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 位 代 码 10445 学号 2008020101 分类号 g641 研 究 生 类 别 全日制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作作 者者 姓姓 名名 宫宫 文文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宫志峰宫志峰 研究研究员员 论文提交时间论文提交时间 20112011 年年 6 6 月月 7 7 日日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 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 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导论 . 1 (一)论文选题意义 . 1 (二)研究现状 . 2 (三)创新之处 . 5 (四)研究方法 . 6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涵义、本质及实现表现 . 7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 7 1.价值的内涵 . 7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 8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 1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 . 13 1.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理解 . 13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的新阐述 . 14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表现 . 15 1.人的全面发展 . 15 2.和谐社会的建设 . 15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6 (一)理论层面上 . 17 1.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认识存在偏差 . 17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乏传统文化的价值支持 . 17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 . 18 (二)工作层面上 . 19 1.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自身的问题 . 19 2.理论课教学方法单一 . 20 (三)组织层面上 . 20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变能力弱 . 20 2.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足 . 21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探索 . 23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革新 . 23 1.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仰 . 23 2.汲取传统文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营养 . 24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完善 . 25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完善 . 25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思维的转变 . 26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 27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 29 1.加强程序教育及其制度化建设 . 29 2.完善网络教育建设 . 30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新 . 31 1.构建和谐的校园景观环境 . 31 2.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 32 (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评价机制创新 . 3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语 . 35 注释.36 参考文献.3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0 致谢.4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中文摘要 自人类结合走向社会生活起,思想政治教育就一直作为理性思维的伴侣左右着人类每 一个文明前进的脚步。在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是原发的、零散的和口耳相传的;在阶 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则被作为一种实现阶级意志联合的工具;在现代文明社会,思想政 治教育更多的在实现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前途上闪烁光芒。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思想 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目的和归宿,自人们开始意识到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来对待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的研究就越发显得迫切起来。然而迄今为 止所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仅仅是停留在经验认识的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实现的理论体系并未建立起来。 毫无疑问,在讨论价值范畴的时候一定要将研究行为指向人本身,这是感性追溯理性 的必然步骤。本文在系统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及相关问题之后,着重从哲学的引源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立意。思维路线大致是先验为理性立法,理性为世俗立法, 希望能从哲学角度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第一部分主要陈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涵义以及相关属性范畴,进而分析我国关 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范畴确立的依据,阐明概念形成的基本思路。 第二部分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与第一部分概念分析 相联系,陈述学界对价值实现问题的理论分析,并从哲学角度提升分析。 第三部分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包括基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基本途 径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哲学内涵深入挖掘,具体途径包括理念革新、模式创新、 主体创新、环境创新和评价机制创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个体政治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创新 分类号:g64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the the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realization of college abstract since human combined to live social lif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cides every human civilization forward footstep as rational thinking partner.in primitive socie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primary, scattered and teached orally;in class socie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tool of realizing class will joint;in modern civilized socie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ive out light more in realizing the future of individual political socialization.the value re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purpose and end-resul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t.since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tre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n independent subject, the studying of the problem of value re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re appears urgent up.but so far all the study of value re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just stay in experience know level, and the theory system of value re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not been setting up. no