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voip中qos的探讨及基于局域网的voip系统的实现.pdf_第1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voip中qos的探讨及基于局域网的voip系统的实现.pdf_第2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voip中qos的探讨及基于局域网的voip系统的实现.pdf_第3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voip中qos的探讨及基于局域网的voip系统的实现.pdf_第4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voip中qos的探讨及基于局域网的voip系统的实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voip中qos的探讨及基于局域网的voip系统的实现.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 6 5 47 25 v o l p 中q o s 的探讨及基于局域网的v o l p 系统的实现 计箨枧软传与理论专业 研究生:刘向锋搬导教师:张洪伟教授 强前鏊予i p 瓣终的多媒体通信异军突起,发鼹势头极为迅猛,特翔是 v o l p l ( v o i c e o v e r i p ) 。资费的便宜、以及i p 网络可以提供的广泛性和可伸 缝性,一使霉v o l p ,作为一个可以骜代黄统的p s t n ( p u b l i cs w i t c h e d t e l e p h o n e n e t w o r k s ) 的一种通信方式,在过去的几年中受到了足够的重视。 本文首先讨论5 - v o i p 的基本原理、组嘲模式,详细地阐述了涉及v o l p 的主要协议h 3 2 3 、s i p 、r t p r t c p ,并指出了协议之间的特点和异同,接着简 单介绍了v o l p 的几种关键技术问题。比较了p s t n 和v o l p ,v o i p 的出现,更多 的是对p s t n 传统电话一种冲击,比较它们两者之闻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明 白v o l p 在市场上的优劣之处。 对v o l p 的q o s ( q u a l i t yo fs e r v i c e ) 探讨楚我 | 】的重心。由于i p 潮固有 的弱点,比如抖动、延迟等,将导致接收端数据包的丢失,包的丢失直接导致 语音质量的下降。对于q o s 的鼹络层驰评估,业晃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基于应 用层的q o s 的评估比较少见。本文首次提出了结合“木椭理论”和“风险理论” 的应用层q o s 的评估模型。 最后,设计了一个基于局域网的p c - - p c 的v o i p 系统,并对v o l p 未来的 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剖析。 关键字v o l p 、h 3 2 3 、木桶理论、风险理论、q o s 评估模型 般l + 。 样:务盒文公布 1 。v o i c e o v e r - i p ”v o l p 和“t p t e l e p h o n e ”i p 毫话,在很多嚣幸候可以互换,磊者某些嚣候更 多强调“s i g n a l i n gp r o t o c o l s ”信令协议,前者强调“m e d i at r a n s p o r t ”媒体传输。在本文中, 如果浓加声明,因特网电话、i p 电话( i pt e l e p h o n y ) 、语音打包、分组语音( p a c k e t v o i c e ) 以及lp 语音技术等术语其有相犀瓣含义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o f q o s i nv o i pa n dt h er e a l i z a t i o no f v o l p s y s t e m b a s e dl a n m a j o r :c o m p u t e rs o f t w a r ea n dt h e o r y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l i ux i a n g f e n g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h o n g w e iz h a n g i nr e c e n ty e a r st h em u l t i m e d i a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e r v i c e sb a s e di pn e t w o r k s8 sa n e wf o r c es u d d e n l yr i s e s ,i np a t t i e u l a rv o i p ( v o i c e o v e r i p ) 。