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摘要 捷克作曲家莱奥斯亚纳切克的钢琴小品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 和在雾中,是他的为数不多的钢琴创作中的两部代表性作品。它们 在体裁上都属于标题性钢琴小品,具有较为鲜明的音乐形象。作为十九 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的一位杰出的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亚纳切克 在他的钢琴音乐创作中有意识地将民间的歌曲、舞曲以及器乐演奏等因 素应用在其中,形成了其独特的钢琴音乐风格。 本文着重分析了亚纳切克这两部钢琴作品的音乐内容、音乐形象、 创作手法与音乐形式特点、演奏要点等。本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相信 对于演奏家们深入理解和准确地阐释亚纳切克的钢琴作品,必将具有重 要的启示。 关键词:亚纳切克;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捷克民族 乐派;钢琴演奏。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a b s t r a c t t h ec z e c hc o m p o s e rl e o s7 a n a c e k ( 1 8 5 4 一1 9 2 8 ) i so f t e nw e l lk n o w nf o r h i sp i a n op i e c e s a m o n gw h i c ho nh eo v e r g r o w np a t ha n di nt h em i s th a v e b e c o m et w o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n e si nh i sl i m i t e dp i a n ow o r k s o w i n gt ot h e i r b e l o n g i n gt ot h et i t l e dp i a n op i e c e so ng e n r e ,t h e ya l l c o n t a i nm o r e c l e a r c u tm u s i c a li m a g e s a sa ao u t s t a n d i n gc o m p o s e ro fn a t i o n a lm u s i c s c h o o li nc z e c h ,j a n a c e kh a sc o n s c i o u s l ya d o p t e dam u l t i t u d eo fe l e m e n t s , w h i c hi n c l u d e st h ef o l ks o n g s ,d a n c em u s i ca n di n s t r u m e n t a lp e r f o r m a n c e e t c ,i n t oh i sm u s i c a lg r e a t i o na n dt h e r e b yf o r m e dh i so w nu n i q u ep i a n o m u s i cs t y e t h i st h e s i sm a k e sa ne m p h a t i ca n a l y s i so nt h em u s i c a lc o n t e n t s ,t h e m u s i c a li m a g e s ,t h em e t h o d so fc r e a t i o n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s t i c so fm u s i c a l f o r m sa n dt h ek e y n o t e so fp e r f o r m a n c eo fj a n a c e k st h e s et w op i a n op i e c e s i ti sb e li e v e dt h a t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 s ea s p e c t sw o u l dh a v eas i g n i f i c a n t r e v e l a t o r ye f f e c tt ot h o s ep e r f o r m e r s w h ow a n tt om a k eap r o f o u n d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h a v ea na c c u r a t ee x p l a n a t i o no fj a n a c e k sp i a n ow o r k s k e yw o r d s :l e o sj a n a c e k o nt h eo v e r g r o w np a t h ,ht h em i s f , t h en a t i o n a l m u s i cs c h o o lo fc z e c h ,p i a n op e r f o r m a n c e 2 上赶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l 、在雾中研究 前言 莱奥斯亚纳切克( l e o sj a n a c e k18 5 4 1 9 2 8 ) 一一二十世纪 捷克民族乐派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一生以自己的音乐刨作、理论研 究及杰出的教学活动,为2 0 世纪捷克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 贡献。 