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基于累积抖动的无线多媒体速率控制算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cumulated jitter -based rate control mechanism for wireless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thesis submit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by siwen liu supervisor: prof. yuning dong february 2013 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邮电大学或其它 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学位论文及涉及相关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 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授权南京邮电大学可以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 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本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 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涉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研究生签名: 日期: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i 摘要摘要 随着宽带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而实现这 些无线多媒体业务显然需要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比如视频流媒体在无线网络传输的技术, 特别是服务质量保证(qos,quality of services),是影响无线视频业务性能的最重要的技术 之一。关于提高无线多媒体传输性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而网络拥塞和速率控 制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首先研究了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以及在当今的无线网络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端 到端丢包区分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媒体传输速率控制方法-cj-simd 速率控制算法,这种算法通过比较长期累积抖动平均值与短期累积抖动平均值的大小并结合 计算时延因子的方法,判定网络拥塞的等级及区分数据分组丢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 simd 速率控制算法对发送端的发送速率进行控制,缓解网络拥塞,调节网络状态,提高网 络资源的利用率。 在 ns-2 仿真平台上,将本算法 cj-simd 和 avtc,spike,zigzag 算法进行比较。仿真实 验结果表明,在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时候,cj-simd 算法能够比现有的方法更准确的区分数据 分组的丢失原因,并根据不同类型的丢失的数据分组进行发送速率的控制,缓解网络拥塞状 态,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相比于现有的 avtc,spike,zigzag 算法, cj-simd 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拥塞丢包率。 关键词关键词:丢包区分算法,丢包区分算法,速率控制,速率控制,拥塞控制,异构网络,多媒体传输拥塞控制,异构网络,多媒体传输 i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s, the use of wireless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ly. and obviously the achievement of the applications needs the support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example, video streaming in wireless network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assurance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echnology in wireless video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a lot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made, while the rate and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rections.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first studies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dio channel, as well as several widely used end-to-end packet loss distinction methods in todays wireless network applications. and based on this foundation, proposes a new rate control method cj-simd, which uses the accumulated jitter as a control criterion to distinguish lost packets. the cumulative jitter scheme is reinforced with a delay factor that measures on a per round basis the buffer occupancy at the bottleneck path between the sender and the receiver.this is done to reduce the risk of unnecessary decrease of the transmission rate every time that incipient congestion is reported through the cumulative jitter scheme. based on