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专业论文)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容量研究.pdf_第1页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容量研究.pdf_第2页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容量研究.pdf_第3页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容量研究.pdf_第4页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容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水利工程专业论文)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容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容量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f j 益 提高,与此同时,水环境问题也h 益突出。据2 0 0 4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 国七大水系的4 1 2 个水质豁测断面中,i i i 类及优于i i i 类水以上的断面只占 4 1 8 ,除水资源较为匮乏地区的资源型缺水外,一些水资源相对丰沛的经济发 达地区也频频出现了水质型缺水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 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主要水体划定功能区, 核定其水环境容量,确定总量控制方案已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论文结合浙江省钱塘江中游兰溪市的具体情况,分析其社会经济现状,评价 现状水体水质状况,划定水功能区,调查分析进入功能区的污染源,选择合适的 模型核算水环境容量,提m 总量控制目杯和意见,最后提出达到目标的一些措施 和建议,为当地水资源保护部门提供一个基本的参考,也为浙江省下一步的全省 水环境容量研究作一些基础的探讨。 关键词:水环境、水质评价、污染源调查、功能区划、水质模型、水环境容量、 总量控制 s t u d y o nf u n c t i o n a lp l a n n i n ga n d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a p a c i t yo fd r a i n a g ea r e a 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r e f o r m a t i o na n do p e np o l i c y , t h es o c i a le c o n o m i ch a s e m b o d i e das u s t a i n a b l ea n d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n a t i o n a lp o w e ra n d h u m a n sl i v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h a v ei m p r o v e dg r a d u a l l y , m e a n w h i l e ,t h ep r o b l e m so n 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c o m ef o r t h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a c c o r d i n g t o g a z e t t eo fc h i n e s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c o n d i t i o ni n2 0 0 4 ”,a m o n gt h e4 1 2w a t e rq u a l i t ym o n i t o r i n gs e c t i o n s i ns e v e nm a i nw a t e rs y s t e m s t h e1 1 1c l a s sw a t e ra n da b o v et a k eo n l y4i 8 a p a r t f r o mw a t e rr e s o u r c e ss h o r t a g ed u et ow a t e rr e s o u r c e sq u a n t i t yi t s e l fi ns o m er e g i o n , s o m ed e v e l o p e dr e g i o n sw i t ha b o u n d i n gw a t e rr e s o u r c e sa p p e a rf r e q u e n t l y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s h o r t a g ed u et ow a t e rq u a l i t yf a c t o r , w h i c hh i n d e rt h e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l o c a ls o c i e t y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 a ne m e r g e n tt a s kt oc a r r yo u tw a t e r f u n c t i o n a lp l a n n i n g ,q u a n t i f yt h e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c a p a c i t y , a n dd e t e r m i n eg r o s s a m o u n tc o n t r o ls c h e m e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d