遗憾的是,亚纳切克生前并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他曾被捷克音 乐界看作为“民间音乐搜集者、指挥、摩拉维亚的二流作曲家”。第 一本介绍亚纳切克的传记不是用捷克文出版的,而是马克斯布洛德 用德文撰写,并在德国出版的。直到1 9 5 8 年,也就是亚纳切克去世 后的第3 0 个年头,捷克才出版了第一本捷克文的亚纳切克传记一一 莱奥斯亚纳切克,由亚罗斯拉夫沃格尔撰写。传记中描述了 亚纳切克音乐创作道路的三个方面:( 一) 文化人类学 ( b t h n o g r a p h ic ) ;( 二) 革命( r e v o l u t i o p a r y ) ;( 三) 自传性的个 人隐秘( i n t i m a t e l y a u t o b io g r a p h i c a l ) ,代表作包括康塔塔阿 玛鲁斯及包括1 5 首乐曲的钢琴套曲草木繁茂的小路( 又译为在 簇叶丛生的小径上) 。这个方面的作品除了体现亚纳切克的民族情结 更加浓烈之外,更多集中于他个人感情生活的深层体验与体会o 。此 外,英国音乐学家艾安豪斯布鲁赫1 9 8 2 年在伦敦出版了亚纳切克 传记性著作莱奥斯亚纳切克一一繁荣的领域,对捷克1 9 世纪以 前的音乐历史、亚纳切克生活时代的音乐生活,以及西方主流音乐对 亚纳切克的影响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回 国内对于亚纳切克的研究最早可举洪士圭编译的捷克斯洛伐 克的音乐回一书。它是我国专业音乐文献中介绍亚纳切克及其音 。参考艾安豪斯布鲁赫莱麦斯亚纳切克繁荣的领域) i a nh o r s b n 】曲:l o o sj a m c e k - - t h ef i e l d t h a tp m p e m d 。d a v i d & c i t a r l e sn e w t o na b b o tl o n d o nc h a r l e ss 删l b l 瞧r ss o n s n e wy o r k , 1 9 8 2 。 o 肖安平著莱奥斯亚那切克一一二十世纪捷克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上海音乐 学院出版杜,上海,2 0 0 4 ,第5 6 页。 o 肖安平著莱臭斯亚那切克一二十世纪捷克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上海音乐 学院出版社,上海,2 0 0 4 ,第8 页 o 赫尔弗斯特等著洪士圭译捷克斯洛伐克的音乐 ,万叶出版社,上海,1 9 5 1 。 5 圭! 堕堕登硕士学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乐的第一本书。书中对亚纳切克在捷克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重要 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 9 5 8 年l1 月初,“捷克斯洛伐克斯美塔那 弦乐四重奏乐团”应邀来我国进行访问演出。在访问北京、上海期 间,曾演奏了亚纳切克的弦乐四重奏第二号密信。( 作于1 9 2 8 年) 。近年来,国内对亚纳切克的研究并不深,大多在西方音乐史 书中对他进行了生平及音乐创作方面的概括性的介绍,并没有深入 的展开。 2 0 0 4 年,由肖安平著莱奥斯亚纳切克一一二十世纪捷克民 族音乐的杰出代表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该书成为笔者撰写论 文的主要参考资料。书中主要对亚纳切克的歌剧创作、音乐创作风 格特征、音乐理论探索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对 亚纳切克研究的最为系统的著作。但该书并没有对亚纳切克的钢琴 作品有详细的研究,这也正是笔誊写此论文的目的所在。通过对亚 纳切克的钢琴作品的研究,一方面,笔者是一名钢琴专业音乐教育 者,结合自己的专业对皿纳切克的钢琴作品进行研究,可以弥补国 内对他钢琴作品了解的空白;另一方面,捷克民族的钢琴音乐作品 在钢琴教学曲目中过去很少使用,由于他的两部钢琴小品集中的作 品在教学中的技术程度不很难,可以应用在日常的钢琴教学中,这 样既丰富了钢琴教学的曲目,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作为民族乐 派的音乐作品,对其钢琴作品的演奏,可以更多地掌握各种民族的 音乐风格,扩大音乐的知识面,又给今后的钢琴教学及演奏提供理 论上的依据。 本文主要从亚纳切克的钢琴创作背景、音乐内容与形象分析、创 作手法与音乐形式分析、演奏要点等几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彳亍了较为 深入、细致的研究。由于作品为标题性的钢琴小品,使得作品具有较 为鲜明的音乐形象;在旋律方面,广泛的吸收了捷克民间的歌曲、舞 曲等作为其旋律的线条:在和声方面,最突出的表现为在大、小调式 的基础上对教会调式的吸收;而在伴奏音型中,亚纳切克又将捷克的 。亚罗斯拉夫希达撰写的、林相周编译列奥什亚纳切克) ,1 9 6 2 年,上海文艺 出版社,第v 页下的注释 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民间乐器一一大扬琴的演奏方法运用在钢琴作品的弹奏中这些 都体现出亚纳切克作为一名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其创作中与民族因 素紧密相结合的理念,体现出他的钢琴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正是 研究的意义所在。 