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系统工程专业论文)基于GIS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算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对现代经济活动的作用同益明显, 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环境下,现 代物流业己从为社会提供传统的运输仓储服务向产品包装、分拣、 配送、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务扩展。 配送是物流系统中一个直接与消费者相连的重要环节,包括货 物从物流结点送达收货人的全过程,是指在集货、配货基础上,按 客户对货物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要求所进行的运送,是 “配”和“送”的有机结合。 对配送系统进行优化研究的最终目标是降低配送总成本,从而 获取“第三利润”。其中,配送路径选优是物流配送系统决策的重 要内容,其主要指在满足客户需求条件下进行车辆调度和配送路线 的优化,办即本文将重点研究的物流配送系统路径优化问题。配送 车辆路线是否合理对配送的速度、成本、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在 配送决策中显得至关重要【l 】。 1 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量迅速增加,物流配送 也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城市道路网复杂,配送货运 点多、分布不均匀,货物种类繁多,符合电子商务特点的配送高时 效性,客户对配送需求的时间约束要求等等。新的形势对配送系统 也有新的要求,如何在保持高度准时、快速配送要求下降低成本是 物流配送面临的新挑战。相比之下,传统的配送系统有以下问题: 物流系统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可视性;对海量数据分 析、处理及决策支持能力较差;决策时所依赖的配送模型过于 理想化,较少考虑实际因素的变化,实用性较差。主要体现在: ( 1 ) 难以满足客户的服务高要求。电子商务的特征是交易量巨 北京交通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大和交易速度极快,而传统物流配送的特点是人工调度、反应时间 长。信息流与物流效率的矛盾会导致整个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的低 效,服务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 2 ) 物流成本高。传统的物流配送大多是由人工调度的,在交 易量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地安排配送,降低成本。一旦交易量 增加、交易速度加快,配送调度就会超出人工的能力范围,会导致 大量的不合理调度的出现,配送运输出现迂回,物流成本升高。 ( 3 ) 增加城市交通的负担。物流配送调度的不合理,会使物流 配送路线迂回,导致在途车辆增加,使本己拥挤的城市交通更加拥 挤。在我国,物流配送的落后己经成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瓶颈之 一,要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实现物流配送的现代化。其主要 包括配送网络的合理布局、运输车辆的智能调度、运输线路优化选 择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海量的计算并且配送问题 有时限的要求,仅靠人的经验难以完全满足要求。因此,迫切需要 计算机支持的配送决策支持系统来辅助决策。 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 g e o g r a p h i ci n f o 硼a t i o n s y s t e f n ,g i s ) 作为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等多门学 科综合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g i s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物流配送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g i s 除了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外,还能够进行相关的空间数据 可视化操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复杂的空间分析,这对于物流 配送路径的优化和可视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物流系统规划局 限于单一的数据处理和表现,缺乏直观性和可视化,而g i s 能够帮 助人们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中无法看到的数据之间的模式和发展 趋势以图形的形式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实现数据可视化,并进行 地理空问信息的相关分析,实现地理空间分析与配送模型的集成, 从而满足配送决策优化的需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g i s 是一 种决策支持系统,g i s 技术的应用可以给物流配送系统提供较优的 决策方案。 现代物流配送信息量的急剧膨胀和配送环境的复杂化造成了 第一章绪论 配送方案的决策复杂化。引入g i s 技术可以在使配送系统决策在三 个方面得到改善:可视化、效率和可靠性。 第一,传统物流配送系统仅限于单纯的数据处理和表现,引入 g i s 可以提高决策的直观性和可视化程度。 第二,现代物流具有信息量极大的特点,对于一般的信息系统 来讲,对大量与配送相关的空间数据进行高效操作和分析比较困 难,可以利用g i s 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提高配送决策的效率。 第三,现代物流的复杂性使得仅依赖传统的运筹学方法无法得 出满意的方案,借助g i s 的空间分析功能,可提高决策的可靠性。 