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pdf_第1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pdf_第2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pdf_第3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pdf_第4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组织重要的战略竞争武器。知识不仅在作业 流程上改善组织绩效,还是组织用来打击竞争对手、达成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核心资源, 它将比物质资本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 1 ( p e t e rd m c k e r ) 。知识已经替代物质、劳动和资 本成为根本的经济资源和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g r a n t ,1 9 9 6 ) 。人们生产和生活中 知识含量的不断增加,便得知识管理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并逐渐成 为现代企业新型的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知识创新和共享更是企业核心竞争 优势的重要源泉和支撑力量。如何让知识更加快速度、高效率地在企业内部进行转移和 流动,促进知识共享,进而加快知识创新,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根据新社会经 济学的理论,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社会网络以其良好的互动性,快 速的传播速度,决定了它良好的知识传播功能,尤其在个人层面。己成为隐性知识传递 的重要媒介。研究表明,隐性知识是企业知识的主体( 王娟茹,2 0 0 4 ) t 2 1 ,隐性知识的 获得、转移和有效整合是形成企业持续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来源( d o r o t h y & s y l v i a , 1 9 9 8 ) 【3 】,隐性知识通过内部转移被企业成员吸收和消化而导致知识创新,并最终转化 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促进内部的隐 性知识转移,不断创新,但对于其中社会网络对知识转移的具体机理,日前还少有系统 性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正是试图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表明,企业知识管理活动嵌入在特定的关系网络中,如企业内部 人员的社会关系网络等,这些网络关系无形地渗透在知识链中。而且网络的结构也会对 知识链上各项知识处理环节产生影响。社会网络理论起源于社会学,为研究个体与个体 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与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社会网络理论对网络关系如 何影响知识转移过程具有解释力【4 j 。 本文从个人层面切入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对嵌入在个体知识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网 络,及其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检验。主要研 究问题有:( 1 ) 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强度是否会影响知识传递效果;( 2 ) 不同的网络 关系是否会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的转移产生影响;( 3 ) 知识缄默性是否对社会网络要素 与知识转移效果起调制作用。 关键词:社会网络;知识转移;关系强度;结构滑 社会网络对个体闻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 t h e s t u d yo f m e c h a n i s mo f t h ei m p a c to fs o c i a ln e t w o r k so n i n d i v i d u a l s 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a r r i v a lo f t h ee r ao f k n o w l e d g ee c o n o m y ,k n o w l e d g eh a sb e c o m ea l li m p o a a n t m a t e g i cc o m p e t i t i v ew e a p o n s k n o w l e d g ei sn o to n l yh d p i n gt oi m p r o v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p e r f o m m c e ,b u ta i mu s e da g a i n s tc o m p e t i t o r st oa c h i e v et h es t r a t e g i co b j e c t i v e so ft h e i m p o r t a n ts t r a t e 西cc o i er e s o u r c e s k n o w l e d g ew i l lp l a yam o r ei m p o r t a n tr o l et h a np h y s i c a l c a p i t a l ( p e t e rd m c k 盱) i nt h e 帆o f k n o w l e d g ee c o n o m y , m a k i n g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i sb e c o m i n gt h en e we r ao fa nu n a v o i d a b l ei s s u e ,a n dg r a d u a l l yb e c o m e san e wm o d e m e n t e r p r i s em a n a g e m e n tm o d e 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i sak e yd e m e n to fb u s i n e s ss u c c e s si nt h ee r