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论文)社会转型期民间行业组织初探——当代温州同业公会调查.pdf_第1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社会转型期民间行业组织初探——当代温州同业公会调查.pdf_第2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社会转型期民间行业组织初探——当代温州同业公会调查.pdf_第3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社会转型期民间行业组织初探——当代温州同业公会调查.pdf_第4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社会转型期民间行业组织初探——当代温州同业公会调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 名: 社会转型期民间行业组织初探温州同业公会调查 t i t l e : a t e n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o n c i v i l t r a d e o r g a n i z a t io n s i n s o c i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 t h e c a s e o f c o r p o r a t i o n s i n w e n z h o u 摘要: 本文是关于温州民间组织同业公会的经验研究。文章结合调查资料, 描述了当代温州同业公会的组织自 发性、 管理自 主性和法人化的代表身份的基本 特征, 介绍了同业公会内、 外部作用, 指出并分析了现存问题, 得出了关于社会 转型期温州同业公会的成因、 发展和趋势的初步结论。 研究认为, 温州同业公会 是中国社会变革下的必然产物,将在社会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影响。 关键词:温州 同业公会 特征 作用 a b s t r a c t : b as e d o n f i e l d w o r k r e s e a r c h , t h i s p a p e r s u m m a r i z e s t h r e e d i s t i n c t i v e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c o r p o r a t i o n i n w e n z h o u : s e lf - o r g a n i z e d , s e l f - m a n a g i n g a n d c o r p o r a t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o f t h e t r a d e . i t a l s o e l a b o r a t e s t h e i n t e r i o r a n d e x t e r i o r fu n c t i o n s o f t h i s c i v i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a n a l y z e s i t s p r o b l e m s , a n d m a k e s t e n t a t i v e c o n c l u s i o n s a b o u t i t s c a u s e o f f o r m a t i o n , g r o w th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 i n t h e s o c i a l t r a n f o r m a t i o n . i n t h e e n d , i t i s c o n c l u d e d t h a t t h e e m e r g e n c e o f m o d e m c o r p o r a t i o n s i s in e v i t a b l e i n t h e g r e a t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i n c h i n a , a n d t h e g r o w i n g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w i l l p l a y a n i n c r e as i n g l y i m p o rt a n t r o l e i n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i n f u t u r e . k e y wo r d s : w e n z h o u , c o r p o r a t io n , f e a t u r e s , f u n c t i o n 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 中国社会发生了、 并仍发生着迅速而巨大的变化, 以经济改革为开端的全面社会变革, 通过各种新事物、 新意识、 新实践, 越来越 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社会。 在社会变革影响下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同时也纷纷影响着社会的进一步发 展。 于是, 关注研究社会转型期大时代背景下的小群体的形成和影响, 就变得十 分有意义和有意思了。 因为通过对这一时代的具体对象的细节研究, 将有可能揭 示己 经发生的变革是如何发生作用、 并影响社会单位 ( 组织和个体) 的, 也有助 于推测社会的将来会在什么作用下呈现何种趋势。 笔者以当代温州同业公会为研究对象的设想和期望即基于这样的理解, 而在 文献研究、 实地调查、 理解分析的 基础上的本文的形成, 则是笔者的努力和尝试。 本文力图对当代温州同业公会的特征、 作用、问题的描述, 把这一组织生动的呈 现出来, 并在此基础上把该组织置于社会变迁的背景之下, 试探讨其深层影响和 社会意义。 