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pdf_第1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pdf_第2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pdf_第3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pdf_第4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农户是林地使用权的流转的重要载体。2 0 0 3 年中央作出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 度改革的战略决策,拉开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序幕。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后,我国以 福建、江西为试点省份,开始深化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以“明晰产权、减 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是我国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破解农户增收难问题、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 要举措。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推进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合理流转,是盘活 林地和林木资产的重要途径,也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作 为集体林产权改革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林农在林地流转中的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应 当是评价集体林产权改革的重要标准。 本文站在农户的视角,通过实地对农户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客观分析株洲 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绩、农户对林地使用权流转的认知、意愿、行为状态及满意 程度等。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大部分处于试点的阶段,没有完善的 法律法规和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作为后盾,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尚不规范,加之政府职能 的缺失以及林农自身条件受限制等因素,使得集体林权改革的最终受益者林农权益在 一定程度上造了的冲击。 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林 权流转法律制度;建立市场中介组织,完善林地流转的市场体系;发挥政府的服务职 能;提高林农在林权流转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等。 关键词:林农权益集体林权流转 a b s t r a c t f o r e s t e r sa r ea ni m p o r t a n tc a r d e ro ft h et r a n s f e ro ft h er i g h t st ou s ef o r e s t sa n dl a n d s i n2 0 0 3t h ec e n t r a lg o v e r n m e n tm a d eas t r a t e g i cd e c i s i o nt o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p u s hf o r w a r d t h er e f o r mo fc o l l e c t i v ef o r e s tr i g h ts y s t e ma n do p e n e dt h ep r e l u d et ot h er e f o r mo ft h e c o l l e c t i v ef o r e s tr i g h ts y s t e m a r e rt h em e e t i n go nf o r e s t r yw o r k , f u j i a na n d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sa sp i l o t sb e g a nt od e e p e nt h er e f o r mo f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t h ec o l l e c t i v e f o r e s tr i g h ts y s t e m ,a n de x p l o r ear e f o r mb a s e do n ”c l e a r i n g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s , r e d u c i n gt a x e s , l i b e r a l i z i n gt h eb u s i n e s sa n dr e g u l a t i n gt r a n s f e r t h en e w r e f o r mf o rc h i n ai sag r e a tm e a s u r e t oi m p r o v ef o r e s tp r o d u c t i v i t yl e v e l s , t o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o ff a r m e r s i n c o m e ,a n dt o d e e p e nr u r a le c o n o m i cr e f o r m i nt h er e f o r m ,p r o m o t i n gp r o p e rt r a n s f e ro f t h ef o r e s tl a n d u s er i g h t sa n do w n e r s h i po ft r e e si sa ni m p o r t a n tw a yt om a k ea ni n v e n t o r yo fw o o d l a n d a n df o r e s ta s s e t s ,a n da l li m p o r t a n te l e m e n to ft h er e f o f i na sw e l l t h e r e f o r e , a st h ek e y s t a k e h o l d e r so ft h er e f o n n i ts h o u l db ea ni m p o r t a n tc r i t e r i o nf o re v a l u a t i o no fc o l l e c t i v e f o r e s tp r o p e r t yr i g h tr e f o r mw h e t h e rt h ei n t e r e s t so ff o r e s t e r s i nt h ef o r e s tl a n d a v a i l a b i l i t yc a l lb ep r o t e c t e de f f e c t i v e l y t h i sa r t i c l es t a n d si n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t h ef a r m o r s ,t h r o u g ha c t u a ls u r v e y sf o rt h e f a r m e r s ,io b j e c t i v e l ya n a l y s e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c o l l e c t i v ef o r e s tf i g h ts y s t e mr e f o r mi n z h u z h o uc o u n t y , t h ef a r m e r s k n o w l e d g e ,w i s h e s ,b e h a v i o r a ls t a t e ,a n ds a t i s f a c t i o nw i t h t