t h et e n d e n c yo fi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sb e c o m i n gm o r ea n dm o r e s t r o n g e r b e c a u s eo fi t sc h e a p e rp r i c ea n dt h en n i v e r s a l i t ya n df l e x i b i l i t yo fi pn e t w o r k s , v o i p ,t h et r a n s m i s s i o no fp a c k e t i z e dv o i c eo v e ri pn e t w o r k s ,i sg a i n i n gm u c h a t t e n t i o na s ap o s s i b l ea l t e m a t i v et oc o n v e n t i o n a lp u b l i cs w i t c h e dt e l e p h o n e n e t w o r k s ( p s t n 、 f i r s t l y ,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d i s c u s s e st h eb a s i ct h e o r yo fv b l 只t h es e v e r a lm o d e l s o f i t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i nd e t a i ls e t sf o r t hi t sm a i np r o t o c o l ss u c ha s 王,3 2 3 ,s i p , r t p r t c p , 采t h es a l i l e t i m ep o i n t so u tt h e s ep r o t o c o l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o fe a c ho t h e r d u r i n gt h ef o l l o w i n gd i s s e r t a t i o n ,w ep r e s e n tt h ek e y t e c h n o l o g y a b o u tv o 照t h e a p p e a r a n c e o fv o i p b r i n g s t h e i m p a c t o n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p 洲t l l r o u g ht h i sc o m p a r e w ew i l lg e tc l e a r e ra b o u tt h es t r o n g p o i n t a n d s h o r t c o m i n g o fv o 糟i nt h em a r k e t 。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o fq o s ( q u a l i t yo fs e r v i c e ) i n 确疆i so u rw o r k i n gc e n t e r i m p a i r m e n t sp r e s e n to ni pn e t w o r k s ,n a m e l y i t t e ra n dd e l a yc a l ll e a dt ot h el o s so f p a c k e t sa tt h er e c e i v i n ge n d n i sp a c k e tl o s sd e g r a d e st h es p e e c hq u a l i t y i t sv e r y p o p u l a r f o ri t i n d u s t r yc i r c l e st oe v a l u a t et h eq o s o fn e t w o r k l a y e b b u ti t ss e l d o m t ot a l ka b o u tt h eq o so fa p p l i c a t i o nl a y e nn o 鞭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o r i g i n a l l yb r i n g f o r w a r dt h ee v a l u a t i o nm o d e lo fq o sb a s e d “c a s kt h e o r y ”a n d “r i s kt h e o r y ”i n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l a y e r a tl a s t 。w ed e s i g nas i m p l ep c - p cv o i ps y s t e mb a s e dl a n ( l o c a la r e a n e t w o r k ) ,a n da n a l y s e st h ef u t u r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v o l p k e yw o r d s :v o i p , h 3 2 3 ,s i p , p s t n ,e v a l u a t i o nm o d e l o fq o s 1 1 1 1 t h et e r m v o i e e - o v e r - i p ”a n d “i pt e l e p h o n y ”a l es o m e t i m e su s e d i n t e r c h a n g e a b l 5w i t ht h e l a t e r