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专业论文)累犯问题研究.pdf_第1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累犯问题研究.pdf_第2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累犯问题研究.pdf_第3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累犯问题研究.pdf_第4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累犯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刑法学专业论文)累犯问题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在我国,相对于近年来刑法学界的理论积淀日渐深厚,对累犯的理论研究却 仍显单薄。与外国的先进立法例相比,我国刑法上的累犯制度禁止2 0 余年未作变 动,其规范设置及有关理论等方面显得滞后于刑法理论的研究和刑事司法现实。 这种有关累犯制度的研究状况与其在刑罚量刑制度中的地位极不相称,使其在不 断发展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形势面前,现行的累犯制度显然难以与之适应。 为此,本文对我国刑法中的累犯制度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探 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求对完善我国刑法中的累犯制度有所裨益。全文共分 七个部分,约5 6 万字。 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通过考察目前我国学界对累犯理论研究的现状,引 出本文论题,并就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加以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累犯的概述。该部分从累犯的概念出发并对累犯的历史演进和累 犯的分类等方面进行简略的叙述。 第三部分,累犯的理论根据。该部分通过挖掘累犯设立的根据,探求设立累 犯的真正动因,并对累犯的从重处罚的根据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累犯的成立要件。该部分分别以普通累犯和特别累犯的不同的成 立要件,结合中外有关累犯的规定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 第五部分,累犯的心理分析。该部分对累犯的形成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揭 示出犯罪行为人内心的状况,及累犯心理形成的原因,为预防累犯提供有益的参 考。 第六部分,完善我国累犯制度的思考。该部分提出对累犯的科学态度,并对 我国现行的累犯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第七部分,结论。该部分总结全文,指出今后较长时期内研究累犯的重点和 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累犯;累犯制度;理论依据;构成要件;原因分析;立法建议 a b s t r a c t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p r o f o u n dr e s e a r c h e sh a v eb e e ng r a d u a l l yd o n eo nt h et h e o r yo f c r i m i n a ll a wa saw h o l e ,b u tr e l a t i v e l yf e w e ro nr e c i d i v i s ms y s t e m c o m p a r e dw i t h a d v a n c e dl e g i s l a t i o ni nf o r e i g nc o u n t r i e s ,r e g u l a t i o n sa n dt h e o r yo fr e c i d i v i s ms y s t e m i nc h i n al a gb e h i n d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a n dj u d i c i a lp r a c t i c eo fc r i m i n a ll a w ,d u e t on oa l t e r a t i o nw i t h i nm o r et h a n2 0y e a r s n ec u r r e n tc o n d i t i o ni nt h er e s e a r c ho n r e c i d i v i s ms y s t e mi sn o tp a r a l l e lt oi t ss t a t u si nm e a s u r e m e n to fp u n i s h m e n t h e n c et h e c u r r e n tr e c i d i v i s ms y s t e mc a nn o ta d a p tt ot h ec h a n g i n gc r i m i n a ll e g i s l a t i o na n d j u d i c i a lp r a c t i c e i nv i e wo ft h i s ,a na l l a r o u n da n a l y s i sa n d d i s c u s s i o no nk e yp o i n t so f r e c i d i v i s ms y s t e mw i l lb ed o n ei nt h et h e s i s ,a n dp r o p o s a l sc o n c e r n e dw i l lb ep u t f o r w a r d i no r d e rt ob e n e f i tt h ep e r f e c t i o