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同步练习3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同步练习3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同步练习3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同步练习(三)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 )A.苏州B.杭州C.北京D.南京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明代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B.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C.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D.明清时期北京和西安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3.在我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最早出现在( )A.明朝前期B.清朝初期C.明朝中后期D.清朝中期4.我们现在食用的粮食作物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何时从外国引进的(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清王朝自认为“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夷,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形成这一可笑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A.君臣们愚昧无知,自傲自大B.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封建专制制度腐朽D.政治黑暗腐败6.明朝时,制瓷业居全国首位的是( )A.泉州B.湖州C.景德镇D.苏州7.“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居日久,将又成一粤省澳门矣”这句话反映出( )A.清政府看到外商到中国来很高兴B.清政府对外采取的是开放的政策C.清政府希望外商居住在澳门D.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心存恐惧和担忧8.下面关于广州十三行的职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承销外商进口货物B.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C.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D.负责统一兑换外币9.自明末以来我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最根本原因是( )A.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二、材料解析题10.“机户出资,机工出力”。(1)“机户”“机工”有什么区别?(2)你怎样理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3)比较一下,机户的剥削与封建地主的剥削有什么不同?三、问答题11.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四、创新训练12.有人认为,明朝时期,实行积极的对外交往政策,从而促进了国势的强盛,而清朝实行“闭关政策”,造成了国势日衰。你认为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一、1.A 2.D 3.C 4.C 5.B 6.C 7.D 8.D 9.D二、10.(1)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是早期的雇佣工人。(2)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关系。(3)机户占有生产资料和资金,靠剥削雇佣工人为生;封建社会的地主则占有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三、11.原因:清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政府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着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