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二十世纪80年代末韩国这个深受儒教文化影响的集权制国家成功实现了新军部 权威主义向政治民主主义的转型。伴随着其民主政治的发展,韩国公民的民主觉悟 亦不断提高,进而提出了更高的民主要求。一向具有极强区域民族性的韩国民众参 政议政的热情也不断高涨,通过投票、选举、游行、请愿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政治活 动中来,并成为直接或间接的政策决策人角色。本文通过对韩国“牛肉风波”事件 中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在其对外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来探索韩 国的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第一章在对韩国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原因进行阐述 的基础上,分析了韩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独特性及其形成这种独特性的原因。 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先从理论层面讲述了公民参政如何对一国对外政策 造成影响,后以韩国“牛肉风波”事件为例,具体分析了韩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各种 行为如何影响了韩国对外经济政策,最后得出结论:即由于公民投票对总统和政党 选择的同时也就选择了其所持政治主张,并且这种政治主张在执政和参政过程中的 主要路线和方向基本不变,所以公民投票行为间接影响对外决策,并且这种影响是 长期的。而游行示威、请愿、网络参政等政治参与行为从公众舆论层面直接对韩国 的对外决策造成了一定影响。因为采取这种方式参与政治时一般都是针对某一事件, 政府会因为公民的参与对这个事件中的政府决策做出直接调整,但由于这种调整是 针对某个事件中的某个政策,所以这种调 整是暂时性的,所以公民示威游行、请愿 等参政方式对对位决策的影响是直接的、短暂的。但无论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 都体现了一个特点就是:韩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深受其民众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而 由于根植于韩国民众内心深处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因而最终政策的形成, 可以说是政府行为与民众政治参与相互妥协的结果,即民众的政治参与对韩国对外 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章就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对韩国对外经济政策影响的现状做了一个综述,为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行为更加有序化、进而构建韩国政府与公民更加理性、有序的互 动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公民参政;对外经济政策 ii abstract the late1980s, south korea, which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 culture, successfully achieved the new national military authoritarianism to political democracy in transi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ts democracy, south korean citizens raise awareness of democracy, but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demands for democracy. the passion for politics of korean people with serious regional nationalism is also rising. they will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by voting, electing, parading, etc. to become direct or indirect roles of policy make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beef crisis event i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south korean citizens in their external economic policy, this essay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koreas external economic policie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korea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que nature and the reasons for this uniqueness by presenting the south korean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se features. the second chapter, the core of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theoretical level about how citizens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of a countrys foreign policy impact, then taking the south korean beef crisis as an example, analyses how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all south korean citizens influence behavior south korea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and make conclusion: citizens voting behavior affects south koreas foreign policy because the referendum on the president and the political parties menus their choice