no fr e c i d i v i s ms y s t e mi nc r i m i n a l l a w t h e r e a r e7p a r t si nt h et h e s i s ,s u m m i n gu pt o5 6 ,0 0 0w o r d so rs o p a r ti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a f t e rr e v i e w i n g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i nr e c i d i v i s mt h e o r e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t h es u b j e c to ft h et h e s i si sp u tf o r w a r d ,a n di t sm e t h o d sa n df u n d a m e n t a lt r a i n o ft h o u g h ta r eb r i e f l yi n t r o d u c e da sw e l l p a r ti i ,s u m m a r i z a t i o no fr e c i d i v i s m t h i sp a r ts t a r t sf r o mt h ec o n c e p to f r e c i d i v i s m a n dt h e ni t sh i s t o r i c a le v o l u t i o na n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w i l lb eb r i e f l y i n t r o d u c e di nt h ep a r t p a r ti i i ,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o fr e c i d i v i s m t h i sp a r tw i l lt r yt od i go u tt h eb a s i sa n d h e n c e t h er e a lr e a s o n so f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r e c i d i v i s ms y s t e m ,a n dt h eb a s i so f h e a v yp u n i s h m e n ti sa l s oa n a l y z e di nt h ep a r t p a r ti v , i m p o r t a n tc o m p o s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o fr e c i d i v i s m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r e g u l a t i o n sb o t hi nc h i n aa n do t h e rc o u n t r i e s ,a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d i f f e r e n t i m p o r t a n tc o m p o s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o fo r d i n a r yr e c i d i v i s ma n ds p e c i a lr e c i d i v i s mi sd o n e i n t h e p a r t p a r tv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fr e c i d i v i s m a f t e rt h ea n a l y s i so f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a s o n so fr e c i d i v i s m i n n e rc o n d i t i o n so ft h ec r i m i n a l sa r et ob ed i s c o v e r e di nt h ep a r t , a sb e n e f i c i a lr e f e r e n c et ot h ep r e c a u t i o no fr e c i d i v i s m p a r tv i ,o nt h ep e r f e c t i o no fr e c i d i v i s ms y s t e mi nc h i n a p r o b l e m si nc u r r e n t r e c i d i v i s ms y s t e mi nc h i n ai se l a b o r a t e di nt h ep a r t ,h e n c es c i e n t i f i ca p p r o a c ht o r e c i d i v i s ma n dp e r f e c t i o np r o p o s a l sc o n c e r n e da r ep u tf o r w a r da sw e l l p a r tv i i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i sp a r ti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et h e s i s ,w i 山m e n t i o no ft h e k e yp o i n t si nt h er e s e a r c ho nr e c i d i v i s mw i t h i nal o n gt i m ef r o mn o w o n k e yw o r d s :r e c i d i v i s m ;r e c i d i v i s ms y s t e m ;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 ;i m p o r t a n tc o m p o s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c a u s a la n a l y s i s ;l e g i s l a t i v ep r o p o s a l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2 订年5 r 月上一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回。