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观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大学生劳动观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大学生劳动观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大学生劳动观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大学生劳动观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调研报告 大学生劳动观念的调查与分析一、调查背景: 劳动既是人类创造并积累财富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过程。人的价值的实现与其劳动价值观密不可分,正确的劳动观念则是人们自强不息,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中流砥柱,其劳动观念既是其道德自律状况的重要依据,也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进步与发展。目前,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建立正确的劳动观,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有正确的劳动观念,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中好逸恶劳的这种现象却也在不断地滋生。鉴于以上情况,需要对大学生当前的劳动观念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13.8-2013.9 2、调查地点:天津大学及周边学校 3、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以及现场采访(后附调查问卷)。问卷发放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 5、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在家庭和寝室生活中是否经常性的承担内务劳动,以及做家务的感受,对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以及勤工俭学的看法和对劳动观的看法等问题进行展开。三、调查结果及数据处理: 1、大部分的学生都选择了经常或偶尔做寝室内务和家务。其中,76%的人经常做家务,20%的人偶尔做家务。但比较而言,只有38%的人选择经常在寝室做内务工作,而有60%的人偶尔整理寝室内务。说明大部分人在家里是更愿意,或者说更主动的去承担劳动的责任,而在集体生活的寝室里,大多数人更愿意仅仅管好自己的内务卫生。 2、26%的人做家务的理由里包括“做好事,为同学营造好的生活环境。”选择“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项的人有50%。而84%的学生选择了“太脏了,自己看不下去。”(这是一道多选题)没有人选择“不好说”一项。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在承担寝室内务工作时是出于被动的,即“不得不去做”这一事实是驱使学生整理内务的主要原因。同事也可以看到,有一部分人还是会主动选择服务同学来整理房间。 3、68%的学生愿意在假期的时间里去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但只有22%的学生真正的参加过该活动。这说明在主观意愿上还是有很多人想要体验勤工俭学,可惜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4、对于是否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这一调查项目中,绝大部分人选择了“还可以”,而有14%的人表示不愿意参加。学校劳动活动的受欢迎程度远比我们预想到的要低。 5、66%的学生在“对学校要求大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有什么看法”的选择时,表示“不太好,应提前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可以选择去或不去。”这一选择和上一个问题表明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在学生人群中的接纳比率过于低,和学校方面的期望并不相同。 6、绝大部分人都同意“有的公益劳动有益处,有的没用”。公益劳动并没有其本身定义中那么的有意义,很多学生在公益活动中的体验不尽如人意,他们并没有体验到公益劳动该有的作用,只是盲目的服从安排。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劳动观和活动组织者的出发点以及运作方式。 7、在对大学生劳动观念的看法这一选择上,选择“劳动观念普遍缺失,问题比较严重”和“有的人缺乏劳动观念,但总体还可以”两项的人数基本相等,分别为16和17,有17人选择“劳动观念很完善”。这表明现阶段劳动观念的不足的问题已经有些严峻了。提高学生劳动观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8、对于大学生劳动观念缺失这一现象的原因,(该问题可多选),有96%的人选择了“父母的溺爱是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说明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占了绝大部分比重。也有相当多的人选择了“在大学养成了懒惰的思想”,有74%,说明学校也应该努力改进学生的观念,其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四、总结问题: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从刚开始的奋勇争先爱劳动到现在的被动接受甚至是不愿接受劳动。许多大学生缺乏劳动观念,而且在价值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即拜金主义。五、问题分析: 经过认真的分析,我们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环境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短短的六十多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变化都是先辈们努力的结果,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中国进行建设才有了今天的成果,然而,他们的努力却使今天的大多数人无欲无求,坐享其成,造成了今天的年轻人不去努力服务他人,变得自私自利。还有就是如今的教育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教育在高考这个风向标的指示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书本知识,削减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能力和对于劳动的意愿。这样长期下去,人们对于劳动形成了一种厌恶的心理而导致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惰性,使社会风气变得浮躁。同时拜金主义也在逐渐盛行。拜金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背离,把人降低为金钱的奴隶;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漠、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的社会,是一个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的社会。如果任拜金主义泛滥,就会使秩序陷入混乱,诚信丧失,就会使诚实劳动得不到回报,使坑蒙拐骗、敲诈勒索者大行其道。从问卷中可以看出,人们不愿劳动主要是不愿去参加公益劳动,如果对他们的劳动给予一定的报酬的话,还是有不少人愿意的,虽然这无可厚非,但可以看出拜金主义风气的蔓延对于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只要学习好就行,不用劳动。只有不成功的人才去从事体力劳动”的思想。使他们从小就对劳动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在劳动观念上也有了错误的理解。 3、学校的影响:从小学到大学,作为学校并没有将劳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没有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未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 4、自身的原因:在学校中忙于学习或因玩游戏而无暇劳动或对自我放松要求变得懒惰,进而逐渐丧失了劳动意识。