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设计与集热器.ppt_第1页
聚光设计与集热器.ppt_第2页
聚光设计与集热器.ppt_第3页
聚光设计与集热器.ppt_第4页
聚光设计与集热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聚光设计与集热器,3.1聚光原理,太阳聚光设计的意义:非聚光情况下,太阳能集热工质的温度一般低于100。为提高工质温度从而扩大应用范围,或者为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需要采用适当的聚光方式,将自然状态下能量密度较低的太阳辐射能汇聚到很小的接受表面上,以产生高温工质或高光通量。,3.1.1聚光的必要性,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热电转换效率与聚光比及吸热器温度之间的关系,两种基本的聚光形式,1.反射式聚光,2.折射式聚光,3.1.2抛物面反射聚光,抛物面焦点上的光源(焦点)所产生的平行光束,抛物线方程:,实际太阳光线所产生的成像,太阳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并非平行光,而是张角为32的发散光,因此不可能完全聚焦。经抛物面聚焦后所产生的图像宽度W,随着反射点P的位置不同而变化。,太阳图像宽度W计算公式,聚光抛物面实例,3.1.3抛物面的离散化线性菲涅尔聚光系统,当为提高聚光比而扩大抛物面时,会产生如下问题:(1)抛物面的重量及转动惯量随尺度增大而急剧增大,为跟踪设计带来困难。(2)抛物面过大难以解决风荷载问题。(3)连续抛物面的精确机械加工不容易实现。此外,在普通抛物面聚光器中,吸热器必须和集热面一同转动,造成无谓的动力消耗。,线性菲涅尔聚光系统(LinearFresnelReflectorLFR),因由法国工程师Augstin-JeanFresnel发明而得名。,每一个带状镜元的倾角和跟踪速度均不相同,需要进行具体的设计计算。,西班牙NovatecBiosol公司建造的PE-1太阳能电站的LFR镜场。该电站2009年成功试运行,是世界上第一座LFR型电站。,3.1.4折射式聚光设计,从平凸透镜到菲涅尔透镜通常聚光比愈大则透镜愈厚。为了减小透镜厚度,将凸面做成阶梯球面,同样能够达到很好的聚光效果。进而,为了简化制作工艺,又将阶梯球面近似地用平面代替,从而形成了“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的设计主要是根据给定的焦距f来具体确定每一个阶梯平面的倾角。,菲涅尔透镜的设计原理,阶梯平面倾角与折射光线倾角、及透镜材料的折射率n的关系:,阶梯面倾角与当地平面参数r、W及焦距d之间的关系:,菲涅尔透镜聚光,3.2.1聚光比的定义(1)几何聚光比集热器的收光孔面积Aap与吸热器的吸热面积Aabs之比。,3.2聚光比,由于镜面在光学加工过程中存在加工误差,导致通过收光孔的射线并不是都能够汇集到吸热面上,因此,Ce总是小于Cg。二者之间的关系为:,0称为“光学散射损失因子”。,(2)辐射通量聚光比聚集到吸热器上的平均辐射强度Iab与入射太阳辐射强度I之比。,(3)抛物面聚光器的理论聚光比,设右图所所示的抛物面,其焦平面与其收光孔重合。假如太阳光线是绝对平行的,则右图抛物面聚光器的聚光比应趋向于无穷大,因光线都聚焦在一点。而事实上,由于太阳圆盘有32的张角,所以抛物面所能够达到的极限聚光比只是,槽式抛物面,碟式抛物面,式中Fa,s为抛物面的收光孔对太阳所张的角系数,代表入射太阳光与抛物面法向z之间的夹角,在1690之间变化。,3.2.2吸热器温度与聚光比的关系,对于任何形式的集热-吸热系统,通过热平衡分析可以导出其吸热器的运行温度Tabs与几何聚光比Cg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中吸热器以导热和对流方式损失能量所占总接收的辐射能的份额。吸热器的吸收率。聚光器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太阳圆盘所张的半角,大约等于4.7mrad,吸热器的发射率。Tsun太阳表面温度。Tamb镜场环境温度。,聚光比与吸热器工作温度之间的关系图,LFR集热器的聚光比计算,3.2.3LFR镜场的聚光比,LFR镜场光线反射示意图,上式表明,同样的镜元当其与吸热器的距离不同时,它对聚光比的贡献不同。