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对“反常自欺”的解释——兼论意志自由与自欺的关系.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对“反常自欺”的解释——兼论意志自由与自欺的关系.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对“反常自欺”的解释——兼论意志自由与自欺的关系.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对“反常自欺”的解释——兼论意志自由与自欺的关系.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对“反常自欺”的解释——兼论意志自由与自欺的关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要 在最近英美哲学家对自欺问题的讨论中,非意向论者的理论略占上风。然而 alfred. mele 所命名的“反常自欺”的现象却给非意向论制造了一定的麻烦。本文 试图通过对一种心灵哲学理论即层序动机论的引入,也来构建一种自欺模型, 对这种“反常自欺”进行解释,并使用塞儿的意向性理论对这个模型进行进一步的 分析。在试图增强该理论的解释力的同时,本文还将分析自欺与自由意志的关系, 我们将发现自由是自欺得以可能的基础。 关键词:反常自欺,欲求层序,意向性,自由意志 ii abstract in the recently argument over the discussion about self- deception,non- intentional models dominate the landscape. however, the phenomenon of “ twisted self- deception” which termed by alfred mele make kind of trouble to the non- intentionalist. in this essay, i will work on making another model to explain the “ twisted self- deception” by taking frankfurt s theory about order- desires which should be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of mind, and analyze this model by searle s conception of intentionality. by the time i make this explanation stronger, i will tal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deception and free will,we will see that free will cloud make the self- deception possible. key words:twisted self- deceptionxorder- desireintentionality freedom of wil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日 本论文属于 1 从事道德哲学在目前看来对我们而言是不合算的;除非我们拥有一种令人满意 的心理哲学而这正是我们明显缺乏的东西 伊丽莎白安斯康姆(g. e . m. a n s c o mb e ) 1 引言 自我欺骗问题是认知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这个问 题开始受到美国的一些心理科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视。关于自欺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论, 在传统上,许多哲学家或者心理学家一直都是按照人际间欺骗的模式来理解自欺的 (比如说“自己骗自己”的说法) ,但是这样的一种理解方式会面临两个困境,这个 两个困境由 alfred. mele 在 1987 年的一本著作非理性关于不自制,自欺和 自 控 的 论 述 ( irrationality- an essay onakrasia, self- deception and self- control)中提出,并认为如果按照人际间欺骗模型来理解自欺的话,则自欺就 是不可能的。第一个困境被称作“静态困境”或者“状态困境”(static puzzle),这 个困境正是来自“自欺” (self- deception)的词典定义,对此 mele 有如下论述: “对于任何两个人 a和 b ,当 a欺骗 b使他相信 p ,而 a在使 b相信 p的时 候自己则知道或者确切的相信 p 。所以当 a欺骗 a (他自己)去相信 p ,而他在欺 骗自己的同时又知道并且确切的相信 p 。因此,a必须同时相信 p和 p 。但这怎么 可能呢?” 正如 mele 所说,这个困境在于自欺者必须同时持有两个矛盾的信念,即同时 既相信 p 为真又相信p 为真,这是一种很难理解的心理状态,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很 多哲学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困境被称作“动态困境”或者“策略困境” (strategy paradox) ,这个 困境的核心在于如果我们按照“自己骗自己”这种定义来理解自欺的话,那么我们 是如何把那个知道我们的欺骗的目的和手段的自己欺骗成功的呢?