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专业论文)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1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2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3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4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摘 要 海外投资是资本输出国投资者在外国进行的投资。海外投资的良性发展不 仅关系到投资者的私人利益,而且有利于海外投资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发展。 海外投资法律制度是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 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两部分。完善的海外投资法律制度可以为海外投资的顺利 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现阶段,我国海外投资立法几乎是空白,与我国迅速发展的海外投资活动 极不相称。 根据世界著名国际投资专家邓宁的理论, 我国的国际投资正处在 “引 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关键时期。国外主要资本输出国在海外投资鼓励和 保护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因此,通过对比借鉴,认识自身不足, 加快海外投资立法活动和完善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是保证海外投资健康快速发 展的关键。 我国目前的海外投资活动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政府应当利用自身优势降低 市场风险,将海外投资管理法治化。在海外投资法制建设过程中“积极促进、 尽力保护、适度监管”的原则应当是基本立足点。海外投资立法除了制定必要 的基本法律制度外,还应该大量授权颁布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实行基本法与 单行法并行的模式,逐步形成一个以海外投资法为中心,各海外投资相关法 律法规并行,国内法和国际法协调发展的具有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多种法 律渊源组成的多层次的法律体系,更好地促进海外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海外投资,“走出去”战略,税收制度,监管制度,立法 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ii abstract overseas investment is a kind of investment which the investor of exporting countries invests to the foreign countries. the relations of overseas investment not only relate to investors private benefit, but also benefit overseas investment of the country. overseas investment legal system consists of two parts which adjust the international private direct investment relation, including the homeland legi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eaty mainly. perfect overseas investment legal system can provide the system guarantee for the overseas investment smoothly. nowadays, our overseas investment law is almost blank; it cant f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investment activity. according to dunnings theory, one of the world famou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conomists, china has already entered the key period named bringing in and stepping out. main capital exporting countries provide us encouragement and protection experiences of overseas investment. therefore, we must accelerate the speed of overseas investment legislation activity, make support policies and measures, all of these will guarantee overseas investment developed healthy and rapidly. overseas investment activities cant be separated from governments participation. the government ought to make full use of its advantage to reduce marketing risk and manage overseas investment activities by law. we should insist on the principle of promoting,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as a fundamental foothold. besides the necessary fundamental legal system, we should authorize a few concrete implementing regulations or promote the parallel pattern of fundamental law and regulations. we will promote