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一、捷克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历史背景 亚纳切克的祖国一一捷克,在欧洲音乐的发展中,占据着相 当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是欧洲音乐发展的源泉之一。捷克在欧洲 大陆上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它西邻德国、北邻波兰、南邻奥地 利与匈牙利、东邻乌克兰,成为连接西欧与东欧、乌克兰及俄罗 斯的纽带和桥梁,被称为是“大陆中的大陆。”捷克由于其特殊 的地理位置,接受和融含了东欧与西欧两种文化的影响:波西米 亚更多的是受到来自西方日尔曼文化的影响及罗马天主教的影 响;而摩拉维亚和斯洛伐克更多的是受到来自东方斯拉夫和拜占 廷文化的渗透,受拜占廷东正教的影响。几个世纪以来,由于 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捷克音乐文化的发展同诸邻国的政治、宗教、 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欧洲东西区域文化综合性的特质,在 亚纳切克创作中,有着鲜明的反映。 捷克民族有着悠久的音乐文化历史。9 一1 0 世纪,随着罗马 天主教音乐进入捷克,格里高利圣咏作为宗教音乐被广泛传播。 1 1 12 世纪,布拉格曾一度成为罗马天主教统治下的欧洲中心 城市之一。1 4 世纪,波西米亚的世俗音乐开始渗透到教堂音乐 中,1 5 世纪初“胡斯运动”所使用的音乐中既有拉丁语的歌曲, 也有直接引用捷克方言谱写的歌曲。直到1 5 世纪中叶复调音乐 才传入捷克的教堂,由于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倍受作曲家们的喜 爱,因此复调音乐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流音乐,并影响了捷克以后 的音乐发展。0 17 世纪以来,随着意大利音乐家科雷利、多梅尼 科斯卡拉蒂到捷克的访问、演出,意大利音乐开始在捷克流行。 1 8 世纪的捷克音乐对整个欧洲的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有着巨大 的贡献。在欧洲音乐史中被看作是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者、曼海 姆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一一斯塔米兹、里赫特,以及班达家族, 。肖安平莱奥斯亚纳切克一一二十世纪捷克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上海青乐出 版社上海,2 0 0 4 年7 月,第l5 页 o 同上书第2 3 页 上姆_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都是来自捷克,他们对欧洲古典乐派的形成乃至整个音乐史的发 展都做出了贡献。 进入1 9 世纪,民族主义成为欧洲各国的政治以及文化的主 要目标。几代捷克音乐家始终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 作,许多音乐家都从事过民间音乐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以斯美塔 那、德沃夏克和亚纳切克为代表的1 9 世纪的捷克民族音乐登上 了世界音乐的舞台,他们的音乐创作和作品,代表了捷克民族音 乐跨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并融入1 9 世纪欧洲民族乐派发展的 潮流之中。”正是在这一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土壤上,培 育了亚纳切克音乐创作的艳丽花朵。与亚纳切克相比,斯美塔那 和德沃夏克受欧洲音乐文化( 主要指意大利、法国和德国) 的影 响更多一些,但他们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对捷克民族音乐的追求, 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雨亚纳切克则进一 步拓宽了捷克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1 。他通过对摩拉维亚民间音 乐,对捷克、俄罗斯及其它东欧音乐中所体现出来的斯拉夫精神 内涵的探索,进一步发扬了捷克音乐的民族精神。 二、亚纳切克及其钢琴创作 ( 一) 亚纳切克的生平与创作道路 莱奥斯亚纳切克( l e o sj a n a c e k ) 1 8 5 4 年7 月3 日出生于 捷克中部地区摩拉维亚东北部普瑞堡附近的胡克瓦尔德 ( h u k v a l d y ) 小镇。他们家一直居住在这个地方。他的祖父伊 瑞亚纳切克曾担任过该地区奥尔布莱契蒂斯学校的教师。并经 常在教学之余把时间投入到所喜爱的音乐当中。他不仅能够熟练 的弹奏管风琴,而且还有良好的作曲知识,即兴演奏赋格曲是他 的所长。亚纳切克的父亲也具有热爱音乐的天性,他不仅是涅帕 。 肖安平( 慕奥靳亚纳切克一二十世纪捷克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t2 0 0 4 年 7 月,第2 5 页。 o 同上。 9 匕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t 在簇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彻维契( n e p a c h o v i c e ) 教堂唱诗班的领唱,而且也是普瑞堡的 音乐教师和主管。