ao fk n o w l e d g e e c o n o m y i n n o v a t i o na n dk n o w l e d g es h a r i n gf i l ei m p o r t a n ts o u r c e so fc o m p e t i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 t h ep r o b l e mo f t h ec o m p a n yi sh o wt om a k e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 e di n s i d et h ec o m p a n ym o l e s p e e d l ya n dm o r ee f f c i e n t l g y ,t h e n 芦o m o t et h es h a r i n go fk n o w l e d g ea n dt h e r e b ys p e e d1 巾 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 k n o w l e d g e t h a t st h eu r g e n tt h i n gt h ee n t e r p r i s e sn e e dt os o l v e 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n e ws o c i a la n de c o n o m i ct h e o r i e s ,a n ye c o n o m i cb e h a v i o ri se m b e d d e di nt h es o c i a l n e t w o r k s o c i a ln e t w o r kw i t hg o o di n t e r a c t i o n ,r a p i dp r o p a g a t i o nv e l o c i t yh a s g o o d k n o w l e d g e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f u n c t i o n s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p e r s o n a ll e v e l ,s o c i a ln e t w o r kh a s b e c o m e 缸i m p o r t a n tm e d i u mi nw a n s f e ro ft a c i tk n o w l e d g e r e s e a r c hs h o w st h a tt a c i t k n o w l e d g e i s t h e m a i n e n t e r p r i s e k n o w l e d g e ( w a n g j u a n r u ,2 0 0 4 ) i t s a c q u i s i t i o n ,l r a n s f e r a n de f f e c t i v ei n t e g r a t i o n 种c o e o m l 碰t i v e n e s so f e n t e r p r i s e s ( d o r o t h y s y l v i a ,1 9 9 8 ) t b i sp a p e rf o c u s e so nt h es o c i a ln e t w o r kw h i c he m d e d e di nt h ep e o p l e s k n o w l e d g e n e t w o r ka n dh o wt h es o c i a ln e t w o r ki n f l u e n c e dt h et r a n s f e ro fk n o w l e d g e 丘锄ap e r s o n a l l e v e l a f t e r 也a “t h ep a p e ra t t e m p t st od o 雅e m p i r i c a ls t u d yo bt h em e c h a n i s mh o wt h es o c i a l n e t w o r ki n f l u e n c e dt h ei r a u s f e ro fk n o w l e d g e m a j o rr e s e a r c hi s s u e sa :( 1 ) h o wt h e e b a m c t e r i s t i e s o f t h e n e t w o r k a f f e c t t h e t r a n s f e r o f k n o w l e d g e ;( 2 ) w h a h o r d i f f e r e n t k i n d o f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n e t w o r k c o u l d a f f e c t k n o w l e d g e 缸a u s f e r d i f f e r e n t l y o r 觥( 3 ) w h e t h e r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k n o w l e d g ec a nm o d u l a t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k n o w l e d g ew a m f e ra n d s o c i a ln e t w o r kd e m e n t s , k e yw o r d s s o c i a l n e t w o r k ;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 t i e s ) s m l c t u r eh o l e s i i 独创性说明 作者郑重声明:本硕士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大连理 工大学或者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邋日期:丝巫! 兰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 论文版权使用规定”,同意大连理工大学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连理 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 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储签名盆丝堡 导师签名 寺惭霭 型卫年j 月上目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知识管理得到来自哲学、管理学、社会科学界研究者的普遍 关注,随着交叉性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知识活动的认识逐渐走向了两个范式:信息网络 范式和社会网络范式。