因此,利用g i s 技术,结合物流配送优化方法,对物流配送方 案中的车辆路径选择进行优化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具体表现 在三个方面:一是寻求提高物流配送决策可视化的途径:二是要寻 求由于海量信息引起空间数据处理能力不足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 决策的效率:三是寻求g i s 与配送模型相更好的结合方法,提高决策 的可靠性。 本论文根据配送信息具有较强的空间地域性的特点,探讨将 g i s 技术应用于物流配送路径优化中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物流配 送管理可视化程度、配送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效率,因而本论文研 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 2 物流配送概述 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 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 活动。物流配送系统包括货物集中,库存管理,车辆调度,配送运 输等多个环节,配送的一般流程如图卜1 所示:【2 】 北京交通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幽卜1 配送流程图 配送中心:指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 职能的流通性节点。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收大量的货物,进 行包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 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 施。一般来看,配送中心是在仓库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 而,配送中心与仓库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配送中心具有更 加广泛的功能。它包括货物的接收、分拣、整理、保管、装卸和发 运等功能,并且配送中心也是物流信息的集聚和发散中心,物流信 息全面、系统流动性强。 物流配送也就是在产品用户集中的区域,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和 时间计划,在物流中心配货,并将配好的货物采用汽车巡回运送方 式送交收货人的为多用户服务的运输。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是送 货,而是运输与其它活动的组合,除了各种运输活动外,还要从事 大量的集货、分货、配货、配装等工作,是配与送的结合。 物流配送类型:按物流配送的主体来划分为大型生产厂商主导 型物流配送,大型连锁企业自主型物流配送,专业物流企业丌展的 社会化物流配送,以交通运输业为主体的货运转运型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的形式:按物流配送经营的形式主要可分为直送和分 送。直送是指生产厂商或供应商根据客户订货要求,直接将商品从 仓库( 配送中心) 运送到零售商场或需求客户的整车量、高频度地运 送方式。直送的最大特点是客户的需求量大,每一次订货需求往往 北京交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首先给出了t s p 问 题的数学描述,然后给出一般v r p 问题的数学描述,最后对起终点 固定的v r p 问题进行数学描述。 第四章基于遗传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求解方法:在 前述理论基础上,探讨基于基于遗传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 求解方法,首先对遗传算法应用与物流配送路径问题进行分析,然 后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求解步骤与实现。 第五章基于蚁群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求解方法:在 | j i 述理论基础上,探讨基于基于蚁群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 求解方法,首先对蚁群算法应用与物流配送路径问题进行分析,然 后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求解步骤与实现。 第六章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求解方 法:在前述理论基础上,探讨基于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物流配送路 径优化模型求解方法,首先对禁忌搜索算法应用与物流配送路径问 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 型求解步骤与实现。 第七章基于g i s 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实现与分析:首 先给出了以上三种算法的g i s 系统实现,然后对三种算法进行比较 分析。 第八章总结与展望: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 了相关建议。 第二章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研究综述 第二章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研究综述 2 1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概述 2 1 1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的描述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可以描述为:在一个存在供求关系的系 统中,有若干台车辆、若干个物流中心和客户,要求合理安排车辆 的行车路线和出行时间,从而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把客户需求的 货物从物流中心送到客户,把客户供应的货物从客户取到物流中 心,并使目标函数取得优化。 