亚纳切克的母亲也有着非凡的音乐才能,1 8 6 6 年丈夫病重以后,为了家庭的生存,她接替了丈夫在教堂弹管风 琴的工作。 莱奥斯亚纳切克就是在这样一个对音乐,特别是对捷克民 族音乐充满深情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亚纳切克天生就有一副美 妙的歌喉,很早就显露出对音乐的爱好和潜力。在他1 1 岁的时 候,父亲就把他送到了摩拉维亚最大的城市一布尔诺的奥古斯 丁修道院的唱诗班。唱诗班的音乐主管帕维尔克尔瑞科夫斯基 是当时位有名的捷克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作为摩拉维亚合唱 风格的奠基者、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自己的大量合 唱作品中将艺术音乐与民间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他对亚纳切 克一生的影响极其深远,对皿纳切克个人音乐风格的形成有着不 可估量的作用。从民间音乐的改编手法到作品强烈的戏剧性特 征,无不渗透在亚纳切克的作,品中。尤其是他所具有的强烈的斯 拉夫情感深深地感染了少年亚纳切克。1 8 7 3 年,亚纳切克以民 歌可爱的姑娘,你为什么不耕地? 为基础创作了男声合唱耕 地,在他的这首作品中,非常明显地表露出克尔瑞科夫斯基根 据民间音调改编合唱的创作手法。 1 8 7 4 年,亚纳切克来到捷克首都布拉格的管风琴学校,布拉 格优越的文化环境在亚纳切克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在 进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的考试中,亚纳切克对大小七和弦的新颖 的解决方式引起了斯库荷斯的关注,他是亚纳切克成长道路上的 又一位关键人物。他的音乐理论观点成为亚纳切克创作的重要依 据。这个时期他主要创作了大量的宗教性作品,在风格上受到嚣 欧古典音乐的影响。 1 8 7 9 年,亚纳切克来到莱比锡音乐学院继续学习作曲技术 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同时进行钢琴奏鸣曲、合唱、小提琴与 。肖安平莱臭斯韭纳切克一一二十世纪捷克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上海音乐学 院出版社,上海,第2 9 页 1 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钢琴等室内乐体裁的创作。主要作品有:钢琴曲史登卡变奏 曲( 1 8 8 0 ) 、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 以下简称为小径) ( 1 9 0 1 1 9 0 8 ) 、歌剧沙尔卡( 1 8 8 8 ) 、耶努发( 1 8 9 4 1 9 0 3 ) 等。 1 8 8 1 年,亚纳切克协助创办了布尔诺管风琴学校,并担任 该校的校长,直到1 9 1 9 年。1 9 0 4 年以后,他专心从事创作工作。 1 9 1 6 年,歌剧耶努发在布拉格的首次上演,给了亚纳切克 以巨大的鼓舞,促使他投入到更热情的创作中,之后创作的主要 作品有:声乐套曲一个失踪者的日记( 1 9 1 9 ) 、歌剧卡佳卡 巴诺娃( 1 9 1 9 1 9 2 1 ) 、狡猾的小狐狸( 1 9 2 1 1 9 2 3 ) 、弦乐 四重奏第一号( 1 9 2 3 ) 等。 亚纳切克自1 9 1 6 年一1 9 2 8 年,主要将他的教学工作和组织 工 乍结合起来,通过这两方面逐濒在捷克、甚至是欧:l | 扩大了他 的影响力。1 9 2 8 年,亚纳切克在奥斯特拉瓦因患肺炎而逝世。 ( - - ) 两部钢琴小品的创作背景 亚纳切克的锅琴创作比起他的歌尉铋作来,在数量上并不那 么多,也不太为一般人所熟悉。他的钢琴音乐既不像李斯特那样 炫技,也不像舒曼、肖邦那么浪漫,更不像巴托克、斯特拉文斯 基那么新潮,而是独辟蹊径,与任何人都不雷同。 亚纳切克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他的钢琴曲创作数量不多, 正是从一个方面表现出他的创作态度的严谨。他的钢琴创作除了 早期的习作,2 l 首摩拉维亚民间舞曲的改编曲、1 8 8 0 年创作的 史登卡变奏曲及逝世那年( 1 9 2 8 年) 创作的钢琴小品之外, 他的钢琴音乐的代表作也是在钢琴演奏界演奏最多的作品,即 小径、降e 大调奏鸣曲一一1 9 0 5 年1 0 月1 日在街头奏鸣曲、 在雾中等三部。由于奏鸣曲已有人进行专门研究,因此笔者 将其余两部作品作为研究亚纳切克钢琴创作的主要文本。 小径创作于1 9 0 1 1 9 0 8 年间。其标题取自摩拉维亚的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壤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民间诗歌,各小曲分别有作曲家对幼年时期在摩拉维亚东北角故 乡小镇度过的童年回忆,也有作曲家当时苦闷与烦恼心情的描 绘。1 9 0 3 年2 月,他的2 1 岁的女儿奥尔加因病去世,在这样悲 痛的心情下,他完成了歌剧耶努发的创作,该歌剧第二年在 摩拉维亚的布尔诺首演。但作曲家期望此歌剧在首都演出,这个 愿望直没有实现。对歌剧没有能在首都上演的失望和对失去女 儿的悲痛,都通过这部作品鲜明的表现了出来。该益共有两集, 第一集包括1 0 首小曲,每首附有小标题,第二集有5 首,无小 标题。 在雾中创作于1 9 1 1 一一19 1 2 年间,是由四首曲子构成的 钢琴小品集,反映了亚纳切克当时的精神状态。到那个时候为止, 亚纳切克已经完成了耶努发等四部歌剧,第五部布罗切克 先生之旅也已经开始写作。