1 9 9 9 年h a n s e n 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知识管理实践中两种不同的 策略:编码化战略( c o d i f ic a _ 虹o ns 雠魄;y ) 和个性化战略( p c r s o n a l i z a t i o ns 怕螂;) r ) 。 编码化策略重点是将知识编撰到知识数据库中,以便于员工使用:个性化战略重点是促 进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接触传递和分享知识嘲。以上两种战略可以说是信息网络范式和 社会网络范式的实践证明。 基于信息网络范式的研究延续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信息学概念体系,以信 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中心,重点关注编码化知识的挖掘、组织、检索、表示以及机器对 知识的理解、操作、应用等。知识库、知识管理系统、语义网络等都是该范式下的热点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基于社会网络范式的研究是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研究范式,受 经济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观念的影响,该范式下的研究认为任何经济实体都是嵌入在 一个具体的、实时的社会系统中的,而知识的流动也通常存在于一个有边界的社会网络 中,所以将知识创造、知识转移和知识利用放在具体的社会网络中进行研究是较为理想 的研究通道。基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引入了社会学部分新兴概念,如信任、群组、社会资 本、虚拟社区等,这些概念对解析知识转移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6 】。 从目前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现状来看,部分研究者已经开始将社会网络的部分概念应 用于知识转移研究,但都缺乏系统性。本文以知识转移活动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知 识转移的概念、经典模型及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社会网络模型框架下知识 转移机理。在深入探讨社会网络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后,结合以前对社会网络和知识 转移的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社会网络要素对知识转移( 包括隐性知识的转移和 显性知识的转移) 的效果进行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社会网络要素对隐性知识和显 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和研究展望。 社会网络对个体问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 1 1 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关键资源。不断的获取和吸收新的 知识也成为个人不断提高竞争力,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的基础。个体知识的吸收和创新是 企业创新的源泉,企业的成功也不再依赖于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资源,而是 更多地依赖于知识,企业内部知识的学习、传播和共享已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 但是个体所拥有的知识绝大多数是隐性知识,不容易交流与共享,这是由于隐性知识存 在着不可编码、非结构性、与特定组织密切相关、高度个人化等特征,学习和传播的难 度较大。因此,隐性知识主要通过人际互动、培训实践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传递。 个体始终处在一个不断的知识获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中,个体通过自身学习或者 其他个体获得新的知识,这些知识成为个体进行知识创新的基础。个体在获取知识的同 时对知识进行吸收加工,使之成为能够为自己实际运用的“个人化”知识。个体在实际 的运用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强化、吸收和总结,并加入自己在实践中获取的新知识,从 而完成了对已有知识的创新过程。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之中。同时, 个体知识的获取和转移是其学习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知识转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交往与互动,从社会关系角度解释知识转移的机理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特别 是在隐形知识的转移过程中,社会关系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这些内容在部分研究中已有所体现。在对于知识转移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 以往均以点对点的知识传递过程为框架,强调了两个转移对象问的交互状态及其情景。 但是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加大了对转移情景的关注,基于情景视角的研究突出了知识转 移对象所在“场”的因素,认为知识和知识转移均存在于一定的情景环境中,这一点与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 g r a n o v e t t e r ) 认为的“个体行为是嵌入在一个具体、实时的社会 联系系统中的”观点类似,即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网络中的。由于隐性 知识隐藏在个体中,所以知识转移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也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联系系统 中。