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社会学研究方法大纲重点笔记(王思斌社会学教程).doc_第1页
考研社会学研究方法大纲重点笔记(王思斌社会学教程).doc_第2页
考研社会学研究方法大纲重点笔记(王思斌社会学教程).doc_第3页
考研社会学研究方法大纲重点笔记(王思斌社会学教程).doc_第4页
考研社会学研究方法大纲重点笔记(王思斌社会学教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熟练掌握。教材为王思斌主编的社会学教程。完全为自己手工整理,耗时十天。有这个可以抛开书本。社会学大纲笔记第1章 社会学的对象与研究性质1.社会学发展史上重要社会学家的名称及其基本贡献1)西方社会学 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社会学三驾马车(1)孔德 法国哲学家 社会学创始人 实证哲学教程 1838年 第一次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科的产生。提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与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2)斯宾塞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社会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创始人社会静力学 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原理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论:将社会看作有机体(分散的)具有一般生物有机体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是矛盾的,是必然的阐述了社会学原理他的社会学对后来功能学派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学科发展史上的进步反对国家干预,反对社会革命,他的价值体系为资本主义作辩护(3)迪尔凯姆 法国社会学家 法国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他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主张用社会学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分为物质(法律、劳动分工)、非物质社会现实(潮流、民族意识)社会团结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社会宗教理论:宗教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神的力量实质是社会力量社会学研究方法理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有系统详细的论述(4)韦伯 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 理解社会学奠基人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的观点和“价值中立”的主张社会行动(合理行动)社会者赋予行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一行动与别人发生关系政治社会学:权威: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其中理论影响了后来社会学的发展2)美国社会学(1)社会学产生于欧洲,蓬勃发展于美国。(2)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结构功能学派李德.莫洛的符号互动理论乔治.诺曼斯:社会交换理论2. 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3.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社会学将各种类型的社会都看作整体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入手点社会学要探索的是部分对于整体的意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性社会学是一门科学,是对社会现象的具体研究4. 社会学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还有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等5.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科学性、应用性、建设性和批判性6.社会学的基本功能:(1)理论作用:认识社会;预测社会发展趋势(2)实践作用: 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提供组织管理知识;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第二章 社会及其构成1.社会: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建立在共同兴趣和利益的基础上,经过社会关系的累积和连接组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系。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是人的社会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联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实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活动的规范2. 社会的类型:A宏观社会类型孔德人类智慧的发展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科学阶段斯宾塞社会内部的管理类型军事社会;工业社会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环境社会)B具体社会类型:血缘、地缘、业缘、兴趣等3.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4. 社会的构成要素:(1)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人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正是有社会属性的人的集合构成了社会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人有能动性;共同生活的模式人是社会行动者。人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结合人的社会需要是行动的意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有普遍意义的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元素角色纽带的性质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角色之间结合的性质结合关系;对立关系;统治关系(3) 社会行动:社会是一个行动的体系5. 文化: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经验。6. 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规范文化、认知文化7. 