用 mele 的话来 alfred r. mele,1987, irrationality- an essay on akrasia, self- deception and self- contro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21 2 说“一般而言,如果 b 知道 a 的目的和计划,则 a 很难成功地实施一次欺骗。 ”按 照人际间欺骗的常识来理解,如果一个人已经知道了我要骗他,以及我要怎么样来 骗他,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受骗呢?另一方面,如果说“一个人可以不知道自己的目 的而对别人进行欺骗,这也是荒谬的,因为一般而言行为者似乎很难再缺乏一个目 标的情况下制定一个计划”。这两个困境已经成为了所有想要论证自欺是可能的哲 学家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讨论的延伸,我们可以发现“自欺的定义为何?”已经 成了在对自欺讨论中的首要焦点。 为提出一个合理定义,或者说为论证自欺是可能的,英美的哲学家或心理学家 中存在两大类理论倾向,这两类理论的分歧在于是否认为自欺是一种意愿行为,其 中一类被称为意向论,另一类被称为非意向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认为自欺是意 愿行为的哲学家一般都持有这样的一个逻辑:即认为一旦一个人有意识地自欺,那 么他必然持有相悖的两个信念,p 和p。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意愿地自欺行为是 一个有目的的行为,在微妙的心理过程中,这个目的可能不是太明显比如为了 某种兴趣,而形成某个特定的信念是达成这个目的必要手段,因为这个信念本身是 一个心理条件,所以它甚至就可以被当作是一个目的来对待,而那些隐性的目的或 欲望可能不轻易彰显,这就更加使得这个信念 p 成为了自欺的目的。具体而言,我 们可以说某人正是为了保留 p 才去排斥p 的。 然而这里的矛盾正如静态困境所影射 的:这种“排斥”的方式是,不意识到 p 为真;而“排斥”的本来意思是已经承认 p 为真,却拒斥这个信念。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意向论哲学家们采取的方式就是取 消“排斥”的途径,即不给这种活动有发挥的空间。 意向论的这种 “取消” 的方式有两种, 其中之一被称为 “世俗分割法”(temporal partitioning) ,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一些人们的心理机制,比如正常的记忆退化, 惯性思维(约翰斯顿 johnston,1988)来缓冲掉这个会产生矛盾的“排斥”活动。 例如一个公务员参与了一些违法行为,她可能会破坏这些行为的证据并且创造证据 alfred r. mele,1987, irrationality- an essay on akrasia, self- deception and self- contro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38 alfred r. mele,1987, irrationality- an essay on akrasia, self- deception and self- contro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138 3 来掩盖它(日记,电子邮件等等) ,因为她知道在几个月之后将几乎忘记这件事情。 当她一年之后遭受审查的时候,她已经忘记了她的篡改证据的行为,而基于她错误 的证据开始她错误的相信她没有卷入她所被告的违法行为。戴维皮尔斯也曾在 motivated irrationality 一文中提到过类似的观点,但这个观点遭到了戴维森的反 对,戴维森认为这种观点将自欺看作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而一个过程是由一 个接一个状态组成的,我们可以承认自欺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是却无法确定这个过 程是不是连续的。如果我们要假设这个过程的是连续的,则这个条件可能有些过强, 可如果这个过程是不连续的,则自欺也就由于支持相反信念的证据的介入而难以成 功。世俗分割法暗示了一种过程性的或者说将时间纳入的讨论方式,但要回复戴维 森的这样一种反对,恐怕还需要进一步加入一些事实或“辅助假设”才行。 另一种方式被称作“心理分割法” (psychological partitioning) ,持有相关理 论的主要人物是戴维森 (davidson 1982, 1985) 和皮尔斯 (pears1984,1986,1991) , 我们可以将这种路径看作是对作为一个心理状态的自欺的分析,他们对自欺者的心 理进行了两个相关的分割,一是把自欺者分割为欺骗者和受骗者两部分,这两个部 分相互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欺骗者之所以能够推动自欺行为,就是因为它自己就可 以形成一个单独的行为中心。另外,与前面这一点相适应的,戴维森还将自欺者的 信念系统分割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子系统, 这样自欺者就可以分别相信 p 和p 而不用 相信 p substantive revision tue nov 25, 2008。