the overseas investmen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by carrying out the multi-level legal system with a range of legal origin in unity of the principle and flexibility, which put overseas investment lawas a center, relevance laws and statutes going side-by-side and the domestic law and international law coordinated. keywords: overseas investment, stepping out strategy, tax system, supervisory system, legislation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内容外,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 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随着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长足发展,国际投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无 论是传统的发达国家,还是后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在鼓 励国际资本流入的同时,纷纷放松对本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限制,并采取各种政 策措施鼓励本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我国利用外资也正从引进外资为主向 “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模式转变,“走出去”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国内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国外资源以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实践 证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国经济要发展,不仅要引进和利用外资, 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向外推进,直接向海外投资既可以利用外国资本,又可 通过此途径开拓国际市场,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目前,对于海外投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金融学和投 资学领域。其中,很多国外经济学家提出若干国际投资理论:如海默为代表的 垄断优势论、巴克莱的内部化优势论,俄林的区位优势理论以及邓宁的投资发 展周期理论,其中以邓宁(john dunning)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在指导发展中 国家海外投资中最具权威性。按照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邓宁将一国人均 gnp 与其直接投资流量的关系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均 gnp 在 400 美元以 下,只有少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几乎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第二阶段,人均 gnp 在 400-2500 美元之间,利用外资量有所增加,本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仍比较少; 第三 阶段,人均gnp在2500-4000美元之间,在利用外资进一步增长的同时,对外直接 投资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第四阶段,当人均 gnp 达到 4000 美元以上,对外直接投 资增长速度可能高于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速度。 国内经济学者大多以国外投资 理论为指导,对中国海外投资阶段、方式等领域作了深入的探讨。在法学领域, 发达国家学者着眼点主要在跨国公司海外投资风险防范、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完 善、 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改进方面, 对发展中国家海外投资法律制度关注较少。 我国法学学者在研究海外投资过程中,大都集中于海外投资保险方面,研究方 向单一。对海外投资鼓励措施、投资审批法律制度鲜有涉及。 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 对外直接投资公司调查问卷 显示,企业期望的政策 调整一项调查表中希望简化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展业务和筹集资金的法规和手续 的企业在 18.8%,驻外使馆和其他官方机构为中资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业务 支持占 16.2%, 在 wto 和其他国际组织中更积极地发挥作用在 15.8%, 推进双边 綦建红编著国际投资学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11 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2 或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占 14.1%,从我国各家银行的海外投资机构获得贷款占 14.1%,放宽资本项目管制使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占 12.1%,在我国提供更 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占 8.9%。