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图分类号: d90 密级: 公开 udc: 340 学校代码: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学历硕士) 我国司法解释“立法化”之研究我国司法解释“立法化”之研究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作 者 姓 名 : 岳朝阳 指 导 教 师 : 田宝会 教授 学科专业名称: 法学理论 论文完成日期: 2012 年 11 月 二一二年十一月八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论文我国司法解释“立法化”的研究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任何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经贸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河北经贸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部 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使用影音、缩影或其他复制手段进行汇编、 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i 摘摘 要要 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一直致力于法律的重建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立法工作也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毕竟由于我国的建国时间较短,因此,立法工作的进行实践也相 应较短。所以我国现有的立法文件难以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人们在进行经济生活交 流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法律冲突。这种情况下,新的立法文件难以迅速制定, 所以我国开始尤为重视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开始取得了进一步的发 展。 经过仔细阅读我国今年来的法律文件,我们发现在当今,虽然我国的法律制度已经日 趋完善,但是司法解释制度仍然在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司法解释在我国的法律发展史 上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极度匮乏法律并且立法技术也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司法解 释制度发挥了解决社会矛盾,解决法律纠纷的重要作用,并且取得的不小的成就。但是随 着我国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司法解释越来越出现立法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使得司法解 释制度已经不能再促进我国的法律发展,司法解释制度甚至已经开始阻碍我国的法制现代 化建设。 虽然司法解释立法化也可以弥补我国现在的一些法律空白,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绝 对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司法解释具有立法性文件的性质是不符合我国现行宪法精神 的,也是不符合我国法律的,同样在法理上也同样是缺乏合理性的。司法解释立法化的现 象不仅不利于我国的立法技术的进步,还是对我国司法制度以及立法制度有很大的冲击作 用。司法解释的立法化现象使得我国法律的权威性以及公正性受到俄极大的挑战。是不利 于实现法律正义,也是阻碍我国实现社会的正义价值的。 本文通过对司法解释立法化的各种现象进行较为详尽的描述,试图寻找出司法解释立 法化的原因,并且在找出原因的同时说明了司法解释立法化的弊端,最终寻找到解决司法 解释立法化的对策。 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司法解释立法化这一现象开始关注,但是大部分是对 这一现象的表现进行评述,并没有太多的对司法解释立法化的成因进行分析。还有很多人 认为司法解释有立法性文件的现象是有利于我国法律发展的。他们认为司法解释可以快速 有效的填补法律空白,弥补法律漏洞,可以保持法律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可以使立法机关 极大地减轻立法负担。但是如果长远的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司法解释具有立法性文件这一 ii 现象的缺点。司法主体越权行使权利,使得他们颁行的司法解释开始具有立法性文件 的性质,这是不符合法律解释的根本价值观念的。这也是司法主体妄图扩张自己权利的一 种手段与方式。 针对这样的一种社会现状,我们为了进一步的推动萨法制度的改革以及完善,就必须 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社会想象, 从而可以完善司法解释制度。 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 甚至近段时间的消除这一现象,要从多方面着手。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完善自己的立法 技术,不能再放任自己的惰性,妄图依靠司法解释来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司法机关要明确 自己的权利界限, 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 不能再越权进行有立法性质的司法解释; 地方各级法院的法官也要积极主动的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凭借自己掌握的法律价值判断 技能,尽可能的自己解决复杂的案件,不能再一遇到稍微复杂的案件就开始层层上报最高 人民法院,等着最高发的批复;广大学者也应该从我国的法律的价值出发,不能再一味的 附和司法解释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最终的解决司法解释立 法化的现象,才能保障我国的法制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司法解释 准立法化 立法解释 法官解释 iii abstract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estoration of judiciary reconstruction process, legislative work has been in progress, moderniz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has just started the legislative work a time is difficult to completely adapt to the social reality vary from minute to minute.legislative work to begin first thick hind fine, the first widely after finishing approach, in the mode of legislation, law and