希望本文不至辜负长久以来获得的多方帮助与支持, 并能对后继的学术研究 贡献出一点绵薄之力 第一章 当代温州同业公会* 研究的介绍 作为新兴的民间组织, 温州同业公会对笔者有着独特的吸引, 本研究的选题、 研究方法和价值预期初步显示着笔者思路和信心。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个似乎古老的 概念, “ 同 业公会” ( c o r p o r a t i o n ) 无论在中国的 学术研 究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已经沉寂了很久,以至于人们往往把 “ 行会”与之棍同, 而比 较 新旧 版本的 德汉词典, 新 版本中 关于“ k o r p o r a t i o n ” 的 词条 解释也己 经筛 漏了“ 同业公会” 。 正当这个名词似乎要随着记忆和研究的冷落而走向湮没, 作为民间组织的同 业公会却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悄然兴起, 并在社会活动中日 益活跃起来, 同业公 会在贸易纠纷、 行业规范等方面的作用在各种传媒报道中已 屡见不鲜。 近年来,从法学、历史学、政治学、 社会学、尤其工商管理方面对同业公会 的研究都在逐渐升温。 这样的热潮,大致可以归于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同业公会在中西方经济 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社会直到二十世纪中期仍存有大量的同 业公会2 , 这些组织的社会作用和历史意义本身就很吸引人。 其二, 随着研究民间组织的国 际潮流, 围绕中国民间组织的生存、 发展等问 题展开了 很多理论研讨、 实例分析、 国内外比较等研究工作, 同业公会作为典型的新兴民间组织,自 然吸引了众多学 者。 其三, 在不断深入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大方向下, 近年来国家和民间的 努力促生了中国新时期的行业组织, 同 业公会作为重要形式之一, 在经济社会生 活中扮演了重要而崭新的角色,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导致了不小的吸引力。其四, 国家在转换职能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经济领域的关注和影响, 研究、 引导同 业公 会等行业组织日渐成为政府管理经济领域的工作重要部分, 也导致了政府部门对 研究的投入和产出的不断增加。 无疑,从这些角度的进行的尝试和挖掘, 对进一步开展同业公会的研究做了 重要的积累。 不少学者对经典理论文献的 研读和挖掘, 也为该主题的研究做了大 量铺垫。 然而, 综观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 也不难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仍有不少 工作亚待补充。 . 当代温州同业公会在现实中 通常被简称为“ 商会” , 如“ 眼镜商会” 、 “ 服装商会” “ 商会会长”等等。全 文在指同业公会概念或这一类组织时, 一律使用 “ 同 业公会”一词,而在指设具体对象或引用时, 一律根 据现状中的习惯,使用 “ 商会”一词。 一方面,现有的经典文献或研究探讨, 大多停留在理论的、抽象的层面, 法 理性、 应然性的讨论多, 从实际问题着手的研究缺少, 相当程度上缺乏对当 代中 国的现状把握, 从而影响了研究的深入和展开, 对应然的拘泥过多也必然导致缺 乏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已经进行的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 几乎完全是 从历史、 工商行政、 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 其研究成果也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未能对现有的同业公会的作用、影响、意义进行挖掘,虽然富有一定的实用性, 但由于与社会理论研究的脱节, 难以提升研究的高度, 不利于完整研究同业公会 这一社会现象。 在国内,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 北京、 广州、 温州等地陆续出现了当代同业公 会。 温州同 业公 ( 商) 会3 组织的 发展和其非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样处于领先地 位,1 9 9 7 年温州被国家经贸委定点为商会、协会试点地区 4 。 近年来各级、 各行 的同业公会不仅在经济领域、 而且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引 人注目 5 , 笔者认为, 对温州地区同 业公 会开 展研究, 不 仅有利于更全面的 把握 和认识这一事物,也将对国内其他区的同业公会研究有借鉴和前瞻意义。 笔者感到, 这样一个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兴起的组织, 不仅能反映己 经发生的 变化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而且其包含的特质也将对今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影 响。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的梳理同业公会的概念、 温州同业公会的典 型特征、 并勾勒同业公会之于社会的深层影响, 不仅有利于把握该组织本身, 也 有利于揭示二十年来中国社会变化的深层影响, 还将有助于理解和推测中国社会 的发展,十分有意义。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动机下形成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于科学方法的思考和运用,基本通过研究构想和准备阶段、调查 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到体现。 