 1 1 汉语方言重叠式语义模 式研究等。其中李宇明( 1 9 9 6 ) 提出“调量论”,认为“词语重叠是一种表达量 变化的语法手段。调量是词语重叠的最基本的语法意义。”张敏( 2 0 0 1 ) 认为“重 叠的形式特征可概括为类同语言形式在占语轴上的毗邻复现”,这些观点都很有 见地。 刘丹青( 1 9 8 6 ) 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是较早对方言中的重叠进行研究的 文章。另外还有苏州方言变形形容词研究( 谢自立、刘丹青1 9 9 5 ) 、漳卅f 方 言重叠式动词研究( 马重奇1 9 9 5 ) 、上海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 徐烈炯、邵 敬敏1 9 9 7 ) 、河北官话方言区形容词重叠式( 吴继章1 9 9 8 ) 、福建宁德方言单 音节动词重叠式( 陈丽冰1 9 9 8 ) 、广西平南白话动词的重叠式( 区瓦鉴华1 9 9 9 ) 、 武汉方言的重叠式“w 神”( 熊一民2 0 0 1 ) 等。 另外,方言杂志曾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刊登了西南官话方言的重叠 的系列文章,引起了对方言中的重叠现象进行研究的热潮。在2 0 0 0 年1 月,汉 语重叠问题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也推动了重叠研究的纵深发展。然而,这并 不意味着我们对汉语重叠现象的研究已经很充分很全面,其中仍有许多问题还没 有解决,比如重叠是否一定有基式、重叠的语法意义等,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晋语一直是汉语方言学界十分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从上个世纪初,瑞典著 名汉学家高本汉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山西方言的语音进行研究以来,汉语学界的 学者对晋语陆续展开调查。2 0 世纪5 0 年代开始的全国方言普查工作开启了对山 西方占面貌进行系统地研究的序幕。“山西省各县市方言志”和“山西省方言通 志”成为国家重点课题。1 9 8 5 年,李荣先生在官话方言的分区中提出“晋 语”的概念,把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称作“晋语”,并主张把“晋 语”从“北方官话”中分离出来。随后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 李荣等,1 9 8 7 、 1 9 9 0 ) 体现了这一主张,把晋语看作是与官话、吴语、闽语、粤语、赣语、徽语、 平话、客家话等平行的方占区,对晋语的研究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 按照候精一( 1 9 8 6 ) 先生的分区,晋语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内蒙古等五个省区的一百七十四个县市,使用使用晋语的总人数约四千五百多万 人。这一百七十四个县市共分为八个片,其中河北省有三十五个县市,九百多万 人,属于晋语区,其中灵寿县位于张呼片。 2 灵寿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全境呈西北东南走向,宽约1 5 公里, 长达1 0 0 公里,自古就有“灵寿县一条线”之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 西北为深山区,最高峰驮梁( 其西北与山西五台县接壤) ,海拔2 2 8 1 米。中部为 丘陵,网峦起伏,沟谷纵横。东南部地势平坦,海拔在1 0 0 米左右,为冀西平原 的边缘。 灵寿县辖6 个镇9 个乡,我们调查的是南营村。