因此,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的调整是保障我国海外投 资高效有序进行的制度保证,是必要而紧迫的;另外,驻外使馆和其他官方机 构的服务支持,我国海外的银行支持,金融支持以及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积极作 用等等都是海外投资快速、高效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由此可见,海外投资法 律制度涉及部门之多,范围之广,特别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各部门法的完 善,才能有序进行。 在我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起步较晚,国内外学者对其法律制度的研究尚 不成熟,从理论上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需要继续深入和完善。尤其是对 实践活动中已经出现,或理论上极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从法律角度尚 未能给出合理而且权威的解决之道。有鉴于此,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研 究我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的完善。中国海外投资实践活动已经为海外投资法律 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经济生活源泉,现在迫切需要一部引导我国海外投资 的部门法规。海外投资关系是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 经济关系,而这些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正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从这个意 义上说,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的性质属于宏观调控法的组成部分。我国企业 进行海外投资时间还比较短, 实力还较弱,经验也不足, 海外投资是一种涉及因 素多、管理幅度大、技术要求高、宏观调控性强的复杂的高层次的投资经营活 动,具有跨国性、实体性、控制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的完 善能够更好地保证我国积极而高效地发展对外投资,加强海外国有资产的保护 和防止境外国有资产流失,维护海外投资主体的利益,帮助海外投资者避免和 减少对外投资的各种风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第一章 海外投资法律制度概述 11 海外投资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经济学意义上的国际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分类:广义上是指国际间的资 本流动,是指一个国家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本国的“过剩资本”投放到其 他国家和地区;狭义的国际投资仅指海外直接投资,简称海外投资,即自然人 或法人在国外经营企业,直接或间接控制其生产、经营活动。 在法学意义上, 大多数学者一般将国际投资做狭义的研究,即认为,国际投资法是调整跨国私 人直接投资关系的国内法律规范和国际法律规范的总称。此时,国际投资法就 仅仅调整海外私人直接投资关系或称海外投资关系,而不包括海外间接投资关 系。例如,姚梅镇教授认为: “国际投资法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指调整国 际间私人直接投资关系国内法规范与国际法规范的总和。 ” 陈安教授也指出: “狭义的国际投资法仅指国际直接投资资本输出国的对外投资法律,资本 输入国的外国投资法律以及有关国际投资的国际条约和联合国文件,主要是针 对国际直接投资制定和缔结的。换言之,国际投资法主要是调整国际直接投资 关系的法律规范。 ” 余劲松教授又进一步指出: “一般说来,国际投资法的调整 对象主要是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关系一般不在国际投资法调整对 象之列,私人间接投资关系一般属于民商法、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等法律、 法规的范畴,国际组织与政府间或政府间的资金融通关系一般是由国际经济组 织或有关政府间贷款协定调整。 ” 综上所述,本文所讨论的海外投资关系主要是国际直接投资,即狭义的国 际投资 ,它是指由一国的自然人或法人以营利为目的的在外国进行的直接投 资。海外投资法律制度就是调整这种海外投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 说,它主要有以下主要法律特征: 1海外投资法律制度主要调整国际私人投资关系。国际资本流动,有政府 间或国际组织与国家间的资金融通关系,如外国政府、国际经济组织的贷款、 援助等,属于官方投资范围;也有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的海外投资, 称为私人投资。 海外投资法律制度调整的投资关系, 仅限于国际私人投资关系, 吕岩峰,何志鹏,孙璐国际投资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2. 姚梅镇国际投资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37. 陈安国际投资法m.厦门:鹭江出版社,1987:2. 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 本文提到的国际投资、对外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等概念均指海外投资。 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4 不包括政府间或国际组织与政府间的资金融通关系。至于一国的国家公司或国 营企业在海外进行的投资,接受投资国都把它们看作私人投资者,而不因为这 些公司企业的资本为国家所有就把它们看作是政府官方投资。在某些情况下, 甚至政府也参与私人投资活动、由于其活动是以商业活动为基础的,通常也将 其与私人投资同等看待。 2海外投资法律制度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一般说来,海外投资法 律制度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关系一般不在国际 投资法的调整对象之列,私人间接投资关系属于一般民商法、公司法、票据法、 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调整范畴,国际组织与政府间或政府间的资金融通关系 一般是由国际经济组织法或有关政府间贷款协定等调整。 