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4 ”)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常松嵫 日期:? 参口5 年r 月加日 日期:如叮年f 月2 0 日 绪论 顺沿历史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任何国度的任何历史时期,刑罚都作 为对人予以惩罚为内容的法律制裁手段而存在。人们企求以追求刑罚的积极作用 使之能更好地惩罚与预防犯罪。事实上,刑罚手段因其惩罚的严厉性在历史上曾 起过重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犯罪类型的增多,犯罪手段,犯罪 行为的不断复杂化和程度的加深,刑罚的实际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却由于累犯行为 的存在而使其难以承受之重。这便促使人们对累犯行为予以充分的关注,探求其 存在的原因,寻求对其合理的预防对策。于是,在刑法理论中,累犯制度便作为 一项基本的刑罚制度予以固定,成为各国刑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我国而言,有关累犯的规定在我国历史上早有记载( 当然,历史上关于累 犯的规定不可与现在的累犯规定同日而语,它只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人们对再次 犯罪行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但作为一项具体刑罚制度和刑罚理论来研究,肇始 于近现代,而真正较为系统的研究是1 9 7 9 年刑法颁布至今。这二十余年来, 我国刑法学界的理论研究成果涵盖了累犯制度的几乎所有重要问题,出版和发表 了许多有价值的著作和论文,对累犯制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事实上, 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刑罚论的研究,从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才逐渐升温,并且,这 种关于刑罚论的研究也多着力于对刑罚的目的、刑罚本质、刑罚结构和刑罚体系 等宏观上的研究,而从微观上对具体刑罚制度的研究却普遍呈现不足。可以说对 累犯制度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我国还很缺乏。可以说,相对于近年来我国刑法 学界的理论积淀日渐深厚,我国累犯制度的理论研究却仍显单薄。主要体现为已 出版的著作和已发表的论文虽对累犯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归纳与探讨,但相关 著作及文章大多为早期的作品,资料相对较为缺少,无法代表我国刑法理论界对 累犯制度研究的总体水平,也难以全面系统地反映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 我国刑法典中的累犯制度经过司法实践2 0 余年的适用,对于打击和改造累犯 起到了众所周知的积极作用,而且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但我国刑法只把犯罪次 数、前后罪的间隔时间、严重程度、犯罪性质和主观罪过等与犯罪行为相关的因 素作为累犯的成立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对有关与犯罪行为人有关的因素没有 涉及,与国外先进的立法例相比,我国刑法立法上的累犯制度静止2 0 余年未作变 动,其规范设置及有关理论等方面显得滞后于刑法理论的研究和刑事司法现实。 这种有关累犯制度的研究状况与其在刑罚量刑制度中的地位极不相称,使其在不 。我国有学者认为从1 9 7 9 年刑法颁布到1 9 9 7 年新刑法的通过至今,我国刑法学界对累犯制度的研究 经历了两次高潮。详见胡驰:累犯制度研究综述,载刑法问题与争鸣( 第三辑) ,中国方j e 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3 8 页。 1 累a u 州趣斜艽 断发展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形势面前现行的累犯制度难以与之适应。面对这 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累犯制度进行思考:现行的有关累犯的刑法规 范设置是否合理;累犯的体系及处罚体系是否合理:累犯的范围是否应该得到扩 展抑或缩小:关于人身危险性在累犯制度中的地位如何;累犯是否可以假释;累 犯的构成要件是否存在不足:如何与国外先进的立法融合;该如何完善我国累犯 制度;等等。因此,对我国刑法中的累犯制度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分析论证 成为必要,也是为完善累犯制度所必须的工作。 基于上述考虑,我向我的导师张智辉研究员、余松龄教授汇报后,导师肯定 了对该论题进行研究的价值,并以极度负责的态度对论文的设计作了指点,提出 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因此,我决定将累犯问题作为我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并综 合运用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我国的累犯制度。当然,作 为一个刑法学子,当志存高远,应谋求为刑法学的发展尽心尽力。