doubt, study behavior should be directed to itself of man when we discuss the value category, which is the necessary steps from the perceptual to the rational.based on the system investigation of value re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relevant problems, the article will especially establish theme for the value re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source of philosophy. thinking route is roughly that the prior is to the rational legislation, and the rational hoping is for secular legislation, and hoping looking for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from philosophical angle. the first part is the statement of the meaning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and then we will analyze the basis of the categ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realization about our country, expounds the basic ideas of the concept established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concepts formed in itself. in the second part, we will discus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realizing of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which will be with the first part concept analysis, stateing theory analysis on value realization of associated circles, and ascending philosophically analysis. the third part of the paper is the statement of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realization , including basic approach and concrete way.the basic approach is reflective and premised again, and the concrete ways are including concept innovation, pattern innovation, subject innovatio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realization individual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realization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导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具备符合特定社会发展形态和状况的政治思想素养,是一个人能够融入社会、实现过 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即其本身所固有的满足人的政治需求的属 性,这种需求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独有可满足的,仅仅是我们以这一概念命名而或然地去实 现政治生活统一化目的做的理论假设。即使是这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研究思想政 治教育价值实现仍然具有很深的意义。教育的民主和公平造成了具有普遍较高的知识水平 的大学生群体,当这一群体走向社会后所形成的影响力和压迫力是巨大的,这对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迫切的挑战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发展中居于“生命线” 地位,它的价值的实现关系着整个高校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素养的状态。因而研究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关系到整个大学生群体在直接面对复杂而急速发展的社会时的理性 状态,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我国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课堂理论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实践活动等 形式,其中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体。长期以来,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 过程中缺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理论体系本身价值的充分认识,致使思想政治教 育理论教学活动完全处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的政治文件的简单复述的状态,教育 教学活动死板僵化,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丧失时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也无从谈起。 这必然会造成受教育者怀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丧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 的结果。逻辑上,证明概念的价值或作价值的引证,前提都是概念自身具备价值的条件, 即概念本身必须具有理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名” ,理性地阐述它存在的价值,是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然而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论述大多仍然 仅是沿着“河水”的下游走,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源头活水的工作并未引起足够 的重视。任何一条普遍的准则或冠以真理名义的假说,一旦能使发现者以一种新的方式去 思想事物的话,都会是有用的。只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进行合理的充分论证,并 且将理论适时地与一定量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即与时俱进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 论,才能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在现时代的权威性,舍此皆是舍本逐末。没有怀疑权威的精神 就无法对权威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这将导致权威走向威权的桎梏。我们能够认识到概念对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于推理和论证的重要性,就很容易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存在的合理性之于思想政治教育 活动的意义,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只有由“潜”入“显” ,才能发挥其自身固有的 存在以利于受教育者。 “显”并不一定就是行为,并且行为习惯并非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的归宿,只要合规范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尤其在我国社会转型的今天,苛 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一定要达到将教育者的教育要求外化为受教育者的行为 习惯,是不现实且有害的,所以应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做更全面和深入的 理解和分析。 (二)研究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的 价值研究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李德顺教授第一次将价值研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此后陈秉公教授提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应有科学的认识,从而指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 的理论与实践活动。20 世纪 90 年代,张耀灿教授开始在高校讲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 2000 年郑永廷教授在现代思想道德理论与方法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思想道德理 论及其价值,从而推动了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2002 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 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专栏,转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2003 年,武汉大学项久雨博士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成为第一本以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论命名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理论专著,被理论界普遍认为是对思想政治教 育价值研究的新突破。