h et r a n s f e ro ff o r e s tl a n du s er i g h t s ,a c c o r d i n gt om ys u r v e yd a t a t h ea n a l y s i ss h o w st h a t t h ei n t e r e s t so ft h ef o r e s t e r s t h e u l t i m a t eb e n e f i c i 撕e so ft h er e f o h no fc o l l e c t i v ef o r e s t r i g h t sh a v et h ei m p a c tt oac e r t a i ne x t e n tb e c a u s ec h i n a sc o l l e c t i v ef o r e s tr i g h t sa r e s t i l li n t h ep i l o ts t a g e a n dt h e r ea r en o tp e r f e c tl a w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w i t ham a t c h i n gs y s t e mt o s u p p o r ti ta n dc h i n a sc o l l e c t i v ef o r e s tr i g h t st r a n s f e ri sn o ty e ts t a n d a r d i z e d ,c o m b i n e d w i t ht h el a c ko fg o v e r n m e n tf u n c t i o n s 弱w e l l 勰f o r e s t e r sc o n d i t i o n ss u b j e c tt ot h e r e s t r i c t i o n sa n do t h e rf a c t o r s f o rt h ep r o b l e m si nt h er e f o r mo fc o l l e c t i v ef o r e s tr i g h ts y s t e m ,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a n ds u g g e s t i o n sc o m eu p ,i n c l u d i n g :t oi m p r o v et h et r a n s f e ro ff o r e s t n g h t st ot h el e g a ls y s t e m ;e s t a b l i s ham a r k e ti n t e r m e d i a r y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i m p r o v et h e m a r k e ts y s t e mo ft h et r a n s f e ro ff o r e s tl a n d ;p l a yt h ef u n c t i o n so fg o v e r n m e n ts e r v i c e s ; i n c r e a s ef o r e s t e r s s e l f - p r o t e c t i o na w a r e n e s si nt h er i g h t so ft h ec o l l e c t i v ef o r e s tt r a n s f e r m a ds oo n k e y w o r d s :f a r m e r s i n t e r e s t st h ec o l l e c t i v ef o r e s tr i g h t st r a n s f e r i i 硕士学位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1 导论 1 1 研究背景 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 9 ,拥有9 0 以上的森林资源,山区人口占全国 总人1 2 1 的5 6 ,在全国2 0 0 0 多个行政县( 市) 中,有1 5 0 0 多个是山区县。在5 9 2 个国 家级贫困县中,有4 9 6 个分布在山区。山区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 重点和难点。只有把山区的集体林权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有效解决我国15 0 0 多个山 区县的发展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占全国总人口5 6 的山区人民特别是贫困人口 的致富问题,使广大林农和其他农民二样享受改革的成果,共同走上富裕之路。 2 0 0 3 年中央作出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拉开了集体林权改 革的序幕。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后,我国以福建、江西为试点省份,开始深化实施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 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破解 农户增收难问题、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在2 0 1 1 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 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指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全面深化、整 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推进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 的合理流转,是盘活林地和林木资产的重要途径,也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一项 重要内容。因此,作为集体林产权改革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林农在林地流转中的利益 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应当是评价集体林产权改革的重要标准。然而,由于我国集体林权 流转大部分处于试点的阶段,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作为后盾,我 国集体林权流转尚不规范,使得林农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1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 2 1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没有集体林地的特定概念,但发达国家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往往将林地产 权流转纳入到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研究中。 西方对于森林资源产权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科斯的产权经济学,后来,阿尔钦、张 五常等对产权经济学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产权经济学的一个最大的理论就是:“产权 硕士学位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的重要功能就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的内部化的激励,【1 1 。作为法律制度所承 认的财产的一种,如果森林产权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那么森林资源的使用效率必然 是低下的。 纵观国外对森林产权的研究,主要是以观察和描述为主要的研究行为,对森林资 源所有制的划分一般分为国家产权、共同产权、私人产权和自由产权1 2 1 。国外的研究 者并没有给出哪一种产权制度安排是最优的,而认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应该安排多 样化的产权模式,单一的产权制度安排所存在的缺陷并不能解决林业经营过程中所出 现的问题。 