由于这个例子展示了一个自欺过程,因而其面临着戴维森所述的问题的另一个相关的层面, 我们可以说这个公务员在最初的确存在一种愿望式思维(或一厢情愿)毫无疑问这是意向性的,但最终她在 一段时间之后所处于的状态却又可以被描述成非意向性的事实上 johnston 就是这么做的,他最终将自欺归 为“遗忘”这一心理“冷基础”的结果,这使得他的观点又非常接近 mele 的理论,所以我们不能将他算作一个 意向论者,但作为自欺过程开端的意向性又使得我们不能将其划作一个彻底的非意向论者。 4 得益于非理性成分(比如联想)打断了主体之中的整体性,而层次结构则是不同的 哲学家借以克服非理性带来的非融贯性的一种方式。弗洛伊德和戴维森就沿用了这 种方式,进一步讲,两人在论述非理性的出发点和结论上并没有大的区别,只不过 戴维森认为弗洛伊德天才的创造性直觉无法掩盖他在分析技巧上的不成功,他所要 做的就是通过分析哲学将弗洛伊德想要通过理性的手段来解释非理性的愿望付诸实 现。除了我们可以通过“对心理学家的理论进行改写”这一意义不大的思路来理解 这种方式被称为“心理分割法”的原因之外,我们还必须重视戴维森自己给出的一 个原因,他认为之所以要使用心理学的方式来论证非理性问题,原因在于类似神经 生物学的物理主义语言无法反映“理由” (reason) ,正如它们同样也无法讨论命题 态度一样。当然,我们必须将这里的所谓“心理语言”按照一个比较宽泛的意义来 理解。在使用“理由”的概念来分析非理性的时候,戴维森愿意保持弗洛伊德所没 有做到的清醒,尽管这似乎只是一个很表面化的悖论,即如果我们能够使用理性来 解释非理性,或许我们就不再能够将我们现在正在面对这些诸如意志薄弱与自我欺 骗的现象表述为非理性了,因为所谓的非理性已经被还原为理性。戴维森害怕贬低 非理性的原因并没有得到他的明确的表述,但在非理性的悖论一文中的最后他 流露了这样的一种观点,或许可以帮我们看出一些端倪: 但更为有趣和重要的是自我批评和改变的形式,即我们总是希望得到高度评价, 甚至以为自我批评和改变的形式是理性的本质和自由的来源。但这显然是超越了理 智(在我一直使用的专门意义上)的心理因果作用的情况。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戴维森的心理分割观点,他不仅仅是在解释“信念”同时 作为一个命题态度和命题本身这样的一个矛盾,这使得心理分割作为一个填补逻辑 死角的诉求物而存在,或者更深一步说,他是在试图解决某种因果性与逻辑融贯性 之间的矛盾问题。而另外,他在有意无意地通过对非理性(通过心理分割)的保存 来抵抗纯粹的决定论,进而顺延休谟的思维方式,从而保障沾有非理性属性的自由 意志与批判性。 真理、意义与方法戴维森哲学文选,牟博选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515 页 5 在戴维森看来,这种分割论的确面临了一些逻辑上的悖论。即我们最终到底是要 通过什么来保证意向性。这个问题有着复杂的表现形式,如果说这种意向性是单独 的次级行为系统所带来的,那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这个单独的行为系统?它是融贯 的吗?戴维森本人给出了一个很抽象的分割方式,这种方式在皮尔斯的理解中是区 分于弗洛伊德潜意识与意识的区分的。用戴维森的话来说这些系统既是分割的但同 时又是“交叉和重叠”的。 我们暂且放下戴维森抽象的理论,来看看皮尔斯更明朗一些的构建。他将心灵 分割为“主系统”与“次级系统”两部分,而次级系统中存在着一种所谓“警戒信 念(cautionary belief) ” ,这种警戒信念正是用来监控主系统的非理性倾向的 因此这个次级系统是一个“内在的理性中心” 。而自欺与不自制则是警戒信念失效的 后果,这种失效得益于心灵天然的分割所保障的次级系统与主系统的链接断裂,尽 管两个系统可能分别都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比戴维森更接近于弗洛伊德。皮尔斯 的这种构建遭到了 mele 质疑,他向皮尔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到底是什么使得次 级系统的警戒信念丧失了功能?” ;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因素周旋于我们的欲 望和避免非理性的信念之间?”他把这种诘难归为分割论无法解决策略困境。 为解决自己提出的两个困境, mele 放弃了通过人际间欺骗的方式来理解自我欺 骗,从而也就放弃了将 p 信念作为目的做法。他把 p 这个目的同那些藏在背后的作 为欲望的目的区分开来,也就是说他依然承认后者作为目的性在整个自欺的心理过 程中的作用,但是认为这与那个欺骗者所持有的信念 p 是两回事。这样做的一个好 处就是避开了意向论者所承认的那种矛盾的心理状态,避免面对“静态困境” 。那么 非意向论者认为自欺是如何可能并成功的呢?他认为自欺的核心过程正是人们对于 证据的收集和判别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具备某些心理上的特征,这些特征最终 使得自欺形成了一个(而不是两个)有偏见的信念我们可以称之为有偏的 信念。而正是这样的一个有偏的信念所导致的行为使得我们将这个行为的行为者被 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按照人际间模型来理解自欺或非理性,这意味这我们必须假设心灵中 的独立系统本身不是一个自欺系统,然而这种假设却缺乏根绝,如果我们要对某一个单独系统进行之前的分析, 则我们就将面对无限追溯的问题。 alfred r. mele,1987, irrationality- an essay on akrasia, self- deception and self- contro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42 6 视为自欺者。这个有偏的信念往往正是我们所说的信念 p,而信念p 并不存在,或 者说并没有形成,因为对p 有利的证据并没有获得正常的认知(或者说对于形成这 个信念来说有利的认知) 。