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春秋学期《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doc_第1页
福师17春秋学期《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doc_第2页
福师17春秋学期《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doc_第3页
福师17春秋学期《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doc_第4页
福师17春秋学期《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谋学网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V1.()习得指本族语(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主要研究中介语(Interlanguage)、学习者心理、学习者文化、社会情景等。A.方言B.标准语言C.第二语言D.媒介语言2.政治文化有3种类型,不包括()。A.蒙昧型政治文化B.服从型政治文化C.参与型政治文化D.权威型政治文化3.文化传播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指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例如,移民、军队、征服战争等,把他们原有的种族/民族文化传播到新的文化地域。A.接触传播B.扩展散播C.刺激性传播D.迁移散播4.()是一种借喻,指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主动或被动,自觉与不自觉而置入社会主体的文化最小信息单元和最小信息链路,主要表现为信念、习惯、价值观等。A.文化传统B.文化传承C.文化基因D.非物质文化遗产5.当文化陷入一个统治和反抗的过程并成为政治斗争场所的时候,它才具有政治的性质和功能,成为一种()。A.文化政治B.文化战争C.文件经济D.文化科学6.()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A.文化传统B.文化传承C.文化基因D.非物质文化遗产7.()是对新的现象、新的活动、或新的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新的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A.创新B.创造力C.发现D.发明8.()也称为普通话、国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是人们(群体)在公共交流时普遍使用的标准化语言,它往往是一种或者多种方言经过标准化过程完善而成。A.方言B.标准语言C.第二语言D.媒介语言9.()主张女人所受的压迫是最古老、最深刻的剥削形式,且是一切压迫的基础,并企图找出妇女摆脱压迫的途径。A.激进女性主义B.后殖民主义C.文化帝国主义D.消极女性主义10.()根源于19世纪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包括军事威胁、经济威胁、地缘政治威胁、粮食威胁、网络威胁、环境威胁、太空威胁等。A.中国威胁论B.中国发展论C.中国复兴论D.中国衰败论11.()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A.政治B.伦理C.公正D.正义12.()指某些文化群体因为战争、政治、文化(尤其是宗教)、社会冲突等离开其文化源地(种族/民族区域、祖国等),分散定居于异族地区或者外国,从而定居在其他国家或者不同的文化地域,并且以某种方式保存其原本的族群文化。A.世界公民B.离散群体C.个体公民D.民族公民13.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种族方言和社会方言。其中,()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所在社会阶层、职业、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变体。A.地域方言B.种族方言C.社会方言D.民族方言14.人们以()为标准,将文化划分为游牧文化、重农文化、重商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等。A.生产状况和文化变迁B.人类生活器具C.地区D.人种15.()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持续到十六世纪,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A.巴洛克建筑B.哥特式建筑C.洛可可建筑D.概念式建筑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V1.以下对工匠精神的描述正确的是()。A.工匠精神指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B.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C.工匠精神要求企业的产品实现高度的精细化,其员工追求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D.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BCD2.以下对比较文化学的描述正确是()。A.比较文化学产生于1960年代,从属于社会学、人类学范畴,是一种说明世界的新范式。B.比较文化学主要研究社会地域文化、世界各国文化的各种样态,以及考察世界的各种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关联性等。C.比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从过去到现在的历史、思想、文学等诸现象。D.比较文化学运用“比较”的手法进行研究的目的是最终解明与本国文化异同。BCD3.在人类历史上,胡格诺教徒、()都出现了大量的离散群体。A.苏格兰人B.犹太人C.波希米亚人D.亚美尼亚人BCD4.以下对经济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济文化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念等。B.经济文化一般由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物质文化构成。C.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BCD5.以下对亚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亚文化是一个相对于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B.一个(总体)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个亚文化。C.亚文化是总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D.如因阶级、阶层、民族、宗教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统一的民族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BCD6.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神话与宗教习惯、家庭与社会体制、财产、政府、战争。A.语言B.物质特质C.美术D.科学知识BCD7.每个文化主体(个体或者群体)都具有显著的()、历史等文化表征。A.血缘B.语言C.信仰D.宗教BCD8.在西方,知识分子具有以下特征:()。A.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懂得使用象征符号来解释宇宙人生。B.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形成一个与社会中其他阶级不充分整合的、不依附于现存体制的、“自由飘游”的、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C.不占有生产资料,为挣工资而被雇用从事体力或技术劳动的社会阶层。D.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时政采取批判态度,对现状往往不满。BD9.对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和评价表述正确的是()。A.后殖民文化批评是19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B.后殖民主义认为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以及艺术的价值与传统具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并作为跨文化的普适性标准,被认为是居于世界文化主导地位的。C.后殖民主义批评涉及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的问题、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文化殖民与语言殖民、西方艺术标准与异国情调、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D.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内涵和实质,以及这种文化冲突与殖民主义统治的历史联系,有利于我们BCD10.以下对民粹主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民粹主义即平民主义,是相对于精英主义,尤其是政治精英主义而言的。B.民粹主义在实行普选制的民主国家有较大的发展,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份量。C.民粹主义是民主思想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政治哲学或者政治意识形态。D.民粹主义倡导“人民优先”,其基本精神是以维护平民的利益为由而反对精英阶层所代表的统治集团及其社会制度,认为平民的利益被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或阻碍,而国家需要从这些自私而且腐化的精英阶层复原健康,用来改善全民的福祉和进步。BCD11.以下对“世界公民”的描述正确的是()。A.“世界公民”与文化主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行为方式相关。B.“世界公民”通常是指一个人不赞同源于民族、国家的传统地理划分。C.或者指把自己置于世界体系中具有世界眼光的人,他/他们能宽容地、平等地接纳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D.或者指支持国际主义的人。BCD12.以下对方言的描述正确的是()。A.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在同组方言里,每种方言都是相似或者近似的。B.由于社会、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认同某种标准方言。C.方言/语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D.方言体现了一个族群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极其丰富的认知信息。BCD13.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感知能力B.评价能力C.解释能力D.预测能力D14.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A.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B.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C.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D.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BCD15.文化源地有()两种。A.文化传播源地B.文化变迁源地C.文化事物源地D.文化系统源地D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V1.文化模式是指一种或者多种文化在构成形式、文化发展、社会制度、地域特征等表现出来的类别形态。A.错误B.正确2.美国文化是一种单一的文化,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基本相同的。A.错误B.正确3.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A.错误B.正确4.文化类型是指一种文化的构造形态(例如,等级制、风俗等),它预设社会行为的意义,并制约、规范了社会行为和社会精神活动。A.错误B.正确5.爱婚姻、礼物、饮食、建筑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有缤纷多彩的表现形式。它们是社会生活(即文化)的组成部分。A.错误B.正确6.到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和方法”,人类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产生了技术,而现代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它与科学的结合。A.错误B.正确7.国际关系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A.错误B.正确8.民粹主义即精英主义,是相对于平民主义而言的。A.错误B.正确9.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普世主义只是在话语霸权掩盖下的极端自私的国家利益。A.错误B.正确10.节庆或者节日风俗是社会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A.错误B.正确11.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A.错误B.正确12.文化区域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划出文化边界是必需的。A.错误B.正确13.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A.错误B.正确14.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法律的规则,即法律及其程序公平地适用于所有公民,以此保障公民的权利,激励民众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事物。A.错误B.正确15.1970年代以后所形成的后现代消费文化是消费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A.错误B.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