reality cohesion problems will come.aiming at this problem,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in china, or judicial studies, in our country legal system not complete time and even legal system increasingly perfect today,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play a role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 -d.indeed, we have to admit that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important role and problems timely necessity, however, continu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noticed we have relied too much o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legislative function, whether to legislative penetration phenomenon, even more basic point,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and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legal basis are not clear. because the legislative technology, historical tradition, value idea, the thinking ability as well as the judicial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of factors, in recent years,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has extensive legislation of the trend and become the basic mode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interpretive program initiative, explained the content cre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the arbitrary is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legislation.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although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atonement present of the law, but not to its legitimacy and rationality, and did not achieve its perfect legal system, maintaining the uniformity of the legal system, guide and promote social justice law enforcement the expected target.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chinas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atus of and suggestion, in fourteen years of a large number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from quantity to form on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can be seen from the highest judicial authority,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plays a unique function, to fill the gaps and loopholes of law, maintain the legal application with the p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legislative intent, reasonable limit the discretion of iv judges, to ensure judicial fairness; unified legal system, judicial uniform scale.in these plays a positive role.but the function of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can not escape in a variety of problems in practice, appeared power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beyond the legislative power,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modern rule of law conflict, in violation of the law to explain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aw application in judicial practice, it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accurat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and so on, with the leg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rule of law, a too principle; legal interpretation system; judicial power expansion of the need for the closely related. in the face of this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and perfect, must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erfect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system, should from strengthen legisl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because the legislature is indolent in exercising or inability to timely and adequate exercise