political views,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participant governing .of which the main line and the direction keeps unchanged change. which the demonstrations, petitions, act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uch as network politics from the public opinion level, south koreas foreign policy decisions directly to same extent. because that way are usually involved in politics for an event, the government to make a direct adjustment, because of the involvement of citizens in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n this case, but this adjustment is an event for a iii policy therefore, this adjustment is temporary and civic demonstrations, petitions and other act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ffect have a direct, short-lived effect on south koreans foreign policy. however, whether direct or indirect effects, both reflect a feature: south korea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s deeply affected by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ehavior. and because of the deep-rooted notions of economic nationalism to the south korean citize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nal policy can be the result of mutual compromise between the peopl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outh korea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the third chapter, some proposals are made to regulate a more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build a more rational, orderly interaction model between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according to a review for korean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south koreas economic policy. key words: citizens participation i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引言 1 引 言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全球民主化进程突飞猛进和民主运动此起彼伏的今天,韩国的民主政治也有 着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一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度作为衡量一个现代国家民主化程度的 重要指标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研究韩国的公民政治参与成为研究韩国 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角度。然而,当前对韩国公民参政的研究以单纯的研究其 公民参政的行为方式居多,本文拟从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政策的影响这一角度来 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这也是韩国民主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韩国曾经是一个深受儒教文化影响的集权制国家,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 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韩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及所带来的民 众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的民主觉悟也在不断提高并对民主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纷纷以各种方式参与到政治中来,不断高涨的民主化运动使得权威统 治的合法性危机日益加深,直到韩国执政党的民主代表在1987年6月29日发表了著名 的八点民主化宣言才标志着韩国成功实现了新军部权威主义向政治民主主义的转 型,昔日的“隐士之国”创造了“韩国民主化的奇迹”。而此后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一 向具有极强区域民族性的韩国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也不断高涨,传统儒家文化根深 蒂固的韩国公民在国家政治民主化转型成功之后,也在进行着自身的角色转换,从 一个只会听取并顺从政府决策的普通民众,一步步学习并参与到政治当中,通过投 票、选举、游行、请愿等方式开始影响其政府的决策,并成为直接或间接的政策决 策人。 