但是在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即有的时候促使自欺者形成 信念 p 的欲望或目的并不是一个有优势的欲望,甚至不是一个具体的欲望。比如我 在下文中要列举的“吉姆佩尔”的例子,一个丈夫宁愿装聋作哑也不愿意相信他的 妻子有外遇。显然“将妻子捉奸在床的欲望”是一个强烈的优势欲望,可是为什么 反而支持这个欲望的信念会没有形成呢?或者说为什么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没有得 到应有的对待呢?于是就有人想要用一个统一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反常的自欺” ( twisted self- deception ) 与 日 常 自 欺 ( garden- variety straight self- deception) 。pearson(1984)曾认为之所以不受欢迎的信念会形成,只是因 为这种信念会降低某些焦虑或担心。而本文将同样的致力于分析构建一个类似的理 论,而且基本观点与之相近,不同之处在于,我将试图解释:去除心理的防御机制 这一感性层面的原因之外,像“吉姆佩尔”自欺这样的行动还借助了一些理性可以 分析的认知与实践途径,这个途径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志自由。这样或许可以使得我 们能够从一个更深的层面来讨论自欺的心灵性质和道德性质。本文将分为三个章节, 第 2 章将介绍 mele 的有偏信念论以及他对“吉姆佩尔”自欺这一反常自欺的解释, 并对之提出疑问;第 3 章将依据法兰克福特(frankurt)的层序动机理论来构建一 个解释“吉姆佩尔”自欺的模型,我们将发现,这种反常自欺中的那些不占优势的 甚至是不存在的欲望在法兰克福特恰好有着相应的对应物,这是一种被“缺乏其一 阶欲望的二阶欲望”所要求的一阶欲望与某个一阶欲望的联盟,或者说是一个欲望 群,除此之外我还将分析意志自由在这个模型中的位置,我们将发现它对于那个作 为“空位”的欲望(表面欲望)的出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第 4 章中我试图 利用塞儿(searle)的意向性理论对“吉姆佩尔”自欺的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并进一步分析自由问题。我将分析在“吉姆佩尔”自欺模型中的所有要素,即隐藏 欲望、表面欲望、一阶意志这些概念的意向性解释,进而分析在意向性的层面上自 欺是如何受制于自由而成行的。本文的目的或许并不完全在于解释自欺何以可能, 只是期望能够这样的一个解释过程来建立自欺问题与自由意志乃至意向性问题的联 7 系,从而建立一种认知科学哲学式的分析。 2 有偏信念论与反常自欺 在 2001 年,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哲学教授alfred mele 教授应普林斯顿大学的 法兰克福特(harry.g.frankurt)教授的邀请,将他关于自欺问题的研究手稿成书出 版,名为self- deception unmasked ( 自我欺骗解蔽 ) 。他在书中第三章第 4 节中的一个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称之为“吉姆佩尔”自欺。他之所以要使 用并讨论这个例子,就是为了回应诸如此类的反常的自欺对他的理论的威胁。该例 子如下: 考虑一下的一个简短的故事的情形, “傻瓜 g i mp e l ” ( 傻瓜吉姆佩尔 s i g n e r 辛格 1 9 5 3 )一天夜里, 吉姆佩尔,一个容易上当的人,在下班之后回到家里看到 “一 个男人样子的东西”和他的妻子躺在床上。他马上离开了为了避免吵醒他的孩 子,他大约是这么说的。第二天,他的妻子 e l k a ,矢口否认一切,认为吉姆佩尔一 定是在做梦。他们的拉比(犹太教牧师)命令吉姆佩尔搬出家庭,吉姆佩尔听从了。 终于,吉姆佩尔开始想念他的妻子和孩子。他的思念显然引发了下面的推理: “既然 她否认了一切,难道我只是看到了一些东西?幻觉确实会发生。你只是看到了一个 轮廓或者一个假人或者别的什么,但是当你靠近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有,那里实际上 空无一物。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对她不公正了。 ”第二天早晨他告诉他的拉比他错 怪 e l k a了。 经过一年的仔细考虑,拉比委员会通知吉姆佩尔可以回家了。他大喜,但是却 又不想惊醒家人,所以他就在晚班之后轻轻的走入了家门。可以预想,他又看到了 有人和 e l k a一起躺在床上一个年轻的学徒,他弄醒了 e l k a 。假装什么事情也 没有发生,e l k a问他为什么被允许造访并且派他出去检查一下山羊,这使得她的情 人得以逃脱。当吉姆佩尔回到家里,他询问那个小伙子那里去了。 “什么小伙子?” 8 e l k a问道。吉姆佩尔解释了一切,而 e l k a再次坚持他一定是有了幻觉。e l k a的兄 长则重重的一击打在吉姆佩尔的头上使他失去了意识。当吉姆佩尔在第二天早晨醒 来的时候,他迎面遇到了那个学徒,那个人表面惊愕的瞪着他并劝他去治一下他的 幻觉。 吉姆佩尔再一次开始相信他犯了错误。他和 e l k a一起住在了一起,并且幸福的 过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时间里她又给他生了很多孩子。在 e l k a死的时候,她向他 忏悔欺骗了他,而且这些孩子不是他的。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即吉姆佩尔提到: “即使 我被一块木头狠狠的揍了一下也不会糊涂到这种程度。 ” “他们是谁的孩子?”吉姆 佩尔问道,他彻底的迷糊了。 “我不知道, ”e l k a回答。 “有很多个但是他们不 是你的。 ”吉姆佩尔终于明白了过来。 mele教授所提出的理论可以被称为有偏信念(biased belief)论,他正是用这 个理论来解释这个例子的。在谈论他的解释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他的理论是什 么样子的。 mele教授在讨论日常自欺(garden- variety straight self- deception)的心 理过程的时候提出,通常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直觉,即我们的欲望往往会影响我们的 信念的形成,具体说来这会导致下面这些现象:1.消极曲解(negative misinterpretation),意向性地不承认自己不利于自己欲望的(很容易被认清)事实; 2. 积极曲解(positive misinterpretation),在解释问题的时候会意向性地支持一些 不存在的(很容易被认清的)的事实,这些事实如果不存在的话,会对意愿不利; 3. 选择聚焦(selectivefocusing/attending),忽略不利证据,聚焦有利证据;4. (selective evidence- gathering)选择性证据收集,忽视易收集的不利证据,寻找不 易收集的有力证据。我们可以轻易地想到,这是因为人总是趋乐避苦的,我们也正 是由于这个原因而铸成了自己的一些有偏的信念。可是mele提出,这就是全部吗? 进一步讲,这些动机是如何导致并使我们能够持续地进行这样特别的一种信息证据 alfred r. mele, 2001, self- deception unmask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68 alfred r. mele, 2001, self- deception unmask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26 9 收集活动呢?他指出我们人类的一些心理学意义上的认知习惯以及一些认知对象的 特征往往会(似乎是客观地)协助我们这么去做而获得一些有偏信念它们被称 作有偏信念的非动机性基础或“冷”基础。这样的一些认知习惯未必会一定导致有 偏的信念,但这至少是有可能的,它们包括:1. 信息的明艳性(vividness of information),“对一个个体来说,信息的明艳性只是他个人兴趣的一个功能,一种 信息的具体化,一种激起意象(imagery-provokingpower)的力量,或者 一种感觉的、暂时的、空间临近关系”(nisbettandross 1980, p, 45)而我们更容 易对一些明艳的信息进行处理;2.探启的效应性(the availability heuristic),顾名 思义,我们在形成信念的时候,往往比较容易收集那些比较容易接近的信息,它们 可能和我们的某些记忆的关系很近,也可能更容易被用来构建想象。举个例子,例 如比起康德或黑格尔的书我们往往更愿意去接触一些更加明快的哲学著作,比起一 般的哲学著作,我们则更愿意去接触一些有着文学味的著作;3. 确证的偏见 (confirmation bias),比起反驳一个假设人们往往更愿意去证实一些假设(baron 1988, pp. 25965; klayman and ha 1987;nisbett and ross 1980, pp. 18182),也 就是说人们习惯于去验证关于p而不是类似p的假设。 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大多来自一 些心理学的实验。mele认为,动机可以通过利用这些人类的认知习惯,或者通过被 其变向了的这些认知模式来影响信念,比如一个动机可以让一个认知对象变得明艳 起来,从而使得其更容易被识别,而这种更容易被识别的对象就更容易被当作某个 信念的证据,然后一个可能是有偏的信念就形成了。但是mele认为人们在自欺中从 来不会有要形成某个信念p的欲望,有偏信念的冷基础是非意向性的,而这些冷基础 或者说机械功能或自然功能却很容易受到动机的影响,而这个动机并不是一个“我 想要相信p(p作为自欺的核心命题)”这样的欲望。 接下来mele提到了一个日常假设检验模型(a model of everyday hypothesis testing),用来说明动机是如何影响在假设检验的过程中证据收集的。由于这个模 型来自friedrich(1993),yaacov trope和akivaliberman(1996),所以其被称 alfred r. mele, 2001, self- deception unmask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28 10 作friedrich-trope- liberman (ftl)模型。简单地讲,friedrich认为“检查和最小化 核心差错实际上是假设检验中核心的组织原则。”而不被希望的差错被称作“昂价 差错”“costly errors”。比如,如果我们要证实一个自欺的假设,这个假设的错误 很大,但是承认这一点却代价高昂。这是一个价值概念,换句话说,这种差错被如 何评估是受一个人的动机和目的影响的。但是动机和目的只是能够确定哪些差错是 被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而那些被允许的差错就不需要被进行最小化处理, 它们就会被明显化。这个模型不仅仅被用来解释自欺行为,它可以用来解释一切人 类信念的形成方式,这意味着人类的认知是受到一种自动的(在friedrich看来甚至 是生物性的)功利主义原则影响,这种功利主义的标度在不同的人身上是各异的, 如果一个人偏好寻求真理,那么那些不利于发现真实的差错就是“昂价差错”,而 自欺者则拥有着另外的一些价值标准。