研究构想和方法选择 笔者关于同业公会的研究构想大体基于以下考虑: 二十年多来改革的深入可 能导致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发生巨大变化, 个人、 制度、 社会环境等 等可能是这些变化的作用点, 而同业公会则可能是部分作用合力的产物, 通过对 同 业公会人员( 工作人员和会员) 的信息收集, 可以 基本了 解同业公会形成原因、 发展过程和现状, 同时也可以掌握同业公会人员对该组织、 对社会的认识、 态度 和意向, 所有这些又可能通过同业公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改变社会的发展。 由 于缺少前人调查资料积累, 研究对象的 性质、 特征、 分类难以 把握, 故笔 者决定采用以实地访谈法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的优点在于:能收集到比较深入详细的资料;能够在实地了解社会 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具体过程; 能够从感性上全面把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能够 主动观察人们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意义。 而且调查方式灵活, 可以随时修改调查方 案。( 袁方,1 9 9 0 : 6 8 ) 笔者认为, 本研究的目的不在于通过调查来获得精准的普遍性结论,只要掌 握多数同业公会存在的共同性的特点、 功能及问题即可为研究提供比 较充足的资 料,而通过资料筛选方法上的保证,可以尽量排除轻信、主观臆断和以偏概全,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调查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 因此, 可以基本避免实地研究方法 所带来的不足。 方法的执行 在准备阶段, 笔者主要采用文献法, 通过己出版的书籍、期刊、报纸及互联 网获得有关资料, 包括关于同业公会、民间组织的已有研究成果, 关于该类组织 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经验, 温州地区同业公会发展状况, 当地对该类组织的有关政 策等等, 经过分类、阅读, 获得对该课题的前期认识。同时,也向有关老师学习 询问相关知识和方法。 由于意在较全面的认识温州同业公会, 笔者为获取更多视角的资料,计划从 多个层面选取调查访问对象: 从经济统计相关部门处, 可以获得个私企业在当地 的发展程度和同业公会发展的社会背景; 从同业公会相关管理部门处, 可以了 解 政府对同业公会的评价和态度; 从同业公会日 常机构工作人员处, 可以得到一线 办事人员对该组织工作的认识; 从同业公会成员处, 可以了解同业公会和企业主 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同业公会领袖处, 可以了解骨干成员对同业公会的理解和作 用。 笔者在进入现场前, 针对不同的访问 对象制定了不同的访问大纲 见附录1 ) , 诸多问题旨在从不同对象处得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同业公会怎么来的?做些什 么?好在哪里?问题何在? 有什么影响?今后怎么发展? 笔者计划对全部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问。由于访问前对同业公会认识无法完 全,准备问题必定无法面面俱到,半结构式的访问不仅有利于营造宽松的气氛, 也能从访问对象更多的真实想法表达中收集到更丰富的资料。 在进入现场、实施调查阶段, 笔者根据新的 认识和实际条件, 对访问 计划做 了进一步的调整安排, 尽量保证不同规模、 不同历史、 不同发展阶段、 不同产业 类别的同业公会都有各种地位的信息来源,最终确定了二十名访问对象。 在访问中, 笔者与另一位同学( 均事先经过学习, 并有其他项目 的访问经验) 共同担任访问员, 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两人共同访问一个对象, 分别提问, 同时做 记录,还进行录音记录 ( 后因效果不佳而中止) 。在每天结束访谈后,访问员及 时回顾当天的访谈要点、 整理笔记, 形成更加完整的访问记录, 对存疑的地方做 出标记。 随着访问对象的增加, 访问员对同业公会的了解和认识逐渐加深, 也对 访问大纲相应的做新的调整, 如一些回答大致相同的问题被删减, 而一些需要明 确或深究的问题则被添加。 在为时半个月顺利完成访问计划后, 访问人员离开现 场。 在研究分析阶段,根据访问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和设想,笔者又参阅相关文献 资料, 同时对访问资料进行了进一步整理, 以严谨、 填密的态度和方法审核资料, 遴选有效信息用于研究。 在此基础之上, 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归纳、 总结出温州 同业公会的特征和现实功能, 并通过主观理解与经典文献和调查资料的配合对同 业公会做出深入分析。 本研究方法运用的特点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体现了一定的特色。 首先,本研究选取的访问对象包括了同业公会内外上下各方面的相关人员, 是了 解同业公会现状的有效信息来源。 访问 对象的选取遍及十个同业公会, 共二 十名对象,其中政府部门三人 ( 民政局、统计局、政策研究中心) ,同业公会领 袖 ( 会长副会长)五人,同业公会会员 ( 理事)三人,同业公会工作人员九人, 保证了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收集。 第二, 本研究对访问获得的资料采取严谨、填密的态度审核挑选, 对于在访 问过程中被不同被访者多次表述的情况, 笔者把其归为肯定的有效信息, 认为在 研究中可以 被引用、 或被用来证明观点; 对于被访者或闪烁其辞, 或不甚了解情 况, 或与他人表述存在矛盾的访谈资料, 笔者认为是无效信息或质疑信息, 在研 究中不予引用; 对于被访者的独特经历或见解, 笔者认为是可质疑信息, 不可引 用以作证明、 或用以反映普遍情况, 但可以作为微观分析的素材谨慎使用。 