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清洁生产立法问题研究.pdf_第1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清洁生产立法问题研究.pdf_第2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清洁生产立法问题研究.pdf_第3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清洁生产立法问题研究.pdf_第4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清洁生产立法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摘要 要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国未来必须以循环 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以构建循环型社会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良好 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的循环经 济立法应当立足于国情,坚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循序渐进,逐步建立起完 备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并不是必然要求立即制定一部循环经济 法,而且客观上循环经济本身的系统性与复杂性也决定了它的建立绝不是一部 循环经济促进法就能完成的,而是应该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充分利用已有 的法律资源,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循环经济的理念注入其中,这也可以 说是向循环经济立法迈进。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阶段,清洁生产立 法是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我国实际出发,加强和完善清 洁生产立法是我国近期建立循环型社会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论文从厘清清洁生产立法与循环经济立法的关系入手,明确了清洁生产立 法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认为在当前循环经济由理念向法制转变的进 程中,加强和完善清洁生产立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构和发 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在循环经济理念之下完善清洁生产立法的思考和建议。旨 在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实施和循环型社会的建立为目的,研究在循环经济理念下 如何完善现有的清洁生产法律,从而推进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发展。 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辨析。介绍了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的相关概念,并对 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认为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是循环经济发展的 第一阶段,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经阶段。 第二部分是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之立法比较。首先介绍了清洁生产和循环 经济的立法发展概况,阐述了循环经济的立法理念。认为循环经济作为新型经 4 济模式,相应地树立了新的立法理念,例如可持续发展、主体多维化、利益多 元化、责任至上及合作共生等理念。进而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在立法背景、 立法性质、立法行政管理体制、立法的强制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第三部分是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立法的衔接。首先对二者的立法衔接问题 就有关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而提出了本文观点,即清洁生产立法在 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中位于第二个层次,其立法是为了实现在生产领域以污染预 防为目的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法应当在循环经济基本法的统帅之下,同各综 合性法律与具体法律法规相辅相成,形成完整协调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第四部分是完善清洁生产立法之思考。认为当前要按照循环经济的立法理 念完善清洁生产立法。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促进经济与环境的深层 次的结合,要求适时制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填补 立法空白,扩大立法的适用范围。利益多元化理念要求完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 明确各级政府的清洁生产主导职责和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以提高管 理效率,实现对各类主体利益的平衡。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导向,制定相应的 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主体多维化理念要求在立法中增强各 法律主体的责任等等。 【关键词】循环经济 理念 清洁生产 立法 完善 5 abstract in the future we must take the recycling industries as the basic pattern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im at constructing a cycling society so as to achieve the benign cycle of econom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a favorable and perfect law system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o achieve the goal. chinese lawmaking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nsist on the principle of starting everything in view of reality and carry it out gradually according to fixed plans to work up a completed and favorable jurisprudence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to develop recycling industries does not mean that we should constitute law of it immediately;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systemization and complexity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decide that merely a law of promoting the recycling industries will not complete the constitution. what we should do is to develop the consciousness and thought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to make the most use of the laws available, to amend and perfect laws and rules concerned and infuse them with the idea and concept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this is may also be considered we stride forward the constitution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law. clean production is the first phase to develop recycling industries; the constitution of clean production law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ystematic constitution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therefore, the