但其中只有两部歌剧仅在布尔诺上 演过,布拉格上演的期望始终未能实现。亚纳切克当时已经快 6 0 岁,对于自己一直未获成功,犹如坠入雾中般的迷惑,不知 道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创作手法将捷克民族民间音乐的因索结 合在西洋大、小调的创作中进行写作,还是应该按照传统的手法 进行创作,似乎一时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雾中这部作品正 是作曲家当时迷茫心情的反映。 三、音乐内容与音乐形象分析 亚纳切克的两部作品小径和在雾中都是钢琴小品集, 每一首在结构上并不长大,但都有较为鲜明的音乐形象。我们将从 以下几种类型,对作品的音乐内容与音乐形象进行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 在雾中研究 ( 一) 风俗性与描绘性类型 小径的第1 4 、1 5 首,虽然都并没有附以小标题,给予音乐 内容上的提示或引导,但从其旋律、节奏、力度、织体等各方面均 可判断这两首作品是对捷克民间风俗性节日欢快歌舞场景的描绘。 其中小径的第1 4 首( 谱例1 ) ,从节奏方面来看,第卜8 小节 中复附点节奏的使用,好像是欢快跳跃的舞蹈场面,第9 一1 4 小节 的切分节奏仿佛是舞蹈中下蹲动作,两种节奏的变换就像是舞蹈中 的一动一静的交替;从力度方面来看,第l 一8 小节的力度安排为 强( f ) ,描绘出舞蹈时的热烈场景:第9 一1 4 小节,力度的处理为 渐弱,像是舞蹈中的休息,情绪又变得较为平静;从伴奏织体方面 来看,第1 8 小节的舞蹈场景中除了配以主、属的低音持续音外, 内声部还同样配以与旋律相同的复附点节奏,以烘托旋律的气氛, 更具有动感;第9 一l4 小节中的织体则只配以四分音符的单音,给 人以平稳、安静的感觉。又如第十五首,该蓝为一首欢快的、带有 吉普赛音调的乐陆。第一段( 1 2 6 小节) 中附点节奏与八分音符 交替进行的半音下行式的旋律呈渐弱形式,仿佛歌声渐渐传向远 方,伴奏织体中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奏出的和弦穿插在旋律的长时 值音符中,保持了舞蹈的节奏感。这一段显然是对节日里热阚场面 的描写;第二段( 2 7 9 2 小节) 旋律变得悠长,仿佛出现了一位 独唱者在抒情地歌唱,优美而舒展。该段并不是独立的歌唱性段落, 右手内声部快速的六十四分音符的震音效果,弥补了旋律的单一 性,同时也丰富了音响的和声效果。左手高声部第二种 节奏的伴奏织体,则使歌唱性的段落仍保持了舞蹈的节奏感,仿佛 是舞蹈在为歌唱而伴舞。民间吉普赛音调的采用、舞蹈和歌唱场面 的描绘,使这首乐曲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上海师范太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 二) 揭示心理状态与抒情性类型 如前所述,这两套钢琴小品的创作处于作曲家的女儿深患重病 并离开人世,以及作曲家的歌剧创作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而深 感压抑之时的时期。作品除了具有描绘性的内容外,还有相当一 些作品是揭示了作曲家当时的心理状态的。如:在雾中的四首 作品并没有另附有小标题,从这四首作品的音乐形象上来看,并 不是像标题那样描写某种雾中景色。这部作品正是亚纳切克仿佛 真的坠入迷雾之中,不知所措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 正如在歌剧创作中,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的表现常用抒情性 的歌唱来表达。亚纳切克在他的钢琴音乐创作中有时也采用了类 似歌剧的创作手法来揭示心理状态。在作品中比较低沉、压抑的 抒情形象成为这两部作品音乐形象的基调。表现在两套乐曲的1 9 首中,偏于伤感的抒情性旋律占多数,这正是作曲家当时心情的 反映。如:小径第八首难以名状的痛苦( 谱例2 ) 。该曲创 作于1 9 0 8 年,而此时亚纳切、克的女儿离开人世不久,因此,此曲 非常贴切的描绘出作曲家悲痛的心情,旋律采用了切分节奏,仿 佛是哭泣中的哽咽,且旋律的线条呈下行的级进,也正是情绪低 落的体现。此外,小径第九首也是作蛆家当时失去女儿的痛苦 心理状态的反映。 圭塑塑蔓查堂璺士学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谱例2 小径的第八首难以名状的痛苦( 第1 1 1 小 节) 又如第六首标题为无言歌。从乐曲的旋律来看,其旋律线条 多以级进为主,比较适于歌唱,仿佛是一首没有填词的歌曲。乐句 的前三小节像是作曲家在向别人诉说着自己的心事,第4 5 小节 好像是内心无法用言语表述的痛苦情绪的表达;从乐曲的曲式结构 来看,该曲是以第一句( 1 7 小节) 为基础,其他的五个乐句均 是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展衍。而来,仿佛是一首以一个乐旬为基础, 不断模唱的歌曲。该曲作于1 9 0 8 年,而当时作曲家正遭受着巨大 的挫折,该曲的创作揭示了亚纳切克当时“失望的痛苦”的心情。 ( 三) 戏剧性对比类型 戏剧性的因素在亚纳切克的歌剧创作中是相当常见的。在他 的钢琴小品创作中,戏剧性的创作手法虽然并不多,但我们也可 以看到一些作品中的戏剧性的对比因素。如:在雾中的第二首 ( 谱例3 ) ,从旋律方面来看,该曲旋律中的叠句在柔美地歌唱( 1 1 6 小节) ,插句如流水般快速进行( 1 7 1 9 小节) ;在力度变化 方面:既有很轻( p p p ) 的如溪水般的旋律,又有很强( f f f ) 的 庄板速度的旋律,而且力度的变化范围在短时间内非常大,如该 o “展衔”是钱仁康教授提出的曲式概念,它的特点是“逐渐更新主题材料”,参见钱仁康、钱亦平著音 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杜上海,2 0 0 1 年5 月,第2 5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冀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衄的第一5 8 6 4 小节。