南营村是南营乡的乡政府所 在地。南营乡坐落于太行山脉中段,位于灵寿县西北部约1 0 0 华里的深山区。全 乡呈条状东西走向,约7 0 华晕,南北走向约4 0 华里,面积1 6 6 5 平方千米。辖 区内有2 1 个行政村,2 7 0 0 多户,1 0 0 0 0 多居民,距省会石家庄约9 0 公里, 离山西省五台县仅有2 5 公里。东与本县寨头乡相连,西与山西省五台县接壤, 南与平山县相望,北与阜平县相邻;总面积1 6 7 平方公里。南营村位于南营乡 的中部,人口约四百人。 本人从2 0 0 5 年秋天开始,就展开了对南营方言( 重点是重叠) 的调查。本 文就是这一年多来的研究成果。 我们以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中的重叠词作为参照对象,对灵寿方言的重 叠进行了构词形式、语法意义等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力图探索出灵寿方言重叠的 特点,为晋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材科和线索。 我们在描写的时候用一个大写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字母重叠即表示音节重 叠。气b 表示一个音节,同时还表示是实语素,a b 连在一起表示它们是一个 词。) ( ,、y 表示词缀。我们在调查中碰到有一些字尚无本字,就用同音字代替; 如无相应的同音字,就采用所见文献中约定俗成的写法。 本次调查的发音合作人简介如下。 路保瑞:6 0 岁,在本村务农,南营村人,高小毕业。 陆化屯,6 5 岁,在本村务农,南营村人,高小毕业。 傅中亮,6 1 岁,在本村务农,南营村人,高小毕业。 3 第二章形容词重叠 灵寿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形式非常丰富,其基本式就有a a 、a x x 、a a b b 、 x a a 、x x a a 、a y x x 、a y a b 、a b a b 、a 了个a 、a b x x 、x a x b 等1 1 种形 式,另外还有一些变式。从基式和重叠式的关系上说,有的重叠式有基式,有的 没有基式。在语法意义方面,有的重叠式基本表示量的变化,有的重叠式除了表 量的变化外,还带有生动等附加色彩。 一、a a 式 1 重叠形式:可分为两组 ( 1 ) 组 黑黑白白红红黄黄灰灰 圆圆短短大大低低薄薄 慢慢满满厚厚密密轻轻 嫩嫩腥腥凉凉热热甜甜 美美胖胖瘦瘦肥肥矮矮 饱饱满满温温早早呆呆 ( 2 ) 组 肉肉 红红黄黄大大 ( 1 ) 组这种连续重叠的a a 式是单音节形容词的常规重叠式。a 主要是自 由语素,即能够在方言中独立使用的形容词。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作定语成分时, 一般要加助词“的”,有时写做“地”或“底”。 a 的类别 颜色:黑白红黄灰 形状:圆短大低薄 性质:新慢厚密轻 感觉:嫩淡凉热甜 4 外表:美胖瘦肥矮 情状:饱满温早呆 一些带有贬义的单音节形容词没有a a 重叠式。如:臭、蠢、坏、怪等。 ( 2 ) 组比较特殊,它实际还可细分为两种情况: 基式是其它词类,重叠以后交成形容词。我们仅调查到一例。 肉原本是名词,重叠以后表示肥胖,脂肪多。有时带有亲昵、喜爱的感 情色彩。 基式是形容词,重叠以后交成名词。严格说这是一种构词形式,不是形容 词重叠式。 红红:胭脂。黄黄:熟蛋黄。 大大:伯母。 2 从式重叠的语法意义: 从式重叠的语法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表量( 或程度) 的变化,一是表生 动,具有描摹性。 量( 或程度) 的变化 黎锦熙( 1 9 5 9 ) 认为“形容词( 主要是性状一类) 有特定的重叠格式,重叠后可 以产生特定的附加意义( 表示量的范畴的) ”。