practical choice for china to set up a recycling industries society in the near future is to reinforce and perfect the legislation of clean production which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in this paper, we start with the settl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gislation of clean production and that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and nail down the importance of the legislation in the law system of recycling 6 industries. we also believe that in the course of the transition from concept to legal system on economy, the reinforce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legislation of clean production will effectively accelerate the found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law system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for further consideration, we come up with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which aim at promoting the implement of the recycling industr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cycling society and investigate the way to perfect the law of clean production under the conception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so as 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islation system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there are four parts in this paper : the first part is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cepts, in which concepts concerning recycling industries and clean production are presen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demonstrated. conclusion that clean production is the basis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the first ph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and the necessary phase of the achievement of the recycling industries is attained in this part. the second part is concerned with the compare between the legislation of clean production and that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islation of clean production and recycling industries and expatiates on the conception of legislation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believe that recycling industries as a new economic pattern has accordingly set up new legislation conception for instance, the idea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lti- dimensional main body, multi- benefits, responsibility paramount and cooperation symbiosis. moreover, compare between the background, 7 nature,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the oblig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of the recycling industries and clean production are also demonstrated in this part. the third part talks about the join of the legislation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and clean production. at the beginning, an integral analysis is provided on some scholars views about the join of the two and then gets a conclusion, in which it points out that the legislation of the clean production lies in the second management of the legislation system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the legislation of it is to achieve the clean production which aims at the precaution of pollution in the field production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the law of the clean production should supplement all the integrative and specific laws each other and develop a completed and harmonious law system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under the lead of the essential law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the reflection on perfecting the law of clean production. it considers that the legislation of clean production should be perfected under the idea of recycling industries according to the points listed as below: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mbination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tensif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incipal part; make up the blank of legislation in the field and to enlarge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law; improve the levels of the legisl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maneuverability of the legislation;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lean production. 【key words】 recycling industries, conception, clean production, legislation, perfection 1 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2 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山西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不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清洁生产立法问题研究 1 1 相关概念辨析 1 . 