w h i t e 等人( 2 0 0 2 ) 研究了世界不同国家的林地权属情况,发现世界各国的森林产 权主要以国有为主:全球森林面积3 9 亿h m 2 ,其中大约7 7 由政府所有和管理;至 少4 为社区所有;7 由土著社区群体所有;大约1 2 归私人所有。不同国家林权制 度安排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国家全部林地均属于国有,如:俄罗斯联邦、刚果民主共 和国、印度尼西亚、苏丹、坦桑尼亚、缅甸、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加蓬等:还有一 些国家采取了国有与私有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产权形式p 】。 近些年,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国有林管理模式上表现出向地方分权的趋势,a m o l d o c o n t r e r a s h e r m o s i l l a 等( 2 0 0 8 ) 研究了联邦国家的分权制度,对于林业部门如何更好的 发挥分权的作用进行了探讨【4 1 。其所研究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 度、马来西亚、尼泊尔、俄罗斯、瑞士、美国、玻利维亚、印度尼西亚等,这些国家 拥有超过6 0 的世界森林资源,且大部分国家实施了分权项目。其中,澳大利亚、加 拿大、马来西亚、瑞士以及美国采用宪法无中心原则而不是采用分权策略。印度和俄 罗斯原来采取的是中央集权,而后来采用了联邦制度,这也就使其开始进行分权。从 国际上的理论与实践层面来看,森林管理的公共权力的下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 趋势,在森林产权制度变革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分权以及向当地社区和经营主体进行 赋权是森林产权制度变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增强森林资源产权的安全性,提高社区 以及林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等问题已经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西方国家建立的完善 的森林产权制度体系,成为西方国家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5 】。所以,对 于产权明确以及进行有效的界定和保护是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变革的核心,也成为森林 资源产权制度变革的基础。 1 2 2 国内研究状态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的向前推进,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林权制度进行深 2 硕士学位论文 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入系统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应用不同理论,采用不同 方法对集体林权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关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的林地流转领 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建设与配套改革方面。 林权制度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林业及 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着集体林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广大林农的林业生产活 动及收入水平的提高。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国内不少学者从基础理 论和法律的角度对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研究。张建国( 1 9 9 5 ) 、张春霞( 1 9 9 8 ) 等人较早 对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指前林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产权主体模糊,权、责、利不清晰;权属多变,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产 权主体收益权、处分权无法落实;林权纠纷多,历史纠葛深;林权流转不规范睁7 】; 张蕾等( 2 0 0 2 ) 针对林地经营中存在的税费沉重、纠纷不断、流转困难等问题,提出集 体林产权模糊、权属复杂是产生问题的根源。危丽等( 2 0 0 5 ) 认为我国森林资源资产产 权制度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产权意识、产权界定、产权管理和产权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 提出应提高行为主体的产权意识和生态意识;重新对森林资源资产产权进行科学和系 统的界定;明确森林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的责权利边界;建立新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要求的森林资源资产产权管理体制;健全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管理制度; 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补偿机制;建立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动态评价体系【8 】。徐秀英 等( 2 0 0 5 ) 系统分析了南方集体林区存在的产权问题,提出林权明晰化、林权的安全性、 林权的市场化运作是改革的主要内容【9 】。 张敏新等( 2 0 0 1 ) 从产权制度改革的利益机制分析,提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就是 要创立以产权安排为基础,利益机制为纽带,政府干预和农民参与为标志,以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林业效率为目标的新型农区林业发展模式【1 0 1 。张敏新等( 1 9 9 9 ) 以产权理 论为基础,将我国目前农区林业产权主体划分为私人产权、政府产权、集体产权三种 类型,并据此提出实行村委会政社分开、让利取义和林业产权共有的林业股份联合经 营的论点【1 1 1 。沈文星等( 2 0 0 1 )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林业产权安排的交易 费用及其适用的范围,论证了林业生产的外差效应以及政府对生态林业进行补贴的必 要性,探讨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公平与效率的均衡问趔1 2 】。张蕾( 2 0 0 2 ) 论述了物权 法与林权改革的重要联系,指出物权法的公布实施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 指明了改革方向、奠定了法理基础、提供了法律支持【1 3 1 。张红霄( 2 0 0 8 ) 对集体林权制 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进行全面的法律解析,认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法律意义 在于落实集体林成员总有和林地承包经营用益物权的法律属性,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 3 硕士学位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革是通过制度变革与创新落实林地承包经营用益物权,建立低交易成本的林权流转制 度1 4 1 。 农地使用权流转相关研究 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农地使用权流转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从 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宏观层面,一些学者把农 地难以流转归因于产权的残缺、地权的不稳定、乡村干部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经常性 调整降【l 孓1 6 1 。