mele认为动机在这其中并不是一个其独立作 用的角色,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不存在这么一个欲望,它会有意识甚至是无意识 地想要避免某些差错,也即主观性在这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是用来触发或 者维持一个相应的假设,不利于这个假设的一些“昂价差错”就会被“最小化”掉, 这种检验过程可能是缺乏理性的。 “trope和liberman1996年提供了一个对于假设检验过程中的代价的一个精密 的解释”,这个理论和上面friedrich的pedmin(primary error detection and minimization)理论相似。我们可以将他们的理论称为“信任门槛”(confidence) 理论或者“门槛”理论。这个理论很好理解,就是“门槛越低,对于相应的证据的 要求也就越低。”不同的假设有着不同的门槛,而那些拥有着“昂价差错”的假设 往往门槛比较低。也即是说一些很低劣的证据或者说可能会引起较大差错的证据也 能够越过这个门槛为这个假设提供支持。具体而言门槛又分为“接受门槛”和“拒 绝门槛”,前者“是在接受某个假设前对其真实程度的最低要求,而不只是继续测 试它的要求,而拒绝门槛儿是在拒绝假设并终结测试前对其不真实程度的最低要求 alfred r. mele, 2001, self- deception unmask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31 alfred r. mele, 2001, self- deception unmask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34 11 (或最高限度)。”这里是想表明对于同一个假设的两个门槛可能不一样。这是由 于误拒绝和误接受的信息成本不一样, “误接受假设p成本是一种对个人来说要避免 误信p的主观重要性, 而误拒绝假设p成本是一种对个人来说要避免误信非p的主观重 要性。” 我们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吉姆佩尔的故事,对于他来说误接受“妻子是忠诚的” 这个假设的成本就比较低,而避免误信“妻子是不忠的”主观重要性就相对重要一 些。 吉姆佩尔的故事即使对于mele来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很难确定这里吉姆 佩尔是否具有一个相关的有偏的信念,因为事情发生的太快我们很难认为当时的情 况下吉姆佩尔会产生一个门槛如此之低的有效的信念尽管我们可以承认ftl模 型在一个长时间跨度内的作用。mele的解释是,这里仍然存在这样一个信念,只不 过是无意识的。原因是他认为吉姆佩尔的在捉奸现场的行为是无意识的。事实上这 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仔细分析一下,在一些日常的例子中也许也会存在这样的情况。 而我的意思是,或许很多自欺在其有偏的有意识的信念形成之前,总会有这样的一 个无意识的行为。比如mele那个报考法学院的例子,某人的父母非常希望他将来成 为一名律师,而他自己却认为自己的将来的职业应该由自己自由选择,但最终他还 是“自由地”选择了法学院,他认为自己是因为对于法学感兴趣而进入法学院的。 这个例子看上去很正常,但是如果我们进行一些有趣的假设,也可能有问题出现。 我们可以问他是如何对法学产生了兴趣的呢?既然他对父母之命如此介意,那他为 什么不对别的东西感兴趣?我并不否认在复杂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信息是不由我们选 择而到达我们面前的,这是似乎是一些偶然事件。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似乎也 无意识地参与了选择,比如他会无意识地走到图书馆里的法学专栏前面,比如我们 会无意识地选修政治学或者法学课程,再比如他会无意识地介入到一些法律事务当 中去,而在这么做的时候,他根本就还没有明确自己的对法学感兴趣的信念,而或 许正是这些行为的后果导致了他对法学感兴趣。我举出这个例子的原因是想证明吉 同上 alfred r. mele, 2001, self- deception unmask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35 12 姆佩尔的例子比较极端这表现在他在做一个关键的自欺行为的时候,他的有偏 的信念还没有有意识地形成。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说一个关键的有意识地自 欺行为需要一些相应的无意识的自欺行为作为铺垫(我们可能会忽略它们),那么 在这种情况当中一个关键性的行为要求就出现了,自欺还来不及成为有意识的。而 mele的理解是这里存在一个无意识的有偏信念,也就是被证明的假设并不明朗化的 信念。这是有些奇怪的,当我们说一个人无意识地做了某事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 理解为他只是单纯为了某些欲望做了这件事,而并不涉及什么信念问题,当然这种 疑问并不足以驳倒mele的意见,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欲望的和行动的层面来探讨 这种自欺,这将涉及到本文的主旨。本文将试图仅仅从欲望和行动的层面来探讨相 关的自欺问题,并进一步谈到意志自由和自欺的关系问题。