e m a n d so fs o c i a le c o n o m i c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c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r o t e c t i o n , b a s e do nt h er e a lc o n d i t i o no fl a n x ic i t ym i d s t r e a mo fq i a n t a n gr i v e ri n z h e j i a n gp r o v i n c e ,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s e si t ss o c i a le c o n o m i ca c t u a l i t y , a n de v a l u a t e st h e p r e s e n tw a t e rq u a l i t y , a n dd e t e r m i n e st h ew a t e rf u n c t i o n a lp l a n n i n g ,a n di n v e s t i g a t e s t h ec o n t a m i n a n ts o u r c ee n t e r i n gi n t ot h ef u n c t i o n a lp l a n n i n g t h ep r o p e rm o d e li s s e l e c t e dt oc a l c u l a t et h e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c a p a c i t y t h eo b j e c ta n di d e a so fg r o s s a m o u n tc o n t r o la r ep r o p o s e d f i n a l l y , s o m em e a s u r e sa n ds u g g e s t i o n sa l ep r o p o s e dt o a c h i e v et h e s eg o a l s , w h i c ha l s op r o v i d eb a s i cr e f e r e n c ef o rl o c a lw a t e rr e s o u r c e s c o n s e r v a t i o nb u r e a u ,a n dp r o v i d eb a s i sf o rf u r t h e rs t u d yo n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a p a c i t yi nz h e j i a n gp r o v i n c e k e y w o r d s :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 ,w a t e rq u a l i t ye v a l u a t i o n ,c o n t a m i n a n ts o u r c e s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a lp l a n n i n g ,w a t e rq u a l i t ym o d e l ,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c a p a c i t y , g r o s sa m o u n tc o n t r o l 前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物质基础,水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资源之 一。改革丌放以来,浙江省有计划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建设力单清水河道、 改善水环境;兴建水利工程、增加枯季径流和水环境容量;加强污染治理、提高 水环境质量,使全省的水资源保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但是从总体上看,长期以来以量的扩张为主的租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点源污染向点面源污染 发展,水环境恶化的势头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 环境的矛盾f j 益突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比,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整个 社会的环保意识尚未形成,水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任重道远。从现在起,须轻持科 学发展观,科学合理地丌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核定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 确定污染物排放控制量或削减量、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强化水功能区水质的 目标管理和实施分级监督监测,使水资源的保护与改善和浙江省社会经济协调发 展。 核定河流纳污能力,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已成为我国水污染防治的一项重 要举措,是实行水资源保护目标管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国对水污染控制 主要实行排放浓度控制的污控策略,从开始时的排放浓度控制到后来的总量控制 与浓度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污染物控制方式,无法根本解决水 环境的污染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环境质量的优劣并不完全取决于污染物的排放浓 度,而是取决于排入河流的污染物总量是否超出河流的纳污能力或环境容量。