its legislative power and the legislative interpretation power lead to social reality objectively requires the presence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reality, therefore,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urgent need to strengthen the legisl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perfect job, want to mak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legalization, content do not expand or overall meaning interpretation;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in legal principle to develop, may not exceed their authority, and may not be the legal provisions of the basic spirit against.to establish the case interpretation as the main modes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weakening the abstract.to strengthe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unified and normative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seriousness of law and uniformity.through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judicial system reform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perfection.by revealing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legislation phenomenon, further analysis of its characteristics, producing the respect such as development,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gulation,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legislation in three aspects of legal basis.finally, emphasize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asonable scale, make it in reasonable scale, also only on this scale, better play a role, in order to protect our judicial complete,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aw. key word:quasi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 legislative ; legislative interpretation 1 目录 1 引言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1.3 本文的研究流程 . 3 1.4 本文的结构 . 3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4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4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4 2 司法解释“立法化”的表现 . 4 2.1 司法解释的形式规范化 . 5 2.2 司法解释内容偏离原法律文本 . 6 2.3 司法解释的主动性 . 7 2.4 司法解释的专断性 . 8 3 司法解释“立法化”的弊端 . 9 3.1 解释形式规范化导致的司法解释合法性危机 . 9 3.2 解释内容扩大导致的法律解释体系出现混乱 . 11 3.3 主动解释导致的下级法院路径依赖 . 12 3.4 独断解释导致的解释结果的公正性质疑 . 13 4 司法解释“立法化”的成因 . 14 4.1 立法制度尚存在欠缺与不足 . 14 4.1.1 立法内容的简单化 . 14 4.1.2 立法机关的立法解释工作缺位 . 15 4.2 不稳定的政策及其影响下的法律 . 17 4.2.1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政策不稳定 . 17 4.2.2 司法解释替代了具有僵硬性的法律 . 17 4.3 高度集中的司法解释权 . 18 4.4 无视司法裁判亲历性的司法体制 . 19 5 司法解释“立法化”之消解对策 . 20 5.1 完善对司法解释制度的立法规定 . 20 2 5.1.1 消除司法解释规范化的形式 . 20 5.1.2 加强司法解释制定的专业性 . 21 5.2.1 明确司法解释的范围 . 22 5.2.2 提高制定司法解释的技艺 . 22 5.3 完善司法解释的审议颁布机制 . 23 5.3.1 规范限制司法解释的数量及范围 . 23 5.3.2 严格司法解释内容的审议 . 24 5.3.3 细化司法解释的颁布机制 . 24 5.4 明确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度 . 25 5.4.1 法官自由裁量权必不可少 . 25 5.4.2 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 . 26 5.4.3 明确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 . 27 结 论 . 29 1 1 引引 言言 1.1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的司法解释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日益呈现出“立法化”的趋势。而且更为严重 的是司法解释立法化甚至成为了司法解释制定颁行的基本模式。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的最 主要的特征就是:司法解释的内容由单纯的解释变成了具有创制性的内容;司法解释的方 式由给各地方法院提供参照变成了各地方法院必须依据的断案参照。针对我国目前的司法 状况,司法解释的“立法化”虽然还能发挥一定的弥补法律空白的作用,但是并不利于实 现法制统一,也不利于实现和落实法律的正当性、合理性以及权威性。 有法律,就有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司法解释制度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展。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司法解释的方式也随之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由之前的仅 仅针对某一案件进行表面文字的解释,转变成了对整个法律体系进行解释,甚至是冲破源 3 法律文本的限制超越原法律文件进行司法解释。