,LFR镜场聚光比与镜元个数及塔高的关系,3.3非聚光型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分类,结构与外形,3.3.1平板集热器,采光面等于集热面,聚光比C=1;不跟踪太阳,固定安装;生产成本低廉;热损失较大,介质温度较低(80)。,平板集热器的基本特点,工作原理,热损失与集热效率,对流热损失和辐射热损失的影响因素(a)玻璃盖板的特性(b)保温层(c)吸热体表面特性(d)风速,集热效率可用下式表示:,式中Qu为集热器内工质的加热功率,W;A集热面积,m2;G太阳总辐照度,W/m2。,平板集热器热损失大的主要原因封闭腔内空气的传热作用从平板集热向真空腔体集热转换的困难(1)真空封装技术(2)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热水保温瓶胆的启示,3.3.2真空管集热器,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结构示意图,1一内玻璃管;2一外玻璃管;3一选择性吸收涂层;4一真空;5一弹簧支架;6一消气剂,主要技术特点,(1)特种玻璃采用硼硅玻璃其热膨胀系数小(3.310-6);太阳透过比高(0.90);耐热温差大于200;机械强度较高。(2)高的真空度内、外管之间的间隙约为5mm,间隙抽真空至10-3Pa。钡钛消气剂的作用:能在真空集热管运行时吸收管内释放出的微量气体,以保持管内真空度。(3)选择性吸收涂层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将铝氮/铝等合金材料均匀沉积在内管表面上,以此吸收太阳光线。,工作原理,应用实例,3.4.1碟式系统,碟式系统的基本结构抛物型聚光碟立轴支撑与水平旋转横轴子午面旋转吸热器斯特林发动机发电机,3.4点聚焦集热器,2019/12/13,30,可编辑,碟式太阳能发电阵列装置装机容量50万千瓦,使用3.4万个碟型斯特林系统,地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碟式聚光发电系统的技术特点,(1)需要双轴跟踪系统。(2)聚光器、吸热器和斯特林发动机一体化,整体转动。(3)斯特林机的制造成本高,而且可靠性低,寿命短,目前商业化程度低。(4)由于重量与可用空间限制,碟式聚光器无法与蓄热系统相结合,导致系统频繁启动、停止。(5)美国一碟式实验系统的光电转换率达到31,保持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最高效世界纪录。,斯特林发动机简介,斯特林太阳能发电装置斯特林太阳能发电装置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动力装置。原理是自动跟踪太阳能聚光镜将太阳光聚焦于发动机头部,加热高压氢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发电机转化成电能输出。,斯特林循环的压-容图和温-熵图,(请学生观看网上工程热物理所斯特林机的工作演示,网址:,3.4.2塔式-定日镜系统,定日镜形式,吸热塔的结构形式,混凝土塔,钢塔,3.5.1抛物槽式聚光器,3.5线聚焦集热器,抛物槽式聚光器的结构与部件抛物型聚光面长条型支架水平横轴子午面旋转水平管吸热器柔性连接管,抛物槽式聚光器实例,设计运行温度400、用于抛物槽式集热的真空管,长度2米(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结构较简单,技术相对成熟聚光比属于中低范围(C=10-85),相应的集热温度在400以下。由于吸热管道连同集热表面转动,系统自身动力消耗较大。考虑自重与风荷载等因素,实用中单个抛物集热面的收光孔面积一般不超过100m2。需要更大的聚光面积时要采取多个抛物槽串联的形式。,抛物槽式聚光的优缺点,抛物状镜元,3.5.2线性菲涅尔式(LFR)聚光器,LFR聚光系统的结构,LFR聚光镜场,不同月份镜元倾角的变化,LFR聚光设计要点:镜元形状与尺度镜元布置方式太阳跟踪装置吸热器管路系统,吸热器外形与结构,镜场余弦损失(a)东西镜场与南北镜场(镜元水平布置)东西镜场:镜元分列吸热器管线东西两侧,吸热器呈南北走向。南北镜场:镜元分列吸热器管线南北两侧,吸热器呈东西走向。(b)余弦损失的衡量标准余弦系数镜元反射的余弦损失是指相对于阳光垂直照射反射面所能得到的最大辐射能而言的减弱程度,它与光线入射角的余弦有关。