而 纳污能力或环境容量是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i j i 提f ,在给定的目标水质、设计 流量、排污| - 1 位胃和排污方式条件下,河流所能容纳的最犬污染物鼍。它不仅与 污染物量柯关而h 与来水量的大小关系密切。洲此,核定i 流的纳污能力,并 以此为牲础,将k 域现状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削减到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嘲之内, 从而真萨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成为实施污染物总甚羟制的重要基础和丽提。本 文以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游兰溪市为研究对象,对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容量核定 作了分析研究。其中特别对水域纳污能力块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希望以此为浙 江省水环境容量核定及水资源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 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 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如不实,本人负全部责任。 论文作者( 签名)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2 0 0 7 年3 月3 1 日 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或电子文 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 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论文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河海大学研究 生院办理。 论文作者( 签名) :2 0 0 7 年3 月3 1 日 第一章概述 1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水功能区划是根据水资源的自然属t z - ( 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和地理位置) 及 社会属性( 水资源丌发利用现状和社会发展坩水质及水量的需求等) ,按一定的指 标和标准,对流域水系水体的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并合理确定其水质保护目标, 以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发挥最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水环境功能区划是保 证地表水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总量控制及环境目标责 任制正确实施的基础,是水环境保护的项基本工作。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水体使用功能小受破坏条件下,水体受纳污染物的最大数 量。通常是指在水资源利用区域内,按给定的水质目标和设计水量、水质条件的 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称为水环境容量”“。1 。水体在受纳一定限度 的污染源强时,能通过自身具有的存储、输移、降解或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能力而 自身净化,从而f i 影响水体的使用功能,“临界态”最大污染物量即为水环境容量, 水质目标、设计水文条件、污染物特性是水环境容量的三大影日向因素”1 。水环境容 量是水环境科学的一个基本理论,也是水环境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际应用”1 。水 环境容量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和积存规律,即在特定功能条件下环境 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1 。在实践中,环境容量是环境同标管理的基本依据,环境规 划的主要约束条件,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支持。水环境容量作为一种资源 具有不可替代性及定程度的可更新性,同时也是难以界定财产权的由公共提供 的一般居民都能享用的“公共商品“。由于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 的4 i 断提高,大量的污、废水未经处理或简单处理后直接排入水体,使得水体有 限的水环境容量与 = 1 益增长的需求形成冲突,造成经济忭卸物质性的双重稀缺。 在发展经济过程巾1 :可避免会产生环境污染,作为:当前我目快速发展的现实,主 张最大程度的利用水体本身的自净能j ,则如何最大稃度的利用水体环境容量的 同时又不损害水体的最高使j j 功能,成为了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即如何进行污 染物的总最控制、,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新战略已成为全球的lu ,总量控制足遏制污染 发展趋势、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啦。总量控制是以总量控 制规划为先导,以“公平合理”的原则分配符个功能k 的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 总量控制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污染防治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也是环境保护的战 略转移和管理制度上的一人变革1 。“l 。