在这样的前提下,社会网络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了理论基础,并且为我们提供了 概念架构去研究不同的社会现象。 同时,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也逐渐成为社会活动分析的主流模式。简单的说, 社会网络分析强调了人际关系、关系内涵以及社会网络结构对社会现象的解释。作为理 论架构,其与其他理论架构有一定的不同,g r a n o v e t t e r 在1 9 8 5 年美国社会学刊( a j s ) 上发表的“社会结构与经济行动”一文提供了很好的综述。他以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理 论( 或在社会学及政治学的理性学派) 的理论架构为比较对象,清除地反衬出社会网络 理论在研究经济行为时的轮廓。同时,p e l z 和a i l ( k w s 及a l i e n 的研究表明人们偏好从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际网络中而不是从文本中获取知识,这样社会关系网络就成了个体搜寻知识的主要路 径和平台1 7 j ,由此基于社会网络模型的知识转移研究成了新兴的研究范式。 1 2 研究问题 作为正式网络的补充,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跨功能性、背景相似性、良好沟通 性等特征,决定了它良好的知识传播功能。尤其在个人层面,非正式的知识转移是隐性 知识得以有效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因此越来越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虽然社会关系网络对知识转移的重要性,己渐渐广为人知,但对其的研究还远远不 够。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非正式的关系网络对知识转移的作用虽然已经受到了充分的 重视。但是大多数研究还是一般性的论断,少数研究在非正式关系网络和交流的量化实 证研究方面,有了一些成果,还仍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主要原因是社会关系网络许多 特征的难以度量性( f r e e m a n ,1 9 9 1 ;v a n ,w e g g e m a n & m a t h i e u p ,2 0 0 0 ) 。况且,过 去学者针对知识分享的研究,多数着重在于组织问的知识转移( z a n d e r & k o g o u t ,1 9 9 5 ; h a n s a n ,1 9 9 9 ) ,或者选择个人的角度探讨分享意愿的影响因素( h e n d r i c l ( 3 ,1 9 9 9 ;夏 侯新鹏,2 0 0 0 ;吴有顺,2 0 0 0 ) ,或重在研究知识传递所导致的结果( 如j a n z e t a l ,1 9 9 7 : 黎士群,1 9 9 9 ;汤令仪,2 0 0 1 ) 。对于团队中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具体机制的实证研究并 不多见,理论体系也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和模糊区域。 一方面个体间的非正式知识转移行为根植于社会网络之中,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去分 析和论证个体间的非正式知识转移是具有说服力的。另一方面,近年随着图论、概率论 以及各种几何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 取向) 越来越受人瞩目。社会网络理论不断深化,使得使用这一工具去分析个体间非 正式知识转移成为现实,并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面言,根据分析的着眼点不同,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分为两种基本视角:关系取向( r e l a t i o n a la p p r o a c h ) 和位置取向 ( p o s i t i o na p p r o a c h ) ( 或者关系纬度和结构纬度) 。关系取向关注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 粘着关系,通过社会联结( s o c i a lc o n n e c t i v i t y ) 本身( 如强度、对称性、规模等) 来说 明特定的行为和过程。位置取向则关注存在于行动者之间的、且在结构上相处于相等地 位的社会关系的模式化( p a t t e r n i n g ) ,讨论的是两个或以上的行动者和第三方之间的关 系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结构,强调用“结构等效( s t r u c t u r a le q u i v a l e n c e ) ”来理解人类行 为嘲。 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内研究者多采用定性的方法对社会网络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展开 研究,如王夏洁,刘红丽( 2 0 0 7 ) 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了知识链上的知识获取、社会网 络关系、结构对知识链中的知识传递和共享的影响;许小虎,项保华( 2 0 0 5 ) 也是定性 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 分析社会网络的关系要素、结构要素等对知识吸收能力的搜寻、吸收和应用阶段都产生 影响等。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社会网路关系纬度的强度变量和社会网络结构 纬度的“结构洞”变量来分析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并采用实证的研 究方法加以验证。 1 3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 本文共分五章,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其次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本研究关 键名词的定义,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安排。 第二章着重对本研究涉及的知识理论、知识转移理论以及社会网络理论进行介绍, 并在此基础之上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本文相关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国内外已有 成果进行了总结。 