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爱在人间第4课哦冬夜的灯光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docx_第1页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爱在人间第4课哦冬夜的灯光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docx_第2页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爱在人间第4课哦冬夜的灯光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哦,冬夜的灯光1教学目标1.认真朗读课文,借助圈划、批注、质疑等学习方法,体会文章运用的环境描写,联想与想象等写法手法,逐步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2.整体感知作者笔下所表现出的美好情感:温暖、友谊和乐观。2学情分析对于初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朗读、圈划、批注的学习方法,那么,这堂课旨在进一步教会学生在朗读、圈划、批注的基础上,学会质疑的学习方法。第一步:可以由学生自行圈划出文中最具表现力的句子,然后做些批注,写下自己阅读后即时的体会和感受。第二步:对于自己在圈划、批注中产生的困惑,可以在四到六人的学习小组中进行质疑,然后筛选信息,把最具价值的质疑写下来。第三步:把在学习小组中讨论的最具价值的质疑,在集体中进行讨论,师生共同参与,从而使学生完成“自我感知”“小组讨论”“集体探究”的三步教学体验,使学生在整堂语文课中,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通过朗读、圈划、批注、质疑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联想和想象等多种写作手法凸现人物形象的,从而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实现了浓浓的“自我教育”的氛围。3重点难点1.重点:在用朗读、圈划、批注的学习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质疑、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教学形式,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2.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联想和想象等写法手法,表现文章的思想内涵。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新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情景创设揭示课题同学们,在这个地球上,每天都在演绎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的邮递员王顺友”;“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的丛飞”;“她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的大山里第一位赤脚医生李春燕”这些都是2006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的其中几位。(展示多媒体课件)在英国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有这样一位医生,有这样一群农家们,他们同样在用自己的爱心演绎着一段浓浓的真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哦!冬夜的灯光。(板书课题及作者)观看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中,唤醒已有的情感积累,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散读课文。2.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3.请学生用一、两句话谈谈阅读后的感受。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请学生在文中圈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相关语句的旁边进行批注。1.集体散读课文2.扫除文字障碍(容易写错的字):偏僻,厉害;引擎,熄灭,碾雪3.谈感受4.圈划感动理由可能会有:一、平时一入夜,荒野漆黑一片,当医生半夜开车去求医的人家时,沿途农家灯全部打开了;二、平时农家用灯很节约,但给医生引路,他们把灯全部打开;三、当医生给孩子看完病开车回家时,沿途农家的灯仍然开着,人们用自己的灯光护送医生,医生的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了,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四、平时,医生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五、医生在给孩子看完病后完全可以留下来,等天亮再回去,但是他没有,他心里想的是:说不定还会有病家来求诊。在朗读的基础上,扫除文字障碍,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圈划、批注,使学生更好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读质疑小组交流你在阅读时,对文中哪些地方产生过疑惑?请写出你所质疑的问题,并在四到六人的学习小组中进行交流。学生可能有的疑惑:1.文章第四小节具体写病家告诉“我”他的家怎么走,而且病家认为很容易找,“我”却给他搞得糊里糊涂,路真的容易找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不容易,表明去农家的路难认,突出灯光的作用。)2.文章第八节为什么要写“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侯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用农家平时用电的节约更能突出西部农家的互助、温暖、友谊。)3.文章第十小节中写到:“我就发现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句中的“恐惧”和“忧虑”分别指什么?(“恐惧”指外面已经下大雪了;“忧虑”指复杂的乡村,乡路,不认得路回去。)“学贵有疑”,学生在自我感知、体验的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问题,他们更愿意由自己、伙伴、老师共同来解决属于他们的问题。筛选信息集体探究每个学习小组筛选出最具价值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的疑惑:1.为什么偏僻、寒冷、荒凉的小镇在“我和我的妻子”心中充满了温暖、友谊和乐观?(文章写小镇的荒凉,实际是为了和小镇上人们的热情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文章的主题。本文对环境的描写主要是突出环境的“冷”与人情的“热”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暗”又更加突出了深夜中灯光的“亮”。)2.作者在文章结尾处用阿瑟?查普曼的诗,其用意是什么?(从内容上说,阿瑟?查普曼的这几句诗,截取了“握手”与“笑容”两个意象,非常简洁、有力的传达出了西部地区人们品质的善良与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与关爱。从结构上说,诗中所说的笑容的“长久”,握手的“有力”,与第一段中“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一脉相承。从表达效果上说,文章至此戛然而止,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思考。3.文章以“哦!冬夜的灯光”为题,有着怎样的含义?(本文以“哦!冬夜的灯光”为标题,蕴含两方面意义:一是指在一个风雪冬夜,农家们为医生出诊指路照明的一盏盏灯光;“冬夜”又喻指黑暗、寒冷,“灯光”象征光明、温暖。在那个荒凉、偏僻的小镇,真诚、淳朴、关爱的友情,深深打动了寒夜里出诊的医生,驱走了冬夜的黑暗、寒冷,让人由衷地发出感叹:哦!温暖、明亮的冬夜灯光。)师生共同参与从学习小组中筛选出来的最具价值的问题,在集体中进行讨论,使学生完成“自我感知”“小组讨论”“集体探究”的三步教学体验,形成了浓浓的“自我教育”的氛围。再次朗读深层领悟请学生自由朗读文中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加深情感体验学生有感情的畅读进一步体验文字表面和文字背面的含义,让感动久久地烙在心里。练口训练能力迁移在我们的身边,每天也都在演绎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请大家一起来说说最感动你的身边人是谁?为什么?在教师以“爱”为主题的背景音乐下,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使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感悟身边的美。课后作业1.请在课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