this, with simd rate control algorithm, the new method can alleviate network congestion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on the ns-2 simulation platform, the algorithm cj-simd is compared with avtc, spike, zigzag algorithm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j-simd algorithms is more accurate to distinguish the cause of the loss of the data packet, to control the transmission rat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 of lost data packet and to alleviate network congestion, thus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compared to avtc, spike, zigzag algorithms, cj-simd algorithm performs better with higher throughput and lower congestion packet loss rate. key words:loss differentiation algorithm ,rate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iii 目录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3 1.3 无线环境下多媒体传输面临的挑战 . 4 第二章 无线信道的模拟 . 7 2.1 无线信道 . 7 2.2 课题中提出的无线信道 . 8 2.2.1 无线信道模型 . 8 2.2.2 无线信道的仿真和分析 . 10 2.2.3 无线信道的特性 . 11 2.3 本章小结 . 11 第三章 传输控制算法 . 13 3.1 速率控制算法介绍 . 13 3.1.1 tfrc 拥塞控制算法 . 13 3.1.2 以速率为基础的 mimd(a,b)拥塞控制算法 . 14 3.2 avtc 速率控制算法 . 15 3.3 zigzag 算法 . 17 3.4 spike 算法 . 19 3.5 biaz 算法及其 spld 改进算法 . 20 3.6 本章小结 . 22 第四章 一种基于传输累积抖动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 . 23 4.1 有线-无线混合 ip 网络上的视频传输. 23 4.2 cj-simd 速率控制算法 . 28 4.2.1 理论基础 . 28 4.2.2 发送端的行为描述 . 29 4.2.3 接收端的行为描述 . 30 4.3 cj-simd 速率控制算法组成部分 . 30 4.3.1 simd 速率控制算法 . 30 4.3.2 数据分组丢失原因及网络拥塞等级的判定 . 33 4.3.3 多媒体视频数据流的初期建立 . 37 4.3.4 cj-simd 控制算法的行为描述 . 37 4.4 本章小结 . 38 第五章 实验仿真结果 . 39 5.1 无线信道仿真参数设置 . 39 5.2 算法性能评价参数 . 40 5.3 3g 网络(umts)仿真实验 . 40 5.3.1 单流实验仿真结果 . 41 iv 5.3.2 加入 cbr 干扰流实验仿真结果 . 44 5.4 wlan 无线最后一跳(wlh)网络仿真实验 . 46 5.4.1 单流实验仿真结果 . 47 5.4.2 加入 cbr 干扰流实验仿真结果 . 49 5.5 本章小结 . 50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52 参考文献 . 5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56 致谢 . 57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从具有高速宽带接入的家庭网络到每张办公桌上都具有互联网主机的传统办公场所;从 手机的 web 浏览器到具有公共无线接入功能的汽车,传感器。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全世界 的计算机互联网络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纵观当今世界宽带网络的发展形势,其中最让人振奋的就是宽带无线网络的发展:无论 是由传统的 gsm 或是 cdma 的 2g 模式,到已经成为现实的 3g 时代;还是由 802.11 系列 协议的无线局域网络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有产品进入市场的 wimax。宽带无线网络的迅猛 发展,已经引发了在无线网络上进行多媒体数据快速传输的热潮。这也成为了现今通信领域 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伴随宽带无线网络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 3g 移动通信标准协议实用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来获得无线多媒体的服务成为了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其中,使用最 多的则是无线视频业务:包括网上视频点播,网上可视电子商务,可视会议,网上政务,网 上学校,网上购物,网上研讨会,远程医疗,可视网上聊天,网上展示厅,可视咨询等多种 多样的视频业务,由于无线业务在生活中实用起来的便捷性,因此这些视频业务基本都会选 择通过无线业务的方式提供。而实现这些无线视频服务显然需要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比如 视频流媒体在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特别是服务质量保证(qos,quality of services),是影响 无线视频业务性能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不同于传统的数据业务 (ftp,http 网页浏览, e-mail 等),多媒体传输对网络的时延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当多媒体业务的数据在无线网络中传输 时,还会出现在有线网络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问题即由于传输信道的环境造成的随机 比特错误,这主要是由无线信道本身的传输特点所决定。 考虑到当前的网络现状, 多媒体无线业务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异构的有线无线 ip 分 组网络提供的。但是,如何在异构的有线无线混合 ip 网络中进行多媒体通信并保证较好的 服务质量,研究者对此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在有线网络中,由于网络节点的拥塞引起数据分组的丢失; (2)在无线网络中,由于无线信道传输错误(主要是多径衰落和阴影效应的影响)引起的比 特传输差错或是数据分组的丢失。