在微观层面上,一些学者运用供求均衡分析方法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 了分析【1 7 】,有的学者则对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1 8 】。一 些学者指出,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保险,使得进城农民不愿放弃土地,从而阻碍 了土地的流转【l9 1 。一些学者运用大量的农户参与流转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地市 场难以发育的原因,b e s l e y ( 1 9 9 5 ) 认为土地的自由流转具有交易收益效应【2 0 】。另外, b r a n d t ,e ta 1 ( 2 0 0 2 ) 、姚洋( 1 9 9 9 ) 、史清华等( 2 0 0 7 ) 对农地市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 研究。姚洋( 1 9 9 9 ) 研究认为,目前农村土地市场不活跃与劳动力市场的限制性相关联, 并探讨了非农就业结构和土地租赁市场发育之间的关系 2 1 - 2 3 】。k u n g j 8 1 t i c s k a i s i n g ( 2 0 0 2 ) 农户对土地租赁的需求取决于农户非农就业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2 4 】。 农户不愿意把土地转出去的主要原因是就业不稳【2 5 1 。收入无保障,使得农民宁愿荒 芜,也不愿把自己的承包地转出去,即使部分转出,也仅在较短时间内主要采取不脱 离原土地承包关系的转包方式流转土地 2 6 】。由于缺乏中介,交易一般都是由农户漫 无目的地寻找转让对象来完成,这势必因效率低下而影响土地的流转速度,制约土地 流转市场的发育【2 7 】。在交易中介服务体系缺失的情况下,很多学者提出目前的农村林 地流转是在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双边垄断市场中运行的 2 8 - 3 2 】。 1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均分到户,林农成为林业的主体。那么林权改革 为林农增加了多少收入? 林农对林业的投入意愿是否伴随着林业改革的开展有所变 化呢? 林权制度改革后,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林农在林权改革中的利益? 基于以上问 题。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同时,林农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其合法利益的 保障,具有重大的意义。 ( 1 ) 保护林农合法权益,是集体林产权改革的根本要求。从法律上看,集体林 产权改革的实质就是完善和健全集体作为集体林所有权主体对林地、林木和森林资源 的处置规则,实现在所有权基础上,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权能的再分配,而这一 4 硕士学位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切权能的再分配都应当以保护所有权主体、保护林农合法权益为依托和目标。“有恒 产者有恒心”,只有充分调动和保护林农的物质利益,才能给予林农以最大的制度激 励和制度约束,从而使集体林业经营最大程度的符合市场化运作模式。 ( 2 ) 保护林农合法权益,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林业资源是实现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资源。近年来林业资源的数量减 少、质量退化以及社会对林业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义就显 得更加突出。产权是林业管理的关键,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从经济学上 看,产权,实际上是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资源的权利,或者说人们使用资源的适 当规,其核心是产权持有者如何从稀缺资源所实现的价值中分享所应得的利益。因此, 作为集体林产权改革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林农能否从集体林产权改革中获益应当是评 价集体林产权改革的重要标准。因而产权制度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促进主要从产权功 能上表现出来。由于产权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产权主 体将尽其所能按照“最小的投入一最大的产出 模式从事资源的经营,在实现自身物 质利益的同时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受物质利益的驱动,产权关系又演变成 一种责任关系,即约束产权主体对自己产权的保护和关心。因此一旦有了对产权主体 的法律保护,产权主体就会主动保护产权不受破坏,从而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3 ) 保护林农合法权益,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政策的必要举措。产权关系本质上 是物质利益关系,产权改革涉及到利益协调和利益再分配。我国集体林产权改革整体 上仍然是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演进模式,由于林农阶层在我国的社会制度 框架下,属于弱势群体,缺少利益的真正代言人;林农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有限,让 应当成为产权变革主体的他们更容易处于消极、被动态势,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 为此,特别提出对林农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实际上也是保障农民主体地位,落实农 民权力的有力体现p 3 1 。 1 4 研究目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涉及到林业生产和森林资源的管理,还对农民和农村社会 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农村建设中具 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试图站在保护林农权益的角度,选取株洲县为研究点,探索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分析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和进一步的政策需求,为完 善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巩固改革成果,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改革提出建议 5 硕士学位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和措施,为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议。 1 5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根据株洲县林权制度改革的资料和第一手农户访谈的结果,从林业生产、 农户生活和农村经济等方面分析株洲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 第二:研究点林地流转总体状况。包括农户参与林地使用权流转因素影响、行为 特征、总结和分析林地流转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促进林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探讨促进林 地流转的政策及对策建议,以便推进林地流转有序、健康的发展。 