而在全球化的今日,一国的对外政策日益成为一国融入全球化之中,参与国际 事务,提升其国际形象的重要政策工具,而一国对外经济政策在发展成为当今时代 的主题后,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形象的提升都至关重要,因 而研究韩国的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总结现阶段韩国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特点及其如何影响韩国对外经济 决策非常具有理论意义,不仅可以独辟蹊径从对外政策的角度研究韩国公民的政治 参与,同时又从国内政治发展的角度对韩国的对外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 另一方面,又因为韩国与中国同是东亚国家,两国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即儒家 文化,两国有相似的历史背景,都曾遭受外国侵略,都从威权主义国家转变而来,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仅韩国的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对其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越来越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影响 2 大,中国的公民政治参与也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影响也日益增大,所以研究韩国公民 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影响对研究我国相同或相似问题有有借鉴意义和现实价 值。 3.国内外研究动态 现在由于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公民参政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研究 政治问题时都把它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并在很多著作中仔细阐述,例如李培林的 社会冲突和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阳光斌主编的政治学导论 等, 很多学者更是做了专门的研究,如马良的公民参政渠道的效率问题分析, 美国约瑟夫.毕赛特的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其中都系统地分析了公 民参政的具体内容、方式以及现阶段国际上公民参政的情况和中国国民参政的一些 特点等。 虽然韩国现在的民主运动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把韩国公民参政作为一个课题 来研究的人非常少,有的只是对韩国公民参政的某一种方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分析,例如崔志鹰的试析影响韩国民众选举行为的几个因素,只是具体到了一 个投票行为,并没有研究包括韩国公民所有参政行为,从而不能对韩国公民参政做 系统研究。 对外决策影响方面很多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张清敏的外交决策的微 观分析模式及其应用,总结了两个外交决策的微观模式:对外交决策者的研究和 对决策机制和过程研究。刘文祥的影响美国对外决策的机构、刘希全的美国 政府对外决策中的非政府因素,系统分析了影响美国对外决策的因素。陈小沁的 试析利益集团对俄罗斯对位政策基本走向的影响分析了利益集团这个因素如何 影响其对外政策。阎静在她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哎对外决策中的地位作用机改 革一文中讲述了美国国家安全委一这个机构对国家对外决策中的作用。在赵银亮 的俄罗斯外交决策中的精英大众因素中作者分析了与大众相比,俄罗斯的 精英们在外交决策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等。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就公民参政对韩国对外影响问题做过研究。这些学 者们的研究都观点新颖、思想深刻,但都只是对对外决策本身或者是美国、俄罗斯 等个别国家中的对外决策的作用做了研究,没有学者具体研究过韩国的对外决策, 更没有学者把公民的参政行为与韩国对外决策联系起来研究过。实际上,随着韩国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韩国的公民参政对其对外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更加促 引言 3 使作者试图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2.研究思路 作者在写本篇论文之前,阅读了有关韩国概况的资料包括韩国的宪法 、 选 举法等法律,韩国的风土人情以及韩国的部分新闻报道。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文 章的第一部分: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具体方式、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鉴定了基础和第二 部分韩国的对外经济政策鉴定了基础。在了解完文章中所要写的两个变量韩国 公民参政和韩国对外经济政策后,文章先是在理论层面分析这两者具有怎样的联系, 即韩国公民参政这一国内行为如何影响到一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之后 为了使文章更充实和更具有说服力,文章采用了韩国“牛肉风波”这一事件作为案 例, 具体分析了韩国公民的每一类政治参与行为怎样影响了对外经济决策。 选择 “牛 肉风波”这个事例是因为几个原因:1、在这一事件中韩国公民采取了除了投票外的 几乎全部政治参与方式。2、这一事件的影响非常大,无论是公民政治参与规模还是 对政府造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一般人比较熟悉,且具有 说服力。 3、 这一事件把韩国公民参政特点例如经济民族主义等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非常具有代表性。借助一个这么典型的案例分析完韩国公众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 的影响之后,作者从中总结出了韩国现阶段韩国公民政治参与与韩对外经济政策之 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促进韩国政府与公民理性互动的建议。 4.研究方法 首先,文章采用了案例研究法,以“牛肉风波”事件为案例具体分析了韩国公 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 其次,本文利用和借鉴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 法,力图形成以国际政治经济学为主体的基本研究框架。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影响 4 第一章 韩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和韩国对外经济政策 随着韩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韩国的公民参与无论是从人数、规模还是从影 响力上来说都在不断增大,本章主要介绍了韩国公民政治参与的 几种方式、他们政 治参与行为的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深层次原因。 