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监控指标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中跑是集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与技战术为一体的周期性体能主导类耐力性竞 速项目。目前,我国的中跑水平与世界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后备人才是运动项目向世界 高水平进发的资源保证,因此必须注重充实后备人才力量。二级运动员是高水平运动员 的必经阶段,所以,我们必须对二级水平的中跑运动员的训练进行研究。本文就青少年 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监控测试指标数据, 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其运动素质代表 性指标,建立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监控指标体系,为青少年男子中跑二 级运动员运动素质检测提供参数, 从而为基层教练员制定运动素质训练计划提供一些有 价值的借鉴和科学的参考。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广西部分高中、 体校等达到二级水平的 16-19 岁青少年男子中跑运动 员 30 名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素质测试法、 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研究结果 本研究运用专家赋值法经遴选确定了 8 项青少年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监控评 价指标, 并运用 ks 分布适合性检验和配对样本 t-检验对测试的数据进行有效性和可 靠性检验。 运用 “因子分析法” 中主成分法提取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素质的主要因子有: 力量耐力因子、速度耐力因子、一般耐力因子、速度因子。 800 米项目运动素质的代 表性指标分别是:力量耐力指标 50 米跨步跳、速度耐力指标 400 米跑、一般耐力指标 3000 米跑、速度指标 60 米行进间跑;1500 米项目的代表性指标力量耐力指标 100 米跨 步跳、速度耐力指标 600 米跑、一般耐力指标 3000 米跑、速度指标 100 米跑。 采用标准百分法、 离差法和因子权重方法等构建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 质测试指标评分标准,可根据算出青少年男子 800 跑、1500 米跑二级运动员单项得分 和综合得分;运用五级评价等级法评判运动员运动素质水平。 主要结论主要结论 力量耐力、速度耐力、一般耐力、速度等因子是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 质结构的主要因子,他们的累积贡献率达到 97.538%。根据因子贡献率的大小,主要因 ii 子的地位排序分别为:力量耐力因子,贡献率为 43.186%;速度耐力因子,贡献率为 35.765%;一般耐力因子 12.898%、速度因子 5.689%。 文章所运用的评价方法, 可对青少年男子二级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监控进行单项指标 评价和多项指标综合评价。评价方法实用并且简单,教练员可以借助于评价标准,对青 少年男子二级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 训练水平和效果得到更好的 反馈, 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科学实施运动训练监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监控指标;评价标准 iii abstract objectives middle-distance race is a periodic physical-led racing project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speed, endurance, physical strength and tactics. at present, there is a great gap between the level of middle-distance race in china and that of the world.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rain successors to ensure that we can reach the higher level. the period of second-level athlete is a necessary step, so the research is of importance. as for the movement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of second-level athletes in young mens middle- distance race,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component analysis to pick up the typical index, establish the monitoring system presenting the parameter, and provide a valuable and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rainers making outward development planning. method we treat 30 second-level athletes in young mens middle- distance race between 16 and 19 years ol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boys are most from the senior high school and sports school in guangxi. the research method concludes literature method, expert method, questionnaire, quality test,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al analysis and so forth. results we choose 8 monitoring evaluation indexes of second-level athletes in young mens middle- distance race by expert valuation method, and check its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by means of k-s test and paired sample t test. the major factors picked up from factor analysis of second-level athletes in young mens middle- distance race are strength endurance factor, speed endurance factor, general endurance factor and speed factor. the typical indexes of 800 meters movement quality are strength endurance index 50m jump stride, speed endurance index 400m run, endurance 3,000m run in general indicator, speed index 60m run; the typical indexes of 1500 meters movement quality are strength