六、提出建议: 社会方面: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社会成员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效益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与发展的程度。所以在社会上应逐步消灭人们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错误观念,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于拜金主义,要首先明确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承认人们正当合法的赚钱致富。因此,反对拜金主义,决不是反对人们正当合法的赚钱致富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对金钱的正当考虑。所以主要问题在于不能把金钱当作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应针对这方面利用舆论的力量消除拜金主义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宣传或其他手段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劳动观念作为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为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直接创造者。古人说得好,“民为邦本”,国和民是密不可分的,爱国必爱民,爱民必爱国,这是爱国主义的基本涵义。 学校方面:各级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把劳动作为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陶冶和塑造完善的人格,激发和增强爱国热情,进而提高教育成效。但注意不能把劳动搞成社会职业,“不要以赚钱为目的”,否则学生“就容易计较个人利益”,使得劳动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与此同时,学校还要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劳动技能教育不仅要通过劳动理论课教育,而且要参加适当的劳动,使大学生学会各种劳动的实际操作规程,以保证劳动的安全和劳动的质量。 家庭方面: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家庭方面是关键。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化时期,也是其品格形成的重要内化时期,父母对孩子进行劳动习惯和生产实践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从青少年起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有好处。首先,要从小开始,培养爱劳动、守纪律、求进步等好风气、好习惯,对于青少年要鼓励他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切实摒弃只重视书本知识传授,而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模式。父母要起到积极正面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的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用这些大到人类发展、国家宪法、社会舆论,小到学生守则的道理,对孩子开展正确的劳动观教育,让孩子从根本上了解劳动的意义,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及自身存在的错误的理解和认识。思想决定行动,只有让孩子形成了正确的思想才能指导和培养出正确的行动。个人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的发展方向。自己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格。通过社区义务劳动、下乡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军事训练、勤工助学等活动,让自己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正感情,培养全面人才,使自己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素质,成为一个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大学生。纠正对劳动人民的偏见,要热爱劳动人民。要努力克服自身自理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劳动意识淡薄、“个体本位”倾向严重、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弱点,加强劳动观念,使自己在劳动中受教育、长才干,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断在劳动学习中给自己创造一个展现自己,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真正成为时代的主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之,全社会都应认同、关心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不仅事关各级各类学校,同时还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同和支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竞争的焦点将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与争夺上。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阵地,我们“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青少年一代既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更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这一代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强弱,都直接关系到我国参与!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力,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应予以理解和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劳动教育一定要大力宣传和支持,全面组织,严格实施,科学考核,确保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顺利开展,形成风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附录:调查问卷 大学生劳动观念调查问卷 测控三班 1、 你经常做寝室内务吗? 经常 偶尔 不经常 根本不做2、 你在家时是否经常做家务? 经常 偶尔 不经常 根本不做3、 若做家务,你做勤务的理由是(可多选) 做好事,为同学营造好的生活环境 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太脏了,自己看不下去 不好说 4、 你做完家务有什么感受? 轻松 没什么感觉 比较累 比较烦5、 你愿意假期去勤工俭学并有过经历吗? 愿意,有过 愿意,还没 不太愿意 根本不想做 6、 你愿意参加学校的劳动活动吗? 愿意 还可以 不太愿意 根本不想做7、 你对学校要求大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有什么看法? 很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 不太好,应提前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可以选择去或不去 不好,学生主要是学习的,不是去做义务劳动 没什么看法 8、 你对公益劳动怎么看?(可自行填写) 公益劳动可以让大家增加劳动意识 有的公益劳动有益处,有的没用 公益劳动根本没用,浪费时间 其他( )9、 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