文化的特点:(1) 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和学到的 文化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的产物;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文化不是先天就有的特征和能力,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文化是群体共享的 当某种行为和价值被群体接受、共享时,它们才成为文化并被保存和留传下来。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2) 超生理性(习得性)、社会性(共享性)、复合性、象征性、传递性、整合性(3)象征性:一切具体文化现象都是一定类型文化的象征和反映复合性/系统性:任何文化现象都是一系列内在联系的文化现象总和。多样性/特殊性:不同文化主体具有独特文化共享/传播/继承/扩散/渗透性:一般共享性导致原有财富的物主的减少,文化共享不会8. 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9. 文化的多样性:原因:文化在总体上是自我生成的,即它常常不是人民刻意建造的,而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影响从中尺度层面上文化的多样性更加明显,由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不同,人们谋生的手段与方式不同,所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不同。表现:在宏观层面上,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或文化模式; 在地域上,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在经济类型上,有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工商文化; 在文化相对地位上,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10. 文化评价: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主要是指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社会化。2.人的社会化的内容:(1)人类发展的任务:哈维格斯特将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有要完成的任务。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壮年初期;中年期;老年期(2) 基本内容:主要是指基本社会化(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社会化)的内容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明确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3.社会化的机制:指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内在机理,包括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对象的关系模式,社会化对象的内在心理特征等。教化论:由实施者强制性的对对象进行教化,社会化对象是被动的。学习论:把社会化过程看做社会化对象主动学习的过程。互动论:社会化是社会化实施者和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4.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全方位影响同龄群体(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5.基本社会化:(儿童青年)(1)艾克里森“人类成长阶段说”人生分为八个阶段: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学前阶段、学龄阶段、青少年阶段、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期(中年期)、成熟期(老年期)他认为在这八个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人生任务,需要心理对特定的社会要求做出反映。如果人能够成功地对特定的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就会得到积极的评价,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并进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影响。(2)“儿童青年”社会化:这一阶段是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即社会化的主要时期。婴儿学龄初期的社会化特点:初到人间的生物人、初涉人世的社会人,始以家族教育为主,后由家庭教育向学校家庭教育转变。主要任务:基本的生活技能、知识与行为规范、道德意识少年期的社会化年龄:12-15岁特点:不安分、人生的“躁动期”、社会化的“危险期”主要任务:学习文化知识、相对独立地实践社会行为规范青年期的社会化年龄:14、15岁20岁左右。特点:生理、心理上已接近于成人。六大高峰:体力、智力、特征行为、社会需要、创造、超常规行为高峰。(3)少年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心理上的断乳(社会性断乳)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社会的迅速变迁代沟6.继续社会化:人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角色变化的过程。原因:适应新角色的需要 知识折旧与知识更新的需要。 7.再社会化: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者基本上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原因:再社会化失败(被动社会化)犯罪分子 原来的社会化成果基本不适用(主动社会化)改变环境8.社会化与个性发展:(1)个性:通过社会化形成的个人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 形成要素:个体生理因素为基础;社会化过程对个性的形成重要意义。(2)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个性与社会个性促成社会个性的形成。原因:在同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个体社会化的外部文化环境是相同的,群体或社会则用同一种标准去要求、塑造同一类个体,其结果是同类个体有相似的个性。社会个性:指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是一个群体中成员个性的共同的方面。雷同性格与人的能动性 造成雷同性格的出现。原因:雷同性格是对群体成员过度社会化的结果。过度社会化往往是同集权体制、自上而下的单一的社会化方式相联系的。 雷同性格:指同一群体的不同成员的个性、性格高度相似的现象,是群体成员个性中的共同部分大大超过不同部分而处于支配地位的现象。但人是有能动性的,可以在社会化过程中自主的进行选择,由此雷同性格是比较少见的。第四章 社会互动1.社会行为:指人们所做出的以他人为行为指向的,并以他人的符合自己预想的反应为目的的行为。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类:目的理性价值理性情感理性传统单位社会行动的构成要素:行动者、目的、手段、条件、规范 2.