e m p h a s i z i n go ns i g n a l i n gp r o t o c o l s ,w h i l ev o i pf o c u s e so nm e d i at r a n s p o r t i n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v o i c e o v e r - i p ”、i n t e r a c tp h o n e ”、i p t e l e p h o n y ”、v o i c ep a c k e d ”、 “p a c k e t - v o i c e ”a n d “i pv o i c et e c h n o l o g y ”h a v et h es a m em e a n i n g i v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绪论 i n t e m e t 的巨大成功,使得i p 成为未来信息网络的支柱技术之一,以i p 为 核心的分组化成为通信网络演变的主流方向,有人甚至提出了“e v e r y t h i n g o v e r i p ”。在计算机技术和i n t e r a c t 的发展过程中,v o i p 向人类传统的通信模式提出 了强有力的挑战。 1 1 课题背景 一种新技术的产生,一般有两种途径:或者在实验室中,通过对旧有技 术的革新产生新技术,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进入市场,优胜劣汰;或者由于市 场本身的发展,对目前存在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再通过实验室的研 究,推向市场。在众多的新技术之中,v o i p 出现的原因更多的倾向于后者。 今日,用户对通信方式提出的新要求有许多,其中之一,简单的说,就 是在不降低通信质量的前提下,用户希望自己单位时间的通话费用( 特别是国 际国内长途费用) 越低越好;电信供应商则希望在不投入过多的硬件投资前提 下,在自己的通信网络上,能够承载更多的通信量,提高原有网络的性能和承 载力。 从远古的“烽火台”、1 8 3 7 年莫尔斯的电报、1 8 7 6 年贝尔的电话,一直 到今日广泛存在的p s t n 网络、i n t e r n e t ,人类的通信历史经过了历次的发展。 特别是在过去2 0 多年,通信技术和电信业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i n t e m e t 的出现,以及伴随而至的i p 通信技术,为今日的通信变革注入了 极大的活力,人们开始关注以i p 技术为背景的多媒体通信。1 9 9 5 年2 月,以 色列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v o c a l t e c 公司,宣布推出”i n t e m e tp h o n e ”,可以 说是现代i p 电话的雏形。随后,有不少公司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比如微软的 n e t m e e t i n g 、英特尔的i n t e m e t v i d e op h o n e 等,用户只需在p c 机上安装客户端 软件,并配合麦克风、声卡、音响等设备,就可以在i p 网上与同样安装了这些 软硬件的用户通话了。这一时期,使用者比较少,语音质量基本没有保证,技 术还不完全成熟,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比较稚嫩,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时期i p 电话 发展的萌芽期。 逐渐地,电信公司开始认识到利用i n t e m e t 实现语音业务的巨大潜在市场, | ! ! ;川大学硕士论文 他们开始考虑如傍将i n t e m e t 和融有的p s t n 缝合起来,扶露更趣广泛瓣炎普 通电落弼户提供业务。于是,鞠潋连接i n t e m e t 和p s t n 的嗣关设备出现了, 由于利用i n t e r n e t 代替传统的长谂电话线路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许多产晶制造 商和、业务商纷纷看好这一市场并开始制造设备和提供业务。可以说,这时i p 电 话遗入快速赘发震狳覆。 2 0 0 1 年,全球平均每一个周要处理1 0 亿分钟,达到1 7 亿美元,从在中 国的业务量上看,2 0 0 1 年,国内长途v o l p 业务量超过了豳际业务量,中国的 魇户大约遘孬了l ,2 亿个v o l p 浮# ,摆l d c 缝诗,全球撑迄话业务收入综合 年增长率将以1 0 8 躺速度增长,2 0 0 3 年口电话将占冒际憩话业务量的三分之 一,到2 0 0 4 年,达到1 9 0 亿美元,国际长途将占i p 业务市场的7 5 。 尽管在少数几个国家( 比如捷克斯洛伐巍、匈牙利、冰岛等) ,政府由于 褪心v o l p 韭务严蘩、辟击铬统p s t n 盈务,v o i p 懿瘟雳受翔欢策懿暂霹羝毒l 。 但是就全球而言,几乎就在一瘦之间,v o i p 黼得了属于它的领地。 1 ,2v o l p 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重点 v o l p 广泛的趣用前景和基大的商韭徐俊促使监界对獒产生了浓潭麓开发 热情,v o i p 相关技术很多,目前研究主要分布在两个方面:实现v o i p 的网络 体系结构及其相关储令、管理、媒体传送、安全协议、v o l p 的服务质量保证, 嚣臻q o s ( q u a l i t y o f s e r v i c e s ) 瓣题。 