1.1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内涵 1.1.1公民政治参与的概念 公民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具体是指公民依据宪 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包括选举)向执政党和政府提出各 种政策、意见、主张,督促政府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从某种意 义上来说,公民参政是世界各国发展民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因 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设立高度民主的政治机制,而民主政治核心问题之一就是 公民的 政治参与权得到保障,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其中首要的就是公民参政权。 因而可以说公民享有政治参与权是现代国家发展民主的重要任务之一。 1.1.2韩国公民参政的一般方式 韩国作为后发民主化国家,其公民政治参与形式在不断发展,同时也在逐步的 规范化和制度化,当前韩国公民政治参与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通过投票选举出总统和国会议员 自1984年5月10日起,韩国就已经开始实行选举制度,当时的选举法包括总统 选举法 、 国会议员选举法 、 地方议会议员选举法 、 地方自治团体首长选举法 , 依据这些法律,韩国选举出了十四届国会。同时,韩国的选举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 完善, 到1994年3越16日, 第十四届国会制定并颁布了 公职选举及选举不当防止法 (简称选举法) ,一直沿用到现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20周岁的国民就享有选举总 统与国会议员的权利。享有此权利者必须按照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参加登记,以得到 选民资格。最终产生的写有选民名单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被列入选民名单的本 选区内的公民,就享有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如未被列入名单,则表明他不享有或不 能行使选举权。 随着韩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认真对待这种 权利。 据韩国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统计, 2002年12月参加韩国总统选举的选民共有2478 万人,投票率为70.8%,而2007年有资格参加这次总统选举的韩国选民超过72.7%, 公职选举及选举不当防治法 ,1994 年 3 月 16 日颁布。 第一章 韩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和韩国对外经济政策 5 有88.9%的选民参加投票。 韩国总统由全国范围的选民无记名、平等、直接选出。它不仅有利于选民直接 挑选他们所信任和满意的人代表他们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而且便于选民直接向代 表反映意见和要求,并监督他们的活动并同时代替他们监督政府工作,这样有利于 克服官僚主义和腐败作风。于此同时,代表们也方便充分听取选民的要求和意见, 及时有效向选民汇报工作,向选民负责。在这个过程中选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政议 政的意识被增强,同时选民责任感也被增强,这样就使得选民和政权之间的密切联 系进一步加强。 目前韩国采用的选区制是小选区制与比例代表制并用的制度,以小选区制为主, 比例代表制为辅。全国区国会议员的选举部分采用比例代表制,即政党向中央选举 管理委员会提出候选人名单,按照政党所获得票的比例分配议员名额。符合以下三 个条件之一的政党可获得全国区国会议员议席:(1)在地区国会议员选举中获5席 以上席位:(2)获有效投票5以上的票数;(3)获0.3-5得票时分配一个席 位。以2000年4月13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国会选举为例,大国家党共得到38.96的有 效选票,因此在国会273个席位中占133席;金大中总统所在的新千年民主党获得 35.86的有效选票,在国会拥有115席;自由民主联盟得到9.8的选票,在国会拥 有17席。在全部273名国会议员中,以小选区制选出的地区国会议员为227名,以比 例代表制选出的全国区国会议员为46名。地域选区选举国会议员采用小选区制。汉 城特别市、6个广域市和道一级的议员选举同国会议员选举一样,也采用小选区制和 比例代表制相结合的方式,而道以下议会的议员则全部由小选区选举产生。因为选 票计数方式和处理方法的不同,选票有些时候不能直接反映出选民的意愿,但是大 多数情况,投票结果还是选民的意愿表现。因此,同当今世界多数民主国家相似, 投票参与选举成为韩国公民最常见、最直接、也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政治参与 形式。 2.旁听国会 旁听是公民捍卫知情权的一种重要途径,韩国现行宪法规定,国会会议可向公 众开放,也就是说,当国会开会时,韩国公民可以去旁听这样做是为了满足韩国公 民基础的知情权,且保持中立地透视国会会议整个过程从而进行观察评价。此项规 定已经实行长达11年之久,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从为被实施过,因为必须得到过半 数议员的同意或议长认为有必要时, 才可以决定是否允许公众旁听。 但作为韩国 宪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影响 6 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亦是韩国公民未来可以发挥政治参与权利的重要方式 之一。 3网络参政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逐步迈入了后工业化 时代,信息化、网络化成为当今世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 的行为也成为了可能。韩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参与政策制定。 在韩国最受欢迎的网络参政方式就是在网上参加民意测验。民意测验被称为是民主 社会的“第五权”。随着信息、网络、通讯的飞速发展,在网上参加民意测验因其 自身准确、及时、灵活、全面、花费较低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韩国公民的青睐。 而民意测验也成为韩国政府了解公民意愿的主要途径,其中对政府、总统支持率的 民意测验更成为了判断其政策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此外,由于网络的便 捷,虚拟等特征,公民通过网络可以实行有效的政治监督。