3 海外投资法律制度调整的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既包括国内关系, 又包 括国际关系,国际私人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关系错综复杂,具有多重特点。它通 常不仅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人与个人间投资合作关系,而且还包括外国私人投 资者与东道国间的投资合作关系或投资管理关系、私人投资者与其本国间的投 资保险关系、两国或多国政府间基于相互保护私人直接投资而达成的双边或多 边投资保护条约关系。国内与国际关系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国际投资关系整 体。 12 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的渊源 海外投资法律制度是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综合 形成的一个法律体系。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种法律规范: 121 国内立法 1海外投资鼓励法律制度 资本输出国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鼓励本国企业向海外投资,往往采取 一系列鼓励措施。其中主要有:税收优惠,包括税收的减免措施、税收抵免措 施、税收饶让措施。信贷优惠、技术援助措施以及信息情报服务等。 2海外投资保证法律制度 海外投资保证制度又称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一种政府保证,它与一般民 间保险的不同在于:海外投资保险是由政府机构或公营公司承保的,它不是以 盈利为目的的,其承保范围只限于政治风险;海外投资保险的任务,不单是像 民间保险那样在于事后补偿,更重要的是防范于未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122 国际条约 调整国家间有关国际投资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国际条约主要有两种:双边条 约和多边条约。 1.双边条约。两国间为促进和保护相互投资而缔结的双边投资条约在海外 投资法律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双边投资条约的主要 形式有三种:“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投资保证协定”以及“相互促进和保 护投资协定”,现在以最后一种最为常见。 双边投资条约只对双方缔约国有拘束力,构成缔约国之间的“特殊国际 法”,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但也有学者认为,若双边投资条约中的某些规则为 为数众多的双边条约普通接受, 也可能构成国际习惯而具有普遍拘束力。 同时 也有学者则认为,由于双边投资条约中有关准则目前尚存很大分歧,因此,把 这些条约看作正在形成中的习惯法为期过早。 2 多边条约。 关于国际投资的多边条约有区域性多边条约和世界性多边公 约之分。区域性多边条约是指区域性国家组织旨在协调成员国外国投资法律而 签订的多边条约,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拉丁美洲安第斯条约组织制定的安第斯 共同市场外国投资规则 。 关于国际投资的世界性多边公约目前只有两个: 解 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icsid)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miga)。前者旨在为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提供便利,后者则建立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以促进国际投资。 这两个多边投资公约对缔约国成员具有普 遍拘束力。 123 其他法律渊源 这主要包括联合国大会的规范性决议联合国大会的规范性决议、国际惯例 及国际法的其他辅助渊源。其中联合国大会规范性决议居于重要地位。联合国 大会在 60 年代特别是 70 年代先后通过了一系列与国际投资有关的重要决议, 如 1962 年的关于自然资源之永久主权宣言 、1974 年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 秩序的行动纲领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这些文件不仅一般地确 立了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原则,而且特别地规定了国家对本国自然资源的 永久主权、国家有权管制本国境内的外国投资、实行国有化等等,确立或创立 e.denzaf.a.mann,“british treaties for the promotion of investment”(1981)52 byil 241. m.sornarajah,“state responsibility and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1986)jwtl79;j.w.salacuse,“bit by bit”(1990)24 international lawyer 655. 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6 了关于国际投资方面的重要国际准则。 13 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的作用 海外投资法律制度是调整国家间投资关系的法律手段,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如下三个方面: 1.保护海外投资 由于海外投资对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 作用,同时,也由于在海外投资中总会出现一定的政治风险,会危及投资的安 全和利益,因此,资本输出国总会力图借助于法律手段,对海外投资予以有力 的法律保护,以维护有利的投资环境,保证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 国际经济的正常交往与合作。这些法律保护措施一般由资本输入国、资本输出 国单独或共同采取。 海外投资法律制度对国际投资的安全与权益的保护通常表现在下列几个方 面: (1)公正待遇。大多数国家海外投资法律制度都规定,对缔约方投资者给 予公正和公平的待遇、最惠国待遇甚至国民待遇。 (2)关于政治风险的保证。 