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 摘摘 要要 当前,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一部分,成为教育界和 企业界的广泛关注的问题。面对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企业加强内部知识产权管 理,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队伍,是大势所趋。探讨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 养模式,对于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深化人们对于知识产权教育的认识具有重要意 义。 本文考察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通过在网络上搜集近期的招聘信息,详 细分析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现状,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 质结构进行了阐述。以此为基础,以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 海大学等为例分析了国内高校知识产权院系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比较 了知识产权法学人才和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两种培养模式的各自优点和局限性。另外, 还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 培养模式提出建议。本文认为,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一种法律制度,也不仅仅是一种 受法律保护的权利,更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 日趋精细化,企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鉴于传统的知识产权人 才培养模式有其固有的缺陷,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应当重视融入管理学 思维和各种实用技能,并在教学模式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学人才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培养模式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i abstract nowadays, as a part of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cultivating has become the concern of the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s. faced with the fierce global market competition, it is the trend that the enterprises strengthen the inner ip management and bui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of its own.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y the model of cultivating ip manager professionals, which can satisf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orve the knowledge of cultivat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demanding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and make an exposition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quality structrure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basing on this, some universities, such a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inan universit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hanghai university,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in cultivat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in these schools. basing on this, this paper 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cultivating models of ip law talents and management talents. in addition, referring to the cultivating model of ip law talent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is paper mak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ultivating models of ip law talents and management talent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goes further, claiming th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re not only a legal system, not only even a right under the law, but also an intangible asset with commercial quantiti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enterprises need more and more profession managers who were proficiency in ip knowledge and have some other talents in different subjects.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ng model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e manage mind and practice skill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cultivating and try ones best to advanced th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key 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law talents ip management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l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 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1 绪绪 论论 中国加入 wto 之后,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日益加大,知识产权实用人才需求 也日益迫切。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培养体系和培养方式,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知 识产权人才需求的质和量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本文在分析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需 求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相关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知识产权实 用人才尤其是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在本文主要是指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 而不是面向知识 产权行政管理机关的人才。