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论文)当前我国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研究.pdf_第1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当前我国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研究.pdf_第2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当前我国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研究.pdf_第3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当前我国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研究.pdf_第4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当前我国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社会学专业论文)当前我国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当前我国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 休闲是“上帝赠于人类的礼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 来越意识到休闲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它是人的一种特定的生存状态或 特定的生活方式,关系着人根本的生存质量问题。而在今天的中国, 中产阶层正在形成,还不具有比较成型的特征,但都市中产阶层却向 世人显示一个新的城市生态样本,无疑可以勾勒出中产阶层在中国成 长的一道清晰曲线。在生活方式上,都市中产阶层颇为积极、活跃的 闲暇生活则可称之为一种休闲的诞生。很显然,休闲已成为中产阶层 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渗透到他们的生活空间。 本文将“嵌入”西方社会学的标签理论作为研究中国都市中产阶 层与休闲之间关系的一个独特视角,由此提出休闲已成为表征都市中 产阶层的标签之一,是中产阶层自我表征的关键场域。首先,通过“他 人实证研究”,粗略勾勒出城市中产阶层整体休闲生活的基本状况。 其次,将视角聚焦到中产阶层个体当中,考察他们对休闲意义的理解, 对实际休闲活动的选择,从而把握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的深层逻 辑,并揭示我国中产阶层身份认同与休闲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针 对都市中产阶层休闲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设性的对 策,彰显中产阶层休闲意义,实现中产阶层休闲的理想状态,从而达 成和谐中产阶层社会的良好愿望。 关键词:休闲,都市,中产阶层,标签理论,身份认同 鎏璧薹霆塑蠹善誊攀薹篓毒 量毫妻耋 蓑薹:譬妻薹茎墓善j j 垂耄量囊彗兰麓蒌j i 疆堂:重菱兰主主ll ;蓁耄;曼馥! 墓萋醛毒l 妻l 罩雩i i 囊薹霉 笆耋蓄i i 妻塾耋i 喜薹| 耋蠢蚕莲墓;i 霪毫善;耋i 驯萋¥至耋薹割割蓥妻;蠢毒竖器;曼季薹| i i 霎_ 1 蚕芝再; 罄萎萎互国; 基孽冒冽霾l l ! 譬荤霪霎嚣主誊皂;囊耋耋奏童琶蓁! 争圭! 三丘薹霎霎;蠹引萎蠢薹耄妻耋喜藿装蠢! 蠹薹薹 登童萋 囊譬鬟建襄芝茎茎墼i 墓圭i 量酋 ! ! ! 。三h | i 至垂i 蠹冀圭鲞薹饕;蠢i 鼙嘉l 窖睡! 奏簪皇l 私 硫季 | 霹! i ! 蠹嚣:i 蓥萤甾篓吝i i i 鎏骥! 羹墼i 霎薹兰箩摹萎耋;社i ;:萋 强誊劫蕊烈露i ! 荔蓁;| 嘏茬i 喧;晦蠢蚕曩| 篓叫i 霪”薹j 蘸誊i 耋l l 主暮程i ? # 譬l 一马誊囊l 弱耄囊矗i 羹撼薹蠹眦趣妄l 嚣r 疆l 鎏蠢垂警萏笺薹:鼍童塑曼犁曼尹咱;耍孽;赫:为善 川萌l 霪嘈日:女l 主翥i 星 可逆转的趋势,代表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总体方向同时,现代社会学认为,一个阶层的成 型,应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阶层的群体地位与相应的阶层认知。中产阶层(霉;dd l e class),又称中产阶级、中间阶级或中间阶层,它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经典 理论狭义上理解的纯粹阶级范畴,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职业 特征、自我感知等趋同及社会评价与认同一致的一个群体。如今,在社会转型期 的大众消费时代,中国都市中产阶层到底是些什么群体?他们与西方社会 的休闲生活方式之间是否也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联系?他们在生活方式、社 会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别在休闲方面具有哪些特征?所有 这些都已成为研究中国中产阶层与休阏关系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也是衡量中 x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之为“旧中产阶层”。这一群体成长于上个世纪8 0 年代中后期,且逐渐成为我 国中产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遍布城镇和农村,但首先生于农村地区。上个 世纪8 0 年代中后期到9 0 年代初期,是其鼎盛时期,他们拥有比较可观的经济资 源,但其权力资源、社会声誉、文化资源的欠缺影响他们在社会阶层系谱中的整 体地位。而现在,他们又被崛起的“新中产阶层”挤向边缘。 其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的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家。他们是依仗着改革开 放所释放的市场资源与流动机会,在计划与市场的双重机制作用下,以资本原始 积累的方式经营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乡镇企业家在上个世纪9 0 年代中后期,由 于乡镇企业的结构性衰退,也发生了分流,其中大多数转变为私营企业主了。 再次是“新中产阶层”。自上个世纪8 0 年代起,在大规模引进外资的社会运 作中,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职业应运而生,随即出现了两大职业群体。一是现代 企业家群体。