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呼兰河传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呼兰河传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呼兰河传教案苏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呼兰河传教案苏教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呼兰河传教案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兰河传 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是一部散文体小说。节选的文字是写童年的“我”与祖父在蜂蝶飞舞的后花园的一段生活,课文表现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是一篇独立完整的文章,把它当作散文教是比较恰当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以及祖父勤劳慈爱的形象,品味清新活泼而富有灵气的语言。【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2. 通过读小说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挖掘对文本解读的深度。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3.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背景。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童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难忘的记忆。许多作家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总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二、资料链接1.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2.知背景。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三、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1.生字词注音。蚂(m)蚱(zha) 榆(y)树 蚌(bng)壳锄(ch)头 谷穗(su) 倭(w)瓜 水瓢(pio) 蝙(bin)蝠(f) 玩腻(n)了2. 请学生说说对课文的初步印象。用“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句式说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回答。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1)作者向我们介绍的是什么?(她的童年生活)(2)主要人物是谁?各自的年龄有多大?(祖父和“我”;祖父快七十了,“我”四五岁)(3)地点在哪儿?(祖父的后花园)(4)能大概看出是在什么季节吗?从文章的哪里得知?(春夏;锄谷子,韭菜,摘黄瓜,追蜻蜓,绑蚂蚱)(5)能否尽可能多地回忆一下文中提到了哪些自然事物?(6)不长的文章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事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机勃勃、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回忆、自由)2. 分析人物形象。(1)课本中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的我,找一找哪些语句是反映“我” 天真烂漫的?提示:“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性格: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性格: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祖父虽然教我,我也并不细看,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性格: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点拨:慈祥、勤劳、宽容、豁达、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的老人。例: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归纳】从以上语句可以看出,祖父在“我”的眼里,是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我”非常宽容、慈爱、谆谆教诲、平易近人的人。3.品味探究。(1)从文中找出一些对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其中所蕴含的充满孩子般的欢愉和真挚。提示:如:“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类似的句子很多,可引导学生自己细心体会。(2)本文的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分析】本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自然真切地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心情。用字造句,充满儿童的稚气和欢愉。如“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这样的句子不像成人那样,它完全符合孩子的心理和性格。4全文总结。本文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没有任何矛盾冲突,只是回忆童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