然而v o l p 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没有人愿意忍受一个低质缀的语 音服务,既便付出的费用比较馒寂。如何在个无连接的网络上建立一个对综 合业务提供有质量绦 芷的传送平奁,是市场撼熬匏追切紧装熬荚键问题,予是, 有关与此的v o i p 的穗关技术研究成为蟊前菲鬻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 本文在探讨v o i p 的原理、披术之后,集中精力讨论q o s 问题,并根据“木 桶理论”和“风险理论”,提出个i p q o s 的评估模型。 1 3 本文的组织缩构 全文共分8 章,第一、二、三、四、五章主要讨论了v o i p 的各种背景知 识,龟搔原理知识、关键的技术闯题、相关协议,以及结合p s t n 的特点,讨论 了v o i p 的不同之赴。 2 四川i 大学硕士论文 第六章,主要讨论的q o s 瓣各耪模型,以及它们之阕救优缺点,绘了一个 基予“本桶理论”鞠“风险理论”的q o s 的谱估模型。 第七章,设计了基于局域网的小型v o i p 累统 第八掌,对v o i p 的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指出了本文需要进一疹改进 静死患建议 3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第二章v o ip 的原理 2 1 v o l p 的技术开发背景 以分组技术承载语音的试验最早出现在美国。1 9 7 4 年8 月,在西海岸的 南加州大学的信息科学研究所( i s i ) 和东海岸的林肯实验室( l l ) 首次进行了 分组话音试验,话音编码为9 6 k b i t s 的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 c v s d ) ,试验 中采用了静音检测技术。同年1 2 月,比特率为3 5 k b i t s 的线性预测编码( l p c ) 声码器首次用于分组语音通信试验,并在其后不久进行了分组话音电话会议试 验。在这些试验的基础上,i n t e r n e t 工程任务组( i e t f ) 于1 9 7 7 年颁布了关于 分组语音通信协议的讨论文件r f c 7 4 1 。 1 9 8 2 年,英国剑桥大学首次在1 0 m b i t s 的剑桥环形网上进行了分组语音 通信试验,意大利、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的学者在总线型局域网、令牌环、 3 c o m 以太网上也进行了试验,深入研究了分组时延的原因、分组语音通信协 议、链路利用率和话音分组同步等问题。 早期的i p 电话技术主要集中在研究如何在计算机网络上传递话音信号, 实现在i n t e m e t 上的用户之间互通电话的问题,当时的通话质量很差,无法用 于正常通信,其原因主要有:当时还没有有效的数字信号压缩技术。当时 的网络速度很慢,无法传输高比特率的话音信号。 1 9 9 6 年,i t u t 通过了局域网上支持可视电话通信的网络协议一一 l 3 2 3 , 成为i p 网络电话系统的公共规范,为i p 电话系统进入p s t n 奠定了坚实的协 议基础。与此同时,i e t f 也推出了i p 电话通信的网络协议一一s i p ( s e s s i o n i n i t i a t i o np r o t o c 0 1 ) 。推出这些协议之后,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互操作问题以及向 i p 网络上的多媒体演进方式成为目前i p 网络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有关相关协 议的讨论在第四章) 我国电信网早已开始进行基于网关的i p 网络电话试验和商业运营。其中 中国电信( 老中国电信,末分家之前) 采用了以色列的v o c a l t e c 公司的产品, 中国联通和吉通公司( 现已被新网通公司合并) 分别采用了美国c i s c o 和 c l a r e n t 公司的产品。 4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2 2 基本概念 篱筚静说,i p 簸是在i n t e m e t 网络上传输实时瀑酱信息或者攥俸懿荦孛 技术。它将电话网和数据网结合在起,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单位时间内的 通信费用比较低廉。v o i p 属于分缎通信的范围,是以i p 为檬志的阏络分缀纯 耧| 夏多戏髂为鼹括豹阙络业务综会化嚣大主流技术融合豹结累。v o i p 的硬究不 仅仅是球网络承载语音技术,而是泛指l p 网络承载多媒体业务的所有相必技 术。 传统的电话网是以电路交换的方式传输语音,而v o 口是以i p 分组交换网 络为传输平台。要在分组网络上传输语音,就必须对禳羧的语音信静进行特辣 的处理,使处理后的信号适合在薅向无连接的分组网络上传输,这项技术称为 分组语音技术。分组语音是i p 的项蒸本技术,其实现原璇是将语音信号转 按蕊一定长度鸵数字豫语音趣,采用存镣转发静方法,以包的形式送行交换和 传输。传统电话技术通常需鼹6 4 k b i t s 以上的带宽,而分组语音需要的带宽不 翻1 0 k b i t 趣。 