2 1 2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的构成要素4 1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主要包括货物、车辆、物流中心、客户、 运输网络、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等要素。 ( 1 ) 货物。货物是配送的对象。可将每个客户需求( 或供应) 的 货物看成一批货物。每批货物都包括品名、包装、重量、体积、要 求送到( 或取走) 的时间和地点、能否分批配送等属性。 货物的品名和包装,是选用配送车辆的类型以及决定该批货物 能否与其它货物装在同一车辆内的依据。例如,一些货物因性质特 殊需要使用专用车辆装运:一些货物因性质特殊不能与其它货物装 在同一车辆内:一些货物虽然性质特殊,但由于包装条件很好,故 也能与其它货物装在同一车辆内。 货物的重量和体积是进行车辆装载决策的依据。当某个客户需 求( 或供应) 货物的重量或体积超过配送车辆的最大装载重量或容 积时,则该客户将需要多台车辆进行配送。 货物的送到( 或取走) 时间和地点是制定车辆的出行时间和配 送路线的依据。允许货物分批配送,是指某个客户的需求( 或供应)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货物可以用多辆车分批送到( 或取走) ,即使其需求( 或供应) 量在 一辆车的装载量以下。 ( 2 ) 车辆。车辆是货物的运载工具。其主要属性包括:车辆的类 型、装载量、一次配送的最大行驶距离、配送前的停放位置及完成 任务后的停放位置等。 车辆的类型有通用车辆和专用车辆之分,通用车辆适于装运大 多数普通货物,专用车辆适于装运一些性质特殊的货物。 车辆的装载量是指车辆的最大装载重量和最大装载容积,是进 行车辆装载决策的依据。在某配送系统中,车辆的装载量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对每台车辆一次配送的行驶距离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 种情况:无距离限制:有距离限制:有距离限制,但可以不遵 守,只是不遵守时需另付加班费。 车辆在配送前的停放位置可以在某个停车场、物流中心或客户 所在地。车辆完成配送任务后,对其停放位置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 种情况:必须返回出发点:必须返回某停车场:可返回到任意 停车场:可停放在任何停车场、物流中心或客户所在地。 ( 3 ) 物流中心。也称为物流基地、物流据点,是指进行集货、 分货、配货、配装、送货作业的配送中心、仓库、车站、港口等。 在某配送系统中,物流中心的数量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一 个以上:物流中心的位嚣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口对于 某个物流中心,其供应的货物可能有一种,也可能有多种:其供应 的货物数量可能能够满足全部客户的需求,也可能仅能满足部分客 户的需求。 ( 4 ) 客户。也称为用户,包括分仓库、 圆搿葫嚼;瑚增穗糯谭堪 x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标,也可以选用多个目标。经常选用的目标函数主要有: 配送总里程最短。配送里程与配送车辆的耗油量、磨损程度以及 司机疲劳程度等直接相关,它直接决定运输的成本,对配送业务的 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由于配送里程计算简便,它是确定配送路线 时用得最多的指标。 配送车辆的吨位公里数最少。该目标将配送距离与车辆的载重量 结合起来考虑,即以所有配送车辆的吨位数( 最大载重吨) 与其行驶 距离的乘积的总和最少为目标。 综合费用最低。降低综合费用是实现配送业务经济效益的基本要 求。在物流配送中,与取送货有关的费用包括:车辆维护和行驶费 用、车队管理费用、货物装卸费用、有关人员工资费用等。 准时性最高。出于客户对交货时间有较严格的要求,为提高配送 服务质量,有时需要将准时性最高作为确定配送路线的目标 运力利用最合理。该目标要求使用的较少的车辆完成配送任务, 并使车辆的满载率最高,以充分利用车辆的装载能力。 劳动消耗最低。即以司机人数最少、司机工作时间最短为目标。 2 1 3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的分类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可按照其构成要素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川 ( 1 ) 按物流中心的数目分,有单物流中心问题( 配送系统中仅有 一个物流中心) 和多物流中心问题( 配送系统中存在多个物流中 心) 。 ( 2 ) 按车辆载货状况分,有满载问题( 由于客户需求或供应的货 物数量大于或等于车辆的载重量,故完成一项配送任务需要一辆及 其以上的配送车辆,配送车辆需要满载运行) 、非满载问题( 由于客 户需求或供应的货物数量小于车辆载重量,多项配送任务可共用一 辆配送车辆,车 参 基旨型删卿爱扛瓣年磊载混合问题( 由于一部分客户需求或 第二章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研究综述 于车辆的载重量,而另一部分客户需求或供应的货物数量小于车辆 的载重量,造成一些配送车辆需要满载运行,而另一些车辆则经常 处于不满载状念) 。 ( 3 ) 按配送任务特征分,有纯送货问题( 仅考虑从物流中心向客 户送货,也称为纯卸问题) 或纯取货问题( 仅考虑把各客户供应的货 物耿到物流中心,也称为纯装问题) 及取送混合问题( 既考虑将客户 需求的货物从物流中心送到各个客户,同时考虑将客户供应的货物 从客户取到物流中心,也称为装卸混合问题或集货和送货一体化问 题) 。 ( 4 ) 按客户对货物取( 送) 时间的要求分,有无时限问题( 客户对 货物的取走或送到的时间无具体要求) 和有时限问题( 客户要求将 需求的货物在规定的时间窗内送到,将供应的货物在规定的时间窗 内取走,也称为有时间窗问题) 。有时限问题又可以分为硬时间窗 问题( 客户要求货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窗内送到或取走,不能提前 也不能拖后) 和软时间窗问题( 客户要求将货物尽量在规定的时间 窗内送到或取走,但也可以提前或拖后,只不过在提前或拖后时, 要对配送企业实施一定的惩罚) 。 ( 5 ) 按车辆类型数分,有单车型问题( 所有配送车辆的载重量相 同) 和多车型问题( 配送车辆的载重量不完全相同) 。 ( 6 ) 按车辆对车场的所属关系分,有车辆开放问题( 即车辆完成 配送任务后可以不返回其发出车场) 和车辆封闭问题( 车辆完成配 送任务后必须返回其发出车场) 。 ( 7 ) 按优化目标数分,有单目标问题( 仅考虑一个配送目标) 和 多目标问题( 同时考虑多个配送目标) 。 2 2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的现有求解方法综述 国外对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作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早在 1 9 8 3 年b o d i n g 0 1 d e n 等人在他们的综述文章中就列举了7 0 0 余篇有 关文献。在c h r i s t o f i d e s ( 1 9 8 5 ) ,g o l d e n 和a s s a d ( 1 9 8 8 ) 编辑的论 北京交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集中,以及a l t i n k e m e 和g a v i s h ( 1 9 9 1 ) ,l a p o r t e ( 1 9 9 2 ) ,s a l h i ( 1 9 9 3 ) 等的综述文章中都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近年来,有很多国外学者利用多种算法对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进 行了求解。该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b o d i n , c h r i s t o f i d e s ,g o l d e n , a s s a d ,b a l l ,l a p o r t e ,r i n n o o yk a n , i 。e n s t r a ,d e s r o s i e r s 矛口d e s r o c h e r s 等h 1 。 国内也有一些对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的研究。李大卫”“等以 t s p 的最近距离启发式算法为基础,通过设置评价函数来处理时间 窗约束,求解了简单的v s p 问题。张震针“1 对单车场满载问题,提 出了考虑运输行程约束的优化方法。蔡延光“1 等应用并行禁忌搜 索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对满载问题进行了求解。刘浩1 等用模拟退 火算法求解了两车型随机需求的v r p 。张涛“”。等用禁忌搜索算法和 遗传算法的混合策略求解了v r p 。王莉。用启发式算法求解了有时 限的v r p 。袁健“等用神经网络法求解了v r p 。姜大立、李大卫1 1 。 分别用遗传算法求解了无时限和有时限的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 近年来,郭耀煌、李军、谢秉磊“”、”。等对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求解算法。周双贵。“1 对物流 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的模型和求解方法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提出后,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计算复杂性 进行了研究,这是确定其求解算法研究方向的基础。l e n s t r a 和 r i n n o o yk a n 。“”在文献中,对v r p 的计算复杂性进行了综述和分 析:d a n t z i g 和f u i k e r s o n ( 1 9 5 4 ) 证明了有确定开始时间的物流配 送车辆调度问题的复杂性为0 ( n 。) ;s a v e l s b e r g h ( 1 9 8 5 ) 和 s o l o m o n ( 1 9 8 6 ) 提出有时限的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比一般的物 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更复杂;s a v e l s b e r 曲( 1 9 8 5 ) 提出有时限的物 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不仅问题本身是n p 难题,甚至在车队大小固定 时,找一个可行解也是n p 难题;l e n s t r a 和r i n n o o p yk a n 还证明了 几乎所有类型的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均为n p 难题。 第二章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研究综述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作为一个n p 难题,随着客户数量的增 加,可选的配送路径方案数量将以指数速度急剧增长,即出现组合 爆炸现象。据计算,对于一个有2 0 个顶点的t s p ( t r a v e l i n g s a l e s m a np r o b l e m ,即旅行商问题) ,其可能的路径总数为 2 01 ( 2 牢2 0 ) 。6 0 8 1 0 ”,即使用每秒一亿次的计算机按穷举搜索法 求解,也需要计算3 5 0 年“。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作为一个约束 性多路旅行商问题,与t s p 相比,不仅约束条件更为复杂,而且存 在多条配送路径,因此,其计算量会比t s p 大得多。一般地,只有 在客户数量较少、运输网络较简单时,才能求得物流配送车辆调度 问题的精确最优解。求解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的方法很多,究其 实质,可以分为精确算法和启发式算法两大类。精确算法是指可求 出其最优解的算法,主要有:分枝定界法、割平面法、网络流算法、 动态规划法等。由于精确算法的计算量一般随问题规模的增大呈指 数增长,在实际中其应用范围很有限。为此,专家们把精力主要用 在构造高质量的启发式算法上。 下面对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的一些常用求解方法进行简单 评述。 由于v r p 与t s p 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因此有相当数量的t s p 的 启发式算法在考虑到v r p 的特点和约束后,可以用于v r p ,诸如,邻 近点算法、插入算法、行程改进算法等。