这是海外投资法律保护的重心,在国内立法、双边条约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 约中均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关于政治风险的国际法制度和国内法制度相互配 合、相互补充,有力地保护了海外投资的安全和利益。 (3)为解决投资争端提 供便利。 2.鼓励海外投资 直接鼓励海外投资的法律措施主要表现为国家给投资提供各种优惠,如税 收优惠、财政优惠、行政优惠等。资本输出国为了鼓励海外投资采取一系列措 施:如为私人投资者提供投资情报服务,对私人海外投资者提供资金和技术支 持,由公营金融机构对海外投资者提供信贷,对海外投资者给予投资补助金和 低息贷款,简化出入境和货物进出口手续,简化投资审批监管程序以及在国内 税法中单方面采取税收抵免和税收饶让措施, 避免海外投资者的双重征税等等。 此外,有关国家之间还会缔结避免双重征税的条约,对于鼓励国际投资也具有 重要的作用。 3管理海外投资 发达国家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对本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实行严格的限制政 策。但是,90 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取消对海外直接投资的限制,实行完全的自 由化政策。此外,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已经有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开始向境外直接投资,但规模较小。80 年代后,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发 展中国家海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放松了对外汇的管制,但 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国内资金有限,并且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因此绝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对海外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度。限制较严的国家通过规定较高 的审批最低限,限额以下的项目,有的国家实行认可制,有的国家规定可以自 由向境外投资。限制较为宽松的国家通常根据本国需要,制定需要审批的投资 项目的目录清单,列明需要审批的境外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全部放开。通过 有效的审批和监管,可以在很大限度上防止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国内经济发展 的影响,保证本国经济稳定发展。 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8 第二章 主要代表性资本输出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概况 发达国家作为资本输出国在长期的海外投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 训。特别是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跨国公司空前发展,为投资母国积累了大量 资本,同时,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投资屡屡遭遇战争、内乱、没收、 国有化以及政府违约等政治风险影响。发达国家认识到,对海外投资既要鼓励 其发展又必须给予法律上的保护。而一些发展较为迅速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 发展需要也开始放松管制,鼓励海外投资。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 和借鉴的。 21 美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 211 美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也称海外投资保证 制度,是国际投资保护的重要法制之一,也是资本输出国保护与鼓励本国私人 海外投资的国内法制度。美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投资保险的范围。美国海外投资保险的范围限于与资本输入国政治、经 济状况有关的特别政治风险, 主要限于外汇险、 征用险和战乱险三种政治风险, 不包括一般商业风险。 外汇险是指东道国通过颁布法律或采取其他措施,禁止或 限制外国投资者将其投资本金或收益兑换成可自由使用的外币并转移出东道国 境外,致使外国投资者遭受损失。征用险指东道国政府采取征收、国有化、没收 或类似措施而使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及有关权益遭受损失。战争与内乱险指由于 东道国发生的战争、革命、暴乱内乱等所导致的投资者财产损失的风险。战乱 险一般只限于个人或集团,主要是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而采取的破坏活动所 造成的损失,不包括一般的劳资纠纷、 经济矛盾所引起的骚乱冲突风险。 战乱所 造成的损害指的是由于战争、革命、暴动或内乱,使投保财产被毁坏、丢失、夺 走并扣留。但在战争、内乱与损害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2.保险人。海外投资是一种政府保证或国家保证,保险人是政府机构或公 营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保护本国的海外私人直接投资为目的。大多 数国家是由政府公司从事海外投资担保业务。美国承保海外投资风险的是“海 外私人投资公司” ( overseas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opic) ,该公 司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独立的政府公司。公司的管理机构为董事会,公司由 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名董事组成,其中 7 名为私方董事,6 名为政府代表。其中 3 名由商务部、国 务院及财政部选派,董事长由国际开发署署长兼任,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商 务部代表为法定副董事长。董事由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认可。