“量”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范畴,这 种认知范畴用语占形式表达出来就形成语言的范畴。表达量范畴的语言手段很 多,词语重叠就是这诸多手段中的一种,所有的词语重叠都与量的变化有直接或 间接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等的各种各样的性状的,性状各 异:有色度、深度、长度、亮度,硬度、速度,但都具有一定的程度性。度 量就是指这些各种各样的程度的高低。形容词重叠就属于度量。量变的维度有两 种:加大和减小。虽然“大大、矮矮、远远”都可能表示较大的度量,但在程度 上与其基式“大、矮、远”有多大的不同,其实并不是很容易说清楚的,量有隐 性和显性之分。以往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语占罩都有表示度量、色彩、属性 和年纪等意义的形容词,这些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具体到汉语中,这部分词大都 是单音节的,属基本词汇范畴,在词本身的外在形式上,没有任何量的标记,是 隐性的,如“黑、厚、圆”等。形容词重叠式的量是显性的,如“黑黑的、厚厚 的、圆圆的”等。性质形容词往往通过附加程度词或重叠等句法手段实现隐性量 向显性量的转变。南营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也是如此。 表生动,具有描摹性 如果单纯从程度角度去比较a 和a a 式的区别是不全面的。在方言语法的文 章中,重叠式被列为一种“生动形式”。同样灵寿地区形容词重叠往往也与“生 动”有关。单音节形容词在很多情况下前面加程度副词,来表示程度加深,如“可”、 “很”、“挺”等。这种情况与其重叠式在程度上并不容易区分,但是在使用上, 我们会发现,当说话人想要进行描摹、展现生动性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重叠式, 而刻意强调程度的时候,会选择单音节形容词面l j i 加程度副词的形式,并将重音 放在前面的副词上面。 二、a x x 式 单音节语素a 后加叠音后缀x x ,构成a ) ( x 重叠式。这种形式非常丰富。 x x 的语义不明确,只能作为个表音的后缀附在单音节语素的后面。重叠形式 a x x 所表达的程度明显比基式a 高。a ) ( x 式的一些变式,如“蓝圪茵茵”等, 则是普通话中少有的。我们举几个例子。 厚: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如:放在墙角的那块木 板可厚哩。 厚墩墩:形容块状物厚而结实。如:放在墙角的那块木板厚墩墩哩,可以打 家具。 “厚”这个词只是强调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但究竟达到什么程度, 并不可知,只能靠语境去显示,是个笼统的概念。“厚墩墩”这个词不仅强调物 体厚,而且清晰地显示了厚的程度,厚得结实,可见“厚”加上表音的词缀“墩 墩”之后,程度意义变强了,而且更加形象生动了。 甜:象糖和蜜的味道。如:刚摘的西瓜可甜哩。 甜腥腥:形容甜而不适口,有程度过分的意思。如:刚摘的西瓜甜腥腥哩不 好吃。 “甜”的褒贬色彩很大程度上靠语境来表明,其前面必须加上修饰词束显示甜 6 的程度是否为人所接受和喜爱,如“这个西瓜可甜哩”。这个句子中的“甜”符 合人的接受程度,受到入的喜爱。在“这个西瓜太甜哩,不好吃”这个句子中。 “太”显示了甜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接受能力,人们不喜欢这种感觉。“甜腥腥” 这个词本身含有贬义的色彩,形容甜而不适口,自身限定了甜的程度,无须靠语 境表达。 绿:蓝色和黄色混合所呈现出的颜色。如:地里的草可绿哩。 绿茵茵:颜色绿得可爱。如;地墨绿茵茵理长起草来了, “绿茵茵”在“绿”的基础上增添了可爱的意义和喜爱的附加色彩,显得生动 形象。 