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定位管理系统方.doc_第1页
实时定位管理系统方.doc_第2页
实时定位管理系统方.doc_第3页
实时定位管理系统方.doc_第4页
实时定位管理系统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内实时定位管理系统方案 无线宽带多媒体调度系统中的室内外实时定位管理方案目录1 需求概述42 系统方案62.1方案概述62.2 系统体系架构72.3地理信息系统GIS102.4任务调度与自主导航112.5室内定位覆盖 (UWB)142.2.1工作原理192.2.2定位处理器和定位接收器202.2.3定位标签232.2.4覆盖区域242.2.5网络拓扑结构242.2.6硬件选择252.6室外定位覆盖(DGPS)262.7室内外定位无缝覆盖272.8一卡通管理293 车载终端314 WIFI数据链335硬件配置356管理软件376.1系统功能396.1.1实时数据监测396.1.2历史轨迹回放406.1.3鼠标悬停406.1.4查看轨迹详情426.1.5轨迹导出与导入426.1.6本地地图加载436.1.7兴趣点/地标添加446.1.8移动对象列表446.1.9通讯管理456.1.10用户及权限管理466.1.11移动目标管理486.1.12 RTLS中间件496.2报警功能506.2.1电子围栏(越界)报警526.2.2 进入报警536.2.3 离开报警546.2.4 未授权报警556.2.5 分离报警576.2.6停留时间报警596.2.7 电池报警596.2.8火警消防点名606.2.9 报警输出616.3控制中心硬件617远程系统状态监测与维护628系统配置659系统预算671 需求概述在用户生产活动、管理区域内对移动车辆、人员的调度和管理进行集中管理和智能调度,结合高精度定位技术(DGPS+UWB),以及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对移动车辆、人员动态信息的实时跟踪、收集和智能化控制, 减少了人工干预, 提高的运行可靠性和准确率。区域概况如图所示:图 1实时定位系统的覆盖范围需要考虑厂房内和厂房外的车辆、人员运行区域。2 系统方案2.1方案概述用户厂房环境属于典型的工业环境,有很多金属部件和钢架结构,对信号传输,多路径效应抑制、高可靠定位数据等的要求很高。且客户最终将基于这些数据,与生产作业流程系统连接,因此实时定位系统需要能够在多金属的工业环境中具有高度稳定的定位性能,并具有亚米级或更高等级的定位精度,以及足够的性能冗余,否则在将来的流程对接中将导致系统无法工作,并且其它定位技术无法解决室内高精度定位问题(例如GPS无法在厂房内接收到GPS卫星信号)。基于以上考虑,在厂房区域采用超宽带UWB定位技术。在室外区域,通过内置GPS的车载终端和架设于覆盖区域内的DGPS差分基准站,对在室外区域行驶的车辆进行DGPS定位。 DGPS信号和UWB信号会根据车辆所在的覆盖区域,由系统进行自动切换,从而实现了室内与室外的无缝定位覆盖。所有定位信号的传输和指令信号的传输通过WIFI无线系统进行传输,并由服务器网关与中心软件系统进行通讯,最后与客户局域网互联。2.2 系统体系架构系统硬件采用UWB+DGPS实现室内外定位的无缝覆盖。软件采用分布式处理模式,完成用户任务调度、通讯管理、数据库管理、可视化管理等功能。各模块可分别安装于不同的硬件服务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组合安装于同一硬件服务器中。图2车载终端软件实现任务调度的输入输出及交互功能,并实现自主导航功能。这种处理方式,便于客户进行灵活扩展和布设。例如除了对整个基地进行集中的大屏幕显示外,对基地内的各部门分配相应权限后,通过控制台模块对本部门的车辆进行有效管理。若客户将来需要对分布与其它地方的基地进行同一管理时,还可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及分布式的控制台管理。控制中心处理最主要的业务流程及管理功能,可以由车载终端承担的任务由各自的车载终端软件来承担,这样降低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工作量,同时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在分布式管理中,通过配置不同的用户权限,可实现各个安全级别的访问与管理。不同管理级别的管理人员,可通过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并执行各自级别权限的管理功能。