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分析核心内容,首先分析了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知 识转移过程中转移主体的博弈行为,然后结合社会网络要素的分析来揭示社会网络对知 识转移的影响,分别从关系强度、网络结构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三个方面来探讨社会网 络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第四章在第三章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建立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转移模型,并提出假 设,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在整个实证分析过程中,本研究利用 了国外学者对于社会网络强、弱联系的成熟度量量表,通过大样本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得 了数据,并运用s p s s l 3 软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对本文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 第五章是对全文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本文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参照,运用知识转移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等理论框架,对 社会网络对知识转移影响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的原则,对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得到了本文结论并提出了未来的展望。本文技术路线 如图1 1 所示。 一4 一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1 1 文章的技术路线图 一5 一 社会网络对个体问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 2 文献综述 2 1 社会网络理论 2 1 1 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 s o c i a ln e t w o r kt h e o r y ) 发端于2 0 世纪3 0 年代,成熟于2 0 世纪7 0 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 0 年代到6 0 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 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 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 社会网络研究起源是人类学家在探讨社会人际互动关系时,发现传统角色地位的结 构功能理论无法解释实际的人际间互动行为( m i t c h e l l ,1 9 7 4 ) ,因而必须寻求新的理 论。人类学家b a r n e s ( 1 9 5 4 ) 最早开始思考网络概念,在对挪威某渔村社会结构的研究 中他发现,若单从正式的社会结构角色( 如社会阶层、职业、地位) 时无法解释整体渔 村的实际运作状况,反而是非正式的关系基础( 如亲属、朋友、邻居关系等) 而形成的 关系网络能够解释渔村内成员的互动行为。而后b o t t ( 1 9 5 7 ) 继续研究了网络的概念, 但直到1 9 6 0 年代后期,社会网络概念才被各领域学者所接受,并逐渐运用于社会科学 的研究中( w a s s e r m a n & f a u s t ,1 9 9 4 ) 。 在网络概念进入社会学领域后逐渐形成了社会网络理论,这一理论构架是建立在新 经济社会学对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批判基础上的。格兰诺维特( 1 9 8 5 ) 通过与新古典经济 学的比较,清楚地概括出了社会网络理论的轮廓,这一理论在经济行为的分析方面主要 包括了: 第一、经济行为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所以行为者之间的关系会影响经济行动; 第二、经济行为有其理性的一面,所以人际关系有其实用性,可以用来计算收益成本, 这正是社会资本的概念;第三、信息是不完整的,而且信息的传递受到社会关系和网络 结构的影响;第四、个人的效应不是孤立的,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而有所改变;第五、 个人的网络位置会影响到资源、信息的获取,也会制约其经济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网络理论的构架尤其强调了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结构对于经济 行为的影响,这是社会学与经济分析的对话,格兰诺维特也因此开创了新经济社会学这 一学派。不仅仅在个体方面,贝克尔( b a k e r ,1 9 9 0 ) 研究发现,企业通常也会结合使 用长期关系纽带( 1 0 n g - t e r mc o m m i t t e dt i e s ) 和短期交易纽带( s h o r t t e r me p i s o d i ct i e s ) , 以尽可能控制交易伙伴。与此相关,乌兹的经验研究得出了“嵌入性”应适度的结论。 他认为,嵌入性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企业的绩效( u z z i ,1 9 9 7 ) 。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社会网络理论集中考察了个体问以及企业间的关系及其对于经 济行为的影响,将经济活动与隐藏在市场分配过程背后的社会机制的理解联系起来,有 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经济生活的本来面目。 2 1 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社会网络理论在社会学与管理学领域俱为显学,其之所以为 许多学科所接受,除了其在社会科学理论中的独到解释力之外,还得益于社会网络分析 方法的发展。随着图论、概率论以及各种几何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 应用性很强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取向) 越来越受人瞩目。