在韩国,网络监督也成 为了公民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重要部分。特别是韩国推行网络实名制以来,韩国 政府通过完善相关法律,进一步规范了韩国公民通过网络来表达其政治诉求的重要 渠道,是的网络政治参与成为韩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又一重要方式。 1.1.2.4 游行示威 韩国现行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所有国民享有言论、出版的自由和集会、结 社的自由。其中在韩国最主流的结社活动就是示威游行。这也成为了韩国公民参与 政治的最直接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只出现在韩国公民对政府某一决策的不满达到 相当程度时才可能出现,并且它的规模和参与人数比较灵活,其效力和影响随着参 与规模和时间而变化,也是由于这种不稳定性,示威游行规模和结果一般难以控制, 但同时也由于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和急发性,成为在短时期内最能迫使政府迅速做出 回应的一种参政方式。在遇到重大国际问题和民族问题时,韩国公民大都走上街头 采取示威游行的方式以得到政府对某一问题的及时关注。 1.2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 韩国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传统东方国家,在其民主化过程中,虽然同世界各 国一样在着力发展现代民主,鼓励公民参与政治但由于其自身特质,使得韩国公民 在参与政治时又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一些特征。 1.1.2经济民族主义传统 根植于韩国公民内心之中的一个思想即“韩国的民族经济至上” ,其实质就是经 第一章 韩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和韩国对外经济政策 7 济民主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政府通过政策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 且为保护其国 内产业而施行多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世界范围内各种资源和财富分配的最小单 位仍是现代民族国家,在世界体系中呈现出资源有限并且非常紧缺状况,国与 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已经成为了全球主要竞争,民族国家在相当时期内仍然是个 人或团体最大的现实福利单元。在这样的基础上,经济民族主义主张国家认为 追求更多的超额利润就是最重要的政治目标之一。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赞成激 进的全球化观念,且不信任甚至否定它,认为不应该以牺牲本国的最大利益来 实现抽象的世界福利;恰恰相反,它总是信奉这样的一个残酷现实,那就是要 使一个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就必须得牺牲另一个民族国家经济。如果 有一天经济民族主义在某个时刻偶尔也赞同或者直接介入全球化经济发展,那 是一定是因为它要以此为手段实现本民族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出发点不是全 球国家全体的绝对获益而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民族国家的相对获益,它深切关 注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民族国家整体的地位,特别是在这个由民族经济竞争 力决定的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而是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 1.2.2受历史情结影响严重 虽然出于“现实主义”发展战略,韩国领导人一再强调:忘掉历史,面向未来。 但是韩国公民一直都不能摆脱前殖民国家的阴影。许多韩国人至今一谈起日本扼杀 韩国民族文化、废除韩国文字、将韩国王宫改为动物园的惨痛历史,都会恨的咬牙 切齿。他们痛恨日本高官参拜靖国神社、就历史问题大方厥词,担心军国主义死灰 复燃,于是韩国公民在对待与有关日本等曾经在韩国历史上伤害过韩国的国家的外 交问题时非常敏感,可以说是绷紧了身上的每一根神经,一旦国家间外交稍有一点 触及敏感问题,例如“自尊、独立、民族情感”等问题,韩国公民将会立即采取各 种方式,甚至是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对日本等国的抵制。 1.2.3民族集体荣誉感至上 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韩国形成了尊敬祖先、仰慕强者的民族传统文化。并 由于“同质性”使个人和民族融合而存在一种国民整体感。加之“文化中心论”的 民族主义感情要求民族文化的不可分割,对于他们而言,祖先的辉煌就是他们的辉 煌,个人的光荣就便是整个韩民族的光荣。同样一人的耻辱将被视为这个民族和国 家的耻辱。所以韩国公民在政治参与的过程特别强调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荣誉感,绝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影响 8 不允许这种民族自豪感受到一丝一毫的侵犯。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从公民的角度 出发,要绝对捍卫这种至尊无上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任何利益都不能以牺牲这 一内容为代价。 1.3 形成韩国公民参政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呈现出以上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几个特点,主要有以下 几个原因。 1.3.1 文化因素 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韩国成为了典型的东亚文化圈中的国家。 而韩国则是一个典型的以儒教文化为根基的国家,儒家文化传统在韩国得到了很好 的继续和发展。儒家道德观是韩国价值观最主要的源泉,集体主义、集体至上等观 念在韩国公民中深受推崇,这种价值观认为一个人跟其他人有着必然的联系,正因 为这种联系,多个人就联成了一个集体,而每一个人只是这个集体当中的一个基本 单元,一个标准的优秀的人就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并以他人的期待来判定 自己的。因为个人被认为跟其他人是一体且不可分离的,他有责任和义务为自己所 在的群体而劳动。因此,人们认为一个人对民族和社会的责任和归属比个人的需要 和权利更重要。儒家学说是一个强调个人精神而不是个人权利的道德,所以一个儒 家理想中的人是拥有集体主义精神而不是利己主义的。