图3中心软件系统模块包括:1. RTLSBridge:以Windows Services方式运行,用于处理各种RTLS原始数据,包括UWB,GPS,ISO24730,等。各种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后,发送给通信管理服务器。该Bridge为对底层的数据处理,可适应各种不同的数据。目前项目中只需处理UWB和GPS数据。2. 通信服务器:负责接收并处理经过RTLSBridge处理过的同一格式的定位数据,并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3. 监控中心服务器:负责接受通讯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库管理。4. 控制台:用于对移动目标(车辆)进行可视化管理及其它应用层管理。2.3地理信息系统GIS本系统的地理信息系统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GIS平台。因此不需要客户额外承担购买其它GIS平台的license费用。同时,基于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可定制开发很多独特的用户功能。例如区域统计功能。基于该功能,用户可在地图上随时查看车辆列表并获得车辆详细信息。图4本地理信息系统,可支持各种不同的地图形式,方便客户扩展。例如,既可支持矢量地图,也可支持平面图,还可支持带立体效果的平面图。图5-1图5-22.4任务调度与自主导航通过路径规划Rules Manager,可对客户任务调度业务流程中涉及的规则进行定义。一旦定义规则并选定操作的规则集,系统将自动按照设置进行任务调度与指派。车载终端在接收到系统调度指令后,将基于终端应用模块对指令进行显示和操作。同时,车载终端导航软件将更具任务规则和操作指派,自动进行路径规划,并进行自主导航操作。这样司机可基于大屏幕车载终端及地图软件对指令进行响应,并根据车载地图进行相应的操作或导引。图6图7图82.5室内定位覆盖 (UWB)为实现厂房环境的高精度亚米级室内定位,以及客户对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的要求,本方案采用超宽带UWB定位技术来实现。在目前的室内定位精度中,超宽带UWB定位技术在开放空间可达到0.3m的定位精度,在厂房区域环境下其定位精度可保证实际定位精度稳定小于1m。图 9 图 10 通过合理布设超宽带UWB定位系统接收器,以及事件捕获器,可以使车辆在工作区域进行实时定位。同时在关键点通过布设距离在0.3m-90m范围可调的事件捕获器,实现入口检测功能。(检测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现场调节)对需要实现可视化的车辆,可安装5HZ更新率的定位标签,对其实现覆盖区域的精确定位监控。由于定位标签是电池供电且体积小巧,可与用户的室外DGPS系统系统工作,从而实现全区域的无缝覆盖。UWB高精度定位系统通过集中管理软件模块,实现相应的管理功能。并可通过中间件与用户业务流程系统和室外DGPS系统进行对接。系统示意图如下所示:图11图12图13通过系统设计,确定在需要定位的区域安装合适类型天线的UWB定位接收器(定向高增益、定向中增益和全向),形成定位覆盖区域。当定位标签进入定位覆盖区域时,定位标签按设定的发送频率发送信号到定位接收器,该定位区域的所有定位接收器将接收的信号初步处理后,发送到后端的定位处理器HUB, 通过运行于处理器HUB中的嵌入式定位引擎计算该标签的位置,即可实现高精度实时定位。定位数据将通过局域网发送到后端集中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并实现应用层功能。本系统具有可扩展的灵活架构,能够在富有挑战性的复杂电磁环境中实时跟踪资产和人员,实时定位准确度可达0.3米1米。定向高增益接收器天线的读取范围可达100 米、定位标签的电池寿命在设定为每秒传输一次时可超过 7 年,且电池可更换。处理器HUB上的嵌入式软件采用 Java 运行时环境中基于浏览器的 GUI 接口,从而可方便实现系统配置和调试。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4定位接收器与定位处理器可通过菊花链、星型结构或混合形式进行连接,从而方便工程实施。