这样 的信息分级, 极大程度保证了 研究所用资料的可信度。 第三, 在针对企业主的访问设计中, 笔者在与同业公会直接相关的问题之外, 也安排了不少关于企业主的经历的问 题。 这样的安排, 在访谈过程中很容易缓和 气氛, 促进被访者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丰富调查资料, 更重要的是, 为研究业 公会成员的思想意识、 同业公会的社会背景、 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佐证。 第三节 关于本研究的预期 在学术理论方面,本研究首先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当代温州同业公会进行调 查访问, 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 整理, 不仅在研究方法上具有特点和 成功经验、 可望为其他研究提供借鉴, 而且形成了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丰富 了民间组织研究的素材。 其次, 本研究在对当代温州同业公会较深入、 全面的调 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该类组织的共性和一般特征。 可望对今后的民间组织研究 提供参考视角, 对后继研究建立该类组织的理想类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三, 本研究结合调查实例分析当代中国同业公会与社会转变的深层联系, 并在此基础 上与理论文献中的同业公会进行特征、 社会意义等方面的比较和分析, 一定程度 上能检验经典理论中的论述与中国实际状况的相符程度, 为建立适合中国的同业 公会理论做有益的铺垫。 在实践运用方面, 本研究对温州同业公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作用和现存问 题 做了总结、 归纳, 可望为研究人员、 普通读者和管理部门更全面的认识同业公会 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对当代温州同 业公会的问 题进行深入分析, 对管理部门 和同 业公会的进一步工作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研究结合经典著作的描述, 对同业公会及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给予较深入的关注和分析, 并形成了一定的看 法, 一定程度上对同业公会完善组织、 发展力量和政府决策部门的政策制定有参 考价值。 此外, 在本研究的初探基础上, 后继研究将能面对更加生动和具体的问题, 如同业公会内部成员的向心程度层次如何区分和实现?同业公会的内部团结如 何形成?紧密程度如何?受何种因素影响和限制?同业公会的内部结构具体如 何运作?有什么样的组织文化?各方观点和利益如何影响组织?等等, 这些问题 的研究无疑将把同业公会的研究引向更深的层面。 第二章 文献中的同业公会 在社会学视野里,同业公会从来不是可以忽略的研究对象。因为在社会学者 眼里, 它与经济生活、 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联系。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批 判, 无疑对本文即 将展开的分析和讨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民间组织的增多,国内的研究文章和著作不断 涌现。 在当代同业公会诞生之前, 中国社会已 经存在过具有这样名称的民间行业组 织,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其发端却要追溯到清朝末年。 其时, 清廷在鸦片战争以降屡受重挫,意识到必须革新图强方能振兴国力。 而“ 商力” 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一股力量而得到重视。当时国内工商在传统封建 体制下发展维艰,而欧洲各国在华纷纷设立商会,对清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于是,出于振兴工商的目的,在清政府劝办、和工商界要求的合力下形成, 工商组织的发展的到了 大力推动,中国的同 业公会6 即在此间成立。该阶段的同 业公会基本脱胎于行会7 , 但是性质、功能与后者差异明显。 ( 虞和平,1 9 9 3 ) 清廷1 9 0 4 年设立的商部, 在倡建地区性商会“ 的同时,也积极主张兴办同 业 公会。 在商会的影响下,以“ 聚商情、 厚商力、 开商智、应商战” 为基本宗旨的 同业公会组织和传统行会相比, 组织上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 即对同业店号的增 设和入会限制放松) ,管理上从封建垄断型走向开拓型 ( 即对所属行号的经营业 务限制放松) ,在导向上从守旧型转向进取型 ( 即对行业新式生产技术和经营方 式积极接纳) 。目的和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明确,即广泛联结同行,研讨生产,推 广技术,兴利除弊, 促进同业发展。( 虞和平,1 9 9 3 : 4 5 - 4 8 ) 虞和平认为,由于行会和同业公会是一种行业性的团体, 在清末的革新后其 数量的增加和分类的日 细, 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分化的演进,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 会组织的普及, 在这种分化基础上的组织法展, 不仅体现了资产阶级行业性整合, 而且为商会成立后的全阶级整合打下了基础。 虞和平,1 9 9 3 : 5 4 ) 虞著作所述的同 业公会的社会地位、 职能、 发展途径,在很大程度有助于比 较、分析当代同业公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关于虞的著作,笔者亦有部分的存疑。 虞和平在研究中, 认为封建行会是在商会的指导和影响下逐步改造渐具现代 性, 继而转变为同业公会的, 因此他视行会和同业公会两者为同一组织的不同阶 段, 虽然虞指出了两者在功能、性质上的大相径庭, 但并没有对行会和同业公会 做出严格区分。 