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知识产权事务不断增多和向前推进,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 (1)背景 随着知识产权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成为非常紧迫的任 务。跨国公司诸如西门子、ibm、英特尔、微软等知识产权部门动辄数百人的规模, 索尼公司知识产权专业人员更是多达 400 多人。国内一些饱尝知识产权之痛的企业 开始重视知识产权,并开始引进相当数量的知识产权人才。中兴通讯共有 20 多位知 识产权经理,管理着公司所有的知识产权业务,并在产品事业部、技术中心、市场 营销部设置有 30 多个知识产权工程师1。但遗憾的是许多用人单位慨叹一将难求, 他们所希望的懂管理、懂技术、懂法律的知识产权人才,很长时间都招不到。例如 华为公司难以招聘到合适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2006 年我国国内的知识产权申请是 47 万起,而知识产权工程师只有 3000 人,其中 1000 人为外企服务,真正为我国国 内企业服务的不到 2000 人。一个合格的知识产权工程师年薪达到十几万元,但目前 我国知识产权管理整个行业的人才奇缺2。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正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历史原因,知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识产权教学和人才培养一直被作为法学学科下的三级学科对待。将知识产权视为纯 粹法学的观点,极大地束缚了知识产权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作为学科交 叉、管理与法律融合的学科,知识产权管理应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面对知识产 权管理人才短缺的局面,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推出面向企业中高级管理者的“清华 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管理高级研修项目” 3,以培养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以及紧缺人才,从而进一步加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 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暨南大学开始培养 emba(知识产权管理方向)4。其目标 是:为企业培养以宽厚的管理理论与专业知识为背景,熟练运用知识产权规则体系 制定本企业创新机制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 (2)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 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国内的培养模式没有明确区分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和知识产权 管理人才的差别,也没有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因 此,积极探索理工科学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发挥技术和管理优 势,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我国北京、上海和武汉的相关高校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的一些宝贵的 经验,总结我国在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比较各高校的人才培 养模式,有利于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 国内的不少知识产权学院和教育机构正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 式,但是对于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培养理念、目标、课 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该研究可以为知识产权人才新培养方 向提供理论支持。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主要是利用在网络上收集的资料和在实践中的见闻,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 分析的方法,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和既有的各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对比,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3 以期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1.2.1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1)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市场需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模式的变迁,知识产权管理必将成为企业管理 的重要内容。究竟企业需要怎样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在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 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必须具备那些基本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才能适应企业的需 求。 (2)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文科优势的大 学,依靠法学院在法学一级学科下设立知识产权法学专业。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 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代表。一类是具有理工背景的综合性大学,依靠管理学 院在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以同济大学、上海交大为代表。此 外,国外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也值得学习和 借鉴。因此,需要对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3)知识产权管理与知识产权法学人才培养的差异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包括法学人才培养和管理人才培养。两种不同培养模式,如 何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值得研究。 (4)“知识产权管理”硕士方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 将知识产权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进行人才培养,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如何培养 符合市场需求的知识产权人才,许多高校仍在探索之中。如何顺应市场变化,制定 既符合市场需要,又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知识产权管理”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亟 需研究。 1.2.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北京、上海和武汉的相关高校的知识产权院系在知识产权人才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4 培养方面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了解其知识 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同时,利用在企业实习的机会,通过访问座谈和实 际体验,分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发展状况。 (2)理论分析。目前,已有一些知识产权教育专家对我国的知识产权教育状况 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也有一些介绍海外知识产权教育的文章,国内的清华大学、暨 南大学、中山大学在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又有新的动向,可以通过综合整理 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构建“知识产权管理”硕士方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 1.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知识产权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日益增强,人们对知识产权学 科建设、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等问题的关注也持续升温。 (1)知识产权管理学 但是,目前直接将知识产权管理作为一个学科讨论的文献非常罕见,湘潭大学 的朱清平老师在其知识产权管理学初探一文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阐述,该 文认为:知识产权管理学,是一门以知识产权各方面关系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为 研究对象,系统协调知识产权各种关系和矛盾的知识。知识产权管理学的范围主要 包括知识产权成果的创造、权利的取得、成果的转化与利用、保护与维权和行政管 理五个方面。知识产权成果的创造是知识产权中的一个最重要部分。知识产权的创 造不同于创造学中一般的创造,它是一种独特的创造,其特点是其成果享有专有权。 知识产权的权利取得,包括经过法律程序确认取得(如专利权、商标权)和法律认可取 得(如著作权、技术秘密)两种形式,还包括获权的种类选择等。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 和利用,指权利人自己实施和交易(转让或许可)实施,还包括交易方法、成果质量和 失效成果的利用等。知识产权管理学中的维权保护,贯穿了成果创造、权利要求、 转化利用、防伪鉴别、手段选择、交易权利、纠纷解决整个过程。包括创造之初对 保护的注重,申请文件中对权利的充分要求,转化利用中的有效防范,辨别真伪的 特殊手段,多种手段或最适应手段进行多维保护的选择,交易双方的权益保护等。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5 该文还对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学科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原则性的设想。 该文将知识产权管理分为宏观调控层面和微观操作层面,虽然文中没有直接点 明其侧重点,但是从文章的叙述方式可知,作者强调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是知识产权 管理学科的一部分内容的同时,更侧重于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并且也注意到了两 者之间的联系。依据知识产权的产生创造、获取、经营、保护等一系列过程依次将 知识产权管理学的范围界定为:知识产权成果的创造、权利的取得、成果的转化与 利用、保护与维权和行政管理等。这一观点固然反映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的运作过程,但是没有深入密切的联系企业管理实务进行分析,更未能站在企业经 营战略的高度将这几个方面进行整合。该文只是对知识产权管理学的内涵进行了初 步探讨,偏重于原则性的介绍,没有具体提到培养模式。 (2)知识产权管理学人才培养模式 在知识产权教育的相关文献中,涉及知识产权管理学科的相关论述较为零碎和 原则。以下从两方面予以整合。 首先,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一个讨论比较多的问题。知识产权是一 门跨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理工科学等多学科且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新型学科。 知识产权国家战略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要明确知识产权人才 的素质化特征要求,单一法律专业的知识不足以胜任复杂的知识产权实务问题,具 有技术和管理背景的文化底蕴是知识产权人才选拔的主要方向5。 上海大学陶鑫良教 授指出,应当主要培养懂科技、懂文化、懂法律、懂管理、懂经营、懂外语、懂网 络的复合型、综合型、经营型的知识产权中高端应用人才。应用人才和理论人才在 市场需求方面的比例应当是几百或几千比一。一些学者提出,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 养的第一平台是法律,第二平台是管理,第三平台是经营。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的目标应当逐步从单一培养法律人才走向重视培养管理人才,加速培养经营人才, 尤其是培养最紧缺的、需要量最大的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管理与经营人才。 美国知识产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知识产权法 律专业人才6。为此,美国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放在大学本科后研究生层次上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6 进行,从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以上学位的人中招生,学生首先须获得一个非法律专业 的本科以上的学位,再经过严格的法学院入学考试,才可以进入法学院学习知识产权 法,学制 3 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法律本科学位,才可以从事法律职业。后来美国人把 这种学位叫做“博士”,即 juris doctor(j.d.)。美国这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好处 主要体现在:一是培养目的非常明确,即培养法律专业人才,不仅学校明确,而且学 生明确,有的在已经拿到了非法律专业的博士学位后,再来读法学本科,其目的就 是要转行从事法律职业。这样把法学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而非素质教育,有利 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生源广阔、素质较高、知识面较广,有理工科背景的学 生一般对专利法感兴趣,而专修商标或著作权法的学生则不要求理工科背景,这样 有利于招收较优秀的学生;三是从非法学专业本科生中招生,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 才。当然,美国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的,它也经历过 一个不断尝试、不断调整的过程。美国在开展知识产权教育之初,把知识产权学院 归属于法学系列,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又把知识产权的创 造研究放在工学院,把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放在法学院,而把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 用研究放在管理学院。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最后才把知识产权学院独立设置为二 级学科7。 人们在讨论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时,虽然没有具体分析知识产权法学人才 和知识产权管理学人才的区别,但是这些笼统的阐述仍然对于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 养具有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虽然在国内高校还没有直接以培养 实用性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为目标的课程设置,但是一些主要的知识产权院系,在 其设置的培养方案中已经显示了培养实用人才的价值取向。