2.2.1工作原理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图15工作过程如下:1) 定位接收器通过定位处理器进行精确时间同步。 2) 每个定位标签以UWB脉冲重复发送数据帧。 3) 定位标签发送的UWB脉冲串被接收器接收。 4) 每个定位接收器利用高感度的短脉冲侦测器测量每个标签的数据帧到达接收器天线的时间。 5) 定位处理器HUB基于参考标签发(Reference Tag)送过来的校准数据,确定标签到达不同接收器之间的时间差,并利用三角定位技术TDOA及优化算法来计算标签位置。 2.2.2定位处理器和定位接收器定位处理器和定位接收器具有以下特点: 性能优越 可在多路径环境中使用 良好的实时定位准确度 开放空间优于30厘米 超长传输范围 高增益天线距离可达100米 标签吞吐量高 可达 3600 个标签/秒/处理器 快速直观的设置图16图17事件捕获器外形与定位接收器相同。在捕获器内部通过软件和硬件的配合,实现小区定位和事件捕获。在集中管理模块部分,通过中间件模块来区分事件捕获器数据与实时定位数据,并处理事件捕获器的数据,实现关键点的入口管理功能。2.2.3定位标签定位标签具有以下特点: FCC Part 15.250 兼容 超长标签电池寿命 传输频率为1Hz时可达 7 年 超长RFID读取范围 高达200 米 快速的标签传输信号速率 最高可达 200次/秒图182.2.4覆盖区域为保证定位效果,定位系统布设接收器时,通过在每个定位单元的角落布设定位接收器来实现该定位单元的信号覆盖。在关键点的入口区域,通过布设事件捕获器来实现信号覆盖。定位单元信号覆盖如下图所示:图192.2.5网络拓扑结构本系统中采用星型与菊花链混合布网的方式。 布设中的网络结构如下:图202.2.6硬件选择本定位系统中所需的硬件包括:1) 定位处理器Hub n HUB通过电缆为基站提供:u DC电源 u 为每个基站提供稳定的时钟参考 u 提供与基站的数据通讯 n Hub 软件功能: u 计算标签位置 u 结合基于浏览器的GUI提供配置和位置显示功能 u 为客户端数据方位提供通讯端口2) 定位接收器n 接收定位标签数据n 与定位处理器通讯3) 事件捕获器n 侦测设定范围内标签数据n 触发事件4) 定位标签/参考标签n 发送标签数据到接收器n 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外形相同,配置不同2.6室外定位覆盖(DGPS)对于室外区域,采用DGPS技术对移动车辆进行定位。其中车载终端为内置GPS接收模块和WIFI模块的工业级车载终端。在厂房中心区域,假设DGPS差分基准站,用于采集基准点的GPS信息,并由差分软件模块解算差分数据,并通过WIFI数据链传输到车载终端,由车载终端的解算模块进行差分数据处理后计算出精确的车辆位置信息后,由WIFI数据链传回中心控制软件。在控制中心,定位中间件软件将室内UWB定位数据和室外DGPS数据处理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发送给业务处理模块进行处理。2.7室内外定位无缝覆盖UWB+DGPS方案可帮助客户最大程度节省成本。在室内区域,布设UWB定位系统可实现30cm左右的定位精度。而在室外区域,由于面积较大并且客户基建工作已基本完成,若布设UWB系统,则UWB接收器数量多,成本和布线工程非常繁琐,且成本高昂。因此采用DGPS技术,通过接收天上的GPS卫星信号并接受差分基站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得为位置信心,从而可有效避免以上问题,且定位1m左右的精度完全满足客户需求。基于整体软件架构,在RTLSBridge服务中就可完成UWB和DGPS数据的无缝处理与连接。同时,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终端中,内嵌GPS和UWB模块。因此对于客户来说,面对的就是一个高精度定位功能的车载终端。图22图23通过Windows服务来实现数据的无缝连接。本软件的架构中,RTLSBridge用来实现所有定位原始数据的输入(包括UWB, GPS,ISO24730等。图24并通过配置文件,来对各种功能进行配置:图252.8一卡通管理为便于客户对司机身份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目前车载终端内置支持Mifare标准的一卡通读取模块。如客户一卡通采用其它标准,则只需外接相应标准的读卡器即可。 3 车载终端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终端,八层PCB电路板设计。