公司具有法人资 格,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被诉。公司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实施联邦政府对外投 资政策,主管美国私人海外投资保险及保证业务;对经济及金融上可靠的海外 投资项目予以资助,并承担政治风险的保险、再保险及保证,资助美国企业在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辟新的投资市场,特别是鼓励、资助中小企业向发展中国 家投资。 3.被保险人。被保险人即美国法律中所称的“合格的投资者” ,是指依法有 申请投资保险资格的本国投资者。美国对外援助法第 238 条规定:合格投 资者包括:具有美国国籍的公民; 依美国联邦、 州或属地法律所设立的法人或其 他社团,其资产至少有 51%为美国公民、法人或社团所有;外国公司、合伙、 社团,其资产的全部或至少 95%为美国公民、法人或社团所有。但被保险投资 所参与经营的项目,则不必要求其全部或大部分为上述投资者所有或为其所控 制的。 4.保险对象。保险对象只限于符合特点条件的海外私人直接投资,而且必 须属于合格投资。所谓合格投资是指海外投资应符合法律和保险合同规定的条 件和标准。具体来说,根据美国对外援助法的规定,被保险人可以申请保 险的合格投资的项目限于下列四项:第一, 新的投资项目, 包括现有企业的扩大、 现代化及其发展的投资;第二,美国总统批准的,并经过保险公司认可的在不 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的投资项目;第三,外国政府批准的投资项目;第四,在 同美国订有投资保证协定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 美国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是战后主要资本输出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 度的典型。由于该种保险制度以资本输入国与美国订有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为先 决条件,故也将美国类型称为双边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 212 美国海外投资税收及保护制度 美国鼓励对外投资税收政策的特色是以资本输出中性(对居民全球所得税 实施税收管辖,采用抵免法消除国际重复征税)为原则,并根据对外投资的发 展适时调整政策的具体内容。 1综合限额抵免法。目前,美国实行在区分不同所得类别基础上的不分国 曹建明,丁伟.海外直接投资法律问题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社,1995:1. 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10 综合限额抵免法,即纳税人获得的境外所得按照类别进行归类,每一类按照不 同的税率计算抵免限额,直接抵免外国所得税税款;并且美国国内母公司拥有 海外子公司 10%以上的股票表决权时可进行单层间接抵免;海外子公司拥有孙 公司 10%以上的股票表决权,母公司间接拥有海外孙公司 5%以上的股票表决权 时可进行多层间接抵免。对于外国所得税税款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向前结 转 2 年,或向后结转 5 年抵免。 2 延迟纳税与 cfc 法规。 为了支持本国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当地公司或实行 免税法的欧洲国家的公司开展竞争, 美国自 1954 年起对本国企业开展海外经营 的国外所得实行延迟纳税制度,即对公司未汇回的国外投资收入不予征税。这 实际上等于进行国外投资的公司从政府那里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能在一定期 限内减轻公司税负。但该制度在刺激对外投资的同时,也导致越来越多的美国 跨国公司利用避税地设立基地公司,并将利润保留在避税地以逃避美国税收。 1962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其国内收入法典的 f 分部条款,提出了特定意义的受 控外国公司(以下简称 cfc)概念。f 分部条款规定,cfc 利润归属于美国股东 的部分,即使当年不分配,不汇回美国,也要视同当年分配股息,分别计入各 股东名下,与其他所得一并缴纳美国所得税。此后,此项利润真正作为股息分 配时可以不再缴纳所得税,这一部分当年实际未分配的所得,在外国缴纳的所 得税可以按规定获得抵免。cfc 法规取消了对消极所得和国外基地公司通过转 移利润方式获得的经营所得使用延迟课税的规定,这样做既考虑了对外投资公 司的税负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也考虑了国家的税收利益。 3 在税收协定中不列入税收饶让条款。 美国认为税收饶让的实施会影响资 本输出中性, 冲击美国作为资本输出国的财政收入, 引发就业机会的国外转移, 造成资金和人员境内外的非正常流动,使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因此,美国正 式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中无税收饶让条款。 4经营性亏损结转。具体做法是:当海外企业在一个年度出现正常的经营 亏损时,便可将该亏损抵消前 3 年的利润,同时把冲销掉的那部分利润对应于 以前年度所缴纳的税款退还给企业; 也可向后 5 年结转, 抵消以后 5 年的收入, 少缴税款,以弥补企业在海外投资所遭受的损失。 213 美国海外投资情报及援助 为了鼓励海外投资,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投资机会,资本输出国政府极其 重视东道国的经济情况和投资机会。现在发达国家对投资者所提供的服务,主 陈宝森.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7-13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要是提供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机会,并对与投资计划有关的暂定的技术或资金资 料所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或投资前调查所需资金,予以全部或部分资助。政府资 助的调查资金,通常为调查费用的 50%。该未来投资者,在投资项目实现后, 应偿还政府资助的费用。