他们或是掌握高新技术文化资源者,或是原体制下的掌握一定的权 力资源者。他们凭借高新的技术文化资源和体制内的权力资源获取较高的社会回 撮。其二是应聘于“三资”企业的白领雇员。其职业声望、报酬、劳动方式均高 于一般职工。这两类职业群体是典型的新中产阶层的代表群体。 ( 二) 当代中国都市中产阶层的界定 1 、都市中产阶层的兴起与成长 在当代中国社会里,中产阶层的身影在复杂庞大的城市机器面前,是渺小的, 但他们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在中国入处在普遍性地急于奔“富裕”的焦虑 压迫下,在我们生活的街道上,中产阶层确实像一片“法国梧桐”,向世人显 示一个新的城市生态样本。 都市就是这样一个社会样本。对它的描述,无疑可以勾勒出中产阶层在中国 。关于“旧中产阶层”与“新中产阶层”的区分,最早源于2 0 世纪5 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c 赖 特米尔斯的研究参见c 赖特- 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m 浙江人民出版 杜,1 9 8 7 。这里借代手法若将当前的中国社会结构也类同于自然界的植物谱系,那么今天产生于中 圈社会的中产阶层无疑就是这种给人们带来浪漫想象的“法国梧桐”。参见东方早报上海中 产全景报告 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0 4 1 8 5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成长的一道清晰曲线。都市经历了由一个高度计划经济的城市向以市场为价值核 心的现代社会转轨,又有全球化浪潮下现代产业的长足发展,现代技术基础之上 社会总体的发达,以及消费主义盛行下的大众文化消费。可以说,现代都市社会 形态的确立,给以农业文明为核心价值观的都市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其中的 技术支持和大众消费使形形色色的文化( 包括休闲) 现象凸显出来,而这些,已 成为学术界所热切关注的话题。由此形成的一个社会后果就是,都市不仅在社会 财富上获得了令全球注目的高速增长,同时也使得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自由流 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开始出现。而社会财富高度增长和社会公共空间的 形成,最终为新生阶层或社会新生力量的发育及成长提供了可能。 总的来说,我国城市中产阶层出现和成长的条件有以下三方面:其一,清明 宽松的政治和重新调整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使得市民生活在相当的程度上从国家 的政治生活中分离出来,于是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哈贝马斯所称的公共领域,这 是我国城市中产阶层崛起的政治大环境;其二。经济的持续稳固的发展,经济结 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为中国城市中产阶层出现和成长创造客观经济社会条件:其三,1 9 7 8 年后的改 革开放,使中国文化呈现多元性及对多元文化的宽容性,这对于中产阶层来说是 m 很重要的,正如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另外,如米尔斯 所说:“大众教育也是新兴中产阶层职业兴起的一个主要社会条件,因为这些职 业需要教育系统提供的技能。”2 0 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增长的成就有目共睹, 中国大学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而且中国教育的经济回报率不断提 高,到2 0 0 0 年已经达到6 7 ( 即多受一年教育者收入增长6 7 ) 。这 一经济回报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它也为中产阶层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的 新中产阶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因此,文化的多样化和精荚教育向大众教育的 转变为中产阶层尤其是新中产阶层的出现和成长提供了文化和精神基础。 。p i e r r e b 叫r d i e u ,d j s t i n c t i 咖,a s o c i a l c f i t i q o f t b e j t l d 鲫e n t o f n 咖,c 蜘出r i d g e ,m 螂: h a r v a r du n i v e 芯t y ,1 9 8 4 o 6 5 。c w f i g h tm m s ,w l l i t ec 【u 吗m a n ”r i c 蛐m i d d l ea 踞s ( d 叻:o x f o i du n i v e 娼i t y p r e ,1 9 5 1 ,p 2 6 6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 2 9 3 0 6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艾 中产阶层,具有稳定的收入和满意的职业,具备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 同时,其中一部分如大学教授、作家、新闻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家直接从事社 会主流价值观的创造和传播工作,肯定自己的价值及现存社会秩序,希望社会在 稳定中实现进步。因此,中产阶层是现代社会稳定的奠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说, m 中国社会未来的稳定,就取决于中产阶层能够以何种速度发展壮大起来。 其二,在消费上的前卫性。有关中产阶层以及中产阶层在消费上的种种前卫 h 表现,是西方社会学家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相对于老中产阶层凭借财富( 在 生产领域内) 获得成就感而言,新中产阶层只能通过生活资料领域( 所以,有房、 有车常常是他们有“产”的重要标志) 来展示该阶层优越感。加之他们看熏社会 声望,用米尔斯的话说,存在着强烈的“地位恐慌”;同时又常常是时尚性传播 媒介的主要受众,因此他们比其他阶层具有更明显的消费前卫性。另外,由于中 产阶层多数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们在消费方面还表现出明显地追求生活品 味和格调的趋势。 而在中国,都市中产阶层在消费上的前卫姿态已经凸显出来。今天的大众传 媒( 尤其时尚报刊杂志) 的基调定位是引领中产阶层白领消费、消费,再消费, 并且明确提出超前消费,即“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都市中产阶层的消费 龠 已经从各种家用电器转移到宽敞明亮的住房和家用汽车上。