藩识,在匹季节内乐曲的力度变化由 p p f f f ,并伴有速度的加快,给人以激动之感,紧接着从第6 2 小节开始又迅速的回到了p p 的力度;在速度安排方面,先由柔板 开始,居转为急板,又经历了回原速、急板、庄板、急板、回原 速、柔板等多次速度的快慢变化,无论从旋律方面、力度方面, 还是速度方面来看,都是一首充满了戏剧性对比的作品。 谱例3在雾中第二首( 第l 一6 小节) 在雾中第二首( 第13 2 0 小节) 土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t 在簇叶丛生的小径卜、在雾中研究 在雾中第二首( 第5 7 6 小节) i i i r 一呻一a q 。一一t - h 气高 4 笆生;= =庐上汹 0 _ _ _ “ t = = 掰 r 心枷嘣。 一产意p h 四、创作手法与音乐形式分析 作为捷克民族乐、漏的作曲家,亚纳切克是捷克作曲家中最能领 会民间艺术重要性的一位。值得一提的是,他并不是单纯地模仿民 间音乐,而是使自己沉浸在民间音乐的精神之中。他是摩拉维亚民 歌方面最伟大的专家。更重要的是,他用他的耳朵把这些民歌融汇 贯通,熟谙它们的节奏表现力,掌握那种带有独特音程的古调式旋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律结构。 捷克的民间歌曲在结构上比较严谨、方整,曲调常以四小节为 一个单位,比较对称;节奏也比较规则;和声基本上以大三和弦为 主;在调式方面,除了采用传统的大小调以外,也有教会调式的渗 入;在音乐的性格上舞曲的因素较多。而斯洛伐克及南摩拉维亚的 民歌,则与捷克民歌有很大不同。它受东方的影响较多,曲调比较 自由,节奏也不规整,没有明显的重啬,结构上也颇独特,收束感 不明显。在调式上小调占优势,但也常使用利地亚、混合利地亚调 式。音乐的性格常常是忧郁、压抑的,很富于情感表现。 捷克( 特 别是摩拉维亚地区) 的民族音乐的结构与调式特点,在亚纳切克的 创作中,甚至得到了比其他捷克作曲家更加集中的反映。 ( 一) 旋律 i 、民歌音调的吸收、歌剧宣叙调的写法、民族民间器乐 音调的借鉴 亚纳切克在一场音乐会后曾说过:“我听着民歌长大。因为每 一首民歌都包含着一个完整的人,包含着他的肉体、他的灵魂、 他的生活环境以及他的一切,所以昕着民歌成长的人,才能成长 为完美的人。民歌由一种唯一的精神构成,这种精神给人以天赋 的文化,而不是把文化强加于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音乐一只 要音乐来源于天赋的文化一能够把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原 因。音乐凝聚一个民族,凝聚所有的民族,凝聚所有拥有同一种 精神、同一种快乐和同一块乐土的所有的人。”。1 8 8 8 年到1 9 0 5 年,这一时期是亚纳切克最具创造力的阶段,即从完成歌剧沙 尔卡( 1 8 8 7 ) 至0 创作歌剧耶努法和命运这段时间。在此 o 【捷】雅罗斯拉夫希达著林相周译列奥什亚纳切克 ,上海文艺出版社,土海,1 9 6 2 年,第l 2 页 o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8 9 年4 月,第3 1 5 页 o b o h u m i rs t e d r o n i 正0 sl 啦“圆k u 订i e r sa n dr e m i n i s c e n c e s ) ,p r a g u e t 1 9 5 5 ,第7 2 7 3 页 1 9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亚蚺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期间,他醉心于民乐,尤其是民歌和摩拉维亚舞蹈。在他的钢琴 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将民间的歌曲及舞曲应用在钢琴音乐的 创作中。如:在雾中第4 首( 谱例4 ) 的开头,从旋律的线条 来看,基本以下行的级进为主;在乐旬的速度安排上,是由慢渐 快的较为自由的处理,很像摩拉维亚的民间歌曲的风格。 谱例4在雾中的第4 首( 第1 3 小节) 除此以外,小径第二首飘飞的落叶中的乐句也具有民 歌的风格。该煎为三段体( 作曲家曾自称此曲为“清歌”) 。在这 首乐曲中,旋律先是轻声地低语,仿佛是在叙说着什么。由间奏 ( 第1 8 一2 9 小节) 开始加快了速度,旋律的安排为下行的二度 级进,延长的尾音好像是在抒情地歌唱,仿佛是位男士在以歌 声抒发自己的感情。 宣叙调是歌剧或清唱剧中的一种独唱体裁,其旋律很像口语或 朗诵的语调。在亚纳切克的钢琴小品创作中,常常可以看到类似 于歌剧中宣叙调的朗诵性音调。如:小径第六首无言歌( 参 见谱例3 ) 。该曲以一个乐句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展衍开来。乐 曲的旋律以级进的音调为主,接近于说话的语调,特别是乐旬的 前三小节,音域的变化范围不大,具有很强的宣叙性,仿佛是一 位姑娘在向一位男士倾吐她的心事,第4 5 小节的快速十六分音 符与三十二分音符的交替仿佛是内心痛苦的感受。乐句的速度、 调性也都在不断的变化,仿佛两个人说话的语速、情绪都有所不 同。 两套钢琴小品的创作除了受到亚纳切克民间歌曲和歌剧创作 。b o h u m i rs t e i b r o n l e o si a n a c e , k - - 姗r sa n dr e m i n i s c e n c e s ,p r a g u e ,1 9 5 5 , 第6 7 页。 