文章具体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等,并对国内外相 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第二部分对集体林权流转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理论概念、集体林权流转的内容、形 式、原则和范围等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对株洲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做法、初步成效和基本经验等进行了 简单介绍,并通过4 个乡镇的4 个村进行研究,对集体林权改革后林业生产、农户生 活、影响林农参与林权流转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还存在着林权 流转制度、政府职能缺失等问题,从而影响农户在林权流转中的权益。 第五部分针对集体林权改革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保护林农在林权流转中的权 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措施和建议,主要包括完善林权流转法律制度、完善林 权流转机制、构建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完善政府职能、提高林农法律意识等建议。 研究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种: ( 1 ) 文献检索。通过查阅、搜集和整理文献,掌握国内外学者关于集体林权理 论、林地流转理论、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农( 林) 地流转的研究状况。 ( 2 ) 二手资料收集。通过查阅县级统计部门、林业局相关资料数据,从总体上 了解研究点的林权改革状况以及林地流转状况。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还分别从样本 村所在的乡( 镇) 政府、乡林业站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搜集样本村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 林权改革与林地流转相关的二手资料。 ( 3 ) 农户调查。在株洲县4 个乡镇选取4 个村,调查农户为1 0 0 户,发出调查 6 硕士学位论文 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问卷1 1 5 分,有效问卷率为9 5 。通过农户调查以获取农户基本情况、流入林地情况 和流出林地情况。问卷以农户为信息采集单位,实地调研中,分别采用调查问卷与个 案访谈的方法,调查主要采取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非 流转户、小规模流入户、流出户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流入大户则主要根据村干部 的介绍,采取整群抽样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尽量把流入大户作为样本户进行调 查。 7 硕士学位论文 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2 我国集体林权流转概述 2 1 集体林权的概念j 内容与特点 2 1 1 集体林权的概念 森林法第3 条第3 款规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 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森林法实施条例第3 条规定:“国 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 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式样由国务 院林业主管部门规定。 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1 条规定:“为了规范森 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以下简称林权) 登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制定本办法 【3 4 1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 2 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是指因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或者 使用权的归属而产生的争议。处理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 以下 简称林权争议) ,必须遵守本办法 【3 5 1 。 作为法学概念的“林权”,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学术上的定义。 曹明德、黄锡生认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3 6 】。周训 芳、谢保国、范志超认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这一界定与法律意义上的林权概念联系紧密,但扩大了林权客体的范围【3 刀。中国可 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保障卷指出,林权就是有关森林资源以及森林、林木和林 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具体包括采伐利用权,林中、林下资源的采集利用权,补偿权, 流转权、担保抵押权,森林景观的开发利用权,品种权等权利【3 8 】。史尚宽提出,林 权是指国家、集体、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森林、林木和林地依法享有的占有、 使用、收益或者处分的权利,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 权与林地承包经营权等财产性权利。具体说来:林权的主体包括国家、集体、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林权的客体为森林、林木和林地等森林资源;林权的内容是对森 林、林木和林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林权属于物权,森林、 林木和林地所有权属于物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与林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 权。刘宏明提出了林权、林权客体、林权主体的基本概念,指出林权具有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四项基本权能,并运用实证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行林业法和不同 硕士学位论文 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类型林权进行分析,将林权界定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森林、林木、林地依 法享有的占用、使用、收益或者处分的权利【3 9 1 。 由此可得出林权是指权利主体对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 处分权等,由于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林权也可以是指权利主体对森林、林木、林 地等的所有、使用、收益、处分等的责、权、利关系【4 0 1 。谈及林权,人们所关心的是 拥有权利的大小( 其本质是指占有利益的大小) ,而不是林地或林木本身。权利的大小 或利益多寡和稳定与否是由产权要素及其特征所决定的【4 1 1 。集体林是相对于国有林而 言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方式。集体林权是建立在林地使用权属于农民 集体,而其他权利属于集体或者是集体成员的一种产权制度【4 2 】。 2 1 2 集体林权的内容 从法学理论的角度来研究集体林权,其主要内容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 ( 1 ) 集体林权的主体 我国对林权主体的规定主要见于多部法律中。1 9 8 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定的林权主体是国家。