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初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初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初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初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题号一三四总分累分人(一)(二)得分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如果它是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那么,把你的才情展示出来吧。(这份试卷设四大板块,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得分评卷人 一 、 积累与运用(22分)1、按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古诗文。(12分,每空1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_,甲光向日金鳞开。浊酒一杯家万里,_,奉命于危难之间。 _,_,风雨不动安如山。 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涵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_,_。我省是个农业大省,每到收割小麦的季节,这不由得使我想起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_,_。古代的田园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田园风光,请写出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连续两句_,_。2根据下列提示,仿写下列句子。(2分)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_,_;_,_;3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2分)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1)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_。(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_。4 名著是往往经过时间检查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书名,情节,并对其中的人物进行简洁的评价。(2分)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书名_。情节_。人物评价_。5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2分)成功今年读九年级。星期天正在家里复习功课迎接虬津片组织的片上联考,这时,成功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成功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成功,该向爸爸怎么说才能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会向同事怎么说才能收到让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成功向爸爸说:_爸爸向同事说:_6请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三题中任选二题完成,三题都做该题不给分。(2分)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以“中国记忆”为主题的板报设计评选活动,你是你们班的板报负责人。注: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与情感记忆。它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艺术品、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音乐等。材料一:乐山大佛是娥眉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世界上迄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材料二:“夏之韵”诗文朗诵比赛于06年6月8日下午光明中学落下帷幕。材料三: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艺术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材料四: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上面四则材料,不适合选入板报的是哪一则?请简要谈谈理由。(1分)_(2)板报的内容要求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对出下联。(书写要求规范、工整)(1分)上联:登长城览神州风貌 下联:_南昌作为历史古城,文化遗产不少,请列举两项。(1分)_。得分评卷人 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7-9题(6分) 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7 这是一首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山水小诗。诗中表现的是什么时候的洞庭美景?诗人选择了怎样的角度来表现?(2分)答:_。8“潭面无风镜未磨”写出了千里洞庭怎样的景象?岳阳楼记里的哪几句话也描写了这样的景色?(2分)答:_。9诗人把洞庭山水喻为“白银盘里一青螺”,你能说说这样写的妙处吗?(2分)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2分)景公善听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谄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注】:唱善:喝彩,叫好。不肖:没有才干,无能。服:穿衣服。 蠖(hu):一种小虫,行走时一屈一伸。君其犹有谄人言乎:你大概还喜欢听谄媚的话吧。10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没:( ) 有:( ) 过:( ) 好:()11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处。(1分) 勇 不 足 以 犯 君 之 颜 色12 选出对划线句子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A 他们懂得君王的不足之处和不善之处。B 他们的才智还不能用来察觉君王的缺点。C他们懂得不值得让君王知道自己的不足。D 他们知道君王不喜欢从善的个性。13弦章的答话中,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这个句子是_。这样论证是为了阐明_的道理。14 就文中你最欣赏的一个人物作点评价。_。得分评卷人三 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地15-19题 (15分)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清凉的秋雨送来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涉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_ 。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_ 。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15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分)1 谙( ) 2亵()16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第段文字“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中加点的词。(2分) 深谙: 17本文是一篇含义深刻、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请通读全文,谈谈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暗示”指的是什么?(2分) 18阅读本文第段文字,说说作者写“钟声”的目的是什么?