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_第1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_第2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_第3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_第4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解密剑门关高中自建校以来以二类生源连续七年创一流佳绩之由剑门关高中 李映伦理念引领学校成长,创新促进学校发展,质量孕育学校生命,这就是剑门关高中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的秘籍。题记2014年的高考,让四川省剑门关高级中学再次沸腾!学校又一次以市级示范高中的身份,以执教二类生源创造高考辉煌:赶超全市诸多省、市级重点中学,继续居全市前四强,再次领跑全市同类学校。高考成绩凸现六大亮点:重点本科上线 40 人,创历史新高,位列全市28所高完中第四,居剑阁第二;高考本科上线率位列全市28所高完中第四,剑阁第二;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六年递增,目标完成率达到110%,位列全市28所高完中第一。高考本科上线 283 人,位列全市28所高完中第六,剑阁第二;文科优势渐显。文科本科上线 80 人,考生梁为以574分位列全县文科第2名;理科本科上线创历史新高。考生彭浩以628分获得全县理科状元,位列全市理科第3名。六大亮点尽显“黑马”品质。2008年首届高考上线18人,2009年73人,2010年109人,2011年168人,2012年,本科升学人数首次突破两百人大关,达219人,2013年244人,2014年283人,每一年,学校无论是升学总数还是升入本科、重点名牌的比例,在全市都是提升最快的学校,短短7年时间,先后为大中专院校输送3000余名合格新生(含专科),培育出了大批就读北师大、哈工大、川大、山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等名校的学子。2005年招收首届高中,2010年由沙溪中学更名并升格为四川省剑门关高级中学,2012年成功创建为广元市示范高中,2013年创建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和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2014年成功创建为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学校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基地校和黑龙江省黑河学院留学班基地校。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县先进集体,连续5年被评为市级“四好”班子等。习近平于2004年5月16日为该校之江教学楼奠基,栗战书在5.12地震后多次莅临该校指导援建工作。一所普通的、年轻的县内二类高中为何在短时间得到了社会、家长及学生的认可,享有良好的口碑,他们是怎样将自身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来参与强者间的竞争,并一次次超越?是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呢?这其间,是怎样的精神驱动?有着怎样的经验值得借鉴?理念,引领学校健康成长“不可思议!论级别,剑门关高中仅是一所市级示范高中,而全市的省一级、省二级、市级示范校多达10余所;论生源,剑门关高中招收的是在全市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招生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用一个教育界时下较为流行的话说,就是二类生源。以这样的基础短短九年赶超全市诸多省、市级重点中学,升学人数居全市本科前四强,实在是奇迹。一次领先是偶然,然而升学人数连年递增且连续两年领先,就不由得让人叹服了”。2014年6月,剑门关高中高考再次跻身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市内一些教育专家不禁由衷感慨。在许多人看来,剑门关高中原本可以不如此负重的。即便是落后,想来也不会引来责难声一片。原因是什么呢?上面教育专家的那句话就是最好的理由。在这样的情况下,剑门关高中是可以有很多的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得过且过的,有很多理由为自己的落后辩解的。要实现高考一年一个辉煌,学校发展一年一个跨越。靠的是什么?剑门关高中校长邓思勇用了6个字“理念、创新、质量”来总结。他认为,剑门关高中之所以能在全市的强势竞争中屡战屡胜,最重要的就是每一个剑高人脑子里镌刻着创新和质量的意识,骨子里都流淌着先进理念的血液和精神。作为剑门关高中校长,邓思勇在上任之初,最担心的是教职工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认识不统一,人心不齐。如果一个学校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共同的奋斗目标,还有什么希望?而当时的剑门关高中,面临的可是两方面的压力:高考竞争和生存竞争。学校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和生存危机,打拼不出过硬的教学质量,获得不了社会、学生、家长的认同,未来的路只有落后。为此,他在领导班子和教职工中开展了深入的大讨论,制定校旗、校徽,征集校歌,以统一思想,走规范化办学之路;确定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以转变观念,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老师们也认识到,落后,就要失信于家长,愧对于学生,就会动摇学校生存根基,就要危及学校的发展前景;观念不转变,先进的办学理念不确立,学校就不可能跨越式发展。从那一刻起,老师们自觉自愿地转变观念,用先进的办学理念,背负沉重的责任朝着办学目标上路了。于是,剑高人以“厚德博学,彰显个性”为办学理念,坚持“以德为先,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想,弘扬“团结、勤奋、开拓、创新”的校风,“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教风,“勤学、奋进、感恩、诚信”的学风,以创建“高质量、能示范、有特色的优秀名校”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剑门关高中人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团帮互助的协作精神、甘为蜡烛的奉献精神。