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2 在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中,引起传输差错的主导原因是不同的:在有线 ip 网络中,因为 信道具有比较好的质量,从而造成数据分组丢失的主要原因是有线网络节点的拥塞;但是在 无线网络中,我们通常认为由于网络节点的拥塞而引起数据分组的丢失反而是次要的,最主 要原因则是由于无线传输信道的衰落所引起的比特传输差错。这就要求视频的编解码器具有 一定的容错能力, 同时在无线网络中传输无线多媒体数据时要提供相应的信道编码控制机制。 在这里,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是,当在有线网络中传输视频分组的时侯,怎 样做才能使由于网络节点的拥塞而造成丢失的视频数据分组对接收端视频编解码质量产生的 影响最小。与此同时,当在无线信道中传输多媒体视频分组的时候,还要考虑应该选择什么 样的信道编码来尽可能地降低传输产生错误对于视频解码质量的影响。但是,当在异构的有 线无线 ip 网络中,传输视频分组时候,会有两种类型的传输差错对接收端的编解码质量同 时产生影响: (1)无线网络中由于无线信道衰落而引起的数据分组的随机丢失; (2)有线网络中由于网络节点的拥塞而引起的数据分组的拥塞丢失。 我们知道,在有线网络中,当遇到由于网络节点的拥塞而造成数据分组丢失的时候,通 常是采用降低发送端发送速率的策略,从而减少单位时间内发送数据分组的数目来降低网络 负荷;而在无线网络中,对于由于无线信道衰落而产生的随机的数据分组的丢失,通常我们 仍然保持原来的发送速率不变,以保证多媒体视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如何 正确区分数据分组的丢失原因对于保证多媒体视频传输的服务质量十分重要,而在多媒体的 qos 管理中,拥塞控制又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12。 本课题主要是提出了一种在异构的有线无线ip网络中进行多媒体传输时的拥塞控制算 法,它是一种关于 qos 策略的控制机制。是在已有的学术成果上继续的深入,在目前的 qos 管理机制中,通常情况下,网络能够提供的 qos 服务等级,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尽力转发型 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区分服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确认服务(guaranteed service)。 这三种等级的服务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点与缺陷。其中,区分服务和确认服务基本可以满足用 户对于多媒体视频流传输的服务质量的要求。但是,这两种服务等级只有在网络节点参与的 情况下才能提供。这对于在异构的有线无线 ip 网络中进行多媒体视频传输来讲,无疑是有 很大的困难的。因此如果在传输多媒体视频数据时采用这两种 qos 服务等级,那么将大大降 低多媒体视频应用的使用范围。所以我们考虑将在因特网上提供的 qos 的服务等级定为尽力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3 而为型的服务,进而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无线网络拥塞控制的策略,在这种拥塞控制策略中, 将尽量减少网络节点的参与。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在多媒体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视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连续 性。我们知道,在传输层中,主要的端对端传输协议包括 tcp(传输控制协议)和 udp(用 户数据报协议),而绝大数情况下,数据的传输都是采用的 tcp 协议,因此 tcp 协议所采 用的加性增加乘性减小(aimd)的拥塞控制策略在保证因特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tcp 是一种具有反馈机制的协议,而在多媒体视频的实时传输中,通常 采用的是一种无反馈机制的端到端传输协议。考虑到多媒体视频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在多媒 体业务中更倾向于选择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和实时传输协议 rtp 作为数据传输协议。由于 在 udp 协议中并不具有拥塞控制机制,因此当网络出现拥塞时,所有通过 tcp 协议传输的 数据业务流都将降低发送端的发送速率来缓解网络拥塞,减少网络负荷,而采用 udp 协议传 输的数据业务流却由于 udp 不具有拥塞控制机制,仍然保持原有的发送速率传输数据,因此 导致 udp 数据流大量的占用 tcp 数据流的带宽资源,表现出了对 tcp 的不公平性。所以当 采用 ip 分组网络传输多媒体视频流时,不但要保证分组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维持 ip 分组网 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还要保证在 ip 分组网络中非 tcp 流传输数据时具有 tcpfriendly 的 性质。tcpfriendly 主要表现为当所处的网络环境相同时,一个非 tcp 数据流长期的吞吐 量不会超过同等情况(相同的传输路径,相同的数据包大小,相同的丢包率,相同的往返时 间 rtt 等)下 tcp 数据流的的吞吐量,则说明这个非 tcp 数据流具有 tcpfriendly 的性 质。通常在一个 tcp 流的传输中或者一个具有和 tcp 流相似的传输特性的自适应流的输中, tcpfriendly 可以有很好的体现。即当一个非 tcp 流和一个 tcp 流在同等情况下(相同的 传输路径,相同的数据包大小,相同的丢包率,相同的往返时间 rtt 等)将获得的带宽相同。 目前,在多媒体视频的实时传输中,广泛使用的端到端速率拥塞控制协议为 tfrc (tcpfriendly rate control)协议,这就是 tcpfriendly 协议。在当今的研究中,主要采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4 用的 tcpfriendly 协议包括 tear,lda,tfrc,rap,rainbow,raar,pgmcc 等。我们将协 议的复杂度,对于网络拥塞的响应速度,实现起来的困难程度,探测可用带宽的速度,发送 速度的平滑性以及与 tcp 流竞争时友好性的表现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考虑,发现 tfrc 相比其他协议表现出更为优秀的性能。比较适用于在多媒体视频的实时传输中应用。 