在美国,主要是海外投资私人公司(opic) ,公司除承 担海外投资保险外,还对美国公司在海外投资提供种种方便,以帮助其开拓海 外市场,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进行资助;通过公司的定期发刊的新闻 通讯“专题报道” ,提供投资情报,报导投资机会及动向,交流海外投资经验; 协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前分析并负责咨询;协助并组织美国投资者代表团到发展 中国家调查,同当地企业界,银行界及政府官员进行接触,研究联合投资项目 等工作。 美国对本国私人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企业,无论是在东道国独资经营,保 持本国法人地位,或同东道国企业合资经营,成为外国法人,都给以资金援助 或技术援助。在资金援助方面,美国有海外私人投资公司设立特别基金进行资 助;在技术援助方面,为海外投资企业培训技术人员的目的,可接受从发展中 国家派来的政府后备练习生。其居留期间的费用及旅费,由技术供应国负担, 并对训练发展中国家技术人员的培训机构,也提供政府津贴。此外,为发展中 国家培训经营技术人员, 由政府协助成立民间非赢利团体, 进行咨询服务工作。 22 日本海外投资法律制度 221 日本海外投资放松管制 二战后,根据外汇法 (1945)和外资法 (1950)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 实行审批制,受到严格的管制。1969 年日本进行了第一次对外投资自由化,规 定余额在 20 万美元以下的投资自动认可,30 万以下的要委托日本银行办理。 1970 年的第二次对外投资自由化改革将自动认可的限额由 20 万提高到 100 万 美元。此后,又分别于 1971 年、1972 年和 1979 年实行了第三次、第四次和第 五次对外投资自由化改革。 1979 年日本政府对外汇法和外资法进行 全面修订, 形成了 新外汇法 。 根据法律规定, 日本不再采用对外投资审批制, 资本交易项目采用备案制,资本交易原则上可以自由进行。目前日本企业对外 投资除极个别涉及军事安全等敏感领域的项目外,对外投资额在 1 亿日元以上 的需要到银行备案 1 亿日元以下的投资项目已经完全自由。日本政府实行的一 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综合情报研究室编译.日本中小企业法m.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1987:35-36. 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12 系列对外投资自由化的改革取消了以往对外投资的金额限制,扫清了日本企业 对外投资自由发展的障碍,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222 日本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与美国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不同,日本海外投资保证制度采取单边保险制 度,即完全作为国内法所规定的制度,其适用不以日本与东道国订立双边投资 协定作为法定条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1.投资保险的范围。日本海外投资保险的范围限于外汇险、征用险、战争 险这三种政治风险。除了上述三种政治风险外,对于有关资源开发的投资,如 由于不可归责于投资者的事由、投资对方破产或其债务在 6 个月以上延迟履行 等信用风险,也属保险范围之内。 2.保险人。 与美国以海外投资私人公司不同, 日本由政府机构作为保险人。 日本承担海外投资保险责任的保险人为日本通产省,承办日本的一切海外投资 保险业务,包括保险申请的审批和具体保险业务。作为保险人的日本政府偿付 保险金后,就可以取得代位求偿权。 在这种立法模式中,海外投资者与保险机 构的法律关系表面上是一层平等的合同关系,实则是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关系 和合同关系双重法律关系。议种保险合同实际上是一个行政合同,具有绝对公 营的性质。 3.被保险人。即申请投资保险的合格投资者,日本对“合格投资者”的规 定只限于从事海外投资活动的、具有日本国籍的自然人和法人。但投保人不限 于投资者,经过被保险人认可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投保人,即被保险人与投保 人可以不是同一人。 4保险对象。可以作为海外投资保险对象的投资内容主要包括几类: (1) 证券取得(2)债券取得(3)海外直接事业(4)海外分支机构。 223 日本海外税收优惠制度 1.税收抵免法。与美国一样,日本在鼓励海外投资税收政策方面采取了体 现资本输出中性为原则的税收抵免法。不同之处在于,美国采用分类的综合限 额抵免,日本则采用排除亏损国在外的综合限额抵免,做法是在计算综合抵免 限额时允许将亏损国的亏损额除外,这样可增大抵免限额,减轻境外投资企业 税负。 2.税收饶让抵免。在日本的国内税法中规定有税收饶让条款,以促进企业 姚梅镇.国际投资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26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的国际竞争力。日本对发展中国家为吸引日本企业对其直接投资所给予的税收 减免优惠,视为已纳税款,允许从国内法人税中抵扣,并根据税收条约和缔约 对方国的国内法,通常把针对利息、股息和使用费等投资所得的减免额作为抵 免对象。 3.设立海外投资亏损准备金。此项资金的设立使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海外 经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趣和动力。日本的亏损 准备金制度包括 1960 年实施的对外直接投资亏损准备金制度、1971 年的资源 开发对外直接投资亏损准备金制度、 1974 年的特定海外工程合同的对外直接投 资亏损准备金制度以及 1980 年的大规模经济合作合资事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亏 损准备金制度。核心内容为:满足一定条件的对外直接投资,将投资的一定比 例计入准备金,享受免税待遇。若投资受损,则可从准备金得到补偿;若未损 失,该部分金额积存 5 年后,从第 6 年起,将准备金分成 5 份,逐年合并到应 税所得中进行纳税。 4.延迟纳税与 cfc 法规。日本国内税法规定,日本的征税权不涉及外国子 公司所得,对在境外已按当地法律注册的子公司采取不分红不纳税,分红纳税 的原则,对本国股东取得的股息则征税。 为防止国外子公司留存利润以避税, 日本于 1978 年采用了 cfc 法律, 规定对于一定条件的国外子公司, 将其留存金 按国内股东的持股比例计算,与该股东的所得合并征税。这部分股息适用外国 税收抵免,从国内股东的法人税中抵扣。 