下面我们作些具体说明: 1 单音节语素a 与x x 的关系 x x 的种类非常多。从x x 与a 的组合关系来看,x x 可以分为两类: 只能跟一个或少数几个a 组合。如: 瓦瓦:平瓦瓦 砖肯:赢肯砖浅砖肯 定定:瓷定定咸定定 能跟较多个a 组合。如: 丢丢:白丢丢红丢丢黑丢丢黄丢丢光丢丢 塌塌:扁塌塌绵塌塌灰塌塌黑塌塌湿塌塌。 从x x 语义虚化的程度上看,x x 可以分为两类: 有比较明确的意义。如:豆豆、团团、蛋蛋( 圆而体积小) 等。 意义不明确。如:洞洞、定定、洼洼等。 单音语素a 有形容词、名词和动词三种词性,从这个角度说,a 与x x 形 成了三种语法关系。 联合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a x x 式形容词中的a 是形容词性的。a 与 x x 词性相同,而且语义上是同义或者近义的关系。例如“乱纷纷”,“纷纷”表示 杂乱而无所依归的样子。“湿荫荫”,“荫荫”表示阴暗潮湿的样子。 补充关系。a 一般是名词性或者动词性的,它与x x 的训性不同。x x 对 a 起到了一种补充说明的作用,补充说明一种事物或一个动作处于某种状态。如 果a 是名词性的,它多与x x 形成主溜关系,例如“肉团团”等:如果a 是动 词性的,它多与x x 形成动补关系,例如“憋恨恨”等。 粘附关系。构成这种关系的x x ,语义已经完全虚化,一般不能独立使用, 只能附着在单音语素a 之后,有类似于词缀的功能。它只有语法意义,表示程 度。这时x x 的搭配能力比较强。例如“白牛牛、绿牛牛、黑牛牛、大乎乎、黑 乎乎、热乎乎”。 、 2 程度意义 不同的形容词重叠格式所表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表示程度加强,有的 表示程度适中。有的表示程度减弱。以相关的性质形容词表示的量为参照,状态 形容词表量的高低与其构词方式和句法位置有关。就构词方式来看,a b 式状态 形容词往往比相关的性质形容词表示的量要高些,如:“煞白”大于“白”。形容 词重叠式也比相关的形容词表示的量要高些,如:“白洼洼”( 形容片洁白的 样子) 大于“白”。 表示程度加强的重叠形式以a x x 式最为明显,基式是“a ”加上叠音语素 “x x ”构成“a x x ”的重叠形式所表达的程度意义明显比基式强。如。厚板板 儿”( 形容片状物厚而结实) 要比“厚”的程度要强。“厚墩墩”( 形容块状物厚 而结实) 也是如此, a x x 式的重叠形式比较复杂,大多表示程度加强,如:轻当当:形容水很 清。米粥太稀了,轻当当能照出入影柬 “a x x ”还可以插入“圪”、“忽”等,表示的意义有的与a x x 没有什么 差别,有的则在“a x x ”的基础上加深了程度。如:“齐圪刷刷”与“齐刷刷” 的意义相同;“绿圪牛牛”与“绿牛牛”相比,在绿色的基础上增加了光泽感。 3 状态意义 形容词重叠式不仅表示人或事物的属性,而且还表示人或事物的状念或情 态。形容词重叠式大都是描写声色形貌的,所以人们习惯上把形容词重叠式称做 “状念形容词”或“状态词”。 形容词重叠后,往往由性质义转化为状态义,但是不同格式所体现的状态不 同:有的表示的是直接的状态,状态性较强:有的表示的是i 日j 接状态,状态性较 弱,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a x n 式是状态性较强的重叠式。x x 多数是表示状态的成分,它一般是对性 质的补充说明,将a 所具有的隐性状态显性化。a x x 不仅状态性强,它体现出 的状态性较之于其他重叠式也更为丰富,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视觉状态:粉突突清刮刮红牛牛黑丢丢 2 、触觉状态:面洞洞凉洼洼干巴巴喧腾腾 3 、听觉状态:闹吵吵脆生生 4 、味觉状态:甜腥腥咸定定辣漱漱麻嗖嗖。 5 、感觉状态:重掂掂憋信信恼兴兴闷杵杵 在这些直接状态中,形容词的丰富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且对相似状态的 表达更为精确。