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考研复习指南.doc_第1页
社会学考研复习指南.doc_第2页
社会学考研复习指南.doc_第3页
社会学考研复习指南.doc_第4页
社会学考研复习指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社会学的孕育产生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却只有16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孔德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但社会学本身的发展,无论是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还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演变的过程。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上个世纪社会学产生的各种条件。 一、社会学产生的社会条件社会学首先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这个“时代实践的要求”,主要就是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大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化。(一)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在近代西方的社会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到19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已在欧洲主要国家中完成了。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北美的产业革命。(二)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两次大革命的实质是推动西方社会由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在两大革命的推动下,西欧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社会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这种巨变之突出表现的工业化、都市化、人口流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对推动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三)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启蒙学者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建立起所谓“正义的王国”、“理性的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劳资冲突、失业和犯罪等等。这些都以十分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如回答能,则有一个如何达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如回答不能,则又有一个如何解决、出路何在的问题。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着眼于社会改良,维护资本主义的理想;而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着眼于社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批判。两种不同的回答,形成了社会学中的两大传统。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采用“社会学”这个术语,而把自己的学说叫做唯物史观,但这并不影响事情的实质。 二、社会学形成的思想材料 同任何新学说、新思潮的产生一样,社会学的形成也依赖于已有的思想材料。社会学由以出发的思想资料一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这些社会思想尽管属于作为学科的社会学的史前阶段,但也给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这样那样的启示和影响,例如,孔德不仅受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等人的影响,而且还直接从孟德斯鸠关于历史和社会现象的决定论和孔多塞关于人类理性进步的必要阶段论中,引出他关于人类知识、关于政治形式以及关于社会类型的各个三阶段论。在中国,严复把社会学翻译成为“群学”,也是受到荀子关于“人生不能无群”等思想的启示。 第二,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以傅立叶特别是圣西门为代表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当然也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西方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思潮也受到德国古典哲学传统以及社会科学历史学派的影响。韦伯的社会学既受德国人文科学观点、又受英法实证主义的影响。 第三,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促进了孔德、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第四,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既为社会学积累了有关人口、商业、男女性比例、自杀率等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辩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迪尔凯姆的论自杀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国外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 “什么是社会学?”一个半世纪以来直是它的创始人以及后辈社会学家力图明确回答而又不容易回答清楚的问题。孙本文在社会学原理一书中曾系统介绍过从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初为止国外9种关于社会学的定义,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形式,社会组织,人类文化,社会进步,社会关系,社会过程,社会现象间的关系,社会行为的科学。有的美国社会学家统计了1951一1971年20年间由美国出版的16种社会学教科书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8种提法,即研究社会互动,社会关系,群体结构,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社会过程,社会现象,社会中的人。当然,社会学在160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定义远要比上述提到的多得多。这众多的定义主要分属于三大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这两类观点影响至深,后世的许多定义多为这两类观点的变形或混成。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学者中,既有主张第一种类型的观点的,也有赞成第二种类型的。但他们都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为指导的,都赞成马克思的下述观点: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3)至于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作是第三大类,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二、国内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上有如下几种观点: 第一,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其代表性观点有:(1)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这是严复在1903年出版的群学肄言的序言中首先提出来的。80多年后郑杭生在一系列论著中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如下的定义:“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也即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一定义可以说是沿着严复的思路发展的。(2)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1949年以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者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陈翰笙等均持此种观点。(3)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的。由费孝通主持和指导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这样定义:“社会学是从运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台湾省的一些社会学者(如杨懋春)也持类似的观点。在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定义中,一般都可看到“秩序和进步”、“运行和发展”、“结构和过程”这样两个方面。 第二,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1)建国前主要以孙本文为代表,他从芝加哥互动学派心理行为理论出发,批评他列举的前8种定义虽没有什么错误,但均不能认为是适当的定义,而适当的定义是:“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2)台湾学者龙冠海也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3)1979年后,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如杨心恒等),有的认为“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如庞树奇)。第三,第三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有“剩余说”,即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剩余领域”;“学群说”,即认为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调查说”,即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问题说”,即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未定说”,即认为社会学的对象现在还没有确定。三、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 上述国内外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种种不同观点,是由于研究者对社会观察的角度不同、强调的重点各异、各国的国情有别等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充分表明社会学对象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的问题。 