车载硬件和车载应用软件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便于系统扩展和应用层软件的设计。CPU采用ARM11内核,WINCE6.0操作系统,功耗很低,采用无风扇外壳设计。宽电压输入(9-36VDC),适应各种车辆电平类型(12VDC或24VDC).采用10寸LED背光的TFT LCD触摸屏,方便司机操作。图26 指标如下:表1序号内容指标1CPUARM11 up to 720Mhz1.42V2存储SD/SDHC卡,USB host, USB client,硬盘3显示器10寸LCD触摸屏4外部接口RS232*45GPSUblox NEO-6M6通讯自带WIFI, 可扩展GPRS/3G7操作系统WINCE 6.08一卡通内置MiFare一卡通模块,其它标准系定制9网口1个10/100M网络接口10 工作温度-20 to 70摄氏度11存储温度-40 to 80摄氏度4 WIFI数据链系统的定位数据,DGPS差分数据以及业务系统的指令数据通过WIFI网络进行传输。考虑到用户的使用环境,目前的WIFI网络可满足用户数据的可靠传输。对与DGPS基站差分数据,在中心服务器接收并处理后,通过WIFI网络传输到自带WIFI模块和GPS模块的车载终端,进行解算和处理。业务指令和客户计算机的信息采集和交互也通过用户局域网或WIFI网络(室外客户计算机)来实现。WIFI参数如下表2:序号内容指标1尺寸 5.32 英寸长 x 9.45 英寸宽 x 1.77 英寸高 135 毫米长 x 240 毫米宽 x 45 毫米高2重量 1.95 磅/0.884 千克3外壳采用金属和阻燃材料 (UL2043)4LED 指示器 4 个顶置式 LED、2 个底置式 LED,拥有多种模式,可以指示 802.11a/802.11g 的“活动”、“电源”、“采用”和“错误”状态5上行链路 2 个端口(WAN、LAN)自动感应 10/100Base-T 以太网6工作温度-4至 122F/-20至 50C7储存温度/工作湿度 -40至 158F/-40至 70C5 至 95% RH(无冷凝)8工作高度 8000 英尺/2438 米,温度:82F/28C9储存高度 15000 英尺/4572 米,温度:53F/12C10静电释放 15 kV 空气,8 kV 触点11工作电压 48 V DC12工作电流200 mA13集成 PoE 支持 802.3af LAN 端口14无线方式直序扩频 (DSSS) 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OFDM)15网络标准802.11a、802.11b、802.11g、802.316支持的数据传输率1、2、5.5、6、9、11、12、18、24、36、48、54 Mbps17工作信道Chan 1-35 (4920 - 5825 MHz) Chan 1-13 (2412 - 2472 MHz) Chan 14 (2484 MHz) 仅限日本实际的工作频率取决于具体的规定和认证机构18可用传输功率设置 4 - 20 dBm 5硬件配置系统配置初步估算如下表所示。(注,实际布设的硬件数量需要现场调查后最后确认)表3序号产品描述 型号 数量1 室内定位硬件1.1 定位标签 UWT-1100-A-00AA1.2参考标签 UWT-1100-A-00AA1.3 定位处理器(HUB) UWH-1100-A-00AA1.4定位接收器UWC-1200-A-00AA2 室外定位硬件2.1 DGPS基站WMH-5021-12.1 车载终端 WMH-4011-13数据链硬件3.1 WIFI数据链AP-51316 管理软件管理软件用于对定位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并提供与其它第三方系统的接口。集中管理模块配合硬件系统,实现车辆监控的可视化管理、通讯、数据库、报表输出、报警、DGPS、调度指令管理等功能。集中管理模块包括:1) 控制台模块a. 图形化显示与管理2) 监控中心服务器模块a. 数据库管理3) 通信服务器模块a. 监控数据接收与管理4) RTLS中间件a. 数据处理器HUB与服务器数据处理5) 报警模块6) 指令调度模块7) DGPS基站模块8) 其它6.1系统功能6.1.1实时数据监测系统软件可实时监测移动目标的位置,并在地图上显示。同时这些位置数据将存入数据库,便于数据查询、运行轨迹回放、统计报表等功能。当移动目标在运行时,其位置信息将在地图上实时显示。如下图所示。图276.1.2历史轨迹回放移动目标的历史运行轨迹将可以通过中心软件,进行可视化回放和追溯。