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宁南山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研究 -以隆德县沙塘镇为例.doc_第1页
本科毕业论文-宁南山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研究 -以隆德县沙塘镇为例.doc_第2页
本科毕业论文-宁南山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研究 -以隆德县沙塘镇为例.doc_第3页
本科毕业论文-宁南山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研究 -以隆德县沙塘镇为例.doc_第4页
本科毕业论文-宁南山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研究 -以隆德县沙塘镇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学号:200903150118宁夏师范学院2013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宁南山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研究-以隆德县沙塘镇为例学院(系): 政法学院专业年级: 历史学2009级学生姓名: 卜登全指导教师: 王正文完成日期: 2013年5月目 录摘要.1关键词.1引言.3一、 隆德县沙塘镇“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调查基 本情况.4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42.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43.调查过程.5二、 隆德县沙塘镇“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调查结果及分析.51.年龄结构.52.籍贯结构.53.受教育情况.54.就读学校或子女就读学校情况.65.是否愿意去县城或让子女去县城就读及理由情况.66.是否去陪读及理由情况.67.陪读是否在困难及困难来源情况.68.享受国家补助政策情况.6三、隆德县沙塘镇“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调查主要发现和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负面效应及原因分析.71.实施过程中现实与政策的冲突.71.1现实冲突.71.2政策冲突.72.教育投入失策.83.农村教学环境差.83.1教师待遇低.83.2教师流失严重.83.3教师老化、“队伍”无生机.83.4专业结构不合理.9四、宁南山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负面效应应对对策.91.以县为主”更要 “以民为主” .91.1推进大县城建设.91.2合理调配农民居住环境.91.3补助政策调整.92.建立经费投入分担机制.93.改善农村教学环境.103.1调整现行的中小学编制管理制度.103.2实行县、乡两级教师长效替换机制.103.3加大力度对年轻教师的招聘和培训.103.4提高教师准入门槛.10参考论文.11谢辞.12附录.13宁南山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研究-以隆德县沙塘镇为例摘 要:“以县为主”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多年,各级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得到保障,扩大了学校办学自治权,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地方各政府和人民群众教育资源不公平、城镇与农村学校之间、教育机会不均等等问题。仅就农村贫困地区而言,宁南山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依然面临着农村教学环境差、教育投入失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冲突等主要问题。而沙塘镇为隆德县第一大镇,以政策冲突、教育投入、农村教学环境为研究内容更具有典型性。因此,本课题立足农村,不仅提出了针对农村贫困地区新体制的研究方面较为可观的应对对策,更对我校培养更高水平师资力量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管理体制 绩效分析 Abstract: County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ed for many years,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have done a lot of work,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 basic salary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areas to be protected, expanded the schools autonomy is conducive to resolving the problems have long plagued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masses unfair educational resour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chools, un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The sole purpose of poor rural areas,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ern Ningxia county-based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still facing the rural poor teaching environment, unwis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conflicts in the process. Sand Town Longdes largest town, to policy conflicts,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the rural teaching environment for the study of content is more typical. Therefore, the subject of rural-based, not only a new system for the poor rural areas more substantial response countermeasures, our school teachers cultivate a higher level with the actual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erformance analysis引 言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这标志着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阶段。