但是,大多数的v r p 的人 工智能算法并不等同于t s p 的启发式算法,常见的有特色的人工智 能算法有以下几种。 1 ) s w e e p 算法。该算法是由w r e n g i l l e t t 等人提出的。即先 计算出所要访问的点的极坐标,并按角度大小排序。然后在满足可 行性条件的前提下,按角度大小归并到不同的子路径中。最后再根 据t s p 的优化算法对所得到的子路径进行优化。 2 ) c h r i s o f i d e s m i n g o z z i t o t h l 两阶段算法它主要面向 c v r p 和d v r p 。该算法的求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最小路 径的原则形成初始解,然后用k o p t 算法对所得的各子路径分别进 第二章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研究综述 用于辅助规划,即是把g i s 系统与其他领域系统相结合,以充分利 用其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功能完成其他系统的决策分析。 g i s 应用于物流分析,也是利用g i s 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 物流分析技术,国外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g i s 为物流分析提供专门 分析的工具软件。完整的g i s 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 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 一方面,可用于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解决行程路线安排,以使 物流费用最优;另一方面,可用于城市物流网络设施( 如配送中心) 的选址规划,在产地、销地、仓库、运输线路组成的物流网络中, 确定仓库的最佳数量、位置、规模;在地图上划分最合理的销售市 场范围或服务范围等问题。 1 )车辆路线模型: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 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 问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2 )网络物流模型: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 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 3 )分配集合模型:可以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 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 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 4 )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 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 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 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 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 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问题,运用此模型均能很 容易地得到解决。 g i s 还可用于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面,如各种物流设备的数量 匹 x 北京交通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 3 1t s p 问题的数学描述 旅行商问题( t r a v e l i n gs a l e s m a np r o b l e m ,简称t s p ) 是著 名的组合优化问题,自1 9 3 2 年由k m e n g e r 提出后,引起了许多专 家学者的兴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求解方法,但对于大规模的t s p , 无一能行之有效的产生全局最优解。 一般t s p 问题可以描述起来十分简单,即一个旅行商通过全部 1 个城市一次且仅一次的最短旅行线路。该问题可以用图g = ( v ,a ) 表示,其中v 为要访问的城市集合,彳= ( f ,川f ,矿,且f _ , 是连 接其中任意两个城市弧的集合;c 。表示城市i 和城市j 间的距离。 为了说明问题方便,设城市o 为旅行商出发和返回的城市,定义: i1 ,若弧f ,在旅行回路上 。f 一1 0 ,否则 则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一i ,一1 m i n z = 勺勤 ( 2 一1 ) ,:o = 0 ,一l s t 勤= 1 ,= o k ,f 一1 ( 2 2 ) f = 0 ,一1 勘= l ,f = o ,1 ,一1 ( 2 3 ) 其中式( 2 1 ) 表示路径最短的目标函数,式( 2 2 ) ,( 2 3 ) 约束 每个节点被访问且仅被访问一次。 t s p 的每个可行解都是1 个城市的一个全排列,解的个数是 第三章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 ( 卜1 ) ! ,解的规模随着城市数的增加指数增长,出现组合爆炸现 象。 因此,t s p 问题是典型的n p 难题,研究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所有 的n p 类问题都等价于t s p 。t s p 已成为组合优化中的一个标准问题, 人们每提出一种新的寻优方法,总是力图用t s p 来检验。另外各种 车辆路径优化问题都是t s p 的变形。 3 2v r p 问题的数学描述 车辆路径问题( v e h i c l er o u t i n gp m b l e m ,v r p ) 由d a n t z i g 于 1 9 5 9 年提出,属于典型的复杂组合优化问题,该问题可以看做是 两类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的结合一旅行商问题( t s p ) 和装箱问题 ( b i np a c k i n gp r o b l e m ,b p p ) 。 