endurance index 100m jump stride, speed endurance index 600m run, endurance 3,000m run in general indicator, speed index 100m run. the scoring standards of second-level athlete quality test in young mens middle- distance race are made by the standard 100 grades method, deviation method and factor iv weight method. it can evaluate the athletes movement quality level by the individual and overall scores of 800m and 1500m run as well as the fifth-grade evaluation method. conclusion strength endurance factor, speed endurance factor, general endurance factor and speed factor ar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quality structure in second-level athletes in young mens middle- distance race, whose ac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comes to 97.538%. according to contribution rate, the order of the major factor is, strength endurance factor43.186%, speed endurance factor35.765%, general endurance factor12.898% and speed factor 5.689%. the method used in this paper can evaluate the single index and multiple indexes in the movement quality monitoring of second-level athletes in young mens middle- distance race. it is practical and simple that can help the trainers be familiar with athletes quality to get the better feedback. it will be of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cientific training plans and sports training monitoring. key words:young men; middle-distance race; second-level athletes; athletic constitution; monitor index; evaluation criterion 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 服务;学校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 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节 引言 1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 中跑是中距离跑的简称,它是集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力量耐力与技战术为 一体的周期性体能主导类耐力性竞速项目,包括 800 米跑和 1500 米跑。现代中跑项目 的雏形要溯源于 880 码跑和 1 英里跑,从 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800 米跑和 1500 米跑 项目逐渐代替了最初的 880 码跑和 1 英里跑,成为了现代田径比赛的项目。有的学者认 为,1847 年 11 月 1 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的比赛为中跑项目最早的正式比赛,800 码 的冠军由英国的利兰(john leyland)获得,成绩为 2 分 01 秒。起初为职业选手的表演 项目, 后来业余的运动员也可以参加, 运动员在比赛时不使用起跑器, 听信号起跑。 1896 年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 800 米跑和 1500 跑就是正式比赛项目。第一个 男子 1500 米跑的世界纪录是 1892 年创造的,成绩为 4 分 24 秒 6,第一个男子 800 米 世界纪录是 1893 年创造的,成绩为 2 分 5 秒。目前,男子 800 米和 1500 米的世界纪录 分别是:1997 年 8 月 24 日由丹麦运动员普基凯特创造的 1 分 41 秒 11;1998 年 7 月 14 日由摩洛哥运动员奎罗伊创造的 3 分 26 秒。 我国男子中跑成绩与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 800 米和 1500 米的全国纪录分别是:1994 年 10 月 12 日,穆维国创造的 1 分 46 秒 44; 2003 年 10 月 24 日,窦兆波创造的 3 分 36 秒 49。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运动员科学化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埃塞 俄比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为代表的男、女中长跑项目的水平不断提高,在各项国际大 赛上获得比较好的成绩。在当今田径的国际大赛上,由于中国男子中跑运动员的运动水 平不高,很难发现中国男子中跑运动员的身影,更不用说取得好成绩,获得好名次。在 家门口举行的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没有中国男子运动员参加中跑项目的比赛。2009 年 5 月 15-17 日,在广西玉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美凤杯”田径预选赛暨“美凰 杯”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中,800 米冠军的成绩为 1:51.97,1500 米决赛第一名的 成绩为 3:44.9,而北京奥运会男子 800 米冠军的成绩为 1:44.65,1500 米冠军的成绩为 3:32.94。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男子中跑运动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究其原因, 主要有:一是后备人才的多级培养与训练;二是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 后备人才是一个国家体育运动的驱动力量, 是一个项目向世界高水平进发的资源保 证,因此有必要重视低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充实后备人才力量,为一个项目向高水平迈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进奠定坚实的基础。低水平(二级)运动员是高水平(一级、国家健将、国际健将级) 运动员的必经阶段,因此,我们有理由更有必要对低水平中跑运动员的训练进行研究。 