我将从引入法兰克福特 的层序动机理论开始, 来分析这个问题, 试图得出一个 “吉姆佩尔” 自欺的模型 (3.3) , 而后利用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对该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4),读者将看到我会在不 同的层面将不同的自由的概念纳入到我的讨论中来。 13 3 层序动机论解释下的“吉姆佩尔”自欺与意志自由 3.1 层序动机 哈里法兰克福特(harry. g. frankurt)在 1971 年提出了一个关于决定论与 自由意志的相容论的新理论,按照徐向东先生的翻译,这个理论被称为层序动机理 论。法兰克福特在他的著名的自由意志与人的概念文中一开始便打下了按照一 种意志的心理结构来阐明人的概念的基调。或许首先提出“人”这一概念,对于法 兰克福特来说更多是出于理论构建时的某种类比的需要,在他看来形如“a 想要 x” 的欲望公式中,倘若 x 是某种感觉,则这样的一个公式就成为了一个一阶欲望公式, 法兰克福特认为这样一个公式至少有(a)到(g)7 种形式,上文我所说的类比是 指,当我们按照这样的一个标准来区分人与动物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样的一种欲望 结构并不是人类特有的,换句话说在某些动物身上我们也可以找到相似欲望结构。 按照这样的一个思路,似乎找到一个可以区分人和动物的标准似乎就是一个亟 待解决的问题。法兰克福特认为“除了人之外,没有一种动物有反思地自我评价的 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二阶欲望( “second- order desires”or “desires of second order” )的形成上” 在谈论二阶欲望之前,在这里我们需要确定一下意志(will)的定义,按照法兰 克福特的说法“它是一种有效的(effective)欲望一种驱动(不是将要就是本 来会驱动)一个人逐步行动的欲望的概念。因此,意志的概念并不是与一个行 动者打算做事情的概念同样广泛的。因为,即使某人下定决心要做 x 这件事,他也 许仍然做了另外的事情而不是 x 这件事,事实证明,他做 x 这件事的欲望比某种与 之冲突的欲望要弱或不够有效。 ”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这样一个意志必须是 被清楚明白地感知到的一种欲望,而不是仅仅是一个理性的命令。虽然这种意志不 法兰克福特, 自由意志与人的概念 ,选自应奇编第三种自由第 91 页。 同上,第 93 页。 14 一定能够对抗的了其他欲望,但是当我们说某人按照其意志做了某事的时候,一定 是这种意志起到了决定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意义上的一般的意志主体能否成为法兰克福特意义上的人 就是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询问这样的一个问题,这样的一种有效的欲望或 者说意志是在什么的推动之下而形成的呢?法兰克福特没有说出对于一个只是具有 这种一般意义上的意志的主体的意志是如何形成的,他只是认为这样的一种意志概 念并不具有与一阶欲望一样的广泛性。在这里似乎存在一个问题,即仅仅根据这样 的一个概念我们可能在确认动物是否具有意志这个问题上存有困难。如果我们确认 动物也有意志的话,则我们就要承认在动物身上也存在着驱动其逐步行动的欲望。 在此处我们可以发现,若只是按照一般对于动物的经验常识来分析这个问题,就会 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的常识无法向我们提供这样的经验。问题还在于即使我 们可以通过类似条件反射一类的心理实验来确定一个稳定地促使动物形成某种行为 的欲望。但是我们却无法确定这里是否要求某种意志的参与。倘若我们要将意志和 一般的一阶欲望进行区分的话,通常的理论会如下设定:这样的一种意志假设了某 种自我意识也即对于某个欲望的确认而非认同,这可以被认为是某种对于欲望 和行动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初步的认识。我们可以认为在此处还并没有多少经典意义 上的理性(比如康德所说的一般的实践理性)的加入。一些主流的理论把这里的这 样的一种自我认识的模式或者反思性(reflexivity)或者自我对象性作为人类心理 的标志。按照这样的理论来看,毫无疑问动物并不具备这种意义上的意志。但是法 兰克福特似乎并不将这样的一种定义确定为一个真正的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的充分标 准。 我们接着往下讲,法兰克福特不认为一般而言的非人动物具有一种形成二阶欲 比方说使用铃声和肉对狗进行强化条件反射的训练,每次给狗喂肉的时候都伴有一阵铃声,在此时狗会因为对 肉的欲望而流口水,多次强化以后,当狗仅仅只是听到铃声的时候,其仍然会流口水。 这里我需要注明一下,此处的 reflexivity我使用的是徐向东先生的译法。法兰克福特在 2004 年出版的taking ourselves seriously and getting it right一书中,有这样的相关论述“ 当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划分我们的意识的 时候,我们将我们自己对象化为一种我们的流变的意识生命的组成物。这种自我对象化是人类心理所独有的。只 有我们能够在意识思维的同时将我们自己从中分离出来,并在某种程度上从远处观察它。然后我们能够对它形成 反思(reflexive)或者向它反馈更高的要求。” (p4)所以这里的这个词我按照自我的对象化这种意思来理解。 并且这里的反思实际上并没有对于理性有比较高的要求,正如我文中所述,在一阶欲望的层面似乎没有必要加入 过多的有关理性和思维的因素进去,而仅仅是一个自我的对象化过程。 