但终归才疏学 浅,恐难以承受这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累犯问题之责,亦无能力建砖瓦匠之工, 只能分轻重的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述。为此笔者确定了以下研究思路:首先从累犯 的概念出发并对累犯的历史演进和累犯的分类等方面进行简略的叙述;继而挖掘 累犯设立的根据,探求设立累犯的真正动因,并对累犯的从重处罚的根据进行了 分析;在对累犯的成立的要件的分析与探讨中,分别以普通累犯和特别累犯的不 同的成立要件,结合中外有关累犯的规定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再次对累犯的形 成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揭示出犯罪行为人内心的状况,及累犯心理形成的原因, 为预防累犯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提出对累犯的科学态度,并对我国现行的累 犯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硕士学位论文 1 。1 累犯的概念 第1 章累犯的概述 困难始予界定,犯罪是种社会法律现象,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宝进行解 释。氇诲垂瓣为鸯这耱多义往嚣瓣释,霹键绘毽谂磅突壤添一定豹魅力,累犯魄 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 羼彀鹣愚维方式翻。终秀一令疆变砖象必须瓣累瑟耱摄念骞潺醒戆认识,速也是 对其进行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且正确认识累犯的概念,对于惩罚犯罪,增强预防 效纛,裁定霉l 学魏鬏跨对繁蠢羞重装戆意义。 1 1 1 概念的多义性现状叙述 关于累犯的定义,我黧捌法繁6 5 条栽定:“被爨薤有麓徒确戳上黧弱静犯嚣 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 年以内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 罪韵,是蒸犯,应囊跌重赴瑟,整蹩过失犯罪豫静。”对诧定义学者翡静谈谖各蠢 不同,存在着分歧,基本状况是:不同的学者均肖其对累犯定义的不同的认识, 壹魏形成不阕静累獬熬襁念因魏,舂努簧将嚣豁袭我戮学者审较灸重婺兹,蠢 代表性的观点予以叙述。从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一定的扃发。 l 。“繇请累犯,是攒戮狂雾- 蠢受过一定戆蘩弱楚嚣褒嚣l 嚣撬厅完毕残者赦受 以聪,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睁1 2 。“爨谖累蠢,是撂受过一定麓罚处罚,刊爨技霉亍竞毕或者赦免以惹,在法 定期限内又犯应当判处一定刑罚或法律特定之罪的犯罪分子。”f 4 1 3 。“累犯,是撵羧判楚骞期旋测戳上溅襄豹犯罪分予,在烈爨撬行宠毕或翥 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情况。作为量刑情节,累犯是一种特定 约爨次犯嚣憋事实;传是爨剩对象,累犯楚指特定戆犯罪入。” 5 1 4 “关于累犯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首先,累狐 是攒一静犯嚣人类型,即被判处一定刑罚,刑罚执幸亍完毕或赦免以后,谯一定期 间之内再狐定之罪的犯鼯分子。目前我国刑法并绝大多数入愚把累犯作为一种 犯嚣人类裂看待的。其次,累犯是一祜摄刑情节,犯罪人属于累犯之列的,对其 量刑时就应当考虑予以从鹱处蹰。再次,累犯是一项稍罚制度,它是耐弱量刑阶 段人民法院考虑对犯罪人邂用的一颂量刑制度。”【6 】 5 有学者认为:重新犯罪与繁犯属予同义谲p 】。并避丽提凼蒙犯帮麓新犯耀 。限于瓷料的收集困难及篇幅的碌幽,要对所有关于累犯的定义避行阐述燕较为困难的,只能就有代表雠 的观点进行陈述 3 累犯i 目题研究 人,是指触犯刑事法律受到刑罚惩处后再次或多次犯罪的人,如几进几出监狱的 所谓“二进宫”,“三进宫” 8 1 6 前苏联学者在论述累犯与再犯时,认为:“法律所规定的累犯乃系指两次 以上犯罪行为。”一1 7 我国台湾有学者认为:“一人先犯一罪,之后又犯一罪,通常称之为再犯, 再犯嗣后又实施犯罪行为者,皆属于累犯之范畴。”【1 0 】 8 南斯拉夫有学者认为,“刑法学意义上的累犯,是指受过刑事处分的人再 次犯罪。犯罪学意义上的累犯,是指重新犯罪的人,即多次实施某种或多种犯罪 的人。至于行为人是否曾受到过刑事处分在所不问。根据1 9 5 5 年在伦敦召开的第 三届国际犯罪学研讨会对累犯问题的研究,累犯分为二类:一类为因实施刑法所 禁止的行为而曾受到过一定刑罚处罚而又重新犯罪者( 严格意义的累犯) :另一类 为因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而曾受过一定刑罚处罚而处于“危险状态”,有重新违 法犯罪的倾向者( 泛化意义的累犯) 。刑罚学意义上的累犯是指因犯应判处剥夺自 由刑之罪,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再次犯罪而被押送监狱或矫正机构的人”。1 9 日本有学者认为:“刑事政策上的累犯,是指因犯某罪而被执行拘留或其 它刑事上的处分及裁判,执行完毕后再次犯罪之人。与刑法上的累犯相比,范围 较广累犯之所以在刑事政策上是有特别意义,是因为犯人在因犯罪而受到刑 事处分后,又再三犯罪。这种再三犯罪,从特别预防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前罪的 刑事处分完全没有效果。”【l ” 1 0 法国有学者认为:“累犯是在已存在有罪判决的情况,行为人在特定条件 实施了新的犯罪,实行的新犯罪即成立累犯。” 1 3 1 此外,还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累犯的定义进行探讨。如有的学者分别对 行为中心论与行为人中心论的累犯定义进行分析【l “。有的学者认为需引入人身危 险性,认为所谓累犯是指已实旌两次以上犯罪行为,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犯罪人【1 ”, 有的学者认为累犯的概念归纳起来主要有客观的、主观的及主客观相统一的累犯 概念三大类型,并对之进行了论述【l 。