水利部自2 0 0 年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以 来,各流域机构、各省市在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总量控制方面陆续做了大量工作, 浙江省水利、环保部门及一些科研机构也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的 研究对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总量控制祈祷定的推动和借壤作用。 1 2 研究现状 自1 9 7 2 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后,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系列环境保 护的法规和政策,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体制,对污染源的排放执行了逐步严格的 控制措施“。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逐渐深入,已有的针对点源 进行严格管理控制的环境管理体制逐渐暴露了一些缺点,如对经济的增长和变化 缺乏灵活性;在执行标准中忽视经济效益;对点源控制过细过严,对技术环节过 多干预:末将污染源排放与环境质量关联起来,造成满足排放标准而环境质董严 重超标等现象。诸多弊端促使各国相继引入了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思想“总 量控制”,而把总量控制应用于水污染管理上则提出了水污染总量控制“。 ( 1 ) 水污染总量控制的概念、核心内容 所谓水污染总量控制,是国外2 0 世纪7 0 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先进 的水环境保护管理方法,是指在水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流域) 内,或可能成为 严重污染的地区( 流域) ,或是必须重点保护的地区( 流域) 内,根据该地区( 流 域) 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该地区( 流域) 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质与量二个方面, 认真评估该地区( 流域) 的水资源现状,科学合理的提出该地区( 流域) 的水环 境目标,计算出该地区( 流域) 水体按此环境日标所允许的各类污染物的最大年 排放量,通过对污染源治污能力的绎济、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排污控制优化方案的 比较,将这些总量指标分别加以分解,以排污r 印n 正的形式分配到各排污单位, 作为法定排污指# j ;“”。其核心内容是研究规划区域污染物的,生、治理、排放 圭见律和保护资会的需求j 经济、人li 发腰的协渊荚系,以便从客观上定景地把握 经济、人口发艇对水资源的影响,提出保护对策,促进水资源的呵拊续利j h 用i 社 会经济与环境的m 调发腥。采i t 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可以有效的克服 多年来我闸甑实行的水污染物浓度控制遗留的弊端,从宏观上把握水污染情势, 确保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 ( 2 ) 国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量控制,最早是由荚团困家环保局提出的。美国从1 9 7 2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 内实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并使之在技术路线和方法上不断得到改进和发 展。1 9 7 2 一1 9 7 6 年实施第一轮许可证制度阶段,士要采用以判断为依据的方法, 即最佳专业判断( b p j ) 方法“。它是在充分收集工业行业可利用的数据和资料的 基础上,经过高质量技术分析作f _ 的判断。当时,在确定污染源削减量中使用这 种方法所占的比例,高达7 5 ,它得到美国水法的承认,在历史上作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美国亦采用以技术为依据方法,即针对工业行业及其子行、i k 颁发排放 限值准则( e l g s ) 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以后的阶段很快得到罐f 一,陆续颁布了 各行业的排放限值准则,逐步代替厂以判断为依据方法的作用。目前,以技术为 依据的方法己成为美国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主要方法,以判断为依据的方法只 在某些特定的污染物或某工业 r 业尚未有排放限值准则的情况下采i ! f j 。并 1 美国 于1 9 8 3 年1 2 月正式立法,实施以水质限制为基点的排放总量控制“。为了在满 足水体的环境标准下充分利用其自净能力,美国采用了季节总量控制的方法,它 是为适应水体不同季节不同用途对水质的标准要求,如一年中水生生物产卵期实 行严格的溶解氧标准,而存其余时间则可实行另一水质标准,允许排污量在一年 内的不同季节有所变化,可根据水量、水温、p i 值等因素在各季节的差异来确定。 同时,美国有些州还实行一种“变量总量控制”,它以河流实测的同化能力来变 更允许排污星,而不h 于根据历史资料以i 临界条件为根据而得出固定的排污限量, 这更能充分利用水环境容量。为更有效地分配已经确定的污染负荷总量,荚固 有些州还推行在污染源之问进行污染负荷对换制度。包括“点源对换法”和“点 源一非点源兑换法”,前者允许将部分分配给菜个排污者的污染负荷转换给其 它难以) - t 1 比较经济的手段达剑要求削减量的排污者,后名允许用非- i 源控制方法 来替代点源的进 步控制,i 划匀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投资比j 业点源和城i 衙j 水处 理厂的投资少而有效得多。采| 】以卜各种总量控制方法可夫人减少污染控制的费 用。从采取水染物排放总帚控制制度至今,美圈的水环境污染控制墩得了明显的 成效。 2 0 世纪6 0 年代米, :1 本为改善水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 量控制问题。