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02课 古代两河流域(练)(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02课 古代两河流域(练)(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02课 古代两河流域(练)(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02课 古代两河流域(练)(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02课 古代两河流域(练)(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 这是某电视台综艺节目的一道选择题,答题选手需要场外观众的帮助,请你帮帮他()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罗马【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汉谟拉比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国王汉莫拉比颁布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B。2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曾建起了一座奇特的建筑,它与埃及金字塔齐名,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是( )A 卡尔纳克神庙 B 狮身人面像 C 雅典卫城 D 巴比伦“空中花园”【答案】D【解析】3法新社巴格达(2003年)4月12日电“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后,混乱和抢劫现象越来越严重。11日下午巴格达考古博物馆遭到浩劫,大量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文物丢失。”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A 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B 长江、黄河流域C 印度河、恒河流域 D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巴比伦王国,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一弯新月,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正是在这里发展起来的。故本题应选D项。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C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答案】C5一位导游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介绍某一历史文物时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你知道这位导游介绍的文物是什么吗?( )A 汉谟拉比法典 B 人权宣言 C 拿破仑法典 D 权利法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A。6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到:古巴比伦王颁布了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写()A 汉谟拉比法典B 民法典C 刑法典D 商法典【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古巴比伦”和“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是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他在位期间颁布的,所以汉谟拉比法典距今已经约三千七百年,故选A。7找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刊物中“史海拾贝”栏目出现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两个关键词,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该栏目介绍的是( )A 古矣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D 古希腊文明【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内容,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且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故选C项。8古巴比伦的兴衰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权利法案 C 拿破仑法典 D 人权宣言【答案】A【解析】9下图展示的是法国卢浮宫内珍藏的一块黑色石柱,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部古代法律文献。该文物属于以下哪一文明的重要成果(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C 古希腊文明 D 古巴比伦文明【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代表了古巴比伦文明。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二、非选择题10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中第一种文字和材料二中的文字分别是什么?(2)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两种文字的“命运”怎样?(3)对比两种文字的命运”你认为中华文明具有怎样的特征?【答案】(1)甲骨文,楔形文字。(2)甲骨文发展成为今天的汉字,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楔形文字已经消亡,无人再用。(3)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传承悠久、不断创新等。(2)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从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发展成为今天的汉字,是中国的官方语言;而楔形文字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消亡,无人再用;这种现象说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及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革的文字就能长久的存在下去,反之必然消亡。(3)根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