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3.社会互动的类型:(1)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2)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互动方式。条件:有一致的目标、相互依赖、互补、信任竞争: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目标是“物”基础:同一目标、排他性、目标稀缺冲突: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目标是“人”(3)集体行为(集群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概念: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所采取的群体行动。特征:集群性;非组织性;突发性。4. 社会互动的意义:促进对自我的认识;满足行动者的需要;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5.社会互动的理论:(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社会交往: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社会交往的意义:个人生存的需要自我显现的方式建构着社会(2)符号互动论米德(开创者) 托马斯、库利、布鲁默、库恩1)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流派。人们的行动是对外部事物(他人的有意义的符号行动)的反应2)基本理论布鲁默三个假设:人们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对其所采取的行动 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而不在于事物本身 人们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通过内部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基本观点:人最本质的特征是用符号表示各种体验的能力,人是符号的使用者人类运用符号彼此沟通,符号在人们互动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人们通过解释他人行动中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由于互动情境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修改对事物的定义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在角色扮演中人们不断进行内部解释,即想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行动的意义(3) 拟剧论戈夫曼1)拟剧论: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的是人们运用哪些技巧在别人的心目中创造印象。2)基本观点:戈夫曼把社会比作剧场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并用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给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印象,人们会区分前台与后台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印象,人们常常会进行“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4) 常人方法学(民本土方法论或俗民方法学)加芬克尔1)常人方法学:一种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的方法的理论2)主要观点: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3)核心概念:一是行为的反身性与互动;二是意义的索引性;三是其常用互动方法主要有寻求正常模式、进行视域融合、运用等等原则。(5)社会交换论:1)社会交换论:把人们的交往看做是交换他们各自有价值的东西,社会交换是人们交换报酬和惩罚的过程。就是把社会交往看做社会交换。霍斯曼: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理解为互动的个人进行报酬的交换。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2)结构交换论:认为交往的主体可以由个体扩展到社会组织,于是交换也可以创造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布劳:支配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社会过程,其根据在于原始的心理过程。人际交往开始于社会吸引。社会吸引在于报酬。非互惠性交换产生权力。(6)人际互动1)人际互动:发生在个体之间的,带有明显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2)有关人际互动的一些研究成果:人际吸引身体语言空间距离6.社会角色: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地位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7.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8.社会角色的类型:(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自致角色:是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的角色。(2)规定角色与开放角色规定角色:是指对角色的行为、行为规范和标准有明确而严格地规定的角色。开放角色:是指社会对角色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而只是指出了扮演这种角色所遵循的基本思想的角色。 (3)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理想角色:是社会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们的行为的期望,是社会为承担某一角色的人所设计的一套应遵守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 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行的角色规范的实际情况。角色距离: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9.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1)社会角色的扮演:一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最早是由米德提出的。(2)角色扮演过程:了解角色期待:社会对所扮演角色的要求角色认同:对社会赋予的规范的接受程度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确定行动取向、选择行动策略、采取具体行动、反思(3) 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10.