等等。 1 1 2 概念的界定 上述不同的论者从犯罪学刑事政策学,刑法学的角度理解所形成的概念,是 从不同学科出发而形成的多义性理解。我们认为,对于此种多义性理解的现状, 我们不能轻易地妄加批驳。而且其出现也是有其理由和合理性,并有一定的说服 力和可取性的。“关于累犯的多义性理解现状,如果是基于出发点的不同而形成的 不同学科的描述,则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出发加以批驳或者作合理性取舍是毫无意 。我固有学者基于不问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累犯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批判,提f h 自己的意见与看 法。限于论证的重点笔者无意对这些观点进行逐个评述,具体可参见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 出版社2 0 0 1 年版:王作富主编:开0 事实体法学,群众出版社1 9 9 9 年版等均对不同的概念进行r 评析。 d 义的。”我们认为,累犯作为现行刑法典所确立的一种法定情节,从刑法学的角 度来予以针对性的研究裔较强的现实意义与较强理论价值(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 发点) 。当然,纯刑法意义的累犯定义也并不是竞全橱间而不存程争议昀,实际情 况是由于备国现实的刑事政策不婀和国内刑法理论界所推崇的理论学说不同。因 丽体现在潲事立法上静累犯制度彼诧存程较大的差异,也因诧导致桑獭定义的本 质差异【1 7 1 。为此。从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出发,我们同意下面的说法:刑法 学上的黍施概念怒一个多层次酶概念f l l 。累犯,首先楚捂桑疆行为,酃这样一种 事实一一以前曾因犯罪而被判处一定刑罚,在一定期间内又犯一定之罪的事实,因 为这穗事炭的存农,狂嚣入方可黻称兔繁犯;葵次,嚣犯是耩种壅嚣久类蘩, 即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后,在定期间内又再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再次,累 獬楚一静法定静鬃麓穗节,是法富在量斧j 嚣必缓考虑静蒋节,它影酶行秀太聚事 责任的轻虞。最厝,累犯是一项具体刑罚制度。即在刑罚裁量阶段,法院考虑犯 罪久是西擒或黍獭, | i 是累犯又翔舞逶鼷溺事裁裁懿铡发。笔赣谈蔻,这一累犯 的概念涵菔了累犯的全部内涵,是可取的。 1 2 累犯的历史沿革 l + 2 1 我阑暴犯的历变澄革 关于村关累犯的规定在中国甫已有之,其规定虽然并不能等同于现行的累犯制 度,但楚辩于屡次犯罪酶获重殛镒愚想辞翠有记载。我戮学者一般都诀梵,我圈豢 犯制度的最早渊源,见于尚书舜典的“怙终贼刑”的规定。自此累犯制魔在 我潜嚣朝法獒串都占有耋凝逢使。当然缀潞我莺澎事法簿发展变,在我嚣古代轻念+ 并宋使用累犯一谣,而是与再犯、三犯等相提并论。如我闰古代律法的顶尖之作唐 德孛分捌褒定7 荐猎秽三犯,蓑麓定魄较完备,实际上,已爨蘑藿一般累猩秘特 殊累犯的雏形。以后诸代瓣建刑法关于累犯制度的规定从实质上看都未超越唐律的 糕定。在我国,蓑次馕臻累狂豹怒潘寒鬟统二年( 1 9 1 0 年) 矮毒豹大涟象爱律 其在第四章规定的累犯罪使用了累犯一谮。之后,虽有完善,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等 诸多条 孛鹣艇潮,寒有较大发震。毽在我毽,揍秀一顼其侮璎羁剿废纛潮嚣理论来 研究肇始于近现代,而真正较为系统的研究是从1 9 7 9 年刑法颁布以后,学界 秘实务爨瓣累犯憝各个方嚣进嚣了较为系统帮深入戆骚突。 o 关于票琵抟磊史,我瓣有学者瓣藏俸了毙较全瑟豹磷襄,鼹予蒺摇及笔嚣壹论的熏赢,笔卷笼意霹幕戮 的历史作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此仅作一般性的阐述。如有意者,可参见宁汉林,魏克家:中国刑法筒史, 中阉检察出版社1 9 9 7 年版;蔡枢衡:中嘲刑法史( 第三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牡1 9 8 3 年版:许鹏飞: 地较刑法嬲要,商务印书馆t 9 3 6 年版;亮铭喧主编:刑法学原理( 第三卷) 中国人民公安丈学出版 挂1 9 9 4 年黼;陈兴莛:弼法逶髑总论( 下卷) ,法律出版轻1 9 9 9 年蔽;筇彩霞蓑:暴握制泼比较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牡2 0 0 2 年版等著作中有关章节对累犯的历史均怍r 较为仝丽的分析论证,是有较强 的参考价值 5 义的。州”1 我们认为。集犯作为现行刑法典所确立的种法定情节从刑法学的角 度来予以针对性的研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较强理论价值(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 发点) 。当然,纯刑法意义的累犯定义也并不是完垒相同而不存在争议的,实际情 况是由于各国现实的刑事政策不同和国内刑法理论界所推崇的理论学随不同。因 而体现在刑事立法上的累犯制度彼此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因此导致累犯定义的本 质差异7 】。为此,从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出发,我们同意下面的说法:刑法 学上的累犯概念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1 。累犯,首先是指累犯行为,即这样一种 事实一一以前曾因犯罪而被判处一定刑罚,在一定期间肉又犯一定之罪的事实,因 为这种事实的存在,犯罪人才可以称为累犯;其次,罪犯是指一种犯罪人类型 即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后,在一定期问内又再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再次,累 犯是一种法定的量刑情节,是法官在量刑时必须考虑的情节,它影响行为人刑事 责任的轻重。