2 0 上海师范大学硬士学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燕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的影响之外,有的乐曲还借鉴了匈牙利大扬琴。的演奏手法进行创 作。如上文已经提到的燕子般喋喋不休( 谱例5 ) ,在此曲的旋 律和伴奏织体中都采用了模仿匈牙利大扬琴的敲击而形成的旋律 音型,即模仿捷克民间乐器的演奏方法创作而成的。 谱例5小径第五首燕子般喋喋不体( 第卜一4 小节) 媾掩。t0 璺二k ? 矗麓 岛一 毫l 雾 u 驯一, o 山一 _ 、 辅尹 l 一零霉 l6 f 善 t ,m “噼秽7 譬替 i 蠢1 i i 。- 互, _ 一 如将上述旋律的声乐风格与器乐风格加以结合,则更具有特 殊的对比效果,在雾中第二首( 参见谱例3 ) 是一个典型的例 子。乐曲为较自由的回旋曲式。叠旬( 1 一l6 小节) 是大调性格 缓慢的歌唱性旋律( 作曲家标上的速度记号为a d a g i o ,表情符号 为d o lc e ) ;第一、第二插部( 1 7 一1 9 ,2 8 一一3 8 小节) 均为具 有明显的吉普赛调式特征的非常器乐化( 模仿大扬琴演奏) 的旋 律( 速度标记为p r e s t o ) 。在此曲中,作曲家将两种截然不同风 格的旋律,加阻有机的结合,使人感受到亚纳切克作品的特有韵 昧。 在作品中有时还会出现将声乐旋律转化为器乐伴奏音型的情 况,如:小径第二首( 谱例6 ) 第2 2 2 5 小节的右手高声部旋 律在第二段( 第3 0 小节处) 转化为内声部的伴奏,且呈下行级进, 与高声部的上行的旋律成反方向的进行,增加了乐蓝的紧张性, 也将乐曲推向了高潮。 。扬琴( d u l c i m e r ) ,是一种流行与东欧不少国家与地区民间乐器,演奏者可以用锤子敲击琴弦或用拨子 拨琴弦。亚纳切克所模仿的主要是匈牙利大扬琴( c i m b a l o m ) ,这种太扬琴在匈牙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 1 6 世纪目前,被匈牙科琴手使用的大扬琴中较大的是有约塞夫v 双迭( 一位大约生活在1 8 7 0 年的布 达佩斯的乐器制造者) 制造的,琴弦被1 或2 个琴马按2 :3 ( 或4 :5 ) 的比例分开a 琴弦用木槌敲击, 末端用羊毛包裹。演奏者在演奏时手持两个木槌在琴弦上交替敲击。 2 l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谱例6小径的第二首飘飞的落叶( 第2 4 3 5 小节) 又如:在雾中第二首( 参见谱例3 ,谱例7 ) ,旋律为半音 级进式的上下行,而在第2 8 3 8 小节处,将第段的旋律紧缩变 为内声部的伴奏,使伴奏如流水般快速的下行、上行级进,在此 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旋律线条,从而将乐曲从头至尾用相同的材 料紧密的联系起来。 谱例7在雾中的第二首2 8 3 0 小节 2 、旋律的特性旋法 国融嘎赴 在旋律的旋法方面,亚纳切克也有所突破和创新。如:小径 第八首难以名状的痛苦( 参见谱例2 ) ,开头的旋律采用了连续 的下行级进,但并没有在下行之后安排上行,而是紧接着又引入 了直线下行的大跳。这种连续的使用级进下行再加下行大跳的创 上海师范丈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作手法是不多见的。作曲家在此使用这种创作手法与他的创作意 图是有着直接的关系。这首作品正是为了悼念他刚去世不久的女 儿舆尔加而作,旋律下行加大跳的使用,突出的表现出作曲家的 心情仿佛一沉到了底,形象的描绘出他当时痛苦的心情,是作曲 家旋律创作中的创新之处。 同一曲第十四首( 谱例8 ) 在旋律的华彩中,也并非类似于以 往的作曲家的华彩乐段那样多为音阶、半音阶式的上、下行级进 进行的写法,而是呈现跳进式的上行或下行。华彩部分在这里并 不是独立的华彩段落,而仅是旋律的延伸,也体现出其创作手法 的特点。 谱例8小径第十四首( 第15 17 小节) 此外,亚纳切克的两套钢琴小品中,在旋律音程的使用中常常 会出现与以往作曲家不同的地方:有时会采用一些增音程、跳进音 程等,形成其独具的特色。如:小径第三首跟我们来的第 1 2 小节中出现了。c2 一9 1 的增四度跳进;小径的第十三首的第4 小节和第1 0 小节中出现了d 2 一a 及9 2 一d 2 的增四度的跳进i 第五 首燕子般喋喋不休的第2 小节 大量的使用了别的作曲家少用的跳 普赛音调的增二度跳进等, 程,这主要是因为调式特征 音的出现,从一个方面体现出旋律创作手法中传统大、小调与民族 音乐的结合。有关旋律的调式特点问题详见以下论述。 圭塑塑蔓奎堂望主堂位哒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 在雾中研究 ( 二) 和声 在继承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基础上,亚纳切克在其音乐的创作中 不仅使用了西方音乐史中延续下来的传统大、小调式,同时又将捷 克民族音乐独有的教会调式、民族调式因素融入其中,形成其特有 的和声风格。其民族调式主要使用了吉普赛调式回;教会调式主要 采用了多利亚调式和利底亚调式。 传统的大、小调仍占有主导地位的乐曲,在这两套作品中为数 并不多。如:小径第九首泪水和第十三首、在雾中第三 首等。这三首基本上运用传统的大、小调作为其调式基础创作丽成。 作为捷克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亚纳切克在他的钢琴小品创作 中,充分体现了他将捷克民族民间音乐的调式因素,融入传统大、 小调的特点。有的甚至是将民族调式作为旋律与和声的调式基础。 在两部作品中的多数段落中,都有意将传统大、小调与教会调式相 结合。使旋律既建立在传统大、小调的基础上,又包含了教会的调 式因素,从而产生了特殊的音响效果。