第一,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中外社会学史告诉我们,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社会学者对社会观察的角度不同,观点各异,但是他们之间仍然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沟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学实际上是以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又不作专门研究的东西为对象的;社会学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在寻找这个东西,都有意无意地在沿着这条路探索。所以不论他们的观点和方法有多大差别,在研究实践上仍然会走到一起来。 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作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地、积极地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学对象发表的各种见解应看作是学术活跃的可喜现象,同时也表明,社会学对象问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重大问题。 第三,在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求一致。有一个基本事实是明显的:尽管社会学定义众多,但有影响的不过数家。有些定义正如孙本文先生指出的“或失之抽象、或失之广泛、或失之含糊、或失之狭隘”。研究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判断,去比较哪一个或哪一些定义结合中国国情较好、能够提供社会学的视角、能够易于把握社会学的内容、能够较好做到理论上的前后一贯。 四、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在讨论如何定义社会学对象问题时,已经不能不涉及到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它不仅对讨论社会学定义问题十分重要,而且对其他方面也同样重要。具体说来,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表现在:第一,如上所述,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第二,区别社会学的学派,如唯实论和唯名论、实证论和反实证论、整体论和个体论等,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第三,确定社会学的属性,如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的;第四,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不论是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群体,不论是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区,也不论是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变迁,无一不是直接、间接地包含着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在理论上说,这个问题是每个社会学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上,它又是每个社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是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必须这样那样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正确,社会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才能良性运转,个人才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个人也才能真正获得幸福。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相类似,在上述意义下,也可以认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对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现在有多种分法,但不论哪种分法,社会学都占有重要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孙本文概括的关于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种种观点,大体上反映了这个问题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一,“总和说”,把社会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作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二,“综合说”,认为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加以综合得出的。上述两种看法反映了社会学创立时期的情况,那时社会学刚刚从哲学的怀抱中解脱出来,社会学实际上是社会科学的代名词,同时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有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色彩,有某种包罗万象、凌驾于各门社会科学之上的印记。 第三,“普遍说”,认为社会学的原理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一切社会现象,各门社会科学的原理则只有特殊性,仅适用于特殊的社会现象。这仍然没有摆脱社会哲学的色彩。 第四,“平等说”,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都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一个方面。这反映随着社会学进入形成时期,逐渐摆脱了哲学的怀抱,越来越明确自己的范围和方法。 第五,“共通说”:孙本文于30年代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社会学地位的看法:“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此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社会行为原理为社会生活现象的一部分,而关于部分的社会现象,故社会学为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20世纪70年代,台湾省学者魏镛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分类,认为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处在并列的地位,认为社会学家是从人类群居生活中去研究人,而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则是分别从人类的权力关系、人类的思想、人类的“记忆”、人类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去研究人。社会学学科在中国大陆恢复后,郑杭生在8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种与上述观点不完全相同的看法:把全部社会科学分为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次。属于第一个层次的是像历史唯物论这样的哲学科学;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是社会学、历史学这样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属于第三个层次的是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学等专门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第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社会学和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历史唯物论对社会学起指导作用,为社会学提供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社会学也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论。既要防止以历史唯物论代替社会学的倾向,也要防止否定历史唯物论指导作用的倾向。 第二,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和这些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个别的关系。社会学之所以是综合性科学,主要是因为它以其他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作专门研究的东西为自己的对象,这既说明社会学与这些社会科学的区别,也说明社会学同时有必要借鉴于这些社会科学。反过来,其他社会科学也能得益于作为综合性科学的社会学,既开阔视野,又加深对各自涉及但不作专门研究的东西的理解。第三,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等综合性学科的关系。社会学与历史学同属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研究其他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作专门研究的历史方面,即各个社会发生、发展、衰落、灭亡的规律性。它与社会学的区别在于:一方面,历史学主要面向过去,社会学则面向未来;另一方面,历史学主要是纵向说明社会,而社会学主要是横向说明社会。两者的联系是相互借鉴。纵向研究社会时不能不涉及它的横剖面,反之,横向说明社会时也不能不涉及它的纵剖面。社会学与管理学的区别也是存在的。管理学侧重从管理的主体管理者、领导人方面来研究问题。社会学当然也要研究人,但是,社会学研究人、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主要是为了客观地说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条件与机制。社会学与管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第四,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由于研究者对于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学的看法都存在着分歧,所以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也很复杂。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联系在于:它们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它们的理论基础一样,都用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它们的区别在于:(1)科学社会主义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这样的政治学角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这样的社会学角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2)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属于单科性学科,而社会学则是综合性的学科。第四节 社会学与社会 一、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社会学也主要是通过这两条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服务的。 (一)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第二,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二)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符合规律性。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订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 从世界范围看,社会学是西方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产物;从中国的情况看,100年前社会学引入中国,在中国获得较大发展,中途被取消27年后又不得不重建,归根到底也是适应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需要。这一事实说明社会发展是社会学发展的源泉,中国社会发展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源泉。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加速期,其特点除了速度大大加快外,还有广度、深度和难度都空前未有。研究这个转型过程,回答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不仅是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义务,而且也是它安身立命的根基。可以说,对中国社会的“转型”认识得越深入、越全面,中国社会学的成长也就越扎实、越迅速,而成长了的社会学又能够为推动转型过程比较顺利、比较健康地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但同时也要注意吸取、借鉴国外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既注意防止一切照搬,又注意避免一切拒斥。 思考题 1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2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第二章 社会第一节 社会的概念 一、社会的基本定义 (一)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西方学者对于“什么是社会?”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德等。二是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G?齐美尔、法国的迪尔克姆等。以上两种观点各执一端,虽然包含了某些合理因素,但未免失之偏颇。(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二、社会的特征一般而言,社会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3)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不同,它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有组织地结合起来的系统,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文化。(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因此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更为丰富多彩。(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三、社会的功能 社会的功能主要有:整合功能,包括文化整合、规范整合、观念整合和功能整合。交流功能,社会创造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人类交往的场所和规范,使得人类互动能够合理、得体地进行。导向功能,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向。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人类创造的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 第二节 社会的构成要素 所谓社会的构成要素,是指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一、社会学关于社会要素的传统理论 最早使用社会要素概念的是我国老一辈社会学家孙本文,他提出社会赖以生存的有四大要素,即地理要素、生物要素、心理要素和文化要素。他称前两个为消极限制要素,后两个为积极活动要素。后来,我国很多社会学家都沿袭或发展了孙本文的理论。但是,迄今为止,对于社会要素的准确界定并无统一标准。除上述要素外,学者们所论及的社会要素还包括群体要素、家庭要素、行为要素、经济要素和政治要素等等。 二、社会三要素论 一般而言,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自然环境、人口与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场所,也为人类提供了生活与生产的资源。 人或人口是社会主体的能动要素。人本身的一切要素与现象,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年龄、分布、流动、出生、死亡等等,均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人类在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类自身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社会的第三大要素一一文化。文化一旦形成便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重大作用。文化塑造着社会中的个人、群体以至整个社会制度。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社会的类型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类型的观点 马克思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标准,提出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类型是: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并预见将会出现共产主义社会。后来,人们进一步将社会基本形态概括为五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为其初级阶段)。 二、社会学家对社会类型的区分 在社会学史上,不少社会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的类型作了各种区分。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诸种: (一)伦斯基的社会类型划分 美国社会学家根据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方式,将社会区分为以下各种类型:狩猎的与采集的社会;畜牧的社会;初农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二)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分 很多社会学家根据整体社会结构的差异,把社会概括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尽管在具体用词上有所不同)两个基本类型。比较著名的,如F?滕尼斯提出的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组织形式的差异。又如,杜尔克姆从分工的特点上区分了机械团结的社会与有机团结的社会。 我国社会学家还进一步发展了区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理论,提出了转型社会的概念,认为: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有一种社会过渡形态,即转型社会,它兼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由于这一过渡时期要经历较长的时期,所以也构成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类型。目前的中国社会,基本上就属于转型社会。 (三)其他有关社会类型区分的观点对于不同社会进行类型化概括的努力始终在继续。刘易斯?亨利?摩尔根曾将社会区分为未开化的、野蛮的和文明的三种类型;奥古斯特?孔德也曾将社会区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主义阶段;当代一些社会学家还以工业社会为中心,区分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等社会类型。第四节 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一、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等。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社会学对于微观社会的考察侧重于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差异与特性。 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所谓个人关系,是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常常是不稳定的。所谓群体关系,是在社会群体或组织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所谓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社会学通常在上述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以认识和了解社会。 三、血缘、地缘、业缘的角度 社会学通常还根据人际关系纽带的性质将社会关系区分为三个方面,即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以从不同的角度把握社会关系与社会系统。所谓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在人类社会之初就存在,是人们之间的先天联系。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血缘关系所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同时,这种关系在社会中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所谓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这种关系也在人类社会之初就已存在。一般而言,地缘关系可以区分为封闭型与开放型两种类型。地缘关系也同样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所谓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并非是与人类社会俱来的,而是在血缘与地缘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业缘关系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有着最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反功能。第五节 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长期以来,社会学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它们包括:功能论、冲突论、进化论、生物理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等。功能论是以把社会比作活的生物有机体为基础的。它认为,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共同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冲突的出现和存在是社会的反常现象。