2 3v o l p 的模型 为了在一个球f i 9 络上传输语音信号,要求几个基本元素和功能a 最简单 形式的网络由两个或多个具有v o i p 功能的设备缱成,这些设备通避一个臻鼹 终进行连接。如图1 所示: o i f “,“i n ( 图iv o l p 简单模型图) v o i p 终端 2 4v o l p 典型的3 个传输阶段 在把语音信号转换成i p 数摇包的邋程中,v o i p 设备中一般需簧箕有魏下 冗个功鼹转捺模块;接受器啻蕊鼍戆摸褰薹语音模块,撼模拟语者转换为数字语 嚣j ;l 大学颟士论文 警瓣数字语音模块,凳数字语音转羧成分绦语音豹分组语音模浚,魏籀2 襞示: v o i p 设备 ( 匿2v o i p 没各蛇珐自l 模块墨) v o l p 设备 语警傣号怒攘羧蘩号。巍逶过i p 方式寒穗输语誊孵,瑟论黯予安露懿应 用还是非实时的应用,发送端语音都要经过模拟信号一一数字信号一一语街包 的处理过程,并在谈 芟端对语音包迸行稻反的处理,驮雨褥到与输入满裙嗣的 语啬信号。图3 最示了v o i p 的基本传输过程。由下图3 可见,每个语音流从信 源( 声音接收设备) 到信宿( 声音播放设备) 就像通过条管道,这条管邋包 括许多级,每一级代表些特农熬语蠢包处溪过程。 可以简革静将v o i p 簧输过程分秀下捌几个阶段: t + 语音一一数据转换 模拟语音到数字样点的转换和进入缓冲器前量化数据的打包处理。声卡和 音颓设备首先辩模毅谣音信苟迸行8 位或1 6 位爨亿;然后预痔送入缓冲器,缓 6 斓川大学硕士论文 冲器盼大小可根据嫩迟和编码的骚求选择。许多低比特率的编码器是对被称作 顿稳谮奢块避幸亍编璐,典垄峻为i 0 3 0m s 。考虑至l 簧赣遥程中静代价,语音 包通常由6 0 、1 2 0 绒2 4 0 m s 的谱齑数据组成。数字化可以邋过各种语音编码方 案来实现。源地和强的地的语音编码器必须实现相同的算法,这样目的地的语 音设备才虿戳还原搂藏语音信号。 2 数据到i p 分组的转换 照对语音信母进行了数字编码,下一步就是对语音包以特定的帧长进行 压缩缡码。大部分钓编码器都鸯耨定静椟尺寸,若一个编礴器镬用1 5 m s 静蓣, 则把从篇一级来的6 0 m s 的包分成4 帧,并按顺序进行编码。每个帧合1 2 0 个 语音榉点( 挞榉率必8 k 您) 。编褥后,姆4 个压缩的帧合成一个压缩的谬齑包 送入黼络处理器。潮络处理器麓语音包添热分缝头、时闻戮和其他信怠稻通过 网络传送到另一端点。传统语音网络是简单地建立通信端点之间的物理谶按( 一 条线鼹) ,并在端点之闻传输编码舱信号。 嚣臻+ 网络不像魄路交换网络,它不 形成涟按,它要求锻数据放在可变长的数据掇域分缀中,然磊绘每个数灏掇附 带寻址和控制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一站一站地转发到接收端。 3 传送 糍这个传输邋i 筵中,全都阚络被看成一个整体,持续不断造扶输入溻接收 数据包,然后在一宠时间( t ) 内将其传送到网络输出端。t 可以在某个范围内 变化,反映了网络传输中鲍抖动。网络中鲍鄹阕节点检查键个i p 数据黔誉戆寻 址信慰,根据这个信息把该数攒包转发到西的媳路径上煞下一站。 4 i p 分组到数据的转换 羧波壤v o i p 设冬接收这个礤数据包并开始处理。接收端提供一个霹交长 度的缓冲器,用泉调节弼络产生的擗动( j i t t e r ) 。该缓冲嚣珂容纳许多滔密包, 用户可选择缓冲器的大小。小的缓冲器产生娥迟较小,但不能调节大的抖动。 瓣码器将经缡褥匏语音包勰蹑终蜃产生新貌语音包,这令模块也按峻进 四j i i 大学硕士论文 行操作,完全和编码器的长度相同。若帧长度为1 5 m s ,则6 0 m s 的语音包被分 成4 帧,然后它们被解码还原成6 0 m s 的语音数据流送入解码缓冲器。在数据 包的处理过程中,去掉寻址和控制信息,保留原始的原数据,然后把这个原数 据提供给解码器。 5 数字语音转换为模拟语音 播放驱动器将解码缓冲器中语音样点( 1 2 0 x4 = 4 8 0 个) 取出进入声卡, 通过扬声器按预定的频率( 例如8 k h z ) 播出。 用语音进行通信是依靠每一端的三级操作来有效的同步进行的。在像i p 电话这样的全双工通信中,每一端既是发送端又是接收端,它的六级处理过程 都是连续进行的。在具体应用时为了减少分离处理的数量,这六级被合成同时 工作的三个处理过程。如图4 所示: ( 图4v o l p 设备的全双工通信模式) 8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2 5v o i p 的三种主要的组网模式 2 5 1p c _ _ p c 模式 最牢刀的l p 毫诿是个入计算机与个人计算枫之闰的遭话。纯们是一魑拥有 具有多媒体和网络功能的电脑,并且安装好专门的l p 电话软件( 如v o c a l t e c 豹i n t e r n e tp h o n e 和微软浆n e t m e e t i n g 等) ,双方约定在弱一翼寸间上网,然后 进行通话,声音通过声卡、加上麦克风和耳机等设备进行输入与输出。如下图 5 所示 llz l f 一i ll - _ fi p 舔垒gl i 一 - l 一t 口; 。剧“ 、厂 车铡 ( 图5p c - p c 模式的v o i p ) 该方式俗称点对点方式,它的缺点在于:使用范嗣有所限制,使用过程易 受干扰,使用对象受限制。 2 5 2p c - - p h o n e 模式 随着i p 电话话费低等优点逐步被人们认谖,许多奄信公霹在此基础上进 行了开发,促使了i p 电话网关的出现,如下图6 所示 圃 网关 回 网守 ( 豳6p c p h o n e 模式的v o l p ) 9 露捌大学疆论文 这琴孛方式给称点辩嚣方袋,要藩送诿方据套吴舂多媒钵秘网络凌藐豹遗 脑,并且安装好专门的i p 电话软件,受话方为普通电话机。优点在于;使用对 象扩大,攀方可进行选择:毓点在于;可逸择范溺较,j 、。 