在政治中,人们提倡和用来 判断一个政府是否是理想的管理模式的不是法律而是道德精神。 反之,在西方的道德传统中,个人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这个实体的尊严 就取决于个人的自由。个人在道德上采取自我约束并(可在此条件下)过自己认为 舒适的生活。个人自治和社会差别的观念就是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自由民主的核 心。在西方,以法治国的观念被提倡,这样可以保护在权力任用的国家的自由和权 利。自由民主道德观主要是以权利为基础的。在西方社会里,重要的道德包括自由、 独立、自主和个人权利。 可见韩国的这种以集体为中心而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天生就被认为是集 体的一部分的思想与西方国家文艺复兴以来所推崇的人文主义、个人权利的价值观 是截然相反的。这也就成为了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同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重要原因之 一。这种思想促进了韩国公民对其民族和社会的归属感和极强的民族荣誉感。但从 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强烈的民族认同也造成了他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抵制和排斥, 并且任何伤害其民族自豪感的政策都会引发由韩国公民为保护这种民族自豪感而抗 第一章 韩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和韩国对外经济政策 9 争的行为。 1.3.2 历史因素 可以说除了深层的文化因素外,近现代韩国的历史发展期也是形成韩国公民特 有参政特点的重要原因之一。20 世纪初韩国便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二战后,朝鲜 半岛又被分裂,由于内部矛盾,半岛南北分别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建立国家,韩国 由于一直被美国支持,所以国家内长期有美国驻军,长期在经济上、国际政治上依 靠美国,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独立。这种历史情况下,韩国的民族意识被大大激发, 排他性逐步形成。被日本的统治使得他们在内心深处感到屈辱和对日本的憎恶。而 一直在美国的支持下,韩国公民拥有极强自尊心的情况下又对美国外交问题非常敏 感。而后在短短的三十年间韩国创造了“江汉奇迹”,实现了经济的大崛起。总结 经济发展的的历程更使得韩国人感觉到自己民族文化的优越,更加突出强调本民族 的集体自豪感。而 1997 年韩国经历了金融危机导致的社会挫折和无序。于此同时, 韩国经济在世界银行过分管理和干预下,韩国公民的自尊心收到了极大伤害, “美 日资本隐没说”更加激起了韩国民族主义。于是在韩国的经济社会领域出现了严重 排他性,例如韩国汽车用自己的牌子,韩国的化妆品甚至全世界大卖,以此来表示 他们在中经济社会中的决心。同时,韩国人受到二战后的国民教育理念时,学会了 “自强自立“,所以韩国人从小就有眼严重排他性的同时,有极强的民族自力更生 的精神。 1.3.3 地缘因素 韩国国土面积相对狭小,地处朝鲜半岛南端,地理位置特殊,安全心里较强, 因此带有利己排他倾向。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国度,又因其地理 环境特殊,造成朝鲜民族对于生存的心理需求强于其他国家,在努力保持自己独立 性的同时也培养出了民族性格中的排他倾向。并且韩国不像中国有 56 个民族,韩国 的民族成分非常单一,大部分为朝鲜族,因为这个原因其传统文化基本一致,韩国 “民族自豪感”较强, “同质性”极强。从韩国的历史可以得知,一直以来韩民族 在朝鲜半岛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很少与外界接触,其人口流动较少,也很少与其 他民族之间的交流。这样就造成了在韩国朝鲜族人占到 98%,而其传统文化在这么单 一的民族里被整理和保存的非常好,一直以来相当完整的朝鲜民族文化才得以保持, 而且,韩国人本身也非常认同这种文化。所以,由于民族的单一和文化的一致认同, 朝鲜民族的“同质性”相当高。所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性的优越使得韩国人在这种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影响 10 文化下参与政治时也体现出明显的民族集体荣誉感外溢和排他性,以自我文化为中 心的特点。 1.3.4 制度因素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制度规范也为韩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 制度保障。韩国的法律制度给韩国公民提供了宽松的政治参与环境,且其参政行为 也受到了法律规范的约束,使公民能进行有效和有序政治参与行为。韩国的总统 选举法 、 国会议员选举法 、 地方议会议员选举法 、 地方自治团体首长选举法 规定了韩国凡满 20 周岁的公民都具有参加投票选举的权利,韩国宪法规定:公 民有可以旁听国会,国民享有言论、出版的自由和集会、结社的自由,这些都为韩 国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但是宽松的政治参与空间并不代表杂乱无章, 韩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来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在这点上首屈一指的当推韩 国所推行的网络实名制。韩国是第一个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韩政府在 2002 年首 次提出网络实名制的概念,到 2005 年 10 月正式推行,并发布、修改了促进信息 化基本法、信息通信基本保护法等法规,使得网络实名制更有法律依据。从 这一制度开始推行后,网名在主要网站上发布信息时就必须先接收身份验证,并对 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在这种制度下公民在网络上的政治参与行为就更可靠、更有 价值。也使得韩国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活动如网络监督、网络问政等更加规范有 序。 1.4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 1.4.1 对外政策的内涵 美国学者认为:对外政策是为促进国家利益而为政府官员设计的超出国家边界 的明确或不明确的行为,这种设计所确定的优先性构成了国家在特定局势下为实现 其目标而采取行动的指导方针。 一些中国学者认为,对外政策即国家用来管理边 界以外的世界、特别是处理同其他国家关系的原则和实践,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目标 的手段,是国家追求其自身利益时对待其他国家的行为进程。