因为住房与汽车作 为人们最重要的消费品,在界定个人身份与个人的社会等级方面的符号作用尤为 明显,因为通过选择住房、汽车来确定自己的身份是一种自然现象。正如桑德斯 m 指出,现代社会中消费具有文化意义,即消费可以形塑文化体验及个人身份。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众往往倾向于通过个人财产将抽象的自我展示具体 化,并通过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品牌等级而获得社会等级。因此,现代消费不 仅具有物质形态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而且越来越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主要形 峰 引自周晓红主编中国中产阶层调查【m 】| b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n 5 1 5 - 2 0 o 代表著作:从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理斯曼的孤独的人群、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 自我表演,直到福塞尔的格调、布迪厄的区隔和披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等相关详 细论述 o 周晓红,同上引书,1 8 国张雪均住房商品化与中国城市阶层空间分布的重构【j 】理论与现代化,2 0 0 5 2 1 0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式和“身份认同”的主要来源。在社会学家看来,消费不再仅仅是个经济的、 实用的过程,而是一个涉及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的表达过程。有时消费者购买的 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可使用的实用商品,而是透出这样的信息:暗示消费者本人想 成为某种人或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人们通过消费实践、透过消费模式中的符 号使用,构建他们对自我的社会群体认同,不同阶层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 会心理和消费倾向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 一) 休闲 二、都市中产阶层的休闲及其分析 1 、“休闲”语义渊源 休闲的英译是l e i s u r e p 8 r r y ,n j 在文化与休闲一文中指出l e i s u r e 一词源于古法语l e i s i r 是指人们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该法 语又出自拉丁语l i c e r e ,意为合法的或被允许的。面a j 碍e a l 所著的休闲 与旅游研究方法一书则认为:休闲一词最早见于希腊文学,其希腊语是s c h o l e , 原意为休闲和教育活动,从而揭示出从事休闲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内 在的关系,也即休闲活动是以接受一定的教育程度为前提的。在古希腊和罗马, 闲暇标志着自由人和富者的地位,他们生来不受命运驱使而必须劳作,所以闲暇 甚至看得比道德的、公民的和政治的要求还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希腊 人对休闲的一种认识,即休闲是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特权。因为在当时缺乏空闲时 间的只有那些出身贫寒、没有幕望获取政治上显赫头衔的人,而正因为那一部分 人无法拥有获得教育的权利,因而也就失去了休闲的权利。所以,古希腊语中, s c h o l e 的反义词a s c h 0 1 e 就是专门指劳动、奴隶状况。这里。我们可以清蜥感 受到休闲和劳作在古希腊时期存在着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在拉丁语中,同样也 能看到这种相互对立的存在关系,如词语o t i 衄表示的是休闲和闲逸,而其反义 词n e g o t i u m 则是指的从事劳动、事务、商务等活动。现代英语中,s c h 0 0 1 是 母。蔡禾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 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 0 0 3 1 6 2 ,6 9 7 l 1 1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强的内在动机的活动,才是“休闲活动”。也就是说,闲暇生活是一个客观存 瑶 在,包括闲暇时间和闲暇活动,两体闲生则是指主体在闲暇时阅内所选择的指向 幸福和安适的活动,至少主体意识上是积极的、主动的:“闲暇生活”仅仅是人 的全面发展的一种空间,是人性张扬的一个舞台,而“休闲生活”则是入的发展 的过程,是一种现实的运作;“闲暇生活”是自在的,而休闲生活是自觉的。也 就是说,休闲生活是人的主体性在闲暇生活中的介入和体现。假如没有自觉、没 有主动、没有选择,一句话,没有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则闲暇永远只能是一个客 观的自在之物一空余时间,只有主体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闲暇生活才可 能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 使个体能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为, 鼍 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o 也只有如此,闲暇生牙成为“休闲生活”,才可以 是“人的闲情所致,为不断满足多方面的需要而处于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 建构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生命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休闲虽然产生于闲暇 生活,但又超越于闲暇生活之上,在某种程度上,休闲才是真正的工作或劳动。 ( 二) 中国休闲话语的流行 随着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为工作而生活”的传统价值 观将被“为生活而工作”的新型价值观所取代,一个新的“休闲时代”来临了。 