最后,累犯是一项具体刑罚制度。即在刑罚裁量阶段,法院考虑犯 罪人是否构成累犯,倘是累犯又如何适用刑事制裁的制度。笔者认为,这一累犯 的概念涵盖了豢犯的全部内涵,是可取的。 1 2 累犯的历史沿革 1 2 1 我国累犯的历史沿革 关于有关累犯的规定在中国古已有之其规定虽然并不能等同于现行的累犯制 度,但是对于屡次犯罪的从重处罚思想却早有记载。我国学者一般都认为,我国累 犯制度的最早渊源,见于尚书舜典的“怙终贼刑”的规定。自此累犯制度在 我国历朝法典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当然缎观我国刑事法律发展史,在我国占代社会 并未使用累犯一语,而是与再犯、三犯等相提并论。如我国古代律法的顶尖之作唐 律中分别规定了再犯和三犯,其规定比较完备,实际上,已具后世一般累犯和特 殊累犯的雏形。以后诸代封建刑法关于累犯制度的规定从实质上看都未超越唐律的 规定。在我国,首次使用累犯的是清来宜绞二年( 1 9 1 0 年) 颁布的大清新刑律 其在第四章规定的累犯罪使用了累犯一语。之后,虽有完善,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等 诸多条件的6 b 制,未有较大发展。但在我国,作为一项具体刑罚制度和刑罚理论来 研究肇始于近现代,而真正较为系统的研究是从1 9 7 9 年刑法颁布以后,学界 和实务界对累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托”。 和实务界对累犯的备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关于累犯的历史。我国有学者对此作了比较全血的研究,限于篇幅及笔者立谗的重点,笔者无意对累驱 的历虫作渫 的研冠与探讨,在此仅作一般性的阐述。灿有意辑,可参见宁泄林t 魏克家:中田刑法简史+ 中固检察出版社1 9 9 7 年版;蔡枢街:中国刑法史( 第三卷) ,中国 民 学出版杜1 9 8 3 年版许鹏飞: 比1 睦刑法纲受,商务印书馆1 9 3 6 年版;高铭暗主编:刑法学原理( 第三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社1 9 9 4 年版:陈袋睦:玳法适用总论l 下卷) ,眭倬出版社1 9 9 0 年艋,井彩疆著1 桑犯制度比较研究* , 中国人民公安,= 学山版社2 0 0 2 年版等著作中有关章节对累犯的历史均作丁较为章尉的分析泡证是自= 揸强 的喾考价值 5 累犯勰邈蜡咒 1 2 。2 世界各国累犯的历史沿革【t 8 1 外国关于累犯的立法,也有相当长的历史。关于累犯的最早论述,可追溯至 吉罗马法中莺掰犯罪擞重处罚灼趣定。懿吉罗马法中援定霉次犯数器或露列“犯数 罪,不管是否判处或执行刑罚,都是累犯。1 日约全书中也包含了对累犯从重处 罚的思想【l ”。中世纪意大剥刑法也援定对犯焱窃,强盗,伪造渎糖,谋杀以及 违反自然之奸淫的累犯加重处罚。十六世纪英国法律规定:顽固乞丐应被赤身绑 在马车鹾部鞭打至全身出血;霉犯流浪罪者,除鞭笞外还应划去半只耳朵;第三 次再狍刚| 芝王重释论,可处死荆。及至现代,两方各圜都加强了有关累犯的立法。 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圜1 7 9 1 年刑法典作了累犯加重处罚的一般规患。1 8 1 0 年刑 法典对累犯俸了更为详尽的规定。1 8 8 5 年,法国为翔强对桑犯的刑搴镇珏,还专 门制定了累犯惩治法。德国1 8 7 1 年刑法典,瑞士1 8 9 3 年刑法典,比利时1 8 6 7 年羽法典均确定了累獬制度。在英美法系嚣家,也早藏有了关于累犯和规怒,如 1 8 1 2 年美国麻省制定了习惯犯人法。规定对累犯、惯犯处以重于一般犯人的 瑙覆。英簪1 8 6 4 年约强翩势役法帮1 8 7 1 年豹犯罪颈耱法筠涉及累犯掬 重处罚的内容。 慈之,瑰捉酉方鬻家静繁貉镧度穗逐渐扶渡蓠豹革纯受溅事古典学派或穗事 实证学派的影响,有向“一体化”刑罚理论折衷合流的趋向。当然,不同的国家 注重豹赣淘嚣不霹:麴欧测国家爨褊黧教弯翳歪,反获在立法上多慕取宠缓溺瑟, 而美国则偏重憋罚。 1 3 累犯的分类 美于累翘豹分类淘遂各溷聚溪戆分类稼壤不霜,暴犯戆分类也不一样。羟鬃 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分类【2 0 】: 1 。戳蓑爱器茨性痰是否榛霆或穗蠡羹隽搽准,瘩豢犯分必霾耱累犯窝苓弱转累 犯。前者,是指前后嚣性质相同或相似而构成的累犯;后者,是指前后罪不同而 构成懿累犯。 2 以犯罪严重程度的大小为标凇,将累犯分为普通累犯和特别累犯。前者, 蘸后聪器不闷是否属予何秘蠼餍,也不营是番属于藿嚣;恧震考,不仅要求黄震 罪必须属于同种性质,而且是立法时特定的巢些严莺犯罪。 3 以犯罪赣主观瓣习程度鞠社会熊险性的大小为标准,将累犯分必普遘累犯, 常习累犯和特别危险累犯。常习累犯嫩指主观恶习成常,多次再犯稀构成的累犯; 两特别魑险的累犯,邋索是指一犯再犯某秭特别危险罪丽言。 我国还有举者以桑犯成立依据客观还是主观因索为标准进行分类,分为客观 累犯和主观累犯】。客观累犯是指犯嚣的成立纯粹依据犯罪行为等客观事实而定。 至予罪犯的人格,人身危险性等主观特征,则在所不问;主观累犯尉除了犯罪行 为等客观因素外,更强调嚣犯的人格及人身危险蚀状况等主观因素作为构成累犯 的必备条律。还有论者以行为人实施犯罪的次数为标准将累犯分为再犯,三犯, 四犯等。根据犯罪分子的人格素质将累犯分为普通累犯,常习累犯,多次或特别 危除的累犯,危险酶习惯犯驳及往向犯之累犯等f 2 2 l 。 另外,从累犯制度的类型来看,当今世界各嗣或地区有关累犯制度的规定主 要裔潋下死稀:一楚普逶累犯稍,鄄在璃法典串联规定曾经蕹罪褥又毒獬应楚一 定刑罚之罪的非同种累犯;二是特殊累犯制,即税刑法典中只规定曾犯定之罪 又群糙露耱之罪或鞫类之嚣豹藏释豢疆;三是灞念累犯铡,是豢在瓣法獒中器麓 定普通累犯又规定特殊累犯,兼采普通累犯制和特殊累犯制【2 3 1 。 在当今备莺黧法中,襄溪累獯与主溉蘩凳戮爱再嚣三狂,嚣獬等基本已不采 用,普遍累犯与特别累犯,同种累犯与不同种累犯仍然存在,但做法又不尽一致。 冥髂嚣言,鸯霞鼹鬣簧逶爨握者,箨不溺藏爱瓷器之毪缓是否樱弱,褥念一定条 件即可构成累犯,嗣时不另行规定累犯的加重类型。