如:“热温温”形容热而舒适,“热熬熬”指热得使人难受;“圆 丢丢”形容小而圆的物体,“圆滚滚”形容大而圆的物体。 4 评估意义 形容词重叠式在描写形象、状态的同时,往往带有说话入对形象、状态的肯 定、否定、喜爱、贬斥等主观因素,与相关的形容词基式相比,增加了一定的感 情色彩。这就是形容词重叠的评估意义。 从表示性状的重叠形容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同一语素a 往往可以和多个x x 组合,大部分a 由于x n 的不同在感情色彩上也不同,有时候也受到具体语言 环境的影响。 类别 x x 褒义滚滚、洞洞、突突、丢丢、日日、牛牛、板板、虎虎、嫩嫩 中性溜溜、巴巴、洞洞、秃秃、塌塌、崩崩、及及、乎乎,蛋蛋 贬义 喳喳、淋淋、采采、区区、恶恶、汹汹,腥腥、呆呆、芹著 词根a 和x x 之问存在一种选择关系。即:如果a 是褒义的,则在选择x x 9 时,一般不会选择有贬义色彩的x x ,如果a 是贬义的,一般也不会选择有褒义 色彩的x x ,而x x 本身的褒贬义色彩也限制了与之搭配的a 的范围。 从语用心理上看,动词、形容词重叠不重叠或重叠性强弱都与它们所表示的 动作行为、性质状态、人们意愿的接受与否及强弱相一致的,其中蕴涵的基本规 则是:意愿性越强,则重叠性越强;意愿性越弱,则重叠性越弱。 南营出现的其它的a ) 【x 式如下: 饱悻悻:形容吃得很饱。如:我吃了两碗米饭,肚几饱悻悻哩。 扁皮皮:形容粮食颗粒很扁。如:他打下哩莽麦扁皮皮哩,赖得很。 笨锤锤儿:形容拙笨。如:他媳妇手笨锤锤儿,什么针线也不会做。 扁片片儿:形容东西扁而难看。如:这卷子扁片片儿没蒸好。 扁塌塌儿:形容肚子很扁。如:猪饿哩肚扁塌塌儿。 憋信信:肚子里憋得难受。如:吃多了,肚子里憋信信的可难受哩。 憋恨恨:肚子里憋得难受。如:吃多了,肚子晕憋恨恨的可难受哩。 平板板儿:物体表面十分平整。如:木凳平板板几哩,坐着真舒服。 平塌塌儿:物体表面十分平整。如:把地拾掇的平塌塌儿,就能种庄稼了。 平奄奄:某处很平坦。如:他炕上铺陈哩平奄奄。 白泊泊儿:室内很白。如:刚刷的墙白泊泊儿,看上去可豁亮哩。 白洼洼:形容一片洁白的样子。如:晚上白洼沣哩下了些雪。 白丢丢儿:形容粒状物白得好看。如:这豆白丢丢儿长得真好。 白秃秃:形容粉状物很白。如:地上晒得面白秃秃哩。 白团团儿:形容带毛的团状物自得可爱。如:小猫儿白团团儿缩在墙角。 白牛牛儿:形态颜色自得好看。如:小孩白牛牛几,真想摸一下。 白刷刷:形容一片洁白的样子。如:今天下了场雪,地上自刷刷哩。 白菜菜:形容人脸色自得难看。如:那个人长得白菜菜哩。 白渗渗:形容物体表面布满小白点的样子。如:这块塑料布白渗渗哩不好 看。 白及及:形容皮肤又白又嫩,如:那个娃儿肚皮白及及哩。 薄钱钱儿:形容片状物很薄。如:她给我絮了薄钱钱儿一床被子。 】o 明蜡蜡:形容室内洁白明亮。如:玻璃擦得明蜡蜡哩能照得见人。 明渍渍:形容扇乎状物体很明亮。如:她把玻璃擦哩明渍渍哩。 麻嗖嗖:形容轻微的麻木的感觉。如:花椒吃到嘴里麻嗖嗖的。 毛团团儿:形容球状物表面绒毛细密。如:小猫儿毛团团儿真好看。 毛虎虎儿:形容小动物毛长、好看。如;小猫毛虎虎哩真好玩。 嫩t - 卜儿:植物嫩的可爱。如:这树嫩卜b j i ,长的可快呢。 绵塌塌:形容衣物等柔软舒适。如:新被子软塌塌哩真是舒服。 绵虎虎:形容小孩皮肤的触感柔软。如;这孩子韵脸摸起来绵虎虎理招人 喜欢。 面洞洞 闷杵杵 木掌掌 密独独 食物软而适口。如:这瓜儿面洞洞真好吃。 形容不爱说话。如:他这入闷杵杵的,不招入喜欢。 l :形容感觉麻木。如:这胳膊是怎么了,木掌掌儿的。 形容非常稠密。如:那几亩麦子密独独儿,长得可好哩。 浮漂漂:形容与入相处不实在。如:你和入共事,不要浮漂漂哩。 风飕飕:形容凉风袭人。如:院儿风飕飕哩,你小心着凉。 方墩墩儿:形容物体方方正正的样子。如:他把被子叠得方墩墩儿哩。 粉突突:形容粉红而好看。如:这小姑娘脸粉突突真好看。 文嗖嗖:文绉绉。如:这人一说话文嗖嗖哩。 秃沿沿:形容说话凶狠刻毒。如:那个女人嘴秃沿沿哩可好骂人哩。 