休闲不但对经济的作用和贡献加大,而且在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也从原来所扮演的 “边缘角色”变成“时代的主角”之一。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从业人员 的比例大大增加,体闲服务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生活方式曰 趋休闲化,休闲成为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领域。因此,休闲与人的个性 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正备受关注,体闲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在这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w h i t ec 0 1 1 a r :t h ea m e r i c a nm i d d l e 。参见马惠蒂,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j l 自然辩证法研究,2 0 0 l 5 4 6 国【荧】托马斯古德尔,杰夫瑞戈比著成素梅等译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嗍云南人民出版 社,加0 0 1 1 回马惠蒂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j 】齐鲁学刊,1 9 9 8 ,3 1 0 0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l a s s ) 著作中,米尔斯曾论述道,工作对于美国的新中产阶层来说,已经失去 了老中产阶层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而演变为“不得不遭受的痛苦”,而随着“工作 偶像的衰落”,闲暇偶像开始升起,闲暇道德取代了老式中产阶层的工作道德, 闲暇生活以及在现代意义上组织起来的那些娱乐机器变成了认同模型中影响性 格形成过程的核心因素。回米尔斯置身的是从“工作主义”的闲暇、消费主义社 会转变的时代,而对中国当代的中产阶层来说,他们诞生时便面临着一个全球化 的时代,一个消费社会的时代“带有浓重的渴望与梦想成分的建立在闲暇基础 上的假日形象”圆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主要内容。 显然,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 组成部分。虽然我国距休闲时代还有一大段遥远的路,但不能不看到,自改革开 放以来,在不到2 0 年的时间内1 9 9 5 年起实行五天工作制,1 9 9 9 年又实施春 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日,中国休闲发展速度之快,不能不引起人们极大的 关注。窜 “目前,我国公民已享有法定假日1 1 4 天。现实告诉我们,中国人的1 3 时 间是在休闲中度过。这一国家行为表明了我国已融入国际休闲社会的背景中,这 从政府正在出台的政镱以及新的产业布局的调整中,看到促进休闲、休闲产业、 休闲经济、体闲文化发展的社会条件支持系统正在建立的趋势。这一国家行为提 出了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体闲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现象正快速地向 我们走来。”。该文作者反复强调的“国家行为”和“国际休闲社会”可谓中国 社会休闲问题的两个关键词,在中国“中产阶层热”涌动的同时,“休闲热”也 同样在国家积极的推动下日趋兴起。“假日经济”引发一股一股的休闲风潮,短 短几年问就使休闲旅游蔚为时尚,连过去很少听闻的暴走、溪降、野外生存等休 闲运动也应运而生并迅速走热。休闲的普遍化和规模化极大地推动了休闲的产业 化,各种自然的和人文的旅游景点纷纷开发,各种夜总会、0 k 厅、舞厅、度假 村、农家乐、娱乐城、健身房,以及各种酒吧、水吧、玩具吧、网吧、陶吧、书 吧、报吧等休闲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和乡村的角角落落。 o 【美】c 赖特米尔斯自领一美国的中产阶级 砌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8 7 2 7 l 2 7 3 o 米尔斯,同上引书,1 9 8 7 2 7 2 。【美】杰夫瑞戈比著,张春波等译2 l 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p 哪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0 编者 的话,8 。王文章加强休闲文化研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m 自然辩证法研芄2 0 0 3 2 7 4 1 6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费能力,其参与休闲的活动与方式也丰富多彩;而整个都市的休闲开放度很高, 休闲资源量大质优,休闲产业化程度高,拥有各种各样的休闲设施和休闲场所, 如公园、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图书馆、剧院、音乐厅等,均成为 吸引居民前来进行休闲的吸引物,以及各种商业性的休闲设施和服务,如餐馆、 咖啡厅、游乐场、超级市场等。这些鲜明地体现了内在的都市文化。同样地,对 于中产阶层,其外化就表现为都市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是都市人生活的各个层 面、各个环节的展现。可以说,现代中产阶层是现代大都市的产物,而作为都市 自身重要功能之一的休闲( 游憩) ,是中产者在都市中所从事的一切身心放松、 消遣娱乐、强身健体、节庆活动、会议展览等自由之生活方式。 因此,都市中产阶层的休闲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具有强大的物质 基础作为依托。凡勃伦对此看得非常清楚,“任何i 葛度组织起来的工业社会,荣 誉最后依据的基础总是金钱力量,而表现金钱力量从而获得或保持荣誉的手段是 有闲和对财物的明显消费。”哆休闲需要的满足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像沉思、 散步、捉迷藏等这样的休闲活动一般不需经济的投入,属于非消费休闲。当休闲 需要通过对某些产品、设施和服务进行消费来获得满足时,休闲活动就变成消费 性休闲。休闲和都市的特征密不可分,在以消费为中心妁后工业社会,除了“有 闲”,“有钱”也将成为中产者们休闲的一个重要标志。 