目前,学术界对“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于教育均衡问题。主要著作有: 许新成;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赵庆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姚岚;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罗之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视角下小学教育投入城乡差距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第二,关于财政保障问题。主要著作有:廖茂忠;义务教育补偿的价值基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陈冬妮;促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宋家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何奕霏;我国义务教育投入机制中政府责任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董鉴锋;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李光琳;管理体制视野中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刘小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曾以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金莲;中国西部农村的教育费用与教育成就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高如峰;对农村义务教育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分工的建议方案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第三,关于体制的评价与对策。主要著作有:孙宇鹏;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曾煜;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袁慧玲;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抓紧落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等方面的研究。综合来看,虽然上述著作在“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研究方面涵盖范围较广,研究成果颇丰。但是,这些研究对一些贫困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财力不足、政策宣传不彻底等现象的研究基本上少有涉及。此外,根据以上三方面研究内容,在20012007年中,学术界对新体制的研究出现了短期“升温”的现象,而贫困县的实地调研、民意访谈方面仍“持冷不热”。因此,本课题立足贫困地区宁夏南部山区,以微观的地域隆德县沙塘镇,以实证的方法对这些地区实施“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得到第一手资料。一、 隆德县沙塘镇“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管辖3镇,10乡,11个街道办事处和599个自然村,总人口18、14万。沙塘镇位于隆德县渝河河谷川道区,距县城15公里,辖11个行政村,57个村民小组,3985户,18659人,共有小学七所,含一个中心小学。本次调查开始于2012年8月15-23日为期7天,由于我课题组员为隆德县沙塘镇关联村农村学生,调查便利,调查的数据和农民意见较为客观,因此,我们选择隆德县沙塘镇关联村为定点调查对象。2.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以隆德县沙塘镇“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采取抽样调查法,选取隆德县沙塘镇光联村进行40份随机问卷调查。之后采用文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历史分析法等完成研究报告。3.调查过程此次调查选择了较为典型的隆德县,采取“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的办法选取具体的调查对象。调查着重了解“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情况。在为期7日的调查中, 我们首先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到光联小学听课、观察农村学校, 对农村教育有了感性认识之后, 开始通过40份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 接触农民、农村校长、教师和学生; 初步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的情况。并启用亲友关系网络, 进行去伪存真的工作。最后将这两方面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 从不同侧面了解“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后又根据需要不定期重返现场进行补充调研。二、隆德县沙塘镇“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调查结果及分析在为期7日的调查中,我们选取了隆德县沙塘镇光联村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有效问卷40份。现将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如下:1.年龄结构:问卷显示,选择20岁以下、20-35岁、35-50岁及50岁以上分别为2、4、25及9人,占总人数的5%、10%、62.5%及12.5%。结果显示:问卷调查对象75%为中青年,而“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受益者多为青年和中年子女。这使得问卷更具说服力和现实性。2.籍贯结构:问卷显示,选择来自城镇和农村分别为15和25人,占总人数的37.5%和62.5%。结果显示:调查对象62.5%为农村户籍,调查对象分布合理,使得调研结果更具针对性。