由于v r p 问题是t s p 问题的变形,因此v r p 问题也是n 王,难 问题,当问题规模增大时也会出现组合爆炸现象,很难求其精确解。 一般v r p 问题可描述为:用于送货的若干辆相同型号的车从 配送中心出发,到不同地理位置的客户那里去送货,然后返回配送 中心,要求每辆车只能出发一次,任何一个客户有且只能有一辆车 访问,并且所配送的货物不能超过车辆的载重量,求一种配送方案 使得配送总成本最少。 一般v r p 问题在数学上可描述为【”】: 令g = ( v ,e ) 为一无向图,其中y = f v ,l f _ 0 ,1 ,2 ,一l 表示顶 点集,e = ( v ,v 川v ,v ,矿,f ) 为边集。此无向图有n 个顶点, 其中顶点v ,v :v 。表示客户,形成客户集合c ,有ccy ,表 示配送中心。 每条边( v ,) 都具有属性值c 。其中c 。表示从点i 到点j 的 运输成本,并且c l j _ c 0 du ,其中c 。表示单位距离费用,这里不妨 取值l ,d 表示v v 。两点之间的距离。客户i 的需求量为d 。 配送中心有m 辆相同型号的车辆,记为车辆集 第三章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 3 3 起终点固定的v r p 问题的数学描述 本文研究的是一类特殊的v r p 问题,它不同于传统的t s p 与v r p 的地方在于,传统的v r p 问题强调是车辆从起点出发最后再回到起 点而形成闭合的线路的最优路径,比较适合于有配送中心的车辆优 化调度问题。 本文的v r p 问题可以描述为,有一辆车从起点出发经过途中所 有的节点到达终点的最短路径,在传统t s p 问题中各个节点的地位 是等同的,但在起终点固定的v r p 问题中存在两类不同的节点:一 类为起点、终点,另一类为途中的各个节点,因此在算法实现时应 予这两类不同的点以不同的考虑,而不能像t s p 中那样对各节点采 用同样的处理。 起终点固定的v r p 问题是城市交通中常遇到的一类问题,如单 位班车的线路选择问题、货运公司从车场出发到各个地点进行装货 最后将收集的货物送到指定地点如码头、车站等。有统计数字表明, 这类运输问题在城市交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研究起终点 固定的v r p 问题对解决这类 送过程中都采用g i s 技术,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35 1 。 国内目前己有一些学者做过gis在交通道路规划中研究硝岗: 毽。葡浦凇簿建法憾旧性竖赫笼奠鼙艮戢淫雨惦际。博t i 邵蓬的集金氇时篓至等譬蛙蠢砖塑鱼釜蠹雾矽踅荤透露y ,且f 是连接 其中任意两个节点的弧的集合,c 表示节点i 和节点j间的距离, 一辆车从起点出发要求访问其余所有节点到达终点,求总路 程最短的一条路径。定义:i 1,车辆从f点行驶到,点 北京交通入学硕+ 学位论文 m i n z = c f 嘞 扛0j = 0 h 一】 s t = l ,- ,= o ,1 ,n l - 0 h 一1 z 口= 1 ,f = o ,l ,n 一1 :o x 叽卜l = 0 z ,= o ,= 0 ,1 n 一1 ( 2 1 3 ) ( 2 一1 4 ) ( 2 1 5 ) ( 2 1 6 ) ( 2 1 7 ) 其中式( 2 一1 3 ) 表示路径最短的目标函数,式( 2 1 4 ) ,( 2 1 5 ) 约 束每个节点被访问且仅被访问一次,式( 2 16 ) 约束车辆不能从起点 直接到达终点,式( 2 1 7 ) 约束车辆到达终点后不能再继续行进,因 此所有这些约束条件共同保证了车辆只能从起点出发,终点结束经 过其余中间节点一次且仅一次。 可见起终点固定的v r p 问题与传统的t s p 问题是不同的,在传 统的t s p 问题中,求的是从出发点经过所有节点一次且仅一次回到 出发点的一条闭合线路的最短路径,t s p 中各节点的地位是等同 的,因为如果找到了从某一点出发经过所有其他节点回到出发点的 最短路径,那么在这条闭合路径上任何一点为出发点经过所有其它 节点返回出发点的最短路径都应该是同一条路径,例如一条有十个 节点的网络,节点编号为o ,l ,2 ,3 ,4 ,5 ,6 ,7 ,8 ,9 假如旅 行商从o 点出发找到了一条最短路径为f 0 ,3 ,7 ,8 ,2 ,l ,9 ,5 ,4 ,6 ,o 那么若他从2 点出发必有最短路径为 2 ,1 ,9 ,5 ,4 ,6 ,o ,3 ,7 ,8 ) ,和 ( 如果网络为对称网络) 2 ,8 ,7 ,3 ,o ,6 ,4 ,5 ,9 ,l ,2 ) 。观察发现这 些路径的长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是同一条路径。 而在起终点固定的v r p 问题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点,一类为起点、 终点,另一类为要求途径的各个节点。假设车辆从起点出发到达终 点的最短路径为 o ,3 ,6 ,2 ,4 ,5 ,7 ,8 ,1 ,9 ,如果网络为对称网络则 只有 9 ,1 ,8 ,7 ,5 ,4 ,2 ,6 ,3 ,o 为与最短路径等同的路径,即车辆从 第三章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 终点出发经过途中所有节点返回起点的最短路径,因此可以认为在 起终点固定的v r p 问题中起点和终点的地位是等同的。因此在设计 起终点固定的v r p 问题算法时不能完全按照求解t s p 时的方法设计 算法,要对不同类型的节点以不同的考虑。 第四章基于遗传算法的v r p 问题求解方法 4 1 2 遗传算法的国内研究现状 现在g a 的典型应用领域有:函数优化、t s p 、v r p 、模式识别、 v l s i 电路布置设计问题、煤气管道布局问题、生产系统中的实时 控制问题、图着色问题、人工神经网络优化问题以及车问作业调度 问题等。 关伟等借鉴g a 对t s p 问题的研究,针对问题特性利用g a 求解 了起终点固定的货物配送问题,简称s t t s p 问题【4 9 】;肖美华等将 g a 与模拟退火算法结合来求解布局问题【5 0 】;刘铁男等通过在g a 中 引入局部搜索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算法,并应用马尔克夫链理 论证明了其收敛性刚;姜大立等利用g a 求解了一般v r p 问题,并 对染色体进行了可行化影射【52 】;h 雷等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遗传算 法,利用此算法求解了一般v r p 问题,并与简单遗传算法进行了比 较【5 3 】;陈廷等将g a 应用于飞行管理问题的求解中,得到了最优的 飞行管理方案 5 4 】;丁建立等将遗传算法与蚂蚁算法进行融合来求 解t s p 问题,先利用g a 生成初始信息素,然后利用蚂蚁算法求解 最短路径【”】,杨晓华等提出了蚁群加速遗传算法,应用它来解决 水环境优化问题p “。 