低水平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和技能水平相对来说都很低,而且因人而异,在训练中应该区 别对待,采用独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如果我们只是借鉴一些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模式、 训练方法和手段来指导低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就会出现所谓的“瓶颈”现象(即运动员 成绩难以提高) ,超过人体最大的承受能力,身体负荷过大,出现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而且,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抓好最基础的训练,循序渐进,培养出 更多的二级运动员,避免田径运动员过早夭折,才可能培养出较多的一级、国家健将级 和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在金字塔顶端的运动员才有可能出现。只有具备较高的竞技运动 能力,在各级比赛中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更好的名次。 运动训练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如何实现科学化的训练是摆在我 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质量和效益是科学化训练的核心。现代运动训练控制理论的产生, 不仅丰富了现代运动训练的理论,而且提供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科学指导思想,同时也为 现代训练实践提供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控制方法。 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高水 平的优秀运动员,使他们在激烈的比赛竞争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训练过程的科学监控 问题,是科学化训练的强有力保障,是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前提1。运动训练过程监控就 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 为了达到一定的运动训练目标所组成的以科研人员为主对运动 员训练过程实施 “监” (监测和评定)的活动和以教练员为主对运动员训练过程实施 “控” (控制和调控)的活动过程的统一, 也就是指科研人员运用一定的测量指标对运动员承担 训练负荷、训练效果、训练质量、身体机能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教练员根据科研人 员的监测和评价结果对运动训练计划和训练活动实践进行调控, 从而达到训练目标的活 动过程1。在中跑运动员的训练中,运动素质的训练占了很大的比重,而运动素质的提 高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水平。 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监控中跑运动员的 运动素质训练过程,就可以依据中跑项目人体运动机能的变化规律、人体所能承受最大 负荷强度及最大可能地优化运用最佳的运动素质训练手段, 充分挖掘人体运动的最大潜 能,从而使中跑训练的科学化进程加快,进而达到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笔者通过 查阅大量的文献,分析归纳整理发现,对高水平中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一 般身体素质的研究较多,优秀运动员的专项素质的研究也曾涉及,体能的相关研究也是 热点之一, 但是对青少年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的评价监控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一节 引言 3 还没有涉及。目前,一般不具备使用生理生化指标对青少年中跑二级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进行科学监控的条件。 基于以上的背景,提出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 素质训练监控指标体系, 可以使教练员通过评价和监控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的运 动素质训练间接达到对体能训练水平进行有效监控的目的, 同时也可为运动员的选材提 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加强了科学研究和对训练过程进行科学训练的研究, 使中跑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各国的运动员水平更加接近。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 识已经运用到提高竞技体育的运动水平中, 利用超量恢复理论、 高原训练、 间歇训练法、 无氧阈理论、心率遥测仪、血乳酸监测器等理论、方法、仪器,促进中跑项目的训练, 并且带来了明显的效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化训练程度不断提高,科 学训练就具体实施训练而言,科学安排训练(负荷、强度、量、频率) 、科学的训练监 控措施以及科学的恢复手段,就是科学化训练的保证和体现2。目前,对中跑项目的训 练监控主要是通过多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例如血乳酸能够评定运动负荷强 度,血尿素能够评定负荷量和机能状态,而心率、尿蛋白与负荷强度、负荷量和身体机 能状况均有关。中跑训练的恢复措施主要包括:自身恢复、物理性恢复和化学性恢复, 科研人员加大了关于恢复措施的研究力度,因为没有恢复就没有成绩的提高。从笔者所 能够查阅到的资料整理分析来看, 对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监控指标方面 的研究还未曾涉及,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1.2.2 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馆藏的书籍资料、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论文以及专 家访谈等方法收集到的相关研究成果资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1.2.2.1 关于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及体能概念的界定 体育科学词典中是这样解释身体素质的: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 度、耐力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是人体的各种与运动相关的综合功能状态,同时 也包括运动员在其特殊运动项目中的运动能力3。1984 年中文版体育词典中指出: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是指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来的力量、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能力4。 运动生理学中对身体素质的定义为:通常人们 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 体素质5。综合以上观点,不同的书籍、专著或者研究者对身体素质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并不一致,但在内涵的认识上基本趋于一致,即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 现出来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机能能力。身体素质是人体机体各器官系统 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表现。 