如曰本刑法采此立法例;有 霹辩残定骜遴累犯与褥裂累犯者,细德嚣测法鄹套骜逶繁犯燕囊之援定,又有犍 向犯等特别累犯予以特别处置之规定;有同时规嫩普通累犯,特别累犯,同种累 狂袁,絮意大裁裂淡中不仅嫒定了罄遗累犯,羁砖耀定特嬲翔重溅羁豹特爨累犯, 而在特别累犯中,间种累犯被包括在其中。还有的并列规定不同种累犯与同种累 犯豢,如我匿现行烈法。单独仅擞定毒特别累犯瓣立法倒已几乎没有,艇过去德 国暇刑法中曾仅就多数犯罪如窃盗设累犯加重之规定,只是后来新的刑法典中才 增设了酱道累犯如蘸之规是f 2 m 。 我国刑攀立法按犯罪的性质将鬃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射累犯( 即危鬻国家安 全累犯) 两种。当然,危露国家安全罪是全部刑枣犯罪中性质最严重,社会最害 性最大的一类犯罪。将其耐为一类,采取比一般繁犯更为严厉的态度是十分正确 的。但与其他一些豳家的累犯分类相比,似乎面窄了些,因为,还有些犯罪对熬 个社会的危害性也十分严蘸或突出,如毒晶犯罪和有关的黑社会往质犯滩、恐稚 组织犯罪等。这些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如将这些罪的再犯者纳入特 剐孛丁击之确,在累犯翡梅成要律上,采取院一般累犯更加严厉静态度,郡么,对 这然犯罪的打击与遏制效果应会鼹好的。因此,做好累犯的分类是有很灌要的现 实淼义,对我莺嚣霄静累犯分类皮当避一步完善,黻满怒司法实践及更瓣速李纛 和遏制犯罪的需要。 ? 第2 章累犯的理论依据 2 1 累犯制度的设立依据 刑罚是一种“必要的恶”。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都已为世人所承认。而 累犯制度作为一种法定的刑罚制度,其存在具有较长的历史,那么它的存在和发 展,必然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的理由,有其深厚的理论底蕴。因此,研究累犯制 度,必须要对其理论依据有科学的认识。即人们基于何种考虑在分则性的罪与罪 的条文之外又特别规定累犯制度? 人们应该基于什么样的理论设立什么样的累犯 制度? 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才能解决刑事实践的无据可依,才能解决刑事 立法与司法的盲目与混乱,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累犯制度。 2 1 1 累犯制度存在的事实根据 法律是人类意志的体现,而人类意志的体现是不能脱离既有事物的存在,在 此基础上,人类意志便突破既有事物的束缚构筑法律规则。即法律规则的设定, 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不脱离民众生活实际中发生的事实,才产生法律效力。因 此,可以说,任何一种法律制度,不是立法者随意的创制,而是社会现实和社会 需要在法律上的反映。每条法律规则地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事实上地动 机脚】。国家之所以感到有必要制定刑罚法规,只是因为出现了希望有刑法和刑罚 这样机能的事态【2 ”。那么,累犯制度设立的事实根据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累犯 行为的存在 ,是累犯制度存在的事实根据。人们正是基于对累犯行为的科学认识, 认为需要设立一定的法律规则,以规制累犯行为。 累犯制度在中国古已有之,对屡次从重处罚思想在尚书之中即有记载。 唐律疏议中也确定了“再犯”“三犯”制度。显然,这些关于累犯的规定,受 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累犯事实是比较肤浅的,与我们今天的累犯制度有所不 同,但是仍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有了累犯行为,累犯事实的存在,使当时的统治 者认为有必要予以区别对待,规定了累犯制度。尔后,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 与演进,累犯行为的方式和类型在不断发生变化,引起了累犯制度的内容也发生 变化。在1 9 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矛盾激发, o 关于刑罚合理性和正当性的存在并不是没有争议,但这种争论井不是否认刑罚有其存在的含理性和正当 性,只是南于各自不同的价值判断的基准和立场,而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出现各种各样的答案。 。拉德布鲁赫认为法律上的效力只能在毫不脱离民众生活实际的情况下才能实现r 否则民众生活就会拒绝服 从它,一项法律只有在其实际运用于大多数情况下时都指望切实可行时,才会“产生效力”。参见( 德) 拉 德布鲁赫著,米健、朱林译:法学导论,中国丈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9 7 年版,第2 页。 。我国有论者将一定的重新犯罪现象的存在作为累犯制度设最的现实基础( 可参见,苏彩霞:累犯制度设 立根据之探究,载中国法学2 0 0 2 年第5 期,第1 6 5 1 6 6 页) ,笔者认为不然。因为从刑法学的角度来 看,重新犯罪与累犯是有区别的,不可同语而论。 8 硕士学位论文 累犯数量的剧增,引起刑罚理论和刑罚制度的重大变革。导致了关于累犯制度的 理论和处罚原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对累犯由单纯的加重刑罚转为刑罚与 保安处分处分并科的二元主义或保安处分替代刑罚的一元主义。 而且,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对客观存在的事物( 即客 体) 进行分析,并基于一定的需要而进行改进或改造。累犯制度的建立,也是由 于累犯行为的存在,使人们认识到该种行为侵害了其利益,产生了对此类不良行 为怎能置之不理的感情。为了维护其生存条件,保护其安全,维护稳定的社会秩 序,觉得有必要对此类行为予以规制。事实上,累犯的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 必须结合累犯的犯罪行为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说明,离开累犯的事实,累犯的 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就无从谈起。