冲突论的许多思想源自马克思。它认为社会当中总是存在着强制和压迫,各种冲突的出现和存在是正常现象,反映了社会的本质。一个社会,由于其中的不同群体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所以始终处在不停的冲突之中。社会的稳定和均衡只是暂时的。进化论认为,社会与生物一样,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同样也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规模增长、结构分化、功能专化和相互依赖,与生物有机体有着相似之处。社会进化的形态是渐进的、连续的,不存在突变和飞跃。生物理论认为,尽管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高级动物,但它仍然是动物的一种类型,仍然依赖于周围的生态而生存。人以及人类社会和生物以及生物群落,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生物学的许多原理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不仅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受特定的地理环境的制约,而且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乃至文化观念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有着决定性作用。研究和理解人类社会及其文化,必须注意到其所处的特定的地理环境。思考题:1 什么是社会?2 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 社会系统有哪些功能?4 简述关于社会构成要素的理论。5 简述关于社会类型的理论。6 简述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7 如何理解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8 试用社会类型理论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章 文化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 在社会学史上,有关文化的定义非常之多。大致上可以说,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最初将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并将其系统化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E?B?泰勒。一、E?B?泰勒的文化定义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文化的特点在于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人类所共同享有。二、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在很多时候,文化与文明并未被刻意区分。但是,也有一些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致力于发现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区别。首先,文化与文明虽然都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但是文化比文明的产生要久远得多,文明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其次,文化与文明虽然都是人类创造所获得的成果,但是,文明只是反映人类所创造的具有进步和积极意义的成果,而文化则包揽了一切。再次,文化与文明虽然都是人类社会现象,但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或精神的发展状态。只有当文化使人类脱离生物本能和野蛮行动而产生理智行为并建立起物质的或精神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才能成为文明的表现。文化是文明存在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进步表现,具有积极的行为意义。三、文化、社会与人 文化、社会与人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社会是文化的体现,是广义文化的一部分;而社会又是由共享同一文化的人们所组成,这些人同时又赋予文化与社会以活力。第二节 文化的特征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要素,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 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2、文化具有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3、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总是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4、文化具有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和利用,从而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 5、文化具有变迁性。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以及重大的技术发明、发现和创造,使得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在研究文化变迁的特性时,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结果造成文化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而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而言,一般又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第三节 文化的区分 文化现象可以依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或角度,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观念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艺术、宗教思想、价值观等;二是社会制度与行为规范。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但二者的区分只是相对的。 二、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主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中占次要地位的,仅为一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但是,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两者可能互相转化。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同时,也应认真研究和对待亚文化。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来划分,文化也可以区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这里,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并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而反文化则是指在社会上占次要地位的文化,在这种意义上,它是亚文化的一种,但同时它一般是与现有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的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有着背离和否定作用。当然,对反文化的性质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估。三、 中心文化与边际文化中心文化是指文化的中心地带,一般是在某种文化的起源地附近或其发挥显著作用的地方,在这里具有比较稳定的、最能代表该文化特色的各种文化特征,它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弱。边际文化是指文化的边缘地带,它离中心文化较远,受中心文化的影响较弱,而往往容易受与之比较接近的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种混合的文化形态。如果边际文化同时也难以受到其他重要文化的影响,那么它就有可能处于一种不太发达的状态。 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就不同文化的比较而言,文化可以区分为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一般而言,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谁优谁劣的文化,例如技术文化。而所谓非评比性文化,也可叫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通常与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的风俗习惯等相联系。承认非评比性文化的存在,意味着承认各族群的平等和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差异。中性文化在一个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多方面的功能。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性文化问题。第四节 文化的结构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均有其特定的文化体系,而不是一盘散沙。文化的这种系统或体系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文化的结构。社会学主要从文化特质、文化丛和文化模式三个层次上分析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它既可以表现为物质的形式,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每种文化特质都可以独自成一个单位,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 二、文化丛 文化丛也叫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在一起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如春节庆祝活动等。 三、文化模式 所谓文化模式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在社会学关于文化的研究中,文化模式的研究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促进一个社会文化的总体认识。例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是不同的文化模式。尽管各种文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文化内容,但是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一些普遍一致的地方。例如,美国社会学家C?威斯拉曾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指出,所有文化都有可能包括语言、物质特质、艺术、科学、习俗、家庭与社会制度、财产的占有与交易方式、政府、战争等九个方面的内容。第五节 文化的功能文化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功能。