用户可以选择任意目标的任意时间段进行回放。本系统可以同时对多个移动目标(也即定位标签)进行轨迹查询与回放。图286.1.3鼠标悬停无论在实时显示界面,还是在轨迹回放界面,若管理人员若想产看监控的移动目标的详细信息,除可以查看列表框内容外,还可在地图上将鼠标悬停与某一点,则系统会自动显示移动目标在该点的详细信息。在点取“选择”按钮后,只要鼠标悬停在对应的监控/轨迹点上,软件将自动提取详细信息并显示相应参数信息。图296.1.4查看轨迹详情系统可以表格的形式,显示某个移动目标在某个时段的位置信息,及其它相关参数信息。图306.1.5轨迹导出与导入当用户需要将RTLS系统的移动目标的运行轨迹等信息导出为txt或csv文件时,可以选择此功能。该功能便于RTLS系统与客户其它系统交换信息。图316.1.6本地地图加载本系统支持WGS84全球坐标系统,也可支持本地坐标系统。当客户系统需要采用GPS或支持大范围的电子地图时,可选择WGS84坐标系统。当客户选择其它RTLS系统时,可选择本地坐标系统,且只需提供场地的图片文件即可。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准备好地图文件,然后在系统设置中选取该地图文件,并保存。以后进入时将自动加载该地图文件。图326.1.7兴趣点/地标添加用户可在地图上自行添加标记点。如下图所示。图336.1.8移动对象列表当需要在地图显示界面中查看移动对象列表时,可在菜单中进行操作。此时的移动对象列表为数据库中下载,用户可以查看,而不能修改。当需要修改时,只能由系统管理员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进行修改。图346.1.9通讯管理本系统通讯管理为独立的通讯管理服务器,可独立运行与服务器上。负责定位系统数据的接收与管理。图35通讯管理程序一旦配置,通常不需修改。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只作为受过培训的系统管理员监控系统运行状态时的参考,其它人员不要进行操作,以免不当操作而引起系统崩溃。图366.1.10用户及权限管理本系统可根据监管权限的不同,将移动目标(标签)进行分组管理。系统管理员首先需要创建和分配本系统中的用户,如下图所示。图37一旦创建用户后,即可给该用户分配移动目标的管理权限。此时需在监控中心服务器对标签进行用户分组即可。如下图所示。图386.1.11移动目标管理当定位标签分配给移动目标后。由于客户通常有自己的资产或人员ID的命名规则,此时需要将定位标签的ID和客户分配的资产或人员ID进行匹配管理。例如将ID为0001A200的定位标签分配给编号为000101的移动目标,此时需要输入目标的相关信息。图39同时,还需要根据创建的监管用户,将该移动目标的监管权限分配给相应的监管用户。如下图所示。一旦分配成功,则该用户登录后,即可对该移动目标进行监控和管理。同时客户也对该目前的其它属性进行分配和管理。例如该目标的团队信息,归属信息等。图406.1.12 RTLS中间件RTLS中间件负责处理高精度定位系统处理器HUB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其以Windows服务的方式运行。如下图所示:图416.2报警功能在实时定位系统的应用中,用户可能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设置一些报警触发条件,以便在第一时间获取报警信息。一旦用户配置和设定了相应的报警参数后,系统将自动进行报警,并以红色进行显示。图42同时,在系统的报警信息栏中,可查看具体的实时报警信息。在数据分析时,这些信息可通过文本文件或报表形式提供给用户。根据使用条件,报警可基本分为以下几类:1) 电子围栏报警(越界报警)a. 进入报警b. 离开报警c. 未授权报警2) 分离报警3) 参数报警a. 停留时间报警b. 电池报警c. 超速报警d. 其它4) 火警消防点名6.2.1电子围栏(越界)报警电子围栏(越界)报警用于对某设定区域(电子围栏)的报警。例如当进入该区域或离开该区域可以触发报警,进入与离开报警针对所有移动目标,只要触发报警条件即可报警。当用户需要限定只有具有权限的人员才可访问该区域时,可使用未授权报警。设定该报警后,只有具有设定权限的人员才可进入该区域,否则将触发报警。 当设定好围栏后,用户可以在设置界面中,使用鼠标右键,显示当前围栏在地图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图436.2.2 进入报警当需要设置进入报警时,需要在设置界面中选择【进入报警】选择按钮,并使之生效。