正是以 此模糊认识为基础, 虞和平直接将中国清末的行会 ( 同业公会) 与西 方中世纪的行会做了多方面比 较, 得出了中西比 较的结论。 笔者认为, 如果虞把 中国的行会和同业公会集为一体尚可理解, 那么想当然的把西方的行会和同业公 会亦视作一物则是欠慎重的, 因为西方中世纪的行会与中 世纪末期的同业公会并 不相同, 中国的隋唐至明 清的行会与清末仍被虞当作颇具现代性的行会的同 业公 会也是不同的。由于比较对象的界定不明确, 笔者认为虞得出的 “ 中国的行会比 中世纪的西方行会具有更多的社会性、民主性、 独立性和自 治性” 的结论是很值 得商榷的。 对于本研究而言, 应当注意的是, 本文研究的当代同业公会是原生于改革开 放以来的民间的, 不存在旧有组织的继承和改造, 因而在参考虞的研究在横剖面 上做比较的时候,必须注意纵向脉络上是否影响有可比性的因素。 另外一点必须注意的是, 虞和平研究中的由行帮、 行会改造而来的同业公会, 是法人团体商会 ( 商联会) 的下属组织, 本身不具有法人资格。 这与具有法人资 格、独立行使法人权利的当代同业公会是截然不同的。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国经济在国家高度计划控制下运 作, 在国家政府管理机构之外, 行业组织衰微而乏力, 直到近十多年来的行业协 会和同业公会。 当代中国的行业协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兴盛起来的, 很大程度是 “ 计划经 济下的部门管理向市场经济下的全行业管理的需要” ,也是 “ 政府机构改革和转 变职能的需要” 。 ( 余晖, 2 0 0 2 : 2 2 ) 这类由体制内生成的行业组织,从经费到权 力到人员安排, 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行业协会在地方上至少是半官方组 织, 在省和国家一级官方性质更加强烈。 余晖认为这类组织先通过政府授权获得 行政合法性,然后在运作中获得社会合法性。( 余晖, 2 0 0 2 : 2 5 ) 本文研究关注的同业公会在余晖的著作中被认为是 “ 体制外生成的行业协 会” ,这类民间自 发要求成立的行业组织,首先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合法性,然后 才取得法律合法性和行政合法性。 虽然余晖在全书中一直以 行业协会来统称生成途径不同的民间同业公会和 行业协会, 但是, 余晖始终强调这类组织的“ 自 发组建” 、 “ 自治性”的民间行业 自 律组织的特性, 毫无疑问, 体现这一点更充分的是同业公会, 而不是由政府机 构脱胎而来的行业协会。 余晖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及法学的角度对行业做了价值分析。他认为 其“ 经济价值是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它的社会价值是能够 在国 家、 市场、 企业、 社区这四种社会制度之外, 提供第五种社会制度, 使社会 整体秩序因这五种制度的相互制衡和补充而更加健全完善; 它的政治价值是在公 共政策的选择过程中, 使利益集团的相互博弈公开化和制度化, 从而通过利益集 团间的制衡和妥协, 使政府公共政策能尽可能的代表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利益; 它 的 法律价值体现在, 行业组织的自 律性规则 ( 如行规行约) 能够对政府法律提供 延伸、 辅助、 替代、 弥补以 及初创的作用, 从而提高政府法律制度的完整性和执 行效率” 。( 余晖,2 0 0 2 :前言) 余晖在研究中提出了合法性概念: “ 由于被判断或被相信符合某种规则而被 承认或被接受” 。余晖认为社会组织的合法性的表达承认的主体主要有国家、政 府部门及其代表人物、 各种单位、 社会团体和社会上的个人,由此分别获得法律 合法性、 行政合法性、 社会合法性等等。 ( 余晖, 2 0 0 2 : 1 4 ) 基本上, 余晖在研究中围绕着社会合法性、 行政合法性、 法律合法性这一组 核心概念, 来展开对行业协会的生成、 行为特征、问题及阻因的全面研究, 并且 得到了比较完整、 有效的分析结果。 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参考价值的视 角。 但是,由于余晖在 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中始终把同 业公会和行业协会当作同一类对象讨论, 不可避免为了顾及共性, 而对纯民间组 织同业公会的把握失之于泛, 其对同业公会相关问题钻研的深刻程度, 不是笔者 可以满足的。 第二节 涂尔干视野里的同业公会 在西方经典社会学著作中,也不乏同业公会的身影。 涂尔干在其著作 自 杀论 me s u i c i d e ) 和 社会分工论 ( d e l a d i v i s i o n d u t r a v a i l s o c ia l ) 中, 不 仅 在篇 幅 上, 而 且重 视 程 度上 给了 “ 同 业公 会” ( c o r p o r a t io n 9 ) 很大的倾向。 在 1 9 0 2 年出版的 “ d e l a d i v i s i o n d u t r a v a i l s o c i a l ( 中译 ( 社会分工论 ) 的 第二版序言中, 涂尔干花费大量笔墨于 “ c o r p o r a t i o n ; 在三联书店2 0 0 0 年出 版的 社 会分工论中, 渠东 把“ c o r p o r a t i o n ” 译作“ 法人团 体” 。 在1 9 3 0 年出 版的 “ l e s u i c i d e ( 中译 自 杀论 ) 第三编第三章中,涂尔干在 社会分工论 的 基础上 进一步 讨论了“ c o r p o r a t i o n , 而 在商务印 书 馆1 9 9 6 年出 版的 自 杀论 中, 冯韵 文把“ c o r p o r a t i o n ” 译作“ 行 会” 法汉词典( 上海译文出 版社,1 9 7 9年)中, 关于 “ c o r p o r a t i o n ” 词条的 解释为“ 史 行会,同业公会” 。