结构论与建构论的社会互动观:结构论:把社会看作社会关系的体系,认为社会最根本的构成要素是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既定的规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原则,而社会角色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们按照角色规范有序地互动。帕森斯建构论:人是能动的主体,社会行为的规范是人们活动、建构的结果,人们处于不断对社会规范的建构之中。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1.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2.社会群体的特征: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明确、持久的社会关系成员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有一定的群体边界群体成员有某种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3.社会群体的类型: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群体间的社会关系分类(群体形成的基本原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 参照群体4.人类结合为群体的原因:一般原因:对付外来压力和合作的需要。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形成的三个层次:人际吸引、群体规范的形成和遵从、群体的目标5. 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库利6.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规模较小持续的直接全面的交往人际关系密切非正式控制7. 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家庭儿童游戏群体邻居朋友圈子8. 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和维持:经常性的交往非利己的动机开放和宽容9. 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正功能: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满足人多方面的需要 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负功能:过分发展可能会抑制个人的发展 过分满足可能导致个人对群体的过分依赖 过分忠诚可能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10.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在现代社会表现出逐渐衰落的景象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功能外移初级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关系趋于松懈某些初级社会群体名存实亡,如邻里11. 家庭: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共同体)12.家庭的类型:核心家庭(夫妻加未婚子女) 夫妻家庭(空巢、丁克) 主干家庭(直系家庭)(完整主干家庭与残缺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同代中至少有两对夫妻生活在一起) 隔代家庭(祖孙家庭) 单亲家庭(夫或妻加未婚子女)13. 家庭的功能:生物、经济、抚育、赡养功能、休息与精神满足其影响因素:家庭生命周期国家和社会发展阶段民族文化、社会政策家庭功能的变迁:是指在社会影响下,家庭功能所出现的变化,包括功能替代、功能内涵的改变、功能外移、旧功能的消失与新功能的出现,以及家庭的主要功能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而发生的改变14. 家庭的变迁:是指宏观家庭制度的变迁以及微观的与家庭生命周期相联系的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家庭制度的变迁,体现在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的变化,是一种质变(核心功能的替代,主从型的家庭关系被平权型的家庭关系替代);也有非质变,功能增加或者规模扩大。第六章 社会组织1.社会组织:广义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 狭义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有意识的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2. 社会组织的特征:有意识、有目的组建起来的群体 组织目标简单、明确 成员之间关系不是很亲密 成员的可替代性强3.社会组织的类型:宏观社会体系角度,组织在生活中承担的职能: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帕森斯组织运行的受惠者角度:互利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公益组织布劳组织中的权威性质或对成员的控制方法:强制性、功利性、规范性艾兹奥尼根据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组织根据内部结构和关系的复杂程度:简单组织、复杂组织4.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确定的目标 规范性的章程 权威的领导体系 物质基础5. 社会组织的结构(组织结构):社会组织各个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形式,分为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主要为正式结构。6.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的存在造就了组织的非正式结构,它可以被看作为各种非正式关系的总和。这种关系主要由非正式群体和非正式关系组成。7.组织结构的类型:直线型:信息在垂直方向上单线传递,上级指挥下级、下级服从上级职能型:以组织成员工作中所需要的主要技能为基础而把人们集合起来的组织形式直线职能型:特点既强调自上而下的行政主管的统一领导,同时也注意发挥职能系统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作用。事业部型: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整个组织分成几个从事不同事业的二级事业部矩阵型:特点是职能部门与项目小组交叉管理8. 组织目标:组织的拥有者所致力达到的想望中的境界。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要争取实现的目标或结果,或者是组织通过自身努力追求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9.组织目标的功能: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合法化根据 组织目标是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 为组织参与者之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 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尺10. 