4 2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4 2 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遗传算法( g e n e t i ca l g o r i t h m ,g a ) 是一种有效地解决最优化 问题的方法。它最先是由j o h nh o l l a n d 于1 9 7 5 年提出来的,是模拟 达尔文的遗传选择和自然淘汰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其思想 源于生物遗传学和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是具有“生存+ 检测”的 迭代过程的搜索算法。g a 以一种群体中的所有个体为对象,并利用 随机化技术指导一个被编码的参数空间进行高度搜索。其中,选择、 第四章基于遗传算法的冲问题求解方法 的个体,选择实现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原则。根据群体中每个个体 的适应值,从中选择具有最好的个体作为父代重新繁殖下一代群 体。 交叉:杂交或交叉是两个染色体之间随机交换信息的一种机制。 以事先给定的杂交概率p c 在选择出的个体中任意选择两个个体进 行杂交运算或重组运算,产生两个新的个体,重复此过程直到所有 要求杂交的个体杂交完毕。交叉操作是g a 中最主要的遗传操作。通 过交叉操作可以得到新一代个体,新个体结合了其父辈个体的特 性。交叉体现了信息交换的思想。 变异:变异首先在群体中随机选择一个个体,对于选中的个体以 一定的概率随机的改变串结构数据中某个串的值。同生物界一样, g a 中发生变异的概率很低,通常取值在0 0 0 卜o 0 1 之间。变异为新 个体的产生提供了机会。根据需要可以以事先给定的变异概率p 。 在最好的个体中选择若干个体,并按一定的策略对选中的个体进行 变异运算。变异运算增加了g a 找到最优解的能力。 检验停机条件,若满足收敛条件或固定迭代次数则停机:若不满 足条件则转重新进行进化过程。每一次进化过程就产生新一代的 群体。群体内个体所表示的解通过进化最终达到最优解。 实际上,g a 中有遗传( 交叉和变异) 和进化( 选择) 两类运算。 北京交通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拒绝策略 拒绝策略抛弃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可行的染色体,这是g a 中普 遍的做法。当可行的搜索空间是凸的且为整个搜索空间的适当的一 部分时,这种做法是有效的,然而这样的条件也是比较苛刻的。例 如对许多约束优化条件初始种群可能是由非可行染色体构成的,这 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修补。对于某些系统,允许跨过不可性染色体使 用修复往往更能达到最优解。 ( 2 ) 修复策略 修复染色体是对不可行染色体采用修复程序使之变为可行的。 对于许多组合优化问题,构造修复程序比较容易。己经证明,对于 一个有多个不连通可行集的约束优化问题,修复策略在速度和计算 性能上都远胜于其他策略。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它对问题本身的依 赖性,对于每个具体问题必须涉及专门的修复程序,而对于某些问 题,修复过程本身比原问题的求解更复杂。 ( 3 ) 改进遗传子策略 解决可行性问题的一个合理办法是涉及针对问题的表达式,以 及专门的遗传算子来维持染色体的可行性。许多领域的实际工作者 采用专门的问题表达方式和遗传算子构成了非常成功的g a ,这是一 个非常普遍的趋势。但是该方法遗传搜索受到了可行域的限制。 ( 4 ) 惩罚策略 上面的三种策略的共同优点是不会产生不可行解,缺点是无法 考虑可行域外的点。对于约束严格问题,不可解在种群中占的比例 很大,这样将搜索限制在可行域内就很难找到可行届。惩罚策略就 是在遗传搜索中考虑不可行解的技术。构造带有惩罚项的适值函数 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加法形式: v a l ( x ) = f ( x ) + p ( x ) 其中,x 代表染色体,f ( x ) 是问题的目标函数;p ( x ) 是惩罚项。 对于极大化问题, 第四章基于遗传算法的v r p 问题求解方法 f p ( x ) = o 若x 可行 l p ( x ) o 其他 对于极小化问题,则取: i p ( z ) = o ,若x 可行 l p ( x ) o ,其他 另一种是乘法形式: v a l ( x ) = f ( x ) 木p ( x ) 此时,对于极大化问题,则取 i p ( x ) = 1 ,若z 可行 【o s p ( 工) - - l ,其他 4 2 3 遗传算法的特点 遗传算法是以决策变量的编码作为运算对象。在优化过程中借 鉴生物学中染色体和基因等概念,模拟自然界中生物的遗传和 进化等机理,应用遗传操作,求解无数值概念或很难有数值概念 的优化问题; 遗传算法直接以目标函数作为搜索信息。它仅使用由目标函数 变换来的适应度函数值就可确定进一步搜索的方向和范围,而 不需要目标函数的导数值等信息: 遗传算法同时在多点进行信息搜索,具有天生的并行性,由多个 个体组成一个初始群体开始搜索,对群体进行选择、交叉、变异 等运算,产生出新一代的群体,继续搜索; 遗传算法使用概率搜索技术。它属于一种自适应概率搜索技术, 其选择、交叉、变异等运算都是以一定的概率进行的,增加了其 搜索过程的灵活性。实践和理论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遗传算法 第四章基于遗传算法的v r p 问题求解方法 s t e p 2 :设景b s e l e c t e d o = t r u e ,置第一点编号a r r y 0 = 0 , 剩余待编节点数l e f t = n 一2 s t e p 3 :设置待编点号j = 1 s t e p 4 :判断1 e f t 是否为0 ,如果是则转s t e p 8 。否则产生一 个1 到l e f t 的随机数r a n d o m 。 s t e p 5 :从被选标志数组b s e l e c t e d 中找到第r a n d o m 个 b s e l e c t e d k = f a l s e s t e p 6 :置a r r y j = k s t e p 7 :准备编下一个点,置j 1 e f t 一1 转s t e p 4 s t e p 8 :置最后一点a r r y n 一1 = n 一1 重复执行以上步骤m 次,就可以得到群体规模为m 的随机染色 体编码。 