【4 3 】1 9 8 6 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 1 条第3 款规定:“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森林、山岭、草 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 律由承包合同规定。”第7 5 条规定:“公民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 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 其他合法财产。 这里确认的林权主体为“公民”、“集体 和“国家 m 】。1 9 9 8 年 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3 条第2 款规定:“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 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 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 的国家所有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册,发放证书,并通知有关地方人民 政府。”这里确认的林权主体为“国家 、“集体”和“个人 。2 0 0 4 年修正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确认的林权主体为“国家 、“农民集体 、“单位 和“个 人 【4 5 1 。2 0 0 3 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 条规定,包括林地 在内的农村土地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 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这里确认的林权主体为“家庭 。第5 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 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包括林地在内的农村土地。这里确认的林权主体为“农村集 9 硕士学位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体经济组织成员”。第1 5 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这里 确认的林权主体为“农户”。【删 作为林权的构成因素之一,林权主体必须明确,从以上论述来看,林权主体可以 界定为享受各项林权的权利人。权利主体可以是法人、自然人和非法人,林权客体不 同,主体也是不同的。林地所有权主体就是国家和集体,而林木所有权相对来说较丰 富,可以是国家、集体、个人或者是单位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等。具体而言就是 指林农、村集体、县、乡政府以及国家等。从集体林产权制度变革的历史来看,政府 是行政机构,而不是经济组织,政府本身存在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成为集体林的管理 和经营主体,但是村集体、县、乡政府等是作为管理林业而存在的,而林农是作为经 营林业而存在的。 根据上述对林权权利性质的分析,集体林权的主体为“农民集体”,农民集体和其 成员之间不是成员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 2 ) 集体林权的客体 作为权利关系存在的要素之一,如果没有客体,权利关系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如果权利关系的客体不明确,权利关系的指向将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于集体林权 客体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述对林权的定义,可以认为集体林权的客体是森林、林木和林地。第一, 森林。森林是一个占据一定地域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交换、物质循环 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生态系统;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森林是凡生长着以任何大小林 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不论采伐与否,具有生长木材或其他林产品的能力,并能影响 气候和水文状况,或能庇护家畜和野兽的土地,称为森林。从上述对森林的定义,共 同点是描述了森林作为林权客体所具有的静态,导致了林权客体的特点,即为不动产。 上述规定和我国森林法对森林的规定有一定的差异,利用列举法将森林的五个类 型列举出来。第二,林木。林木可以认为是森林的主体,从法学角度而言,林木属于 不动产,是附着在土地之上的,如果林木被砍伐,那么就不是不动产,而是动产,即 木材。第三,林地。也就是森林的载体,是林业经营的必须基础。 林权的客体( 森林、林木和林地) 与一般性的财产性的客体来比,具有很大的不 同,首先林业经营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从事经济活动当事人给他人 或社会带来的无法由市场价格体现的利益或损失。森林所具有的生态型作用使其具有 外部性。其次,在林权交易过程中,并不是单个存在的物,比如在实际操作中,青山 买卖就涉及到林地使用权等林权客体;再次,林业经营本身具有跨代性,生产经营周 1 0 硕士学位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期长,导致了林业经营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如果林权制度建设不稳定,就更进一步 加大了未来的不确定性【7 1 。 ( 3 ) 集体林权的内容 林权是一种复合性权利,是林权主体对客体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 包括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林地使用权以及经营权等财产性权利。集体林权的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 、所有权。所有权是客体的归属,林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林木所有权可 以属于集体,也可以是集体成员或者是其他个人或者组织。 2 、使用权。使用权是指林权所有权主体或者是使用权人对林权客体( 森林、林木、 林地) 的特点和性质,根据自己的规划或者计划进行利用的过程。对于集体林权主体 而言,具有决定种植树木的种类、种植时间以及决定林地但不能改变林地用途的权利。 3 、收益权。收益权是林权主体的核心权益,收益可以是货币性的,也可以是实 物性的,比如获得薪柴、家畜饲料等,或者是将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转让等,作 为完整的权利,收益权也是完整的,但是由于林业经营本身的特点,收益权并不能完 整的获得,如在林业经营过程中,森林产出的生态产品因为现有的技术和制度上的缺 陷,而不能有效的使主体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4 、处置权。林权主体依据自身的安排而对林权客体进行处分的权利。比如继承、 赠与、采伐等,都是作为处置权而存在的,然而在现实的经营过程中,鉴于林业的生 态效应,处置权常常会受到国家或者集体方面较大的限制。 2 1 3 集体林权的法律特征 通过以上对林权的定义、内涵的阐述来看,集体林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集体林权是财产权。林权是以森林、林木和林地等财产为客体的权利,该 权利体现的是一种经济价值,是可以给予经济评价的,并且是可以转让的,根据产权 制度的特征,产权是可以自由交换的,产权的可交换性代表着产权是可以被分割、产 权要素重新组合、买卖、转让给他人的权利。通过产权的自由交换使资源转移到最能 有效地使用它的人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潜能,产权的自由交换受到市场发育 程度、法律规定、所有者的意愿等制约【4 8 1 。根据对产权以及林权的分析,可以认为集 体林权也是财产权的一种。无论是法学还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财产权,可交易性是财产 权的特点之一,其中收益权是财产权的核心【4 9 1 。 