国外的伯特( r o n a l db u r t ) 、 格兰诺维特( m a r kg r a n o v e t t e r ) 、诺科( d a v i d k n o k e ) 、马斯登( p e t e rm a r s d e n ) 、 维尔曼( b a r r y w e l l m a n ) 、怀特( h a r r i s o n w h i t e ) 等学者都是活跃在这一领域中的重 要人物,社会网络( s o c i a ln e t w o r k s ) 和关系( c o n n e c t i o n s ) 这两本杂志的 良好声誉巩固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学术阵地,再加上i n s n a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n e t w o r kf o r s o c i a ln e t w o r ka n a l y s i s ) 这一国际网站强大的辐射力,这一领域的影响更是日渐深 远。 社会网络理论通过概念化的网络结构模型来刻画主体间的关系模式( r o w l e y , 1 9 9 7 ) ,网络结构被视为“现象学的实在”( w h i t e ,1 9 9 2 ) ,说明了个体行为的非原 子化特征,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s n a ) 提供了一套数量化分析网络结构的工具。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自2 0 世纪6 0 年代以来由社会学大师怀特( h a r i s o nw h i t e ) 及 其后继者伯曼( b o o m a n ) 、布里格( b r i e g e r ) 和弗里曼( l i n t o nf r e e m a n ) 等人发展 出来,这套社会网络理论所延伸出来的分析工具结合了群体动力学、计量社会学 ( s o c i o m e t r i c ) 、数学、社会心理学、图形理论( g r a p ht h e o r y ) 等各领域的成果, 可以有效的对网络结构进行测量,并发展出格兰诺维特( 1 9 7 3 ) 的弱连接优势、 k r a c k h a r d t ( 1 9 9 2 ) 的强连接优势、以及博特( 1 9 9 2 ) 的结构洞等原创性的理论,这些 分析方法在组织理论及组织行为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k l i d u f f & t s a i ,2 0 0 3 ) 。图 2 1 表示出了社会网络分析发展的系谱图。 社会网络对个体问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 格式塔理论 i 田蜘论 结构功能人类学 沃纳( w a r n e r ) ,格卢克曼( g l u c k m a n ) 图2 1 社会网络分析发展系谱图 资料来源:约翰斯科特( 著) 刘军( 译)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1 月第1 版 ,博 德尔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架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个体为中心所形成的网 络结构( e g o - c e n 位i cn e t w o r k s ) ,主要分析的是网络节点在网络中的连接强度( t i e ) 与 网络位置( p o s i t i o n ) ,如强连接( s t r o n g t i e s ) 、弱连接( w e a k t i e s ) 、中心性( c e n 仃a l i t y ) 、 结构洞( s t r u c t u r a lh o l e s ) 等。第二类是以整体网络( t h ew h o l en e t w o r k ) 为分析焦点, 其分析的内容包括网络的密度( d e n s i t y ) 、群体中心性( g r o u pc e n t r a l i t y ) 、小团体 ( s u b - g r o u p ) ,对等性( e q u i v a l e n c e ) 等( b o r g a t t i ,e v e r e t t & f r e e m a n ,2 0 0 2 ) 。这些概 念将在第四章中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社会网络分析的精髓,在于把复杂多样的关系形态表征为一定的网络构型,然后基 于这些构型及其变动,阐述其对个体行动和社会结构的意义( 乌日爱其2 0 0 4 ) 。描述网 络构型的典型模式主要涉及关系和结构两个基本维度。其中关系维度主要包括了结点和 联结,结构维度则以结点之间关系的分布情况为焦点。前者主要论及关系的内容、方向、 强弱等,后者则包括了结点在网络中的位置、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等各项指标。 m i t c h e l l ( 1 9 6 9 ) 描述了社会网络的形态特征,认为网络研究应该考虑网络规模、 结构、互动关系及其过程。其中,网络结构包括四个维度:被称为“a n c h o r a g e ”的网络 调查焦点,网络成员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和难易程度,网络成员社会异质性范围。网络成 员间的互动关系包括:关系所包括的内容、强度、频率、持续性、方向等( 周立新、李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传昭,2 0 0 3 ) 。这种网络特征分析方法问时考虑了网络的规模和结构特性,也同时虑及 了网络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总体上奠定了网络作为一种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的地位。 b u t t ( 1 9 8 2 ) 结合分析单元和分析方法两个维度,总结出了一种典型的网络分析模 型( 表2 1 ) 。他把分析单元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单个行为者、作为网络次群体的多 个行为者以及作为结构化体系的次群体;同时把分析方法分为关系分析法和位置分析法 两种,前者分析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密度,后者则是分析行为者之间的关系模式,这种模 式界定了行为者在行为体系中的位置,必须考虑各种关系的影响。 