2009 年 10 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胡国义先生著的思想政治 教育价值论 ,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问题也有精辟的论述。 目前,我国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散见于一些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专业教材的部分章节和部分相关学术期刊中。项久雨著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 、 张耀灿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王学俭编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等著作都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作为其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加以阐述,这些论述对认识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都有理论指导的意义。在钟玉海、檀江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课教学新视域中,作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及时效性进行了研究,并对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刘新庚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作 者详细地论述了包括基本方法论、特殊方法和网络方法等方法论,这些对于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价值实现的方法论研究有启迪意义。赵康太、李英华主编的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理论史为我们从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源泉的角度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实现问题提供了借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的论述很多,这些都是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有力武器,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 价值起源问题的思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将成为本文力图创新的最大突破口,但也是 难以达到的。其中郑永廷教授认为,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实现,主要应该确立好现代 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确立好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观念和掌握好现代思想道德教 育的方法体系。项久雨博士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是客体主体化”1,实 现的规律是: “神形统一律、虚实转化率、同步递增率、真善美统一律”2。以以上两位教 授为代表,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和社会活动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定工具的实效性,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几种观点: (1)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革命优良传统的地位和作用。 (2)在新 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研究。 (4)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管理、队伍等方面全面实现其现代化。 (5) 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上,积极吸收国外政治教育的先进经验。 宫志峰先生在其著作思与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一书中,以一 位数十年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的身份,提出了以下几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价值实现具有理论借鉴意义的观点:第一, “抓住一个关键 ,不断深化对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 “突出两个重点 ,切实加强基础性教育,着力抓好先 进性教育” 。第三, “坚持三个贴近 ,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四, “做到四个统筹 ,全面把握,整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 “强化五支队 伍 ,着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新格局” 。3这五点涵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需要开展的主体论、实践论、创新论、全面论和主导论五大研究领域,这五点整体上 遵循了从人到人的逻辑顺序,是我们科学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明灯。 廖小平在面向道德之思论制度与德性一书中指出了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的 几个主要问题,可以作为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问题研究的引子。这些问 题是: (1)在道德教育内容上,大而无当,高不可攀,不可捉摸,无法操作。 (2)在道德 教育理念上,不去追问道德教育的终极理据、价值根基和价值理念,缺少哲学反思和批判 的精神。 (3)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仍然沿用过去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必要且有 效,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失效和无效的方法。 (4)在道德教育的效果上,社会生活中各种不 道德、损道德、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的普遍性,如贪污腐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生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腐化、畸形消费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效果是不太令人满意的。 杨桂华教授在其新作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一书中从以下几点概括了改革 开放以来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人精神变化的原因轨迹:第一,经济生活对市场经济的崇拜导 致精神畸变;第二,政治生活冷漠症结;第三,法律生活中法治意识淡薄;第四,文化生 活陷入“非意识形态化”陷阱;第五,伦理生活道德体系失范;第六,社会生活病态心理 导致精神失衡;第七,终极关怀主导信仰危机引发精神迷茫。杨教授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 义的逻辑起点出发,对中国人各种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分析,几乎是彻底地剖析了自改革开 放以来影响中国人思想的所有精神层面的因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杨教授最终的落脚点是 “终极关怀” , “主导信仰”没有肇端文章的伊始,反而作为终结与前面的唯物论做了比照。 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归于社会制度的大系统,他们确实是作 为形而下的物质对人的精神产生影响;从哲学的角度,伦理道德、社会心理和主导信仰属 于形而上的“心学”范畴,它们构成人性的本身。杨教授在这本著作中构造的逻辑体系并 不合理,但是他阐述的影响中国人精神状况的因素值得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 思,尤其是他把文章的逻辑终点结束于终极信仰。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方面的论述, 综合学术界的研究,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张耀灿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 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以及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 发挥作用的规律。二,陈秉公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出社会适应规律,要素协同规 律,过程充足规律,人格行为规律,自我同一规律。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 育学原理提出“适应超越律”是基本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内化外化规律和协调控制规 律是有全局意义的具体规律。三,王礼湛、余潇枫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提出在各种思 想观念的矛盾冲突中定向引导的规律,教育过程在迂回曲折中发展的规律,层次递进地进 行教育的规律。四,罗洪铁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探讨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 过程规律体系划分为内化规律、 外化规律和反馈检验规律三大部分。 