在1 9 7 1 年开始对水质总量控制计划问题进行了研究,于i 9 7 3 年制 定的赖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中,首次在废水排放管理中引用了总量控 制,以c o d 指标限额颁发许n r 证。h 本环境厅于1 9 7 7 年提出了“水质污染总量控 制”方法,与此同时水质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浓度标准继续使用。所谓“水质污染 总量控制”,就是通过采取统一的、有效的措施,把流入。定水域的污染负荷总 量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降低流入该水域的污染负荷总量,改善水域的水质, 使其达到预先所规定的目标1 1 。并于1 9 7 8 年6 月修改了部分水污染防治法,以c o d ( 化学耗氧量) 为对象,歼始了总量控制工作。到1 9 8 4 年,日本将总量控制法正 式推广到东京湾和伊始湾两个水域,并严禁无证排放污染物。由于采取了上述方 法,门本的这两个海湾8 0 以卜的污染大户受到控制,水环境状况得以改善。 联邦德国和欧洲共同体各国采用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方法后,使6 0 以l 排入莱茵河的工业废水和牛活污水得到处理,莱茵河水质有了明显好转。其他国 家如瑞典、前苏联、韩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也都相继实行了以污染物排放 总量为核心的水环境管理方法,取锝了一定的效果”“。 ( 3 ) 国内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我国的水环境管理是以埘污染源排污口排除污染物进行浓度控制玎始的,随 着环境管理工作的深入、逐步认识到仅对污染源实行排放浓度控制,是无法达到 确保环境质量改善的目的;必须同时对污染物排放的绝对量( 总量) 进行控制, 才能有效的控制和消除污染。因此,推行从单一排放u 污染物浓度控制逐步过渡 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成为了解决我围水环境问题的新方法。3 “。 j :海市于1 9 8 5 年开始试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这项新制度。在黄浦江上游水 资源保护地区实行了总量控制为目的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在其后,徐州、厦门、 金乎、深圳、常州、重庆等批城市陆续推,“这项管理办法,都取得了锓著的成 果。1 9 8 8 年:3 月,闷家珂、保局关j 二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水污染排放许叮证管理 暂行办法和丌展排放许可证试点f 作通j a l 的f 达,杯忠档我国j l 始进入总量控 制、强化水环境管理的新阶段“。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7 e 式作为r | 国环境保护 的”项重大举措,出现在1 9 9 69 - 全田人人通过的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2 0 1 0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原目家环保局为落实“九五”环保计划,特 编制了“九血”期问令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在其后的一年h 寸问内, 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由思路框架落实成为了。项具体的国家级的环保政 策。以发放排污许可证为手段的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实施儿年后,针对具体 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国务院于2 0 0 0 年3 月2 0r i l 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实 施细则,在其中用多项条款对总量控制作了细化和更具可操作性的规定,确保了 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在我国的科学、严格、顺利的实施”“。2 0 0 2 年国 家环保总局又下发了关于汇总核实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及丌展环保重点城市水 环境功能区划汇总 :作的通知( 环办 2 0 0 2 1 17 号) ,要求对面积在l0 0 0k m 2 以 上的流域必须进行水环境区域的划分这更充分i f 明了幽家现在对水环境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视。 据调查,围内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方法和形式依据各地条件和各地问题的 不同有所改变。各地都根据本地区的地理特点、规戈l j 4 l l 局、经济发展、环境状况 的各种因素,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方式。例如:沈r j 市化工行业污染物流失量 的控制:沈阳市西部污水系统的总量控制:辽宁省的点源排放总量指标管理;松 花江水系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天津市的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等。其中有区域总量 控制、有水系总量控制、有行q p 总量控制、也有特定污染物的总量控制。他们的 探索和试点经验,对全国丌展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本文是以钱塘江中游兰溪市为研究对象,对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总量控制进 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尤其对水环境容量测算这一核心内容作了定深度的展开。 