表2 1网络分析模型 资料来源:b u r t r s t o w a r das t r u c t u r a lt h e o r yo f a c t i o n ,a c a d e m i cp r e s s ,1 9 8 2 ,p 3 0 转引自: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1 月第1 版 对于国内的研究,尽管检验和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特别是分析网络的具体形态、 过程、作用的尝试时有所见,一些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研究结果,但对社会网络分析本 身的全面介绍或系统阐释较少,大都侧重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且主要集中在产业集 群、企业网络方面,侈4 如,王宵宁( 2 0 0 5 )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进行建模 并实证检验,鲁开垠( 2 0 0 6 ) 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与核心能力进行了相关研究等。 与此同时,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还开发出了许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方法和分析工 具,如s n a f u 、s i e n a 、u c n e t 等网络分析软件,这对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发展起了 巨大的推进作用。 有关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可参考w a s s e r m a n & f a u s t ( 1 9 9 4 ) 的社会网络分析: 方法与应用一书,该书对网络分析的理论及工具有详细的说明,另外d e g e n e e & f o r s e ( 1 9 9 9 ) ,s c o t t ( 2 0 0 0 ) 、刘军( 2 0 0 4 ) 、罗家德( 2 0 0 5 ) 等学者所著的社会网络 分析手册及讲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 2 2 知识转移 2 2 1 知识的基本概念 。 由于知识的复杂性,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许多学者对知识下定义,但到目前为止,还 没有一个公认的知识定义,以致于罗素认为“知识是一个意义模糊的概念”。根据西方 较为著名的学者和工具书,我们列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定义: 韦伯斯特词典 ( w e b s t e r 1 9 9 7 年版) :“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状态的 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包括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总和”。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f 德鲁克( p e t e rf d r u e k e r ,1 9 9 9 ) 指出:“知识是一种 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务的信息这既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法,也包括通 过对信息的运用使某个个体( 或机构) 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有有效的行为方式。” 翻 c h u r c h m a n ( 1 9 9 8 ) 认为:“将知识设想或看作是一种对信息集合的观点,事实上 已经将知识这一概念从其全部生活之中剥离了出去;知识只存在于其使用者身上,而不 存在于信心的集合中。使用者对信息集合的反应才是最为重要的。l o j 托马斯h 达文波特( t h o m a sh d a v e n p o r t ,1 9 9 9 ) 对知识给出了一个工作定义: “知识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关联信息以及专家的见解等要素的动态组 合。它起源予认识者的思想,并对认识者的思想起作用。在组织内,知识不仅存在于文 档和数据库中,而且嵌入在组织的日常工作、过程、实践和规范中”。l l l 】 d a v e n p o r t 和p r u s a k ( 2 0 0 0 ) 认为:“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相关信 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织,它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的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州。 在管理学领域,尽管没有统一的知识概念,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知识具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内容:具体化在实物当中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h e d l u n d & n o n a k a ,1 9 9 3 ) ,诀 窍类知识和事实类知识( k o g u t & z a n d e r ,1 9 9 2 ) ,或者内含予多种数据库( w a l s h & u n g s o n ,1 9 9 1 ) 、惯例、过程、工艺和结构( t e e c e ,2 0 0 0 ) 中的能力。 本文中的知识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内容,界定为个体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所积累的经 验、诀窍、技术、能力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理解。 2 2 2 知识转移的概念 知识转移的话题在个人心理学中早己被重视,近来,这一现象又在战略管理与组织 理论中受到普遍关注,它们从组织层面对知识转移进行了探讨。而个人层面的知识转移 来自于创新领域,此后知识转移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的关注热点。b k o g u t 和u z a n d e r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9 9 3 ) 【1 3 】认为,企业转移知识的能力是企业存在的重要理由,有效地知识转移,对企 业竞争优势的提高至关重要。 