在先进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全体剑门关高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情洒清江河,花开剑门关。正是先进的办学理念聚集了人心,引领着学校健康成长!创新,注入学校新鲜血液剑门关高中的办学起点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随着剑阁新县城的不断发展,就学需求和社会期望值不断提高。浙江省对口帮扶、黑龙江省灾后援建过后,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短短的两到三年内,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与灾后重建前相比翻了一番。有了充足的生源就必须有足够的师资,有了优秀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剑门关高中领导班子清醒的认识到:近几年来,学校虽然通过招考、调配等方式使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数量上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与一些优秀的兄弟学校相比,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业务能手少,知名教师不多,新招聘的教师还处于边教学边学习、边成长的阶段。“如何迅速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成为该校发展的瓶颈和有待破解的难题。加之学校所招高中学生优生少,偏科现象严重,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让更多的学生考入高等院校,是家长的企盼、社会的要求,更是学校肩负的沉重使命。学校的校情、教情、学情,决定了剑高人必须解放思想,走开放办学之路,借力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弥补学校短板,缩短发展周期,提升学校内涵发展。2009年春,学校组成由领导干部、学科组长为成员的考察团到梓潼、绵阳、温江、双流、成都等地优秀名校学习取经,经过充分调研、比较,决定与成都七中结对,在高、初中各年级开设成都七中网络教学直播班,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直播班教师与成都七中教师在网络上同步备课,通过课堂直播实现两校同步课堂教学,同步作业、练习,同步检测,学生享受异地同堂和双师辅导,直播班成绩统一分析比较。目前,该校高初中共开设22个网络直播或录播教学班,直接或间接享受优质教学资源的学生达1000余名,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25%左右。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举办直播教学班这种形式,是提升学校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培训方式,它切实有效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学生学业成绩得到有效提升,优生人数增加,偏科现象有所改善。对学校而言,与名校实现资源共享,也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与成都七中牵手,共享优质资源。成都七中“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进教学理念,“大容量、快节奏、高质量”的直播课堂,引领着剑门关高中学子阔步向前,激励着剑门关高中教师不断成长。“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剑门关高中直播班学子,秉承“七中没有超人,只有超人的意志”的七中精神,奋力拼搏,取得了骄人业绩。北川中学、彭州一中,梓潼中学、广元实验中学、旺苍东城中学、广元外国语学校、巴中四中、南充中学、都江堰教育局、自贡市教育局等先后到剑门关高中考察学习网络直播班的教学经验。2014年5月12日,“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教学教研实验学校”在该校落户,标志着剑门关高中网络直播教学的成熟与升格。有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剑门关高中读书,也能上成都七中那样的名校,何乐而不为呢?”这或许就是对剑门关高中网络直播班的最好诠释。目前,众多家长以孩子进入剑门关高中网班学习为荣。剑高人革故鼎新,举办成都七中网络教学直播班,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质量,孕育学校不竭生命何以让家长放心,学生安心?命脉在于质量。剑门关高中不断强化教职工的质量意识,大力倡导“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业绩是教师的发言权”,“质量强校”,“业绩名人”的思想,切实推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绩效考核方案,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剑门关高级中学始终把促进学生“上大学,上好大学”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与质量共命运,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求发展,塑造“升学为先、素质全面、特长显著”的教学特色 ,坚持内涵、优质、特色、品牌发展战略,以创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高质量的学生个体、高质量的教学效益为目标,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作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干部的责任工程、教师的名利工程、学生的前途命运工程,扩大优质教育面,着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了“学校管理,人和第一;工作重心,上课第一;学生在校,学习第一;学生发展,健康第一;教师考核,成绩第一;办学效益,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作风与措施。