硬崩崩:形容物体很硬。如:到冬天地就冻得硬崩崩哩。 硬蛋蛋j l :形容事物硬而不适口。如:这些年糕硬蛋蛋儿不好吃。 嫩蛋蛋j l :形容食物又嫩又好吃。如:棒子嫩蛋蛋几,可好吃哩。 乜呆呆:形容很痴呆。如:这孩子是怎么了,这么乜呆呆哩。 嫩泡泡儿:形容水果嫩而水分大。如:桃子嫩泡泡儿还没长熟哩。 凉洼洼:形容气候冷。如:今几外头凉洼沣哩,你多穿些衣裳。 绿丢丢儿:形容颗粒状物绿得可爱。如:这扣子绿丢丢儿可好看哩。 绿叟叟:形容禾苗、草等又绿又嫩。如:地里的麦子长的绿叟叟哩。 重掂掂:形容物体很重。如:他担回重掂掂哩一筐草。 瓷呆呆:形容迟钝呆滞。如:那小子瓷呆呆哩,哪能出了门子。 瓷定定:形容物体质地很硬。如:新房地基打得瓷定定哩。 松沣沣:形容很松。 如:地罩的土松洼滓哩。 直棒棒儿:形容树木很直。如:这棵树长的直棒棒儿的。 深窝窝儿:形容眼睛洼陷难看。如:这个人熬夜熬的眼深窝窝儿。 深渠渠几:形容沟漕等深。如:这块板子裂开深渠渠儿一道。 湿溻溻:形容衣物湿透。如:他今儿后晌干活出了好些汗,衣裳湿溻溻哩。 湿荫荫:形容地很湿。 如:地湿荫荫哩,这会儿不能播种。 肉团团儿:形容小动物胖而可爱。如:那群小鸡儿肉团团儿,实在好哩。 水泡泡儿:形容水果水分大。 如:俺家的玉米掰开一个水泡泡儿哩, 还没长上仁呢。 清当当:形容水很清。 如:米粥太稀了,轻当当能照出人影来。 齐棱棱:形容物体的一面垂直、齐整。如:这堵墙垒的齐棱棱哩。 浅片片儿:形容器皿很浅。如:这种碗浅片片儿,盛不了多少饭。 小豆豆儿:形容眼睛小而睁得圆。如:你眼小豆豆儿看什么哩。 暄腾腾:形容事物蒸的又虚又软,很好吃。如:馒头蒸得喧腾腾哩真好吃。 孤膀膀儿:形容只有一个人。 如:他孤膀膀儿一个人,真可怜。 光板板儿:形容物体表面像木板一样既光又平。如:这个案板光板板儿。 光片片儿:形容大片土地上什么也没有。如:今年地里光片片儿,什么 庄稼也没长出来。 光丢丢儿:形容颗状物光而好看。如:这小石子光丢丢儿真好看。 光蛋蛋儿:形容食物光滑而适口。如:这碗面条光蛋蛋儿吃到嘴里可好哩。 干巴巴:形容身体的某个部位干瘪。如:他胳膊瘦的干巴巴哩。 黄丢丢儿:形容颗状物颜色黄而可爱。如:这种扣子黄丢丢儿哩,实在好 看。 黄楞楞:形容物体的颜色黄得好看。如:馍馍烤得黄楞楞哩。 厚板板儿:形容片状物厚而结实。如:毡子厚板板儿。 厚墩墩:形容块状物厚而结实。如:这块毛毯厚墩墩哩可好了。 灰塌塌:形容室内肮脏、凄凉。如:那个光棍家罩灰塌塌的,不像个样子。 及丢丢儿:形容颗粒物颜色灰而可爱。如:我袄上新缝的扣子灰丢丢儿, 可好看呢。 成定定:形客味道很成。 如;他腌的菜成定定哩。可有吃头呢。 红洼洼:形容颜色红得难看。如:这件衣服颜色红沣洼哩没买好。 红丢丢儿:形容颗状物红得好看如:酸枣红丢丢儿。 黑洼洼:形容颜色黑得难看。如:你脸上黑洼洼哩一道一道真难看。 黑丢丢儿:形容颗状物黑得可爱。如:刚打下来的枣儿黑丢丢儿真好吃。 黑团团儿:形容衣服、抹布等团成一团。如:他又把脏袄黑团团儿哩放在 炕上了。 黑塌塌:形容黑暗。如:家里没点灯,黑塌塌哩。 黑牛牛儿:形容颗状物黑得可爱。如:她袄上那几颗扣子黑牛牛儿可好看 哩。 黑茬茬儿:形容头发茬儿或胡子茬很黑。如:那老汉的胡子黑茬茬儿的。 黑曲曲:形容天色很黑。 如:天气黑曲曲的,怕是要下雨。 黑兴兴:形容夜间看东西黑而模糊不清。如:夜罩黑兴兴哩什么也看不清。 圆丢丢儿:形容颗状物圆而好看。如:我买下血颗圆丢丢儿哩扣子。 圆蛋蛋儿:形容很圆。如:你画下哩这个圈子圆蛋蛋儿。 圆坨坨儿:形容圆锥形物或饼状物又厚又圆。如:他刚活下圆坨坨几一堆 泥。 圆滚滚儿:形容体很圆。如:地罩的西瓜圆滚滚儿。 稳塌塌:形容稳当的样子。这块石头放在这儿稳塌塌哩。 大架架儿:形容身材又瘦又高。如:他闺女大架架儿实在丑哩。 大乎乎:形容物体大而适用。如:我这件棉袄大乎乎哩,穿上挺暖和。 短蹄蹄儿:形容物体短。 如:俺家买了两头小猪,前腿短蹄蹄儿。 恼兴兴:形容恼怒的样子。如:这个人成天恼兴兴哩,没有欢喜脸。 闹吵吵:形容乱发议论,声音嘈杂。如:外面闹吵吵哩怎么了? 立棱棱:形容人性格刚直。如:这个人脾气立棱棱哩。 瓷板板儿:形容物体表面或板状物硬。