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研究 ( 一) 西方中产阶层的休闲逻辑 为了清楚了解中国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我们有必要在杜会学的攘体视野 中对相关问题的理论脉络进行一番梳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对于西方中产阶层 来说,属于生活方式一部分的休闲生活已经成为他们社会阶层地位的标签。同时, 其中产阶层体闲理论经历了产生、发展阶段,如今也正面临着社会变迁。具体主 要表现四个方面: o 徐明宏休闲城市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 0 0 4 5 6 1 8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中产阶层生活方式视角的凸显 在社会分层理论中,决定中产阶层性质的基本要素仍是经济基础,但也不能 忽略其生活方式的作用。生活方式作为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自马 克思开始,相继有马克斯韦伯、凡伯伦以及布迪厄等西方社会学家对此都有相 关论及。 在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生活方式就被看作辨别阶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分析 法国农民阶级时,他认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既然数 百万家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 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就形成一个阶级。”。继马克思之 后,韦伯对于生活方式问题表现了更明确的研究兴趣。在阶级、地位与权力 这篇论文中,他提到了生活方式这一概念,指出,“阶级”是按照人们所具有的 不同的产品生产与获得方式进行的分类,但是“地位群体”是按照产品的消费原 则,也就是特有的“生活方式”来迸行的一种分类。o 而凡勃伦主要是从消费的 角度来认识生活方式,以及这种以消费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生活方式与阶层的关 系。凡勃伦认为,“有闲”是社会差别的象征,是生活方式与阶层的问题。在后 来的研究中,布迪厄的研究使生活方式的研究更进了一步。布迪厄采用惯习和场 域的概念,主要是惯习的概念,整合了前人对生活方式研究的几个方面,使之成 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此基础上,各国关于中产阶层研究的具体实践同样证明了中产阶层的生活 方式越来越成为社会分层重要的分类标志。在美国,福塞尔将格调作为衡量中产 阶层资格的重要尺度。日本的新中产阶层( 工薪阶层) 起初以职业界定,但后 来其内涵演变成了“新中间大众”,如今又诞生了一批拥有高薪科技、跨国资本 的中产阶层消费新贵。在韩国,地位意识是中产阶层自我识别并影响社会的基本 概念,“生活方式的原则”成为韩国中产阶层赖以确立的根本组织原则。芬兰学 者将文化气质、道德取向等作为界定新兴中产阶层的重要标准。 而在中国的台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a 马恩选集第l 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7 2 , p 6 9 3 om i c h a e l e s o b e l ,1 9 8 1 ,l i f e s t y l ea n ds o c i a ls t r u c t u r e ,n e w y o r k :a c 8 d 栅i c p r e s s i n c ,p p 8 西马姝文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理论综述【j 】江西社会科学瑚0 4 ( 1 ) 。【美】保罗- 福塞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m 】冲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8 o 参见周晓红,同前引书。2 0 0 5 ,1 1 4 。 1 9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地易变、不安分,对于当某种因素一占上风就要衰败的生活形式来说,它总体上 处于合适的位置。要求不断变化的阶级与个人因为他们的迅速发展使鄯跳掣 基刖黝辨罐籍掣戚翰括瓶酗f 岔数搿碍薹翳冀赫霸尧同基猢。衬召篷茹 警晶t 爨餮辣譬掣呶喵曙噶增懑舞崖堪w 溜睹罨济濯增濡滏鬈嘲强汨鞭嵯圳 堑琴塞其看栅洚并蘸嚣矍鬻¥。渣翔唆笾底才能说服人”,没有研究,理论就不能彻 底。另外,各种不同的休闲活动由于本身在内容、形式、品位等方面存在差异, 它们产生的效能也一定会有差异,因而,要使休闲活动有效的充实生活、美化生 活、满足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休闲生活的效益,就必须对现实的休闲活动可导 致的心理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其二,建设都市休闲文化,营造良好的休闲文化环境。 耍提升都市中产阶层休闲,必须把休闲当作一种文化存在来看待,并赋予其 全面的文化意义。至少,它应当被当作是都市文化体系当中的一个子系统,赋予 它相对独立的意义。这种相对独立性是指,都市中的休闲文化本身也应当具备文 化的基本结构: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前面所说的休闲价 值观就是精神层面的内容。除此以外,在器物层面,都市应该主动地建造、创设、 挖掘休闲生活的场地、空间和设施,尽可能为中产阶层的体闲生活营造广阔的天 地;在制度层面,可以借鉴各种规范人们劳动生活的机制,构建都市休闲的制度 空阔,以起到必要的导向和规约作用,同时保证各种力量在提升休闲生活中的职 责功能。 而都市休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休闲环境。这就需要强化政府调控。因为政 府对居民休闲生活状态的关注,是政府的一项职能,也墓i 錾文明、富强、现代 化国家的保证政府在构筑体闲文化基调、规范休闲活动内容、扶植休闲产业发 展等方面,均有较强的推动力。同时,政府调控职能的发挥。也可以有效地推动 休闲文化及产业的良性发展。 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建立文化广场和绿化广场,设立城市雕塑、 美化城市墙体等措施来建设文化都市,在为都市人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也将一 种休闲文化理念传递给大众。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强化媒介监管者的社会责任。 我们应该看到,现在都市人休闲生活十分丰富,精神文化和价值的选择日益增多, 。