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 根据兰溪市境内河流湖库等水体的现状水质、行发利, c t - 现状及小i 司规划期要 求,对水体进行水功能区划分: 确定主要的污染物控制指标,以此为壤础刈擗入水体的污染物,包括点源和 而源进行调查分析; 确定水文设计条件,测算在各约束条件下兰溪市境内水体的纳污能力( 即水 环境容量) ,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冈素作较深入的比较分析 根据各水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及现状污染物量,提出总量控制方案:制订对 策措施。 图i - i水环境总量控制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区域概况 2 1 钱塘江水系概况 钱塘江是浙汀省第一人河,流域面积5 5 5 5 8 k m 2 ,其中浙江省境内面积4 8 0 8 0 k m ! , 干流长6 0 5 k m 。钱塘江有南、北两源,均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南源兰江和北源新 安汀流至建德梅城汇合后称富春江,向东北流出七里陇峡谷,进入受潮汐影响的 - j 口区,继续东北流经桐庐县、富阳市至杭十i 1 市后称钱塘江,再向东注入杭州湾。 钱塘江流域纬度较低,属中亚热带地区,靠近海洋,季风活动频繁。气候特 点足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光热较丰富,冬夏季较长, 春秋季较短,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全流域月照时数多年平均1 2 0 0 h 1 9 0 0 h ,无霜期2 3 0 d - 2 5 0 d ,多年平均气温为 1 6 2 1 7 7 ,南部高于北部,翁地高于丘陵山区。 流域相对湿度般在7 0 8 0 ,高山区达8 0 。相对湿度在季节上差异不明显, 大致春夏较高,8 0 左右;秋冬较小,住7 5 左右。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 2 0 0 m m 2 2 0 0 m r n 之间,总的分布趋势自西南向东北递 减,地形影响较为显著,山区大于丘陵区,匠陵区大于滨海平原区。年际分布不 均,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变差幅度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达2 - 3 。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年最大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 0 6 0 ,发生 在3 6 月或4 7 月。 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9 1 5 8 m m ,分布趋势与降水量基本一致。选取钱塘江流域 径流代表兰溪、分水站资料分析,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年最大四个月径流量 平均占全年的5 5 6 5 ,发生在3 - 6 月或4 7 月,2 站最大径流量均出现在6 月, 每年6 月中下旬至7 月上旬,受景敛锋影响,易造成连绵阴雨天气,并伴有暴南, 而形成流域性洪涝灾害。 钱塘江水系于流 要订兰f i :,新安江、富春江和钱塘 l :,南源羔江发源于安 敬省休宁县青芝埭尖北坡,h 觅k3 0 7 ;k m ,比降2 6 ,流域面积1 9 4 6 8k r n ”:北 鲧新安 l :发源木二 :县六悛尖东坡,1 流k3 5 9 k r ,比降3 7 0 ,流域丽移! lj 6 7 4 时, 上游建有新安降水库,j :常库容1 7 8 亿m5 ,为我阳东南沿海最人的水库:i 轲、北 两源在建德梅城汇合后卜i 行至浦阳江口东江嘴的_ 7 口j 段称富春江,富春江河段长 1 0 2 k m ,比降0 2 ,区问集水面积7 1 7 6k m ? :在东 i i 嘴右纳浦阳江后,至出海口 的河段称钱塘江,钱塘江河段长2 0 7 k m ,区问集水面积1 7 2 4 1k 一。 2 2 兰溪市概况 2 2 1 自然环境 兰溪市位于浙江中西部,钱塘江中游,在北纬2 9 。0 5 4 1 ”2 9 。2 7 2 7 ”, 东经1 1 9 。1 3 0 4 ”1 1 9 。5 5 4 0 ”之间。市境东北与浦江县、义乌市相接,东连 金华市金东区,南临金华市婺城区,西接龙游县,西北与建德市交界。全市总面 积1 3 1 0 k m 2 ,东西长6 l k m ,南北宽4 1 k m 。 本市地处金衢盆地北部边缘,属低山丘陵区,地势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东部和北部为低山区,高山一般为海拔3 0 0 8 0 0 m ,其中大盘山为1 3 1 2 m ,为全市 最高峰:西南部为金衢盆地一部分,多为浅丘广谷,地势缓和,低斤- 一般为海拔 4 0 1 6 0 m ;中部为三江河谷平原区,可分游埠、上华、女埠、香溪四部分,一般在 海拔4 0 m 以下。全市以山地及匠陵为主,有8 2 2 k m 2 ,占6 2 7 ;河谷箍地( 平原) 4 0 3 k m 2 ,占3 0 8 ;水面8 5 k m 2 ,占6 5 。 兰溪市土壤类型多样,山地和低丘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各种岩石风化而成 的残积、坡积、冲积物;平原水用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三江五溪的河流冲积物 和洪积物。市域内有红壤、黄壤、岩性土、潮t 、水稻土等五个土类、11 个亚类、 3 4 个土属、6 0 个土种,按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形部位分布在各个地貌单元中。 土壤以红壤土为主,山地红壤十演变到黄壤和灰棕壤,从土地利用的角度, 可分为自然土壤、早地十壤和水田土壤三人类。自然土壤分布在未经开发的山地、 匠陵;旱地上壤与水稻土壤主要分布在己开垦的耕地上,旱地土壤主要有紫砂土、 黄筋泥等;水田上壤般多由旱地土壤通过长期水稻栽培过程而形成。按土壤粘 结性、透水性柬分类,有牯_ _ :、壤上、沙土二种。粘土分布在丘陵地区垅畈及沿 汀低洼地区,壤土分布在平坦地区,沙t 分布在溪流两岸。 兰溪市境内植被类型鞴贬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值被资源丰寓,有术本 精物7 2 科2 9 7 种,錾本植物7 2 科2 1 9 种,粮食经济作物有| 1 大类1 0 0 多个品种。 