1 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r e c y c l e e c o n o m y o r 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 y )或循环型经济是对物质闭路流动型 (c l o s i n g m a t e r i a l s c y c l e )经济的简称,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的、物质反复 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循环经济,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为“一、三、五”模式: 即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废物处置的经济活动中,实行一个规律: 遵循生态规律,三个原则: 以减量化、再使用、再生利用为原则( r e d u c e 、r e u s e 、r e c y c l e ,又称 3 r 原则) ,五个步骤: 以尽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尽量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尽量再生利用报废产品、尽 量回收废物热能、尽量无害化合理处置废物为优先顺序的社会经济活动。 1 循环经济运用生 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 用,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从而最大限 度地提高资源和环境的配置效率,根本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强调废物减 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循环经济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企业内部层次,即企业内部自身通过 物质循环,以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二是企业间层次,即企业相互之间通过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将对方所谓的“废物”为我所用,实现废物利用最大化;三是社会层次,即整个 社会,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生活( 消费) 领域共同努力,减少浪费,节约资源。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于 2 0 0 7 年 8 月 2 6 日首次审议了循环经济法草案,该 法案指出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 的总称,也就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先模式, 表现为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 环境,最终达成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从以上含义可以看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生态经济,是对传统物 质资料经济发展模式的革命,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共赢”发展的经济活动理想模式。循环经济 的实施,只有在统一的社会规范和协调的法律体系下,才能建立起科学的、严谨的和可操作 1郝敏.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河北法学2007.10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的制度,从而把资源节约、经济质量、环境建设、优化管理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建 设,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既保证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又保证经济发展对促进资源 节约和环境改善的支持,实现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循环,由此将循环经济变成为国家 整体战略和综合决策中一个有力的支撑点,真正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 起,形成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合力。 1 . 2 清洁生产的概念及内涵 “清洁生产”的具体定义, 较具代表性的称谓和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 1 9 9 2年,联合 国环境发展大会通过了, 2 1 世纪议程 ,首次正式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指出实行清洁生 产是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清洁生产所下的定义为: “清洁生产是 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 险性。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 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他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指在减少产品 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原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对服务而言, 清洁生产就是将预防性的环境战略纳入服务设计和提供的服务活动中。清洁生产不包括末端 治理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废水处理、焚烧或者填埋” 。清洁生产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 工艺技术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 (2 ) 中国 2 1 世纪议程提出,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 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 物耗和能耗最小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 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 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3 )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条对清洁生产的定义: 本法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 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 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王明远教授将清洁生产的定义综合概括为:所谓清洁生产,就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 持续地应用于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 少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危害性,以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这一定义概述了清洁生 产的内涵、主要实施途径和最终目的。 2 进一步将其基本内容简言之,就是清洁的能源、清洁 2 王明远. 清洁生产法的含义与本质辨析. 现代法学. 2 0 0 6 . 6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清洁生产立法问题研究 3 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1 . 3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关系 我国进行循环经济立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在减量化与再利用、资源化的关系问题上, 我国既要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更要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因处于后 工业化时代,资源利用率已经很高,前端减量化的潜力相对较小,这些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侧 重于资源的再生利用;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能耗、物耗普遍较高,前端减量 化的潜力很大,当前应当特别强调减量化。因此有学者研究认为,3 r 原则在发展循环经济中 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其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是重点,是基础, 首先要尽可能减量化。 