中译名称的 使用分歧反映了译者个人理解的 侧 重差异,而透过 社会分工论和 自杀论的文意我们不难发现,两书的 c o r p o r a t i o n ” 指的 都是“ 从事同 一 种工 业生 产, 单 独聚集 和组织 起来的 人们构 成的” ( 涂尔干, 2 0 0 0 : 1 7 )独立的职业群体, 也即“ 同 类劳动者、履行同样职 责的 合作者联合起来形成的职业团 体” ( 迪尔凯姆,1 9 9 6 : 4 1 5 ) 0 涂尔干在 社会分工论再三强调现代经济生活中存在着的法律和道德的失 范状态。 涂尔干认为,自杀现象的迅猛增加和社会的其他病症大量出现都说明社会存 在着一种混乱的状态, 集体生活的整个领域绝大部分超出了任何规范的调节作用 之外, 即反常或失范。 涂尔干认为这种状态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发展迅速、 打破旧 规范, 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的野心和欲望由于缺少约束而无限膨胀, 未来的不肯 定和自 身的不确定, 必然导致心神不定、 动荡和无所依靠的感觉, 造成道德衰败, 秩序混乱。( 迪尔凯姆,1 9 9 6 ) 这种失范,虽被某些人看作是个人自由的发展而被极力鼓吹, 但恰恰是由于 缺少了规范权威而使人们滥用权利, 使真正的个人自由、 个人权利失去保障。 要 想治愈失范状态, 就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群体, 然后建立一套规范体系。 ( 涂尔干, 2 0 0 0 ) 同业公会即是这样的组织,因为涂尔干认为只有与职业生活关系密切的群体 “ 才能有效的做出规定, 职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功能, 了解到自己 所具有的 需要和每一次变化状况, 。在政治社会里,一部分人一旦发现他们具有了其他人 所不具备的共同的观念、 利益、 情感和职业, 那么在这种相似性的影响下, 他们 不可避免的会相互吸引,相互寻觅,相互交往,相互结合” 。 “ 在职业群体里,我 们尤其能看到一种道德力量, 它遏制了个人利己主义的膨胀, 培植了劳动者对团 结互助的极大热情, 防止了工业和商业关系中的强权法则的肆意横行。 ,(涂尔干, 2 0 0 0 ) 此外, 涂尔干认为同业公会的作用远不止于制定和实施规范,同业公会 “ 将 来注定要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更中心、更显著的地位” 。随着经济发展,连接人们 的地理概念的纽带日益脆弱松弛, 基于地理上的人为的划分己无法唤起人们内心 中的深厚感情, “ 甚至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远,时断时续,国家 已 无法切入到个人的意识深处, 把他们连接在一起” ( 涂尔干, 2 0 0 0 : 4 0 ) , 在个 人和政府之间必须有一些次级群体的存在, 国家才能维持下去。 只有这些与个人 联系紧密的次群体, 才能强烈的把个人吸引进入群体活动中, 并以此把个人纳入 社会生活的主流。 “ 在同一地方或地区的法人团体之间,将来必然还会存在一种 特殊的团结关系,它时刻需要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组织” 。有些人把同业公会 看作是功利主义群体, 认为它的全部作用在于更好的调整经济利益,而事实上, 同 业公会却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 因此涂尔千甚至提出“ 我们可以合理的 假定, 法人团 体将来会变成一种基础, 一种政治组织的本质基础” ( 涂尔干, 2 0 0 0 : 3 9 ) . 涂尔干所经历的,正是资本主义形成、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年代,转型 期的 社会生活的 无序和混乱对涂尔干的冲击促使他渴望一剂救世良 方, 他对当时 同 业公会的评价和设想正体现了 他的社会思考。 而如前所述, 笔者认为本文研究的温州同业公会应当被放到当代中国的巨大 社会变革中去理解和分析,这场变革的发端主要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 变, 个人从被单位计划设计的、 庞大国家机器的螺丝钉向能自由从事市场活动的 个体的转变。 虽然历史过程不完全相同, 但是中国当前所处的阶段与 涂尔干所论的社会颇 有相似之处。 因此, 笔者认为涂尔干关于同 业公会的论述对当代同业公会的研究 是有参考价值的,尤其在社会生活的影响方面。 涂尔千对同业公会所起到的情感联系、身份团结、规范重建等作用,对考察 当代中国同业公会提供了丰富的维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笔者认为, 涂尔千给予同业公会高度的重视,并寄予厚望, 视其重构社 会道德的一剂良方, 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涂尔干关于社会理想的个人倾向。 这样的 理想情绪,很可能主观上放大同业公会的作用和社会影响,千扰研究者冷静的、 联系的考察和思考周围( 包括同业公会在内的) 整个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这 是本文研究在参考涂尔干文献时必须清醒认识到的问题, 也是笔者在研究、 讨论、 分析分析中 必须注意避免的倾向。 关于 两 本译 著中 关于“ c o r p o r a t io n ” 的 差 异, 对笔 者 而言 亦不 无 裨益。 渠东 在 社会分工论中译作 “ 法人团体” ,体现了译者对同业公会独立法人身份的 格外重视, 也引 起了笔者在研究中对这一特性的重视。 冯韵文在 自 杀论中译 作 “ 行会, ,则是由于缺乏对行业组织历史的深入了解,模糊了 “ 行会”与 “ 同 业公会”的区别,正提起了笔者重视。 第三节 黑格尔对于同业公会的关注 比之涂尔干的研究,黑格尔对同业公会的关注则更接近抽象层面。在他的 社 会哲 学著作 法哲学原理 ( g r u n d l i n i e n d e r p h i l o s o p h i e d e s r e c h t s ) 中, 黑 格 尔着重提到了同 业公会 ( k o r p o r a t i o n ) a 黑 格 尔 所 讨 论的同 业公 会 是 其 市民 社 会 概念 的 三 个组 成部分 之一“ 。 同 业 公 会与 警察一起, 来弥补上述需要体系和司 法体系中的不足, 建立维护特殊利益和 共同利益的外部秩序。 