这样一来使得司法解释的性质已经发生了 根本的改变,由最初的支队法律条款进行表面文字的解释转变成对整个法律文本或者是整 个法律进行整体解释,再到现在的司法机关脱离要解释的法律文本进行任意扩张的解释。 正是由于这样,我国的司法解释制度使得我国的两高成为我国的第三个立法机构。司法解 释出现立法化现象在我国已经不再稀奇,但是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这种现象使得我国法 律的权威性、公正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仔细的分析研究这一现象以提出 解决方案。 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虽然很多人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但是对司法解释立法化的成因并没有详细的表述, 只是对司法解释立法化的表现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并且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司法解释出现立 法化虽然有违背宪法的嫌疑,但是这是有利于我国法律的发展的,他们甚至认为这是顺应 我国司法解释制度的发展状况的。 国外对于终极法院进行司法解释的制度并不多见。在国外大家更为重视的是法官解 释,因此对于司法解释立法化这一现象,就更为少见了。在国外,对于司法解释立法化的 研究非常少,几乎没有涉及。 1.3 1.3 本文的研究流程本文的研究流程 第一阶段:2012 年 4 月2012 年 8 月 确定题目,初步收集整理资料。 第二阶段:2012 年 8 月2012 年 11 月 收集材料,初稿撰写阶段。 第三阶段:2012 年 12 月2013 年 2 月 经导师指导修改,第二次整理。 第四阶段:2013 年 2 月2013 年 4 月 二次修改及最终定稿 1.4 1.4 本文的结构本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讲述司法解释立法化想象的具体表现;第二部分说明司法解释出现立法化现 象的原因;第三部分通过比对说明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的弊端;第四部分写明司法解释立 法化的消解对策 4 1.5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材料分析法 1.5.2 1.5.2 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 利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明确阐述我国司法解释“立法化”的原因、含义、内容 以及表现。并试图寻找法律依据,以对这一法律现象进行评述。并且进一步探讨我国司法 解释立法化的社会价值以及法律价值。并通过材料分析法阐述司法解释立法化是与我国宪 法原则象违背的。 2 司法解释“立法化”的表现 司法解释“立法化”这一问题是伴随着我国法律制度发展而产生的。司法解释因其发 展的越来越呈现出立法文件的形式,因此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以及整个经济生活中都有影 响。 司法解释这个法律概念是只出现在我国的。一般通说认为,司法解释就是指最高人民 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对于怎样适用法律以及法律如何理解作出具 有强制力的解释说明。 我们现在越来越频繁的发现司法解释出现立法化的现象,所谓立法化就是指司法解释 已经不再是司法机关进行某一法律条文的解释了,而是变成了司法机关越权适用立法的泉 林,进行立法。有或者我们可以含蓄一些的说,是司法机关在适用司法解释权利进行司法 解释,但是他们所作出的司法解释已经带有立法文件的性质。司法机关的解释说明已经开 始成为创立在已经出台的立法文件或者是法律条文中还没有出现的概念或者是规定。这种 5 立法文件性质的解释说明不仅具备立法文件的外观条件,并且在实质内容上也已经具备立 法的各项要素。这就说明,我国的司法机关不仅在行使国家赋予他们的司法权还在越权行 使立法机关的立法权。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向前推进,司法解释也越来越预备立法性质。 司法解释的立法化现象已经成为了司法解释的发展趋势。而从这种司法解释的发展趋 势我们可以看出来司法解释的发展方向已经由进行单纯的法律条文的解释演变成了进行 立法。从一九四九年我国见过之后,百废待兴,我国的法律生活基本是零基础,一直到一 九七八年,这将近三十年之间,由于我国的法律文件较为缺乏,因此我国的审判依据基本 上就是国家制定的各项政治经济政策。因此,这一时期的司法解释的对象也是国家的各项 政策。因此在这三十年之中,我们的法律特点就是解释政策为主,创制新的法律为辅。七 八年宪法的颁行标志着我们国家的立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后我国立法机关相继制 定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婚姻法还有相继出台的民法通 则。 1大量的法律相继颁行出台,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无法可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 司法解释也逐渐的开始活跃,一步一步的走向繁荣。 司法机关出台的司法解释也越来越脱离原来设置的目标。司法解释开始一步步脱离具 体个案,开始逐步转向全面的、系统的司法解释。许多司法解释开始使用某某案件的批复、 某某案件的规定这样的只有立法文件才能使用的字样。一九八四年两高联合发布了针对经 济犯罪的若干问题的解答。最高人民法院还发布了对民事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些 若干问题的意见竟然比原法律文本还要长处一倍,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各个环节都作出 了具体的规定。 2合同法的司法解释也是非常详细,对代位权的规定竟然用了十七款司法解 释用来解释和说明这一法律制度。这样的做法不知道是因为立法机关过于懒散,制定出的 立法文件过于简单,还是司法机关越俎代庖,超越权限进行了过分的关注。 司法解释的立法化现象不仅影响到了我国的法律制度,还影响到了我国的政治精致生 活,本来应该是仅仅弥补法律漏洞的司法解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必须为之遵 循的立法性文件。 2.1 2.1 司法解释的形式规范化司法解释的形式规范化 司法解释的形式规范化就是说司法解释这种本来应该是解释法条的辅助性法律文件 结构严谨,通篇成体系化,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立法文件或者是法律条文才有的特 1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 11-22 条。 2 参见董白皋: 司法解释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40 页。 6 点。从外观上来看,我们不能区别司法解释与立法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九九七年的时候朱门出台了司法解释的规定,就是为了对司法解释 作出更多的规定,使得整个司法解释体系成系统化的出现在人民面前。对司法解释的名称 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司法解释的规定制定的是事无巨细,非常的烟民规 范,这样的规定堪比立法机关在立法时所要遵循的规范。