(3分) 19阅读本文第段文字,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解读了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3分) 20研读本文第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见解,在文中划线处补写出符合文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4分) 绝大多数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_ 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_ 。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15分) “沙漠明珠”珠光渐暗 和莫高窟同称为敦煌两大奇观的月牙泉有“沙漠明珠”之称,但由于干旱缺水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月牙泉水位在不断下降,这颗“明珠”珠光渐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提供的水文实测资料表明,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为223亩,最大水深75米;1986年水域面积为133亩,最大水深42米;目前水域面积只有9亩,最大水深仅1米左右。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明泉23日在此间举行的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月牙泉是敦煌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月牙泉接受着区域地下水的补给。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敦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月牙泉水位也随之下降。 地处中国西北的敦煌曾长期依靠疏勒河、党河等河流的上游来水补给地下水,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上游水库的修建,这些河流相继出现断流,敦煌地下水失去了补给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敦煌需水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市每年要抽取4000多万立方米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 为了保住月牙泉,现在每年需要回灌500余万立方米的河水。尽管如此,根据测量表水水位每年还在以 15厘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专家认为,从长远来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使敦煌地下水位得到回升,是解决月牙之水位下降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考虑进行跨流域调水,以进一步缓解敦煌水源短缺的局面。 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区以南约5公里处,四面被鸣沙山环抱,流沙与泉相隔仅有数十米。 这里地处亚洲中部的大沙漠之中,年均降水量在4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高达2480多毫米。在这种极端干旱和强烈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月牙泉却能保持数千年不干涸,这更增添了她的神奇。 2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给我们的关键信息。 22从全文看,第段中提到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3根据你的感受,说说文中第段的表达作用。 24如果请你结合第段中的画线句在第段的段末补写一句话,你写的内容是: 25本文列举数据讲究用语的分寸且富于变化,请在第段中找出四个例子。 26月牙泉身处沙漠而能数千年不干涸,请根据本文内容阐释其原因。 得分评卷人 四 写作(50分) 27 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在一位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有这样几句留言:相逢是首歌,歌声里有你和我,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深深铭刻在心的,是那美丽的点滴瞬间:一个随意的姿势,一个暖暖的笑容让我们虔诚地守望,守望纯真,守望梦想,守望美好的精神家园 请从“相逢”、“ 姿势”、 “守望”中任选一个词语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题二: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寻找真善美的过程,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具体的东西,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比如寻找心爱的物品,寻找失落的感情,寻找生活的快乐,寻找人生的坐标等。请以“寻找_”为题,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两篇作文的要求:1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 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 不少于600字。虬津片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初三第一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尊敬的阅卷老师: 您面前的每份试卷都展示着一个孩子将近三年语文学习的成果,请用欣赏的眼光对待他的每一处表达,尊重他的每一个思维过程,给他以公正、适当的评价。我们代表孩子和每一个关心他的人说声:“谢谢您!您辛苦了。”一(12分)每空1分,凡句中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黑云压城城欲摧。燕然未勒归无计。受任于败军之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示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 示例:如果一朵花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个春天;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思念,我送你一条银河。(每句1分)3(1)中国人的母语水平正在下降。(2)我们不仅要学好外语,更要学好自己本国的语言。(每题1分)4 西游记、“ 三打白古精”、 “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经验”;三国演义、“ 火烧赤壁” 、“ 聪明 有智慧”。(“书名”一栏不计分)5 示例:(1)爸爸,今天我要在家复习功课,老师说复习时要用心专一,不能受外界干扰,否则会影响复习效果的;复习遇到问题我还要向你请教。爸爸,为了我,以后再打好吗?(2)我也很想打麻将轻松轻松,不过孩子就要月考了,我要陪陪孩子,尽一点爸爸的责任,我们以后再打好吗? 6、材料二。材料二不属于文化遗产范围,与所办板报主题不符示例:游故宫品华夏文明。:久负盛名的腾王阁,为唐太宗之弟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位于南昌市南郊的青云谱,是一个历史悠久、环境清幽的道院;始建于两晋时的玉隆万寿宫、明代的蜚音塔和洪崖石刻等古迹名胜二(18分)(一)7 秋天月夜;遥望。8 风平浪静的安宁景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9 略。(二)10 去世、死; 同又 过错4喜好 11 永不足以犯君之颜色。12 B 13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 臣子随着君王的意图转,不抒己见,必然导致言路阻塞,谄言惑君误国之后果。14( 略)三(30分)(一)(15分) 15(1分) n xi 16深刻了解(或明白、知道、懂得)(大意正确即可) 17一要珍惜生命,二要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18通过钟声提醒人们生命是有限的,要珍惜生命。(大意正确即可)19痛苦的煎熬;快乐的享受(或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渺小的存在;伟大的结晶(生命似乎永远是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