如下图所示:图44设置为进入报警后,当移动目标进入该区域后,系统将报警。图456.2.3 离开报警当需要设置离开报警时,需要在设置界面中选择【离开报警】选择按钮,并使之生效。如下图所示:图46通常当应用场景为覆盖区域内具有重要设备,不能被移开时,可采用离开报警设置。或当用户需要对离开整个覆盖区域(例如客户厂区)时,需要设定离开报警。使用离开报警时,应注意离开报警区域设定应尽量包含某个整体的覆盖区域,特别是和进入报警同时使用时。例如可利用离开报警来设定防止移动目标离开用户覆盖区域(例如建筑物外)。否则区域定义不恰当,则会导致不必的报警。如下图所示的离开报警区域设定情况下,其它移动目标都被触发报警,而显示为红色。6.2.4 未授权报警授权报警用于设定未经授权的报警模式。进入报警和离开报警都支持授权访问模式。如果没有选择【未授权报警生效】选择框,则按一般电子围栏判据(进入或离开)进行报警。当选择该选项后,则只会在移动目标的权限小于规定的级别时才会报警。如下图所示,授权级别为3,当一个级别为2的移动目标进入该区域,不会报警,但是当一个级别为5的RTU进入该区域就报警图47图486.2.5 分离报警分离报警用于设定当移动目标需要进行陪同访问时的报警模式。例如在具有重要安全要求的应用领域,例如银行数据中心、战略物质仓库等。当某个级别的移动目标(例如供应商)进入特定区域时,需要有另一高级别的移动目标(例如授权内部员工)陪同,当需陪同人员与陪同人员的距离超过设定距离时,系统将报警。也即当需陪同人员在以设定距离为半径的圆内若有更高级别陪同人员同时在此范围内,系统不报警,否则系统报警。系统的设定范陪同距离可以由用户设置。从主菜单进入电子围栏设置菜单后,选择分离报警围栏即可进行设置。图49在【分离报警围栏】里统一设置是否需要陪同以及陪同级别,然后在【围栏详细信息】中,设置围栏区域的分离报警级别(该级别即为【分离报警围栏】设置中的级别,该级别对应相应的陪同权限级别,陪同距离等)。不能分别给每个标签设置陪同级别,而是定义统一的陪同级别。 缺省为10个陪同级别,且8-10级为需要陪同的级别。1-7级为可陪同级别(见上图)。陪同距离单位米,默认为8米。在分离报警设置中的【名称】用于分离报警级别的标识,便于用户记忆。在分离报警区域的设置中只需设定分离报警级别即可。6.2.6停留时间报警停留时间报警用于设置移动目标在某一点停留时间过长时的报警。系统会以设定判断移动目标在同一地点是否停留的判据,输出移动目标在某点停留的时间(以秒为单位)。停留时间报警根据该停留时间,当超过设置值时,系统将报警。图506.2.7 电池报警电池报警用于对定位标签的电池电压进行检测,当电池电压低于某个值时报警。以UWB定位系统为例,电池电压最大为15,可设定小于8时报警。6.2.8火警消防点名火警消防点名主要用于在火警时即时清点人数,对整体人数、各预定消防疏散点、火场等进行人数统计,及时了解人员逃生情况,对于火场滞留人员及时采取救援措施。火警消防点名,可使用电子围栏区域定义消防疏散点进行报警。但本系统提供最常用和灵活的手段是区域统计功能。在火警发生时,利用区域统计功能,可实时查看和统计个消防点的人数情况,从而及时组织疏散和救援。在地图中,对需要进行统计的区域,用鼠标选取该区域,系统将统计出该区域的移动目标情况列表,并包括总的移动目标信息和每个目标的详细信息。图516.2.9 报警输出除实时输出报警信息外,系统还可以报警文件输出报警信息。系统报警文件存放与安装目录下,用户可通过log文件查看历史记录,也可与第3方软件进行交换数据等。当用户需要将实时定位系统的报警信息与用户现有的第3方系统进行实时连接时,通过中间件即可实现。中间件需要用户提供现有系统的接口。6.3控制中心硬件本系统涉及到的计算机硬件如下表所示:表4序号产品描述 型号 数量1 服务器硬件1.1 控制中心服务器戴尔T1101.2客户计算机(含触摸屏)WMH-5000-11.3客户计算机附件WMH-5001-12 其它2.1 大屏幕显示器(三星)7远程系统状态监测与维护通过远程登录到相应服务器,可实现系统桩位监测与维护。 通讯状态监测图52 监控台监测图53 控制台用户监测图548系统配置系统总体配置如下表所示。表5序号产品描述 型号 数量1 硬件(Hardware)1.1 定位及参考标签 UWT-1100-A-00AA1.2 定位处理器(HUB) UWH-1100-A-00AA1.3定位接收器UWC-1200-A-00AA2 室外定位硬件2.1 DGPS基站H-5021-12.1 车载终端 WMH-4011-13数据链硬件3.1 WIFI数据链AP-51314 服务器硬件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