以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 院知识产权系为代表,其核心课程为:知识产权法专题、知识产权行政法、合同法、 无形资产评估、专利文书撰写与审查、专利战略、国际技术转让法和技术管理等。 而暨南大学在培养知识产权管理方向的 emba 时,将课程分为战略思维与决策、资 本运营与财务分析、营商环境与战略决策、企业创新机制的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决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7 策、高新科技与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管理六大模块,每一模块以管理学的相应知 识为平台,具体研讨与该领域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例如:第二模块资本运营与财 务分析的课程设置中,经理人会计和资本运营与财务战略为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与 之相关的知识产权课程是知识产权经济学分析,与之相关的专题报告都涉及到知识 产权:知识产权申请和诉讼的成本核算、企业并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wto 与反倾 销及知识产权诉讼战略。其他几个模块也都是这样的。华中科技大学和暨南大学的 课程设置,都是强调知识产权和管理学科的融合。 美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 借鉴之处。首先,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少,选修课多。美国知识产权法专业的必修课一 般只有 56 门,如宪法、民法、知识产权法、刑法、合同法、诉讼法等,这些课程是 法学教育中最基础的核心课程。除以上几门核心课程外,其他课程均为选修课。其次, 重视开设外国法律课程和非法律课程。美国法学院重视开设外国法律课程和非法律 课程的做法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国际型人才。再次,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 养和锻炼。专业授课教师的选聘多以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为主。在美国法学院 绝大多数知识产权法课程,尤其是专利法课程,都是由兼任教师讲授的,他们专业经验 丰富,讲课深受学生欢迎;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模 拟法庭等;实践教学环节比较有创意,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鼓励有科技发明的学生 与 mba 专业、法学专业的学生合作,组建或参与校办小型高科技企业。学生可以此 为毕业论文选题,毕业后还可直接加入公司。美国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主要是两个特 点:在教学方面,注意学生自身的兴趣,重视法学基础和非法学课程;同时,强调 实践环节,并与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就业相联系8。 日本东京大学知识产权经营管理计划的课程体系包括三方面:知识产权专业科 目、经营工学专业科目、其他专业科目。其中经营工学专业科目包括技术革新论、 经营工程评论、生产技术开发战略、经营管理工程、网络公司商务等经济管理课程, 所谓其他专业科目主要是信息生物工程学、环境净化生物工程专论、极限机械体系 专论、纳米光子学等理工科课程。东京大学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反映的是知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8 识产权、经济管理、理工科背景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9。 综上所述,虽然,对于知识产权管理学、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等问题, 学界的专门研究非常少,但是在很多知识产权教育的探讨中,人们已经关注到了知 识产权管理人才与知识产权法学人才的区别,并强调了知识产权实用人才的重要性。 同样,目前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知识产权教育实践,虽然并未直接涉 及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但是都强调了该类人才知识背景的多样性及知识产权 与经济管理学密切联系等观点。现有的研究和实践为进一步具体研究知识产权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9 2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研究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研究 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归根到底是要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知识产权人才。因此,站 在企业的角度,分析其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是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培养模式的理论起点。本章在介绍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理 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需求,及其基本知识结构和素 质要求。 2.1 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一般认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 重要作用。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特性和功能,从法律、经济和科技的角度,对企业 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营运而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协调、谋划和利用的活动。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逐渐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在原有的基 础上不断出现新的突破。企业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多层面的 专利保护体系逐步形成。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以及专利申请的质量也大幅度地提 高。 以广东省为例, 仅2001年全省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7000多件和18000 多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 2500 多件。2002 年再创新高,实现了专利申请量和授 权量同比增长将近 20。申请国外专利近两年也有新的进步,连续两年同比增长将 近 50,发明专利在连续 3 年以超过 45的速度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势头。这足以表明,该省的专利申请结构继续改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许多大 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重视专利工作。一些依靠自主知识产权赢得竞争 优势的企业也脱颖而出,如深圳华为、中兴、tcl 集团等等10。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方面,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树 立基本的知识产权意识,开始关注知识产权甚至行业标准等问题。但是总体上仍然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0 停留在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单纯的法律工具层面,一般不会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 只有极少数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人员,主要职责也只是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与专利事务 所等中介机构联系。