转引自马惠蒂建造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休闲文化的理论思考【j 】未来与发展1 9 9 6 ,3 p 5 5 4 5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仅如此,“政府和社团的介入将使休闲活动上升为一种改变人类本性的途径”,。吉 登斯的关注人类自我实现的“生活政治”概念也与此相通。管鲍曼同样认为,社 会身份的确定性已被现代性以强制和必需的自决权所取代,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即他的社会定义,已不再是拥有状态,而是成了存在状态。人在强臻坚斋篓蠡霖 答隔酱霉藏簧謇二| 鞘战酸潲群;们 已经认识到了不断“扩大中等 收入者比重”的重要性,明确了壮大中产阶层的社会目标,那么,怎样把这种政 治导向性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和政策?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把 中产阶层的自发性、自然性“发育”与引导性、保障性“培育”结合起来,在“发 育”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主动的“培育”中产阶层的社会功能性基础以及适 宜其成长的社会结构性空间,从而保障中产阶层的顺利发展促使中产阶层早日壮 大成熟。 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具有一定高度的阶层除了努力保持它在具体社会资源占 有上的优势以乡 ,还会在思想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与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 相区别开来。由于具备足够的经济、文化资源,中产阶层可以追求效用极大化的 物质消费,同时也注重高品质的文化和精神消费,包括休闲在内。但由于中国传 统文化中腐朽思想的存在,如追求享受、任意挥霍的休闲观,脱离伦理道德、只 追求个体体验的休闲观,以及加入w t o ,西方休闲文化中的低级趣味也随之侵入, 如暴力、色情影视、颓废的东西等,这些庸俗落后或腐朽的东西是中产阶层应 该防范和排斥的。中产阶层应提高知识修养、艺术境界和审美情趣,必须加强提 升阶层及个体的休闲品味。 总而言之,中国政府、社会、组织团体以及中产阶层本身都应该努力营造适 宜中产阶层培育与壮大的主客观条件,营造良好的休闲生活环境,大力发展体闲 产业,彰显中产阶层休闲意义,实现中产阶层休闲的理想状态一诗意的栖居”, 从而达成和谐中产阶层社会的良好愿望。 。张伟冲突与变数:中国社会中间阶层政治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5 p 4 4 0 4 4 1 4 7 x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史 。诸如马利权类型的“贵族中产”们带着些许奢靡色彩的潇洒休闲是否便可代表 当今中国中产阶层休闲生活的典型形态? 答案却无法肯定,就在同一本书中,我 们也看到了对中产阶层休闲生活的另外一种描述:“工作压力大,紧张的工作不 断掏空他们的智慧和体力,淘汰的压力与发展的压力使他们感到危机四伏他 们的身心高度紧张,患得患失,工作的余暇获得的不像是幸福更像偷来的快乐。” 。那么,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的休闲生活境况是否果真如此了无生气? 尽管两者所 描述的是同一对象,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那么,对中西方中产耆休闲生活的素描,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出不同国度里 中产阶层的休闲特征昵? 难道西方中产阶级的体闲生活具有地位标签化,是西方 社会的独有产物? 而中国的中产阶层却是一个没有标签的“无特征的阶层柚吗? 果真如此吗? 2 、都市中产阶屡休闲生活状况研究 虽然,现在中国对中产阶层的整体上把握没有那么轻松社会对他们的存 在含糊其词;学者们对中产阶层理论的领域研究一时间无法达到统一;在社会广 泛地关注上,中产者缺乏特殊的符号。但是在都市,真实的中产阶层这一群体的 表征还是清晰有力的,他们已然群集,中产社区已经出现;他们的职业身份确立 了他们在经济领域的地位;他们的喜好正成为模仿的时尚;他们在生活方式上形 成了中产阶层标志性的群体特征,等等。由此可推断,中产阶层在闲暇生活上也 将展现出该阶层特有的风格特征,如果说普通的休憩、放松时间只能称作“闲暇”, 那么都市中产阶层颇为积极、活跃的闲暇生活则可称之为一种休闲的诞生。换句 话说,休闲已成为表征中国都市中产阶层的标签之一,也是体现中国中产阶层是 一个有特征的群体性阶层。 构成休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休闲时间( 1 e s u r et i m e ) ”休闲活动( 1 e i s u r e 8 c t i v e ) ”“休闲状态( 1 e i s u r es t 8 t e ) ”。本专题利用中国相关城市中产阶层实 证研究资料固,通过对城市中产阶层休闲时间的分布、休闲活动方式的选择及休 。陈冠任、易杨冲国中产者调查【m 】团结出版社,2 0 0 4 第2 6 2 、2 6 3 页 。陈冠任、易杨同上引书,2 0 0 4 第3 5 6 3 5 7 页 o 陈冠任、易杨同上引书,2 0 0 4 第1 l o 页 。限于笔者在中产阶层相关实证研究开展的困难与不足,如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无法体 现权威性与代表性充分收集资料,利用他者实证研究,借以阐述本研究专题。在此郑重说明 2 5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睡眠时间上中产与非中产之间差异化现象的致性,闲暇时间的拥有量上呈现 间却并未普遍地相应减少,至少与非中产阶层的差异不明显。 ( 2 ) 城市中产阶层休闲活动方式选择及分析休闲方式狭义上指的是人们休闲活动具体内容的总称,如打 x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切按你所需自主选择进行。出自经济、政治、文化或者其他需要,新兴的中 产阶层人群在虚拟空间里分享信息、自主交流。总:之,网络为当代的中产者们提 供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体闲活动方式,如网络联系、网上聊天、网络情爱、网上 影视和网上游戏等等,从而使人类的休闲活动理念和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并且极大地丰富了休闲内涵。 ( 3 ) 中产阶层休闲状态的价值体验分析 有关中产阶层对休闲的理解与主观认知上,通过实证研究得知,主要从休 闲态度与休闲满意度两方面来分析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将“工作”与“休闲” 并置时,超过半数的中产阶层成员充分强调休闲的独立性与重要性,没有让休闲 生活湮没在工作的世界里。