3.受教育情况。问卷显示,选择没上过学、小学、初中及高中为别为5、9、8及18人,占总人数的12.5%、22.5%、20%及45%。结果显示:问卷调查对象受教育情况普遍偏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偏低。 4.就读学校或子女就读学校情况。问卷显示,选择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分别为8、8、9及15人,占总人数的20%、20%、22.5%及37.5%。就读学校位于县城和农村分别为25和15人,占总人数的62.5%和37.5%。结果显示:问卷调查对象就读学校分布均匀且一半以上位于县城学校,可以全面了解各阶段民意情况。 5.是否愿意去县城或让子女去县城就读及理由情况。问卷显示:选择愿意和不愿意分别为37和3人,占总人数的92.5%和7.5%。选择从众、有良好地教学环境、孩子的前途及其他的分别为2、18、19及1人,占总人数的5%、45%、47.5%及2.5%。结果显示: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上都愿意去县城或让子女去县城读书,其理由一半以上认为良好地教学环境对孩子的前途有很大的影响。足以可见,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以来,大多数农民开始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担忧,新体制的实施已经起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6.是否去陪读及理由情况。问卷显示,选择是和否的分别为28和12人,占总人数的70%和30%。选择陪读理由从众、减轻孩子压力、方便及其他的分别为6、8、25及1人,占总人数的15%、20%、62.5%及2.5%。结果显示:问卷调查对象一半以上认为为了方便应去陪读。7.陪读是否存在困难及困难来源情况。问卷显示,选择是和否的分别为31和9人,占总人数的77.5%和22.5%。选择陪读困难来源的有住房、日常生活花费、工作及其他,占总人数的17.5%、45%、25%及12.5%。结果显示:问卷调查对象一半以上陪读存在困难且62.5%的困难来源于住房和日常生活花费。8.享受国家补助政策情况。问卷显示,选择能和不能的分别为13和27人,占总人数的32.5%和67.5%。结果显示:问卷调查对象去县城读书的农村学子一半以上却无缘享受国家补助政策。三、隆德县沙塘镇“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调查 主要发现和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负面效应及原因分析 隆德县在“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宁南山区属贫困地区,城乡差距较大,仍然暴露出一些尖锐的矛盾和问题。体现在:1.实施过程中现实与政策的冲突 1.1现实冲突;“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大力实施,农民对教育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据调查,沙塘镇光联村三队共有70户人,留守老弱病残52人,除去外出打工的,多数搬去县城陪读,农民的大量进城,导致了城市交通秩序混乱,人口混杂,给城市管理的有序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县城多为楼房,而农民并无固定收入,所以,只有在郊区平房租住,一些因租不到平房的农民甚至花大成本去租住楼房,这样一来,使无固定收入的农民更是雪上加霜。据此,“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虽然给学生带来了优势资源,但在调查中也有15%的农民认为带来了巨额房费的压力。 1.2政策冲突;2012年春季开学,宁南山区九县区26万名小学生将享用到免费午餐。“免费午餐必须保质保量,4元钱不包括工人、水电等费用,要全部花在学生的饭盒里,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对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农村娃娃来说,今年秋季开学,他们将以每餐4元钱的标准,获取到一份免费午餐”。自治区主席王正伟的一席话,使温暖传遍宁南山区。然而,宁南山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面实施,使大多数农村学生转入县城。沙塘镇光联小学2012年9月2日前有学生37名,教师11名,现学校空无一人,农村小学出现老师多于学生的现象,使这一政策仅仅为极少数贫困学子服务,而多数贫困学生不仅承受县城的巨额费用的压力,也无缘享受到国家贫困补助政策。2.教育投入失策 我们调研发现,有些地方仍然存在教师工资拖欠,这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因而暴露出了教师工资由县乡两级财政发放的弊端。另一方面,县乡财政用于教师工资的部分转向对学校屋舍、设备等硬件的投入,这方面的投入、效果是直观且可见的。我县城区中学数量少、规模小。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县城学生大量增加,致使教育资源不足,出现了大班额、大通铺和学生入学难、校外租住等问题。隆德县又申请建设隆德县高级中学。学校校址选定在县城东南兴庆路、青年路、长兴路交汇处龟山绿色生态区旁。占地252亩,按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概算总投资9764.8万元。主要建设教学楼、科技实验楼、综合办公楼、学生宿舍、餐厅、浴室和门房等建筑设施。3.农村教学环境差 3.1教师待遇低。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师工资普遍有所提升,但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教师待遇依然低于城市。隆德县地广人稀,生源少,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与城市差距更明显,加之“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运行,使农村教师“三险一金”又失去了资金来源。 3.2教师流失严重。问卷调查对象92.5%的都愿意去县城或让子女去县城读书,其理由一半以上认为良好地教学环境对孩子的前途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带动教师的流失。 3.3教师老化、“队伍”无生机。据隆德县教育局在册教师年龄结构表可以发现出现区域性的结构失衡态势,有些偏远山区甚至“清一色”的50岁左右的教师。当然,教师整体上的年龄老化也与社会竞争压力有一定关系。但也不能否定“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后的推动作用。 3.4专业结构不合理。调研发现,沙塘小学学生658人,(女311人)其中一年级96人(女42人),二年级101人(女46人),三年级111人(女47人),四年级114人(女65人),五年级126人(女59人),六年级110人(女52人)。设15个教学班。而专任教师仅44人(女26人),平均年龄39周岁。