组织目标的结构:组织与个人、整体与部门、对内与对外11.组织过程:将组织要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并使其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组成整体和使整体有效运行两个部分。12. 激励:刺激鼓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活动。 诱因:组织为吸引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的东西,分为物质诱因和非物质诱因、客观诱因和非客观诱因、特殊诱因和一般诱因等巴纳德组织平衡理论:组织向其成员提供让其追求的诱因,成员为了满足需求而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二者有相对平衡的关系,再加上组织外部关系上投入-产出的平衡,社会组织就会存续下去。激励理论:需要型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过程型激励 公平理论13.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1)社会组织的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之外的、并对组织具有现实的或者潜在影响的所有因素。主要包括相关组织、制度、文化环境。(2)环境对社会组织的影响社会系统的观点:组织自身是一个系统,又是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因此组织具有开放性,就必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当环境因素足够强大时,受它影响的社会组织在结构上会发生变化:组织结构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原来的部门承担更多职能设立专门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资源依赖对组织的影响“资源依赖理论”:组织都依赖外部资源而生存,过度的资源依赖对生成权力。当组织对资源的依赖受到威胁的时候,组织就会设法控制外部资源减少依赖。文化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新制度主义”观点:强调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强烈的受环境的影响,被长期建构的观念体系和规范结构控制性的影响。14.家长制(1)定义: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与封建家庭制度相似的管理制度。最早、普遍的管理方式。(2)特点:权力集中于最上层,不向下层分权 最高领导人和管理者凭借个人经验管理 管理行为有较大的随意性 组织领导人把组织当做自己的领地,不准别人干涉 组织中缺乏严格的规则和规范。(3)存在的条件:组织规模狭小,内部分工不发达,组织中的技术单一,外部环境稳定,组织建立与最高领导人努力有关,组织成员的臣民思想15.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泰罗 推崇经济合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认为只要给工人合理的报酬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劳资两利。但这种观点将工人看做挣钱机器,是不人道的。(2)一般行政理论法约尔 把行政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环节,并提出行政管理的14条原则。(3)科层制(官僚制)理论韦伯1)概念: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2)特征:组织内部有清楚的分工,而且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职位分等,组织的职位之间形成自上而下的权威体系,下级接受上级的指挥行政管理人员是因具备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他们有专业资格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组织中的职务是他们的职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升迁根据年资或政绩,取决于上司的评价组织内部有严格的、统一的纪律,下级接受上级的监督 3)特点:组织中有严格而缜密的规则 成员都是有相应职位专业资格的 组织以工作为核心,事本主义4)功能: 正功能:体现组织追求高效率的目标 在保证成员行为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模式 能人结构、紧密的连接与配合、事本主义原则共同保障了科层组织的有效运转,从而有效的达到既定目标 负功能:照章办事形成官僚主义人格,甚至把规则当目标发生目标置换现象 当遇到规则未能涉及的问题时束手无策,产生训练出来的无能现象 严格的分层及权力的明确划分使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变的繁琐 5)韦伯的科层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性化的理想模式,也成为分析西方社会和现代社会组织的重要概念和模式,甚至也成为现代组织发展的理论模型,为后来现代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6. 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1) 霍桑实验的发现:工人是社会人,不仅需要经济还需要感情 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通过提高士气来提高工作效率 社会因素是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形成“社会人假说”:认为职工不但有经济需要,而且有广泛的社会需要。(2)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1)对成员来说:给群体成员感情上的支持,提供安全感 给群体成员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2)对组织来说:并不是为了对抗组织的权威而出现的,是无害的 领导人可以利用来了解和传播信息,是组织更有弹性,运行更有效率3) 以反对正式组织为目标或它的目标与组织有矛盾时,它的存在对组织运行会产生干扰(3)X理论Y理论 麦格雷戈 X理论:认为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缺乏创造性,要加以强制、控制和威胁才能为组织目标努力 Y理论:人不是天生不喜欢工作,一定条件下有责任感和创造性。并视参与目标为一种自我报酬和成就,过程中能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超Y理论(权变理论):人们带着需要和动机工作,主要需要的是胜任感。人们用不同方式取得胜任感。主要在于任务组织人员之间的合适。17. 组织文化(1)Z理论大内是大内在说明美国企业应该向日本学习时提出的理论。日本组织重视上下级关系的和谐,重视集体主义文化。保证组织内部和谐,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些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美国企业,叫做Z组织。(2)社会资本理论:是相互信任、支持性关系对行动者达到目标的活动所起作用的理论。社会资本: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信存在与人际关系之中,并能够为实现目标提供便利的东西。