另一方面,大型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流程相对成熟,拥有 稳定的知识产权工作团队。他们已经不能满足现状,希望进一步将知识产权管理精 细化发展,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 2.2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 在现代企业中,知识产权工作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各 个层面。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量较大。据统计,我国具 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8 万多家,全国现有科技人员为 328.4 万人。其中分布在特别需要 知识产权保护与经营管理的高技术行业与大中型企业的科技人员约 141.4 万人, 另有 科技机构 6841 个,其中科技人员约 6 万人;两者之和为 147.4 万人。而按照国际惯 例和一些跨国公司的经验,企业和科研机构一般应按研究开发技术人员的 1%至 4% 比例配置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按照全国现有科技人员为 328.4 万人,那么,最少需知 识产权管理人员 3.3 万名,最多可达 13 万名。如果仅仅按高技术行业、大中型企业 与科研机构的 147.4 万科技人员计算,则需要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约 3 万人11。 我国现实的情况是,少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较为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积 极进行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例如,海尔集团早在 1992 年就正式成立国内首家企业 自办的知识产权部门海尔知识产权办公室管理并协调知识产权工作;华为公司 则在 1995 年成立了知识产权部专门负责管理知识产权工作12。但是,从总体上看, 我国企事业单位创造、 转化、 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亟待提高。 截止到 2005 年, 多数国内企业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因此,我 国的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按照国际化要求建立自己的知识 产权管理机构,加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1)应急型实用人才缺口严重 应急型实用人才的缺口主要在于大中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1 实务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应该是在理工科专业背景下, 经过 1-2 年的知识产权法律知 识培训后形成的一线在职人员据报道,2004 年的统计显示,广东省目前知识产权人才 缺口大约在 7-10 万人左右,而实务性的高级知识产权人才缺口在 1 万人左右,特别 是懂管理、懂专业、会诉讼的复合型知识产权实用人才,广东省每年需求增加数就 在 1000 人以上。山东省 2004 年的调研显示,全省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需求,仅实用 性应急型的人才的需求量就在 3 万人以上,高级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缺口在 2000 人左 右,特别是中、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对实用性应急型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上海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陶鑫良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应急型实用人才是处于“等米下 锅”的状态,刻不容缓,培养应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与诉讼的知识产权应急型人才、 打造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驰名品牌的知识产权应急型经营与管理人才是高校知识产 权教育的当务之急13。 (2)复合型管理人才需求旺盛 我国推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0 多年来,在知识产权立法、 司法和执法保护方面下 了很大的力气,步子也很快。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基本健全。但是由于 知识产权保护及其法律知识的普及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突击完成的,特别是对于知识 产权的管理及保护诉讼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加 强。 正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导致我国知识产权 立法、执法和司法及其他方面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之间的矛盾没能及时显现出来。随 着法律体系的建立,司法机关和政府等上层部门的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基本满足应付 性工作需要。而在中下层部门和企业中对知识产权创新、管理和诉讼的复合型应用 人才,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经营型人才,以及社会性知识产权服务人 才的社会需求量缺口相当大,而培养适应这方面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学校又比 较少。所以,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会更加旺盛。据调查,我国地方 法院知识产权庭的法官真正毕业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几乎为零,知识产 权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仅为法官总数的 10%左右,其他行业可想而知1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2 目前,我国各高校所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绝大多数是以法学学科和专业为基础 的,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出来的纯法学性质的知识产权人才,其法学功底比较深,在 法理上可以适应社会立法、司法需要。但在现实服务工作中,他们对理工类专业知 识缺乏,且很少了解管理和经营知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岗位的真正需求。 知识产权学科是一种综合性、交叉性、复合型的专业,既要有法学功底的背景,又 要有理工科技术知识的基础。所以,目前急需的知识产权人才正是这方面的人才结 构。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郑胜利教授认为,我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站稳并有竞 争力,就要有一大批知识复合型、专业交叉型、学科综合型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 才。 (3)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的实证分析 通过相关公司网页和就业信息网站,笔者抽取了点击率比较高的知识产权职位。 其主要情况列表如上,有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内部分工专业化,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特征也 呈多元化。以华为为例,其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统称知识产权工程师,根据级别不同 刻分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主任级工程师等。而在助理工程师和工 程师,又以具体的业务不同而分为专利工程师、专利业务、专利流程业务和专利综 合业务。我们认为这种依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不同业务进行分类,说明了企业知 识产权管理在向精细化发展。 