余弦系数定义为,光学损失分析,s太阳高度角s太阳方位角镜元倾角,南北镜场-坐标系与太阳光路,(c)余弦系数与镜场的布置方式有关,从余弦效率的年平均值来看,在地球的低纬度地区,采取东-西两侧布置的镜场余弦效率较高。在中高纬度地区,东西场和南北场虽然年平均效率相当,但南北场在冬季的余弦效率较高,因此更有优势。,LFR聚光集热系统采用单轴跟踪,故反射光在吸热器上会沿其轴向随着时间变化而移动。当太阳光线入射角度较大时,部分反射光将从吸热器末端移出,形成末端偏移溢出损失。偏移程度越大,末端损失程度也越大。,吸热器末端溢出损失,对于南北场,反射光偏移沿东西方向运动,用e表示,,镜场的纵向长度越长,偏移对系统光学效率的影响越小。以西班牙的参考PE-1电站为例,其LFR镜场纵向长度为980m,由南北场和东西场引起的最大末端偏移溢出损失分别占总辐射的4.6%与2.6%,年平均末端偏移损失在1%左右。,PE-1电站末端偏移量镜元位置的变化,镜元的阴影与遮挡问题,大气传播衰减由较长的反射光传播路径Tp而产生,光路愈长,衰减损失愈大。可用下式计算大气传播效率,,计算表明,对于反射光路径在50m以下的镜场,由大气传播引起的系统光学损失为1%到1.3%之间,东西场效率稍高于南北场效率。,什么是镜场的阴影和遮挡?,PE-1太阳能发电站的镜场参数:塔高7.4m,镜元21行,镜元宽0.8m,长800m,镜元之间0.16m等间距布置,线性吸热器置于南北镜场中央。,阴影和遮挡损失通常用“阴影与遮挡效率”来衡量,它通过被遮挡或阴影面积之和与镜元总面积A之比来定义,,阴影和遮挡所产生的影响怎样衡量?,实际镜场的阴影和遮挡效率以西班牙PE-1太阳能电场为例,PE-1镜场平均阴影与遮挡效率随时间的变化,PE-1镜场镜元间距对阴影与遮挡效率的影响,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截面形式(四种吸热器形式),3.5.3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由美国学者Winston发明,早起用于高能物理中的射线检测,1974年开始用于太阳能技术。特点:聚光而不成像,不需跟踪,只需随季节少量调整角度聚光比一般在10以下工作温度在80250之间适合于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系统,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聚光比,聚光比定义为收光孔面积与吸热器面积之比,即,每一侧的反射面由抛物面和圆渐开线组成;G和F分别为左、右抛物面的焦点。,分析各几何部分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到复合抛物面的最大聚光比为,复合抛物面集热与平板集热的效率比较,(1)双轴跟踪与单轴跟踪双轴跟踪用于点聚焦装置(塔式、碟式)单轴跟踪用于线聚焦装置(槽式、LFR式)(2)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开环控制不需要检测太阳位置,仅仅依靠预先计算好的当地的太阳视运动规律编制程序,来达到控制目的。开环控制需要高精度的太阳位置算法。闭环控制基于反馈原理,通过检测太阳位置,得到控制器的反馈输入信号,然后控制伺服机构驱动聚光装置转动。闭环系统不能克服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少单独使用。(3)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控制机构负责存储信息、发布指令以及记录时间,包括单片机、时钟日历芯片、键盘显示芯片、LED显示灯等。执行机构使聚光镜产生转动的部件组合,包括步进电机、减速装置等。,3.6.1太阳跟踪的基本概念,3.6聚光跟踪技术简介,3.6.2跟踪装置的基本组成,执行机构,控制单元,LFR跟踪控制系统组成框图(开环),3.6.3单片机与步进电机,单片机是现代微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它能够方便地与键盘和LED显示板连接,并根据时钟与镜场信息计算出相应的太阳位置及每一镜面所需转角。根据计算得到的镜面转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