2 5 3p h o n e - - p h o n e 模式 在前两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罄通电话与普通电话之间的通话。送 话方的模拟信号在当地的同关上变换、打包、压缩,通过i n t e r n e t 传送到对方 的阑关再瓣压,还愿成模掇镶号送戮受话方豹警逶电话搬上。翔下蚕7 爨示: 圃画 网旋 兮 网关 国园 网书网午 ( 图7p h o n e - - p h o n e 模式的v o i p ) 这种方式俗称面到面方式,它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话音质量较好。 2 6 小结 在本章中,我们把v o l p 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包括定义、模型、传输 阶段,以及主要蜒坦嬲模式,为我们接下去进一步更热谬缨的讨论v o i p 奠定了 基础。 1 0 朗川大学硕士论文 第三章¥o lp 魄相关协议和标准 髓着v o l p 静欲展,各大厂灏陆续推出了璃于宣己特色的产品和软 串,并 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定的份额。我们知道,通信市场存在的酋薅条件就是一一设 备的量通。没有互邋,再好的产黼也只能局部予某个地方,丽且由该类产品支 撵蕊遴僖枣场氇寿惫蠢萎缀蠡孽惫羧。 对于v o l p 设备而言,为了保证互通,它们必须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标准 才能,才能共同做大v 0 i p 的市场。 3 1 协议制定的罄夫组织 脊影响力的i p 电话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主骚有四家:i n t e m e t 工程任务组 ( 1 e t f ) 、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f ( i t u t ) 、多媒体远程会议集团( i m t c ) 、 欧潮遣德檬准蛰会( e 羚1 ) 。i e t f 翻重鎏蠢漆、强u 曩蘩l 瀵电信标准、i m t c 侧重互操作性、e t s i 侧重商业实现,这几家开发组织相互之间建立了比较良好 的协作关系。 3 。2 鞭,3 2 3 协议 3 2 1h 3 2 3 的版本历史 i t u t 于1 9 9 6 年1 1 月公布了第一版h 3 2 3v 1 ,即“不保证服务质缀的局 壤弼上的霹凌电话蒸绞与设冬”稼毽。宅当秘豹嚣戆是定义一耱在是域隧蠹逡嚣 多媒体通信的应该遵循的标准,这也是适应了溺时网络技术的实际情况。随后 出现了许多采用v 1 标准的多媒体通信系统,事实上,专门为局域网制定的 珏t 3 2 3 瓠议应用范灏举止局限在越域网建。 隧着技术的邋掺和对v l 扩髓耨功雏的需求,1 9 9 8 年l 弼琢u t 穗蹴了第 二版h 3 2 3 v 2 ,此时名称变成“基于包的多媒体通信系统”,v 2 提出了在终端( 或 网关) 和路由器中采用r s v p 协议实现一定的q o s 。v 2 增加了安全、性能、补 充蟹# 渣务,霹扩袋缝方瑟静滤察。霹鞋看逡,蘩2 叛灌麓了褥筑毫售缀臻奄 话网的特性。 1 9 9 9 年9 月,i t u t 通过了第三版h 3 2 3 v 3 ,v 3 在v 2 錾础上又进丁大 步。v 3 增期了鞋3 2 3 耜h 2 2 5 0 的几个黔录,遮榉搬强了 | 。3 2 3 款系绕缀褥敷 更好她适应和p s t n 的综合。这样胰第三版开始h 3 2 3 其备徽电信缓大潮的特 潮川大学硕士论文 征。 凌予v o 狰鼓拳豹大量使磺,鄹。于2 0 0 0 年l l 胄道邋了第4 舨h 3 2 3 v 4 。 v 4 比v 3 在很多重鼹的领域都脊增强,比如:可靠性,可扩展性,适应性。这 些新的特点使得网必以后的升级熙容易以满足豳益增长的市场要求 3 。2 2i t 3 2 3 1 办议橇 从整体上说,h 3 2 3 是个框架性建议,落涉及到终端设备、视频、街频和 数据传输、通信控制、网络接口镣方面的内容。它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域”,在 壬差。3 2 3 系统中,掰游域是疆一个蠢荚守管理懿溺关、多煮控镧单元( m c u ) 、多 点控制器( m c ) 、多点处理器( m p ) 和所有终端组成的集含。一个域至少包含 一个终端、有且只肖一个关守。 h 。3 2 3 系统中懿各个逻辑缝戏部分拣必薹 ,3 2 3 实俸,葵耱类毒;终糍、嚣 关、m c u 、m c 、m p 。其中终端、嘲关、m c u 是h 3 2 3 中的终端设备,是网 络中的逻辑单元。终端设备是可呼叫和被呼叫的,而有些实体是不能被呼叫的, 如关守。h 3 2 3 包掇了h 。3 2 3 终端与其他终端之闻的、通过不同网络的、端到 端酶连接。h 3 2 3 协议棱表鲡下瀚8 掰示: 叵西 ( 图8i t 3 2 3 协议堆栈) h 3 2 3 的语誊编鹤采蘧穗瘦的g 系到建议,其孛g 。7 1 1 ( p c m ) 为妊备方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式,其余为可选方式,目前v o i p 最常用的是g 7 2 9 :a 和g 7 2 3 1 。视频编码采 用h 2 6 0 系列建议,包括h 2 6 l ( p * 6 4 k b i t s ,p = 1 ,2 ,3 ) 和h 2 6 3 ( 6 4 k b i c s ) 。 