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最高人民法 院的这种做法。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做法,这样使得法院在做司法解释的时候可以严格按 照规定来制定,但是,我们不仅想要发出疑问,制定司法解释规定的主体是不是有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什么时候也成为了立法主体?司法解释的确需要一部法律来明确它的主体、 程序、适用以及效力,但是这应该是一部立法性质的文件,应该是由立法主体制定,然后 司法主体来遵守。这样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宪法的。 不仅这样最高人民法院在出台对司法解释的规定之后,还规定,如果在司法解释或者 是其他机关作出的解释与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一致的时候,一律以司法解释的规定为准。 3这 样的规定就显得更加的离谱。最高人民法院怎么有权作出这样的规定呢?是谁赋予它权利 的呢?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子清楚的看出来,虽高人民法院已经嫣然把自己看成是有立法 权的主体了,它不仅制定规范性的文件,还对该规范性的文件赋予强制力。最高人民法院 还自行扩张自己的权利,使得自己的权利凌驾于最高人民检察院之上。这样就使得最高人 民法院成为司法解释的最终解释主体。最高法所作出的司法解释就成为下级法院的法官在 审判案件的时候所必须遵循的依据。 2.2 2.2 司法解释内容偏离原法律文本司法解释内容偏离原法律文本 司法解释内容偏离原法律文本是说法院在进行司法解释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原法律文 本进行直接的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对该法条甚至是该部法律作出了系统性的解释。这样 一来司法解释就有可能偏离了原来立法者的意图,也有可能偏离或者超越源法律文本的界 限。也有可能在进行司法解释的时候就对该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是对规定了,但是没有明 确指出的内容进行任意解释。其实,这样的行为就是一种间接立法的方式。因为,司法接 管进行司法解释是一种填补法律空白,弥补法律漏洞的方式。虽然所有的针对法律文本进 行的解释都是一种对新规则的创制方式,但是司法机关进行的司法解释不能随意的跃出原 法律的界限。司法主体在进行司法解释的时候,必须尊重原来的法律,不能离开具体案件 3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 (1985 年 7 月 18 日) 。 7 的审判活动,更不能与显得法律分离开来,这样是能始终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但是在实际 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司法解释都是在违背这一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 例如,1979 年刑法第 126 条将“挪用公款(物)”罪明确界定为“挪用国家救灾、 防汛、优抚、抢险、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 4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一法律条文非常明确,并不会产生任何歧义或者是不清楚的理解。 但是两高还是在司法解释中对这依规定进行了描述以及更为详尽的规定。司法解释规定: 个人挪用公款的,如果最后还回来了,那么这样的行为是挪用性质,属于一般的违反财经 纪律的行为,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就可以了;如果没还,那么就是贪污的性质。并且 还没缺的作出规定,挪用公款个人使用的,超过六个月没还或者是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的,就是贪污性质,应该以贪污罪论处。这样的规定让我们感到匪夷所思。首先,法律条 文中并没有对实践日期进行限制啊,怎么司法解释会出现六个月或者是三个月之分呢?其 次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怎么能由司法解释来界定呢?最后对有关的贪污罪的论处并没有 针对是对特殊物资的贪污进行的界定,这不是超出了原来的界限了吗?我们在对比法律和 司法解释之后常常会感到摸不到头脑。因此,我们可以从上述例子中看出,司法解释就是 对原法律的一种补充,并且是一种补充立法的行为。这是违背我国宪法的规定的。 2.3 2.3 司法解释的主动性司法解释的主动性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司法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被动性,不告不理原则是司 法权被动性最为突出的表现。但是两高所做出的司法解释除了那些应下级法院的请求所做 出的批复或者是下级检察院的请求所做出的司法解释以外,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在没有收到 请求的情况下主动为之的。 司法解释正如前文所叙述的那样,是我国的一种特殊法源。司法解释在我国乃至全世 界的国家中都是具有被动型的。法官除了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要坚持不告不理原则,在主 动进行司法解释,或者是在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审理案件的时候,也要坚持严于律己的原 则。但是在我国却出现了,地方各级法院检察院都采取一种机械主义的方式来进行案件审 理,也就是说,当下级法院的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遇到候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第 一反应就是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如何处理,然后完全按照批复来进行审理。 5但是两高所做 4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 (1985 年 7 月 18 日) 。 5 参见章剑生: 论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 , 法学研究1998 年第 5 期。 8 出的司法解释除了那些应下级法院的请求所做出的批复或者是下级检察院的请求所做出 的司法解释以外,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在没有收到请求的情况下主动为之的。司法解释内容 偏离原法律文本是说法院在进行司法解释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原法律文本进行直接的字面 意思的解释,而是对该法条甚至是该部法律作出了系统性的解释。这样一来司法解释就有 可能偏离了原来立法者的意图,也有可能偏离或者超越源法律文本的界限。也有可能在进 行司法解释的时候就对该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是对规定了,但是没有明确指出的内容进行 任意解释。还有的司法解释是最高法直接行使自己赋予自己的立法权,直接制定出实施细 则或者是事实条例等具有立法性质的文件,比如说最高法在针对婚姻法合同法等法律制定 的司法解释就是最高法在形式立法权制动进行的。 