3 循环经济法草案规定: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环 境友好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而清洁生产模式是实现减量化的最佳形式, 也是循环经济的第一阶段。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保证,而清洁生产 则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曲格平教授认为: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最终发展目 标。各种产业的、区域的生态链和生态经济系统则构成清洁生产到循环系统的中间环节。衡 量清洁生产是否达到目的,仅仅衡量某个企业或某个行业是不够的,应当看其是否在区域、 国家层次形成生态经济系统,形成循环经济形态。 ” 4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 选择和保证,而推行清洁生产则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形式。清洁生产是具体表现为 单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这种微观层次的清洁生产和消费行为,通过发展为工业生态链 和农业生态链,进一步实现区域和产业层次的废物的资源再利用;并通过政府、企业、消费 者在市场上的有利于环境的互动行为,上升为循环经济形态。 在对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两者内涵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本文对两者关系的定位是:清洁 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与环境协 调发展。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扩展。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发 展的第一阶段,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经阶段,因此应当通过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以推动循 环经济的发展。 3 江伟钰. 论清洁生产和良性循环立法. 2003 年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基地会议论文集 4 曲格平. 关注中国生态安全.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 0 0 2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2 我国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之立法比较 2 . 1 清洁生产立法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污染物“末端处理” 、达标排放的政策构成了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主体并贯穿 于其他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之中。鉴于我国经济技术的总体水平较低,企业仅通过末端处理往 往难以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基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我国提出转变传统经 济发展模式,将环境战略与政策由转向注重污染预防,而环境战略和政策的实现依赖于管理 制度、法律法规的保障,依赖于经济刺激措施的推动和环境宣传、教育、合作、交流等措施 的配合。1 9 9 2 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正式提出清洁生产以后,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 清洁生产,但大多是以政策的形式提出,有关清洁生产的立法起步较晚。1 9 9 9年 1 0月通过 的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清洁生产地方性法规,填补了我国有关清洁生产的 立法空白。在实施清洁生产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识的背景 下,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并于 2 0 0 3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以立法来实现有力地 推行清洁生产。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清洁生产的专门性法律。 清洁生产促进法共六章四十 二条。第一章总则,共六条,规定了清洁生产立法的目的、定义、调整范围、工作管理体制 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清洁生产的推行,共十一条,规定了有关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制定 有利于清洁生产的政策、推行规划;应当提供清洁生产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应 当制定清洁生产指南和技术手册等;第三章清洁生产的实施,共十二条,对建筑业、农业、 服务业、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业实施清洁生产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对企业在技术改造过程中、 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中实施清洁生产作了规定;对产品主体构件进行成分标注作出了规定; 从废物综合利用的角度对企业提出了基本要求,以及对某些产品和包装物实施强制性回收等 作出了规定;第四章是鼓励措施,共五条,包括国家建立清洁生产表彰奖励制度;对从事清 洁生产研究、技术改造等项目列入政府同级财政安排的有关技术专项资金的扶持范围;支持 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税务机关按有关规定 减征或免征增值税;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以列入企业成本等五个方面的内 容。第五章法律责任,共五条,对未标或不如实标注产品材料的成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 物质超标的建筑及装修材料;不履行产品或包装物回收义务;不按规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不按规定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五个方面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了规定。第六章附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清洁生产立法问题研究 5 则,规定了立法的生效日期。 此外,我国近年来颁布或修订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都明确提出要推行清洁生产,为 实施污染预防战略和开展清洁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1 9 8 9 年 1 2 月 2 6 日通过的环境 保护法的第 2 4 、2 5条等条款从企业的角度作出了有关清洁生产的规定。1 9 9 5年颁布实施 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条、二十四条、三十条更突出地体现了清洁生产的思想。 1 9 9 5 年修改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五条、二十四条、二十五条和四 十条中都明显增加了清洁生产方面的内容。1 9 9 6 年修改实施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 1 9 9 7年制定的节约能源法以及 1 9 9 8年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也体现了 清洁生产的某些要求。 2 . 2 循环经济的立法理念及立法发展状况 2 . 2 . 1 循环经济的立法理念 立法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不能离开一定的理论指导。只有科学地确立了立法理念, 才能正确地界定立法的本质,并有效地指导立法活动。立法理念是立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 向。不同的理念其价值导向浑然有别。循环经济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应当树 立全新的立法理念。 