如:地瓷板板儿硬得很。 瓷兴兴:形容迟钝呆滞。如:那小子瓷兴兴哩,哪能出了门子。 碎纷纷:形容粉碎。 如:他把个大碗摔得碎纷纷哩。 生差差:形容陌生,不熟悉。如:那地方生差差哩,谁也不认识。 软嫩嫩:形容物体很柔嫩。如:这堆萝i - 软嫩嫩哩,可好吃了。 软溜溜:形容物体很柔软。如:他给我些年糕软溜溜哩,可好吃了。 c 整塌塌:形容布、纸等叠摞的又高又整齐。如:摞纸整塌塌的。 长乎乎7 d :形容物体长。如:这种帽子长乎乎儿还挺好看。 沉掂掂:形容很沉。如:这筐菜沉掂掂的。 实排排儿:形容东西排列的多而密。如:东墙那罩实排排儿立了些木料。 热温温:形容热而舒适。如:他家的炕烧得热温温哩,坐上去实在舒服。 热洞洞:形容热而舒适。如:他家的炕烧得热洞洞哩。 热熏熏:形容热的使人难受。如:他到地罩跑了一趟,身上热熏熏哩。 热熬熬:形容熟的使人难受。如:天气热熬熬的,让入难受。 热忽忽:热乎乎。如:他一回家就热忽忽哩喝了一碗汤。 尖棱棱儿:形容会属器物末端很尖锐。如:那把刀子尖棱棱儿可快哩。 尖锥锥几:形容像锥子一样尖锐。如:他戴着尖锥锥儿哩顶帽子。 紧嗖嗖:形容跟的很紧。如:那个娃跟着他爹,走得紧嗖嗖哩。 轻瓢瓢儿:形容比喻说话轻浮,使人讨厌。如:他说话轻瓢瓢儿,不踏实。 气汹汹:形容怒气冲冲的样子。如:那入一不顺心就气汹汹哩骂人哩。 穷眼l l l i l j b :形容因贫穷而看见什么东西也爱。如:那人穷眼眼儿,人家扔 出什么东西他也拣回来。 光虎虎儿:形容物体光滑而完整。如:她今晌午把光虎虎几个盘子也打了。 贵巴巴:形容物价很高。如:这件大衣贵巴巴哩,咱可买不起。 暗塌塌:形容天低云暗。如:天气暗塌塌哩,快下雨了。 黄豆豆儿:形容眼睛发黄。如:他的眼黄豆豆儿没看头。 厚塌塌儿:形容片状物迭摞得很厚。如:桌子上放了厚塌塌儿一摞纸。 灰处处:形容颜色灰黑难看。如:他帮人拆房,闹哩脸反处处哩。 灰烧烧:形容灰白难看。如:她扯下些布,灰烧烧哩不好看。 黑爪爪儿:形容手很脏。如:他从地里回来,手黑爪爪儿哩。 黑掌掌j b :形容颜色黑得难看。如:他脸黑掌掌儿可丑哩。 黑恶恶:形容乌云遮天。如:天气黑恶恶哩,大雨来了。 1 4 光鱼鱼儿:形容很光滑。如:我从地哩挖的那筐红薯,光鱼鱼儿可好吃哩。 三、从明式 a a b b 式是双音节形容词a b 最常见的重叠格式,是一种完全重叠的形式, 在灵寿分布十分广泛。a b 的情况可分为如下两类: ( 1 ) a b 是一个可以单独使用的形容词,如“洋气“可重叠为”洋洋气气” ( 2 ) a b 不是一个可以单独使用的形容词a 、b 分别重叠以后组合成为形 容词性结构。即:a a + b b = a a b b 。 a b 是一个可以单独使用的形容词,即表示a a b b 的基式a b 成词。a b 重 叠成a a b b 后,语义表达在原有意义上有所加深。 a 和b 的意思相同或相近。如“仁仁义义”中的“仁”和“义”意思相 近,“合合适适”中的“合”和“适”相同。 a 或b 的意思没有相同或相近的关系,a 或b 能组合成词。如:寒寒碜 碜、神神捣捣、红红活活等。 这种形式在灵寿地区出现的例子还有: 本本分分;形容安分守己。如:那人本本分分的从来没有闹过事。 平平整整:1 形容地势平坦。如:他把这块地修的平平整整的。 迷迷糊糊:形容神智不清。如:他整天做事迷迷糊糊的让人不放心。 明明亮亮:形容光线充足明亮。如:你就在这电灯底下明明亮亮哩看书吧。 偎偎琐琐:呆在某处,迟迟不走。如:偎偎琐琐干嘛昵,快点行不行。 慢慢腾腾:形容动作缓慢。如:他干起活来慢慢腾腾的。 半半拉拉:形容事情只做了一半或所剩不多。如:会开了半半拉拉他才进 来。 毛毛草草:形容干活不细致,粗糙。如:他干活快是快,就是毛毛草草的。 毛毛躁躁:形容性情急躁。如: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 顺顺溜溜:形容通畅无阻。如:她整天把头发梳得顺顺溜溜的。 顺顺意意:形容合乎心意。如;谁家都有遭难的时候,总不能顺顺意意。 周周正正:1 。端端正正。如:这堵墙垒得周周正强哩。 2 行为端正。如:只要咱做得周周正诈哩,就什么也不怕。 