如何创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学生个体和效益?学校建立和实施了立体化的教学体制。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课外相结合;以必修课为基础,必修、选修、研修和综合实践课四课并举,建构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确立了“基础常规+艺体特长”的教学工作思路,造就素质全面、特长显著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以教学质量管理为中心,严格教学过程管理”机制。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主任和教学组长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教务处随时搞好课堂、早晚自习考勤,认真巡查并做好记录,认真组织作业检查和电子教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理、及时纠正,重点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处理。认真组织月考、半期和期末考试,努力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真正达到诊断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目的,督促各年级做好创建分析和考评工作。加大了实验教学和艺体教学的常规管理力度。教学管理以提高教学效率、增长高中考人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学管理做到了精细化,高效化,科学化。 全体剑高人更新教学理念,以生为本,切实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他们博采众长,研究教学,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踏踏实实抓基础,互相配合抓整体,勤奋钻研抓效益。他们切实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先学后教”,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引导、点拨、解疑、纠错,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习小组为中心讨论、交流,并在课堂上展示、讲解,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学生的主体得到彰显,学生学习兴趣浓,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勤于动口,把学生的耳、口、眼、手、脑等全部开动起来了,学生记忆深刻、理解透彻,既听懂了课,又会做题,课堂效率很高。学校办学特色得到彰显,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剑门关高中起步晚,没有雄厚的办学资本可炫耀,招生方面也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要想生存、发展、突破,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把高一像其他学校的高三来抓,把应届班像其他学校的补习班来抓之外,一定要舍得摒陈弃旧,要创建自己的特色。为此,学校着力构建特色培养模式,彰显办学特色,为学校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他们依据生源实际,提出了“以合格教育为前提,以艺体教育为特色,以优质教育为突破”的“三个教育”理念,通过构建多元化育人体系,充分挖掘“低质生源”的“高质潜力”,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教育方案。让文化基础薄弱、潜能尚未得到开发的学生夯实基础,接受熏陶,做一个人格健全、学业合格的人。让音、体、美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走艺体的升学之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接受成都七中的网络直播教学,享受其优质资源,走优质教育之路。初中二课堂活动有声有色的开展,使学生的个性特长不断得到发展和延伸。期期聘请外籍教师,着实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班班安装多媒体设备,让全体学生享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实实在在建立健全的教代会制度,汇集了全体教师之智慧,开创了一条学校民主发展的康庄大道。近几年来,学校高考、中考捷报频传,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08年首届高考赢得开门红;2009年高考绝对上线人数位列全市同类高完中第一名;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位列全市二十八所高完中前10强,荣获广元市高中素质教育一等奖;2011年高考上线人数居全市高完中第八名,再次获得广元市高中素质教育一等奖。2012年高考再创辉煌: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居全市高完中第七名,获得全市示范类高中二等奖。2013年高考再上新台阶:本科上线244人,名列全市28所高完中第六位,全县第二位。重本上线26人,名列全市28所高完中第四位,全县第二位。获得广元市示范类高中一等奖。中考连续三年优生人数、单科成绩均为全县第一,初中教学质量已成为全县的龙头学校。特别是2014年高考再创新辉煌:1.重点本科上线 40 人,创历史新高,位列全市28所高完中第四,居剑阁第二;2.高考本科上线率位列全市28所高完中第四,剑阁第二;3.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六年递增,目标完成率达到110%,位列全市28所高完中第一。4.高考本科上线 283 人,位列全市28所高完中第六,剑阁第二; 5.文科优势渐显。文科本科上线 80 人,考生梁为以574分位列全县文科第2名;6.理科本科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