除了上述各种规律外, 还有学者提出内化外化反复律、双向互动规律、内在需要驱动律、主体素质支配律、教育 方法影响律、外在环境制约律等种种规律,各种规律界定名目繁多的原因是关于思想政治 教育价值实现规律的界定标准学术界未达成一致。我们要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问题首先需要遵循的规律就是人性选择,在对学术界所约束的种种规律进行综合权衡以 前,我国的德育工作的一些原则可以为我们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以启发。德育原则是根据 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从学生实际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出发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 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等。以下将要 探讨的解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的途径,就是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的,期望能够有所创新。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思想政 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论体系还没有构建好,并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第一, 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概念的揭示不深入;第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还 处于经验型层面,没有从哲学视觉的高度深入追问;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本 质没有清醒的认识;第四,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揭示不清晰。 (三)创新之处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 4人类社会是由一系列代表各 不相同的利益的群体构成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每一个群体又是由文化背景不同、 宗教信仰各异和民族属性相别等不同的思维个体构成。因而社会并非仅仅是一个以个体或 国家为原子的简单杂乱地拼凑的单元,它并非仅仅由经济成分主导,甚至社会历史的发展 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程度。经济发展发达程度可以带来教育实施方式的进步、影响 范围的扩大,但经济越是迅速发展,思想便越快多元化,相应的利益差异便越是扩大,因 为大众普遍的文化永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而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永远不会和文明的步 调一致。在阶级尚存的形势下,利益偏差导致的斗争在所难免,更何况整个人类社会尚未 达成共识的游戏规则。特定社会领域的每一个等级(成分、阶层)都各享其独特的文化, 多元的文化求同存异更可能赢得和睦相处。但是当交流无法融通在所难免,斗争和冲突, 甚至是战争的爆发就随之而来。阶级斗争的社会历史造成了种种不同的利益集团,利益的 分歧又伴随而生斗争和冲突,斗争和冲突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施展拳脚的舞台。思想政 治教育的价值正在于对利益冲突进行价值整合,让斗争的后果远离悲剧。人类社会能够不 断向前发展而避免毁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整个社会存在一些普世的为人类整体认同和接 受的价值原则,例如不可杀人、偷盗、奸淫等。而在未来如何引导人类更好地沐浴文明的 阳光,避免重蹈互相征战杀伐的覆辙,共同应对包括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人类共同面对 的问题,除了继续发挥道德、法律和宗教信仰等传统的精神凝聚元素的作用外,如何充分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潜力巨大的社会科学学科的作用,成为我们另辟蹊径有所作为的突 破口。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卢梭曾说过,要想让孩子将来信仰宗教,就不要对他们讲宗教。事实上,但凡是欲求 与人的灵魂抑或思想相融合的活动都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无论 是作为阶级意识形态强化的工具,还是作为实现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导向,都必须尊重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一点是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已经证明过的经验。作为身心发 展已经具备政治社会化基础的大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和成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 现成为可能,之前所有的大学生受到的我们称之为政治教育的都只是为了在这一阶段完成 政治思维系统化的铺垫。应该感谢国家倡导教育民主,正是由此才能够开启整个中华民族 政治民主的大门,每年以千万为计数的大学生群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成为可能。青 年作为民族的脊梁,之于整个国家的兴亡的意义自不必说,而青年是否实现政治社会化是 这一群体能否实践脊梁作用的关键。没有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民族,就没有统一的政治伦理 和信仰准则,人们就像一盘散沙。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一定是实现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唯一途 径,然而现实是我们自建国以来一直以之为实现青少年的政治化的最根本的工具。因此研 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问题,对于整个青年阶层的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具有关键意义, 对于整个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未来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 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2、归纳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寻找 出规律,在此基础上研发新的角度,从而多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进行研 究,以找出新的解决方法。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涵义、本质及实现表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1价值的内涵 关于价值内涵的界定,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观点:一是用“关系”来界定,这是我国 学术界最通行的解释。即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诸存在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关系的总 和”5;二是“满足需要”说,这种观点和关系说存在较大的共性,较有影响的说法是“价 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要是对主体的发展、完善的效应,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主体发 展、完善的效应”6;三是用“属性”来界定;四是用“劳动”来界定。上述种种界定均 是从一种哲学角度来审视价值的含义,并没有给出一个比较完善的界定,并且这些界定都 来自一个源头。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中写道: “ 价值这 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7,从此画地为牢, 我们再也没有跳出这个“关系圈” 。然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范畴是按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 物出发,即是从物到感觉再到思维的逻辑过程得出的,所以才称之为唯物主义的。因此, 价值得以产生源自事物本身存在的固有属性,对价值内涵的理解应当多从价值本体性的哲 学角度加以分析。 作为一种启发性的探讨,在此引出下面对价值哲学内涵的反思作为比照。从某种程度 上讲,或者说单从哲学意味上来思考,价值的哲学涵义如果被理解成一种关系范畴,那么 概念本身决然不是实体性的或者存在着的,它源自理性思维的运作。价值的哲学范畴抽象 出的是具体事物的属性存在, 即是说价值本身是实实在在的, 它的承载的主体是形而下的, 包括人本身,与价值范畴不能混为一谈,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观点的。当我们 说价值所表征的是一种主体需要与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之间的一种满足关系或者意义关系 时,我们仅仅是站在人的单一的角度去思考除却人自身以外的所有事物之于人自身的可用 性,即是以工具论的思维去思考所谓的客观世界,我们并没有跳出价值概念本身的范围, 这种观念直接危害了我们对于价值本身的理性思考。当我们把价值理解成是人所特有的一 种属人关系时,人的需要当然就成为价值问题的关键,这种毫无顾忌的思考方式本身就是 一种导致我们思维片面的锁链, 使得我们面对人自身以外的事物时, 甚至是面对人本身时, 都露出狰狞的面目。所站的立场不同,思考的方式也就会各异,我们把自己当做主体,是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站在人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外物自然成为为我所用的手段。日本核危机带来的人类整体 的无法摆脱的灾难难题,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理论,为我们越来 越对外物持以关怀感提供了契机。