因此可以说,没有累犯行为,累犯事实的存 在,人们对这种行为事实的认识就不存在,人类也就没有同此种行为事实作斗争 的客观需要,那么,累犯制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2 1 2 累犯制度存在的理论根据 累犯行为的存在是累犯制度存在的事实根据,那么,人们规定累犯制度是基 于何种考虑? 累犯制度存在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呢? 我国有论者认为报应优先,兼 顾功利,应是我国现代累犯制度应然的理论归依【2 ”。诚然,报应与功利( 预防) 一直作为刑罚理论根据争论的主题而为世人的关注。但笔者认为,累犯制度作为 刑法一项特别规定的刑罚制度,将报应作为其理论依据难以承受之重,因为报应 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它反映了人类本能的一种最朴素的情感,是一种最初 的本能反映,如果为了满足本能的需要而适用刑罚,必然会助长人们的报复心理, 回复到一种野性正义的复仇方式口”。以致使惩罚犯罪的行为丧失节制,这种理论 不足以说明累犯制度设立的特性,而且,刑法学家们之所以强调刑罚的报应理念, 是要人们充分认识到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因果关系,告诫人们:作恶的人最终会给 自己带来恶果,从而在社会心理上产生“恶有恶报”的畏惧刑罚进而远离犯罪的 效果,以增强刑罚的普遍威慑功能,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报应理论的出现也 是为了论证刑罚的正当性,以抨击任意出入人罪,滥用刑罚的现象【2 。累犯制度 是人类基于其理性对累犯行为的科学认识而设立,应以预防作为立论点。因此, 笔者认为,虽然累犯法表达了报应的正义原则【3 ,但预防方是累犯制度设立的理 论依据,特殊预防优先,兼顾一般预防,才是我国现代累犯制度的理论归依。 1 预防是累犯制度设立的理论依据。首先,预防理论已为世人所主张、认可, 累犯制度设立的预防依据有其历史渊源。在西方,最早提出预防思想的法学家是 柏拉图。柏氏认为,没有一个聪明的人惩罚别人是因为他犯过错误,而是为了他 。有学者认为一直以来关于刑罚的根据,不同的哲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学家们作出r 纷纭迭出的学说,最 终导致了报应论与功利论的世代对垒。参见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 0 0 0 年1 版,第1 页。 9 今后不再犯镑误1 3 。尔殿的格老秀戆,霍姆簸,洛突,孟德簸璃等痘蒙愚懋家零 以不同方式论述了其预耱理论,霍姆斯认为,颟黼冒能是耐弱的主要的和嘴一的 普遍目的 3 ”。洛克认为“处罚每一种犯罪的程度和轻重,以是谢足以使罪犯觉得 不值得犯罪,使他知道悔悸,并且警戒别人犯同样的罪行而定”【3 ”。孟德欺鸠否 定壤癍蘩,主张:“一个懿努的立法喾笑一各预防猿舔,多于怒霹凝器,注意激麓良 好的风俗,多于施用刑罚。”【3 4 】此后,不同的学者闱其理性的知识解读刑罚,提出 其预防的观点。贝卡里豫明确提出:“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如者, 也不是要消除、韭已犯下懿器抒。,| 4 以及表明反对掇瘦斌论的立场。并且表噬了其 预防思想,德认为:“刑诵筢嚣的仅仅在予:阻止鞭犯再重新侵密公民,并蕊诫其 他人不要重蹈覆辙。”【35 】功利主义的代寝人物边沁用其功利理论阐述其预防犯罪的 思想,更是明大量的笔墨,设计了庞大的预防犯罪计划。刑事实证学派的代寝人 麓菲弱试为,一夺奏歪文筏瓣立法者霹滋不遘多穗绞蔟爨法典,霭遥过享会生活 和立法中的潜在的救治措施来减少犯罪的祸患。娥先进的国家依靠在有效的社会 改良基础上的刑事立法的有益的预防性的影响来减少犯罪的经骏,都肯定了这一 点1 3 6 1 ,表明了其预防犯嚣瓣思想。逃i 嚣裁蘧代,众多懿学者邈辩预防理论予激特 别的关注。迈克尔d 疆勒蔌指出:羽法的蓦的楚要预防犯释行为静发生p ”。 戈尔丁指出:某种行为规则被规定为犯罪,是由于我们希望别让人们做这种事, 丽不是由于我们想要惩蠲它【2 叭。日本学者大谷实认为“犯罪化的日的是:寂布 对实藏一定掇嚣孬鸯戆久将楚鞋一邀瓣舔毳,势逐遘这移心遴强翻力亲l 燹耱蕤 罪。”【1 2 1 以此来阐述其预防思想。在我国,古代就有刑期于无删的思想,膊朝统 治者都为联防威胁其统治的犯罪规定丁较为严厉的刑罚制度。我国学者基本都认 为斑羁熬疆黪是预防犯嚣,啻学者谈为,斑罚遥过铡定适鼹与藏孬,对犯嚣久本 久及萁周围的一般入产系影响,莰焉达翔预防犯嚣盼结采,乃怒一种符合社会心 态的普通的历史事实。阂此,预防犯罪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我圆刑罚的目的【5 。 还有学者认为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嚣,具体表墩为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6 j 。因 忿,可鑫说羰茨犯罪,这是叁吉戳寒嚣臻戆立法蠢鞠卓越戆麓法愚恕家蘼遥求熬 刑法的目的。 从上述的理论分析与中外累犯制度的演进历史来看,国家并非只是为了密现 公正理念或满是罪犯的黩罪感雨勰定累犯制度。事安上,离开了现实的阶级绞浚, 法律秩痔,社会利益等渤剩髫标,国家也就维动了规定累犯翻度的内在动力【l 】。 可见设立累犯制度,并不是为了惩罚累犯而规定,规定累犯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 累犯的从严处罚,预防累犯蒜次犯罪,并且预防其他初犯者成为累犯。 。边沁将预防犯罪的方法分为锁黼犯罪的直接方法和预防犯罪的间接方法,并硎出具体方法,具体可参见【荚】 边沁,李贵方铸译立法理论一刑法典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 9 9 3 ,2 7 2 9 ,1 1 4 12 6 , 1 9 6 一1 9 7 0 其次,以预防作为累犯制度的理论依据符合人类本性的需求。人具有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