有些教师透露最多一周要上十几门课,而且并不是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不仅工作压力大,更让一些老教师不知如何备课。四、宁南山区“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 负面效应应对对策1.“以县为主”更要 “以民为主” 1.1推进大县城建设。“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单是对教育体制上的改革,更要结合本地地域特色统筹进行。隆德县县城容量小,且固原市又提出了大县城建设政策,我们更应合理利用政策优势,扩大县城容量即向西发展。 1.2合理调配农民居住环境。隆德县拥有城镇户口居民基本上为城内居住人口,而这些人多数又拥有楼房或平房。还有就是隆德县外来打工人口拥有城镇户口的屈指可数。因此,隆德县廉租房多为城市人口拥有且转让或租借。所以本县应因地制宜,合理改变政策或方针,让农村户口的农民也能享受城市廉租房。 1.3补助政策调整。既然是补助就要大多数贫困学生能够享受。隆德县地处宁南山区,政策顺利实施的根本环节不是照搬而是因地制宜,只有逐步将国家、省补助政策从农村转向城市,才能更好的体现“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效果和实际作用。2.建立经费投入分担机制 结合本县地域环境,不仅要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更要合理调整政策,将“以县为主”转化为“以市为主 ”或“ 以省为主”的投入体制。这就要求省、市机构对贫困县经费投入要合理统筹,更要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公共财政体制,这将会有效地缓解地方经费投入的压力。3.改善农村教学环境 3.1调整现行的中小学编制管理制度。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的编制比例,优先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的基本需要。加大对农村教师待遇的补助工程,合理布局,将更多的福利倾斜于农村教师,更要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3.2实行县、乡两级教师长效替换机制。凡没有在农村服务工作经验者的教师都不得进入县城工作。相反,县城工作的教师因教学质量不达标,师德不端正的教师也要安排到农村去锻炼,这样,可以合理的配置教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彻底改变农村教师流失现象。 3.3加大力度对年轻教师的招聘和培训。这就要重视对35-50岁之间教师的继续教育,贯穿新教育理念,让继续教育落到实处,并要有一定比例的不合格者。 3.4提高教师准入门槛。首先,专业结构不符的教师不准录用。其次,凡在校工作期间或在社会上有不良嗜好的教师不准录用,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师德教育。还有就是高度重视教师录用时试讲的公平性和筛选率,防止面试弄虚作假者。 参考论文:1许新成.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2赵庆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姚岚.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4罗之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视角下小学教育投入城乡差距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5廖茂忠.义务教育补偿的价值基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6陈冬妮.促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7宋家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8何奕霏.我国义务教育投入机制中政府责任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9董鉴锋.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10李光琳.管理体制视野中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11刘小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谢 辞宁南幽幽,雁岭相伴,是我美丽的校园。转眼间,我已经在美丽的宁师度过了四个年头。四年,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四年,我有幸能够接触到这些不仅传授我知识、学问,而且从更高层次指导我的人生与价值追求的良师。他们使我坚定了人生的方向,获得了追求的动力,留下了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在此,我真诚地向我尊敬的老师们和母校表达我深深的谢意! 这篇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王正文教授的多次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饰,都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王正文老师不辞辛劳,多次与我就论文中许多核心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给我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并细心全面地修改了我的论文。王老师这种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更重要的是王老师在指导我的论文的过程中,始终践行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他常教导我要做事严谨,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此,请允许我向尊敬的王正文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 最后,再次感谢为我们默默地无私奉献自己的各位老师,老师们辛苦了! 衷心祝愿母校宁师的明天更加美好!附录一:宁夏隆德县“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绩效调查问卷各位农民朋友:您好,我是宁夏师范学院的学生,正在进行“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这次进行的关于您和您子女在“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的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目的是想了解“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