15 望的能力,而形成一种二阶欲望似乎就成了人之为人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 条件) ,而人要成为“ 人” 则需要另一个条件,即,使他的二阶欲望成为一种二阶意志 (“second- order volitions” or“ volitions of second- order” 应奇先生翻译为二阶 意志,而徐向东先生翻译为二阶意愿,在此处我取应奇的翻译) 。而这里的二阶欲望 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其一阶欲望的二阶欲望,另一种则是缺失其一阶欲望的二阶 欲望。 3.2 二阶欲望与自由 法兰克福特在这里提到一种缺失相应一阶欲望的二阶欲望。一如他所提到的那 个医生的例子,这个医生的工作是帮助麻醉剂成瘾的人戒毒并对麻醉剂成瘾现象进 行研究,他本人并非一个麻醉剂成瘾者,并无成瘾者那样对于毒品的一阶欲望,但 是这个医生认为麻醉剂成瘾的体会对于关于成瘾现象的研究和戒除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他迫切地想知道这种体会,但是他却并没有吸毒的欲望。按照法兰克福特的理 论,这种二阶欲望不一定会成为二阶意志 volition,因为二阶意志不仅仅是 x 想要想 要 a 这么简单,而是 x 真切地想要想要 a 成为一种意志,法兰克福特认为这里的一 阶意志是一种确实存在的实践驱动力量,因此其必须是一种欲望,一种成为驱动行 动的驱动力的欲望(但不一定成功) 。暂且抛开这里的二阶意志是如何形成的不谈, 我们发现二阶意志的形成要求存在一种作为一阶意志的一阶欲望。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医生的这个二阶欲望不是二阶意志,那么似乎在理论上它 就不可能一贯性地最终引起某个行为,因为其缺乏最终引起某个行为的一阶欲望, 更不必谈依附于这个欲望的意志了。但是,在常识中我们似乎又可以设想一些关于 没有一阶欲望的二阶欲望成为二阶意志的行为,比如康德所设想的为义务而义务的 行为,即当我们在做某个善事的时候,这个善事却丝毫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快乐, 我们仅仅是出于纯粹实践理性设立的道德法则而做这个善事。我们不妨发展一下法 兰克福特的例子,以便我们进行下面的讨论。假设最终这个医生以科学研究之名义 “随意地”对自己注射了吗啡。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样的一种行为?法兰克福特可 能会认为,一旦这种行为成行,则该行为主体便不再具备人的资格,而有可能被称 16 为是顽物(wanton)(或者放纵者) 。因为他实际上是在对空挥刀,他虽然关心意 志,但是却没有落实到实际存在的欲望上面,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放纵,他只是不关 心实际存在的那些欲望如何成为意志的问题。而康德的观点却相反,他认为恰恰是 因为人类能够摆脱其一阶欲望而遵从纯粹实践理性行为这种能力被称作自由意 志人类才获得的其独有的尊严,或者说人才可以称之为人。由此可见,法兰克 福特与康德对于人的定义的分歧似乎在于:前者认为人的特征在于具有一种特殊的 反思性感性能力,尽管这种反思性的完全形成通常要借助工具理性实现;而后者则 认为人的特征在于具有一种特殊的反思性的理性能力,这种反思性与前者不同,其 更类似于拒斥性,因为它不同于康德所讲的作为一般实践理性的工具理性对于一阶 欲望的评估,而是直接地剥夺其对于道德实践的全部道德价值,这种剥夺可以被理 解为一种批判性或超越性。 对于法兰克福特的体系来说,虽然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不可接受,但却可以被 解释。而一种最直接的(但未必是最好的)解释方法,就是将这种为义务而义务的 人视为顽物,而将这种缺失了一阶欲望的二阶意志及其行为的产生视为自欺的结果 一种幻觉。 一个顽物或许已经完全丧失了对于自己的欲望的控制能力,从而成为欲望与欲 望之间的运作以及由欲望到行为的运作的旁观者。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那位医生注 射吗啡的例子进一步具体化。假设这位医生患得了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这种疾病 的一大症状是一种难忍的疼痛,这是一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而最有效地止痛 方法正是注射吗啡。我们可以设想虽然这位医生并没有吸毒的欲望,但是他却拥有 止痛的欲望,而且这种止痛的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缓解脑部痛苦从而使 顽物可以有二阶欲望但是却不能有二阶意志,法兰克福特在文中举了三个瘾君子的例子,其中前两个(第二个 是顽物)是对比出现的: “一个不自愿的瘾君子有相互冲突的一阶欲望:他想要服药,他也想要戒掉它。然而,除了这些一阶欲望,他还 有二阶意志。他在服药的一阶欲望与戒掉它的欲望之间的冲突并不是中立的。正是后一种而不是前一种欲望是他 想要用来构成他的意志的;正是后一种而不是前一种欲望是他想要(希望有效并提供他实际上意欲实现的目标。 另一个瘾君子是一个顽物。他的行动反映了他的一阶欲望的经济学,而不是关心驱动他行动的欲望是不是他想要 受到驱动的欲望。如果他在获得药物或服药的过程中 遇到了问题,他对服药的迫切性的反应也许包含深思熟虑。 但他永远不会考虑他是否想要(希望)他的欲望之间的关系导致他拥有它所拥有的意志。顽劣的瘾君子也许是一 种动物,因此没有能力关心她的意志。不管怎样,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