其次,比较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战略布局能力。纵观各公司提出的主要工作职 责,都比较重视在一定高度和层面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进行规划和布局。这种职 责要求,反映了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知识产权管理,不仅仅是申请专利和注册商 标,更要求管理者能够娴熟的运用各种战略管理技巧。这再次说明了企业未来急需 的知识产权人才是具有符合专业背景和实用技能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最后,复合型背景仍然受追捧,但是专业背景要求具有多样性,理工科背景不 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人员从业的绝对先决条件。在专业知识要求方面,英语能力方 面的要求为绝对必要条件,理工科专业知识为比较重要的条件,法律、管理、情报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3 学等专业的重要性也在加强。而且,从长远来看,企业需求的专业背景随着企业自 身知识产权管理的发展,不断变化,高层次的战略管理型人才是一个重大趋势。尤 其注意的是,在高校培养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相对比较少的情况下,一些比较大型 的企业,在内部建立了自身的知识产权专业培训体系,对缺乏技术或者信息管理背 景或者专利法知识的工作人员提供长期的培训,这种有条件的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 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如表 21 所示,其中华为公司的招聘信息来源于该公司的主页(设置的职位招 聘专栏15。其他公司的招聘信息来源于中华英才网16。广东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 的前沿阵地,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较强,其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因此所有企业的主要营业场所注册登记所在地均在广东省内。该表分别以岗位设置、 主要职责和专业知识要求三方面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需求进行考察。 表表 21: 2008 年代表性企业招聘知识产权职位年代表性企业招聘知识产权职位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岗位设置岗位设置 主要职责主要职责 专业知识要求专业知识要求 知识产权主任 工程师 知识产权高级 工程师 知识产权战略规划, 知识产权纠纷 的处理和对外谈判活动。 相关理工背景 精通外知识产权法 英语能力 知识产权工程 师(专利) 研发中的专利规划与布局; 基本专 利、核心专利的国内外申请;重要 专利纠纷的支持。 相关理工背景 精通知识产权法 英文能力 知识产权工程 师(综合业务) 知识产权相关合同的撰写、 评审及 谈判,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版权及 商标管理 法学硕士或工科背 景法律硕士 英语能力 知识产权工程 师(专利流程业 务) 专利申请的流程管理、 专利申请部 内部及对外关系的协调与管理 法律/英语/管理专业 优先,具有相关经验 知识产权工程 师(专利工程师) 研发中的专利规划与布局; 负责公 司基本专利、 核心专利的国内外申 请;公司重要专利纠纷的支持 相关理工科背景 精通知识产权法 英文能力 华为公司 知识产权助理 工程师(专利) 经过专业培训, 负责公司专利国内 外申请和维护;负责专利分析、调 查及专利地图制作; 各类专利纠纷 的支持。 相关理工科背景 英文能力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4 续表续表 2-1 亿维讯集团 专利工程师 知识产权培训, 进行专利文案的撰 写和申请, 内部技术研究成果的专 利转化,专利检索与分析工作。 理工科或情报管理 精通知识产权法 英语能力 中集集团 知识产权主管 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帮助企业/技 术中心工程师进行专利挖掘和专 利申请; 专利侵权防范及专利维权 调查工作;联络知识产权中介机 构,审查专利文书。 精通知识产权法, 熟悉知识产权管理 英语能力强 情报分析能力强; 方正集团 知识产权工程 师 专利信息分析 专利申请 (含文件撰写、 文件审核、 审查意见答复、复审等) 技术标准以及知识产权许可事宜 理工科背景, 强法学背景; 财务投资知识 英文能力 宇龙通信 知识产权运营 工程师 知识产权经营模式及策略研究; 知识产权相关战略制定并实施; 知识产权领域前沿课题研究; 知识产权相关合同的起草和审核; 知识产权诉讼和纠纷处理, 专利无效、异议; 知识产权相关谈判。 理工科和法学背景 专利日常管理知识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 理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虽然,知识产权教育和研究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壮大, 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根本和长远之计。但是,这毕竟需要有个过程,面对企业对 复合型专业背景应用型的知识产权人才的渴求,一些在知识产权教育方面有丰富教 学经验和相当师资力量的学校可以率先做出回应,设置相应的实用课程和学位。 2.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现状是: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的总量比较大,需求的 结构因不同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现状而存有区别 。我国许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建设起步较晚,急需的人才类型主要是应急型、实用型、复合型的知识产权人才。 而在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高科技行业,相关企业知识产权管 理制度受到市场力量的推动,相对完善和规范。他们重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战略资 源的创造和运营,具有一定的战略布局和规划能力。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集中在 具有相当战略管理能力的人才方面。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5 2.3.1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知识产权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多方面内容。比如: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一种 无形资产,其价值的评估和有效运营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关;知识产权作为一 种战略性的资产,其获取与利用需要一个总体的战略性规划,这涉及企业的经营战 略;以专利战略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管理,实际上很多时候都会与企业所属领域的技 术发展状况息息相关;而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又是建立在对国家知识产权法律 制度和科技政策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总之,知识产权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经 营管理活动,其涉及的范围包括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咨 询等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17。这都决定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具 有复合性。 (1)经济管理知识 知识产权管理作为融法律与管理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知识是必不 可少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往往需要布局者对企业的内外部资源、 市场、财务等环节有基本的理解,这些都是以具备相关的经济管理知识为基础的。 