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 对外政策是一个国家为追求最大化自身利益并参照国家基本情况后所制定的处理与 其他国家关系时的原则和具体行为的指导方针。 为了达到国家利益最大化,政府制定的对外政策又在各个领域有具体的内容, mark r. amstutz,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world politics, boston: mcgraw hill college, 1999,pp.174-175; 张历历、杨闯、周启朋.现代国际关系学.重庆出版社,1989 年. 第一章 韩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和韩国对外经济政策 11 所以对外政策又分为:对外经济政策、对外政治政策、对外安全政策、对外文化政 策等。 1.4.2 韩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历史及现状 1.韩国传统的对外经济政策 韩国是亚洲重要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并且已经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第 29 个成员国。为了遵循对外经济政策要遵循 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框架的约束,韩国理应为一个经济比较开放的 国家。但从长期以来韩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实际运作情况看,韩国继续实施着严格 措施来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的,而且这种措施的严厉程度是世界上少有的,韩 国世界上经济上最封闭的国家之一。韩国政府在经济上积极推进的“世界化”是到 国外去“化”别人而不允许其他国家去“化”韩国。韩国一直以来在表面上在不断 削减关税,将关税种类中的 92%的商品的关税税率下调,除大米为其余所有的农产品 的关税都会下调。但实际上,韩国在对外经济中下调关税、逐渐消除贸易壁垒的相 关措施并没有真正消除贸易壁垒,而是采用其他方式来继续维护甚至“增高”壁垒 来继续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这些措施包括关税类的和非关税类的。 关税类的壁垒政策有: (1)实施关税配额制度。为控制开放程度、继续保护国 内市场,韩国实行关税配额制度,所谓配额就是对一些进口商品进行一定的进口量 的规定,即所谓的配额量。配额内数量的关税将保持零税率或非常低的税率水平, 配额外关税税率则非常的高,有些农产品配额外的关税率甚至高达百分之几百。 (2) 在大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下调的同时,仍然有有一些农产品保持非常高。 (3)取关 税与国内税收相结合的办法,以次来削弱进口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韩国在降低一 些商品的关税的后,在这些商品在国内销售期间又得交纳“增值税” 、 “教育税”等, 这些税收使进驻韩国市场的农产品以及制造类产品价格昂贵,比韩国本土同类商品 价格高出很多,完全商事竞争能力。例如,去年月韩国虽然将进口烈酒的关税税 率下调到 20%但是在国内市场上销售时的税收总水平却大大高于韩国国产烈酒。 韩国 烧酒的税率为 35%,而进口威士忌和白兰地的税率则高达 100%,另外还要征收 30% 的“教育税” 。而韩国烧酒只需另交 10%的“教育税” 。 非关税壁垒类经济政策有: ()发放进口许可证,而被限制进口的农产品和水 产品,通常采取进口配额。而这些产品即使按照配额两进入韩国之时,韩国方面会 设置多种通过障碍,例如如过产品是食品就要接受健康福利部或农林水产品的检验,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影响 12 而且不是抽样检验,要对所有的集装箱逐个开箱检验,这样进口产品的通关时间和 通关费用大大增加, 有些产品在经过长时间的检验之后已经不再新鲜, 甚至腐烂。(2) 韩国一方面作出放宽外资政策的姿态,而另一方面又继续实施限制性的外资政策。 韩国一方面承诺放宽外资政策,另一方面继续实施限制性的外资政策,外资可以申 请进入韩国,但审批手续繁冗复杂,且在使用韩国土地时受到政府部门严格的限制, 这些条件都克服之后,还需要面向公众出卖 30%的股权。 (3)限制外国企业进入韩国 服务业市场,特别电视文化传播包括电视节目、电影,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等, 韩国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例如进口节目播出所占时间不得超过每周广播时间的 。在合资的证券公司中,外国资本不可以超过 50%。 (4)限制其它国际竞争,包 括广告业、汽车业、视听产品等。众所周知的就是汽车业,由于韩国对民族工业保 护,在高额、累进税,在关税基础上,韩国还对外国汽车另征高额税收,使得外国 汽车在韩国市场贵得无法接受。1991 年韩国成为世界第 9 大汽车生产国,1995 年成 为第三大。但是韩国是进口汽车最少的国家,1995 年进口汽车只占国内汽车份额的 0.45%。 2.李明博时期韩国对外经济政策 2007 年 12 月 19 日韩国举行第十七届总统大选,在韩国经济低迷的状况下,曾 为韩国现代集团总裁的李明博总统凭借他的“747”计划经济蓝图成功当选。开始执 政后,李明博一改韩国传统经济的风格,采取“重视实际利益”的姿态,坚持“国 家利益最大化”原则,无论在对外安全、对外政治还是对外经济方面都一致推行“实 用主义”政策。无论对朝鲜、中国还是美国、日本都要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 上台后李明博一直奔走于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欲加强与这些国家特别是 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的经济合作,来实现经济的腾飞。全球金融危机后,韩国 一直在努力推进同其他经济圈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 fta ) ,以便给低迷的经 济注入活力并寻求出口途径。也就是说,在经历世界经济危机后,通过 fta 寻求国 家经济的竞争力与传统经济政策不同的是他一直在致力于与各国签署自由贸易的协 定,今后,在商品、服务、和投资等几乎所有领域逐渐消除贸易壁垒 ,不断发展为 更为实质性的贸易共同体。并且他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 年 5 月 31 日,韩 国东盟 ceo 峰会中韩国与东盟建立“实质性贸易共同体” ,为在贸易和投资、文化 fta (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是将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互相购买和出售货物或提供服务时, 取消关税和其他非关税限制的制度。签署 fta 后,当事国之间会将除部分品种以外的关税税率降至“零”,并取 消贸易壁垒,使货物、投资、服务等市场融合到一起。 