第一,文化是人与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第二,文化是社会或族群分野的标志;第三,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第四,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即文化具有整合功能;第五,文化形塑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人。第六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一、文化积累和文化交流 (一)文化积累文化积累是指旧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增加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于文化积累,才有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二)文化交流人类文化的共享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得文化交流成为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文化交流是指因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交往而产生的文化互动,其中包括由于文化特质传播而引起的文化借采、文化涵化、文化冲突等过程。文化交流有益于社会进步。世界文明能有今日的成就,是同历史上各大地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多次交流分不开的。各族人民(地方群体)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三)文化震惊作为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冲突之一种的“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当中的人,在初次接触到与其自身文化迥异的另一种文化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和适当处理这种客观现象,避免失误。(四)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大差异,因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比较与评价各种文化时就存在着“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两种倾向。所谓文化中心主义,也叫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容易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看成是最好的,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评判其他文化,对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抱有怀疑甚至敌视的态度。文化中心主义在近现代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欧洲中心主义。所谓文化相对主义,是20世纪前期由美国人类学家在反对欧洲中心主义思想时提出来的,它主张一个民族中的文化现象只能用该民族内部的文化价值标准来加以衡量,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各民族的文化无优劣之分。文化相对主义在反对民族歧视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极端的文化中心主义会盲目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而极端的文化相对主义则否认了事物绝对可比的一面。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都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缺少辩证法。 二、多元文化与统一国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方面的多元一体格局在文化上呈现出多元的特色。文化交流和文化共享为文化进步和社会整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现代化并非“汉化”或“西化”。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考虑民族传统。在当前的建设中,必须保持和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点,充分考虑民族特点。中国的现代化是各族文化共同繁荣前提下的社会进步,决不能以牺牲某一民族文化为代价。 思考题1、 E?B?泰勒的文化定义是什么?2、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4、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5、简述文化的主要功能。6、试用文化堕距理论分析当今中国的有关社会问题。7、试析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学中的社会化,其基本涵义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和对社会的适应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人作为“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在社会学研究中,对社会化这一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是面对少年儿童,这一阶段所形成的研究范围和重点,以及由此延续下来的传统,属于狭义的社会化研究。50年代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人们不再只是研究童年时期的社会化问题,而是开始全面探讨包括一切角色学习在内的社会化过程。同时,不同角度的关于社会化的研究开始出现联合的趋势,社会化被认为是一个包含了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标准的统一过程,由此形成并出现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当前,对有关广义社会化的解释又出现了两种新的倾向:(1)许多人认为,社会化要研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应当关注个体成长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重视研究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序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2)一些学者在实际研究中,拓宽了对于个体概念的理解。以往的研究把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视为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个人,而目前的研究中,个体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或社会单元,如一代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这样,社会化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所关注的问题也日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人生来只是自然人、生物人,而不是社会人,他没有社会观念和社会技能,但同时人又必须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不同于自然环境,它是一个人造的世界,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因此,个人只有接受社会化,才能适应社会,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同时参与创造社会;而社会也必须由经过社会化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组成,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 (一)从个人方面分析 (1)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2)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二)从社会方面分析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1)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维持正常运行;(2)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3)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 三、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社会学对于社会化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角度,即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从文化角度对社会化的研究,把社会化看做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这种角度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学的文化学派。 从个性发展角度对社会化的研究,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具有个性的人。这个角度受到心理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立场 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社会化,就是重视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角色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同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系和发展社会结构。随着广义社会化研究的开展,以上三种研究角度有走向融合的趋势。 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特征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类特有的生物素质,社会化的活动就无法进行,其内容也无法被接受,个体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由生物进化和人类长期劳动实践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大脑是人类独有的财富,正是这种在容量和结构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大脑,使得人类具备了接受社会化的一切潜能。这些潜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具有思维能力 人类不仅具有一般的生物本能,而且作为高度发展的有机体,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大脑的思维能力是人能接受社会化的主要生理条件之一。 (二)人具有语言能力 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维的外部表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借助语言文字学习知识,传达信息,交流思想,借助语言与他人沟通合作,参与社会生活。 (三)人具有学习能力 在学习能力上,人与一般动物不同。动物的学习只限于感性领域,只能模仿不能创新。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