由于如霍布斯所说的 “ 人的自 然本性是自 私自 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 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像狼和狼一样处于可怕的自 然状态中” ,社 会必须通过必要的安排使 “ 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 ( 信约) ,放弃各人的自 然 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 ( 如议会) ,这个人或集体 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 霍布斯,1 9 8 5 ) 在黑格尔看来,“ 市民社会的劳动组织,按照它特殊性的本质,得分为各种 不同部门。特殊性的这种自 在的相等,在组合中作为共同物而达到实存;因此, 指向它的特殊利益的自 私目的,同时也就相信自己并表明自己为普遍物”( 黑格 尔,1 9 6 1 : 2 4 8 ) 0 也就是说, 社会末端的个体通过同业公会把个体利益和代表行业的特殊利益 结合起来, 而通过社会中不同部门的利益共存, 又使个体利益、 特殊利益与普遍 利益得到统一。 此外, 黑格尔还提出“ 婚姻的神圣性和同业公会的尊严性是市民 社会的无组 织分子所围绕着的两个环节” ,故同业公会 “ 是构成国家的基于市民社会的第二 个伦理根源” ( 黑格尔,1 9 6 1 : 2 5 1 ) 。 黑格尔认为同业公会在此处的价值在于: “ 在现代国家的条件下, 公民参加国家普遍事务的机会是有限度的。 但是人 作为伦理性的实体, 除了他私人目 的之外, 有必要让其参加普遍活动。 这种普遍 活动不是现代国家可以带给他的,但是他可以 在同业公会中找到” 。正如亚当 。 斯密所言: “ 我们希望吃到的晚餐,并非来自 屠夫、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 是出自 他们自 利的打算。 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l 的话, 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 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黑格尔认为 “ 在市民社会中 个人在照顾自身的时候,也在为别人工作。但是这种不自 觉的必然性是不够的, 只有在同业公会中,这种必然性才达到了自 觉的和能思考的伦理。 ” 黑格尔认为同业公会是把社会成员的特殊利益结合形成普遍利益的必要环 节, 从而个人的自 然权力“ 从自己 意见和偶然性中, 从自己 危险和对他人的危险 中, 解放出来并得到承认和保证, 同时又被提升为对一个共同目的的自 觉活动, 。 ( 黑格尔,1 9 6 1 : 2 5 0 ) 黑格尔在社会哲学的层面展开关于同业公会的思考,很大程度上, 黑格尔强 调的不是同业公会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而是对构建社会的必要性。 但是,同业公 会这一安排对于个体利益、 特殊利益、 普遍利益实现统一的意义, 对于思考当代 中国同业公会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第三章 温州同业公会的基本特征 虽然 “ 民间组织” 是一个看似十分明确的概念, 也明显的代表了一股不可忽 视的社会力量, 但是这个词的内涵恐怕过于丰富而变得难以把握。 因而笔者在研 究同业公会的特征时,只能参照近年颇受关注的非政府组织 ( n g o)的研究界 定。 目 前基本上被广泛接受的, 是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 心提出的、 基于组织的基本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的定义。 其基本条件是: 组织性, 民间性,非利润分配性,自 治性,志愿性。( 邓国胜, 2 0 0 1 ) 毫无疑问, 温州同业公会具备了上述的大部分特征。但为了凸现当代温州同 业公会的基本特征, 笔者决定在研究中根据同业公会的实际情况, 围绕组织自 发 性、 管理自 主性、 代表身份法人化三个基本特征来展开关于温州同 业公会的介绍 和分析。 第一节 同业公会:自发组建的民间组织 从历史地理上看, 温州地处地形复杂的浙南偏远山区, 又位于东南沿海对台 前沿, 长期以来国家对温州的投入和政策扶植都比较少, 国有企业没有传统强势。 在 “ 七山二水一分田” 的自 然条件压逼下, 温州人不得不挣脱小农的生产方式而 另外寻求发展, 温州人民间手工业、 商品贩卖、 出洋经商等经济活动早在八十 年 代之前就悄然开始。 由于计划经济时代“ 全能” 政府和意识形态宣传的影响, 直到八十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逐渐深入, 才慢慢激起了民间的信心和活力, 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开始大 胆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 然而, 温州民间企业一直是小打小闹( 还往往制假造劣) , 直到九十年代初。一位眼镜企业厂长的叙述,生动的反映了这段历程: 气 我本人从业十九年了。1 9 7 2年进厂工作,在梅屿电厂做锅炉工做了 二十年, 到9 5 年停薪留职。8 3 年开始在边上班的时候偷偷开始做第二职业了, 一开始是做木工, 8 2年起温州开始做眼镜产品, 我后来也就跟着做眼镜架, 那 时候就是想着多赚点钱,生活好一点。9 1 一 ? 2年时候社会环境好了,我们就敢 放开胆子做了。9 5年开始我就全部精力投在厂里了,这几年我的企业发展很 快”( 引自案例 1 7 ) 另一位商会领导的这个阶段则是这样度过: “ 本人最初是搞雕塑,1 6 岁进入油漆涂料行业, 开店至今二十几年了。 8 0年左右一家三口从零售店开始起步。八十年代初个体户没什么地位, 是不敢 做广告, 到8 3 . 8 4 年开始成立公司 搞批发, 先后搞了 好几个公司。经历了集 体 所有制、 股份合作制等等, 9 0 年以后, 政策放宽、向好, 9 2 年以后温州变化极 大, 竞争越来越激烈, 但是市场也越来越大, . . . . . . 9 5年以后公司发展迅速, 上 了规模,近几年发展快”( 引自案例 1 0 ) 与集团化运作的苏南模式不同, 温州民营经济的创业都是从比较艰苦的低水 平开始的。 