身体素质的意义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认识和理解:一是与健康相关的身体素质(也 可以称为健康素质) ,指与提高健康水平和增强体质有关的因素,如肌肉力量和耐力、 心血管耐力、 柔韧性等, 这是一般人都需要的, 是衡量健康水平和体质好坏的标准之一; 二是完成运动动作相关的身体素质(也可以称为运动素质) ,正确完成运动技术的能力, 如反应、速度、力量爆发力、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这是运动员特有的,需要 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采用专门的手段方法去练习和发展的, 是衡量运动员训练水平 和运动能力的标准之一6。在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的教材 2000 年版的运动 训练学中: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 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7。2001 年,北京体育大学的刘爱杰在他的耐力性 竞速项群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 博士论文中提出身体素质和能力在体育运动中可以看成 是运动素质。运动素质是指人体为适应体育运动需要所储备的专项身体素质要素。如, 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协调等运动素质和能力8。胡亦海在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 方法一书中研究指出:从竞技运动的角度上看,运动素质就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 配下, 人体所表现出来的与竞技运动成绩直接相关的运动能力, 包括力量、 耐力、 速度、 柔韧等基本运动素质,同时也包括灵敏、弹跳力等复合运动素质,它是体能能力的外在 表现9。 从狭义上讲,我国 1984 年出版的体育词典和 1992 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 对体能做出了相同的解释:“体能指人体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与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 投掷、 攀登、 爬越和支撑等) 。 ” 即体能概念主要指人体机能、 身体素质与基本活动能力。 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胡亦海 在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这样阐述的:竞技体能能力要素主要是形态、机能、健 康、素质方面的能力。 第一节 引言 5 本研究界定的运动素质概念为:它是与竞技运动成绩相关的身体素质,通过运动员 这一载体,充分发挥与专项运动密切相关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机能能力, 从而促进运动员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是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竞 技运动成绩提高的基础。运动素质是身体素质的组成部分,同时是体能能力在体育运动 中的表现,也是运动实践中评价和检查体能的常用指标。运动素质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体 能训练的核心内容,因此本研究选取运动素质作为研究内容。 1.2.2.2 中跑项目的相关研究 1.2.2.2.1 中跑项目特点的研究 中跑属于极限下的强度的周期性体能主导类竞速项目, 比赛过程中氧债可达2030 升,血液中乳酸大量增加,可达270300毫克、最大吸氧量可达7580毫升/千克/分、 肺活量4.55.5升。800米和1500米的有氧和无氧代谢功能的比例分别是:70:30和 50:50。因此,中跑运动员必须有很强的心肺功能才能具备承受后半程浓度代谢产 物血乳酸的能力和调整ph的能力10。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说:较高的速度素质和良好 的速度耐力水平则是这种能力的外在表现。 1.2.2.2.2 中跑项目运动素质的相关研究 中跑是集速度、速度力量、速度耐力、力量耐力与技术为一体的体能类周期性竞速 项目,其突出特征是高“速度”持续跑的速度、速度力量、速度耐力水平,这一特征要 求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有氧无氧混合代谢的能力、有氧代谢能力、无氧代谢及相 应的人体机能能力和整体运动素质水平。通过所能查到的文献资料,整理归纳分析可以 发现:决定中长跑运动成绩的主要训练学因素是速度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其中, 速度是核心,速度耐力是基础,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是保证。 三种基本运动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的两两组合就构成具有不同特征的耐力性竞速 项群运动员的复合运动素质。如,力量与耐力的结合就构成力量耐力;速度与力量的结 合就构成速度力量;速度与耐力的结合就构成速度耐力sports training principles一 书的作者 frank wdick(1997 年),在书中论述了,运动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发展运动员 的耐力、力量、速度和柔韧素质。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这些运动素质相互联系相互依 赖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复杂的运动素质和能力(图 1-1)。并且,表明了这些复合运动素质 和能力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11。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图 1-1 基本运动素质特征和根据各运动项目特征所需求的专项复合素质和他们与 其他素质的相互作用 (引自 frank wdick 1997 sports training principles) 弗洛列斯库等(1969 年)研究指出:如果同时需要力量和速度能力,如田径中的跳跃 和投掷项目,这种能力被称为快速力量(或爆发力);而当耐力与力量结合在一起时,仅 产生力量耐力(或肌肉耐力)如游泳、皮划艇等;速度与耐力的结合(持续 1060 秒的竞 速项目)称为速度耐力12。比利时学者 jvrijens(1983 年)认为:力量与速度素质的结合 表现为快速力量(或爆发力);力量与耐力素质的结合,表现为力量耐力;速度与耐力的 结合,表现为速度耐力13。 传统理论研究认为,对中长跑运动成绩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速度(30m 跑、60m 跑) 、力量(较长距离的弹跳能力) 、耐力(长距离跑的能力),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运动素质与中跑成绩的相关关系。 我国第一个体育博士田麦久教授曾经提出周期 性耐力项目在比赛中运动员所应该具备的能力, 其中有 3 个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素: (1) 最大速度,运动员尽可能快地通过一定距离的能力;(2)专项耐力,运动员尽可能接近最 大速度通过比赛全程的能力;(3)心理动员及战术运用,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机 体潜能的能力。同时,他还对各运动项目的主翼项和单项成绩的回归分析进行了相关研 第一节 引言 7 究,推测确定了 100m 速度是 800m 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评价指标,而把 1000m 作为耐力 基础14。 依据田麦久等人的研究,按中长跑运动项目所需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归类,800m、 1500m、5000m、10000m 项目均属于周期性耐力项目。