2.4 2.4 司法解释的专断性司法解释的专断性 为了防止权力出现专断的情况,我们国家要求在行使权力的时候,权力主体必须要首 先说明进行这种行为的理由。这种说明行为就是进行权力制约的一种必要的方式。无论是 立法者进行立法;司法者进行司法;又或者是执法者行使行政权力,都必须在行为之前说 明理由。也有可能在进行司法解释的时候就对该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是对规定了,但是没 有明确指出的内容进行任意解释。只有说明理由,才能让我们明确这一行为的原因,目的, 以及有关这一行为的背景。才能使我们更我明确立法者又或者是司法者进行这一行为所要 实现的目标。这也是他们行事权利的前提,也是可以验证行为的正当性的必要条件。只要 说明理由,才能使群众们参与进来,才能使国家机关的各项工作具有民主性,才能从更笨 上防止专断。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所有的司法解释除了那些针对下级法院的请示所作 出的批复以外,还没有司法解释在颁布的同时附录上颁布该司法解释的理由。就算是那些 批复也没有进行详尽的理由说明,也没有进行详尽的背景交代。 9 3 司法解释“立法化”的弊端 3.1 3.1 解释形式规范化导致的司法解释合法性危机解释形式规范化导致的司法解释合法性危机 从我国四九年建国之后一直到七八年,我国的社会生活百废待兴,废除了国民党的一 10 切立法,但是新中国并没有及时的制定出各种新的法律,造成我国大量的社会矛盾无法可 依。因此,当中要只好制定各种政策来挽救这样的局面。各种各样的司法解释其实解释的 也不是法律,而是党中央的政策。司法解释也成为了当时新中国解决刑事问题以及民商事 问题的唯一依据。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没有法律可以依据,这是在当时条件下能够最为 快速最为有效的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但是七八年之后,我国开始大量的制定刑法以及民 商法,但是司法解释这种解决社会矛盾的快色便捷手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立法者也已经 成了习惯,能省就省,能简则简。因此,我们概括这一阶段的司法解释的作用可以知道, 司法解释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一方面充当填补法律空白的手段;一方面作为立法机关的立 法经验总结的方式。 立法机关往往认为, 司法解释既可以有效地积攒解决法律矛盾的经验, 又可以快速便捷的解决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的法律矛盾。因此,立法机关就更加的依靠司 法解释。 正是由于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在这四十多年之中,司法解释的数量越来 越多。虽然我国的立法文件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多了起来,但是随之而来的司法解释 也越来越多了。 司法解释出现了超越法律体系的解释, 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制定出新的法律。 立法部门不仅没有对这一违反宪法的现象进行及时的制止,反而对司法机关的这种行为多 有放纵。 最高人民法院也还专门出台了一个规定, 用来明确司法解释的主体、 司法解释的范围、 司法解释的效力等一系列有关司法解释的详细规定。这是很有问题的。司法解释的数量越 来越多。虽然我国的立法文件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多了起来,但是随之而来的司法解 释也越来越多了。试问,最高法有什么权利对一项制度进行规定?这部应该是立法部门的 职权吗?最高法还在规定中明确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颁行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6最高法的这一规定是不是已经大大超出了它自身的职权范围呢?这样的规定无疑是最高 法把自己的地位与立法机关的地位画上了等号。它把司法解释也与法律文件的效力提到了 同一高度。 司法解释越来越规范化的形式使得人们认为司法解释就是一种法律文件。当我们想要 寻找法律依据的时候,不如先来看看司法解释吧!因为针对每一部现行法律都有一个司法 解释,并且还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及时司法解释与现行法律有相冲突的地方,那么也应该 以司法解释为准。这样的看法无疑导致混淆了司法解释与立法文件的效力位阶。司法解释 6 参见王晨光: 从“错案追究制”谈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 ,载梁治平编: 法律解释问题 ,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247-268 页。 11 的效力以及司法解释的制定是否符合现行宪法呢?人们对此存在很多质疑。我国的立法法 并没有赋予两高立法的权利,但是为什么两高却在实行立法权呢?是他们自己给予自己的 这种权利吗?我认为这不仅是由于两高自己的问题,还有立法机关对司法解释效力的放 纵,才导致现在的这种局面。 3.2 3.2 解释内容扩大导致的法律解释体系出现混乱解释内容扩大导致的法律解释体系出现混乱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怎样在一个这样国家中维系全国法律的统一,是进行司 法解释必须关注的目标之一。但是现行的司法解释制度是很难实现法制统一这一目标的。 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司法解释不仅没有实现这一既定目标,还导致了全国的法制体系 出现了混乱。 最初设立司法解释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法律条文的含义从 而可以使法律得到普遍的遵从。司法解释解释过后的法律就应该是清楚、明白的法律,是 任何人都能明白,都可以理解的法律。是不需要在进行任何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零售店租赁经营合同协议
- 酒店管理与服务合同协议书
- 广东自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疆特色果树制种合同
- 2025年新材料研发行纪合同协议书
- 2025年轨道交通信号工(高级技师)资格考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科目考试及答案
- 护理部礼仪考试题及答案
- 客户服务响应流程优化管理工具
- 入团笔试题型及答案大全
- 腹直肌分离康复(产后康复课件PPT)
- 聚合物成型的理论基础课件
- 药监系统官方培训06细菌内毒素方法介绍-蔡彤
- 慢性中耳炎的并发症课件
- 灭火器每月定期检查及记录(卡)表
-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单元备课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人工智能(AI)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GB∕T 29169-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 在用钻柱构件的检验和分级
- 重大医疗事件报告及处理制度
- 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专项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