18.组织管理中的参与(1)参与的必要性:组织是一个协作体系参与决策有助于增进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和忠诚,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2)参与式决策:西蒙认为决策是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所有意识当中,因此人人都是决策者。组织就是与权威相联系的、众人参与选择的决策系统。(3)组织的治理结构:是指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发挥作用的机制。治理可以是权威的,也可以是按照共同意愿结合的规范。19.中国的单位组织(1)单位制度: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执行这类制度的企事业单位是单位组织,简称单位。(2)单位组织的特点:功能合一组织资源的非流动性成员对组织有很强的依赖性行政等级性(3)单位组织的功能:正功能: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动员与综合利用 为组织成员提供了较好的福利待遇,增强了组织成员的向心力,对组织的忠诚,有助于组织的管理。负功能:专业性被行政性削弱,造成专业上的低效率 “单位办社会”,政社不分,专业效率低; 单位组织为追求行政等级性而自我膨胀,造成组织运行出现低效率与官僚主义。(4) 中国单位制度的改革趋势:企业改革:行政色彩弱化,政企分离,政社分离,功能分化,回归经济功能事业单位改革:政事分离,自主性增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政府机构改革: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廉政建设,增强执政能力,建立务实型政府第七章 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1.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社会从同质性向异质性变化的过程,社会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差异的现象。2.社会分化的类型:(1)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水平分化:并非不平等的分化,只是他们在职能上的差别。社会分工和生活多样化垂直分化:具有等级意义的分化,表现为社会不平等。体现社会张力(2)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和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人们对具有不同生物特征的人给予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他们就有了社会差别。如性别、年龄等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社会对某些具有社会特征的人给予评价,使他们处于不同社会地位。如职业3.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的本质是剥削。 有相同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这使他们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在对待问题的态度上有差异,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当阶级矛盾无法调和时,就会爆发社会革命。阶级的消亡有赖于消除阶级产生的基础,消灭私有制和生产力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基础4. 当代社会中的阶级划分标准:(1) 新中间阶级(2) 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5.等级、身份、与种姓(1)等级制度: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于居民等级划分固定下来的制度。是一种不平等的制度。上下级关系。(2)身份制度:身份:一定情境中对角色所做的区别,出现在社会互动中 人们对社会结构中某一位置的评价,是关于社会声望和社会名誉的评价。身份制度: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声望评价,并使之规范化、体系化的制度,规定了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权利,而且一般难以改变。(3)种姓制度:完全取决于出身,先天的。6.社会阶层: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多种原因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阶层与阶级不同,虽然也是一种不平等关系,但不存在剥削与压迫。7.社会分层:根据某种标准将社会成员分属为相应社会阶层的过程8.社会分层的理论:(1)社会分层理论(韦伯):财富经济标准、权利政治标准、声望社会标准 三个标准相互联系,又可以各自独立作为判断标准深远影响:多元的分层标准,延续的定量标准,注重主观评价(2) 其他分层理论:多元分层论(索罗金):职业、经济、政治 分层理论(伦斯基):历史发展角度(3)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阶级分层反映了阶级社会划分的根本特点 社会分层并不一定都是阶级分层 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分层不是永恒的 必然导致阶级冲突9. 社会分层的方法:(1)客观法:是用可以直接测量的客观观标准对,分层次划分的方法(2)主观法:是由人们根据某种标准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归类,指出自己所属阶层的方法。目的在于测量人们的阶层归属意识,即测量他们的阶层认同情况自我评价法:由社会意识和社会态度决定他人评价法:根据别人的意见来评定团体和个人地位优点:简便易行适合人们的分层态度和分层意识缺点:有较大的偏差回答者的主观与客观情况有所偏差(3) 声望法:是由熟悉社区情况的人按照事先规定的分层标准,对本社区成员进行评价并进行阶层归类的方法10. 社会分层的标准:综合指标法:常用的是社会经济指标,它是通过测量人们的收入地位、教育地位、职业地位,计算其综合值来反映他们的社会阶层地位的指标职业分层法(职业评价法):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11.地位一致:一些群体或者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位置排列顺序大体一致。科学家、教授在经济、教育、声望等方面都有较高地位;而拾荒者失业者在这些方面地位较低。地位相悖:一些群体或者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位置排列完全相反。12.社会分层的功能:(1)功能论: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分层在整体系统当中是客观存在的,各个分层分别承担一定功能保证社会有机体稳定和生存,分层在维持社会方面具有某些有益的功能。但是,社会分层不能向人们提供平等地扮演重要社会角色的机会。分层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职业结构(2) 冲突论:认为社会分层是由有权势者的利益促成的,它是有权势集团的价值标准的表现,这种分层包含着不平等,阻碍社会正常发挥功能。