国即使有些中产者因为工作的忙碌而无暇顾及休闲, 但从根本的态度取向上,这一阶层群体却是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休闲的重要性:“许 多白领宁愿放弃高薪的职位来换取更多的休息时间,从而达到一种可持续发 展,丽不是像以往那样拼命工作挣钱。”国 与此同时,中产阶层对工作一元论的低认同度也体现出他们对休闲生活重 要性的充分肯定,表达了他们不愿被工作左右全部身心的真实心态。坚持工作与 休闲的区分、维护休闲生话的独立性提高了中产阶层对自身体闲生活状况的满意 度。从实证调查中可以推断出,中国都市中产阶层非常重视休闲,也积极投入休 闲,尽管工作忙是妨碍该阶层休闲生活的主要因素,导致休闲时间的紧缺,但该 阶层总体拥有较为活跃的休闲生活,对休闲生活的主观满意度也更高。 ( 兰) 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的考察 通过“第二手资料”( 他者实证研究) ,城市中产阶层的休闲生活状况得到整 体上的粗略描绘与勾画,但要把握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的深层逻辑,就有必要 将研究视角聚焦到中产阶层个体当中,考察他们对休闲意义的理解,对实际休闲 活动的选择,并揭示我国中产阶层身份认同与休闲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自周晓红同前2 0 0 5 p 2 1 3 2 1 4 。周晓红同上,2 0 0 5 p 1 3 4 。许海峰同前引书,2 0 0 3 p 9 5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或是住房、通讯、教育、旅游等开支,中产阶层都成为了都市消费的主力军。在 都市的高消费中,中产阶层形成了独特的、属于自己阶层的休闭消费风格,他们 对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地位是极为重视也是极为敏感的。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中产 阶层对休闲的标签功能的垂青。由此可见,比起休闲对生理功能性需求的满足, 中产阶层更为青睐的是其符号性的表意功能。 相比而言,对时尚的演绎在中国中产阶层的休闲生活中表现得并不明显,他, 们中的多数人类似于理斯曼的“他人导向型”,o 是对新奇事物的追逐与尝试者, 而非积极的营造者。中产阶层对时尚消费就是一个例子。“在一个圈子里,如果 有两三个人家里有了摄像机,其他人很快也会置办上;如果有一个人去了东南亚 旅游,过一段就会有人一家人都去。这些年若干消费风潮的演变正是中产阶层生 活方式发生改变的结果。”口 ( 4 ) 自由型休闲 人类一旦摆脱义务和制约,休闲时间的使用将处于完全自发的状态。因此, 休闲是自发的活动,是人们自己乐于参与的各种活动。个人所从事的体闲活动是 依据自由意愿来选择的,人们认为其值得追求,有主动性,没有强迫性。因此真 正的休闲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是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兴趣、需求所选择喜爱的活 动。一些中产阶层认为,休闲“不是调剂,是我喜欢做的事”,在个性化旅游就 能体验到这种自由:“我不会跟团旅游,跟团去没意思,去什么地方,呆多长时 间都是固定的,没有一点自由。我认为旅游是给人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方式, 同时也给一个人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机会,可以让人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 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风俗文化,让你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真正的了解与反 省。一次下来往往花费很大,而且很辛苦。但我们自己喜欢,也就不觉得了, 这是自己选择的,我喜欢这种感觉。”o 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反思性监控,中产阶层 结构群体才能逐步确立意义的合法性边界,追求真正意义的休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8 。【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h q 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2 盘陈冠任易扬著中国中产者调查团结出版社【m 】,2 0 0 4 2 2 5 。周晓红同前引书,2 0 0 5 1 4 0 3 1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未来发展与休闲可能成为城市休闲空间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越来越多的中产 阶层休闲场合不断提升中产阶层的休闲需求时,中产阶层的休闲本身也在不断建 构新的休闲空间一个区隔的空间。 私人休闲空间主要是指私人住宅,它不单单是人们的居住空间,也是人们与 家人一起进行休闲交往、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可以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 是现代社会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基本空间。事实上,中产者每天日常的休闲活动 及大部分的休闲时间都在这一空间区域完成。对于工作忙碌回来的中产阶层来 说,家庭活动本身就是重要的休闲形式。与家庭相关的休闲中既有表达也有义务 的因素。而且,在家庭中,中产者夫妻之间、亲情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仅是休闲的 环境,也是休闲的目的。中产者们基本关系( 家庭及其它关系) 的表达与发展是 人们在休闲中寻求的主要结果。除了工作时间、业务关系外,中产者们“大量的 非工作时间是用于各种形式的家庭交往的,其中,既有正式的活动,也有随意的 交流”。露而且,“放松身心、加强关系以及享受彼此陪伴的满足感”是中产者们 “选择休闲的三个最主要的原因”。o 许多活动仅仅是为这样的交往创造条件。增 进家庭交流通常是度假旅游的中心意图。最重要的是,建立亲密关系是人生始终 如一的关注目标。一些休闲既提供了当下的快乐体验,也着眼于这个最终的目标。 最后,大多数人都喜欢和自己熟悉与信任的人一起度过相对放松和随意的时光。 与检验认同和锻炼能力相比,人们都喜欢与那些已经了解并接受我们的人在一 起。因此,对中产者而言,家庭就是个可以最不在意自我表现的社会环境。 与私人休闲空闻相对应的是公共休闲空间。人们的居住区域是工作和日常生 活的中心,但它一般是日程化、程式化的,人们常常具有寻求“变化”、“新鲜” 和“刺激”的冲动。