23 韩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 231 韩国外汇管制放松 80 年代中后期,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制。韩国财政部 颁发的外汇管理规程第十五章“海外投资”专门对韩国企业对外投资作了 外汇管理的规定。按照韩国外汇管理规程的规定,韩国政府鼓励下列各项 对外直接投资: (1)为开发进口韩国国内必须的原材料的投资; (2)为克服出 口障碍的投资; (3)为确保渔场的投资; (4)为对国内产业结构而言对外竞争 力已经减弱而在国外尚有竞争力的投资; (5)向对确保国民打入国际市场奠定 基础且有明显效益的项目的投资; (6) 致力于海外尖端技术向国内引进的投资; (7)为经济协作参与投资对象国开发事业的投资。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韩国 外汇管制进一步放松, 规定只有 1000 万美元以上的外汇投资项目才需报批, 30 李钢.国际对外投资政策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3:21-25. 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14 万美元以下的小项目只需获得外汇银行的认可, 即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此外 还将需要认证和许可的海外投资项目标准由原来的 1000 万美元以上提高到 5000 万美元以上,1000 万美元到 5000 万美元的投资项目,只需书面审查。 232 韩国海外投资审批与监督制度 韩国有关海外投资审批与监督由韩国银行负责。 韩国银行下设“海外投资 事业审议委员会”, 由韩国银行及其他 13 个政府部门的官员组成。 对外直接投 资的审批标准根据投资数额和相关因素被分为三种情况:(1)投资额在 200 万美元以下并具备韩国银行总裁另行规定要点的海外投资,以及用本身利润的 保留金进行的投资都以韩国银行总裁受理投资者的申报来代替批准; (2)投资 超过 200 万美元的项目,韩国银行总裁在审批时,可委托主管部门长官(必要 时包括驻投资对象国大使馆负责人)加以研讨; (3)海外投资额超过 500 万美 元以及向未建交国家的投资,除事先政府已决定给予支持的项目,一般均应先 经海外投资事业审议委员会审议而后由韩国银行总裁决定批准。对外投资者应 向韩国银行总裁提交经营状况报告,该总裁应作必要的记录和分析,对经营不 善者可以禁止其再投资。 韩国财政部经常派员对韩国对外投资者进行实地调查, 韩国驻韩国企业投资东道国的大使馆也有权对韩国对外投资者是否遵守韩国的 有关审批程序以及外汇管理法规进行监督,该大使馆同时承担对东道国投资环 境进行调查的职责。 233 韩国海外投资促进与保险制度 在对海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上,韩国于 1978 年制定了海外投资开发促进 法,1979 年 5 月颁布了海外资源开发促进法令,1987 年 4 月制定了搞 活海外投资方案。在对海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优惠与保护制度上,韩国政府制 定了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税收控制制度和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免征所得税 制度。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是韩国企业跨国经营时可将海外投资金额 15% 积存起来以防海外投资风险,这笔款项是免税的。税额控制制度是一种对韩国 海外投资者来源于海外的所得实行税收抵免和税收饶让的优惠制度。海外资源 开发项目免征所得税制度是专门适用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的国外税收饶让制 度。为支持对国外资源的开发,韩国政府还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措施,为对外直 韩国外汇管理规程第十五章第五条、第六条.转引自:谈萧.韩国海外投资法制评 析及启示j 国际贸易问题 2006.9:120-12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新兴市场经济体放松境外投资管制的经验教训j,经济 要参 2002: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接投资项目提供初始投资和流动资金,并提供税收优惠,具体包括亏损提留、 国外收入所得税信贷、资源开发项目东道国红利所得税减让甚至完全免税等政 策。 韩国政府早在 1976 年就设立进出口银行专门负责韩国对外投资的资金筹 措, 为韩国海外投资提供资金支撑。 1987 年韩国还根据 对外经济合作基金法 设立了对外经济合作基金,专门资助韩国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从事资源开发 或股权投资。韩国进出口银行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其贷款总额 最高可达项目投资额的 90%,它还专门设有经济发展基金,为风险太大或经济 收益太低的经济合作项目提供信贷。另外,企业对外投资在财政政策方面也得 到倾斜, 如韩国财政部提出“外汇政策五年改革计划”, 从 1995 年起允许非金 融机构建立海外业务机构,并允许国内商业机构接受国外商业贷款。 韩国是建立有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之一,主要有经济、 政治两方面的措施:经济方面,通过韩国出口保险公司的保险手段为对外投资 者承保;政治方面,韩国政府通过建立国际间双边、多边投资保护协定来保证 对外投资的安全。可以获得海外投资保险的投资项目不仅包括股权性投资,还 包括为购买股票、债券而提供的长期贷款。海外投资保险由韩国进出口银行专 门经营,涉及战争险、没收和国有化险以及禁止汇兑险,最高承保额达投资总 额的 95%,保险期限可达 15 年。 234 韩国海外投资服务机制 韩国进出口银行既为韩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信息服务,又提供海外投资信 贷服务。海外投资信息中心专门负责收集与发布海外投资国别和产业方向的信 息,安排促进投资方面的研讨会,接待对韩国投资感兴趣的来访者,提供咨询 顾问服务等。 大韩贸易振兴公社创建于 1962 年,是通过海外市场调研、开拓、促进海内 外进出口,振兴韩国贸易的政府机构。为了更利于韩国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 引进先进国家的投资, 1995 年大韩贸易振兴公社更名为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 (简称 kotra)。kotra 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