但是 tfrc 只是在传统的有线网络中传输多媒体视频数据时具有比较好的表现,而在无线网 络的环境中,由于引起数据分组丢失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网络节点的拥塞,还有可能是由于无 线信道的的衰落而引起的数据分组的随机丢失,因此经常会发生不必要的拥塞控制的问题, 对网络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优化 tfrc 协议对于提高网络性能和提高多媒体视频 的实时传输质量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1.3 无线环境下多媒体传输面临的挑战无线环境下多媒体传输面临的挑战 随着无线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如何在无线网络上高质量地进行多媒体视频流 的实时传输,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但是,在宽带无线环境下进行多媒体视频流的实时传 输,并使其具有较好的服务质量,则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主要的原因如下3: (1)宽带资源十分有限:在无线网络中,频谱带宽的资源非常的有限,但是多媒体视频 数据的传输为了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则需要无线宽带网络提供足够的带宽,因此为了能在频 带资源有限的无线网络中,传输大量的多媒体视频的数据,除了选择有效的视频编解码器对 视频数据进行有效的压缩,还要尽可能的提高无线网络的带宽利用率。 (2)无线信道的高误码率:与有线网络比较稳定的网络环境相比,无线网络所处的网络 环境则十分复杂。其中噪声对无线信道的影响十分严重。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因此在 无线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将大大地降低。在无线信道传输数据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突 发性的随机比特传输差错,导致无线信道具有较高的误码率。但是在多媒体视频的传输中, 经过高度压缩的视频码流则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当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随机比特 差错,不但会影响当前传输的视频数据的恢复,同时还会影响到与他相关的视频数据的复原, 因此多媒体视频在无线网络上进行传输时,对于随机比特的传输差错是非常敏感的。为了提 高多媒体视频的传输质量,必须采用能够有效抵抗信道误码的差错控制机制。 在无线宽带网络中,由于无线频谱资源的限制和无线网络节点的移动性,从而导致无线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5 网络中带宽资源受限而且信道具有较高的误码率,很难保证多媒体视频传输的服务质量。在 无线宽带网络中,数据分组的丢失通常是有两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是由于网络节点的拥塞而 产生的拥塞丢包,另一种则是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而产生的随机丢包。对于不同的数据分组 的丢失类型,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速率控制办法来解决,因此,在异构的有线无线混合 ip 网络中,如何区分出不同的数据分组的丢失原因,并迅速的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解决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目前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法用来区分网络的数据分组丢失 状况4: (1)端到端的区分方法;(2)分裂连接的区分方法。 端到端的区分方法主要是一种被动的数据分组丢失的区分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主要 是通过某些特定的网络特性(比如数据包的到达时间)来判断出数据分组的丢失到底是属于 网络节点的拥塞引起的丢失还是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而引起的随机丢失567。 分裂连接的区分方法则是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边缘安置代理,分别统计出有线网络 的丢包数目和无线网络的丢包数目8910。其中代理的安置需要在每一个无线网络的基站和 接入点都要进行,对于安装人员来讲,工程量十分巨大,而且管理起来也是非常麻烦。与分 裂连接这种方法相比,端到端的方法则是通过统计网络某些固定的特性,进而建立一定的网 络模型来进行数据分组丢失原因的区分,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但是由于无线网络的环境变化 很快,每次建立的网络模型是否能够适用于所有网络环境的变化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现有的研究中,主要使用的端到端丢包区分算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利用数据分组单 向传输的时间(rott:relative one-way trip times)区分丢包类型的 spike 算法11和 zigzag 算法12和利用发送数据分组间隔时间区分丢包类型的 biaz 算法13。在这三种方法中,spike 算法和 biaz 算法性能的表现对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中的各个竞争流依赖性较大,而由 cen 等人提出的 zigzag 算法则能够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性能。 1.4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在本文中,重点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快速有效的区分数据分组的丢失原因,并针对不同的 丢包(有线拥塞丢包和无线随机丢包)采取相应的速率控制算法。本文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 一种作用于传输层上的基于累积抖动并结合队列时延因子判断网络拥塞等级和区分数据分组 丢失原因的 cj-simd 网络拥塞控制算法,该算法是以 simd 速率控制作为基础,通过在接收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6 端比较长期累积抖动和短期累积抖动的大小与计算队列时延因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出数据分 组丢失的原因和网络拥塞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 simd 速率控制方法调整发送端的发送 速率。 通过 ns-2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j-simd 能够在无线多媒体视频的传输过程中有效地区 分出数据分组丢失的原因,并根据 simd 速率控制算法合理地调节发送端的发送速率。与现 有的 avtc 算法,spike 算法,zigzag 算法的比较中,cj-simd 算法具有更高的吞吐量和网 络宽带利用率。 