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替代责任研究.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替代责任研究.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替代责任研究.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替代责任研究.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替代责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替代责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thesis of thesis of mastermaster degreedegree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替替 代代 责责 任任 研研 究究 院 系: 法 学 院 专 业: 民 商 法 学 学 号: 22009100435 作 者: 吴 羿 指导教师: 米 新 丽 教授 完成日期: 2012 年 3 月 独独 创创 性性 声声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替代责任研究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 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 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 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 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替代责任研究 i 中文提要中文提要 替代责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特定关系为他人行为承担责任的事后救济制 度,虽然各国对其规定不尽相同,但是几乎都承认它是侵权法中的重要制度。替代 责任的核心特征表现在责任人、加害人分离和责任人、加害人及受害人之间的特殊 关系。 我国法律中的替代责任主要有用人者责任、 监护人责任和其他类型替代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事主体间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差别逐渐拉大, 民事主体形式的平等并不能换回实质的平等。在此种情况下,将替代责任的研究方 法从研究替代责任事后救济的传统思路转向研究事前责任分配的新思路就具有了现 实意义。在新思路的启发下,本文着重分析了替代责任完善的必要性,并希望探索 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替代责任完善的路径。 本文一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采用比较、历史、分析的方法研究替代责任 的概念、特征、归责基础、归责原则等;第二部分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我 国法律关于替代责任的规定及其不足;第三部分主要采用法理学、社会学的方法研 究替代责任完善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探讨了完善替代责任可能 的两条路径,借以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替代责任完善之路。 主题词:替代责任主题词:替代责任 公共政策理论公共政策理论 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替代责任研究 ii abstractabstract vicarious liability has been considered the post-relief system is based on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behavior of others, while countries that its provisions are not the same, but almost all recognize that it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in the tort law. vicarious liability of the cor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ible person and the offender separation, and,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ffender and the victim. vicarious liability in our law includes the employers liability, guardian liability and other types of vicarious liabilit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economic strength and social status differences in the civil subjects gradually widening civil main forms of equality and not in exchange for substantive equality. in this case, will replace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medy of alternative after conventional ideas to the study advance of the allocation of the burden of new ideas, had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spired by new idea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ed for perfect vicarious liability, and would like to explore the complete path of a vicarious liability for the chinese situatio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comparison, history,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imputation basis, and imputation principle of vicarious liability. the second part of the main methods of text analysis researches our legal provisions on vicarious liability. the third part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jurisprudence, sociology research vicarious liability perfect necessity. the fourth part mainly uses the comparative metho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two paths of the perfect vicarious liability, vicarious liability of the road in order to find a suitable for china. key words: vicarious liability theory of public policy no-fault liability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替代责任研究 iii 目录目录 中文提要中文提要 . i i abstractabstract. iiii 目录目录. iiiiii 引言引言. 1 1 1 1 替代责任的基本理论替代责任的基本理论 . 2 2 1.1 替代责任概念辨析 . 2 1.1.1 英美法系替代责任的界定 . 2 1.1.2 大陆法系替代责任的界定 . 3 1.1.3 中国替代责任的界定 . 4 1.1.4 本文对替代责任的界定 . 5 1.2 替代责任的核心特征 . 6 1.2.1 责任人与加害人分离 . 6 1.2.2 责任人与加害人或受害人具有特定关系 . 7 1.3 替代责任归责基础之评析 . 8 1.3.1 基于法理学的归责基础 . 8 1.3.2 基于经济学的归责基础 . 9 1.3.3 基于公共政策理论的归责基础 . 10 1.3.4 小结 . 11 1.4 替代责任的归责原则 . 12 1.4.1 过错责任原则 . 12 1.4.2 无过错责任原则 . 13 1.4.3 小结 . 14 2 2 我国法律关于替代责任的规定及不足我国法律关于替代责任的规定及不足 . 1515 2.1 用人者责任 . 15 2.1.1 国家机关的替代责任 . 15 2.1.2 单位雇主的替代责任 . 16 2.1.3 自然人雇主替代责任 . 18 2.1.4 被帮工人的替代责任 . 20 2.2 监护人责任 . 21 2.3 其他替代责任类型 . 2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替代责任研究 iv 2.4 中国替代责任规定之不足 . 26 3 3 替代责任制度完善的必要性替代责任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 2828 3.1 经济社会中成员角色的固化使其经济地位严重不平等 . 28 3.2 个人自由意志被削弱 . 29 3.3 从强者到弱者私法关注焦点的转变 . 30 3.4 责任保险对替代责任的影响 . 