这些最早从事商品生产的个体劳动人员, 往往是没有机会接受更高等 级教育、 也没有机会进入传统体制就业的社会中下层平民。 经营的资本全部来自 家庭积蓄和亲友拼凑, 生产方式是前店后厂的小作坊, 劳动力则就是家人和老板 自己。 八十年代末期,一方面个体经营者的个人财产和社会地位逐步得到认可, 促 使个私经济活动日益活跃, 另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给国有企业带来更多压力, 也 带来了 更多的自 主权。 而不论国企还是民企, 都产生了争取更大活动空间、 更多 维护自 身权益的需要。 同业公会正是在企业多种、多层的需求之下、自 发联合之中酝酿诞生的。 最早成立同业公会的食品行业, 称其主要动机是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 协调 沟通同业企业,共同发展。 “ 商会这个东西解放前老早就有了。 我们商会成立是 1 9 8 8 年, 最早的 一批。当时国家体制功能不健全, 很多事情没有办法计划、安排。如果有企业间 的协商、协调、 合作就方便的多了。当时机构改革, 部分权力下放, 正好让我们 有机会成立自己的组织” ( 引自案例2 ) 而百货商会、 眼镜商会等的组建很大程度是由于民营企业与政府部门缺乏对 等身份和沟通渠道。 “ 企业最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和工商税务部门的关系。现在的企业, 你要仔 细查多多少少总会有点问题, 最怕他们来找麻烦, 就是罚, 和他们没法说。 他们 是政府机构部门, 个私企业没有合适的身份地位和他们对话沟通。 ” ( 引自 案例5 ) it民营企业没有政府扶植, 没有地位, 通过商会和工商联可以与政府沟 通,商会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 引自 案例 1 7 ) 五金商会的成立很大程度上则是为了规范业内竞争。 “ 成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温州锁业刚刚起步, 仿造、伪劣、恶性 竞争现象很多, 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时一些规模比 较大的企业 ( 今夭的天 宇、 五洲等) 就筹措发起成立了这样一个商会。 二是温州是国务院定点商会、 协 会试点地区, 对商会的形成条件比 较宽松”( 引自 案例 ! 2 ) 灯具商会和服装商会则表示主要动机是维护、组织市场,促进行业发展。 “ 商会的成立原因是当时在搞行业创品牌活动, 9 3 年滕增寿开辟了东方灯 具市场,引进了很多分散的企业 ( 以前这矮凳桥全是灯具企业) , 也需要对行业 加强管理和引导, 所以发起成立了商会。 招店进市场的工作, 政府方面没有相应 管理单位。 我们建立筹备委员会, 向总商会报告, 民政局登记。 ”( 引自案例 巧) “ 我以前作服装个体户时, 黄龙商贸城招商,由于工商他们不熟悉行 业里的东西, 做不好, 就找当时的 十三太保 来出力, 他们在这些企业中间影 响大, 果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后来我开服装店的时候就有了 成立行业组织的 想法。当时行业里面很多压价销售、 仿冒产品的事情, 很不规范, 工商税务部门 也压力很大, 但是没什么办法。我就想要是我们行业有这么一个组织, 事情就要 好办多了。 于是我去找工商联, 会员处很支持, 我又找了几个业内的朋友, 于是 就筹建起来了”( 引自案例2 0 ) 1 9 8 8 年, 温州食品同业公会等四家同业公会通过民 政部门审批获准成立, 而 其业务 主管单 位温州市总商会 ( 即 温州市 工商联) 也开 始了 作为 温州同 业公会 的挂靠上级的历史。 其后, 依照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1 9 9 8 年 1 0 月) 和 关于加强社会团 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办发【 1 9 9 6 2 2 号)规定,各同业公会 以温州市工商联 ( 即温州市总商会) 为主管单位, 通过民政部门的登记审核而获 得合法身份,成为独立法人。 值得注意的是, 所有同业公会的组建没有政府部门的主动权力让渡和直接推 动, 动力完全来自 行业内部企业的自 身需求, 这也直接导致了同业公会的自 筹经 费、自 选领导、自 聘人员、自 理会务。 这一特点极大程度保证了同业公会组织的 民间原生性, 也保证了由同业公会考察中国民间力量发展的有效性, 从而使同业 公会更有资格被作为民间组织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同业公会:自主管理的民间组织 自 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当代温州同业公会就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始了自 我管 理、自 我服务。 根据章程,温州同业公会可以吸收单位会员 ( 以企业为会员单位,企业主为 代表)和个人会员 ( 以个人为会员单位) ,组织须遵守 “ 自 愿入会、自 选领导、 自 聘人员、自 筹经费和自 理会务”的原则运作。 在现实中,凡在温州市合法登记注册的工商企业,只要接受同业公会章程, 愿意按期交纳会费、 参加公会活动, 即填表申 请加入所在行业的同业公会。 一旦 通过审核入会, 即可享受按期获得会刊、 参加会员大会、 选举权、 被选举权等等 权利。目 前, 温州市级同业公会2 2 家,全市约3 0 %的企业加入了相应的同业公 会,会员比 例较高的则达到了7 0 ,绝大部分会外企业是中小企业。( 案例1 4 ) 同业公会的组织运作经费,主要由 来自以 下四个方面。 “ 我们同业公会的经费来源全部自 筹, 一是会员会费, 低于八百元一年, 二 是银行利息, 三是服务费, 四是大企业赞助。 开支情况每月都有报表, 上报会长 和总商会, 并且定期要开会汇报开支情况。 ”( 弓 i 自 案例2 ) 会员会费: 会员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会费 ( 依行业效益好坏, 从两百元到八 百元不等)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