他在这方面采用的方法主要 有: i 、教会调式特征音的吸收 吉普赛调式是捷克民间一种常见的调式,吉普赛调式主要表现 在小调降二级音一三级音或三级音一升四级音,与小调原有的v i 级音一升七级音两个增二度音程同时出现。小径第五首燕子 般喋喋不休中第二小节的6 e 2 _ 。f 2 即为增二度音程;同一曲第十五 首( 谱例9 ) 中,第一段就出现了吉普赛调式特征音,形成了e 一4 f 、 6 a b 的两个增二度音程。作曲家在此直接将吉普赛调式引入到传统 的小调中,使乐曲具有很强的民族调式色彩。 。所谓“吉普赛调式”,是指在捷克( 主要在波希米亚地区) 聚居的吉普赛人的音乐中 所常用的调式所谓“教会调式”,主要指来自欧洲民间音乐( 在某些欧洲啻家民间 音乐中一直沿用到现在) ,后为中世纪天主教会宗教仪式音乐所采用的调式,故又称 “中古调式”。 2 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纳切克钢琴4 、品集在壤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谱例9小径第十五首( 第15 - - 1 8 小节) 小径第十五首( 第5 - 一9 小节) 在两套钢琴小品中,将教会调式与大小调结合的乐曲占有很大 的比重。如:小径第一首我们的夜晚( 谱例l0 ) ,该曲是一 首意味深长、扣人心弦的乐曲。由标题可以了解到该曲是描写夜晚 的景色。第一段旋律以级进式的上行为主;第二段( 第4 0 小节处) 先是延续第一段的乐思开始,很快旋律中出现了十六分音符的断 奏,仿佛是平静的湖面上泛起的波澜,打破了宁静的夜色;第三段 ( 第9 8 小节处) 的旋律又变得极其柔和、甜美。从音响和谱面上 都可以判断出该曲并不是使用传统的大、小调创作的。该曲的第一 段( 1 3 9 小节) 为c 小调,第二段( 4 0 一6 9 小节) 为8 d 大调, 第三段( 9 8 1 2 5 小节) 又回到了4 c 小调。但在第一段和第三段中 都出现了a 音,为。c 多利亚调式的大六度特征音;第二段中“b 音, 实际上是。a 音的等音,也是多利亚调式特征音,由此可以看出该曲 中情绪并不相同的三个段落中都出现了c 小调的v i 级游移音,从 而体现了多利亚调式与4 c 小调的结合。 删豫) 塑堕塑主燮主兰垡堡塞 垩塑塑塞塑量! :曼叁! 垄堡竺些生堕! :丝兰! :! 垄茎! ! 曼茎 谱例1 0 小径第首我们的夜晚 第一段( 部分) :( 第l 1 0 小节) n n 娩。o 一辫 卸 一 l u l i l 、- _ - t 箩 酮 矿栅每愀i- = 门 商hn_ n= ;。n广1 毕葡崤簿 一i 簟1 i 一 一一 一一 第二段( 部分) :( 第4 0 4 9 小节) 第三段( 部分) :( 第9 5 1 0 2 小节) 又如:小径第三曹跟我们来( 谱例1 1 ) 。该曲从调号 上判断为d 大调乐曲,而乐曲中频繁地出现了。g 音,即d 大调的 4 i v 级音,但又没有解决,而。g 音与g 音的交替使用恰恰是游移音 的特点,所以该曲可以看作是在d 大调中加入了利底亚四度一一 利底亚调式的特征音。这些作品中都体现出作曲家将大、小调式 与教会调式结合起来进行创作的手法。 谱例1 1小径第三首跟我们来( 第l 一6 小节) 占海师薹查堂堡主堂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再如:在雾中的第一首( 谱例1 2 ) ,谱面的标记为5 d 大调, 而乐曲中又出现了。c 音,由此可判断该曲为5 g 大调。而乐曲中。f 音的频繁出现,为6 g 大调的混合利底亚调式的特征音。 谱例1 2在雾中第一首( 13 18 小节) 有时,在一首作品中,还会出现两种教会调式同时呈现的现 象,如:小径第十首谷仓上的猫头鹰还没有飞走中,第 段( 1 一l2 小节) 中就出现了。a 音,为c 小调的多利亚调式特征 音,而第二段( 13 2 l 小节) 中,又出现了4 a 音,为e 大调的利 地亚调式特征音。可见,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将两种教会调式 均融入了传统的大、小调锄作之中,形成其独特的和声效果。 2 、持续音的运用 在亚纳切克作品中也大量运用主音或属音持续音手法,除了 具有稳定调性的作用外,亚纳切克的持续音韵使用更主要是将其 作为一种民问风格色彩的手法而使用。如:小径第一首我们 的夜晚中的第一段就几乎始终保持了主持续音,明确了调性; 第二首飘飞的落叶中第一段的低音保持了属持续音,但属持 续音是以切分节奏进入的( 通常的持续音都是在重拍上进入) ,这 就形成了特殊节奏的持续音,带有特殊的捷克民间风格:再如在 雾中的第一首( 谱例13 ) 的第一段中,左手声部形成了空四度 和空五度结合的音响,中间的持续音( 5 d = c ,l 一一1 0 小节) 加 强了带有柔和的不协和效果的音响,在这里也是为了突出制造出 一种朦胧的音色效果。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亚纳切克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研究 谱例13在雾中第一首( 第1 6 小节) 封 ,。 坛二墨土扛k 一,。州叠s 、。”f ,。b 4 h 9 l 皇一罚口七一i ,呵k 1 5 0 d 幽k 1 目lk 卜习 3 、远关系的转调、离调 小径第九首泪水中,调号标记为一个升号调。第一 段( 1 2 l 小节) 为g 大调,低音始终保持了d 属音持续音;第 二段( 2 2 3 8 小节) ,虽然调号仍标记为一个升号调,但从乐曲 中五个降号调的使用可以推断出实际上转到了6 d 大调,两个段落 之间的g 大调与5 d 大调为远关系转调。第一段仿佛是对往事的回 忆,第二段仿傀又进入到了幻想之中,两个段落正是通过远关系 转调而达到对两种不同的心境描写的艺术效果。又如:在雾中 的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