知识产权的运营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涉及证券化、信托等高端金融领域,企业的知识 产权管理者,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的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过程, 做出正确的决策18。而且,相当的经济管理知识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职业 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科技知识 专利申请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者可能需要对技术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 用性进行预先的评估。具备相关的科技知识,是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交流 探讨的前提。专利文书的撰写,被实务界成为“第二次发明”的过程,尤其是权利 要求书的撰写,必须基于对技术的深刻理解,体现企业的专利战略。企业在实施知 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预测技术的发展方 向,引导技术开发的方向19。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技术背景将使得这一过程更加得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6 心应手。 (3)法律知识 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基本的法律依据就是知识产权法的规定。日常知识产权 的创造、取得、利用和保护,都与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政策息息相关。企业的知识产 权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当的法律知识。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相 关法律涉及民法、刑法、行政法、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及诉讼法等领域。狭义 的知识产权法本身,也是一个制度设计精密复杂的体系。熟悉法律和政策的规定, 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具有基础性意义。 (4)其他实务技能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还包括:信息检索、文书撰写、外语、商务沟通等内容。 信息的利用和检索,文书的撰写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企业的知 识产权管理多数情况下需要外部中介机构的合作,如国内外的商标、专利事务所。 专利的 pct 申请和商标的国际申请都有可能需要与国外中介沟通和联系,商务沟通 和外语能力成为重要的工具。 2.3.2 知识产权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产权人才的素质结构 知识产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 识产权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的诸多领域,因此对于知识产权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提出 了更高的挑战。 (1)知识产权人才的政治素质 知识产权人才的政治素质是其政治立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的总和。由于知 识产权领域的一些工作涉及国家或企业的机密,比如专利发明、商标权的注册使用 等,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国家或是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有良 好的思想品德和很强的职业操守,严格按照知识产权相关规章制度办事,始终严于 律己。 (2)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素质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7 知识产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这种综合性决定了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素质应 当是具有多门学科知识融合交叉的知识结构,即文理交叉、科技与法律并举,并兼 有国际贸易、情报、外语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我国加入 wto 之后,后者显得尤 为重要。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知识都是英语记载,知识产权领域的知识也不例外, 包括早期的法律、相关成果,当前各种专利、商标的申请,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该 领域的贸易谈判等。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不断更新的 过程,并且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对于当前进入的网络社会,应加强借助于互联网获 取专利查询、申请、审查等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知识。 (3)知识产权人才的人格素质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是一个由五个维度特征组成的抽象结构,这“五维” 特征分别是:外向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宜人性及开放性20。每个人都在这个 “五维空间”中占据一个相对固定的点,而知识产权人才应对知识产权工作满腔热 情,具有高度的尽责性。同时,知识产权工作的复杂性要求知识产权人才应具有相 当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合作共事、充分调 动他人的积极性,组成齐心协力的整体,依靠团队实现工作的顺利实施。这些反映 在人格素质上就要求知识产权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外向性和开放性。 (4)知识产权人才的管理素质 知识产权人才的管理素质应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沟通、谈判等多个方面。 任何工作的展开都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因此组织中知识产权人才在日常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动脉狭窄的临床护理
- 短视频直播带货专业化运营知识培训课件(30P)
-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 护理团队建设报告
- 上斜肌腱鞘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5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胆石症患者的护理
- 保健品会销实战策略
- 园林类国企面试题及答案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将相和》教学设计
- 班组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虎符铜砭刮痧课件
- 数字媒体对人际亲密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
- 税务审计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 智能海洋牧场装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麻醉镇静药与阿片类
-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常见的酸碱盐)测试题(解析版)
- 病理学课件-炎症的机制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含答案(新)附答案详解
- 2025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稳住幸福高血压健康讲座
- 安徽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份检测政治试卷+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