第二,集体林权是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 硕士学位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也就是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 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的典型特征是具有直接支 配性和绝对性。对于集体林权而言,集体林权是农民集体对森林、林木和林地直接支 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林权仅凭权利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行使,无需义务人一方 的积极行为的配合。 第三,集体林权是一种独立的所有权形式。这一性质是区别国有林和集体林的主 要法律依据。农民集体所有权应是一种由特殊民事主体农民集体享有的单独所有 权,即指一定范围内的农民集体对自己拥有的集体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 和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全面支配的权利哪】。因此,任何政府部门都不能决策集体 林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所有政策具有指导意义,决策权应属于“农民集体”。 2 2 集体林权流转的内涵 集体林权流转是指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将集体所有的林 地使用权、森林和林木所有权、森林和林木使用权按一定的程序,通过招标、拍卖、 协议等方式,有偿或无偿地由一方流转给另一方的经济行为。依法、自愿、有偿进行 的林权流转,是一种合法的产权交易行为【5 。我国在各个试点推行的集体林权的流转, 就是以市场为主配置林地资源,主要是在明确林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承认林地的商 品属性,培育林地市场,以地租、地价调节林地供求,为林权流转提供市场机制。 我国集体林权流转主要是指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林木所有 权和使用权的流转。我国集体林权的客体包括集体所有林地、林木及森林,依照我国 现行立法的规定,林地所有权只能属于国家和集体,不能进入市场流通领域进行流转, 因此,林地的流转即指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和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5 2 】。而国家、集体、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以对林木享有所有权,因此林木的流转包括林木所有 权和林木使用权的流转。 2 2 1 集体林地使用权的流转 林地是林权的核心要素,因此,集体林地的流转也是集体林权流转的核心内容, 会直接影响到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的流转。集体林地使用权是指使用人对集体所 有的林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情况下进行处分的权利。集体林地使用 权流转制度是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核心。国家通常在集体组织对集体林地保留所有权 的前提下,通过一定方式将集体所有的林地依法确定由集体、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 1 2 硕士学位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组织使用,也就是将使用权出让给集体、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林地使用 权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经营林地,进而收取林地所产生的孽 息。根据森林法第7 条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用材林、 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林地使用 权依法可以流转。 2 2 2 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对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林地,依据承包合同的规定享有 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可分为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以其他方 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包括以下权利: 依法享有承包林地使用、收益和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 和处置产品;承包林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的权利;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 5 条的规定,以其他方式承 包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具体内容由承包方和发包方在签订的承包合同中约定。同 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 2 条、第4 9 条的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 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通过招标、拍卖、 。 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 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基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和法学理论,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是指自然人、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对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林地,依据承包合同 的规定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可分为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 和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可见,林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进行流转。 2 2 3 林木所有权、使用权的流转 林木所有权是指所有人对林木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根 据我国现行立法,国家、集体、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以对林木享有所有 权。也就是说,林木可以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有,这是林木与林地所有 权主体不同之处。依据森林法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木使用权以及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林木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 1 3 硕士学位论文林农权益保护视角下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这就表明,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可依法流 转。林木所有权与林地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