32 4 4 中国替代责任完善的路径探索中国替代责任完善的路径探索 . 3434 4.1 替代责任的一般条款 . 34 4.2 替代责任的开放性立法 . 36 4.3 适合中国国情的替代责任完善之路 . 38 结论结论. 4141 致谢致谢. 424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4343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464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替代责任研究 第 1 页,共 46 页 引言引言 使命是对痛苦的感知。从身份制中解脱出来的人们并没有获得自由,相反,他 们中的大多数在自愿且合法的情况下成为了别人的奴隶,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不可 能带领人们走向法律上实质的平等。现代私法的痛苦似乎就在于:民法典上的主体 平等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实质的、权利义务上的平等,处于优势地位的强者往往运用 各种“合法”手段逃避责任、损害弱者的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几十年高速发展,取得了不朽的功绩。经济的发展造 就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它们垄断了重要资源的 供给和必需物品的生产,利用垄断地位获得巨大的垄断利益。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 的是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多年的法治建设已使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对 于这些经济巨头来说,法治观念,特别是私法中平等主体、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的 观念在深入人心的同时,也成为了它们榨取超额垄断利润的工具。这样的例子随处 可见:石油行业涨价与国际接轨、降价搞本国特色;金融行业各种明目张胆的不合 理费用;零超巨头的各种强制性费用摊牌;电力、自来水、燃气等行业虚情假意的 听证会等,即使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人们也不可能自由地用脚来选择,何况是在 并不充分竞争的市场中。 侵权责任法虽然总体上是一部事后救济法,但是,越来越多的无过错责任无疑 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包括替代责任在内的侵权责任法也可以承担起事前责任分 配的重任。替代责任可以通过事前责任分配承担更多的使命,从而消弭现代社会私 法的痛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替代责任研究 第 2 页,共 46 页 1 1 替代责任的基本理论替代责任的基本理论 1.1.1 1 替代责任替代责任概念概念辨析辨析 替代责任(vicarious liability) ,通常被认为是民事主体为他人行为承担责 任的制度。 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词典指出, “替代责任通常是指某一实体或 个人在没有被证实故意或过失地共同与另一方实施不法行为时,前者对后者的不法 行为或债务承担的责任。 ” 1牛津现代法律用语词典认为 vicarious liability 指的是一种间接的责任,如雇主为雇员的侵权行为所承担的责任或者代理人为被代 理人所承担的责任。 2由于法律传统、意识、制度等不同,世界各国对替代责任的内 涵和外延难以达成一致,使得替代责任成为极具争议的一个概念。 1.1.1 1.1 .1 英美法系替代责任的界定英美法系替代责任的界定 英美法系国家广泛使用替代责任(vicarious liability)这一概念,但是对于 替代责任的界定不尽相同。epstein 指出,替代责任一般是指一个人就另外一个人 的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 3clerk doi: 10.1515/jetl.2011.31 4morgan, phillip: distorting vicarious liability. modern law review, nov2011, vol. 74 issue 6, p932-946, 15p; doi: 10.1111/j.1468-2230.2011.00878.x 5bell, john: vicarious liability for child abuse. cambridge law journal, nov2010, vol. 69 issue 3, p440-442, 3p 6baez, iii, h. beau: volunteers, victims, and vicarious liability: why tort law should recognize altruism.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law review, winter2009, vol. 48 issue 2, p221-264, 44p 7coleman, kevin: trading circui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ritique of circuit courts tests for determining vicarious liability under the commodities exchange act doi: 10.1111/j.1748-121x.2008.00080.x 9wijffels, alain: vicarious liability for the carrier by river? legal history review, sep2007, vol. 75 issue 3, p333-353, 21p; doi: 10.1163/157181907783054969 10martin, susan lorde: commerce clause jurisprudence and the graves amendm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vicarious liability of car leasing companies. university of florida journal of law doi: 10.1111/j.1748-121x.2011.00210_5.x 13mcnulty, patrick: the coronation and banishment of vicarious liability as the unifying principle of iowa implied indemnity law. drake law review; fall2009, vol. 58 issue 1, p243-294, 52p 14ahn, alice juwon: finding vicarious liability in u.s. patent law: the control or direction standard for joint infringement. 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2009 annual review, vol. 24 issue 1, p149-177, 29p 15seiter, william j: rule 10b-5 and vicarious liability based on respondeat superior. california law review, sep81, vol. 69 issue 5, p1513, 25p 二、中文著作类 16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17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王闯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18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4 19荷j施皮尔主编.侵权法的统一对他人造成的损害的责任.梅夏英,高圣 平译,法律出版社,2009 20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 21澳彼得凯恩.侵权法解剖.汪志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2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3杨立新.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24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25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二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26王泽鉴.侵权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7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8张新宝.侵权责任法立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9张民安.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0舒国滢主编.法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1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32杨立新主编.类型侵权行为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33王胜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