第一章 韩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和韩国对外经济政策 13 和观光、绿色增长等领域推进合作而最终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2007 年 5 月起,韩 国就已与欧盟等国拟议了自由贸易协定进行了八轮谈判,都由于一些欧盟国家的反 对而谈判失败,2009 年李明博在出访欧盟国家后,提出在 3 至 5 年内取消针对欧盟 汽车征收的 8%的关税。最终于 2009 年 7 月 13 日与欧盟签署了韩国与欧盟的自由贸 易协定。2009 年虽然经过了韩国国内诸由于多非经济因素的阻挠,韩国还是成功与 没有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现在的韩国在李明博实用主义经济政策的指引下,仍然 致力于与其他一些国家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秘鲁以及中东六国经济合 作体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进行 fta 谈判。如果这些自由贸易协定生效韩 国有望成为全球 fta 的“枢纽国家。因为,由法国、英国、德国等 27 个成员国组成 的欧盟经济规模在世界 gdp 中占 30%, 而且已经同韩国签署 fta 的美国是世界最大经 济体。 特别是欧盟签 fta 后, 韩国将进入了经济发展前列的跳板, 国内出口增加 110 亿美元,且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3。08%。韩国出口额将超过 3500 亿美元,排在世界第 九位。据预测,韩国将在 2011 至 2017 年之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创 下经济增长率最高水平。 据经合组织 2009 年 7 月 29 日发表的经济展望报告, 自 2011 至 2017 年,韩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均增长率会达到 4.9%,继卢森堡 (5.5%)和斯洛文尼亚(5.3%)之后,在 30 个成员国中列居第三。这远超过韩国的 潜在增长率 4%。 张莉.韩国有望成 fta 枢纽国家.星岛环球网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影响 14 第二章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 对外经济政策作为一国处理与他国经济关系的原则和指导方针,是典型的政府 对外行为,但国内公民的政治参与虽在一定意义上是一国的国内政治问题,但在当 今民主化、全球化的浪潮下,这一国内政治问题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一国政府的 对外行为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本节以韩国“牛肉风波”事件为例来具体分析 韩国的公民政治参与对外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 2.1 公民政治参与对一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包括选举)向党和 政府提出各种政策、意见、主张,督促政府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从 他们的概念关系上他们之间有着避让的联系。公民政治参与如同水,而政府对外经 济政策如同水中的船舶,如果水流的方向与船行驶的方向一致,水流将加快船舶的 速度,即如果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是支持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那么它将促进韩国 对外经济政策的时实施。反之,如果水流方向与船舶行驶方向是相反的,水流将会 阻碍传播的形式,即如果公民政治参与行为是反对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那么这些 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将会阻碍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实施。 2.2 韩国公民政治参与对其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分析 2.2.1.韩国牛肉风波事件 1.政治背景 2008年2月25日,韩国第17届总统李明博宣誓任职。在他执行的新政以来,无论 在在政治、经济、还是外交等方面都与前任卢武铉政府时期的政策大不相同,且有 许多新政都非常引人注目,特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维修服务合同的样本范文
- 农村合作林业种植承包合同
- 美术设计师产品创新试题及答案
- 凉山某国企公开招聘派遣制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辉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空中丝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省汕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才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武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人才教育板块自主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3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限公司招募见习岗位人员11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中数学联考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邯郸市2025年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 《综合保税区发展战略》课件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二诊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遵义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4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合肥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出师表》与《杜正献公》对比阅读训练
- 2025-2030中国玫瑰精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MOOC】创新与创业管理-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