中产阶层选择离开家门去旅游等休闲方式就是这种摆脱日常 程式和日常空间束缚的动机的产物。旅游地作为与居住“中心”相对照的“快乐 边缘”,事实上“是游客输出地的社会建构( 想象、美化和神圣化) 的产物”,是 居住地的一种精神补充和对照,它可以使人们沉浸在一种理想化和美化的“自由 休闲境界”。 由于受到城市化过程的影响,在原来意义上形成的社会人际行为和交往关系 。转引自周晓红,同前2 0 0 5 第7 9 8 3 、8 5 8 6 页 。约翰凯利,同前引书,2 0 0 0 1 8 3 。约翰凯利,同前引书,2 咖1 8 5 3 3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已经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也就是说,中产阶层日常的休闲行为和交往关系已经 从传统的生活模式中分离出来了。譬如,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现代自领,可能在 一个地区上班,在另一个地区从事休闲娱乐活动,而在第三个地区吃饭和睡觉。 这就说踢了现代社会的人们早己脱离了家庭与单位之阊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在 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的城市里,许多公司的白领人员,下班以后并不急于回家,而 是到酒吧、咖啡馆等娱乐场所消磨时间,直至深更半夜才回家。因此社会公共休 闲场馆也就成为人们进行休闲文化活动的第三空间。近年来,这一现象也在上海 的外企公司职员身上体现。每当晚上8 点以后,不少酒吧、啤酒城、咖啡馆、夜 总会、保龄球馆等场所,就会迎来一拨又一拨公司白领人员在此进行各种体闲活 动,或娱乐,或聊天,或埋怨,或发泄。根据对上海市民去酒吧的目的的调查得 知,6 5 0 9 是为了休息放松,3 1 5 4 是为了个人交际,1 0 9 是为了工作需要, 5 6 5 是为了消磨时间。回显而易见,如酒吧、咖啡吧之类的休闲空间已成为都 市中产阶层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因为体闲踞表达了一部分当代中国人把日常生 活风格化和美学化这样一种后现代文化倾向,也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生 活态度对日常生活的严重脱离:休闲吧和吧外的空间只有一墙之隔,但是两者截 然不同;因而,在当下的中国。休闲吧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种现代性的精英 文化和生活方式,换言之,这些休闲吧与它们所处的环境之间形成了现代性的和 后现代性的双重结构。 从这个意义上说,酒吧里的闲暇已不仅仅是“在经济上是非生产性的”而被 当作是身份、地位和某种“价值”的象征。在酒吧里享受闲暇的中产者们证明着 “他们不受生产性劳动的约束”事实上,这显然是一种虚伪的证明。酒吧休 闲,这是一种有些昂贵的闲暇,除了虚伪的证明之外,是对中产者们在生产性劳 动中超出常人的忙碌和焦虑的一种回报和补偿。也可以说,酒吧里的闲暇是对“生 产性劳动”的一种暂时的逃避这种闲暇中分明透露出幽灵一样挥之不去的忙 碌和焦虑,它们潜伏在酒吧的每一个角落,等着里面的人一走出门外,就立即窜 上他们的肩膀。更有甚者,酒吧里的闲暇同样可以成为“生产性劳动”的一种虚 拟性再现。正如波德里亚的所讲的:“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个体化的、总体化 的系统中,不存在对时间的自由支配。休闲并非对时间的自由支配,那只是它的 西上海人如今怎么玩新闻报1 9 9 7 年9 月1 5 日 3 4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个标签,其基本规定性就是区别于劳动时间的束缚,所以它是不自主的:它是 由劳动时间的缺席规定的。这种构成了体闲深刻价值的区别到处被解释、强调为 多余、过度展示。在其一切符号之中,在其一切姿态之中,在其一切实践之中, 在其表达的一切话语之中,休闲靠着对这样的自我、对这种持续的炫耀,对这个 标志、对这张标签的这种展示和过度展示而存在。除了这一点,它的一切都可以 被剥夺、删除。因为正是这一点规定了它。”。吧类娱乐场所在都市的迅速发展,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公共休闲娱乐场馆在都市中产阶层休闲文化活动中的作 用日趋重要。 3 、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的相关行为表征 中产阶层的休闲行为向来是人们关注的中心,他们被认为是有品味、有格调、 有休闲激情的休闲“主角”。作为休闲观念上的倡导行动者、社会阶梯上的地位 追求者、生活方式上的品位制造者,他们总是会以其独特的休闲激情和为人瞩目 的前卫角色,在社会发展与时尚兴替中执着地追求自我表现与社会认同的空间, 他们是不折不挠的竞赛者和表演者。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甚至就是因此而存在的 “休闲阶层”。在社会大众的眼里,中产阶层是一群有钱、有闲、有情调的优雅 人士。他们生活无忧、衣食考究、紧追潮流、出手大方、不计价格、低劣商品与 他们无缘,讨价还价也不是他们的作风,他们是时尚与格调的代名词。他们是高 档专卖店的常客,各种名牌商品的爱好者与推广者,甚至还是各种休闲场所与俱 乐部的会员。锦衣玉食、香车宝马、时尚住宅、豪华家具、手提电脑等一系列与 生活品位相关的高档消费品使得中产阶层成为物质享受与幸福生活的表征,成为 消费社会的英雄和大众的梦想。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些为大众媒介所热衷宣传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为人们 所接受和认可的中产阶层的休闲镜像并不是中产阶层生活的全部。在光鲜亮丽的 外表和优雅闲适的举止背后,中产阶层同样有着并不轻松的一面。在中国,都市 中产阶层是正在形成与发展中的第一代,他们许多人可能刚剐从艰难与困顿中走 出来,中产阶层的休闲行为是否也秉承了这种理想模式或者说因为具体的成长环 境不同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呢? 他们是否具有体闲学家所期望的“休闲激情” 。参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1 7 8 页 3 5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趸 呢? 他们是否形成了明显的阶层休闲行为并与其他阶层形成明显的对比呢? 通 过研究发现,目前都市中产阶层的体闲行为与传统的有关中产阶层的休闲论述有 了一定的出入,而且具有了新的时代与社会特征。固 ( 1 ) 休闲与工作 现代杜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造成工作和休闲构成的传统球体不断地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