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doc_第1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doc_第2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doc_第3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doc_第4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本文讲述了什么道理?【答题思路】从以下两方面把握:(1)位置:论点常在这些位置题目点明开头提出(事例引出/名言引出/直接提出/引用提出)结尾总结文章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的句子)(2)一般是判断句,有判断词,或能转换为判断句。(3)观点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具有很强的倾向性。2、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如果是论点,回答格式是:是论点,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断句,表明了作者对问题的观点看法。如果是论题,回答格式是:是论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虽是个句子,但是个疑问句,)仅仅提出了本文要议论的问题或话题,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观点。3、开头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常见的有:名言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名言后边,答题格式是:道理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如果名言比较幽默,还要写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事例开头,而且论点就在事例之后,答题格式是:事例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比喻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其后,答题格式是:比喻论证,引出并证明论点,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直接提出论点,答题格式是:开门见山,直接亮明了作者的论点。此种情况较少。虽然是名言、事例或比喻开头,但后面跟的是论题,答题格式是;引出论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还有一种开头不太多见。先提出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观点,举出一些貌似能证明的事例或名言,与中心论点截然相反。答题格式是:提出错误片面观点,举出片面事例或名言,为本文树立批驳的靶子,从而引出本文论点。4、本文/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题思路: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其中的一种或几种。5、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事例论证的回答格式是: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比喻论证的回答格式是: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论点,通俗易懂,容易让人接受。对比论证的回答格式是:将和作对比(或从正反双面进行对比),突出证明了的论点,给人深刻鲜明的印象。道理论证(常常考查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的道理论证),回答格式是:通过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证明的论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注意:“的论点”,如果是从全文问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写中心论点;如果是从某一段或几段问,要写分论点,分论点往往在论述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6、本文/本段用的什么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两种。作用都是证明了的论点。7、文段中举了哪些事例?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按照谁干什么的公式概括。作用:事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8、文中为什么举作者自己的事例?答题格式:(1)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文章产生亲切感真实感;(2)事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如果在开头,则接着写:(3)引出论点或论题。9、“某某”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格式一:不好。因为“”词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更加符合事实;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回答格式二:该词去掉后语句意思发生了某某方面的变化,与事实不符。去掉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0、为本文/本段补充一个事例。答题格式:按照“人物/事物体现该文或该段观点的关键词具体事结果”的公式,最好是名人事例,切忌张冠李戴、细节失真。还要注意字数简洁。11、说说本文的论证过程/思路/层次。常见的典型思路是:先提出的论点;然后用论证方法和论证方法证明论点;最后得出结论。12、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感受/启发。答题格式是:正如文中所说,(中心论点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题中指定的话)在我生活中,(生活中的事例现象)我认为,(对上面两点谈看法)。1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结合原文和自己生活实际,谈发现、体会等。解题要点:阅读链接材料,找出与原文的链接点;分析材料与原文的关系:对比类比要审清题目要求。若有几则材料,就从几则材料中概括出共性,任选一个角度即可,答题时既要提到原文,又要兼顾材料内容,还要谈出自己感受,并注意字数要求。14、说说某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考查的都是结构上的关键句,答题格式如: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的。中心句,揭示了文章的观点。与句前后呼应。15、某某代词指代什么内容?答题思路:(1)一般往所在句的前边找,往往是前边的那句话,或那句话的一部分。(2)找到后还要放入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读,检验是否合适。16、本文的分论点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题思路:分论点一般是论证部分的段首句,也会是段尾句,有时候独立成段。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并列关系,也有递进关系。17、说说本文/本段/某几段所举事例在论证角度上的不同。答题格式:是正面事例论证,是反面事例论证。18、联系生活实际,对文中观点和材料发表看法、见解与主张。或根据文中话题自提一个有别于文中论点的观点,并陈述理由。答题思路:(1)先提出论点,要注意用判断句;(2)再进行论证,最好用事例论证。19、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标题。答题思路:(1)从论题角度拟,可以用“论”、“议”或“谈”的格式;(2)从论点角度拟,可以用“是”、“应该”的格式。范文示例(2013呼和浩特一模)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1分)人生拿趣味做根底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什么悲观厌世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 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可以严格地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趣味的反面,是干瘪,是萧索。晋朝有位殷仲文,晚年常郁郁不乐,指着院子里的大槐树叹气,说道:“此树婆娑,生意尽矣。”一棵新栽的树,欣欣向荣,何等可爱。到老了之后,表面上虽然很婆娑,骨子里生机已尽,算是这一期的生活完结了。 殷仲文这两句话,是用很好的文学技能表达出那种颓唐落寞的情绪。我以为这种情绪是再坏没有的了。无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倘若被这种情绪侵入弥漫,这个人或这个社会再不会有长进,何止没长进,可能什么坏事都要从此孕育出来。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燃料,发不出蒸汽来,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停摆过后,机器还要生锈,产生许多有害的物质哩。人类如果把趣味丧失掉,老实说,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是行尸走肉。倘若整个社会如此,那个社会便是病态的社会,终究会被医生宣告死刑。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3请具体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3分)首先_其次_最后 2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25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适合用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3分)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答案】22、趣味是活动的源泉(2分)或人生拿趣味做根底(1分)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