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生态经济要求循环经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是征服 自然、改造自然,而是创造性地适应自然,根据环境的自净能力和资源的再生能力来使用资 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侧重点,发达国家更多的 是侧重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而发展中国家则是以发展为核心,在发展中解决好环境保 护问题,遏制环境的继续恶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前将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 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为第一要务,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保持环境生态不能继续恶化和资 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循环经济立法上需要将促 进经济与自然协调与和谐发展确定为立法目的之一,限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权利,强化 遵循生态规律、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要求市场经济主体克服自己的欲望而适应 自然,维护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以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是主体多维化理念。法律学上所说的主体,从法律规范自身来看,由于具备一定条 件才能成为一定的法律主体,似乎是给法律主体赋予权利,让该社会主体享有其他非该类法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律主体的社会主体所没有的权利。但从宏观层面上看,其实是立法者于立法设计时为安排其 理想的社会秩序而将社会主体纳入其法律规制之中。所以从微观上看,即从法律主体的角度 来看,法律赋予社会主体以法律主体地位是给予其权利;而从宏观上来看,也即是从社会治 理的角度来看,却是课以社会主体为社会的发展而担任某种社会角色的义务。循环经济的经 济发展模式的属性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决定在法律主体的设计上有必要将各种凡是 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帮助的社会主体都赋予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承担一定角色的义务,将 其纳入循环经济法的规制当中。 5 因此与任何传统法律关系不同,循环经济法律关系具有空前 的广泛性。无论是生产者、流通者还是消费者,均为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主体。全体社会成员 都将成为循环经济中的有效主体,人人必须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与责任。循环 经济的因此要求各类投资者、参与者、收益者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合法的主体资格,公 平的竞争平台,良好的法治环境。它能够依法容纳国内外国有、集体、个人以及法人和非法 人等各种经济组织,并能一视同仁地保障千军万马、多维主体参与、促进、发展和创新循环 经济。 从目前业已制定有循环经济法的国家的法律规定及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 一般认为有三种社会主体应赋予其循环经济法的法律主体地位,即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 循环经济法草案对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分别作出了规定。例如草案第十条规定:公民应当增 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合理消费,节约资源,尽可能使用节能、节水和再生产品,减 少废物的产生量。公民有权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 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第十一条规定: 国家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技 术指导和服务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委托有条件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促进循环 经济发展的公共性服务。国家鼓励和支持中介机构、学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循环经济宣传 培训、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这些规定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循环经济 主体多维化的要求。 第三是利益多元化理念。循环经济同时是利益多元经济,它包括个人利益、他人利益、 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它既注重眼前利益,更注重长远利益。其价值导向是功在 当代,利在千秋。正是这种利益多元新理念,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推进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稳步、有序、健康、协调发展。因此立法时,既要以法律 规范的方式赋予人们追求利益自主性的权利,也要以法律的方式规范人们参与市场的行为, 5 王培君.循环经济法律关系探微.嘉应学院学报.2007.8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清洁生产立法问题研究 7 同时,法律不仅要协调好公民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 协调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有追求利益自主性的权利,这是人们作为市场主体顺利地参与 市场活动的一般条件,是人们想方设法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动力,因此必须以法律规范的厅式 赋予人们追求利益自主性的权利,使其在参与市场活动时,不但有自身独立的人格和意志自 由,而日还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包括谋取利益的权利和实现利益的手段。只有这样,才有可 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全体社会成员的活动能量。同时,必须以法律的方式规范人们参与市场的 行为。因为人们追求利益自主性的权利,并不表明他的任何行为都具有合理性,因此要使人 们在参与市场活动时,在获取利益时,不至于损害他人的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就必须以 法律的方式规范其行为,使其自主性在法律上得到合理的控制。 第四是责任至上理念。与传统经济理论中经济活动的特殊性不同,循环经济涉及社会各 领域,贯穿人类活动的全过程。在传统经济模式中,物质流动为“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 , 经济过程仅为生产与流通,消费被认为只在物质流程的下端承担排污功能而被排斥在经济过 程之外。而循环经济中,物质呈“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动,消费不再被视为 纯粹的不经济,反而承担着资源再生的重要功能。消费既是原生产链的终端,又是新生产链 的开端。成为循环经济真正循环起来的关键点。由此, “生产流通消费”均被囊括入经济 过程,社会各领域、人类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成为循环经济的一部分;而各种社会主体,无论 是生产者、流通者还是消费者,均为循环经济中的有效主体,人人必须享有相应的权利,承 担相应的义务与责任,体现的是人人参与、共同负责的精神。合作互助,诚实信用,自觉履 行义务,主动承担责任,是市场各类主体依法享受权利,实现其合法权益的基础和条件。循 环经济立法立足防患于未然,解决于已然,倡导环保关系生存,责任重于泰山。 第五是合作共生理念。市场经济下理性人的唯一动机就是个人利益,任何对个人而言无 法获利或获利甚小的事物不会对其产生任何激励,同时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其“看不见 的手”之所以变动不居、翻云覆雨,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原因正在于市场主体之间的竞 争。但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够“循环” ,主要不是靠竞争的激励,而是依赖于不同社会主体之间 的协调与合作。同一企业内部是如此,在企业群落层次的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中体现更为明显, 而就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而言更是如此,甚至连过去无甚直接关联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也因资 源回收的任务而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进行着事实上的“合作”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合作 经济,如同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休戚与共一样,互利共生是循环经济对参与主体的根本要求。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因此,与传统法律为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提供保障的理念不同,循环经济法主要内容之一即 是为社会主体的协作提供激励和约束,促使其合作,以实现循环。 