上述实时音频和视频编码信号均封装在r t p 分组中,r t p 的头部提供了 供接收端重组信号的定时信息和数据报序号,其作用类似a t m 中的a a l i 。 h 3 2 3 规定:r t p 的音频时延抖动不应大于5 m s 。r t c p 协议提供q o s 监视功 能,它是r t p 协议族的一部分。 数据通信采用z 1 2 0 系列建议。i p 网络中传真协议包括t 3 7 ( 存储转发方 式) 、t 3 8 ( 实时传送方式) 。 h 2 2 5 0 和h 2 4 5 是h 3 2 3 系统的核心协议,前者主要用于呼叫控制,后 者用于媒体信道控制。在h :3 2 3 中,用于传送媒体信息的逻辑信道就是t c p 连 接或u d p 连接。逻辑信道的控制协议h 2 4 5 在相应的h 2 4 5 控制信道上完成。 h 2 2 5 的作用是建立呼叫联系、建立h 2 4 5 控制信道以及释放呼叫联系,在 h 2 2 5 0 协议中也规定了利用r t p 封装媒体信息的方式,同时定义了登记 ( r e g i s t r a t i o n ) 、接纳( a d m i s s i o n ) 和状态( s t a t u s l ( r a s ) 过程。r a s 为关守 提供端点地址和状态、施行呼叫接纳控制等功能。图9 是典型的h 3 2 3 体系结 构图。 器弼走学颈士论文 ( 霆9 3 2 3 懿体系绥糗圈) 3 2 2 1h 2 2 5 呼叫信令协议 h 2 2 5 是戮i s d n 豹q 。9 3 1 ,q 9 3 2 ,q ,9 5 0 灸基秣潮定懿,其中主要寒鱼 子q 9 3 1 。q 9 3 1 是i s d n 用户,网络接口( u n i ) 的第三层倍令协议,用于基 零呼喇控制,它和两络节点接口( n n ! ) 的7 号信令i s d n 用户部分( i s u p ) 配合,党成从主目q 用户的端到端连接的建立、维护和释放。 h 2 2 5 的呼叫信令消息和信息单元都是q 9 3 1 的子集,童夏差别是对备个 溃爨孛u u i e 攀元戆凌蜜摄攥q 。9 3 1 豹要求馋了赣夔 宠定义。另多 ,怼菜些 信息单元的个别字段的编码和含义作了烂补充和界定。 1 4 器川大学磁士论文 3 2 2 2h 2 2 5 的消息飘结构 王 2 2 5 瓣纂本蟹列控测瀵惠取囊与0 9 3 1 和q 9 3 2 瀵惑。囊予宅不敢担恣 接控制的任务函诧许多漓息失去意义,不在h 2 2 5 中出现。h 2 2 5 的消息的一 般结构如下阁1 0 所示: 墓 、一 苎l 7 c ( 图1 0h 2 2 5 稍息的结构) 其中,公共翁瀵悫头邦囊三个部分缀皴: 协议标识符:固定为0 8 h ,激示是0 9 3 1 协议a 呼叫引用长度:表示呼叫引用值所占的字节数。 孵列弓 嗣蕊( c r y ) :该参数摹l 壹q 。9 3 1 ,瘸子标识呼q q ,仅在呼叫段 上局部有效。在阊一信令段上,属于嗣簿朝静所有h 2 2 5 淆惑,像 描呼叫接纳、呼叫建立、补充业务、带宽改变、呼叫终锚等消息的c r v 均相同。 除上述嗣定魏溃愚凝部羚,每个瀵患包括羞予个僖怠摹元( i e - -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l e m e n t ) ,其中有些是必备,有些是任选m 。 其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单元是用户一一用户信息单元( u u i e ) ,它不只是 镥送零援戆溃到端兹殍l 户数据,更必麓要熬是出姥传送h 。3 2 3 憋定匏砰日q 控捌 霹引大学联士渔文 售爨。委跫这些特定黪焦惠孝冬残了糙,3 2 3 孵叫信令憝核心肉客。 u u m 信息单元是s e t u p 、a l e r t i n g 、c a l l p r o c e e d i n g 、c o n n e c t 、r e l e a s e c o m p l e t e 、f a c i l i t y 、u s e r i n f o r m a t i o n 等主要满惑静必备蕊,这蹙消息中翡u u i e 定义是h 2 2 5 对消息设计的主要内容。 u u i e 的结构如下图1 1 所示: uu i e 的标识符号 u u i e 肉 容的长 度 协议的抽象谱法 ( a n s 。i ) i - 1 3 2 3 u u - p d u ( 必备部分) 用户数据( 任选部分) 第1 个8 比特组 第2 ,3 个8 比特组 第4 个8 毙特缀 ( 图1 1h 2 2 5 申u u i e 的结构) 3 2 2 3 剃罔h 2 2 5 ,呼叫建奎的信令过程 1 。两端点均未在关守登记时的基本孵q 建立 其倍令过稷如下阁1 2 所示 端点1竭点2 ( 图1 2 基本呼叫建立的信令过程) 1 6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两个端点直接传递信令信息。端点1 ( 主叫端点) 首先根据端点2 的i p 地 址和呼叫信令信道公认的t c p 端口号( 1 7 2 0 ) 建立至端点2 的t c p 连接,然 后在此信道上发送s e t u p 消息,端点2 回送c a l lp r o c e e d i n g 消息表示被叫端点 正在进行呼叫处理,并指示呼叫已经到达:端点2 回送a l e r t i n g 消息表示被叫 端已经振铃,正在等待被叫用户的应答:在端点2 回送的c o n n e c t 消息的u u i e 中包含了h 2 4 5 控制信道的t c p 端口号,表示已经建立起了h 2 4 5 控制信道。 2 两端点在同一关守上登记后的基本呼叫过程 其信令过程如下图1 3 所示: 端 呼叫信令消息 ( 图1 3 两端点在同一关守上登记的信令过程) 1 ) 端点1 ( 主叫) 在r a s 信道上向关守发送a r q 消& 请求发送至端 点2 的呼叫。 