该类项群的专项耐力、 “相对” 速度(短翼项速度)、 “相对”耐力(长翼项速度)、最大速度及基础耐力 5 种竞速能力是 运动成绩取得的主要能力,其中专项耐力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而专项耐力又是 以最大速度、 基础耐力、 相对速度及相对耐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14。 有关学者研究认为: 在中长跑的训练中,运动员必须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均衡得 发展,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速度是核心,速度耐力是基础,力量耐力是保证。深入了 解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日常中长跑的训练中,把力量训练、速度 训练、速度耐力训练作为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的关键部分。 在阅读文献中还发现,关于男子青少年中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训 练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如岑丽绒的研究青少年运动员中跑训练方法初探 。选材的 研究,如李平的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选材之我见 。运动素质训练的研究,如郭桂 芬的浅谈青少年中长跑业余训练中的专项素质训练 。 1.2.2.3 中跑二级运动员的训练任务研究 中跑二级运动员的主要训练任务: 1开始进行专项训练,在扩展专项项目的训练中最后确定主攻专项。 2继续提高身体素质水平,重视发展速度和一般耐力水平,逐步提高速度耐力水 平。 3掌握正确的中跑技术,学习、了解中跑训练理论和知识。 这个阶段的训练内容,仍以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为主,逐步增加专项训练的内容,在 提高最大摄氧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耐力水平,要结合中跑技术和个人特点注意跑的动 作节奏,步幅开阔、轻松,尽量减少能量消耗15。由此可以看出,全面的素质训练是中 跑二级运动员的主要内容,是进入高水平训练的基石。 1.2.2.4 关于体能与运动素质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 笔者对所能够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归类和整理发现,在体能、运动素质指 标或模型的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体能主导类的项目能主导运动项目的体能或 运动素质评价指标的文献比较丰富,从项目上划分主要集中在:球类、赛艇、皮划艇、 拳击、武术和田径等项目当中,并且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研究得也比较透彻,譬如:徐兰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君等在少年女排弹跳素质训练监控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的研究一文中以山东省业余 体校、省级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108 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 法、调查法和专家评判法、运动素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分析,借助统计学 中多元统计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手段, 对影响少年女排弹跳素质具有代表性的指 标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影响弹跳素质指标的强弱进行一次排序,经过专家的优化遴选, 最后确定能够体现少年女排弹跳素质发展水平的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监控指标体 系, 以此来构建出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弹跳素质训练发展的数字目标模 式和评价标准体系 16。胡亦海、于联志在我国拳击奥运集训队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测 指标的研究一文中,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和笔记本电脑、统计软件等对参加悉尼奥运会 的中国国家拳击集训队20名队员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能够作为拳 击运动素质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因子的检测项目有:50m跑、400m跑、3000m跑、30s仰卧 起坐、30s连续蹲起、15s左旋、1min击打沙袋;能够作为辅助性的检测项目有:600 m 跑、1min跳绳、立定跳远、30s俯卧撑 17。我们在对指标早期的筛选和进行逐步深入分 析中,都是再运用邢文华教授在体育测量与评价一书中所提出的三步法。譬如:具 有代表性的文章袁运平的我国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指标筛选与评价 ,作 者在体能指标体系的筛选中采用了邢文华教授提出的关于有效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与 步骤:1.初选指标的确定须得到理论上逻辑分析的支持;2.初选指标要经过有关专家的 经验筛选;3.对初选敲定指标的测量结果进行第二轮统计筛选(一般用逐步回归分析或 主成分分析) 。考虑到样本量较少,而指标较多的情况,作者用分类降维法把体能指标 分为形态类、机能类和素质类指标,以专项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分层逐步回归分析,以筛 选体能结构模型的有效指标体系18。岳新坡,詹建国在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 主导因素的研究一文中,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 2004年度中跑项目排名前40名的优秀运动员60名的专项素质的主导因素和具有代表性 的典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结论认为, 800m运动员专项素质主导因素地位从低到高 依次排序为一般耐力因子、下肢爆发力因子、速度因子和速度耐力因子,典型指标分别 是5000m跑、立定三级跳、30m行进跑和400m跑;1500m运动员专项素质地位从低到高 依次排序为下肢爆发力因子、速度因子、一般耐力因子和速度耐力因子,典型指标分别 为30m跨步跳、100m跑、5000m跑和600m跑 19。岳新坡,王国营在我国优秀中跑运 动员专项素质结构的研究 一文中以2004年中国在中跑项目排名前40位的优秀运动员60 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 第一节 引言 9 国优秀中跑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专项素质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研究结果认为: 800 米项目的专项素质结构的主导因素地位依次为速度耐力因子(典型指标为400米跑) 、速 度因子(典型指标为30米行进间跑) 、下肢爆发力因子(典型指标为立定三级跳)和一 般耐力因子(典型指标为5000米跑) ;1500米项目专项素质主导因素地位依次为速度耐 力因子(典型指标为600米跑) 、一般耐力因子(典型指标为5000米跑) 、速度因子(典 型指标为100米跑) 、下肢爆发力因子(典型指标为30米跨步跳)20。