初始群体形成框图如图4 1 北京交通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s t e p 4 :将f a t h e r 中r 1 至r 2 之间的染色体片断作为c h 订d 2 继o 点之后起始片断。 s t e d 5 :顺序将m o t h e r 中没有在c h i l d 2 中出现的点编号插入 到c h i l d 2 中形成子代染色体二。 例如: f a t h e r :0l1 453 l26 m o t h e r :03254 l16 其中实线所画区域为匹配区域,仅交叉操作后得到的子代为 c h i l d l :o2 54 【 l36 c h i l d 2 :o4 53 216 另外交叉算子是受交叉概率p c 限制的,在进行交叉之前需要先 产生一个在0 到1 之间的随机小数p ,只有p m 爿。能对双亲染色体 进行交叉操作,为了保证大多数双亲都能进行交叉操作来产生新个 体保证遗传操作的不断进行m 一般取得较大,目前常用的参数范 围为p c = 0 5 1 o 。 变异算子 变异算子也是遗传算法中常用的算子之一,但较交叉算子要次 要一些,引入交叉算子的目的是要保持群体的多样性,体现了自然 选择中的基因突变。变异操作可以减少遗传算法快速收敛于局部最 优解的概率。对于起终点固定的v r p 问题由于起点o 和终点n 一1 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要保持不变,因此在设计变异算子时要考虑到此 问题,防止变异后产生无效解的情况发生。设0 1 d 为变异操作之前 的染色体,n e w 为变异之后的染色体,则变异操作的步骤可以描述 为: s t e p l :产生随机数1 r l n 一2 ,l r 2 n 一2 且r 1 r 2 s t e p 2 :交换o l d 中位置为r l 和r 2 所对应的节点编号 第四章基于遗传算法的v i 心问题求解方法 s t e p 3 :将o l d 赋给n e w 得到新染色体n e 例如某个体0 1 d 编码为01 546 237 ,其变异过程如下 变异前:ol546237 变异后0 1 当7 变异后得到个体n e w 编码为o134625 7 适应度计算 本算法中取适应度函数f = 1 0 0 0 o 木f f d ,其中f f = 瑟,1 c 为染色体长度这里f 不单纯是d 的倒数,而是其倒数的倍数,这样f 的值就不致于过小,影响我们观察实验结果,d 是由译码得出的路 径长度。 4 3 3 算法步骤 本文设计的求解起终点固定的v r p 问题的遗传算法执行步骤如下: s e t p l :根据节点坐标计算路径长度矩阵 s t e p 2 :根据群体规模构造初始群体 s t e p 3 :通过适应度函数计算个体的适应度 s t e p 4 :采用轮盘赌方法选择两个待交叉的双亲染色体 s t e p 5 :采用交叉算子对选择的双亲染色体进行交叉操作产生 两个子代染色体 s t e p 6 :采用变异算子对两个子代染色体进行变异操作 s t e p 7 :判断生成的子代染色体的数量是否达到群体规模,如 果未达到群体规模,则转s t e p 4 ,否则转s t e p 8 s t e p 8 :采用最优保存策略用生成的子群体更新父群体 s t e p 9 :判断是否达到迭代次数,如果未达到,则转s t e p 3 ,否 第五章基于蚁群算法的v r p 问题求解方法 第五章基于蚁群算法的v r p 求解方法 5 1 蚁群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3 8 】【5 9 】 5 1 1 蚁群算法的国外研究现状 蚁群算法( a n tc o l o n ys y s t e m ) 是一种源于自然界中生物世界 的新的仿生类随机型搜索算法,它吸收了昆虫王国中蚂蚁的行为特 性,通过其内在的搜索机制,在一系列困难的组合优化问题求解中 取得了成效。最早是由意大利学者d o r i g o 、m a l l i e z z o 、c o n o r i n i 等 人于1 9 9 1 年提出的,称之为蚁群算法,并应用该算法求解t s p 问 题、分配问题、j o b s h o p 调度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受其影响, 蚁群算法模型逐渐引起了其它研究者的注意,将蚁群算法的思想应 用到各自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d o r i g o 等人提出基本蚁群算法后不久,又提出一种更一般的 蚁群算法,并称之为a n t qs y s t e m 。在该算法中,个体的移动规 则不只是根据转移概率进行转移,还包括对以前找到的最优路径的 利用。s t u t z l e 提出m m a s ( m a ) 【m i na n ts y s t 锄) ,其基本思想是仅 让每一代中的最好个体所走路径上的信息量作调整,以加快收敛速 度,这样便容易出现停滞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点,用k 分支因子作 为衡量群体多样性的一个指标,当k 分支因子低于某一数值时,便 对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地下储气库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大枣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丙硫菌唑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补气用药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盐斤收放保管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密闭鼓风炉备料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砖瓦生产中控员作业指导书
- 血液制品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廉洁从业》企业文化培训课件
- 跟痛症教学讲解课件
- 《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
- 《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国际组织课件
- 绪论(遗传学)课件
- 滴定管使用课件
- 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教程C语言版ppt课件(完整版)
- 公司金融课件(完整版)
- 公司员工薪资审批表
- 四年级公共安全教育全册教案(海峡教育出版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