马克思最先阐述了社会冲突思想,达伦多夫也反对功能学派的思想严重限制了社会非特权阶层的发展,阻碍了社会智力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保守的维持现状的功能,用力量来稳定不平等分层导致社会冲突与紊乱13.社会分层的作用:(1)积极作用:通过差别分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形成了一种社会发展的竞争机制(2)消极作用:分层导致了不平等,进一步导致了剥削和压迫的产生和存在,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社会差别与社会分层必然导致犯罪14.社会阶层研究的意义:社会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深化社会阶层研究是阶级分析的补充在非阶级社会里,阶层分析是是认识社会的15.社会分层机制与社会平等问题(1)社会分层的机制:合理的机制导致的社会分层是可以接受和必要的。观点认为:那种建立在出身等先赋地位之上的地位获得或者社会分层制度是不合理的,现代社会需要自治性的社会分层制度。于是我们需要机会平等。(2)适度不平等:由于社会分层以不平等为基础,而过度不平等会造成冲突,因此我们需要适度不平等。所谓适度不平等就是指:建立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社会认可的不平等,并且可以有对过分不平等的补偿机制。(3)理想的社会结构:极富和极贫都较少,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结构。16.社会流动: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也就是社会地位的变动。判断是否属于社会流动关键在于当事人在社会结构中获取或占有他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是否发生变化17.社会流动的类型:(1)按流动的方向: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也叫纵向流动,它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地位的变动。垂直流动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水平流动也叫横向流动,它是人们在同一社会阶层内部社会地位的变动。(2)按主体的特征:群体流动和个人流动 群体流动就是较大规模的社会流动(3)按参照基点:代际流动和一生流动代际流动是指子代相对于父代而言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动18.社会流动的模式开放式流动:指社会成员在各社会阶层、职业间流动,不受制度性限制的流动模式。封闭式流动:成员职能在一定范围内流动。混合式流动:既有开放式,又有封闭式的流动模式。19.精英的流动(1)精英: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有杰出才能的成员。(2)精英循环理论帕雷托(意大利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精英分为在统治阶级中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的统治精英和非统治精英。只有在具有理想社会流动和完美开放社会中,精英的地位才能与才智相连。精英称号与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是精英衰变的表征,这种情况下要求精英循环:非上流阶层的某些人转变成精英任务替代老精英。统治地位中的精英如果拒绝来自大众的才华成分,会造成精英循环受阻。造成衰败或颠覆。20.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社会结构的性质:开放的还是封闭的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 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家庭背景,文化资本 社会网络资源21. 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 传统社会:分层结构:士、农、工、商阶级结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社会流动:规模小,社会结构具有 “超稳定结构”特征(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分层结构: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这四大阶层阶级结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社会流动:规模小,社会结构比较稳定(3) 改革开放以来:分层结构:复杂化阶级结构:淡化社会流动:职业流动频繁,社会分化加剧分层结构的复杂化主要表现在:A.原来的以政治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同时在较大范围内经济分层变得越来越重要B.原来的阶层内部发生了分化,这种分化甚至是十分剧烈的C.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22. 中国的精英流动:精英循环理论与精英再生产理论第八章 社区1.社区: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2.社区的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 一定的地域界限 共同的社会生活 社区文化 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3. 社区的类型:按功能分:经济型、行政型、文化型、宗教型 按规模分:巨型、中型、微型 按形成方式分:自然、法定 按综合标准分:农村、城市 虚拟社区4. 社区研究的角度:人文区位学也叫人类生态学,是借用生物学的生态理论来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极其相互依赖关系的理论文化人类学也称社会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化过程和文化差异与类型的学科社会系统理论把社区做为社区人员(个体、群体、机构)相互作用的系统,认为社区的日常生活总是通过社区中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各种组织与制度,并成为社区的要素5.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1)农村社区:以农业为基础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特征:生存基础是农耕 以村落为单位聚居 居民的生活自给性强、简朴、保守、同质性高、生活节奏自然化(2)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特征:人口规模大、密度高 城市居民异质性高 交往中感情基础薄弱 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有较明显的区分6.城市社区建设:政府、社会机构和社区居民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不仅指物质和设施条件的改善,也指增强社会内聚力,使社区更具有他应有的特征的过程。(1)原因:城市社区本质特征的弱化和缺失,生活共同体特征缺失(2)意义:核心内容是社区的管理和对居民的生活服务 关注居民对社区的忍痛、社区凝聚力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应该以人为本,使社区更适宜人们的生活,更具有生活共同体的特征7. 城乡关系:城市和农村这两类人们生存的空间在一个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