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案.doc_第1页
氓教案.doc_第2页
氓教案.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氓教案【教学目的】1、 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体会诗歌中细节描写的作用。2、 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氓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以恋爱而言,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氓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这首诗就是她被弃回娘家后写下的。二、读悟赏1、齐读全诗,并正音。2、大家来当一回导演,假如把这首诗拍成电视片,你准备设计哪几个画面?(板书:画面)如先什么?后什么?画面中心是什么?背景是什么?近是什么?远是什么?静是什么?动是什么?等等。3、有时还要录进一点声音,看选用哪些?(板书:声音)4、到此,电视片好像还没完成。对了,还要配乐。配乐要根据画面内容来确定。比如这几种感情的音乐:激越、悲切、悠扬、明快等,你可以选择一种,看看这首诗选哪种感情基调的音乐?(板书:感情基调)5、好,下面就按照这种感情节奏来朗读这首诗,为这个电视片划个圆满的句号。6、有时,齐读较难读出诗的味道,下面叫几个同学来单独朗读一下。活动过程由欧阳修的诗句引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突出生活当中夫妻的情感主题,引出夫妻诀别的故事。第一组画面:“追求恋爱相约”(“氓之蚩蚩”至“秋以为期”)。角色:妇、氓、岳父主要情节:表现氓对妇的追求,但由于门不当户不对遭到岳父拒绝,两人在告别时相约婚姻。第二组画面:“期盼、迎亲、结亲”。(“乘彼垝垣”至“以我贿迁”)角色:氓、妇主要情节:重点突出妇从心急如焚到欣喜若狂的变化,并最终迎娶过门。表现两人对美好婚姻的热切期盼和梦想成真,与后文的决裂形成反差。第三组画面:“伤景、哀怨、感叹”(“桑之未落”至“二三其德”)角色:氓、妇、第三者主要情节:表现婚后感情变化。开始时氓虽然工作劳累,但对妇却是温柔体贴;慢慢地氓开始变得粗暴、不耐烦,而妇在繁重的家务活中人老珠黄。氓有了外遇,于是把一纸休书给了妇,妇只好乘一艘小船回了娘家。第四组画面:“回忆、感伤、决裂”(“三岁为妇”至“亦已焉哉”)角色:氓、妇、妇的兄长主要情节:以女子对婚姻中甜美和苦涩的回忆,采用蒙太奇手法,撷取几个镜头作为女子的梦境来表现,最后女子坚毅地选择分手。镜头一为两人花前月下的情景,镜头二为氓粗暴待妇的情景,镜头三为妇的兄长讥笑的情景,镜头四为妇毅然决定的表情。在研读中渗透与拓展:1默读课文体会全诗的情感线索。明确: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情感线索则顺着“热烈冷却冰冻”的轨迹发展变化。2筛选信息,捕捉情感承载的重点诗句。(1)“土之耽兮,犹可说也。女子耽兮,不可说也”,表现出自己对感情忠贞不二,男子则“二三其德”,不能从一而终。(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怨”字是感情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事态演变带来的悲剧,是女主人公心灵痛苦的凝结。教师点拨:共鸣是心与心的感情沟通,方法之一是角色置换,假如你就是诗中的那位女主人公,你会怎样呢?思考了这个问题,就能与人物心理相通。共鸣是心与物的形象同构。方法之一是,以彼之物象,建己之情象,女主人公沉润于爱情幸福之中,却遭到了遗弃。情感落差是建立起同构形象的中介。共鸣更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对话。从诗中去寻觅作者的情感。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逐渐升华为共同的爱与恨。3、思考:关于“赋”卫风氓详细交代了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后生活,及最后被遗弃的生活经历。诗经的这种敷陈铺排的手法,被历代文论家称为什么方法?明确:卫风氓采用的是“赋”的表现手法,所谓赋,即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拓展: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陌上桑中:使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4、思考:关于“比、兴”“比”,就是打比方,由两个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构成: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桑树尚未叶落,其新鲜润泽的自然状态来比喻女子年轻美貌之情状。“兴”,乃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他物”与“所咏之辞”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他物”对“所咏之辞”具有暗示、象征等意义。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引起了女主人公年长色衰,惨遭遗弃内容的叙述。两事物间反映出共同的特征。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桔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比兴中的对比”,最后一节中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也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既是兴,又是比。比兴中的对比有对比。引申:婚前信誓旦旦与今日结局对比;氓婚前与婚后态度对比(婚前:忠厚,婚后:二三其德,凶暴);女主人公与氓对婚姻态度形成对比;女主人公婚前与婚后性格对比(婚前,纯真、热情;婚后辛苦蒙受耻辱,最后清醒刚烈);女主人婚前与婚后的思想感情对比。三:延伸:在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现代社会,作为现代的女性应该怎样做?四、板书:氓订婚、结婚教训、被弃、受虐决绝相爱(赋) 婚变(比兴、赋) 决绝(赋、比、兴)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诗句: 秋以为期无与士耽亦已焉哉 载言载笑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电视片:画面、声音、感情基调话题:爱情备课资料:理清思路用:氓全诗六章,每章十句。第一、二章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深情而渺远恻然;第三、四章是全诗的主旨,写了主人公在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的生活教训,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宛如长歌当哭般的呼号;第五章前半部分继续回忆婚后的不幸,后四句则是回娘家后的情景,不禁伤心落泪;最后一章十句是一片如泣如咽之音多百无聊赖,无复可言。全诗层次分明,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理解课文用: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