神神捣捣: 尊尊贵贵: 瓷瓷实实: 展展活活: 仁仁义义: 精精神神: 绕绕弯弯: 消消停停: 消消闲闲: 形容精神状态很不j 下常。如:她妈是个跳大神几的,整天神神 捣捣的。 形容能够自尊自贵。如:大队会计到哪都尊尊贵贵的,不吃不 拿。 1 丰满面结实。如:三小子娶了个瓷瓷实实哩好媳妇。 2 形容家境殷实。如:俺闺女寻了个瓷瓷实实哩好人家。 1 形容地方宽敞。如:你在炕上做针线展展活活哩。 2 ,形容言行大方。如:你在入静要震展活活理,不要掏束。 形容待人和蔼而有礼貌。如:他孙子对谁都仁仁义义哩。 形容活跃而有生气。如:大家精精神神哩唱个歌吧。 形容道路弯弯曲赭。如:那条路绕绕弯弯哩,可不好走昵。 1 形容很清闲。如:他消消停停哩歇了一冬天。 2 轻松不紧张。如:这一点点活儿,他们消消停停哩就做完了。 i 形容很清阑。如:他成天消消闲闲哩没事儿于。 2 轻松不紧张。如:这一点点活儿,他们消消闲闲哩就做完了。 随随和和:形容待人和蔼。如:他待人可随随和和哩。 紧紧趁趁:1 ,形容生活拮据。如:他这几年收入少,光景过得紧紧趁趁哩。 2 形容时间仓促或紧张。如:我今儿出门紧紧趁趁哩,什么也 没准备好。 光光净净:形容物体表面又光又净。如;那媳妇天天把桌子擦得光光净净 哩。 虎虎实实:形容物体大而结实。如;这堵墙垒的虎虎实实哩很结实。 花花哨哨:形容颜色鲜艳而错杂。如;那几个闺女穿得花花哨哨哩看戏 去了。 慌慌乱乱:形容心情烦躁不安。如:那女人整天慌慌乱乱哩什么也不干。 和和美美:家庭和睦美满。如:这家子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哩。 寒寒碜碜:形容十分肮脏。如:那老汉家罩寒寒碜碜哩,人坐也坐不了。 红红活活:形容场面十分热闹。如:他二小子的婚礼办得红红火火。 滑滑溜溜:形容物体表面很光滑。如:冬天冰上滑滑溜溜的。 洋洋气气:形容穿戴或装饰十分阔绰或摊场。如:他家拾掇得洋洋气气哩。 宽宽展展:1 ,形客室内宽漱。如:他的办公室宽宽展展哩可好了, 2 某处很宽敞。如:这地势宽宽展展哩能搭戏台。 荒荒乱乱:1 形容战乱时期社会还不安定。如:俺爷爷小的时候荒荒乱乱 哩,整天打仗。 2 形容室内乱七八糟。如:你家里荒荒乱乱哩不成个样子。 憨憨乎乎:形容做事含糊或马虎。如:每次办事他憨憨乎乎哩让人不放一i i , 。 合合适适:锻合适。知:你迸了城给自己合合适适哩买件大衣。 合合宜宜:很合适。如:你进了城给自己合合宜宜哩买件大衣。 a b 不是一个可以单独使用的形容词: a a 和b b 的意思相同或相近。如弯弯绕绕、悄悄密密、条条缕缕 直直正正、满满大大、点点画画、阴阴雾雾等。 a a 或b b 其中的一个有实际的意义,另外一个只作为表音的成分,没有 实际的意义。如:剩剩达达,“达达”没有实际的意义,“剩余东西”的意思由“剩 剩”来表达。 这种形式在灵寿地区出现的例子还有: 披披片片:形容东西放得东一块西一片很零乱。如:他家炕上披披片片哩 可乱哩。 麻麻雾雾:形容天阴有雾的样子。如:今几天气麻麻雾雾哩看不清, 弯弯绕绕:1 形容道路弯弯曲曲。如:路弯弯绕绕哩可不好走哩。 2 说话拐弯抹角。如:这人说话弯弯绕绕哩,我半天也没听清 楚, 满满大大:盛东西的器皿大且盛得满。如:他满满大大哩盛了这么一大碗。 流流拉拉:容器有孔隙或装得过满,边移动边使所盛的东西流出来的样子。 如:水流流拉拉哩一路。 亮党快快:室内很明亮。如:你这新家亮亮快快哩就是好。 灵灵范范:形容小孩机灵而可爱。如:他孙子灵灵范范哩实在招人喜欢。 全全还还:完整无缺。如;汽车出了事,人全全还还回柬就放心了, 1 7 宽宽滔滔:形容很宽敞。如:这地势宽宽滔滔哩能做场面。 沫沫酵酵:形容说话时嘴唇上吐沫很多。如:这人嘴上沫沫酵酵哩,半天 也没听清他说什么。 点点画画:形容物体上污点多。如:苹果放的时间长了,上面点点画画的。 条条缕缕:形容条状物很多。如:她是个裁缝,家儿条条缕缕哩布可多哩。 淋淋拉拉:形容雨下个不停。如:雨淋淋拉拉哩下个不停。 立立次次: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