论文的其他章节安排如下: 第二章主要介绍无线信道的特性,建立 gilbert-elliot 差错信道模型来模拟实际网络中的 无线信道特性。 第三章主要介绍几种性能稳定,应用广泛的速率控制算法和丢包区分算法。 第四章主要介绍 cj-simd 速率控制算法。 第五章主要介绍如何在 ns-2 仿真平台上进行 cj-simd 速率控制算法的仿真,并将 cj-simd 算法的性能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 无线信道的模拟 7 第二章第二章 无线信道的模拟无线信道的模拟 2.1 无线信道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相比于各种物理特性基本恒定的有线信道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无线信道的物 理特性基本上没有一刻是恒定的,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无线信道也被称作是时变 信道。对于无线信道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衰落现象:主要包括由于多径衰落引起的小尺度 效应,以及由于距离衰减引起的路径损耗或者障碍物造成的阴影等大尺度效应。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建立无线信道的模型来模拟实际的 umts 信道的特点,主要 考虑的是多径衰落和阴影效应对于无线信道的影响。 (1)多径衰落16:指在微波信号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地面或水面反射和大气折射的影 响,会产生多个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接收机的信号,通过信号的矢量叠加后合成时变信号。多 径衰落可以分为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如果各条路径传输时延差别不大,而传输波形 的频谱较窄(数字信号传输速率较低),则信道对信号传输频带内各频率分量强度和相位的 影响基本相同。此时,接收点的合成信号只有强度的随机变化,而波形的失真很小,这种衰 落称为一致性衰落或称为平坦衰落。如果各条路径传输时延差别较大,传输波形的频谱较宽 (或数字信号传输速率较高),则信道对传输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强度和相位的影响各不相 同。此时,接收点合成信号不仅强度不稳定而且产生的波形会失真,数字信号在时间上有所 展宽,这就可能引起前后码元的波形重叠,出现码间(符号间)干扰。这种衰落为频率选择 性衰落。在本文中,我们只考虑平坦衰落一种情况对于无线信道的影响。 (2)阴影效应17: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在运动的情况下,由于大型建筑物和其他 物体对电波传输路径的阻挡而在传播接收区域上形成半盲区,从而形成电磁场阴影,这种随 移动台位置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接收点场强中值的起伏变化叫做阴影效应。阴影效应是产生 慢衰落的主要原因。慢衰落的场强中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且与位置/地点相关,衰落的速度 取决于移动台的速度。接收信号电平的随机起伏,即接收信号幅度随时间不规则变化。慢衰 落对传输信号的质量和传输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衰落甚至会使传播中断。除了阴 影效应,还有可能是由于大气折射,大气湍流,大气层结等平均大气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 通常与频率的关系不大,而主要与气象条件,电路长度,地形等因素有关。由于大气折射的 影响远小于阴影效应的影响,因此在这里,我们将不考虑大气折射对于无线信道的影响。阴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 无线信道的模拟 8 影效应会降低信号的强度,当分组数据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时,很有可能会造成分组数据的连 续丢失。 2.2 课题中提出的无线信道课题中提出的无线信道 为了模拟 3g 网络的信道特性,我们就需要知道实际的 umts 网络信道的基本特性,但 是在实际中,很难得到 umts 网络信道真实的基本特性,而且由于信道的特性与它所处的实 际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我们真的能准确的得到网络信道的特性,这些特性也具有 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整反映网络信道的特性。所以我们采取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就 是建立一个无线信道的模型,在 ns-2 仿真平台上,通过仿真的方法模拟出无线信道的特性, 而且通过设置不同的信道参数, 就能够得到不同的无线信道。 在本文中, 我们选择 gilbert-elliot 差错信道模型来模拟实际中 3g 网络的信道特性。 2.2.1 无线信道模型 无线信道或者移动信道在传输数据的时候,会发生突发性的数据传输差错。当发生突发 性的传输差错时,出现误码的概率可以达到 1/2,而在没有发生突发性的数据传输差错时,出 现误码的概率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电站防止水淹厂房事故应急预案演习方案
- 2025年电气试验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线上安全家长会课件
- 2025年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乡村医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U型铝方通金属铝方板吊顶施工方案
- 2025年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汇
- 恒康教育营养师
- 2025年重庆市宜宾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哈尔滨牌匾管理办法
- 美术班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 重症创伤的评估与ICU管理
- 煤矿顶板事故专项风险辨识报告
- 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2025至2030中国儿科医院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穿越周期 局部突围-2024年乳品市场回顾报告
- 关键岗位培训管理制度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护理
- 2025年团员身份确认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字的奇妙之旅:课件中的数学世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