在l i l 区以t j 尾松、混交林为扎在丘陵则以z j 尾松为 i ,j i 人靴分 发成经济 作物。全l f j 森林覆盖率为j o 7 。 2 2 2 社会经济 兰溪市地处浙江中两部,境内交通便捷,是浙中地区交通要道,为金华地区 铁路、公路、水运等综合发展的唯一的运输地理区。公路通车芈程达4 5 8 2 k i n ,公 路密度达3 5 k m l o o k m 2 ,杭金衢高速公路、3 3 0 固道和四条省道穿越全境,已实现 乡乡通汽车。 2 0 0 4 年,兰溪市总人口6 5 4 2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 3 8 2 万人,城镇人lj 1 1 6 l 万人,人i 二| 密度4 9 9 人k m 2 。 兰溪市多年来l , l k 经济发展形成了化学工业、冶金、机械、食品、纺织、医 药、造纸、建材i :业等3 5 个行业,2 0 0 4 年全年工业增加值为4 7 1 8 亿元,国内生 产总值9 2 4 7 亿元。 至2 0 0 4 年兰溪市总耕地面积为4 3 6 4 万亩,其中水开1 面积3 9 6 力亩,人均 占有耕地0 6 6 7 亩,粮食总产量1 2 8 6 5 6 吨,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等 主要经济作物育豆类、棉花、油料、茶叶、杨梅等,还是全省淡水养殖大市( 县) , 尤以珍珠养殖r 与较大比重,养殖面积达1 0 9 力亩,2 0 0 4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 4 0 4 亿元。 兰溪是中国兰花之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砂石资源,近几年来已形成明显 的兰溪经济发展特色。 2 2 3 气象水文 兰溪市地处东砸副热带季风区,受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其基本特征是:温 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夏秋高温、冬春寒潮、梅雨伏旱明显。 春末夏初气温变化不定,雨水集中,时有冰雹大风;盛夏炎热少雨,常有干旱; 秋季凉爽,空气湿润,时问短:冬季晴冷干燥。人t 象较稳定,但遇强冷空i 南 下时,会弓l 起剧烈的降温。 兰溪市多年、i 均气温l7 6 ,极端最高气温 1j c 1 ,出现在2 0 0 3 年7 月3 0 f j ,极端最低蕊i h 2 c ,出现在1 9 7 0 年lh1 卜,l n | l ,甲均无霜期2 5 7 d 多 q i 、f 均目熙时数17 6 6 2 h 。兰溪处_ 】_ 弧热带李i r :矮k 。飙季节性变化很明n i j , 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尔南风。兰溪市主要气象要素见丧21 。 表21兰溪市主要气象要素特征表 在= 乌i 气温( ) 积湍无霜年h 风速j x l 向 降水量蒸发量 ( )期( d )照( h ) 最多最大风速 ( 帆)( m m ) 平均最高最低 风向( m s ) 1 4 7 6 51 3 8 8 61 7 6 4 1 48 _ 2 6 4 5 5 ,2 2 5 7 1 7 6 6 2n2 5 注:统计年限为1 9 7 1 年至2 0 0 0 年,极端气温按实测时间。 兰溪水文观测历史较久。兰溪水文站为钱塘江中游的主要控制站,始建于1 9 3 0 年3 月7 日,从1 9 5 0 年起,水位资料齐全,1 9 7 0 年起,流量资料齐全,观测项目 有水位、流量、降水、泥沙、水温、水质等。洋港水位站为衢江下游控制站,作 为兰溪水文站的辅助站观测项1 7 有水位、降水、水质等,该站在1 9 5 5 1 9 6 2 , 1 9 7 3 1 9 7 9 年并有流量观测项目。雨量观测站有诸葛、上包、马涧、新宅、白鸠5 个国家基本雨量站及多个报汛站。兰溪市主要水文测站见表2 - 2 。 表22兰溪市水文测站一览表 地理坐标 站名 地址 河流 测验项目 东经 北纬 云山街道 水位、流量、 兰溪水文站 兰江1 1 9 。2 8 2 9 0 1 3 雨量、泥沙、 兰江路 水温、水质 洋港水位站游埠镇洋港衢江 1 1 9 。2 0 2 9 。0 6 7 水位、雨量 诸葛雨量站诸葛镇衢江游埠溪 1 1 9 。1 8 2 9 。1 5 雨量 上包雨量站黄店镇上包芝江甘溪1 1 9 。2 2 2 9 0 2 0 雨量 马洞雨量站马涧镇兰江梅溪 1 1 9 。3 6 7 2 9 。1 9 7雨量 新宅雨量站 柏社乡新宅 兰江大溪 1 1 9 0 4 4 2 9 。2 5 雨量 白鸠雨量站柏社乡白鸠兰江大溪 1 1 9 。3 8 2 9 0 2 4 雨量 兰溪市降水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l4 7 6 5 m m ( 1 9 7 1 2 0 0 0 年) 。但地域分 布有差异,。般在1 4 0 0 1 5 0 0 m m 之删,少部分地区【5 0 0 m m 以上,以兰江两岸为最 小,向东两两侧增加。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之比在 2 j 左右。年内分配0 i 均,j = 要集中f i :3 - 6 _ j 的梅m 期,最大1 个月降水量一股占 全年的5 0 5 5 。 兰江足舆穿兰溪境内的最人河流,多q - j f 均兰江过境年径流量为1 6 7 亿m 1 。 径流的变化t j 降阿时空分柿相对应,最人年径流量与最小年的比值达4 5 ,年内分 配取决于降水分配,甚为不均,最大月为最小一的8 倍,主要集中在4 - 6 月梅雨 期,兰江枯水期水位受下游富春江水力发屯,大坝控制,多年平均j 个月的径流 量占今年的5 1 。 兰溪f 】域兰江水深达4 m 以 :,河宽4 0 0 m 以上,兰溪市是钱塘江具有航运港 口的末端。 2 2 4 河流瘩系 兰溪境内河流皆属钱塘江流域,主要由“三江”、“五溪”组成。 “三汀”即衢江、兰江和金华江。衢江在兰溪市区南部接纳金华汀后称兰江, 于梅城入富春江。 衢江为钱塘江中l 游段,发源r 安徽省青芝壤尖北圾,流经丌化、常出、衢 州、龙游等城镇,于兰溪市区南部入兰江,流域面积1 1 4 7 7 2 k 群,河道全长2 5 7 9 k m , 坡降3 1 ,宽度一般在5 0 0 8 0 0 m ,在兰溪境内河道长度,左岸白山峰张至马公 滩为2 3 3 k m ,境内有游埠溪、赤溪等支流汇入。 兰江为钱塘j :1 :中游段,流域面积1 9 4 6 7 5 k m 2 ,全长4 4 6 k m ,在兰溪境内河长 2 2 5 k m ,兰溪市区三江口汇合【_ l 以【:集水面积1 8 2 5 9 k m 2 ,境内有甘溪、梅溪、大 溪等支流汇入。 