张吾龙,岳新坡在 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评价指标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 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中 跑运动员专项成绩的主要专项素质指标,并运用实验法进行检验,最终确定专项素质评 价指标,绝对速度能力的评价指标为30m行进间跑;加速能力的评价指标为60m站立式 起跑;一般速度能力的评价指标为100m站立起跑;速度耐力的评价指标为600m跑;下 肢爆发性力量的评价指标为30m跨步跳;下肢力量耐力的评价指标为200m跨步跳;专项 协同成绩水平的评价指标为个人副项成绩;一般耐力的评价指标为5000m跑21。 从文献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运动素质概念的研究比较多,内涵趋于一致;体能方面 和运动素质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在对中跑的运动素质评价中,评价指标比较 杂乱,没有形成统一的运动素质评价体系,没有建立中跑项目运动素质训练监控的评价 标准,即使有评价指标的研究也仅仅是对优秀中跑运动员进行研究,对青少年男子中跑 项目运动素质监控评价的研究没有涉及,也没有对评价标准进行建立,给出具体评价标 准参考值的研究比较少。 涉及体能主导类的项目能主导运动项目的体能或运动素质评价 指标的丰富文献,比较透彻的研究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方法上的借鉴。因此,对青 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控指标的研究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可行的。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假设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 通过对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的具有代表性 意义的评价监控指标进行研究;制定符合运动实践、切实可行的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 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控的评价标准。由于实验条件和研究经费有限,本课题仅仅选取青 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构建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 控指标体系和建立评价标准。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 本研究主要意义是:注重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的全面性和专项性, 并提供经过科学论证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检测项目、监控指标、检测方法和理论依据, 建立符合运动实践的、合理的、比较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 动员运动素质监控指标体系,为未来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提供检测参 数,从而为基层教练员、体育教师制定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的方法 和手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科学的参考, 为完善我国基层学校体育教学及业余训练 提供经验和建议。因此,研究是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1.3.2研究假设 1.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的训练,是优秀运动员(一级、国家健将级、国际健 将级)的必经阶段。它既不同于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也不同于刚刚开始接触体育训练的 运动员,更不同于女子运动员的训练,它的训练必须重视运动素质训练的全面性和均衡 性。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应有着符合自己运动水平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而这 些都是可以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技术水平和运动素质训练。 2.运动素质训练是体能训练的核心,特别是青少年的训练更加需要重视,可以引入 现代控制理论, 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并建立针对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训 练监控评价体系,用于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训练的监控评价,同时为 运动员的选材、基层学校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提供论和实践依据。 1.3.3研究的主要内容 进行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控指标问题的研究, 是运用训练学 和统计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探讨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主 要内容如下: 1.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包 括:运动素质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构建原则、构建流程。 2.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控指标体系建立, 包括原始指标论据 来源、 指标的专家筛选、 最终指标体系的确立与权重分析, 并对入选指标进行理论分析。 3.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控评价标准的建立, 包括单项评分标 准的制定、综合评分标准的制定。 第一节 引言 11 1.4 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思路 查阅分析文献 专家访谈 确定研究题目 明确研究内容和任务 确定研究对象 设计研究方法 制定研究设计 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开题 制定问卷、专家筛选确定测试指标 30 名研究对象进行典型指标测试 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制定标准 对建立的评价标准测试数据检验 撰写论文 初定研究方向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由于研究经费和实验测试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主要以广西部分高中、体校等学校达 到二级水平的 16-19 岁青少年男子中跑运动员 30 名为研究对象。 对 30 名研究对象测试 的数据进行监控评价体系的建立。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主要从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 cnki 学术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 文、中国体育资讯网等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运动训练学、运动素质训练理论、中跑的训练 理论与实践,中跑运动素质训练和评价方面的期刊论文共计 100 余篇、书籍共计 20 多 部,以了解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动态,并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分 析。