肖尔兰兹克( g s z u l a n s k i ) 指出“转移”而不是“扩散”,在于强调知识的转移是 一种经验,而不是一个发散的过程,即:知识转移不是扩散知识,而是有计划地跨越组 织边界分享知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知识被看作存在于不同的知识库中,知识转移包 含着复制知识相关的因素,如人、工具、规则及形成的知识网络【1 4 j 。 n o n a k a 认为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个领域之一是关于不同单元知识之间的转移的 研究,并认为知识转移是不同单元之间知识的传递【1 5 1 。 s z m l a n s k i 将知识转移定义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复杂的,模糊的规则在新的环 境中被不断创新并被维持【1 6 1 。 a r g o t e 和i n g r a i n 将知识转移看作是一个单元( 团体、部门或个人) 被另一个单元 的知识经验影响的途径【l ”。 g i l b e r t 和c o r d e r - h a y e s 提出了一个概念框架来分析知识转移过程,这个框架有利于 新知识的形成,他们将之定义为5 个阶段,为获取( a c q u i s i t i o n ) 、沟通(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 应用( a p p l i c a t i o n ) 、接受( a c c e p t a n c e ) 、消化( a s s i m i l a t i o n ) 1 8 1 0 g a m v e l l i a 和g o r g o g l i o n e 认为知识转移是个认知过程,由编码与通译两部分组成l l 叼。 本文认为“知识转移”( 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 ) 并不是机械的“移动”,而是一个人 的知识与另一个人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差异,并且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变化, 这意味着有效的知识转移是在双向的互动中,能被双方所吸收并能产生新的知识。因此, 知识转移是个人或群体所拥有的有用的知识被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直接或间接 的互动作用,而且正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对知识而起到了增值作用。 2 2 3 知识转移模式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了不同的知识转移模型,根据其出发点的不同,我们 认为主要包括过程模型、要素模型和其他模型等。其中过程模型主要是将整个知识转移 分为不同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s z u l a n s k i 的四阶段模型以及m y m a c d l b c x t 和m a r t y n c o r d e y - h a y e s 的五步骤模型:要素模型是以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要素为基础建立研究模 型,比较典型的是j e f f j e y 和b i n g - s h c n gt e n g 提出的知识源( s o u r c e ) ,知识受体 ( r e c i p i e n t ) 、转移的知识( k n o w l e d g e ) 及转移情境( c o n t e x t ) 四要素模型,v i t o a l b i n 等人归纳出的转移主体、转移意境、转移内容、转移媒介四部分知识转移分析框架以及 社会网络对个体问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 国内学者王开明、万君康提出的接受者、发送者和中介媒介三要素模型;其他模型中比 较突出的是n a k a 提出的知识螺旋模型以及徐金发等人在s z u l a n s k i 过程模型基础上提 出的知识转移情境模型。 ( i ) 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s z u l a n s k i ( 1 9 9 6 ) 等学者认为知识转移不是一个动作, 而是一个过程,据此提出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 图2 2 ) 刚。 转移萌芽 的t! 芏竺兰二二三竺芒竺 初始阶段 执行阶段 蔓延阶段 整合阶段 图2 2s z m 蛆s k i 的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他认为知识转移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初始阶段( i n i t i a t i o n ) 、执行阶段 (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 、实施阶段( r a m p u p ) 和整合阶段( i n t e g r a t i o n ) 。在初始阶段, 知识转移的机会开始萌芽,组织或个人发现知识缺口和弥补该缺口的知识,并做出转移 决策;进入执行阶段时,知识源和受体之间建立起转移关系,进行信息和资源的交流; 知识受体接受到知识后,转移过程进入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受体开始使用获得的知 识;新知识运用以后,受体根据使用后的绩效,决定是否保留该新知识和是否将新知识 的运用制度化,如果得到满意绩效,受体决定将新知识的运用形成惯例,那么此时就开 始进入知识转移的整合阶段。 m y r n ag i l b e r t 和m l l r t y nc o r d e y - h a y e s 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知识转移五步骤的 概念模型伫1 1 。其中,第一步是知识获取,组织通过过去的经验、实践、外借或者从具有 新知识的员工那里不断搜索得到新知识。获取的知识类型随着影响知识源的概念的不同 而不同。第二步是交流,交流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第三步是应用,获取和经 过交流的知识必须加以应用来保持。使组织进行学习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应用后 的结果。第四是接受,受体通过从实践、历史、指导中学到知识、控制知识并加以反馈 后,会判断这种知识是否值得接受和将其同化。第五步是同化,知识转移过程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