金华江又名婺江,为兰江埘支流,发源i 二磐安县龙坞失。流经金华后,于 兰溪市区南部与衢江汇合后同入兰江,流域面积6 7 8 1 6 k m 2 ,河道全长1 9 4 5 k m , 坡降3 1 o ,在本市境内长1 2 4 k i n ,境内有马达溪等支流汇入。 “五溪”是指集水面积l o o k m 2 以l :的“三江”五条级支流,即游埠溪、赤 溪、马达溪、甘溪、梅溪。 游掳溪发源于建德市天池山,流域面积1 6 2 4 k m 2 ,河k3 6 1 k m ,坡降3 6 , 流经诸葛、游埠于游埤镇裘家入衢江。河道比较小、水流平缓,断而偏小,洪水 不易及州e l f 泄。j :游建有六摩小( 。) 掣水库,控制面积l1 9 k m l 。 赤溪也叫永吕溪,发源 j 建怂m :扛i i ,流域面积1 6 2 ,2 k i n ! ,河长2 8 队, 坡降3 3 ,流绎水昌、石龙头r 赤溪街道金家抵入衢江。河道曲折、断面狭小, 水流受阻严重,上游建有金l l i 头、火炉山二二座中型水库,控制面积5 0 4 k m l 。 马达溪发源于金华青峰i i i ,流域面积1 5 0 8 k m 二,河长3 5 6 k m ,坡降6 3 , 流经马达镇于上华街道下华村入婺江,流域面积大部分属金华市,本市境内仅有 2 9 o k m 。,河道断面偏小,水流平缓,行洪能力不足,流域在市境内建有高潮中型 水库和小( 一) 型水库一座,控制集水面积6 9 3 k m l 。 甘溪发源于建德市庵基坪,流域面积1 9 0 5 k m 2 ,河长3 2 o k m ,坡降7 4 0 , 流经芝堰、 = | 溪于女埠街道泉湖入兰江,1 9 7 8 年河道进行过初步治理。上游建有 芝堰中型水库和二座小( 一) 型水库,控制面积5 5 3 k m 2 。 梅溪是本市最大支流,发源于浦江县大王蛉,流域丽积4 5 4 3 k m 2 ,河长5 0 3 k m , 坡降9 4 ,流经横溪、墩头、柏社等,于香溪镇杨村入兰江。流域内多高山峻岭, 林木稀疏,覆盖欠佳,易形成山洪爆发,危害农用。上游建有城头中型水库和五 座小( 一) 型水库,控制集水面积4 8 1 9 k m 2 。 除“五溪”外,兰溪市境内尚有何家溪( 改道后) 、八石溪、龚溪、杨溪、方 溪、浒溪、香溪、七都溪等八条流域面积9 3 3k m 2 的溪流为“二江”的一级支流, 均发源j 二本地,另有发源于本地的大溪流出境外至建德麻车埠入兰江,也为兰江 级支流,兰溪境内集水面积6 3 8k m 2 。 表2 3兰溪市主要河流特征表 流域特征 江名 主要一 级支流 发源 起点汔点 长度比降流域面积 ( k m )( o )( k m 2 ) 金华江磐安龙坞尖金华马公滩 1 9 4 53 16 7 8 l6 马达溪金华青峰山水坑 下华3 5 66 31 5 0 8 衢江 安徽青芝埭尖 双港口马公滩2 5 7 g3 11 1 4 7 7 2 游埠溪建德天池山新宅裘家 3 6 j3 6 1 6 2 ,4 赤溪建德玉华山 新叶 金家插 2 8 63 31 6 2 ,2 兰i 上 安徽青芝埭尖 板仓梅城3 0 252 61 9 4 6 7 5 :! 江兰溪o j 公滩马公滩梅城 4 4 6 007 9 9 0 3 时溪 建德庵基坪 大刀坞 泉湖 : 207 4i q f l5 梅溪浦江人f 岭人t 岭 扬村 j 0 39 44 5 4 3 表2 - 4 兰溪市中型水库特征值表 所在 “i 水阵容 水库名称 类型备注 水资源五绒区县级 j 二政区 ( 力m 1 ) 芝堰水库中型 兰江 溪b 3 5 3 2 金山头水库中型衢江北兰溪市1 5 9 8 火炉山水库中型衢江北兰溪市 1 2 2 7 城头水库中型 兰汀 兰溪市 l ( ) 5 0 高潮水库中型金婺兰兰溪市1 4 0 0 2 2 5 水资源 兰溪市地表水资源由两部分组成,即本地产水和过境水量。兰溪市境内土地 面积1 3 1 0 k 抒,据本次水资源调食计算,多年平均本地年产水1 0 5 1 亿m 3 ,丰水年 ( p = 2 0 ) 为1 3 5 2 亿m 3 ,枯水年( p = 9 5 ) 为5 1 2 亿m 3 。作为兰溪市最大的过境 河流,兰江末端以 二集水面积1 8 2 5 9 k m 2 ( 注:应用浙江省河流简明手册数据) , 水量极为丰富。多年平均过境年水量为1 6 7 亿i l l 3 ( 包括游埠溪、赤溪、马达溪汇 入量) ,但年际变化大,最大年为2 9 7 亿m 3 ,最小年仅6 6 8 亿m 1 ,月径流量变化 更大,历年实测径流量最大月为8 8 1 亿拧,最小月仅为0 3 5 4 亿i i i 3 。通过“五溪” 流入兰溪境内的水资源主要有建德、金华、龙游等地来水和“乌引”工程引水, 共有1 8 8 5 3 k 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 6 0 亿i i i l ,流出兰溪境外的支流有大溪6 3 8 k m 2 ,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0 ,4 9 亿m 3 入建德市,另有浦阳江4 5 k m 2 入浦江县。 兰溪市地下水有四大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红层孔隙裂隙水、碳酸盐类裂 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根据本次水资源调查计算分析,兰溪市境多年平均浅层 地下水资源量为2 2 8 亿m 3 ,为降水入渗补给量,亦为河道排泄量,包含在本地产 水内。其中可开采利用量为0 9 1 7 亿m 3 。 溪市水资源丰富,特别是“三江”过境水量得天独厚,弥补了境内产水量 的不足,但开发利用难度人,成本高。随着工农业发展,开发利用水量住逐年增 加,现有水利1 2 程可供水量达3 3 4 亿n 1 3 以上,其中蓄水工程1 7 j 亿m ,提水工 程( 主要足“三江”提水) 1 j l 亿m ,引水1 挂8 3 5 力m 。 据会华市2 0 0 3 年水资源公报,2 0 0 3 年芝溪1 1 j 总供水最为2 6 l 亿i l l ,其 t | 地表水源供水量2 5 l 亿 1 15 ,f ,9 6 2 ,地1 - 水源供水嚣0 i ( ) 亿i i l3 :总用水鐾 2 6 l 亿m 1 ,其中农 灌溉j t l 水精1 ;8 亿i n ,l i6 0 j ,林牧渔畜、- l j k 、城镇公 共、居民生活及环境刚水量分别为0 2 5 、0 5 2 、0 0 2 、0 2 2 、0 0 2 亿m 。 匝赠鼙帕*日繇蹬 _ 匝 匾避娶程螂州 n z 砸 第三章水功能区划及水质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