所以,价值概念是一种哲学抽象,价值本身是事物具有 的属性存在,这两者是应当被澄清的。 总而言之,价值概念的内涵不应当仅仅以属人性的角度来分析,而应更多地对事物本 身以及人本身给予更多的关怀。当我们理解和限定价值的涵义时,应当把体谅和关心的情 感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合起来,所以价值的涵义应当这样界定:价值即在存在的层面上其 本身得于造物主客观实在的鬼斧神工,在经验的层面上其符号因于抽象逻辑思维的精细加 工而确立属人的性质,是客观实在和实践理性的辩证统一体。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含义和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但在思想 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成果中对其含义和本质的明确界定并不多。最新的权威界定是“思想政 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政治 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作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 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8。而思想政治教育价 值的本质是“价值主体的需要人的政治社会化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满足人 的政治社会化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总和,是两者的质的规定性联系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的质的规定性的综合统一”9。胡国义先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一书中认为可 以从两个方面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即以教育活动和社会现象两种视角对其加以审 视。很显然,这两种视角一直统治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思考,即仅是根据“价值关系” 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大厦。上述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含义界定的观点都要从学术界最权威 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中寻找历史渊源,即邱伟光教授和张耀灿教授界定的: “思想政 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10。以社会实践活动主体人的角度来看,这一定义恰到好处地澄清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 种为人所用的理论工具,由谁来操作以及为了实现什么的价值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 一种实现某种意志的手段在历史上确实实现了中间阶层的依附和多个阶层的联合,但是随 着网络时代带来信息大爆炸之后,就不能仅仅以保守的眼光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 时俱进将理论加以拓展深化,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当思想政治教育被作为一种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功利化的手段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对形式化的内容无法接受,整个思想政 治教育教育者群体也将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存在的合理性产生怀疑,最终的结果将是青少 年的政治社会化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难以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其发生的偶然性,但是政治社会化作为社 会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却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前面说到我们对于价值的习惯性的单一的工具 论倾向影响到我们对包括人本身在内的事物的关怀感,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我们对思想政治 教育的价值的理解产生片面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来建 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系,被理解成“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他回答的是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什么 ” 11; 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 的价值关系,被认为是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的满足人 的需要的有用性。这两种视角都是从人自身出发,都没有看到事物属性的客观存在本身并 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有所变化,更没有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人的生命一样是人的政 治社会化的自然节奏,就像自由平等之于生命的意义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并不是伴 随人的自然生命而开始的。个体进入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政治社会化的天然要求就会以 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加以呈现。仅仅从价值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忽视 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属性存在的客观性,就会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限于孤 立和片面。因为包括平等、权威在内的基本属性的实现都要以承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身 的存在合理性为基础,即要以承认思想政治教育实体的存在为前提。不把对思想政治教育 的实体性的理解抬升到整个研究活动的首位,就无法对其产生信仰,没有信仰的教育如何 让受教育者信服?恩格斯曾说过: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 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由于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 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 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 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 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 ” 12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代表整个人 类的智慧,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自引领整个人类历史,所以阶级意志联合才会应运而 生。当阶级意志联合已经实现了,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情应当怎样有所损益便自然 成为接下来思考的主题。 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理解首先应当从理论上加以拓展深化,不断融合新的时 代特色内容, 尤其是时代的主旋律。 胡国义先生总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 “内在价值” 和 “外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在价值”显然都是从单一的角度来论述的,两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价值” 。思想 政治教育自身固有的价值理念应当包括平等、公平和权威之类的属性,因为这些都是人的 政治社会化的最核心的价值;假设存在一种客观的理性,它本身是实践的,被人的精神所 驾驭,能够实现某种意志的集合化,与纯粹的相对,马克思主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这样 一种实践理性。当我们说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 “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属性的存在始终贯 穿于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时候,我们仅仅是把抽象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某种特质 泛化为群体实现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共同意志,也就是我们说的统治阶级意志的正统化。因 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和观念史自觉和不自觉地被打上了人类认识史的烙印,而统治阶 级只代表一部分人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在逻辑上以统治阶级意志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并 不存在最一般意义上的普世价值。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能合乎某一历史阶段 的特殊阶级使命,但是一旦使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的工具就丧失了它存在的理 性,这也就是我国现在思想政治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