对中跑项目运动训练常规手段和评价监控指标进行收集和统计,为监控指标体系的 建立提供原始指标论据来源,并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分析基础。同时,借鉴有关运动项目 的运动素质指标及其评价性研究的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为本研究提供方法上 的支持。 2.2.2专家访问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 2009 年 5 月 15-17 日, 笔者对在广西玉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全 国运动会“美凤杯”田径预选赛暨“美凰杯”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中的部分参会中 跑教练员、体育局官员和中跑的运动员等进行访谈和初步的调查,并对武汉体育学院中 长跑教练员进行了访谈, 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 最终确定本研究的研究范畴和实践意义, 同时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 2.2.3问卷调查法 2.2.3.1 问卷的设计 根据文献资料所收集到的中跑运动素质训练监控的原始指标,结合武汉体育学院、 部分高校、体校等从事中跑一线训练和理论研究的专家、教练员,拟定出青少年男子中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控的初选指标, 并以此为依据设计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 动员运动素质监控指标的研究调查问卷。 2.2.3.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问卷调查的时间为:2009 年 7 月 8 至 12 日,在广西北海市举行的“北海市卫生学 校杯”2009 年广西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期间,对广西各个地区、县市的从事中跑管理和 中跑训练的教练员进行两轮的问卷调查,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第一轮共发 问卷 40 份, 回收 36 份, 有效率 100%; 第二轮发放问卷 36 份, 回收 36 份, 有效率 100%。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最终确定了中跑运动素质训练监控的测试指标。问卷调查的人员 基本情况如下(表 2-1、表 2-2): 表 2-1 第一轮问卷调查的专家情况表(n=36) 职称 人数 从业年限 人数 职称年限 人数 性别 人数 高级 6 3 年以内 6 2 年以内 12 男 28 中级 21 36 年 3 35 年 4 女 8 初级 9 710 年 18 610 年 15 10 年以上 9 10 年以上 5 合计 36 36 36 36 按照第一轮专家的问卷调查结果,对所收集到的专家意见进行对调查问卷的内容 和整体结构整理和进行修改,并把第一轮的问卷调查结果纳入第二轮的问卷调查中,把 问卷调查的结果反馈给专家。 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的目的是让专家最终确定青少年男子 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监控指标。 表 2-2 第二轮问卷调查的专家情况表(n=36) 职称 人数 从业年限 人数 职称年限 人数 性别 人数 高级 7 3 年以内 5 2年以内 12 男 28 中级 22 36 年 4 35 年 6 女 8 初级 7 710 年 20 610 年 13 10 年以上 7 10 年以上 5 合计 36 36 36 36 2.2.4素质测试法 根据第二轮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确定的最终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 训练的监控指标,对广西部分高中、体校等学校的 30 名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的 运动素质典型指标进行现场测试,并及时做好测试数据的记录,测试时间为 2009 年 9 月 11 日至 15 日;为了保证建立的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根据研究的需要,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 照同一测试要求对同样的测试对象间隔 10 天(2009 年 9 月 21 日至 25 日)后进行第二 次测量,以检验测试指标数据的可靠性。 2.2.5数理统计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 spss11.5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 ks 分布适合性检验来 检验所测的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监控指标测试原始数据是否符合正态 分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对测试的原始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检验。运用因子分析法对 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再次的优化筛选, 以确定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的代表 性指标,并建立因子权重模型。运用标准百分法、离差法建立测试指标的评分标准,采 用五级评价等级法对青少年男子二级运动员运动素质水平进行等级评判。 2.2.6逻辑分析法 对测试指标的有效性,笔者运用逻辑分析法进行论证,采用归纳、演绎等方法,对 文献资料和测试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并结合中跑的项目特征和专业理 论知识对入选的监控指标进行理论分析, 进一步揭示青少年男子中跑二级运动员不同运 动素质训练的监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新质生产力知识
-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手术室医用气体管理
-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发言稿模版
- 语文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银行在线面试题目及答案
- 水系灭火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 学校消防广播测试题及答案
- 宣传消防面试题及答案
- 数字信号处理常用公式(不惧怕繁琐的推导)
- 2022年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攻略
- 特选2023年广东省3+证书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和答案
- 盆腔脏器脱垂课件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3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青岛版
- 医疗机构麻精药品管理要点-课件
- 人工神经网络6HOPFIELD神经网络ppt课件
- 适老化居家环境设计与改造-项目三-适老化居家环境课件(PPT 37页)
- 安全现场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清单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 签约仪式背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