2 ) 关守同意接纳此呼叫,并翻译得到端点2 的呼叫信令信道的传输层地 址( i p 地址十t c p 端口号) ,由a c f 消息回送给端点1 。 3 ) 端点1 建立至端点2 的呼叫信令信道,在此信道上发送s e t u p 消息。 1 7 嚣期大学疆士论文 鲡采a r q 孛汪带蜉滔雩| 焉谴c r v ,瑟s e t u p 及其后信令溃怠串静c r v 威取此棚同的值。 4 端点2 回送c a i t p r o c e e d i n g 消息,指示孵嘲已经抵达,正猩处理中。 5 ) 端点2 愿意接受此呼叫,经r a s 信道向关守发送a r q ,请求接受此 呼叫。 6 ) 美守嗣意接麓,基邀a c f 。 7 ) 端点2 利用s e t u p 消息中携带的c v r 以及端点1 的传输层地址,向端 煮1 发送a l e r t i n g 潜惠,著簿待本缝电话稻户寂答。 8 ) 本地电话用户应答殿,端点2 向端点1 发送c o n n e c t 消息,消息中带 有端点2 的h 2 4 5 控制信道的t c p 端口鼍。至此,呼日q 建立完成。 如果,关守不阊意端点2 接受此呼叫,则回送a r j ,此时端点2 将向端 点1 及送r e l e a s e c o m p l e t e 游息,叛舞遴接。 3 。2 。2 4h 。2 4 5 媒体避信控裁协议 h 2 4 5 是通用的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主要针对会议通信设计。h 3 2 3 系 统用h 2 4 5 嵇议幸摹兔控翻狯议,溺于控错l 运信倍道静建立、维护帮释放。在 h 2 4 5 中,定义了两类倍道; 控制信道( h 2 4 5 信道) :两个h 2 4 5 纣等信令实体通过该信道传送h 2 4 5 消慰,以控割媒体售邋的建立靼释放。h 2 4 5 信遂是一条可靠靛t c p 信遭,连 接的端口号动态分配。h 2 4 5 端口号的协商是在h 2 2 5 0 呼叫建立过秘中,主被 l 璐逯过s e t u p 粒c o n n e c t 瀵惠提互交换器塞分熬豹珏2 4 5 装日遂戆完残熬。 每个呼叫只有一条h 2 4 5 控制信道。 媒体信遂( 逻辑倍道) :在呼# q 过程中可蔽穰据需要随辩建立帮释放多条 逻辑信道。在h 3 2 3 中逻辑偿道一般为单向信道。 口 3 2 2 ,5h 。2 4 5 的主要协议过程 1 能力交换过程 逶过戆力交换过纛,两拿h 。2 4 5 黠等信令实俸可鞋了解对方豹羧枝窥发送 信号的能力。协商能力集的消息用一个“终端能力集”的数据缀构来描述h 2 4 5 1 8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对等信令实体的接收和发送信号的能力,终端能力集的数据结构如下图1 4 所 示: 序号 协议标识 复用能力 能力表 能力描述集合 j 能力描述语 , , , , 能力描述语 能力描述语 ( 图1 4v o l p 终端能力集的数据结构) 2 单向信道的打开过程 信道的打开由发送方启动。它向接收方发送打开逻辑信道的消息,消息包 括前向逻辑信道号及信道参数。其中信道号必须由发送方赋值,c o n f i r m 消息 返回此值,并且应该和请求消息匹配。信道参数包括数据类型、是否执行静音 抑制、目的地终端标记等。 如果,该信道用来传输r i p 封装的实时媒体信息( 如音频数据流) ,则信 道参数还应包括:r t p 会话标识、反向r t c p 信道的传输层地址 另外,对方的证实消息中还应包含:前向逻辑信道的r t p 信道的传输层 地址、前向逻辑信道的r t c p 信道的传输层地址 如果两个端点同时发起对同一r t p 会话的信道建立过程,则主机方应拒 绝对方的请求。其后,从机方重新发起反向信道的建立。 3 呼叫的释放过程 通信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发起呼叫释放,其信令过程如下图1 5 所示: 1 9 瑚引大学硕士论文 芙守1端点1端点2关守2 h 。2 4 5 溃惑 r a s 消息 h 2 2 5 消息 ( 图1 5v o i p 终端发起的呼叫释放进程) 箕释放的英体疹骤为: 1 ) 端点1 希望结窳会落,箨么它蓄先寂停壹在邋辑结道主传送数据,并 关阙瑟褰弱逻辑售遒。然嚣在h 2 4 5 控铡信遂上囊对方发邀“缭象会 话”的鑫令信愚,告诉对方鬟缝柬该移列。 2 ) 端点2 收到上述消息后,关闭所有的逻辑信道,向端点1 回送“结窳 会话”命令髅息。至此,h 2 4 5 控巷信道关闭。 3 ) 如果砰叫倍道( h 2 2 5 信道) 尚采关闭,端点1 商端点2 发邀h 2 2 5 。o 的r e l e a s ec o m p l e t e 消息,关闭_ i 比信邋。麓此,h 2 2 5 惯道已经释放。 4 ) 簸屠,端煮1 和2 分鬟淘关守发送r a s 潸惠p r q ,邋知关守该孵i 砉耀静带宽瓷滚霹蔽释敖了。 5 ) 美守释放该呼o q 占髑熬瓷滚爱,翻端点圄送磷试髂惑d c f 。其露,端 点将不再向关守发送来经请求的i r r 消息。至此,全郝释放过程宠成。 2 0 二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3 2 2 6 v 4 版本的新功能:快速协议机制 为了加快逻辑信道建立的速度和节省资源,h 3 2 3 v 4 版本定义了两个快速 机制:快速连接过程和隧道机制。 1 快速连接过程 常规的h 3 2 3 系统协议过程是首先利用h 2 2 5 0 信令建立呼叫,然后进行 能力交换,最后才能打开逻辑信道,其过程比较复杂。 快速连接过程的特点是将信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