2 . 2 . 2 外国循环经济立法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模式,首先为发达国家所采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 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循环经济纳入法制轨道,以立法的形式将循环经济这种先进的经济发 展模式确定下来。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污染预防型立法,美国是这类循环经济 立法模式的代表。至今为止,美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法,有关循环经济方面 的法律法规都体现在预防污染的法律之中。美国资源保护和回收法 、 污染预防法等都 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经济循环型立法。德国是世界上最 早进行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之一。早在 1 9 7 2 年,德国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 ,1 9 8 6 年将 该法修订为废弃物限制处理法 ,将立法目的从原先侧重对废弃物的处理升华到避免废弃物 的产生。1 9 9 1 年,德国首次按照“资源产品资源”的循环经济思路制定了包装废弃物 处理法 ,对于商品的包装物,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要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同时要求回收利用, 以减少商品包装废弃物的填埋和焚烧的数量。1 9 9 4年 9月 2 7日,德国公布了发展循环经济 的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 ,是人类第一部循环经济基本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归纳起来, 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包括三个层次:法律、条例和指南。除上述法律、条例外,还有农 业和自然保护法、污水污泥管理条例、废旧汽车处理条例、废电池处理条例、有机物的处理 条例、电子废物和电力设备处理条例、废木材处理条例、废弃物管理技术指南、废弃物( 城市 固体废弃物) 管理技术指南等。 6 德国立法向以严谨著称,明确的义务条款和可以量化的标准 非常之多,法律的可操作性极强,重视程序性规定,对我国立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到目前 为止,日本是世界上循环经济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它拥有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体 系。该体系由基本法、综合性法律与专项立法组成。基本法即 2 0 0 0 年 6 月颁布的循环型社 会形成推进基本法 ,综合性法律主要有 1 9 7 0 年颁布的废弃物处理法以及 1 9 9 1 年颁布的 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 ,专项立法主要有 1 9 9 5年颁布的容器和包装物的分类收集与循环 法 、1 9 9 8年颁布的特种家用机器循环法 、1 9 9 0年颁布的建筑材料循环法以及 2 0 0 0 年颁布的可循环性食品资源循环法等。这样一套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成,标志 6 m ire mulloy, eike albrecht and tanja h ntsch, german environmental law, berlin:erich schmidt, 2001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清洁生产立法问题研究 9 着日本已经建成世界循环经济法制化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过渡到 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德国、日本的立法可谓全面、丰富,其 共同点都是先在各个领域单独立法,待条件成熟时再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以统领各单行法。 德国、日本的立法模式更为可取,更有利于建立完备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我国应加以吸收 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确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 2 . 2 . 3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发展状况 “循环经济”一词,引人我国较晚。但是,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一些理念,与发展循环经 济有关的一些实质性的内容,在我国早已有人作过研究,在政策和法律方面也有过一些规定, 这些都是我国现阶段进行循环经济立法的有利条件和基础。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污染 的预防均有一些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资源回收利用则有更 为明确的要求,如该法第四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国家鼓励、支持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 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部分要求。然而,上述 法律文件还不能称之为循环经济法律规范。对于2 0 0 3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清洁生产促进法, 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污染预防为主要内容,专门规范 企业等清洁生产的法律规范。该法的公布实施,对我国资源节约和原材料的综合利用,进一 步保护环境,推动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以法制 化和规范化的清洁生产为开端,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的进步。 从我国地方循环经济实践层面来看,许多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 府工作的重要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文件将这些既定的方针、战略固定下来。上海、江苏和 山东都位于东部发达地区,都较早地制定了整体层面的循环经济规划。2 0 0 5 年,上海组织编 写了上海市循环经济白皮书,旨在研究确定2 0 1 0 年和2 0 2 0 年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路和 主要目标。目前,上海在清洁生产、节能、节水、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 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江苏在2 0 0 3 年结合生态省建设,制定了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 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的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循环经济试点。但真正体现循环经济要求的地方性法规并不普遍。比较 有代表性的地方性法规是:贵阳市2 0 0 4 年9 月2 6 日颁布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例、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太原市清洁生产条 例、云南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办法( 暂行) 等。这些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大大促进了当地 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层面的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很好的立法经验。 循环经济法从2 0 0 5 年开始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起草,已经完成了从草案起草到广 泛征求意见的各个阶段, 于2 0 0 7 年8 月2 6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 9 次会议对循环经济法 (草案)进行了初审。草案的基本架构如下:第一章是总则。主要对事关发展循环经济全 局的、重大的、原则性的事项进行规定,包括:立法目的、循环经济的定义、法律适用范围、 基本方针、原则、管理体制、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循环经济的公众参与 等。第二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